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31张经典地质图【最全】
人教版高中地理各种地貌类型手绘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各种地貌类型手绘图](https://img.taocdn.com/s3/m/f02484f131126edb6f1a10f5.png)
目录一、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 (1)01水平岩层构成的地貌——水平山 (1)02倾斜岩层组成的地貌——倾斜山 (10)03褶皱岩层组成的地貌——褶皱山 (18)04断层山 (24)二、火山地貌 (35)01火山形态 (36)02熔岩流地貌 (40)三、风化作用形成的地貌 (49)01花岗岩山 (50)02层状山 (63)03变质岩山 (69)四、流水侵蚀地貌 (74)01暂时性流水侵蚀地貌 (75)02河流侵蚀堆积地貌及阶地 (83)五、岩溶地貌 (110)01地表岩溶地貌 (111)02溶洞 (131)03丹霞地貌 (137)六、海岸、湖沼地貌 (142)01海岸地貌 (143)02湖沼地貌 (152)七、雪山地貌 (162)01冰川 (162)02冰蚀、冰碛地貌 (171)八、干旱地区地貌 (177)01风蚀地貌 (178)02黄土、沙漠地貌 (189)各种地貌类型手绘图地理帝 7月15日来源:地貌类型图说,我们都爱地理经过地壳运动,地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清晰地认识和了解这些地貌对于我们研究地质环境,开发矿产能源,都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几十种精彩的地貌类型手绘图。
一、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沉积在海底、湖底的水平或稍有倾斜的地壳运动的力,离开了原来的位置,开始上升、下降,发生倾斜或弯曲,井发生断裂,这叫做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可分为:水平岩层组成的地貌、倾斜岩层组成的地貌、褶皱岩层组成的地貌和断层作用形成的地貌等。
倾斜岩层山01水平岩层构成的地貌——水平山原始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的影响。
岩层产出状态、发生多样的变化。
有的岩层虽然经过地壳运动使其位置发生了变化,但仍保持水平状态,由这样的水平岩层组成的地貌,多见于中新生.代地层分布区。
水平岩层山地层的几种上升形式断层山(岩层乃保留水平产状)积水山平顶山方形山塔形山梯形山环形山墙形山水平岩层(主要为灰岩)组成的山水平岩层(泥岩、灰岩、砂岩)组成的柱状石峰(祁连山前)水平岩层(白垩纪泥岩、粉砂岩为主)山(陇东庆阳地区)水平岩层山(深切割)(太行山)干旱地区纸片状页岩组成的水平山(甘肃北山沙婆泉)水平岩组成的锥形山峰(贵州安龙)巫山燕子崖02倾斜岩层组成的地貌——倾斜山当地壳运动不仅使岩层形成时的上下位置发生变化,而且改变了岩层的水平状态,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时,称为倾斜岩层。
史上最全,权威发布丨中国各省高清地质大图(32幅)
![史上最全,权威发布丨中国各省高清地质大图(32幅)](https://img.taocdn.com/s3/m/47270b1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6.png)
史上最全,权威发布丨中国各省高清地质大图(32幅)中国各省高清地质大图
(史上最全,权威发布!)
台湾省地质图
山东省地质图
山西省地质图
河南省地质图
河北省地质图
江苏省地质图
浙江省地质图
福建省地质图
湖北省地质图
吉林省地质图
辽宁省地质图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图
陕西省地质图
甘肃省地质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图
青海省地质图
四川省重庆市地质图
云南省地质图
贵州省地质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图
广东省、香港、澳门地质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图
青藏高原地区地质图
西藏自治区地质图
海南省地质图·END·。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3地球的历史-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共24张PPT)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3地球的历史-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da921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d.png)
点拨精讲
地质年代表
时间尺度——宙>代>纪
在一个地震后的早晨(震 旦),天气很冷(寒武),一个 奴隶开始熬陶(奥陶),他被 滞留(志留)在这里做泥盆。 给炉子里填了石炭,开始烧, 烧好以后摞起来,一叠,二 叠,三叠,结果摞太高打碎 了,被奴隶主发现,大骂猪 猡(侏罗),饿(白垩)了一天。
新 生 代
显中 生生 宙代
419
443 485 541
2500 4000 4600
新 生 中生代 代 古生代
24 22
20
2 4
18
6
16
8
14
10
12
课堂小结
自然环境 生物 化石 时间 地层
地球演化的阶段性 地质年代表
当堂检测 1. 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依据的是( )
A. 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 B. 各地层的海陆分布状况 C. 地层的排列顺序和生物化石的结构复杂程度 D. 各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
人类为了研究地球的历史,按时代早晚顺序表示地球相对地质年代和 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5. 在地质年代表中经历时间最长的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6. 下列各代纪,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寒武纪、白垩纪、二叠纪 B.白垩纪、二叠纪、三叠纪 C.石炭纪、二叠纪、白垩纪 D.泥盆纪、古近纪、侏罗纪
点拨精讲
岩层 越年轻
化石的分布与地层 化石 越复杂
越古老
越简单
• 沉积岩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上新下老 • 同一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 • 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
思考
课本15页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3地球的历史(43张PPT)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1.3地球的历史(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1002e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e.png)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球的历史:约有46亿年。 2.最主要的途径: 研究地层
火山喷发
板块碰撞
3.地层
(1)含义: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太行山王莽岭的地层
(2)沉积岩地层的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下老上新)
太行山脉王莽岭的地层
地层层序关系: 地层层序正常或未经变动时,地层上新下老,1~4表示 从老到新。
时间:6600万年前至今
①海陆演化: 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②生物演化: 被子植物繁盛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生物界逐渐呈现现代面貌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生物史上的重大飞跃
③气候演化: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处于温暖期。
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许多 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 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了若干低洼的地方。
A.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B.海生脊椎动物时代
C.爬行动物时代
D.灵长哺乳动物时代
9.该地质时期 ( C )
A.联合古陆形成
B.现代海陆位置形成
C.重要的成煤期
D.海洋脊椎动物灭绝
【解析】7选B,8选C,9选C。第6题,依据地质时期的景观复原 图,判断景观所示的地质时期是中生代。第7题,在中生代,爬行 动物极度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第8题,中生代由 于板块剧烈运动,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发生漂移,该时期祼子植 物繁茂,因此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③地质矿产: 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 蕨类植物
古生代末期:发生地球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 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二、地球的演化历史
(三)中生代——中间的生物时代
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地图
![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0c4f6ac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3.png)
高中地理需要记忆的地图新田二中谢立德地图经历的一样要求:利用经纬网和区域轮廓对区域进行定位。
经历区域内部的要紧地理事物(地势、河流、气候、交通、农业等)世界部分:1、世界行政区划图。
2、世界地势图。
注意各要紧经纬线通过地势区的地势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包括要紧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要紧都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世界要紧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要紧农作物分布图。
10、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11、世界1/7月气温分布图12、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风和气团分布图13、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14、世界闻名渔场分布图15、世界2/8月海洋表层水温顺盐度分布图16、世界要紧矿产资源分布图17、世界要紧自然灾难分布图18、全球热带气旋分布及路径图19、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20、季风环流图中国部分:1、中国行政区划图,注意各省的轮廓,经纬度位置。
2、中国地势图,注意各要紧地势区的经纬度位置,以及沿经纬线的剖面图。
3、中国气候分布图。
4、中国海陆轮廓图,包括要紧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6、中国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7、中国干湿区分布图。
8、中国各地要紧都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中国要紧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要紧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11、中国1/7月气温分布图12、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和外流区、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13、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14、中国海域分布图15、中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分布图16、中国要紧矿产资源分布图17、中国要紧自然灾难分布图18、中国交通运输网络图19、中国水能资源分布图20、中国河流和湖泊分布图21、中国要紧土地资源分布图22、中国三大经济带。
三大自然区分布图亚洲部分:亚洲地势图亚洲气候及自然带分布图东亚地图(包括地势、气候、工农业等各种地理要素,下同)东南亚地图南亚地图西亚地图中亚地图朝鲜半岛地图日本地图东亚、南亚季风分布图欧洲部分:欧洲西部地势图欧洲西部矿产资源、工业、农业分布图欧洲西部人口、都市、交通分布图欧洲西部气候及自然带分布图欧洲西部年降水量分布图欧洲西部1/7气温分布图欧洲西部河流、湖泊分布图德国地图法国地图英国地图意大利地图东欧地图北欧地图地中海沿岸地图俄罗斯地图非洲部分非洲行政区划图非洲地势图非洲气候图非洲自然带分布图非洲年降水量分布图非洲矿产资源、工业、农业分布图非洲人口、都市、交通分布图非洲河流、湖泊分布图埃及地图南非地图尼日利亚地图北美洲部分:北美洲地势图北美洲气候图北美洲年降水量地图北美洲1/7气温分布图北美洲河流、湖泊分布图加拿大地图美国地势图美国本土农业地域类型图美国气候分布图美国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美国人口、都市和交通分布图五大湖区地图拉丁美洲部分:拉丁美洲政区图拉丁美洲地势图拉丁美洲气候和自然带地图拉丁美洲农业分布图拉丁美洲矿产资源、工业分布图拉丁美洲都市、人口、交通分布图拉丁美洲降水和气温分布图拉丁美洲河流和湖泊分布图巴西地图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图大洋洲部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势图澳大利亚气候和自然带分布图大洋洲气温顺降水图澳大利亚农业分布图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南极洲和北冰洋部分:南极洲地图(中国的科考站)北冰洋地图(科考站,和周边大洲)补充部分:各种地理示意图(热力环流、水循环等)重要的经纬线穿越的地区(如赤道,0°经线等)重要的河口三角洲,港口都市,运河,海峡等经纬度位置。
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地形地貌梳理
![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地形地貌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262793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5.png)
一、地形地貌形成过程类(注意要认识相对应的图,另总结的只是一般规律)1. 阶地——水流的侧蚀加宽河道使流速变慢,河流携带沉积物在河床沉积形成河漫滩。
后气候变化、地壳抬升或者侵蚀基准面下降等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剧增,堆积物被水流切开形成阶地坡。
水流继续往下侵蚀,两侧的堆积物露出水面,高过洪水位,形成阶地。
然后河流继续重复、地质稳定、侧蚀、堆积、抬升、下切侵蚀等过程,形成下一个阶地。
(间歇性交替发生)2. 牛轭湖——地形平坦地区,水流缓慢长期侧蚀作用下形成曲流(流水侵蚀作用导致河道弯曲);由于凸岸不断堆积,凹岸不断侵蚀,最终发生裁弯取直;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3. 冲积扇(洪积扇)——河流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挟带大量泥沙。
出山口处,地势陡然变缓,河流流速下降,搬运能力减弱,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
4. 三角洲——河流携带泥沙,达到入海口(入湖口)时,地形平坦,流速变缓,另受海水顶托作用,长时间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堆积,形成三角洲。
5. 戈壁(P54页柴达木盆地边缘的为例)——山上河流或洪水将挟带大量碎屑物至山前(出山口)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者洪积扇,后经过大风将细颗粒物吹走(吹蚀),粗大砾石残留覆盖地面,形成隔壁。
6. 风蚀蘑菇——在干旱半干旱多大风地区,发育在水平节理和裂隙上的孤立突起的岩石,经受长期的风蚀作用以后,形成上部大、基部小、外形很像蘑菇似的岩石。
7. 罗布泊雅丹地貌——早期,流水携带泥沙至湖泊堆积,后地壳抬升,湖盆出露干涸(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物理风化,形成裂隙,风力侵蚀,平坦地面被吹蚀成各种风力侵蚀地貌。
8. 沙丘——干旱地区,风携带大量沙粒运行过程中,当风速减小或遇到阻碍时,搬运能力减弱,沙粒逐渐堆积形成沙丘。
9. 灌丛沙丘——风携带沙粒,通过灌丛植物时,遇灌丛植被阻挡,风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大量沙粒堆积在植物根部附近,形成灌丛沙丘。
10. 喀斯特地貌——构造运动的稳定性决定着喀斯特地貌演化的进程。
2021届高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课件(共30张ppt)
![2021届高考高中地理一轮复习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6ada873c1ec5da51e27037.png)
D
8.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
(2018·高考海南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 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 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 8~9题。
9.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 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 石的岩层新。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 侵蚀前常形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常形成谷地 或盆地。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地 质地貌的形成过程
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只能由岩浆生成 花岗岩(侵入岩) 玄武岩(喷出岩) 侵入岩坚硬致密 喷出岩常有气孔
沉积岩
外力作用生成 如石灰岩/砂岩/页岩 有明显层理,可能
含有化石
变质岩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 变质生成 如大理岩/板岩/ 石英岩/片麻岩
(高考经典题)图示的岩石循环模型❶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 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❷。据此完成(1)~(2)题。
4.看变质岩:变质岩受岩浆岩影响而形成,变质岩 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5.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
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 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 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6.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
C
5.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
高考地理特殊地貌与地质剖面图课件PPT
![高考地理特殊地貌与地质剖面图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de161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3.png)
知 识
A.化学风化 B.冰川沉积 C.岩浆活动 2.推测“水上雅丹”的演化顺序(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体 C.①→②→④→③ D.②→④→③→①
D.风力侵蚀
系
【答案】1.D 2.B
考 【解析】1.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
考 一、从成因看特殊地貌
典例
向 (2020山东月考)新龙红山丹霞地貌位于四川省西部雅砻江河谷,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远远望去,雄伟
讲 壮观,经长期内外力和独特气候环境演化而形成(下图示意其形成过程),是高原藏区独有的高寒丹霞
解 地貌地质遗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该处地壳运动的整体方向为( )
精 讲
【解析】(1)沙坝为海浪堆积作用形成,形成过程可结合图来回答。从图中可看出,帕图斯湖的西北部有河流流入,河流会 带来丰富的泥沙。泥沙受海浪、潮汐的顶托泥沙沿平行于海岸方向堆积。巴西东海岸受向南的巴西暖流影响,沙坝向西南方向 延伸,逐渐形成高出海平面的狭长沙坝。(2)影响湖泊盐度的因素可从河流径流和海水影响两方面来回答。受海水影响大,
课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风,沙;钙质
堂
胶结层;水及水汽的吸附,沙山长高
总
结
丹霞地貌:红色砂岩、砾岩破裂崩塌、流水侵蚀
考 一、从成因看特殊地貌
典例
向 (2020湖北模拟)雅丹地貌是干旱区常见地貌之一。下图是柴达木盆地 讲 “水上雅丹”地貌的景观图。该地貌的组成岩石主要来自于湖底沉积物,
解 雅丹地貌形成之后,由于河流改道,湖水汇入而形成“水上雅丹”。读
A.先上升再下降
B.先下降再上升
人教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3章 中国地理第3节 中国的地形 (共64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3章 中国地理第3节 中国的地形 (共6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68b9453b3567ec102d8a3e.png)
(一)中国的山脉走向
中国山脉走向可划分为五种类型:①东——西走向;②南——北 走向;③西北——东南走向;④东北——西南走向;⑤弧形山脉
(三)中国的主要山脉
①东——西走向(5)
阴山 秦岭
南岭
北列:天山——阴山 中列:昆仑山——秦岭 南列:南岭
(三)中国的主要山脉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横断山
南侧 天山 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北侧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五)中国的主要地形
山脉名称
太行山 武夷山 巫山 吕梁山 南岭 大别山 大巴山 祁连山 两侧行政区的名称 东侧 西侧
河北 福建 湖北 山西 江西 重庆
山西
陕西
南侧
广东 湖北
北侧
湖南 河南
四川
青海
陕西
甘肃
第2节 中国的地形
五、中国的地质灾害
天山 阴山
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 盆地 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 原
东西走 昆仑山 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 向 原 秦岭 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是四川盆地 ,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 南岭 北侧是江南丘陵,南侧是两广丘陵 ,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省界
(三)中国的主要山脉
②南——北走向(2)
(四)中国的三大丘陵
中国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位于第三阶梯上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四)中国的三大丘陵
辽东丘陵
(四)中国的三大丘陵
山东丘陵
(四)中国的三大丘陵
东南丘陵
(五)中国的主要地形
山脉名称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两侧地形区的名称 西侧 东侧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青藏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高中地理-地质作用思维导图(全国通用)
![高中地理-地质作用思维导图(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056950844769eae109ed36.png)
河
密度 聚
流
落 水资源丰富
地
貌
分布
内河运输便利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上游河道窄深V型 中游河道加宽多弯曲 下游河道更宽浅 弯道:凸岸—沉积—农业住房地 ; 凹岸—侵蚀—港口航道地 平直: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沉积 ;南半球—左岸侵蚀右岸沉积 (原因: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沉积规律与外力作用及外力大小、速度或方向相互关系 风力和流水沉积有大小之分; 冰川沉积杂乱无章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构
漂浮在软流层的岩石圈的板块因地球内能释放产生运动
造
学
消亡边界
说应
用
碰撞 挤压
大陆与大陆板块 大陆与大洋板块
高山、高原
海岸山脉、 海沟、岛弧
生长边界 张裂
裂谷或海洋
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实践
喜马拉雅山
落基山及海岸山脉
解释地形地貌形成原因 安第斯山
阿尔卑斯山
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应用
地 褶 背斜—工程隧道选址——岩层天然拱形比较安全稳固 质 皱 向斜—打井水选址避开工程隧道—储水构造避免渗漏 构 造 断层—找泉水避开工程建设—地下水出露或岩层易塌陷不稳
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交通方式 线路走向 线网密度
建设成本 技术难度 施工安全 人口聚落分布
地形地质
板
东非大裂谷
地中海
块 解释板块运动方向及海洋面积的变化趋势 红海
构
大西洋
造
日本
学 解释地质灾害(火山、地震)多发的原因 台湾
说
冰岛 印度尼西亚
解释地热能及金属矿产丰富的原因 新西兰 我国西藏
外力作用与地貌 主要原因:日温差变化
(超全:超多动图)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地球表面形态(共三课时)
![(超全:超多动图)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地球表面形态(共三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b5f82306c175f0e7cd137f6.png)
地 质 构 造 是 本 表质 象, !构 造 地 貌 则 是
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之一——岩层形态
图中两地哪处是背斜? 乙
甲
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
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之二——岩层新老
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较新;向斜相反。
拟人记忆法: 背斜——背弯了,心也老了
新
老
新
老 新 老
小结:
褶 皱 与 地 表 形 态
流水侵蚀 丹霞地貌
—红色砂岩
流水侵蚀
溶蚀—喀斯特地貌(石灰岩)
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
(1)流水作用
沉积
河流由上游向下游侵蚀能力减弱,沉积作用逐渐增强。
洪积(冲积)扇
颗粒大的先沉积, 比重小的最后沉积
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
冲积扇 冲积平原 三角洲
(2)风力作用
(1)侵蚀作用: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 如: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雅丹等地貌 (2)搬运作用: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大 蓝 洞 ( 洪 都 拉 斯)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张掖丹霞(中国)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羚羊峽谷(美国)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巨人水晶洞(墨西哥)
世 界 十 大 地 貌 奇 观 波纹岩(澳大利亚)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学习目标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利: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 断层找水(泉水、湖泊 易被侵蚀为洼地、河流,利于地表水汇 集 分布地) 弊:铁路、公路、桥梁、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地质活动,破 水库等大型工程的回避 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处
【最全图集】全国矿产、构造、岩浆岩分布图,每套图集都是几代人的心血!
![【最全图集】全国矿产、构造、岩浆岩分布图,每套图集都是几代人的心血!](https://img.taocdn.com/s3/m/6506143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1.png)
【最全图集】全国矿产、构造、岩浆岩分布图,每套图集都是几代人的心血!今天,矿哥整理出了10套矿产、构造、岩浆岩等分布图,可以说每一套都是耗费几代人的心血,绘图工作做得非常漂亮,既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又可以作为办公室装饰。
(如有需求可识别图中二维码直接购买)1《中国陆域区域构造图(1:250万)》内容简介本图主要反映我国陆域区域构造单元特征,其中,一级构造单元界线反映地台、造山带、地块范围,二级构造单元界线反映坳陷带(区)、盆地、隆起带范围,三级构造单元界线反映坳陷和隆起范围,为研究我国沉积盆地的发育情况及与断裂构造相关的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等提供依据。
2《中国陆域断裂及岩浆岩分布图(1:250万)》内容简介本系列图件系统地体现出我国陆域深部及浅部磁场信息、航磁反映的我国陆域磁性基底深度及盖层厚度、断裂、岩浆岩、区域构造单元、基底岩相、结晶地块等分布特征。
本系列图及说明书对从事地质、矿产、能源、城乡建设、地球物理、地震等科研、教学、生产和有关科技管理等人员均有实用价值。
3《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内容简介《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是运用大地构造相分析方法,鉴别、厘定和划分中国大陆形成演化过程中地壳块体离散、汇聚、碰撞、造山等过程的大地构造环境及其与成矿的时空关系,是一项依据中国大陆区、造山系演化过程及其基本待征,重新认识理解中国大地构造基本格架的开创性工作,是一项多学科聚焦服务于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预测的整体性工作。
4《中国大型变形构造图》及说明书内容简介《中国大型变形构造图》及说明书是已有地质、地球物理和遥感资料的阶段性总结和集成,是全国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中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的重要内容。
经过近10年的持续研究,基于作者提出的大型变形构造定义和分类方案,根据现有资料初步识别出中国大陆上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挤压型大型变形构造158个、伸展型大型变形构造128个、剪切型大型变形构造70个、其他型大型变形构造24个。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2单元《学用地质简图》PPT课件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2单元《学用地质简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cdb9fbe518964bcf847ce3.png)
课
作
时
探 究
提示:东北—西南方向。
分 层
攻
作
重
业
难
·
返 首 页
问题2 (地理实践力)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
自
当
主 预
为下面四幅图中的哪一个?
习
堂 达 标
探 新 知
·
提 素
养
·
·
合
课
作
时
探
分
究
层
攻
作
重
业
难
提示:C。
返 首 页
·
自
[归纳提升]
当
主
堂
预 习
1.地质构造的判读
达 标
探
新
地质构造
究 攻
(5)不能形成构造地貌的作用力是
(
)
层 作
重 难
A.褶皱
B.断层
业
·
C.岩浆活动
D.风化侵蚀
返
首
页
·
自
当
主
堂
预 习
提示:(1)× 地层的单位从大到小通常用:“宇、界、系、
达 标
探
新 知
统”来表示,对应的时间单位分别是:“宙、代、纪、世”。中生
·
提 素
养
代的地层称为“中生界”。
合
课
作 探
(2)×
知
判读技巧
提 素
养
·
根据地层的错断情况确定断层的位置和年代。
合
课
作
找到被错断的地层,分布不连续处就有断层存 时
探 究
攻
断层
分
在。根据同一地层的相互位置可判断断块的移
高中地理素材 35张经典地质图
![高中地理素材 35张经典地质图](https://img.taocdn.com/s3/m/28cca7a87c1cfad6195fa787.png)
01板块边界板块边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板块边缘的构造、活动性和板块内部的整体性。
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离散型、汇聚型和守恒型板块边界。
02板块俯冲物理模拟块即为俯冲板块。
在通常情况下,俯冲板块是指由洋壳组成的大洋板块。
03北美西部构造演化随着北美板块的向西漂移,在北美西部逐渐形成伸展构造。
层接地线通常深入冰架沿岸,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致使温暖的海水不断侵蚀、融化“接地线”处的冰层,导致“接地线”加速向陆地中心移动。
加厚。
06冰川消退逐渐变薄。
变,冰碛在冰川前部堆积08U型谷的形成过程中冰川的刨蚀作用使原沟谷加深、加宽,山嘴部分因阻挡冰川流动而被刨蚀掉。
09地层沙运移河流将沙子不断从陆地带入海洋。
部分沙粒沿海岸移动,较细的泥沙颗粒则被带到更远的海面,在海底峡谷沉积。
10地层演化地层是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沉积物,地层之间可以由明显层面或沉积间断面分开,也可以由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或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不十分明显的特征界限分开。
水冻融作用,使岩石发生松动和崩解破碎的机械风化现象。
12海蚀崖的形成在海蚀崖与高潮海面接触处,常有海蚀穴形成,海蚀穴逐渐扩大后,上部的岩石失去支撑而垮塌形成陡崖,称为海蚀崖。
13岩浆的喷发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或断裂群上升,喷溢出地表。
14热点火山的形成热点火山形成于板块内部,持续时间短,喷发比较温和。
其岩浆一般会比普通的板块撞击形成的火山粘稠或稀疏,多会形成熔岩流。
15科多帕希火山爆炸坏,或被火山口喷出的浮岩和灰烬掩埋;整座山是由喷出的黑色粗面岩岩浆流和落下的浅色火山灰交替堆积而成。
16接触变质作用析出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引起的变质作用。
17盆地结构演化由热地幔上升引起的盆底构造变化。
18盆地内山谷的形成19伸展构造及底辟构造物理模拟底辟构造又称挤入构造。
系地下较深处的密度较小的高塑性岩石在差异重力作用下向上拱起,刺穿上覆岩层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高中地理】地形地质+地质分异规律+地表形态塑造等知识总结,都是考试重点
![【高中地理】地形地质+地质分异规律+地表形态塑造等知识总结,都是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73039d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c.png)
【高中地理】地形地质+地质分异规律+地表形态塑造等知识总结,都是考试重点一、地形地质☆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表形态特征:以ХХ地形为主(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分布位置(多种地形条件下)。
2.地势高低:哪边高哪边低(如地势西高东低等);地势起伏状况。
3.特殊区域特征描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冰川广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4.沿海地区考虑海岸线:非洲海岸线平直;欧洲西部地区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地形地貌成因分析: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等1.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
2.冲积扇:河流上游地区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形成扇形堆积体。
3.流石滩(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剧烈的昼夜气温变化和冻融作用下(风化作用);岩石表面裂隙发育,不断崩解破碎;岩屑和碎石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缓慢向下滑动,在较平坦处堆积形成流石滩。
4. 乌尤尼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因海水干涸而成):早期,该地为海洋,受板块挤压作用,安第斯山脉隆起,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泊;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蒸发后形成盐沼。
5.刚果河入海口处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刚果河入海口处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刚果河流域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如果河流流经湖泊或湿地,泥沙大量沉积,河流含沙量小);刚果河入海口附近洋流携带泥沙能力强。
6.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答题模板:①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②石灰岩经地壳抬升成陆地,③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④重力坍塌成天坑。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四十一)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四十一)](https://img.taocdn.com/s3/m/b39b0c4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3.png)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四十一)综合题1、桌山是南非的平顶山,可俯瞰开普敦市,耸立于开普半岛北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山脉之一,拥有2.6亿年的历史。
山上地貌千姿百态,怪石林立,山顶平展似一个巨大的桌面,平面长1500多米,宽200多米。
据学者实地考察发现,桌山上层为水平砂岩,下层多为花岗岩,山脚下发现海底生物的化石。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山顶终年云雾缭绕,虽水源不足但植被茂密,郁郁葱葱,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
(1)根据材料,推断桌山的形成过程。
(2)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分析桌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的原因。
(3)分析山顶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的原因。
答案:(1)受海洋沉积作用形成砂岩;然后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再经外力侵蚀形成桌山。
(2)夏季盛行东南风(东南信风,偏南风,偏东风),冬季盛行西北风(盛行西风,偏西风,偏北风),受地形阻挡抬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云雾(3)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夏季降水较少,蒸发量大(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山顶(受流水侵蚀影响)土壤层较薄,较贫瘠;山顶多大风,不适宜乔木生长解析:(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桌山的砂岩属于沉积岩,山脚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是受海洋沉积作用形成砂岩。
然后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
后经地壳抬升,地势变高。
经外力侵蚀形成桌山。
过程依次为沉积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外力侵蚀。
(2)桌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的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进行分析。
开普敦位于非洲南端,受海洋影响大。
夏季盛行东南风,或偏南风,偏东风影响,风来自海洋。
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盛行西北风或偏西风,偏北风等,风来自海洋。
风从海洋带来较多水汽,受地形阻挡抬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云雾。
4.3常见的地质灾害(教学课件30张)——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2020)必修一
![4.3常见的地质灾害(教学课件30张)——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2020)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6843098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3.png)
泥石流
第 三章
泥石流
泥石流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 冰雪融水等引发的,含有大量 泥沙、石块等的突发性洪流。
泥石流
发生区域
泥石流多发生在山高沟深、 地势陡峭的区域。
特点 暴发突然、来势凶猛,波及面广, 破坏力极大
泥石流
防御措施
(1)当遇到泥石流时,应迅速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切忌往泥石流的上游 或下游方向逃生。 (2)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 也尽可能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3)不要站在泥石流岸边观看,应及时用各种方式向外界发出泥石流报警和求 助信息。
当地时间2023年2月6日凌晨4时17分,土耳其接连发生两次7.8级地震,震源深度均为20 千米。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图为地震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小题 。
2.地理信息技术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有(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确定地震震级和烈度
B.遥感技术——监测板块运动和断裂
C.地理信息系统——制定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
从震中到震源的垂 直距离,称为震源 深度
地球内部岩石发生 断裂引起震动的地 方,称为震源。
从观测点(如地震 台)到震中的直线 距离,称为震中距
震源在地面上的垂 直投影,即地面正 对着震源那一点, 称为震中。
地震波是震源释放 的能量波。地面出 现的各种破坏现象, 都是地震波的冲击 造成的。
地震
两大火山地震带
地震
户外避震措施
(1)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2)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尤其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物。 (3)避开高耸危险物或者悬挂物。 (4)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等。 (5)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板块边界
板块边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板块边缘的构造、活动性和板块内部的整体性。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离散型、汇聚型和守恒型板块边界。
02
板块俯冲物理模拟
两个板块相遇时,一个板块下插到另一相对被动的板块之下,这个下插板块即为俯冲板块。在通常情况下,俯冲板块是指由洋壳组成的大洋板块。
24维尔海平面循环与体系域
体系域是指一系列
同时期形成的沉积体系组合。
在一个层序内部,
按其形成时的相对海平面位置及其
升降变化势态,可以划分出三个体系域,
即低位体系域(或陆架边缘体系域)、
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
25
火成岩
火成岩 亦称“岩浆岩”。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
16接触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又称热力接触变质作用,是由于岩浆的活动散发出的热量和析出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引起的变质作用。
17盆地结构演化
由热地幔上升引起的盆底构造变化。
18盆地内山谷的形成
由拉张作用形成断层,再逐渐演化成为山谷。
19伸展构造及底辟构造物理模拟
底辟构造又称挤入构造。系地下较深处的密度较小的高塑性岩石在差异重力作用下向上拱起,刺穿上覆岩层而形成的一种构造。
03
北美西部构造演化
随着北美板块的向西漂移,在北美西部逐渐形成伸展构造。
04
冰川接地线消退
基岩、冰层与海水三者相接之处即为“接地线”( grounding line)。冰层接地线通常深入冰架沿岸,由于全球变暖的影响致使温暖的海水不断侵蚀、融化“接地线”处的冰层,导致“接地线”加速向陆地中心移动。
05
冰川前进
如果冰川消融的速度低于积累的速度,那么冰川将会向前扩展。冰川逐渐加厚。
06
冰川消退
如果冰川消融的速度超过了积累的速度,那么冰川将会向起点后退。冰川逐渐变薄。
07
冰川沉积
如果在雪线以下的消融率等于在雪线以上的累积率,则冰川位置保持不变,冰碛在冰川前部堆积
08U型谷的形成
u型谷又称槽谷、冰蚀谷,是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谷地。在流动过程中冰川的刨蚀作用使原沟谷加深、加宽,山嘴部分因阻挡冰川流动而被刨蚀掉。
09
地层沙运移
河流将沙子不断从陆地带入海洋。部分沙粒沿海岸移动,较细的泥沙颗粒则被带到更远的海面,在海底峡谷沉积。
10
地层演化
地层是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沉积物,地层之间可以由明显层面或沉积间断面分开,也可以由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或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不十分明显的特征界限分开。
22角度不整合
这种接触关系的特征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
23逆冲断层演化
逆冲断层是指岩石沿可观察到的或可推断出的低角位移面产生大于5km水平位移的断层。覆盖在逆冲断层面上被推移距离在5km以上的外来体称之为推覆体或逆冲岩席。
11
冻融风化
冻融风化也称融冻风化。昼夜温差的变化,在坚硬岩层中裂隙和孔隙中的水冻融作用,使岩石发生松动和崩解破碎的机械风化现象。
12海蚀崖的形成
在海蚀崖与高潮海面接触处,常有海蚀穴形成,海蚀穴逐渐扩大后,上部的岩石失去支撑而垮塌形成陡崖,称为海蚀崖。
13岩浆的喷发
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或
断裂群上升,喷溢出地表。
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
31石油形成和圈闭
圈闭是具备捕获分散烃类
形成油气聚集的有效空间,
具备储藏油气的能力,
但圈闭中不一定都有油气。
一旦有足够数量的油气进入圈闭,
充满圈闭或占据圈闭的一部分,
便可形成油气藏。
14热点火山的形成
热点火山形成于板块内部,持续时间短,喷发比较温和。
其岩浆一般会比普通的板块撞击形成的火山粘稠或稀疏,多会形成熔岩流。
15科多帕希火山爆炸
科托帕希火山有大爆发的长期记录,火山脚四周的地面曾数度被地震毁坏,或被火山口喷出的浮岩和灰烬掩埋;整座山是由喷出的黑色粗面岩岩浆流和落下的浅色火山灰交替堆积而成。
26沉积作用
流水搬运途中,由于水的流速、
流量的变化以及碎屑物本身大小、
形状、比重等的差异,
沉积顺序有先后之分。
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
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
27陨石坑演化
陨石坑是行星、卫星、小行星或其它天体表面通过陨石撞击而形成的环形的凹坑。直径超过4公里的陨石坑中心可能会形成中心锥。陨石坑内可能会因降雨等原因充水,形成撞击湖。
28路易斯安那州三角洲的演变
三角洲是由河流补给的泥沙沉积体系,分布于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的地区。其平面形态多呈三角形,顶端指向上游,底面对着外海。是由陆上和水下两部分组成。
29河道演化
曲流河道又称蛇曲河道,
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
多出现在流域较大的
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带
(尤其是近海或近湖平原)。
30牛轭湖的形成
20造山带及剥蚀物理模拟
造山带是地球上部由岩石圈剧烈构造变动和其物质与结构的重新组建,使地壳挤压收缩所造成的狭长强烈构造变形带,往往在地表形成线状相对隆起的山脉。
21平行不整合
在沉积过程中,受到剥蚀,沉积作用间断,后来又下沉接受沉积,故其间缺失部分地层。因上、下两套地层相互平行,其间存在一个假整合面。这种接触关系称为假整合或平行不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