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判断金属的活泼性程度。
(2)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1)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对比实验,初步形成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建立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意识。
(2)“真假黄金饰物”的鉴别,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1.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教具准备】锌片、铁丝、铜丝、铝丝、CuS04溶液、AgN03溶液、NaCl溶液、Al2(S04)3溶液、试管(若干)等。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以及置换反应的概念,现在让我们通过一组实验来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活动与探究】请同学们分组完成课本P11~P12实验,并记录好反应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发现什么问题?(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实验结果)【交流回答】根据上述反应,同学们能否得出铜、铝、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A1>Cu>Ag【归纳总结】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进行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同学们是否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为什么有氢的位置,有何作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有何重要应用呢?【交流回答】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生成氢气,而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即不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够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提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适用条件。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置换反应,那么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几个置换反应,大家来判断一下产物是什么。
Zn+H2SO4=_______________Cu+H2SO4=_______________【学生回答】锌与硫酸生成氢气和硫酸锌。
通过上节课的实验可以知道铜与硫酸不发生反应。
【教师引导】既然锌能与酸反应,铜不能与酸反应,由此可知金属的活泼性是不同的。
那么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怎样的顺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环节二:新课讲授【学生实验】①铁与硫酸铜的反应;②铁、铜分别与盐酸的反应【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思考铁与铜,哪种金属更加活泼?为什么?【学生回答】铁比铜活泼,因为铁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铜与盐酸不反应,并且铁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铁更活泼。
【提出问题】通过这两组实验,你能说说我们在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采取的实验方法吗?【学生回答】第一种方法是让金属与另一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第二种方法是让金属与酸反应,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
【教师引导】现有镁、铜、锌三种金属,利用上述实验方法,你能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来判断镁、铜、锌三种金属谁的活动性更强吗?(药品:镁条、铜丝、锌粒、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镁溶液、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
)(小组讨论5分钟)【提出问题】哪个小组愿意说一下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学生回答】小组①:将镁条、铜丝、锌粒分别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活动性强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
2. 激发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
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举例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反应,引发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兴趣。
2. 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让学生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指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活动性大小关系。
3. 强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重要性:解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第二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规则。
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表示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规则和表示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
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规则:让学生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规则,如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能力来排列的。
3. 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表示方法,如字母表示法和相关图示。
4. 实践验证: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如将不同金属与酸反应,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第三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中的应用。
2. 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1.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体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2.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1. 回顾前两章的内容,让学生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规则和表示方法。
教案(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运用)
教案: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活动性的概念,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
2. 培养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属活动性的概念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3.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掌握及应用。
2. 难点:金属活动性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金属活动性。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3.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铁、铜、锌、铝等金属试剂,稀盐酸,试管,镊子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六、金属活动性的概念与判断1. 金属活动性的定义2. 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方法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与记忆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原则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记忆方法八、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实例1.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2. 金属的提炼与回收九、金属活动性实验设计与分析1. 实验设计原则2.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与反馈。
六、金属活动性的概念与判断1. 金属活动性的定义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即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成为阳离子的能力。
2. 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方法通过金属与稀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反应越剧烈,金属活动性越强。
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与记忆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原则根据金属与稀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排列,反应越剧烈,金属活动性越强,排在前面。
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记忆方法使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的口诀来记忆金属活动性顺序。
八、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实例1.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选择合适的金属进行防腐蚀处理,如在铁制品表面涂覆锌层。
2. 金属的提炼与回收在提炼金属时,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先提炼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再逐步提炼活动性较弱的金属。
从实验中学习——九年级化学金属活性性顺序实验教案
注:这是一篇生成的作品,可能存在语言表达、事实准确性等方面的问题。
仅供参考。
从实验中学习——九年级化学金属活性性顺序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判断其活性顺序,并了解活性顺序的意义。
二、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具和试剂:小锤、5种不同金属(锌、铁、铜、铝、铅)、0.5mol/L HCl溶液。
2.取一个干净的试管,将3~4片切片细碎的铜片放进试管中,加入适量的0.5mol/L HCl溶液。
3.观察铜片与酸反应的情况。
如果有气体和颜色变化的现象,记录下来;如果没有变化,则不记录。
4.将所有金属都按相同的方法反应,记录反应情况,并按反应的强弱排列。
三、实验结果:1.实验过程中,铜片与酸反应,产生了气体和颜色变化的现象,记录下来。
2.在实验中,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的强弱也不同。
经过实验和观察,按反应的强弱排列如下:铝 > 铅 > 锌 > 铁 > 铜。
四、实验分析:1.活性是指元素或化合物化学反应时发生的强弱程度。
2.金属活性指金属在酸中的反应能力大小,反应能力强的金属,也就是活性大的金属,在酸中会产生剧烈的反应。
3.通过实验得知,金属的活性顺序与其化学反应能力的强弱有关,活性顺序可以用于预测和解释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
4.实验结果表明,铝的活性最大,铜的活性最小,这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
铝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它的电子配置是2,8,3,最外层只有三个电子,容易损失减少外层电子,形成Al3+离子,从而在化学反应中更容易发生反应。
铜是第四周期的元素,电子数较多,最外层有11个电子,很难减少电子形成阳离子,不太容易在酸中反应。
五、实验分析: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时戴上手套,避免酸液溅到皮肤上,造成伤害。
2.在实验之前,需要准备好试管和金属样品,保证它们的洁净和没有腐蚀性。
3.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反应情况,并及时记录结果。
4.实验结束后,要做好试管和器具的清洗,避免酸液残留。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活动性的概念,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内容:1. 金属活动性的概念。
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确定。
3.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金属活动性的概念及意义。
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的记忆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
2.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金属活动性。
2. 运用实验法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3. 利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现象。
一、金属活动性的概念1. 引入:讨论金属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活性。
2. 讲解:介绍金属活动性的定义,解释金属活动性的意义。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确定1.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情况,引导学生发现金属活动性的规律。
2. 讲解: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原理。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例,如金属防腐蚀、金属焊接等。
2.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问题,如设计实验分离混合金属。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记忆和巩固1. 游戏:设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记忆游戏,如金属活动性顺序接龙、金属活动性顺序拼图等。
2. 练习:布置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生活中的应用1. 案例分析: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2.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享给其他小组。
六、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的验证1. 实验设计:安排一系列金属与不同酸反应的实验,如盐酸、硫酸等,使用不同的金属如铁、铜、锌等。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案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案
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材料:
1.金属试片(铜、银、锌、铝、铁、镁、钠)
2.稀盐酸(HCI)溶液
3.试管或容器
4.钳子或夹子
5.配套实验报告表
步骤:
引言:
1.介绍金属的活动性概念,活动性越高的金属越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提出问题:金属有什么不同的活动性?如何确定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步骤:
1.将铜片放入一个试管中,然后加入稀盐酸溶液。
观察并记录反应产生的气体。
2.重复步骤1,依次使用银片、锌片、铝片、铁片、镁片和钠片。
3.观察并记录每个金属与盐酸的反应情况,包括是否产生气体、气体产量和反应速度。
讨论与总结:
1.分析实验结果,确定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设计和进行其他实验来验证活动性顺序的准确性。
3.解释为什么金属的活动性会有所不同,涉及到金属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原子半径等因素。
延伸探究:
1.探究金属活动性与它们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态之间的关系。
2.研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在电化学反应、腐蚀和金属提取等方面的应用。
家庭作业:
1.阅读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际应用的相关资料。
2.思考并讨论为什么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在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
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教案
第五章第四节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第一课时)慈溪市上林中学陈益红教学目标:1.探究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以及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通过典型金属和酸以及某些盐的反应,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
3.了解置换反映的特点。
教学重点:1.置换反应2.金属与酸的反应条件3.金属与盐的反应条件4.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难点:金属与酸反应、与盐反应的条件。
教具:试管、镁带、锌粒、铜、稀盐酸、火柴、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镊子。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探究的课题是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金属及它们的物理性质。
投影:说一说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金属吗?生:铁、铝、铜、银等。
板书:金属Fe、Al、Cu、Ag …师:今天,我们主要来比较这些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区别?比较金属的化学性质,往往通过比较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活泼程度;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容易跟周围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不容易跟周围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投影:猜一猜你觉得在常见金属中,哪些金属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哪些金属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生:铁比较活泼,因为铁放在外面容易生锈。
金、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为不容易生锈。
铜也比较活泼,铜会有铜绿生成等。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
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些金属的活泼程度。
但是,要正确地认识金属的活泼程度,我们必须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下面,我们就用一些实验的办法来比较一些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活泼程度。
投影:做一做比较:锌、镁、铜分别和稀盐酸反应的快慢。
仔细观察实验,并归纳:锌、镁、铜三种金属中哪种金属化学性质最活泼,哪种金属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实验内容:1、取三支空试管,在每支试管中注入稀盐酸后置于试管架上,试管中注入稀盐酸的量约为试管的1/5。
2、用砂纸将三种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除掉,然后分别投入到三个试管中,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3、把现象记录到活动报告单中去,并推测实验结果。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教案标题: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使用方法。
3. 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对于化学反应的影响。
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2. 实验器材:锌片、铜片、铁片、铝片、银片、铅片等3. 实验化学品:盐酸、硫酸、铜(II)硫酸溶液等4.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5.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简要解释金属活动性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提问:你能说出几种常见的金属?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步骤二: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10分钟)1. 使用PPT或黑板、白板等工具,向学生展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 解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含义和用途,指出活动性顺序的高低与金属的化学反应性有关。
3. 强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理解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
步骤三:实验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套实验器材和金属片。
2. 让学生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顺序,依次将不同金属片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或硫酸等溶液。
3.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金属片与溶液之间的反应和变化。
4. 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对于化学反应的影响。
步骤四:讲解和讨论(15分钟)1. 回到教室,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金属在酸中会发生反应?为什么有些金属比其他金属更容易与酸反应?3. 解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对于化学反应的影响,活动性较高的金属更容易与酸等溶液发生反应。
步骤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提供更多金属反应的例子,让学生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预测反应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金属片放入其他溶液中,如铜(II)硫酸溶液,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步骤六:小结与作业(5分钟)1. 小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和意义。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下8.2.2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教案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概念;2.理解金属活动性的大小与元素的性质和结构的关系;3.了解常用的金属活动性序列,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有关实验和判断;4.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概念和原因;2.常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记忆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锌片、铜片、铁片、铝片、铅片、锡片等;2.实验药品:稀盐酸、硫酸、铜硫酸等;3.显示器、投影仪和计算机等。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利用实际场景或图片引起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引入本节的学习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步骤二:概念讲解1.通过听教师讲解和讨论,学生们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指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相对于其他金属的活动性大小关系;2.探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影响因素,如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原子的结合方式、金属离子的电荷等。
步骤三:实验演示1.利用实验室器材和药品进行实验演示,例如:将锌、铁、铜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产生的气体情况;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然后讨论实验结果的原因。
步骤四:活动性顺序的记忆和应用1.介绍常见的金属活动性序列,如下所示: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钾(K)、钠(Na)、钙(Ca)、镁(Mg)、铝(Al)、锌(Zn)、铁(Fe)、铅(Pb)、氢(H)、铜(Cu)、银(Ag)和金(Au)。
2.引导学生记忆这些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了解其应用领域;3.进行练习,例如:根据给定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并解释原因。
步骤五:学生实验1.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们进行金属活动性实验,例如:将锌片放入稀硫酸中,观察是否产生气泡;2.学生们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并解释原因。
步骤六:总结讲解1.结合学生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总结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作用和应用;2.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如腐蚀问题等。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了解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第一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基本规律。
1.2 教学内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基本规律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和意义。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基本规律。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活动性。
1.4.2 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和意义。
1.4.3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基本规律。
1.4.4 案例分析:举例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第二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测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测定方法。
让学生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测定技巧。
2.2 教学内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测定方法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测定技巧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测定。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测定技巧。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测定方法。
2.4.2 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测定方法。
2.4.3 指导学生进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测定实验。
2.4.4 引导学生探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测定技巧。
第三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领域。
让学生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3.2 教学内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领域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领域。
采用问题解决法,指导学生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4.2 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领域。
3.4.3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3.4.4 案例分析:举例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案(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运用)
教案: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运用第一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与特点1.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解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强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重要性1.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特点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排列规律解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递变规律第二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2.1 实验一: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设计实验步骤与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关系2.2 实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设计实验步骤与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关系第三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3.1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释金属腐蚀的原因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问题3.2 金属的冶炼与提取介绍金属冶炼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金属的冶炼与提取过程第四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拓展与应用4.1 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电池的原理解释电池的原理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电池的工作原理4.2 金属活动性顺序与催化剂的选择解释催化剂的作用原理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催化剂的选择问题第五章:综合练习与思考5.1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目巩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5.2 思考题设计相关的思考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与意义第六章: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6.1 化学反应中的金属置换解释金属置换反应的概念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金属置换反应的可能性6.2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介绍化学分析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化学分析中的重要性第七章: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的化学性质7.1 金属的氧化反应解释金属氧化反应的概念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金属氧化反应的规律7.2 金属的还原反应解释金属还原反应的概念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金属还原反应的规律第八章: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的电化学性质8.1 电化学腐蚀解释电化学腐蚀的概念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电化学腐蚀的规律8.2 金属的电化学反应介绍金属的电化学反应原理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金属的电化学反应第九章: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9.1 金属的选材与应用解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金属选材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工业中的重要性9.2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金属加工中的应用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金属加工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工业中的重要性第十章:综合练习与思考10.1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通过练习题目巩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10.2 思考题设计相关的思考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与意义第十一章: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环境保护11.1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解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废水处理的可能性11.2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金属回收中的应用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金属回收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第十二章: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资源的开发12.1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金属勘探中的应用解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金属勘探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金属勘探的可能性12.2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金属开采中的应用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金属开采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金属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性第十三章: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生物医学13.1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生物医学材料中的应用解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生物医学材料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生物医学材料的选择13.2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在药物输送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生物医学中的重要性第十四章:金属活动性顺序与先进材料14.1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解释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纳米材料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纳米材料的特点14.2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功能材料中的应用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功能材料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先进材料中的重要性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总结回顾整个课程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强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5.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展望探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未来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与特点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探究方法3.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包括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电化学性质、工业应用、环境保护、金属资源开发、生物医学和先进材料等难点: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递变规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复杂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中的分析方法3.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特殊领域的应用,如纳米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第四节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案
第四节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 实验探究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
b.通过典型金属和酸以及某些盐的反应来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
2、能力目标:a. 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
b. 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a. 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b. 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c. 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和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首先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大家还记得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船”泰坦尼克号么?这艘世界上最大的游轮在它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航行中,撞上了大西洋上的冰山,造成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严重的航海事故,当然今天我们讨论的不是泰坦尼克号是如何沉没的,我们来了解一下当这艘巨轮在接近一个世纪沉没之旅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播放百年后被打捞上来的沉船的模样)播放视频《铁达尼号》从开船到沉船的片段。
多媒体演示泰坦尼克号沉船遗骸,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很容易可以观察到多年浸在海水中的钢制船身被侵蚀的“面目全非”。
船中各种钱币,金属制成的物品大多被腐蚀,而有金银制成的饰品依然完好,这说明生活中的金属有些化学性质稳定,有些化学性质活泼,那么究竟金属的化学活动性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生活小知识生活中,有些食物不宜用铁锅煮,如杨梅,山楂等等。
绿豆汤是大家都喜欢的食品,但是它在烹饪过程中也同样不宜用铁锅来煮,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绿豆的豆皮会与铁锅反应,使得绿豆汤变色甚至产生毒素。
第2课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学习目标】1.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2.实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与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及其规律。
【学习重点】熟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并能举例。
【学习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默写锌、铁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时,铁钉表面有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铝丝具有和铁钉相似的性质,则铝丝放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以上反应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3.金属活动性顺序(1)规律:(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它的活动性越强。
②位于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③位于的金属一般能把位于的金属从它们的中置换出来。
(K、Ca、Na除外)二、新知导学知识点一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师生合作】完成教材P11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金属与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能否发生反应,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1.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图1图2图3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活泼性比较如图1,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浸入溶液中的铝丝表面有 色物质生成,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如图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浸入溶液中的铜丝表面有 色物质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如图3,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 2.结论: (1)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
(2)根据一些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知识点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1.金属活动性顺序【引导自学】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P12,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
2.知道并记住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进行判断。
重点难点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奇怪的天平: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借来天平,调平后,在天平两端托盘上各放两只质量和大小都相同的烧杯,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质量的硫酸铜和硫酸镁溶液。
接着又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片,此时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等一段时间,取出铝片,发现天平不再平衡了。
是天平出现毛病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本节课我们来找找原因。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的反应,但是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有所不同,这说明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有关。
金属活动性强弱:与氧气的反应证明:镁>铝>铁,铜>金与盐酸、硫酸的反应证明:镁>锌>铁>铜思考: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证明不同金属的活动性的相对强弱呢?当两种金属都不能与盐酸和硫酸反应时,例如铜和银,我们如何判断它们活动性的强弱?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第五单元时曾经做过的实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反应后在铁钉的表面形成紫红的铜单质。
我们可以用铁和铜的化合物反应制得铜,说明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提问:其他金属是否有这样类似的反应呢?下面,我们通过此结论来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探究:(1)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案)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及其意义。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3. 学生能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重点: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掌握。
2. 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实验的操作与观察。
三、教学难点: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稀盐酸、铁、铜、锌、铝等金属。
2.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金属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引导学生思考金属的性质。
2. 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介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意义及其表示方法。
3. 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5.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金属反应的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检查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和分析能力。
3.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金属产业的认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八、教学反思:1. 针对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针对实验环节,反思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操作是否简便易行,实验结果是否明显。
3. 针对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作业:1. 完成实验报告,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2. 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反应现象,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金属性质的认识,为后续学习金属的冶炼、腐蚀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及意义。
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验证。
3.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定义、实验验证及应用。
2.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讨论交流、问题引导等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铁片、铜片、锌片、硫酸亚铁溶液、稀盐酸等。
2. 课件及教学素材。
3.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实验器材。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概念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金属的腐蚀、电池的原理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的活性差异。
2. 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指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大小关系的排列。
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3. 练习:让学生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给定金属在反应中的活性。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验证1. 实验设计:利用金属与酸或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2.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如金属的腐蚀、电池的制作等,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重要性。
2. 练习:让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实际问题。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的冶炼1. 讲解:金属的冶炼过程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关系。
2. 实例分析:以铜的冶炼为例,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冶炼过程中的应用。
3. 练习:让学生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的冶炼方法。
金属活动性顺序教案
课题金属活动性教学目标:1.掌握金属与酸和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性质,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理解置换反应`` 2.熟悉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仔细观察,认真记录3.感受科学家研究的过程,在讨论和探究中增进科学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学过程:(一)流程:过程:(投影):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文物的图片,你们是否发现有的文物依然精美,而有的却面目全非呢?这节课我们将要从化学的角度来揭开这个奥秘讲解: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文物都是由金属铸造而成的,要揭开这个奥秘就要从研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入手,那么科学家是如何来确定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投影):贝开托夫的故事,讲解:科学家用实验的方法建立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那么今天我们是否可以用科学家的一些实验方法比较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呢?第一个实验由老师和同学合作完成,请大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产生现象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实验:取几乎同样大小的镁带,锌片,铜片,分别和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问: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呢?(学生答)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答)。
学生回答:略讲解:这样我们就可以用金属是否与酸反应作作为一个界限,把一些金属成两块,一块是能与酸反应的金属,一块是不与酸反应的。
那么刚才实验中镁带、锌片划为一块,铜片则属于另一块。
虽然镁带、锌片都属于能和酸发生反应,我们刚才是否也能通过现象知道他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呢?学生回答:略我们再回过来看看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能模仿曾经学习过的锌和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来写出这两个反应的方程式呢?(学生写方程式,并投影)你们能看出这两个方程式的共同点吗?(学生答)引出置换反应的概念讲解:从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到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确立可以以金属能否和酸反应及反应的速度来确定,那么如果我们遇到的两种金属都是不和酸反应的金属,或者两种金属和酸反应的速度肉眼几乎分不出差别的时候,这时我们该如何区分他们的活动性强弱呢?也就是说我们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区分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呢?(投影:比较镁和锌)我们前面已经模仿了科学家的一种方法,那么他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让我们使用呢?学生回答:略讲解:同学们都很聪明,你们找对了方法,比如因为镁比锌活动性强,所以镁就可以将锌从它的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置换出来的锌会覆盖在镁的表面)问:你们能写出这个反应的方程式吗?(学生写方程式)讲解:这样的方法也能帮助我们确定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学生讨论、回答:略设问:如果现在还想知道其他的一些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你们能有方法吗?比如说铁,铜和银三种金属,你们能用科学家的两种方法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吗?(学生讨论实验方案)现在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交流方案)问:你们认为哪套方案最好呢?为什么?(学生回答)解释:实验方案的设计一般要考虑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为好问:现在你们能仅仅利用老师给定的在你们桌上的实验用品合作去完成实验来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吗?(学生实验,回答结果)现在同学们能把我们一开始得到的几种金属的活动性和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连接起来吗?学生补充刚才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Mg>Zn>Fe>H>Cu>Ag讲解:无论是前面老师做的实验,还是刚才我们学生自己设计和进行的实验都只能得出有限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我们不能做到在我们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以实验来将所有的金属的活动性一一得出,所以我们要使用科学家已经得出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教案
道真县民族中学万登福
课题: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难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五章同学们学习金属的性质时,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时能发生反应,以及上一课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一些金属能与酸反应,请大家回忆反应的现象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推进新课: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现,某些盐溶液还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例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发现铁与铜盐(如硫酸铜)溶液作用,得到金属铜。
这一反应原理不仅可用于“湿法冶铜”,还可以从含铜废水中回收铜。
一、某些盐溶液能与金属发生反应(发现美)
[分析]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铁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
[过渡]为什么铁置换出铜呢?这就涉及到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问题。
上一节课学习酸的性质时我们已经初步探究了镁、锌、铜的活动性顺序,今天我们再次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其他常见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二、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索美)
[分析]金属与某些酸、盐溶液的反应可用于说明金属的活动性。
请根据下列实验事实,比较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
(1)锌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
(2)相同条件下,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应剧烈:说明镁的活动性比铁强。
[结论]a.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
b.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时现象越剧烈。
[提问]从上面的结论中,大家能推出铁与铜哪种金属活动性强吗?
[回答]铁比铜活动性强。
[分析]铁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而铜不能。
[结论]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过渡]根据前面我们得出的结论,可以去探究其他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活动探究]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1、提出假设:根据已有经验知道铁、铝比铜活动性强,故有两种假设。
(1)铝、铁、铜活动性依次减弱; (2)铁、铝、铜活动性依次减弱。
2、设计实验:(分享美)
方案1:取三种金属分别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2:取三种金属分别与稀硫酸反应,再让铝与FeCl 3溶液反应。
方案3:取铁、铝分别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再取铝与FeCl 3溶液反应。
3、实验所需药品、仪器:
方案1:铝片、铁钉、铜片、稀硫酸、砂纸、试管。
方案1:铝片、铁钉、铜片、稀硫酸、FeCl 3溶液、砂纸、试管。
方案1:铝片、铁钉、CuSO 4溶液、FeCl 3溶液、砂纸、试管。
4、操作步骤、现象、反应方程式。
方案1:步骤:a.取铝片、铁钉、铜片用砂纸打磨后分别放入3支试管中;b.在3支试管中倒入少量稀硫酸。
现象:放有铝片、铁钉的试管中金属表面有气泡产生,铝片表面的气泡产生更快,放有铜片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反应方程式: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2Al + 3H 2SO 4 = Al 2(SO4)3 + 3H 2↑
方案2:步骤:a.取铝片、铁钉、铜片用砂纸打磨后分别放入3支试管中;b.在3支试管中倒入少量稀硫酸;c.在试管中放入打磨后的铝片再倒入少量FeCl 3溶液。
现象:a.在到有稀硫酸的试管中,铝片、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b.放有铝片的FeCl 3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浅。
反应方程式: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2Al + 3H 2SO 4 = Al 2(SO 4)3 + 3H 2↑
Al + FeCl 3 = AlCl 3 + Fe
方案3:步骤:a.取打磨后铝片、铁钉分别放入2支试管中,再倒入少量硫酸铜溶液;b. 取打磨后铝片放入再倒入少量FeCl 3溶液。
现象:a.铝片、铁钉表面出现一层赤红色的固体;b. FeCl 3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褪去。
反应方程式:Fe + CuSO 4 = FeSO 4 + Cu
2Al + 3CuSO 4 = Al 2(SO 4)3 + 3Cu
Al + FeCl 3 = AlCl 3 + Fe
5、结论: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
[练习]综合实验结果和查资料的方式,将Al 、Mg 、Cu 、Fe 、Zn 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填入下图的方格中。
答案: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结论]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K、Na、Ca除外);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Na、Ca除外)。
板书:
二、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几种金属与酸的作用
Mg + H2SO4== MgSO4+ H2↑
Mg + 2HCl == MgCl2+ H2↑
2Al + 3H
2SO
4
= Al
2
(SO4)
3
+ 3H
2
↑
Zn + H2SO4==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Fe + H2SO4== FeSO4 + H2↑
Fe + 2HCl == FeCl2+ H2↑2、几种金属与盐溶液的作用
Fe + CuSO
4 = FeSO
4
+ Cu
2Al + 3CuSO
4 = Al
2
(SO
4
)
3
+ 3Cu
Al + FeCl
3 = AlCl
3
+ Fe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课堂练习:(体验美)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图: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是()
A.铜和硝酸钠溶液
B.铁和稀盐酸
C.锌和氯化钾溶液
D.银和稀硫酸
2、有X、Y、Z三种金属,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放出氢气,X、Z不溶解;将X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Y>X>Z
C.Y>Z>X
D.X>Z>Y
3、把一定量的铁粉投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出的金属中一定含有()
A.Fe
B.Cu
C.Ag
D.Cu和Ag
4、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之充分反应后,有下列情况:
(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滤液中所含溶质是。
(2)若反应后过滤,向所得固体物质中加入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
有,可能有。
(升华美):
5、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
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min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1min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快
C.t2min时,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2min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课后作用:P66 4题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