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合集下载

201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九章药物体内动力学过程(一)

201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九章药物体内动力学过程(一)

第九章药物体内动力学过程(药剂学内容)第一节药动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一、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采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研究药物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并求算相应的动力学参数。

(一)隔室模型1.单隔室模型单室模型是把机体视为由一个单元组成,即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迅速地分布于可分布到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并立即达到分布上的动态平衡,成为动力学的均一状态。

2.二隔室模型> 双室模型把机体看成药物分布速度不同的两个单元组成的体系称为双室模型。

> 中央室由血液和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组成(心、肺、肝、肾等),药物在中央室迅速达到分布平衡。

> 周边室由血液供应不丰富的组织、器官组成(肌肉、皮肤等),药物在周边室分布较慢。

3.多室模型(略)(二)消除速度常数> 消除是指体内药物失去的过程,包括代谢和排泄,多数药物从体内的消除符合表观一级速度过程。

> 消除速度与药量之间的比例常数k称为消除速度常数,单位为时间的倒数,如分-1、小时-或天J等。

>k值的大小可衡量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快慢。

> 消除速度常数具加和性,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等于各排泄和代谢速度常数之和。

(三)生物半衰期1.tl/2为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t112=0.693/k2.一般t1/2是不变的, tl/2变化表明消除器官的功能有变化。

3.依据半衰期的长短可将药物分为:tl/2<th 极短半衰期药物,1~4h短半衰期tl/2于4~8h中等半衰期,tl,2 8~24长半衰期t1/2> 24h 极长半衰期(四)清除率清除率是指机体或机体的某些消除器官、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清除掉相当于多少体积的流经血液中的药物,清除率的单位是体积/时间,即表示为:Cl= (-dx/dt) /C=kV即药物的清除率是消除速度常数与分布容积的乘积。

第二节房室模型一、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一)血药浓度法进行药物动力学分析药物动力学方程lgX=(-kt/2.303) +lgXoXo、X:分别表示药物初始量与t时刻的量。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
单位用"体积/ 时间" 表示 ,在 临 床上要体现药物消除的快慢 。计算公式为 :
CI和性,药物的 CI 等于肝清除率 CIh 与肾清除 E 表 Cr'之和,即
CI=CIh+CIr
(9-3)
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常以 tl/2 表示,单 位取"时间"
表现分布容积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 是体 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
相互关系 的一 个比例 常数 ,用"V" 表示 。它可 以设想为体 内的药物按血浆
浓度分布时 ,所需要体液 的 理论容积
V =X / C
( 9-1 )
清除 率
式中,x 为体内药物量,以"L"或"L"表示 Y 为表现分布容积,C 为血药浓 度。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通常
清除率 ( clearance ) 又称为体内总清除率 ( total body clearance , TBCL) , 是单位时间 从体内消除的 含药血浆体积, 清除率常用 "CI" 表示 ,
/ 执业药师专业知识一考试重点:药物的体内重力学过程 一:药动学基本概念、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要点 概述
组成 部分
内容 单室模型是 一种最简单的药动学模型 。当药物进入体循环后 ,能迅速向体 内各组织器官分布 ,并很快在血液与各组织脏器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都属于这 种模型 中央室: 包括血液及血流供应充沛的组织如心、肝、肾、肺、内分泌腺及细胞外 液。 药物进入体 循环后,能很快地分布在整个中央室,血液与这些组织中的 药物 浓度可迅速达到平衡
周边室: 代表血流供应较少的组织,如皮肤、肌肉、脂肪组织,药物的分布 比较缓

执业西药师:药学专业知识-【基础精讲班】课件 第9章

执业西药师:药学专业知识-【基础精讲班】课件 第9章

单室模型:最简单的药动学模型。 当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能迅速向体内给组织器官分布,并很快在 血液与各组织脏器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药物
血液
各组织脏器
双室模型: 假设身体由两部分组成。 药物分布速率大的中央室与药物分布速率较慢的周边室。
中央室包括血流丰富如心、肝、肾、肺、内分泌腺及细胞外液。 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能很快地分布在整个中央室,血液与这些组织中 的药物浓度可迅速达到平衡
第4节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峰左边称为吸收相,此时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曲线呈上升状 态,主要体现药物的吸收过程。
峰右边称为消除相,反映了药物的消除情况,此时的吸收速度小 于消除速度;
在到达峰顶的瞬间,吸收速度等于消除速度,其峰值就是峰浓度 (Cmax)(2016配伍),这个时间称为达峰时间(tmax)
第3节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
二、稳态血药浓度 静脉滴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血药浓度逐渐上升,然后趋近于恒 定水平,此时的血药浓度值称为稳态血药浓度或坪浓度,用Css表示。 达到稳态血药浓度时,药物的消除速度等于药物的输入速度。
Css=k0/kV(2016配伍) 稳态血药浓度Css与静滴速度k0成正比,随滴注速度增大而增大。
第4节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达峰时间
药物的tmax由ka、k决定,与剂量大小无关。 达峰浓度
而Cmax与X0成正比。药物制剂的达峰时间和峰浓度能够反映制剂中 药物吸收的速度。
请继续关注,精彩课程内容待续……
第9章 药物体内动力学过程
第5节 双室模型给药
第5节 双室模型给药
一、静脉注射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双室模型药物经中央室进入系统,并从中央室消除,在中央室与 周边室之间药物进行着可逆性的转运。

201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九章药物体内动力学过程(二)

201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九章药物体内动力学过程(二)

第九章药物体内动力学过程六、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当药物浓度超过某一界限时,参与药物代谢的酶发生了饱和现象所引起的。

可用描述酶动力学的方程,即米氏方程来研究。

第三节非房室模型特点:计算主要依据药物浓度一时间曲线下的面积,而不受数学模型的限制,适用于任何隔室。

一、药物动力学中的各种矩1.零阶矩:从零时间到无限大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称为药一时曲线的零阶矩。

即:2.-阶矩:药物通过机体(包括释放、吸收、分布与消除)所需要的平均滞留时间,称为一阶矩。

用MRT表不』uc3.二阶矩,VRT为平均滞留时间的方差,表示如下V第四节给药方案设计与个体化给药一、给药方案设计:(1)给药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药效学与药动学特点而拟订的药物治疗计划称给药方案。

它包括剂量、给药间隔时间、给药方法和疗程等。

影响给药方案的因素有:药物的药理活性、药动学特性和患者的个体因素等。

给药方案设计的目的是使药物在靶部位达到最佳治疗浓度,产生最佳的治疗作用和最小的副作用。

安全范围广的药物不需要严格的给药方案。

但血药浓度监测仅在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相关,或血药浓度与药物副作用相关时才有意义。

(2)根据半衰期确定给药:临床上采用首次剂量加倍,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3)根据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制定给药方案。

(4)使稳态血药浓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给药方案。

(5)静脉滴注给药方案设计:对于生物半衰期短、治疗指数小的药物,为了避免频繁用药且减小血药浓度的波动性,临床上多采用静脉滴注给药。

二、个体化给药:(1)血药浓度与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方案个体化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方法。

对于治疗指数小的药物,要求血药浓度的波动范围在最低中毒浓度与最小有效浓度之间,而患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个体差异又常常影响血药浓度水平,因而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十分重要。

对于在治疗剂量即表现出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剂量的微小改变,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的显著差异,甚至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此类药物也需要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2024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2024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了解药物的体内动力学对于合理用药和药物疗效的评估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一、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外部进入体内的过程。

主要有经口给药、皮肤给药、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不同途径。

其中,经口给药是最常用的途径,药物在胃肠道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药物的吸收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药物的化学性质、剂型、给药途径、药物和食物的相互作用等。

药物经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二、药物的分布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组织器官之间的传播过程。

药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或通过细胞间隙传播到体内各个部位。

药物的分布因药物的化学性质、脂溶性、分子大小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脂溶性药物可以快速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而水溶性药物则较难进入细胞内部。

药物分布的过程也受到组织和器官的特性、血流动力学、蛋白结合等因素的影响。

三、药物的代谢药物的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药物代谢一般在肝脏进行,也可以在肾脏、肺脏等器官进行。

主要通过酶系统如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来进行代谢。

药物代谢的主要目的是使药物变为生物活性较低或无活性的代谢产物,以便更好地排除体外。

药物的代谢过程可以改变药物的药效、毒性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四、药物的排泄药物的排泄是指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主要通过肾脏、肝脏、肺脏、胆汁等途径排泄。

肾脏是主要的排泄途径,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的过程来排除药物。

肝脏通过胆汁分泌来排除大部分药物和代谢产物。

肺脏通过呼吸作用排除气体药物和挥发性药物。

药物的排泄速度受到肾功能、肝功能、血流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

总之,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有助于合理用药和预测药物的疗效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此外,药师还需要结合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知识,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和合理用药评估。

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体内动力学过程

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体内动力学过程

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体内动力学过程一、药动学基本参数参数具体内容速率常数(k)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大多数属于一级速率过程,即过程的速度与浓度成正比生物半衰期( t) 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1/2=0.693/k间,公式为:t1/2表观分布容积(V) 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公式为:V=X/C ,V 值小,可推测药物大部分分布于血浆中或血流丰富的心、肝、肾:V 值大,表明血药浓度低,药物分布广泛,主要在组织摄取量多清除率(Cl) 是单位时间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单位用“体积/时间”表示,公式为:Cl=kV ,Cl 具有加和性,药物的Cl =C1肝+Cl 肾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 是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与横坐标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公式为:AUC=Xo/kV 或AUC=Co/k稳定血药浓度(Css) 静滴一段时间后,血药浓度趋近恒定水平,此时的血药浓度值称为稳态血药浓度或坪浓度,公式:Css=Ko/KV二、静脉滴注半衰期个数与达坪浓度分数的关系半衰期个数(n)达坪浓度(Css%) 半衰期个数(n) 达坪浓度(Css%) l50.00 5 96.88 275.00 6 98.44 387.50 6.64 99.00 3.3290.00 7 99.22 4 93.75 8 99.61三、统计矩的分类分类 特点零阶矩( AUC) 皿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定义为药.时曲线的零阶矩,代表药物的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一阶矩( MRT) 约物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代表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情况,公式为:MRT=AUMC/AUC二阶矩(VRT) 平均滞留时间的方差,表示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的变异程度。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学课件)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学课件)
目 录 / contents
01 药物的跨膜转运 (掌握) 02 药物的体内过程 (掌握) 03 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熟悉)
药物的体内过程
第二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生物转化 排泄
二.药物分布 1药物分布:药物经血液循环并通过多种生理屏障被转运 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2.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存在于肝;主要的氧化酶系是细胞色素P-450
特点:专一性低、个体差异大、活性有限
(2)非微粒体酶系:存在于血浆、细胞质和线粒体中,主要催化水
溶性较大的药物。如胆碱脂酶(AchE)、单胺氧化酶(MAO)。特点:
专一性强
第二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生物转化 排泄
三.生物转化
3.肝药酶的诱导和抑制
药物
血浆蛋白
结合物
①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 ②饱和性 ③竞争性 ④可逆性
第二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生物转化 排泄
2体液pH 3组织器官血流量:先向血流量大的器官分布 4.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碘 甲状腺,钙 骨骼 5特殊屏障
血脑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 胎盘屏障 (placental barrier);
第二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生物转化 排泄
四.排泄 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
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 2.肾排泄:主要排泄器官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的分泌 肾小管的重吸收
第二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生物转化 排泄
四.排泄
3.胆汁排泄:肝肠循环
生物转化 药物
肝脏
无活性结合物
胆道 胆囊
门静脉 肠道吸收
血脑屏障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的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的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

04 器 官 的 血 流 量
(一)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游离型
血液中
结合型
组织中 消除
游离型药物
有活性 可分布 可代谢 可排泄
结合型药物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不分布,储存在血液中 可逆性结合 有饱和性 存在竞争性置换现象
双香豆素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保泰松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双香豆素游离 型增多,造成 自发性出血
经皮给药
脂溶性药物可通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 如:硝苯地平贴皮剂、硝酸甘油缓释贴皮剂。
二、药物的分布
概念: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组织器官的 过程。 特点:是物分布的因素
药物的血浆
蛋 白 结 合 率 01
体液的pH
02
药物与组织
03 的 亲 和 力
体 内 屏 障 05
➢ 药酶诱导剂:增强肝药酶活性或增加肝药酶生成的 药物 ,如巴比妥类、苯妥英钠、保泰松等;
➢ 药酶抑制剂:减弱肝药酶活性或减少肝药酶生成的 药物 ,如氯霉素、异烟肼、甲硝唑等;
肝药酶 诱导剂 抑制剂
耐受性
酶活性
酶量




药物代谢速 度 ↑

药效 ↓ ↑
四、药物的排泄
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 产物通过排泄或分泌器官 自体内排出的过程,是药 物消除的重要方式。
(四)局部组织器官血流量
血流量大的器官(肝、肾、脑、肺)一般药物 的分布较快,血流量小的器官(皮肤、脂肪)分布较 慢,但并不能决定药物的最终分布浓度。
(五)体内屏障
1.血脑屏障
➢ 脂溶性高、极性小、分子量小的药物可以透过血脑屏障 进入脑组织。
➢ 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故其CNS易受某些药 物的影响。

执业西药师基础精讲班:药学专业知识一09-第9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执业西药师基础精讲班:药学专业知识一09-第9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药学专业知识(一)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主讲老师:姜雅基础精讲班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第一节药动学基本概念、参数及其临床意义一、房室模型药物动力学1、药物动力学采用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研究药物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并求算相应的动力学参数。

第一节药动学基本概念、参数及其临床意义2、隔室模型(1)单隔室模型:把机体视为由一个单元组成,即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迅速地分布于可分布到的组织,器官和体液中,并立即达到分布上的动态平衡,成为动力学的均一状态。

第一节药动学基本概念、参数及其临床意义(2)隔室模型:双室模型把机体看成药物分布速度不同的两个单元组成的体系称为双室模型中央室由血液和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组成(心、肺、肝、肾等),药物在中央室迅速达到分布平衡周边室由血液供应不丰富的组织、器官组成(肌肉、皮肤等),药物在周边室分布较慢。

(3)多室模型(略)第一节药动学基本概念、参数及其临床意义二、药动学参数2015A,2015A,2016B(1),2018A(3)1、速率常数速率常数用来描述这些过程速度与浓度的关系一级速率过程,即过程的速度与浓度成正比。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它是药动学的特征参数,速率常数越大,表明其体内过程速度越快。

速率常数的单位是时间的倒数,如min-1叫或h-1第一节药动学基本概念、参数及其临床意义2、生物半衰期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常以t1/2表示,单位取“时间”。

小;表示药物从体内消除的快慢,代谢快、排泄快的药物,其t1/2大。

代谢慢,排泄慢的药物,其t1/2第一节药动学基本概念、参数及其临床意义2015A31.某药物按一级速率过程消除,消除速度常数k=0.095h-1,则该药半衰期为A.8.0hB.7.3hC.5.5hC.4.0hE.3.7h【答案】:B解析:半衰期t1/2=0.693/k=0.693/0.095=7.3h第一节药动学基本概念、参数及其临床意义3、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用“V”表示。

(精)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精)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专题四药动学考点专题药动学重要考点1.药动学常用参数2.房室模型3.房室模型的9个公式4.达坪分数5.非线性药动学特征6.统计矩7.给药方案设计8.治疗药物监测9.生物利用度10.生物等效性11.计算问题①t1/2②k③V④f SS⑤X0⑥k0⑦BA考点1——药动学常用参数考点2——房室模型考点3——房室模型的9个公式QIAN:单剂静注是基础,e变对数找lg静滴速度找k0,稳态浓度双S血管外需吸收,参数F是关键双室模型AB杂,中央消除下标10多剂量需重复,间隔给药找τ值#公式1、2:单剂量静注QIAN:单剂静注是基础,e变对数找lg #公式3、4:单剂量-静滴k0-滴注速度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C SS)QIAN:静滴速度找k0,稳态浓度双S#公式5:单剂量-血管外F:吸收系数吸收量占给药剂量的分数QIAN:血管外需吸收,参数F是关键#公式6、7:双室模型QIAN:双室模型AB杂,中央消除下标10 #公式8、9:多剂量给药(重复给药)单室-静注单室-血管外QIAN:多剂量需重复,间隔给药找τ值考点4——达坪分数、f ssf ss:t时间体内血药浓度与达稳态血药浓度之比值n=-3.32lg(1-f ss)n为半衰期的个数n=1 →50%n=3.32 →90%n=6.64 →99%n=10 →99.9%静滴负荷剂量X0=C SS V考点5——非线性药动学特征考点6——统计矩原理:药物输入机体后,其体内的转运是一个随机过程,具有概率性,C-T曲线可以看成是统计分布曲线考点7——给药方案设计①给药间隔τ=t1/2,5-7个t1/2达稳态,首剂加倍②生物半衰期短、治疗指数小:静滴③个体化方法:比例法、一点法、重复一点法④肾功减退患者药物主要经肾排泄时,肾清除率Clr与肌酐清除率Cl cr成正比,根据患者肾功,预测Cl、k,调整剂量或τ考点8——治疗药物监测(TDM)①特殊药物指征考点9——生物利用度①评价指标:达峰时间:t max 峰浓度:C maxC-t曲线下面积:AUC②生物利用程度(EBA)吸收的多少——C-t曲线下面积(AUC)T:试验制剂 R:参比制剂 iv:静脉注射剂③生物利用速度(RBA)吸收的快慢——达峰时间(t max)④研究方法:血药浓度法、尿药数据法、药理效应法考点10——生物等效性(BE)①概念: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药物动力学A:制剂生物利用度常用的评论指标是A.C max、 t max和 lgCB.C max、 t max和 C ssC.C max、 t max和 V dD.C max、 t max和 KE.C max、 t max和 AUC『正确答案』 EA:同一种药物制成ABC三种制剂,同样制剂下三种制剂的血药浓度如图,基于A、B、 C三种制剂药动学特点剖析,正确的选项是A. 制剂 A 汲取快、除去快、不易积蓄,临床使用安全B. 制剂 B 血药峰浓度低于A,临床疗效差C. 制剂 B 拥有连续有效血药浓度,成效好D. 制剂 C 拥有较大AUC,临床疗效好E. 制剂 C 除去半衰期长,临床使用安全有效『正确答案』 CA:已知某药物口服给药存在明显的肝脏首过代谢作用,改用肌肉注射,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变化是A.t 1/2增添,生物利用度减少B.t 1/2不变,生物利用度减少C.t 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添D.t 1/2减少,生物利用度减少E.t 1/2和生物利用度均不变『正确答案』 CA:地高辛的表观散布容积为500L,远大于人体体液容积,原由可能是A.药物所有散布在血液B.药物所有与血浆蛋白联合C.大多半与血浆蛋白联合,与组织蛋白联合少D.大多半与组织蛋白联合,药物主要散布在组织E.药物在组织和血浆散布『正确答案』 DE. 血药浓度 - 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正确答案』 CEX:对于药动力学参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除去速率常数越大,药物体内的除去越快B.生物半衰期短的药物,从体内除去较快C.切合线性动力学特点的药物,静脉注射时,不一样剂量下生物半衰期同样D.水溶性或许极性大的药物,溶解度好,所以血药浓度高,表现散布容积大E.除去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除去的含药血浆体积『正确答案』 ABCEA.ClB.k aC.kD.AUCE.t max1.表示药物血药浓度 - 时间曲线下边积的符号是2.除去率3.汲取速度常数4.达峰时间『正确答案』 D、 A、 B、 EA.生物半衰期B.体内总除去率C.表观散布容积D.零级速度过程E.生物利用度1.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除去一半所需要的时间2.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称为3.药物汲取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与程度,称为4.药物的转运速度与血药浓度没关,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正确答案』 A、 C、 E、 DA.血药浓度颠簸度B.硬度C.绝对生物利用度D.脆碎度E.絮凝度1. 反应片剂的抗磨损和抗振动能力,小于1%为合格片剂的指标2.评论混悬剂质量的参数3.评论缓控释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4.血管外给药的 AUC与静脉注射给药的 AUC的比值『正确答案』 D、 E、 A、 CA.药物动力学B.生物利用度C.肠肝循环D.单室模型药物E.表观散布容积1.胆汁中排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小肠转运时期重汲取而返回门静脉的现象是2.制剂中药物进入体循环的相对数目和相对速度是3.进入体循环后,快速散布于各组织器官中,并立刻达到动向散布均衡的药物是4.采纳动力学基来源理和数学办理方法,研究药物体内的药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是『正确答案』 C、 B、 D、 AA:对于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B.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在滴注开始时能够静注一个负荷剂量,使血药浓度快速达到或靠近稳态浓度C.单室模型口服给药,在血药浓度达峰瞬时,汲取速度等于除去速度D.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颠簸与药物半衰期、给药间隔时间相关E.多剂量给药,同样给药间隔下,半衰期短的药物简单积蓄『正确答案』 EA.药物的半衰期与剂量相关B.为绝大多半药物的除去方式C.单位时间内实质除去的药量不变D.单位时间内实质除去的药量递加E.体内药物经 2~ 3 个 t 1/2后,可基本除去洁净『正确答案』 ACDEA:对于单室静脉滴注给药的错误表述是A.k 0是零级滴注速度B. 稳态血药浓度C ss与滴注速度k0成正比C.稳态时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恒定不变D.欲滴注达稳态浓度的 99%,需滴注 3.32 个半衰期E.静滴前同时静注一个负荷剂量,可使血药浓度一开始就达稳态『正确答案』 DA.lgC= ( -k/2.303)t+lgC0B.C=-kt+C 0C.米氏方程D.t 0.9 =0.1054/kE.t 1/2 =0.693/k1.零级反响速度方程式是2.一级反响速度方程式是3.一级反响有效期计算公式是4.一级反响半衰期计算公式是『正确答案』 B、 A、 D、 E以下血药浓度公式分别为1.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2.单室模型单剂量静脉滴注给药3.单室模型单剂量血管外给药4.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达稳态『正确答案』 B、 A、 D、 CX:治疗药物监测的目的是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血药浓度、效应关系已经确定的前提下,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包含A.治疗指数小,毒性反响大的药物B.拥有线性动力学特点的药物C.在体内简单积蓄而发生毒性反响的药物D.归并用药易出现异样反响的药物E.个体差别很大的药物『正确答案』 ACDE计算问题:1.稳态血药浓度 C SS计算A:某药静滴 3 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A.50%B.75%C.87.5%D.90%E.99%『正确答案』 CA:单室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浓度75%所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为A.1 个半衰期B.2 个半衰期C.3 个半衰期D.4 个半衰期E.5 个半衰期『正确答案』 B2.生物利用度 BA的计算对某药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时,分别采纳静注和口服的方式给药,给药剂量均为400mg,AUC分别为 40μg.h/ml 和 36μ g.h/ml ,则该药生物利用度计算正确的选项是A.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55%B.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0%C.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55%D.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90%E.绝对生物利用度为 50%『正确答案』 D3. 静脉滴注给药方案设计体重为 75kg 的患者用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态,利多卡因的表观散布容积V=1.7L/kg ,除去速率常数-1k=0.46h,希望治疗一开始便达到2μ g/ml 的治疗浓度,请确定静滴速率及静注的负荷剂量。

2019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2019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2019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药动学一一药剂学部分最后一章!学习要点:1.药动学基本参数及其临床意义2.房室模型:单室模型、双室模型、多剂量给药3.房室模型:非线性动力学4.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及矩量法5.给药方案设计6.个体化给药7.治疗药物监测8.生物利用度9.生物等效性药物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需要搞懂药动学的三大人群新药研发临床试验临床药师一、药动学基本参数1、药物转运的速度过程①一级速度过程速度与药量或血药浓度成正比。

②零级速度过程速度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恒速静滴、控释)。

③受酶活力限制的速度过程(Michaelis-Me nte n 型、米氏方程)药物浓度高出现酶活力饱和。

――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地高辛的表观分布容积为,远大于人体体液容积,原因可能是A.药物全部分布在血液B.药物全部与血浆蛋白结合C.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与组织蛋白结合少D.大部分与组织蛋白结合,药物主要分布在组织E.药物在组织和血浆分布『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表观分布容积大,说明血液中浓度小,药物主要分布在组织。

A关于药动力学参数说法,错误的是A.消除速率常数越大,药物体内的消除越快B.生物半衰期短的药物,从体内消除较快C.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静脉注射时,不同剂量下生物半衰期相同D.水溶性或者极性大的药物,溶解度好,因此血药浓度高,表观分布容积大E.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含药血浆体积『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血药浓度高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小。

2018执业药师课程购买唯一联系QQ: 614228110*后续课程获取务必加Q群665471834 其他渠道均为倒卖不保证后续更新! A:某药物按一级速率过程消除,消除速率常数k = 0.095h-1,则该药物消除半衰期t1/2约为A.8.0hB.7.3hC.5.5hD.4.0hE.3.7h『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t1/2=0.693/k,直接带入数值计算即可。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试卷1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试卷1

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试卷1(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A. √B.C.D.E.2.以静脉注射给药为标准参比制剂求得的生物利用度称为A.静脉生物利用度B.相对生物利用度C.绝对生物利用度√D.生物利用度E.参比生物利用度3.下列关于药物从体内消除的叙述错误的是A.消除速度常数等于各代谢和排泄过程的速度常数之和B.消除速度常数可衡量药物从体内消除的快慢C.消除速度常数与给药剂量有关√D.一般来说不同的药物消除速度常数不同E.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时药物消除速度常数不变4.关于生物利用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B.根据选择的参比制剂的不同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C.完整表达一个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需t max、C max、AUC三个参数D.生物利用度的程度是指与标准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中被吸收药物总量的相对比值E.与给药剂量和途径无关√5.有关尿药排泄速度法、总量减量法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速度法的集尿时间比总量减量法短B.总量减量法的实验数据波动小,估算参数准确C.丢失一两份尿样对速度法无影响D.总量减量法实验数据比较凌乱,测定的参数不精确√E.总量减量法与尿药速度法均可用来求动力学参数k和k e6.关于房室模型的概念不正确的是A.房室模型理论是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模拟机体B.单室模型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能迅速在血液与各组织脏器之间达到动态平衡C.房室模型中的房室数一般不宜多于三个D.房室概念具有生理学和解剖学的意义√E.房室模型中的房室划分依据药物在体内各组织或器官的转运速率而确定的7.需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的药物不包括A.用于预防、治疗严重疾病及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的药物B.剂量一反应曲线陡峭或具不良反应的药物C.溶解速度缓慢、相对不溶解或在胃肠道成为不溶性的药物D.溶解速度不受粒子大小、多晶型等影响的药物制剂√E.制剂中的辅料能改变主药特性的药物制剂8.关于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的错误表述是A.研究对象的选择条件为:年龄一般为18~40岁,体重为标准体重±10%的健康自愿受试者√B.在进行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时,应首先选择国内外已上市相同剂型的市场主导制剂为标准参比制剂C.采用双周期交叉随机试验设计,两个试验周期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药物的10个半衰期D.整个采样期时间至少应为3~5个半衰期或采样持续到血药浓度为C max的1/10~1/20E.服药剂量一般应与临床用药一致,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最好为等剂量9.血管外给药的AUC与静脉注射给药的AUC的比值称为A.波动度B.相对生物利用度C.绝对生物利用度√D.脆碎度E.絮凝度10.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征有A.药物的生物半衰期与剂量无关B.当C远大于k m时,血药浓度下降的速度与药物浓度无关√C.稳态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成正比D.药物代谢物的组成、比例不因剂量变化而变化E.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与剂量成正比11.用统计矩估算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主要的计算依据为A.稳态时的分布容积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峰浓度D.达峰时间E.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12.研究TDM的临床意义不包括A.监督临床用药B.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变化C.研究治疗无效的原因√D.确定患者是否按医嘱服药E.研究合并用药的影响此题考查研究治疗给药方案(TDM)制定的临床意义。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讲义-药理学——第三节 药动学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讲义-药理学——第三节 药动学

药理学——第三节药动学考纲一、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从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可分为四个过程:简称ADME系统→与膜的转运有关。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在体内的主要转运方式是:简单扩散!Ⅰ、被动转运——简单扩散(3)转运时无饱和现象。

(4)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无竞争性抑制现象。

(5)当膜两侧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

3.影响简单扩散的药物理化性质(影响跨膜转运的因素)(1)分子量分子量小的药物易扩散。

(2)溶解性脂溶性大,极性小的物质易扩散。

(3)解离性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

离子障是指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的现象。

※药物的解离程度受体液pH值的影响离子型非离子型4.体液pH值对弱酸或弱碱药物的解离的影响:※pK a(解离常数)的含义:>>是指解离和不解离的药物相等时,即药物解离一半时,溶液的pH值。

>>每一种药物都有自己的pK a。

若为弱酸性药物,则:若为弱碱性药物,则:从公式可见,体液pH算数级的变化,会导致解离与不解离药物浓度差的指数级的变化,所以,pH值微小的变动将显著影响药物的解离和转运。

一个pK a=8.4的弱酸性药物在血浆中的解离度为A.10%B.40%C.50%D.60%E.90%『正确答案』A『正确解析』pH对弱酸性药物解离影响的公式为:即:解离度为107.4-8.4=10-1=0.1。

※四两拨千斤:体液pH值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规律:◇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碱侧。

◇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酸侧。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或“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A.碱性尿液>血液>胃液B.胃液>血液>碱性尿液C.血液>胃液>碱性尿液D.碱性尿液>胃液>血液E.血液>碱性尿液>胃液『正确答案』A『正确解析』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A.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B.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快C.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D.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E.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慢『正确答案』D『正确解析』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2019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9章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2019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 第9章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主要知识点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1.药动学基本参数及其临床意义2.房室模型:单室模型、双室模型、多剂量给药3.房室模型:非线性动力学4.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及矩量法5.给药方案设计6.个体化给药7.治疗药物监测8.生物利用度9.生物等效性需要搞懂药动学的三大人群□新药研发□临床试验□临床药师执业药师更新通知QQ群:239024740 请入群,否则无法获取后续课程更新的完整一、药动学基本参数首先,你得弄明白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药物转运的速度过程(吸收、分布、排泄)》一级速度与药量或血药浓度成正比。

》零级速度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恒速静滴、控释)。

》受酶活力限制(Michaelis-Menten型、米氏方程)药物浓度高出现酶活力饱和。

①速率常数(h-1、min-1)——速度与浓度的关系,体内过程快慢吸收:k a尿排泄:k e消除(代谢+排泄)k=k b+k bi+k e + ……②生物半衰期(t1/2)——消除快慢(半衰期短需频繁给药)t1/2=0.693/k③表观分布容积(V)——表示药物的分布特性亲脂性药物,血液中浓度低,分布广、组织摄取量多④清除率(Cl,体积/时间)——消除快慢Cl=kV随堂练习A:某药物按一级速率过程消除,消除速率常数k=0.095h-1,则该药物消除半衰期t1/2约为A.8.0hB.7.3hC.5.5hD.4.0hE.3.7h『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t1/2=0.693/k,直接带入数值计算即可。

A: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是A.0.25LB.2.5LC.4LD.15LE.40L『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A.0.2303B.0.3465C.2.0D.3.072E.8.42给某患者静脉注射一单室模型药物,剂量为100.0mg,测得不同时刻血药浓度数据如下表。

初始血药浓度为11.88μg/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专业知识一讲义: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专题四药动学考点专题药动学重要考点1.药动学常用参数2.房室模型3.房室模型的9个公式4.达坪分数5.非线性药动学特征6.统计矩7.给药方案设计8.治疗药物监测9.生物利用度10.生物等效性11.计算问题①t1/2②k③V④f SS⑤X0⑥k0⑦BA考点1——药动学常用参数考点2——房室模型考点3——房室模型的9个公式QIAN:单剂静注是基础,e变对数找lg静滴速度找k0,稳态浓度双S血管外需吸收,参数F是关键双室模型AB杂,中央消除下标10多剂量需重复,间隔给药找τ值#公式1、2:单剂量静注QIAN:单剂静注是基础,e变对数找lg #公式3、4:单剂量-静滴k0-滴注速度稳态血药浓度(坪浓度、C SS)QIAN:静滴速度找k0,稳态浓度双S#公式5:单剂量-血管外F:吸收系数吸收量占给药剂量的分数QIAN:血管外需吸收,参数F是关键#公式6、7:双室模型QIAN:双室模型AB杂,中央消除下标10 #公式8、9:多剂量给药(重复给药)单室-静注单室-血管外QIAN:多剂量需重复,间隔给药找τ值考点4——达坪分数、f ssf ss:t时间体内血药浓度与达稳态血药浓度之比值n=-3.32lg(1-f ss)n为半衰期的个数n=1 →50%n=3.32 →90%n=6.64 →99%n=10 →99.9%静滴负荷剂量X0=C SS V考点5——非线性药动学特征考点6——统计矩原理:药物输入机体后,其体内的转运是一个随机过程,具有概率性,C-T曲线可以看成是统计分布曲线考点7——给药方案设计①给药间隔τ=t1/2,5-7个t1/2达稳态,首剂加倍②生物半衰期短、治疗指数小:静滴③个体化方法:比例法、一点法、重复一点法④肾功减退患者药物主要经肾排泄时,肾清除率Clr与肌酐清除率Cl cr成正比,根据患者肾功,预测Cl、k,调整剂量或τ考点8——治疗药物监测(TDM)①特殊药物指征考点9——生物利用度①评价指标:达峰时间:t max 峰浓度:C maxC-t曲线下面积:AUC②生物利用程度(EBA)吸收的多少——C-t曲线下面积(AUC)T:试验制剂 R:参比制剂 iv:静脉注射剂③生物利用速度(RBA)吸收的快慢——达峰时间(t max)④研究方法:血药浓度法、尿药数据法、药理效应法考点10——生物等效性(BE)①概念: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剂量,反映其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②评价参数:AUC、t max、C max③分析方法:方差分析、双单侧检验、置信区间、贝叶斯分析④等效标准AUC:80%~125%C max:75%~133%考点11——计算问题:1.t1/2及k的计算某药物按一级速率过程消除,消除速率常数k=0.095h-1,则该药物消除半衰期t1/2约为A.8.0hB.7.3hC.5.5hD.4.0hE.3.7h『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直接将数值带入公式t1/2 =0.693/k。

某药物以一级速率消除,其半衰期为3h,其消除速率常数为A.1.386h-1B.0.693h-1C.0.3465h-1D.0.231h-1E.0.125h-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t1/2 =0.693/k2.V的计算A:患者静脉注射某药50.0mg(Xo),若其初始血药浓度(Co)为2.5mg/L,则该药的表观分布容积(V)是A.15LB.20LC.25LD.30LE.35L『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50.0/2.5=253.f SS的计算某药静滴3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A.50%B.75%C.87.5%D.90%E.9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n=-3.32lg(1-f ss)4.X0及k0的计算体重为75kg的患者用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利多卡因的表观分布容积V=1.7L/kg,消除速率常数k =0.46h-1,希望治疗一开始便达到2μg/ml的治疗浓度,请确定静滴速率及静注的负荷剂量。

『正确答案』解:负荷剂量X0=C0V=2×1.7×75=255(mg)静滴速率k0=C ss kV=2×0.46×1.7×75=117.3(mg/h)5.BA的计算对某药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时,分别采取静注和口服的方式给药,给药剂量均为400mg,AUC分别为40μg.h/ml和36μg.h/ml,则该药生物利用度计算正确的是A.相对生物利用度为55%B.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0%C.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5%D.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0%E.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36/40=90%专题五基本理论考点专题基本理论重要考点1.药物剂型的重要性2.药物制剂稳定性变化3.易水解药物VS易氧化药物4.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5.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6.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7.药物配伍目的8.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9.化学配伍变化10.药品储存要求11.新药研发考点1——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剂型与给药途径相适应1.变性:硫酸镁口服泻下,外用消炎、静滴镇静2.变速:注射、吸入急救,丸剂、缓控释长效3.降低/消除不良反应:缓控释血药浓度平稳4.靶向:脂质体、微球、微囊浓集于肝、脾5.提高稳定性:固>液6.影响疗效:制备工艺不同,影响药物释放考点2——药物制剂稳定性变化考点3——易水解药物、易氧化药物酯类酰胺易水解酚类烯醇易氧化考点4——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QIAN温室光氧金宝财考点5——药物制剂稳定化方法考点6——药物稳定性试验方法考点7——药物配伍目的考点8——药物配伍变化的类型考点9——化学配伍变化QIAN化学配伍变化口诀酸碱产气无休止变色羟基遇铁盐胃炎多痰安静躺流感爆发吃点糖浑浊沉淀药效无考点10——药品储存要求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

避光:避免日光直射。

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熔封/严封: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常温:10~30℃冷处:2~10℃阴凉处:≯20℃凉暗处:避光且≯20℃考点11——新药研发临床前研究→主要药效学、一般药理学、药动学、毒理学(GLP)↓临床研究(GCP)专题六仿真模拟一、最佳选择题(A型题)1.适宜作片剂崩解剂的辅料是A.微晶纤维素B.甘露醇C.羧甲基淀粉钠D.糊精E.羟丙纤维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羧甲基淀粉钠适宜作片剂崩解剂。

2.关于非无菌液体制剂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散度大,吸收慢B.给药途径广,可内服也可外用C.易引起药物的化学降解D.携带运输不方便E.易霉变常需加入防腐剂『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液体制剂吸收快,所以A错误。

3.可用于静脉注射脂肪乳的乳化剂是A.阿拉伯胶B.西黄蓍胶C.卵磷脂D.脂防酸山梨坦E.十二烷基硫酸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卵磷脂为透明或半透明黄色或黄褐色油脂状物质,由于分子中有两个疏水基团,故不溶于水,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对油脂的乳化作用很强,是目前制备注射用乳剂的主要乳化剂,也是制备脂质体的主要原料。

4.为提高难溶液药物的溶解度常需要使用潜溶剂,不能与水形成潜溶剂的物质是A.乙醇B.丙二醇C.胆固醇D.聚乙二醇E.甘油『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胆固醇属于两亲物质,其结构中具有疏水与亲水两种基团,其疏水性较亲水性强,不能与水形成潜溶剂。

5.关于缓释和控释制剂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减少给药次数,尤其是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B.血药浓度平稳,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C.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用药总量D.临床用药剂量方便调整E.肝脏首过效应大的药物,生物利用度不如普通制剂『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缓释和控释制剂临床用药剂量不宜调整,D错误。

6.药物经皮渗透速率与其理化性质有关,透皮速率相对较大的为A.熔点高药物B.离子型药物C.脂溶性大的药物D.分子极性高的药物E.分子体积大的药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药物经皮渗透速率与药物理化性质有关,脂溶性大的药物,即脂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容易分配进入角质层,因而透皮速率大。

7.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与载体形成低共熔混合物药物的分散状态是A.分子状态B.胶态C.分子复合物D.微晶态E.无定形『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低共熔混合物:药物与载体按适当比例混合,在较低温度下熔融,骤冷固化形成固体分散体。

药物仅以微晶状态分散于载体中,为物理混合物。

8.无吸收过程,直接进入体循环的注射给药方式是A.肌肉注射B.皮下注射C.椎管给药D.皮内注射E.静脉注射『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静脉注射药物无吸收过程,直接进入体循环。

9.大部分的药物在胃肠道中最主要的吸收部位是A.胃B.小肠C.盲肠D.结肠E.直肠『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大部分的药物在胃肠道中最主要的吸收部位是小肠。

10.下列给药途径中,产生效应最快的是A.口服给药B.经皮给药C.吸入给药D.肌内给药E.皮下注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各种给药途径产生效应由快到慢的顺序一般为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给药>口服给药>贴皮给药。

11.随胆汁排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肠道转运期间重吸收而返回门静脉的现象是A.零级代谢B.首过效应C.被动扩散D.肾小管重吸收E.肠肝循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随胆汁排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肠道转运期间重吸收而返回门静脉的现象是肠肝循环。

12.关于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消除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B.AUC与剂量成正比C.剂量增加,消除半衰期延长D.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剂量成正比E.剂量增加,消除速率常数恒定不变『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具非线性动力学特征药物的体内过程有以下特点:(1)药物的消除不呈现一级动力学特征,即消除动力学是非线性的。

(2)当剂量增加时,消除半衰期延长。

(3)AUC和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与剂量不成正比。

(4)其他可能竞争酶或载体系统的药物,影响其动力学过程。

13.关于线性药物动力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lgC对t作图,得到直线的斜率为负值B.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在滴注开始时可以静注一个负荷剂量,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或接近稳态浓度C.单室模型口服给药,在血药浓度达峰瞬间,吸收速度等于消除速度D.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波动与药物半衰期、给药间隔时间有关E.多剂量给药,相同给药间隔下,半衰期短的药物容易蓄积『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多剂量给药,相同给药间隔下,半衰期长的药物容易蓄积,所以E错误。

14.临床上药物可以配伍使用或联合使用,若使用不当,可能出现配伍禁忌。

下列药物配伍或联合使用中,不合理的是A.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联合应用B.地西泮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滴注C.硫酸亚铁片与维生素C片同时服用D.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联合应用E.氨苄西林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后在4h内滴注完『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地西泮注射液与5%葡萄糖、0.9%氯化钠或0.167mol/L乳酸钠注射液配伍时,易析出沉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