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狂犬门诊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狂犬病防治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狂犬病暴露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2. 加强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队伍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处置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 减少狂犬病暴露事件的发生,降低狂犬病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狂犬门诊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狂犬门诊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狂犬门诊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信息收集、物资保障等工作。
3. 建立狂犬门诊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现场处置、救治、消毒等工作。
四、预案内容1.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设置与布局(1)门诊设置:狂犬门诊应设在交通便利、环境整洁的医疗机构内,配备专门的接诊区、伤口冲洗区、清创区、疫苗接种区及接种后留观区。
(2)布局:门诊内部布局应合理,确保患者、医护人员及物品流动顺畅,避免交叉感染。
2.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流程(1)接诊:接到狂犬病暴露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接诊。
(2)暴露分级:根据患者受伤程度、暴露动物种类、暴露时间等因素,对暴露进行分级。
(3)知情同意: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暴露风险、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取得知情同意。
(4)伤口处置:对伤口进行冲洗、清创、消毒等处理,必要时进行缝合。
(5)疫苗接种:根据暴露分级,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6)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必要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7)留观:接种后对患者进行留观,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3. 应急物资储备(1)疫苗:储备足够的狂犬病疫苗,确保接种需求。
(2)消毒剂:储备2-3%碘伏酒、75%酒精等消毒剂,用于伤口消毒。
(3)其他物资:储备手术器械、缝合线、绷带等,用于伤口处理。
4. 应急培训与演练(1)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狂犬病防治、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等培训。
狂犬病安全紧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主要通过被病犬、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控制狂犬病疫情,防止疫情扩散。
2. 确保狂犬病暴露者的及时救治,降低感染风险。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组织机构1. 成立狂犬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狂犬病防控工作。
2. 设立狂犬病防控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控工作的组织实施。
3. 各级卫生、疾控、公安、农业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狂犬病防控工作。
四、防控措施1. 疫情监测与报告(1)各级疾控机构要加强狂犬病疫情监测,定期收集、汇总和分析狂犬病疫情信息。
(2)医疗机构、动物诊疗机构要加强对狂犬病病例的监测和报告。
(3)一旦发现疑似狂犬病病例,要及时上报上级疾控机构。
2. 疫情处置(1)对疑似狂犬病病例,要及时隔离治疗,并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后按照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2)对已确诊的狂犬病病例,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并做好家属和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对疫情发生地,要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3. 暴露者处置(1)对狂犬病暴露者,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按照规定进行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治疗。
(2)各级疾控机构要加强对暴露者的随访,了解其健康状况,确保暴露者得到及时救治。
4. 宣传教育(1)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狂犬病的危害、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知识。
(2)加强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
(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
5. 疫苗接种(1)按照国家规定,对适龄人群进行免费接种狂犬病疫苗。
(2)加强疫苗管理,确保疫苗质量和接种效果。
(3)开展疫苗接种宣传活动,提高群众接种意愿。
6. 动物管理(1)加强对家犬、流浪犬的管理,定期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2)对疑似病犬、流浪犬,要及时进行隔离观察,确诊后按照规定进行处置。
狂犬门诊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降低狂犬病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2. 提高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3. 加强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在以下情况下的应急响应:1. 狂犬病疫情暴发或疑似疫情发生;2. 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受到暴力袭击或设施损坏;3. 应急物资储备不足,无法满足应急需求;4. 其他可能影响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正常工作的突发事件。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挥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应急工作。
2. 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
3.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4. 应急物资储备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和分发。
五、应急响应流程1. 紧急情况报告:发现狂犬病疫情或突发事件时,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小组开展应急工作。
3. 应急处置:应急处置小组按照预案要求,开展以下工作:(1)迅速了解疫情或突发事件情况,评估风险;(2)组织人员对暴露者进行救治和隔离;(3)对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消毒和防护;(4)开展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注射工作;(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6)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应急处置情况。
4. 应急结束:疫情或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结束,恢复正常工作。
六、应急物资储备1. 疫苗:储备足够的狂犬病疫苗,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满足接种需求。
2. 免疫球蛋白:储备足够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确保在必要时能够满足注射需求。
3. 应急药品:储备必要的应急药品,如消毒液、止痛药等。
狂犬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狂犬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方案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对人和动物危害极为严重。
它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有广泛的储存宿主,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人兽共患病,俗称疯狗病。
人类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国家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为有效防控我市狂犬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中心成立中心主任任组长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狂犬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成立由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消杀灭、后勤保障、健康教育等人员组成的应急处置队,负责狂犬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灭等现场处置工作。
所有人员要根据有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杜绝发生感染。
二、监测及报告(一)宿主动物监测通过畜牧、兽医、公安等相关部门调查我市的犬等宿主动物情况,包括犬和其它有关动物的数量、种类和免疫覆盖等情况。
(二)病例监测病例定义: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三项指标确定病例的定义。
1、流行病学史有被犬、猫或其他宿主动物舔、咬伤史。
2、临床症状(1)愈合的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刺痛或蚁走感。
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2)“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3、实验室检测(1)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抗原: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或脑脊液涂片、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用抗狂犬病荧光抗体染色,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
(2)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脑脊液、角膜或皮肤组织,用RT-PCR方法检测狂犬病毒核酸阳性。
(3)死后脑组织标本分离病毒阳性或印片荧光抗体染色阳性、脑组织内检到内基氏小体或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标本中病毒核酸阳性。
(二)病例分类1.临床诊断病例:流行病学史加上临床表现中的任意一条。
中小学狂犬病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狂犬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范围内发生的狂犬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狂犬病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组织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明确各环节工作要求;(2)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3)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4)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处置措施。
2. 设立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1)疫情报告与调查:发现疑似狂犬病病例,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2)隔离与治疗: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及时转诊至定点医疗机构;(3)消毒与防疫:对疫情发生地点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加强防疫措施;(4)宣传教育: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疫意识;(5)资料收集与上报:收集疫情相关资料,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疫情报告(1)发现疑似狂犬病病例,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2)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调查与诊断(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情发生的原因、范围和传播途径;(2)对疑似病例进行临床诊断,确认为狂犬病病例。
3. 隔离与治疗(1)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避免接触他人;(2)及时转诊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4. 消毒与防疫(1)对疫情发生地点及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2)加强防疫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等。
5. 宣传教育(1)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疫意识;(2)发布疫情信息,引导师生正确应对。
6. 资料收集与上报(1)收集疫情相关资料,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2)总结应急处置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狂犬暴露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一旦感染,病死率极高。
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针对狂犬病暴露事件,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最大限度地减少狂犬病暴露事件的发生,降低狂犬病传播风险。
2. 确保暴露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
3. 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各类狂犬病暴露事件的处理。
四、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狂犬病暴露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指挥狂犬病暴露事件的处理工作。
2. 设立狂犬病暴露应急处理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的组织实施。
五、应急预案内容1. 暴露事件报告(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狂犬病暴露事件,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报告。
2. 暴露事件处理(1)接报后,应急处理办公室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估,确定暴露等级。
(2)根据暴露等级,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a. I级暴露:无需特殊处理,加强观察。
b. II级暴露:清洗暴露部位,接种狂犬病疫苗。
c. III级暴露:立即进行伤口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
3. 疫苗接种与被动免疫(1)接种狂犬病疫苗:根据暴露等级,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接种。
(2)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对于III级暴露者,立即注射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4. 医疗救治(1)对暴露者进行医学观察,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需要,提供相应的医疗救治。
5. 宣传教育(1)加强对狂犬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2)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对狂犬病暴露事件的认识。
六、应急响应1.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2. 根据暴露等级,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信息畅通。
七、预案终止1. 暴露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狂犬病传播风险降至最低。
2. 领导小组认为无需继续实施应急预案。
八、预案修订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修订,以确保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医院狂犬病处置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狂犬病疫情发生、暴露事件发生以及预防接种过程中,针对狂犬病防治工作的一系列应急处置措施。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医院狂犬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狂犬病防治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2.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疫情监测与报告小组:负责监测狂犬病疫情,及时报告疫情信息。
(2)预防接种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狂犬病疫苗接种工作。
(3)暴露处置小组:负责指导、监督狂犬病暴露后的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等工作。
(4)健康教育小组:负责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疫情监测:医院应建立健全狂犬病疫情监测体系,对疑似病例、暴露病例进行监测,确保及时发现、报告疫情。
2.疫情报告:医院发现疑似狂犬病病例、暴露病例时,应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五、预防接种1.疫苗接种: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指导意见,开展狂犬病疫苗接种工作。
2.接种对象:所有符合接种条件的暴露者。
3.接种程序:按照疫苗说明书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规定,严格执行接种程序。
六、暴露处置1.伤口处理:对狂犬病暴露者,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包括清洗、消毒、包扎等。
2.疫苗接种:根据暴露程度和疫苗接种情况,按照疫苗接种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3.被动免疫制剂:对严重暴露者,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应给予被动免疫制剂。
七、健康教育1.宣传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对狂犬病的认识。
2.加强宠物管理,提倡给宠物接种疫苗。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狂犬病防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八、应急响应1.接到狂犬病疫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应急处置措施。
狂犬病处置工作流程及预案

一、概述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与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预案规定了狂犬病处置工作流程及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狂犬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狂犬病处置工作。
2. 设立狂犬病处置专班,负责具体实施狂犬病处置工作。
三、处置流程1. 暴露报告(1)一旦发生狂犬病暴露事件,暴露者或其家属应立即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狂犬病处置工作。
2. 伤口处理(1)狂犬病暴露者应立即到医疗机构接受伤口处理。
(2)医疗机构应按照以下步骤处理伤口:1)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时间不少于15分钟;2)用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3)根据伤口情况,进行缝合或包扎。
3. 预防接种(1)狂犬病暴露者应在伤口处理完成后,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
(2)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程序如下:1)第1剂疫苗: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2)第2剂疫苗:暴露后第3天接种;3)第3剂疫苗:暴露后第7天接种;4)第4剂疫苗:暴露后第14天接种。
4. 被动免疫制剂注射(1)狂犬病暴露者需根据暴露程度和医生建议,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2)免疫球蛋白的注射程序如下:1)第1剂免疫球蛋白:暴露后24小时内注射;2)第2剂免疫球蛋白:暴露后第3天注射。
5. 随访观察(1)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医疗机构应进行随访观察,确保疫苗效果。
(2)随访观察期间,暴露者应严格遵守医生指导,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四、预案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多种渠道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加强对动物养殖、交易、屠宰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动物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2. 加强疫情监测(1)建立健全狂犬病疫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报告、处置疫情。
(2)对疑似狂犬病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3. 加强物资储备(1)储备充足的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等防疫物资。
新形势下狂犬处置预案方案

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动物与人类接触日益频繁,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降低狂犬病发病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 加强狂犬病疫情监测和防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 建立健全狂犬病防控体系,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疫意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狂犬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指导狂犬病防控工作。
2. 狂犬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协调工作。
3. 各级卫生、农业农村、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狂犬病防控工作。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狂犬病疫情监测网络,各级医疗机构、动物防疫机构、疾控机构等按照职责报告狂犬病疫情。
2. 及时收集、汇总和分析狂犬病疫情信息,对疫情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和预警。
3. 发现疑似狂犬病病例,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和处置。
五、暴露预防与处置1. 暴露预防(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危害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2)加强动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动物免疫、检疫、隔离等制度。
(3)加强流浪动物管理,及时捕捉、收容流浪动物。
2. 暴露处置(1)暴露分级根据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以下三级:I级暴露: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
II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
III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
(2)暴露处置I级暴露:清洗暴露部位,无需进行医学处置。
II级暴露: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III级暴露:存在重度感染风险,应处置伤口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发作_现场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狂犬或其他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
一旦发病,病情迅速恶化,死亡率极高。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狂犬病疫情,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疫情蔓延。
2. 确保狂犬病暴露者得到及时、规范的处置,降低发病风险。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狂犬病疫情发生时的现场处置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狂犬病疫情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狂犬病疫情处置工作。
2. 设立现场处置组、疫情监测组、宣传教育组、后勤保障组等专项工作组。
(1)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处置工作,包括病例调查、隔离、治疗、疫苗接种等。
(2)疫情监测组:负责疫情监测、报告、分析和预警工作。
(3)宣传教育组:负责宣传教育、咨询解答、心理疏导等工作。
(4)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人员调配、交通协调等工作。
五、处置流程1. 病例发现(1)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狂犬病病例时,应立即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
(2)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2. 现场处置(1)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病毒传播。
(2)对暴露者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注射方案。
(3)对暴露伤口进行处理,预防感染。
(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 疫情报告(1)疾控机构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疫情,并按要求做好信息发布。
(2)各相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做好疫情报告工作。
4. 宣传教育(1)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2)加强对病例、暴露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心理疏导。
5. 后勤保障(1)确保防疫物资、药品、设备等供应充足。
(2)做好人员调配和交通协调工作,确保疫情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六、应急处置1. 疫情升级(1)疾控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
狂犬病的应急预案

狂犬病的应急预案狂犬病的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以通过受到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的咬伤或抓伤而传播给人类。
狂犬病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尤其是在亚洲和非洲地区的发病率较高。
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是致命的,因此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非常重要。
二、狂犬病的特点狂犬病具有以下特点:1. 潜伏期长:狂犬病的潜伏期可长达几个月,甚至超过一年。
2. 症状多样: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头痛、恶心等,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躁动等行为异常。
3.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犬类、猫类等动物的唾液传播,也可通过暴露在感染动物的污染环境中引发感染。
三、狂犬病的应急预案为了应对狂犬病的突发疫情,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个针对狂犬病的基本应急预案,以确保及时防控和减少病情扩散:1. 建立狂犬病监测与报告系统建立狂犬病监测与报告系统,加强对狂犬病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及时收集、分析和汇报疫情信息,确保病例的追踪和统计。
2. 制定应急预警机制建立狂犬病的应急预警机制,及时获取相关疫情信息,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
确保信息畅通和反馈,防止疫情的蔓延。
3. 提供疫苗接种和治疗服务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和治疗服务体系,确保疫苗的供应和有效使用。
加强对狂犬病病毒的研究和药物研发,提高疫苗和治疗方法的效果。
4. 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对狂犬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进行宣传,普及狂犬病的预防知识和急救措施。
5. 做好伤口处理与防疫隔离对于被犬类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的人员,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防疫隔离。
对于有可能感染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并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和治疗。
6. 加强动物管理和防控措施加强动物管理,对犬类和其他易感染动物进行疫苗接种和健康检测。
加强动物的防控措施,控制病毒的传播途径,减少感染的风险。
7.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居民区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病毒的传播。
狂犬病应急预案

狂犬病应急预案狂犬病应急预案1. 简介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它会影响脊椎动物,包括犬、猫和人类。
该病毒主要通过受感染动物的咬伤或唾液直接传播给人类,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
为了能够高效应对狂犬病疫情的爆发,制定一套完善的狂犬病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2. 应急预案内容2.1. 应急组织与协调在狂犬病疫情爆发的情况下,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应急组织,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应急组织应包括各个相关部门的代表,如卫生部门、农业部门、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等。
同时,应急组织应与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及时调动资源,开展疫情控制工作。
2.2. 疫情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机制是狂犬病应急预案的关键。
相关部门应设立监测站点,定期检测野生动物和宠物的狂犬病感染情况。
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狂犬病病例,必须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3. 疫情处置措施当疫情发生时,需要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遏制病毒的传播。
首先,应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同时,对与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观察和隔离,以防疫情扩散。
另外,对可能受到病毒感染的动物进行隔离并进行疫苗接种,以阻断病毒在动物群体中的传播链。
2.4. 疫苗储备和接种有效的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狂犬病应急预案中,必须包括疫苗的储备和接种计划。
相关部门应确保足够的疫苗供应,并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策略。
此外,应加强对疫苗质量的监管,确保接种的疫苗安全有效。
2.5. 公众宣传与教育公众宣传与教育是狂犬病应急预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广泛宣传狂犬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病例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和兽医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3. 预案执行评估制定完善的狂犬病应急预案后,需要定期进行执行评估,以确保预案的有效性。
评估应包括预案执行的流程和时间效率,各个环节的配合情况,以及应急组织的运行情况等。
狂犬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狂犬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1. 前言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
近年以来,我国狂犬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高居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
目前我省狂犬病疫情、疫区有所扩大,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我市近几年也是有疫情发生,对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加强应急控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2.诊断标准见《传染病诊断标准汇编》3.分级标准根据狂犬病发生的病例数、流行的范围和趋势,将狂犬病疫情划分为四级,即: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3.1一般疫情(IV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2-3例,或发生动物间狂犬病疫情。
3.2较大疫情(Ⅲ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4-5例,或疫情波及3个及以上镇(乡、街道)。
3.3重大疫情(Ⅱ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6-10例,或发病数虽未达到10例,但扩散至毗邻县(市、区)。
3.4特别重大疫情(I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发生狂犬病疫情20例以上,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4.应急措施按照《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分级进行应急处置。
4.1报告4.1.1接报:实行“首接负责制”,接报时详细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记录卡》。
4.1.2报告:按照《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内部报告”和“对外报告”的要求进行疫情报告。
4.1.3网络报告⑴医疗机构收治的确诊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由医疗机构负责网络直报;⑵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确诊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由疾控中心负责网络直报;⑶经现场流行病学初步调查确认为暴发疫情后,由疾控中心负责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网络报告。
4.2物资准备4.2.1流行病学调查表:《狂犬病个案调查表》、《狂犬病宿主动物基本情况调查登记表》、《犬伤病例调查登记表》等。
狂犬病的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病犬、猫等哺乳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给人。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控制狂犬病疫情,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2. 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3. 保障疫情处置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狂犬病造成的危害。
三、预案组织体系1. 成立狂犬病疫情控制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狂犬病防控工作。
2. 设立疫情监测组、疫苗接种组、疫情处置组、宣传教育组等专项工作组。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疫情监测网络,加强狂犬病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
2.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狂犬病病例,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健康部门。
3. 疫情发生后,卫生健康部门应按规定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
五、疫情处置1. 疫情发生地卫生健康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 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隔离观察,并对其实施疫苗接种。
3. 对被病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的人员,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
4. 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对疑似病犬、猫等动物进行隔离观察、采样检测。
5. 对疫情发生地周边地区开展疫情排查,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六、疫苗接种1. 疫情发生地卫生健康部门根据疫情需要,组织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2. 对被病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的人员,及时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3. 对密切接触者实施疫苗接种,预防狂犬病传播。
七、宣传教育1. 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 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狂犬病防治知识,普及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3. 加强动物饲养管理,倡导文明养犬,减少狂犬病传播风险。
八、预案实施与评估1. 本预案由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 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医院狂犬病处置应急预案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国家和地方有关狂犬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政策(4)我院实际情况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在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疫情过程中,对疑似、确诊狂犬病病例的应急处置。
4.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3)快速反应,及时处置(4)科学评估,合理应对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医院狂犬病疫情处置领导小组组长:院长副组长:分管副院长成员: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科、预防保健科、后勤保障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狂犬病疫情的防控工作,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相关科室职责(1)医务科: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院狂犬病疫情的防控工作,制定相关诊疗方案,开展医护人员培训。
(2)护理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院护理人员开展狂犬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3)感染科:负责对疑似、确诊狂犬病病例进行确诊、隔离、治疗,指导其他科室做好狂犬病患者的救治工作。
(4)预防保健科:负责对疑似、确诊狂犬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5)后勤保障科:负责提供狂犬病防控所需的物资、设备、设施等,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狂犬病疫情监测网络,对疑似、确诊狂犬病病例进行实时监测。
2. 疫情报告:疑似、确诊狂犬病病例应及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
3. 疫情通报:对疫情信息进行及时、准确通报,确保全院各部门、科室知晓疫情动态。
四、应急处置1. 疑似病例处置(1)接诊时,询问患者发病史、接触史,对患者进行初步判断。
(2)对患者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病毒传播。
幼儿园狂犬病暴露应急预案

幼儿园狂犬病暴露应急预案【前言】为确保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狂犬病的防控工作,特制定本《幼儿园狂犬病暴露应急预案》。
【一、应急响应流程】1. 接到狂犬病疑似暴露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第一时间通知幼儿园负责人、相关教职员工,并将情况报告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疫情防控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做好疫情调查和隔离措施。
4. 启动紧急疫苗供应机制,确保及时接种。
5. 联系家长,告知疫情情况并向其提供相关防控指导措施。
6. 广泛宣传狂犬病的预防知识,提高师生和家长的防范意识。
【二、狂犬病暴露应急处置措施】1. 隔离野生动物:遇到野生动物入侵幼儿园,立即远离,并报告幼儿园负责人,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置。
2. 发现幼儿被动物咬伤:立刻将被咬伤部位用肥皂水清洗,保持伤口清洁,并尽快送幼儿就医。
3. 传染源控制:将患犬及时隔离,防止其继续传播狂犬病病毒。
同时,尽快找出受感染的犬只,进行隔离或治疗。
4. 紧急疫苗接种:由医疗机构为相关人员提供紧急疫苗接种服务,确保及时接种和免疫。
5. 后续防控:密切关注被暴露幼儿和师生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
【三、师生防护措施】1. 加强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清洁整洁。
2. 鼓励师生勤洗手,在饭前、饭后、上厕所后等关键时刻进行正确的手卫生。
3. 教育师生避免与犬只接触,远离陌生犬只。
4. 组织狂犬病预防知识培训,提高师生和家长的疫情防控意识。
5. 定期组织疫苗接种活动,确保师生狂犬病疫苗接种情况的记录和更新。
【四、家长配合措施】1. 家长应避免将宠物犬带入幼儿园,避免幼儿与犬只接触。
2. 监测宠物犬健康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并报告幼儿园。
3. 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狂犬病防控宣传活动和疫苗接种工作,提高自身和孩子的防范意识。
【五、疫情防控监测】1. 幼儿园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确保环境卫生无死角。
2. 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做好疫情监测和信息共享。
传染病狂犬病预案处置措施

一、引言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高的病死率。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降低狂犬病发病率。
2. 提高全社会对狂犬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 建立健全狂犬病防控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狂犬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
四、组织机构1. 成立狂犬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狂犬病防控工作。
2. 成立狂犬病防控指挥部,负责狂犬病疫情的应急处置。
3. 成立狂犬病防控专家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五、预防措施1. 宣传教育: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2. 疫苗接种:按照国家规定,对犬类进行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
3. 犬只管理:加强犬只登记、管理工作,禁止非法饲养、交易犬只。
4. 流浪犬、猫控制:加强流浪犬、猫的收容、管理,减少其与人类接触。
5.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狂犬病疫情监测网络,及时发现、报告疫情。
六、应急处置措施1. 疫情报告:发现狂犬病疫情,立即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2. 采样检测:对疑似狂犬病病例,及时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
3. 密切接触者追踪:对疑似狂犬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隔离观察。
4. 隔离治疗:对确诊狂犬病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5. 病犬处置:对病犬进行捕杀、焚烧或深埋,严格消毒处理。
6. 疫情调查:开展疫情调查,查明疫情来源和传播途径。
7. 防控措施:根据疫情发展,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如封锁疫区、限制人员流动等。
七、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1. 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2. 加强舆论引导,消除恐慌情绪,提高公众对防控工作的信任。
八、后期处置1. 疫情结束后,对疫区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加强狂犬病防控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完善狂犬病防控政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狂犬病的急救措施

狂犬病的急救措施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犬类、猫、狐狸等哺乳动物的咬伤、抓伤等方式传播,其病程急速发展、死亡率较高。
一旦被狂犬病病毒感染,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以尽快有效遏制病情恶化。
以下为狂犬病的急救措施:1. 有效清洗伤口若被犬类等有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哺乳动物咬伤、抓伤后,应第一时间用流动自来水、淋浴花洒等能够冲刷干净的流水充分冲洗伤口,并用皂液、碘酒、双氧水等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有效杀灭病毒(注意消毒剂过敏者慎用),并防止微生物感染。
冲洗伤口应至少持续15分钟,力度宜轻,不要使伤口内部组织受到二次伤害。
2. 及时就医任何感染狂犬病病毒或不确定是否感染的人均应尽快到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选择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如果在有效接触后(如在感染的病毒动物身上发现病毒、或者被咬伤、抓伤、擦伤等)3~7天之内能接种足量的抗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那么大部分人都能获得一个良好的预防效果。
3. 调节情绪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人,由于狂犬病的发病机理与心理状态有关,因此不要紧张,应保持自然的心态,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4. 完善身体功能狂犬病病毒感染后,免疫力下降会导致身体机能受损,容易产生病变和并发症。
应该适当合理饮食,避免夜生活、房事过于激烈,增强体质,减轻病情。
5. 预防转移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病人,在注意遵守医生的治疗措施的同时,也应注意防止病毒向别人传染。
应该保持严密隔离,做好朋友、家人的宣传教育工作,避免病毒的转移。
6. 提高防范意识在预防狂犬病方面,应该政府有关部门着力加强狂犬病防疫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民众的疾病预防意识,定期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主动保护自己、家人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综上所述,对于狂犬病的急救措施,最关键的还是有效清洗伤口和及时就医。
同时,还需要保持良好心态,全面提高身体保健意识,加强社会预防控制,全面改善社会卫生环境。
狂犬病的应急预案

狂犬病的应急预案狂犬病的应急预案引言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它主要通过狗类咬伤传播给人类。
狂犬病一旦发作,几乎无法治愈,病毒会通过神经系统迅速传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为了防止狂犬病的蔓延和控制病情,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狂犬病的基本知识狂犬病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受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
病毒进入人体后,会通过神经系统迅速传播,最终影响大脑和脊髓,引起病情加剧。
病毒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是难以逆转的,因此早期防控非常重要。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1. 动物接种疫苗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动物咬伤,因此定期给宠物动物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措施。
动物的疫苗接种记录应该被详细记录,以便跟踪和控制病情。
2. 避免与疑似感染动物接触如果发现有疑似感染狂犬病的动物,应该远离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避免接触疑似感染动物可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3. 遇到咬伤情况的处理如果受到动物的咬伤,应该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伤口,并尽快就医。
在就医过程中,应告知医生咬伤动物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狂犬病的应急预案1. 提供基本信息在制定狂犬病的应急预案时,首先需要提供狂犬病的基本信息,包括病情介绍、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等。
这样可以让参与制定预案的人员更好地了解狂犬病,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预案。
2. 制定狂犬病疫苗接种计划疫苗接种是控制狂犬病蔓延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急预案应该包括狂犬病疫苗接种计划,明确接种时间、对象、地点等信息,确保及时接种并跟踪疫苗接种情况。
3. 建立狂犬病监测和报告系统为了及时掌握狂犬病的疫情,应建立完善的狂犬病监测和报告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包括动物感染监测、人类咬伤事件监测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报告和响应。
4.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应急预案还应包括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狂犬病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通过传播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可以提高人们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狂犬病传播的风险。
狂犬病的应急预案

一、预案概述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动物防疫部门、社区等在狂犬病疫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疫情监测与报告1. 疫情监测各级卫生、兽医等部门应加强狂犬病疫情监测,定期收集、分析疫情数据,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 疫情报告发现疑似狂犬病病例,应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三、应急处置1. 疫情调查(1)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接触史、旅行史、宠物饲养史等。
(2)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及时掌握疫情发展情况。
2. 隔离与治疗(1)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送定点医疗机构治疗。
(2)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 疫苗接种(1)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2)对有疫苗接种需求的群众进行疫苗接种。
4. 疫情控制措施(1)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对狂犬病易感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2)对病犬、病猫等狂犬病易感动物进行捕杀和无害化处理。
(3)加强狂犬病疫情信息发布,提高公众防控意识。
四、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成立狂犬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资金保障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项经费,用于狂犬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3. 物资保障储备足够的狂犬病疫苗、消毒剂、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
4. 技术保障加强狂犬病防控技术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响应与结束1. 应急响应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采取相应措施。
2. 应急结束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连续30天内无新增病例时,经专家组评估,可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犬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1. 前言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
近年以来,我国狂犬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高居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
目前我省狂犬病疫情、疫区有所扩大,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我市近几年也是有疫情发生,对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加强应急控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2.诊断标准见《传染病诊断标准汇编》3.分级标准根据狂犬病发生的病例数、流行的范围和趋势,将狂犬病疫情划分为四级,即: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一般疫情(IV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2-3例,或发生动物间狂犬病疫情。
较大疫情(Ⅲ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4-5例,或疫情波及3个及以上镇(乡、街道)。
重大疫情(Ⅱ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6-10例,或发病数虽未达到10例,但扩散至毗邻县(市、区)。
特别重大疫情(I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发生狂犬病疫情20例以上,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4.应急措施按照《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分级进行应急处置。
报告接报:实行“首接负责制”,接报时详细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记录卡》。
报告:按照《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内部报告”和“对外报告”的要求进行疫情报告。
网络报告⑴医疗机构收治的确诊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由医疗机构负责网络直报;⑵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确诊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由疾控中心负责网络直报;⑶经现场流行病学初步调查确认为暴发疫情后,由疾控中心负责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网络报告。
物资准备流行病学调查表:《狂犬病个案调查表》、《狂犬病宿主动物基本情况调查登记表》、《犬伤病例调查登记表》等。
采样检测物品:酒精棉球、消毒棉签、灭菌玻璃瓶、一次性注射器、螺口试管、一次性手套、止血带、止血钳等。
消杀物品:喷雾器、烟雾机、塑料桶、天平称、量桶、搅拌用木棒等。
个人防护:一次性手套、橡胶手套、长筒雨鞋、棉纱口罩、工作衣、工作帽、防护眼镜等;其他:交通工具、照相机、电脑、电线、插座、体温表等。
个人防护流调人员:戴普通口罩、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消杀人员:在流调人员防护基础上还应穿长筒胶鞋、戴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
采样人员:穿防护服装、防护眼镜、戴乳胶手套等。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情况调查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之前,应尽量收集、分析狂犬病疫情相关信息,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及既往狂犬病流行情况等,以确认、核实上报狂犬病疫情状况,判断疫情性质及其程度。
个案调查按狂犬病个案调查表的内容进行,重点掌握暴露(咬、抓伤等)及伤口处理情况;免疫接种情况;伤人动物情况,尤其是一犬伤多人情况。
搜索病例:搜索病例所在的乡镇(街道)、社区可能存在的尚未报告的犬伤病例。
宿主动物调查:对发病乡镇(街道)、社区的宿主动物快速调查,掌握宿主动物密度和免疫情况。
现场采样检测在狂犬病病人入院后,尽可能早期采集标本。
用于病原学检测的标本:病人唾液、脑脊液、尿液、鼻咽洗液、咬伤处皮肤组织或病人死后的眼角膜、脑组织等均可用于病毒的检测和分离。
以脑组织阳性率最高。
用于抗体检测的标本:无菌采集病例血液2~3 ml,分离血清后用于狂犬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
应急监测应急培训:指导辖区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及犬伤规范处置应急培训,提高各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对狂犬病的诊断技能、疫情报告的意识、及犬伤规范处置技能。
病例监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个体诊所等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狂犬病病例后进行疫情报告,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并登记上报,协助采集标本。
监测内容暴露人群监测:由犬伤门诊医生负责收集就诊的所有犬伤暴露者的预防处置相关信息。
宿主动物监测:由疾控中心向农林(兽医)、公安部门了解所辖区域内宿主动物的种类构成、密度、免疫覆盖率、带毒情况等。
有条件的可开展病原学监测:对采集病人、宿主动物标本进行病毒分离、核酸检测等,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流行毒株进行分析。
现场控制措施传染源控制与管理:对确诊或疑似狂犬病人就近住院隔离治疗观察。
对病死尸体立即就近火化,不得转运,以免扩大污染区域。
被宿主动物咬(抓)伤者或密切接触者,应立即对伤口进行规范处理、免疫接种。
疫点疫区管理:建议疫点、疫区所在的乡镇(街道)组织公安、城管等部门及时追踪捕杀伤人犬,犬尸应消毒、焚烧、深埋(距离地面1米以下,距水源50m以上)。
建议捕杀疫点内所有野犬,对必须饲养的猎犬、警犬、实验用犬以及日益增多的宠物犬、猫加强管理,进行登记,并做好预防接种,发现病犬、猫必须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猫设法捕获,隔离观察10天,能成活的动物可暂时解除隔离(尽可能地检查唾液是否带毒,以明确是否为健康带毒犬),不得转移、外卖、剥食野犬、猫等疫源动物,一年内禁止引入任何犬、猫类。
疫点消毒:病家和病人就诊医院的门诊、病房以及被狂犬或病人污染的区域、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要严格消毒处理。
宿主动物免疫接种:建议农业部门一个月内完成对疫区内犬类的高密度应急接种,尽快建立宿主动物间免疫屏障。
健康宣传:利用多种形式在社会公众中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让他们懂得人和动物发病时的症状,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群防群治,树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自觉做到“三不一坚持”,即对死亡或确诊发病的宿主动物不屠宰、不剥食、不销售,坚持对死亡动物尸体焚烧,加强个人防护。
5.后期处理疫情终止疫情处理结束(即病人隔离治疗、犬伤病人及密切接触者免疫接种、疫点终末消毒、疫点内宿主动物全部免疫、可疑动物捕杀等现场处置措施均已落实),末例狂犬病病例发病后,30天内无新发狂犬病病例。
效果评估控制措施效果:狂犬病发病率、流行持续时间等。
宣传教育效果:社区人群、学校学生狂犬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暴露人群及时就医率和免疫接种率。
医务人员培训效果:狂犬病临床诊断符合率、疫情报告及时率,对犬伤暴露后规范处理率。
.4犬类“管、免、灭”效果:宿主动物的登记率、犬的免疫覆盖率、免疫率、可疑犬类捕杀率、流浪犬比例等。
总结评估疫情结束后组织有关人员对此次暴发疫情的处置工作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情况、病人隔离治疗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建议等。
常规监测按省狂犬病监测方案要求,定时、定点开展监测,定期分析评价监测情况,掌握流行规律及可能影响流行的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方案提出科学依据。
调查总结报告按照《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于暴发疫情应急终止后2周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报告”,分别向市卫生局和金华市疾控中心报告。
6.附录参考文献《全国狂犬病监测方案》工作用表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狂犬病人标本送检登记表狂犬病病原学检测结果表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表狂犬病宿主动物基本情况调查表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县(市)名称:国标码:□□□□□□病例编号:□□□□□1、一般情况姓名:性别:□1男□2女年龄:岁职业:□1农民□2工人□3学生□4散童□5其它详细住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号)2、暴露(被伤)及伤口处理情况暴露(被伤)日期:年月日时暴露详细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号)暴露方式: □1咬伤□2抓伤□3其它暴露程度:□1 Ⅰ度□2 Ⅱ度□3 Ⅲ度暴露部位(可多选):□1头面□2颈部□3躯干□4手臂□5手部□6下肢膝以上□7下肢膝以下伤口处理:□1未处理(转至3)□2自行处理□3医疗机构处理处理时间:年月日时处理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处理方式(可多选):□1挤压出血□2冲洗□3消毒□4伤口缝合□5其他3、预防注射暴露免疫史:□1有(免疫时间年月日,免疫针次针),□2无暴露后抗血清注射:□1有,□2无(转至)种类:□1免疫球蛋白□2抗血清注射时间:年月日注射剂量:有无过敏:□1有(过敏表现:)□2无.暴露后人用狂犬病疫苗注射:□1有,□2无(转至4)注射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种类:□1 Vero □2地鼠肾首针时间:年月日时,首针剂量:□1剂□2剂免疫程序:□1 0-3-7-14-28 □2其他疫苗注射针次,如未全程,原因:是否加强注射:□1是(加强针次:针),□2否疫苗生产单位:,批号:,失效期:年月日4、临床资料发病时间:年月日死亡时间:年月日诊断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发病临床症状(可多选):□1烦躁□2恐水□3怕风□4畏光□5抽搐□6精神失常5、实验室检测采样时间:年月日标本种类:□1唾液□2脑脊液□3尿液□4鼻咽洗液检测项目:□1病原检测□2核酸检测检测结果:□1阳性□2阴性6、伤人动物情况动物种类:□1狗□2猫□3其它伤人动物来源:□1自家养□2邻居养□3流浪动物□4野生动物□5其它若为家养动物,是否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1是(接种日期:年月日),□2否动物伤人原因:□1主动袭击□2自卫伤人□3嘻逗□4其他.是否同时咬伤多人:□1是,□2否伤人后:□1如常(转至7)□2打死□3失踪□4病死□5宰杀□6其他死亡时间:年月日动物死后处理方式:□1焚烧□2深埋□3出售□4丢弃□5屠宰剥皮□6烹食□7其‘它7、如为一犬伤多人共伤人本例为第例次共死亡_____人被调查人与患者关系:调查人签名:调查人单位:调查日期:年月日填表说明1.在所选项目前的“□”中,划“∨”作为选择答案,若无特殊说明,所有选项均为单选。
凡有“”的选项,须填写相应内容;2.病例编号填写规定:年号(两位数)、流水号(后边三位)3.“暴露程度”参照WHO建议分类标准分为以下三类:Ⅰ度:被犬舔过无开放性伤口的健康皮肤和粘膜;Ⅱ度:裸露的皮肤或粘膜被轻轻咬过,表面划伤,但没有破口;Ⅲ度:任何部位的皮肤或粘膜,一处或多处被咬破或抓穿。
狂犬病人标本送检登记表送检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样人:______________送检人: ______________ 送检日期: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狂犬病病原学检测结果登记表填表人:填表日期:______年____月____日犬伤门诊就诊病例登记表狂犬病宿主动物基本情况调查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年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