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技术试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2
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增强环境空气臭氧污染防治工作的科 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的要求,编制《环境空气臭氧 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开展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工作的主要技术 方法、技术流程、工作内容、技术要求、质量管理等内容。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城市及区域开展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成因分析 与来源解析工作。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 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33 号)
环境受体:受到大气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空气统称环境受体,简 称受体。
臭氧来源解析:通过观测和数学模型方法定性或定量识别城市 与区域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的成因与来源。
基于空气质量模型的来源解析方法(以下简称模型法):以不同 尺度数值模式方法定量描述臭氧前体物从排放到生成臭氧所经历的 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定量估算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别污染源排放对环 境空气中臭氧及其前体物形成贡献的技术方法。
第二章 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工作目标与技术方法
2.1 工作目标 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的工作目标包括: (1)阐明环境空气臭氧污染状况与成因,判断长期和重污染时 段的污染物排放以及气象因素、大气化学反应、沉降等大气物理化 学过程对臭氧污染的影响。 (2)明确本地与外地传输对臭氧污染形成的贡献,判断环境空 气臭氧污染形成的 NOx 与 VOCs 敏感性以及敏感性的时空变化规律。 (3)明确本地和外地需要重点控制的 NOx 污染源;确认对臭氧污 染形成贡献显著的优势 VOCs 组分,定量解析各 VOCs 排放源类对 VOCs 的
—8—
贡献与分担率,指明需要控制的 VOCs 重点排放区域和重点控制污染源。 2.2 技术方法 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技术路线主要包括臭氧及其前体物
污染特征分析、臭氧前体物排放清单编制、来源解析技术方法选择、 解析结果分析评估等,具体见附图 1。
本指南规定了基于模型和观测的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成因与来源 解析技术方法,两种方法的适用性及必备条件见表 1,各地应根据自 身条件合理选择。
基于观测的臭氧成因与 VOCs 来源解析方法(以下简称观测法): 根据臭氧与前体物观测数据,采用数据分析和模型方法判断臭氧形 成的敏感性,并利用受体模型定量解析各 VOCs 污染源类对臭氧及其 前体物形成贡献的技术方法。
1.5 指导原则 (1)科学实用原则:在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成因机理和来源解析 方法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增强臭氧污染来源解析工作的规范性、可 操作性。
—7—
(2)因地制宜原则:各地根据自身污染特征、基本条件和污染 防治目标,结合社会发展水平与技术可行性,科学选择适合当地实 际的臭氧污染来源解析技术方法。
(3)标本兼顾原则:既要满足城市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 长期需求,又要服务于臭氧重污染过程中臭氧污染来源的快速识别、 预警与应急控制措施制定。
—5—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6〕65 号) 《“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环大气〔2017〕 121 号)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环境 保护部公告 2014 年第 55 号) 《2018 年重点地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案》(环办监测 函〔2017〕 2024 号) 《环境空气臭氧前体有机物手工监测技术要求(试行)》(环办 监测函〔2018〕 240 号)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HJ 644-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 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45-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 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 654-2013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 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664-2013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 HJ 683-2014 环境空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HJ 759-2015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罐采样/气相色谱 -质谱法 当上述文件和标准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1.4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观测法
识别臭氧污染的本地和区域来源;确定 臭氧与其前体物之间的敏感性;识别对 臭氧贡献显著的优势 VOCs 组分和 VOCs 主要排放源;定量解析各 VOCs 排放源类 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值与分担率。
臭氧前体物监测技术和 VOCs 来源解析技术 要求高。需要开展臭氧及其前体物,以及所 有含活性氧化合物(NOy)、PAN、H2O2、HONO、 HNO3 等化学指示剂的同步观测。监测数据质 量保证与质量控制需要满足高水平要求。
表 1 环境空气臭氧来源解析技术方法的适用性
技术方法
适用性
必备条件
模型法
定量识别臭氧污染的本地和区域来源, 可预测;确定臭氧形成的敏感性;定量 解析本地和区域臭氧前体物各类排放源 对臭氧生成的贡献,定量给出贡献值与 分担率。
建立与空气质量模型要求相适应的高时间 和空间分辨率的排放源清单、气象要素场。
—6—
Fra Baidu bibliotek
环境空气臭氧污染:人为源排放的臭氧前体物参与对流层大气 光化学反应而造成的近地面臭氧(O3)浓度增高的现象。
臭氧前体物:指大气环境中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的空 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一 氧化碳(CO)。
臭氧前体物排放源:向大气环境中排放臭氧前体物的排放源, 包括天然源和人为源。
(4)协同控制原则:各地根据当地臭氧及细颗粒物(PM2.5)的 控制重点,科学评估不同控制措施的协同效应和相互影响。
1.6 组织编制单位 本指南由生态环境部科技标准司组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暨南大学、华北电力 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起草编制。
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增强环境空气臭氧污染防治工作的科 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的要求,编制《环境空气臭氧 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开展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工作的主要技术 方法、技术流程、工作内容、技术要求、质量管理等内容。 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城市及区域开展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成因分析 与来源解析工作。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 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33 号)
环境受体:受到大气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空气统称环境受体,简 称受体。
臭氧来源解析:通过观测和数学模型方法定性或定量识别城市 与区域环境空气中臭氧污染的成因与来源。
基于空气质量模型的来源解析方法(以下简称模型法):以不同 尺度数值模式方法定量描述臭氧前体物从排放到生成臭氧所经历的 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定量估算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别污染源排放对环 境空气中臭氧及其前体物形成贡献的技术方法。
第二章 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工作目标与技术方法
2.1 工作目标 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的工作目标包括: (1)阐明环境空气臭氧污染状况与成因,判断长期和重污染时 段的污染物排放以及气象因素、大气化学反应、沉降等大气物理化 学过程对臭氧污染的影响。 (2)明确本地与外地传输对臭氧污染形成的贡献,判断环境空 气臭氧污染形成的 NOx 与 VOCs 敏感性以及敏感性的时空变化规律。 (3)明确本地和外地需要重点控制的 NOx 污染源;确认对臭氧污 染形成贡献显著的优势 VOCs 组分,定量解析各 VOCs 排放源类对 VOCs 的
—8—
贡献与分担率,指明需要控制的 VOCs 重点排放区域和重点控制污染源。 2.2 技术方法 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技术路线主要包括臭氧及其前体物
污染特征分析、臭氧前体物排放清单编制、来源解析技术方法选择、 解析结果分析评估等,具体见附图 1。
本指南规定了基于模型和观测的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成因与来源 解析技术方法,两种方法的适用性及必备条件见表 1,各地应根据自 身条件合理选择。
基于观测的臭氧成因与 VOCs 来源解析方法(以下简称观测法): 根据臭氧与前体物观测数据,采用数据分析和模型方法判断臭氧形 成的敏感性,并利用受体模型定量解析各 VOCs 污染源类对臭氧及其 前体物形成贡献的技术方法。
1.5 指导原则 (1)科学实用原则:在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成因机理和来源解析 方法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增强臭氧污染来源解析工作的规范性、可 操作性。
—7—
(2)因地制宜原则:各地根据自身污染特征、基本条件和污染 防治目标,结合社会发展水平与技术可行性,科学选择适合当地实 际的臭氧污染来源解析技术方法。
(3)标本兼顾原则:既要满足城市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 长期需求,又要服务于臭氧重污染过程中臭氧污染来源的快速识别、 预警与应急控制措施制定。
—5—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6〕65 号) 《“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环大气〔2017〕 121 号)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环境 保护部公告 2014 年第 55 号) 《2018 年重点地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案》(环办监测 函〔2017〕 2024 号) 《环境空气臭氧前体有机物手工监测技术要求(试行)》(环办 监测函〔2018〕 240 号)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HJ 644-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 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45-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二硫 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 654-2013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CO)连续自 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 664-2013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 HJ 683-2014 环境空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HJ 759-2015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罐采样/气相色谱 -质谱法 当上述文件和标准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1.4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观测法
识别臭氧污染的本地和区域来源;确定 臭氧与其前体物之间的敏感性;识别对 臭氧贡献显著的优势 VOCs 组分和 VOCs 主要排放源;定量解析各 VOCs 排放源类 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值与分担率。
臭氧前体物监测技术和 VOCs 来源解析技术 要求高。需要开展臭氧及其前体物,以及所 有含活性氧化合物(NOy)、PAN、H2O2、HONO、 HNO3 等化学指示剂的同步观测。监测数据质 量保证与质量控制需要满足高水平要求。
表 1 环境空气臭氧来源解析技术方法的适用性
技术方法
适用性
必备条件
模型法
定量识别臭氧污染的本地和区域来源, 可预测;确定臭氧形成的敏感性;定量 解析本地和区域臭氧前体物各类排放源 对臭氧生成的贡献,定量给出贡献值与 分担率。
建立与空气质量模型要求相适应的高时间 和空间分辨率的排放源清单、气象要素场。
—6—
Fra Baidu bibliotek
环境空气臭氧污染:人为源排放的臭氧前体物参与对流层大气 光化学反应而造成的近地面臭氧(O3)浓度增高的现象。
臭氧前体物:指大气环境中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的空 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一 氧化碳(CO)。
臭氧前体物排放源:向大气环境中排放臭氧前体物的排放源, 包括天然源和人为源。
(4)协同控制原则:各地根据当地臭氧及细颗粒物(PM2.5)的 控制重点,科学评估不同控制措施的协同效应和相互影响。
1.6 组织编制单位 本指南由生态环境部科技标准司组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暨南大学、华北电力 大学、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起草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