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1)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1)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湖北自考网8月8日整理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事业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其表现是()A.成功发射了试验通讯卫星,并进行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送试验B.创建了我国第一家国家级专业电视台C.电视台开始播出彩色节目D.有线电视兴起并迅猛发展2.相对于其他传播媒介,电视的突出优势在于()A.传播范围广B.声画合一C.图像清晰D.声音逼真3.在新闻报道中,新闻音响可以分为三类,即主体音响、背景音响和()A.人工摹拟音响B.配乐音响C.环境音响D.噪音音响4.非现场录音采访能否成功,从根本上说,取决于()A.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B.采访对象的配合程度C.提问的方式D.以上全部5.电视摄像采访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记者B.摄像师C.录音师D.照明师6.将新闻时效发挥到极致的摄像采访方式是()A.无剪辑采访B.访问摄像采访C.新闻现场摄像采访D.现场直播摄像采访7.现场消息区别于其他录音消息的重要标志是()A.多样化B.具体化C.现场感D.亲切感8.有的学者把1958-1979年称为电视新闻的()A.成熟期B.筹备阶段C.初创阶段D.发展阶段9.北京电视台改为中央电视台是在()A.1975年B.1978年C.1985年D.1988年10.图像新闻最擅长的题材是动态性新闻或()A.综合新闻B.非事件性新闻C.简讯D.事件性新闻11.电视新闻也属于线性传播,有的著作则称之为()A.历史性传播B.即时性传播C.历时性传播D.延时性传播12.广播特写和广播速写是两种富于吸引力的()A.纪录形式B.专稿形式C.消息形式D.专题形式13.口播通讯是录音通讯的()A.表现形式B.对立形式C.物化形式D.对应形式14.1945年,向国民党统治区的听众,系统地讲解和分析解放区形势的电台是()A.延安新华广播电台B.光华广播电台C.中央广播电台D.益友广播电台15.如果说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材料是通讯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通讯的()A.骨架B.物化C.支点D.概括16.对广播通讯有着特殊价值的是()A.结局B.结构C.开头D.情节17.电视新闻专题注重报道的()A.深度B.策略C.角度D.时机18.广播中最高规格的评论形式为()A.本台评论员文章B.本台评论C.本台短评D.编者按语19.电视节目中的同期声,除了伴随事物发生的同期声外还有一种是()A.自然环境的同期声B.访谈的同期声C.动物世界的同期声D.社会背景的同期声20.各类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共同点是()A.具有娱乐价值B.具有审美价值C.具有最新信息D.具有教育意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浙江省1月自考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1月自考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自考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电视广播是通过一定光电、声电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由________组成的节目,供人们收视的传播媒介活动。

2.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________开始播音,呼号XNCR。

3.________和人物谈话录音,是录音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一般来说,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系统采编制作并利用无线电波播出电视节目的机构称为________;用导线传送电视节目的机构称为________。

5.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播送声音节目或图像和声音兼具的节目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活动称为________。

6.长时间独自的语言活动中所使用的语法和逻辑都较为严密的语言称为________。

7.________是电台在固定节目以外,为配合重要节目、重要会议,以及适应某种特殊的需要而设置的临时性新闻节目。

8.________又称录音新闻,是一种运用现场实况音响、人物谈话录音和解说词报道新闻事实的消息类型。

9.________是用电影摄影手段,用活动图像和解说报道新闻事实的报道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被称为“电视之父”的科学家是( )A.保罗·尼普库B.约翰·贝尔德C.麦克斯韦D.布劳恩2.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在( )诞生了。

A.北京B.上海C.广州D.哈尔滨3.组织广播讲话最核心的部分是( )A.精心确定题目,选择适当的讲话人B.认真帮助讲话人做好播前准备C.精心录音制作D.做好广告宣传4.新闻广播节目对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表现在( )A.坚持口语化、通俗化的方向B.按写话的方式组织语言,力求具有一定的交流感C.利用有声语言的特点创造听觉形象和声音美感D.与实况音响紧密配合,生动地再现事物5.编写新闻提要的最基本的要求是( )A.突出主要内容,使提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B.表述要准确,要与新闻内容完全吻合C.态度要鲜明,要有明确的倾向D.语言要简洁明快,通俗易懂6.新闻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修养包括:理论修养、政策水平;新闻采写编能力之外,还必须拥有的修养是( )A.熟练掌握两门外语B.文化修养和社交能力C.计算机水平D.广告业务能力7.新闻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含义体现在主持人是节目的设计者、节目方针的体现者、节目内容的组织者以及最核心的( )A.节目销售的推销者B.节目经营的组织者C.节目推广的策划者D.节目播出的主持者8.广播节目主持人播讲稿的个性化风格主要是突出( )A.俗语和歇后语B.现代流行词语的使用C.写出主持人独到见解和真情实感D.个人的声音魅力9.广播评论写作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融理、事、情于一体B.坚持说理的基本原则C.善于夹叙夹议D.不评论一般的社会现象10.录音访问的类型除了有因人访问、因事访问之外,还有( )A.因政治访问B.因问题访问C.因经济访问D.因背景访问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月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试题(1)

1月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试题(1)

2012年1月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试题全国2012年1月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广播,专指()A.声音广播B.语言广播C.传送声画的媒介D.无线电波传送的节目2、“电视之父”是指()A.麦克斯韦B.贝尔德C.费森登D.布劳恩3、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诞生在()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4、广播与电视共同的符号系统为()A.文字B.图像C.标题D.声音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基本标志的是()A.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B.坚持实现经济效益第一的原则C.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D.保持旗帜鲜明的风格6、音响在新闻报道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是()A.增强报道的现场感B.增强报道的可信性C.增强报道的感染力D.增强报道的生动性7、电视摄像采访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完整性,二是()A.生动性B.权威性C.客观性D.直接性8、广播消息的主体,既要求内容充实、具体,又要求便于()A.翻阅B.听知C.查看D.回忆9、电视新闻最早运用的播出方式就是()A.口播B.直播C.插播D.录播10、实况广播与录音剪辑表现内容的主要符号是()A.音乐B.实况音响C.解说词D.同期声11、广播通讯语言准确性的具体表现是()A.动态感B.新鲜感C.对象感D.分寸感12、严格地说,电视新闻专题是除电视新闻以外的所有电视新闻报道形式的()A.基础B.总称C.前提D.代称13、广播评论的选题,其内涵是指()A.选择评论的标题B.选择评论的对象和论述范围C.确定评论的中心内容D.确定评论的具体文体14、电视评论的内涵是指()A.主要发挥图像传播功能的评论B.以图像为主、声音解说的评论C.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表现内容的新闻评论D.以声音评述为主、配以图像的评论15、在新闻节目中,不包含信息却是理解信息不可缺少的内容,称之为()A.补充冗余B.必要冗余C.相对冗余D.绝对冗余16、决定新闻性专题节目思想深度的关键因素是()A.结构与逻辑B.形象描写C.细节描写D.题材与主题17、新闻性杂志节目的主要结构特点是()A.板块式综合内容编排B.专题式单一内容编排C.连续报道内容编排D.对比式内容编排18、节目主持人这种播出方式恢复了某种传播模式的感觉,这就是()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19、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殊性,除了编辑对象的复杂性外,还有一方面是()A.传播符号的多样性B.图像素材带的不可改动性C.编辑主体的群体性D.图像与同期声的原生态性20、电视新闻编辑是指按电视传播特点进行前期策划、后期制作、加工、播出一系列工作环节的()A.联系B.衔接C.总称D.归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及答案解析

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卷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广播、电视语言是指()A.有声语言B.图像C.音响D.屏幕文字2.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在()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3.我国内地采用的彩色电视制式是()A.NTSC制B.PAL制C.CAL制D.SECAM制4.相对于其他媒介,电视的突出优势在于()A.传播范围广B.声画合一C.图像清晰D.声音逼真5.广播电视的主要任务是()A.娱乐身心B.传播新闻C.传授知识D.产业赢利6.录音消息,又称为()A.录音新闻B.口播新闻C.专题新闻D.动态新闻7.国际广播联盟成立于()A.1925年B.1935年C.1945年D.1950年8.广播必须把现场场面转化为()A.有声语言B.同期声1C.音响D.同步报道9.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多数属于事件仍在发展变化之中的()A.异步报道B.现场报道C.同步报道D.综合报道10.广播讲话的三种类型包括:新闻性、政论性和()A.概括性B.通俗性C.接近性D.知识性11.广播通讯以声音表达内容,它的主题必须()A.分散B.单纯C.隐蔽D.游离12.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是一个()A.专题性节目B.评论性节目C.谈话性节目D.综艺性节目13.狭义的电视口播评论是指()A.由记者出图像,以口语表达内容的评论B.由播音员出图像,以口语表达内容的评论C.由主持人出图像,并播报的评论D.由各类人出图像并共同播报的评论14.图像评论的内涵是指()A.主要发挥图像传播功能的评论B.以图像为主、声音解说的评论C.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表现内容的电视评论D.以声音评述为主、配以图像的评论15.下列不属于...新闻体裁报道样式的是()A.消息B.通讯C.人物专访D.事件回忆录16.下列不属于...专题节目主题的基本要求的是()A.体现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和社会发展趋势B.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态势,准确揭示其实质C.号准社会脉搏,紧紧扣住受众对有关事物的关注重点2D.服务公众的娱乐需求,力求寓教于乐17.下列不属于...广播电视新闻性杂志节目的基本属性的内容是()A.新闻性B.知识性C.服务性D.娱乐性18.下列不属于...节目主持人与播音员的区别是()A.身份不同B.对象感不同C.播讲方式不同D.业务能力不同19.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殊性,除了编辑对象的复杂性外,还有一方面是()A.传播符号的多样性B.图像素材带的不可改动性C.编辑主体的群体性D.图像与同期声的原生态性20.下列不属于...单条新闻的编辑环节的是()A.通读所有声画和文字素材B.慎重选择第一个画面C.配音D.播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6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6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6(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第Ⅰ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摄像采访中,决定一切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制作B 播放C 剪辑D 拍摄分值: 1答案:D[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摄像采访的关键。

在摄像采访中,拍摄决定一切。

只有经过拍摄,才能把新闻事件和人物活动记录在磁带上,电视新闻也才能发挥它的音画并茂的表现优势。

2.三中全会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出自己撰写的新闻评论的时间为______ SSS_SINGLE_SELA 1978年B 1979年C 1980年D 1980年分值: 1答案:B3.下列电视新闻的形式中,运用较早、最具表现优势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口播新闻B 图像新闻C 录播新闻D 现场直播新闻分值: 1答案:B[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图像新闻的特点。

图像新闻是采用电子摄录系统(ENG)在新闻事件现场摄录画面和声音,再经过后期编辑和包装,并配以解说词,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的形式。

它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同期声为主要表现手段,是电视新闻中运用较早、最具表现优势的报道形式。

4.我国内地采用的彩色电视制式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NTSC制B PAL制C CAL制D SECAM制分值: 1答案:B5.下列不属于广播通讯对于主题的特殊要求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主题高度集中B 主题更显豁C 主题更单纯D 能够深刻地发掘事物的深层意义分值: 1答案:D[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通讯对主题的特殊要求。

广播通讯对主题的特殊要求是更加集中、单纯和显豁。

D项是广播通讯和报刊通讯对主题的共同要求。

6.目前,现场消息多用于对什么样的事件的报道______SSS_SINGLE_SELA 综合性新闻事件B 突发性新闻事件C 预发性新闻事件D 娱乐性新闻事件分值: 1答案:C7.广播消息运用音响务必坚持音响绝对真实性原则和______SSS_SINGLE_SELA 多多益善原则B 少而精原则C 韵律美原则D 以现场音响为主原则分值: 1答案:B8.下列关于广播通讯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它是通讯+广播B 它不是广播对通讯的简单搬用C 它是通讯的派生体裁D 它是按广播特点改造通讯体裁的结果分值: 1答案:A[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广播通讯的含义。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4_真题无答案-交互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4_真题无答案-交互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自考题-4(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录音采访具有独特的认识功能和表现功能,此种采访方式______。

A.将取代其他采访方式B.适用于任何新闻题材C.普遍适用于任何采访场合D.对于新闻题材有一定的选择性SSS_SIMPLE_SINA B C D2.我国电视台播出的第一则新闻是______。

A.《简明新闻》B.《东风牌小轿车》C.《现在播报》D.《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红旗”杂志创刊》SSS_SIMPLE_SINA B C D3.下面关于控制采访节奏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让受访者的谈话符合采访者需要B.善于接过受访者的话头作进一步追问C.某一问题告一段落时,适时转换谈话内容D.当受访者离题时,以适当的方式重新将其引到正题上来SSS_SIMPLE_SINA B C D4.下列对电视摄像采访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采访环境也有信息功能B.不能人为制造采访环境C.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挑选采访环境D.环境在镜头中有符号象征意义SSS_SIMPLE_SINA B C D5.1958年11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口播______。

A.《简明新闻》B.《专题报道》C.《人物专访》D.《专题新闻》SSS_SIMPLE_SINA B C D6.我国电视新闻的调整改进提高阶段是______。

A.1981~1983年B.1985~1993年C.1980~1992年D.1980~1997年SSS_SIMPLE_SINA B C D7.电视新闻的表现弱势首先在于视、听符号的______。

A.暂留性B.灵活性C.局限性D.表面性SSS_SIMPLE_SINA B C D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广播特写的特征的是______。

A.着力凸显富于特征的横剖面B.以白描的手法勾勒事物的轮廓C.注重发掘典型的情节和细节D.按特定的构想把各个横剖面结为有机整体SSS_SIMPLE_SINA B C D9.实况广播的解说中的抒情和议论有利于深化主题和增强______。

2023年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简答题及答案

2023年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简答题及答案

2023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简答题及答案1. 发挥新闻节目引导舆论、指导实践的社会功能时,应当留意哪些问题?(1)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方向,合理设置、安排新闻节目,恰当处理与其他新闻性节目的关系,争取各档节目新闻节目之间、与其他新闻节目之间向湖北协作的互补效应。

(2)正确处理两个关系:传播信息和宣传、反映实际与表达意图的关系。

(3)恰当调动和配置各种新闻体裁和报道形式,如以消息、专稿、评论配套的方式强化重大题材的报道力度,利用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加强对于重大新闻大事、重大典型的报道,等等。

2. 什么叫“播送编辑手段”?播送编辑手段实是在播送节目的编辑、制作、播出过程中,为了激发听众收听兴趣、增加收听印象、争取更好的播出效果而实行的各种编辑方法和技巧的总称。

在新闻编辑领域里,播送编辑手段可分为稿件编辑手段和节目编辑手段两类。

3. 什么叫“主体音响”?所报道的主要事物或人物发出的声音。

又称骨干音响。

在运用音响的各种新闻报道中,都应当有主体音响。

4. 简述电视摄像中调整、转换景别的方法。

(1)转变被摄物与摄像机之间的距离。

(2)机位不变时,转变变焦镜头的焦距。

5. 电视摄像采访中出镜记者的职责是什么?出镜记者的职责是:深刻领悟编辑意图,选择恰当的出镜时机和环境;不失时机地进展现场访问;依据现场实际状况的新闻主题,恰如其分地进展现场讲解,以及设计相应的形体语言。

6. 简述电视口播评论的详细形式。

(1)协作重要新闻播出的口播评论。

这是最早消失的一种口播评论形式。

多数不署名,即以本台的名义阐述对于有关事物的看法和见解;一般协作当天某一重要新闻播发,没有固定播出周期;篇幅短小,谈论力求集中、切中要害。

(2)以常设栏目播出的口播评论。

中心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开了这种口播评论的先河。

7. 简述播送评论中运用夹叙夹议的根本要求。

(1)叙、议穿插恰当,穿插恰当,说理才能显现清楚地层次,也才能形成“夹”的格局。

2020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新闻采访写作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新闻采访写作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最早研究新闻采访学的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A.徐宝璜B.邹韬奋C.戈公振D.邵飘萍2.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明显区别在于前者的主旨是()A.整理并取舍新闻材料B.反映并表现客观实际C.认识并把握新闻事实D.分析并组织事实材料3.新闻采访要求记者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这种特点称为()A.专业性B.突击性C.灵活性D.多变性4.新闻采访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是()A.实事求是B.去伪求真C.不偏不倚D.独立思考5.由新闻单位派出并专门负责采访报道某一行业的记者是()A.地方记者B.专业记者C.特派记者D.机动记者6.记者的首要工作任务是()A.反映内部情况B.揭示新闻真相C.及时采写新闻D.反映群众呼声7.人们常说,记者好像比别人多长了一只鼻子,这是指记者具备()A.第五感官B.业务素质C.专业水平D.新闻敏感8.新闻的发现开始于()A.新闻线索B.新闻事实C.新闻采访D.新闻眼光19.客观事实成为可供传播的新闻不仅要求其本身具备新闻价值,还必须符合()A.新闻政策B.公众需要C.传播规律D.采访经验10.新闻采访比社会调查具有更大的难度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采访必须()A.深入不同领域收集大量资料B.在有限时间内了解事实真相C.参与事件获得采访对象信任D.把观点和事实材料统一起来11.新闻记者平时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材料以便在突发新闻现场从容应对,这种采访的准备工作是()A.直接准备B.狭义准备C.间接准备D.紧急准备12.选择采访对象首先应该选择()A.最熟悉的人B.不同意见者C.新闻知情者D.新闻当事人13.决定采访成败的关键因素是()A.资料是否丰富B.观点是否鲜明C.知识是否专业D.提问是否成功14.新闻写作的基础是()A.新闻实践B.新闻知识C.新闻采访D.新闻对象15.新闻改革初期,《天津日报》提出“抓活鱼”的口号是要求新闻写作必须具备()A.时效性B.针对性C.灵活性D.真实性16.新闻的狭义主题多指对国内外政治时事的报道,最明显的特性是()A.多样性B.倾向性C.层次性D.宽泛性17.记者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遴选出的对新闻写作有用的材料是()A.新闻背景B.新闻事实C.新闻素材D.新闻依据18.新闻语言有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A.中性词多于褒贬词B.形容词多于限制词2C.长句多于短句D.书面语多于口语19.新闻的社会传播主要靠()A.电话B.社论C.通讯D.消息20.不同类型消息的重要性有区分,通常表现为()A.软新闻比硬新闻重要B.硬新闻比软新闻重要C.经验性消息比综合消息重要D.述评性消息比动态消息重要21.述评性消息的特点是()A.以评为主B.述评分离C.夹述夹议D.解释为主22.消息写作中遵循“一事一报”的原则主要是为了()A.缩短文章长度B.体现新闻根据C.简化写作难度D.追求更快时效23.导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必须()A.交代新闻五要素B.对全篇提纲挈领C.交代事件的真相D.占用一两个段落24.消息中必须具有的组成部分是()A.新闻躯干B.新闻导语C.背景资料D.结尾段落25.在消息写作中采用的时事政治、国际形势、社会条件等背景材料属于()A.文化背景B.知识背景C.社会背景D.政治背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重点(1)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重点(1)

第⼀篇总论 绪论 1. ⼴播、电视是把信息传播和电⼦技术结合起来的两种新型媒介。

2. ⼴播电视出现后,现代新闻传播媒介形成了印刷媒介和电⼦媒介两⼤类 第⼀章⼴播、电视的产⽣和发展 第⼀节⼴播电视的概念 1. ⼴义的⼴播(Broadcast)与狭义的⼴播(Radio)的区别 答:⼴义的⼴播指通过⽆线电波或导线向⼈们播送声⾳节⽬,或图像和声⾳节⽬的传播媒介。

狭义的⼴播:专指声⾳⼴播 2. 了解声⾳⼴播与电视⼴播的⼏种分类 声⾳⼴播:⽆线⼴播和有线⼴播 调频⼴播和调幅⼴播 数字⼴播和模拟⼴播 地⾯⼴播和卫星⼴播 电视⼴播:⽆线电视和有线电视 甚⾼频和超⾼频 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 地⾯电视和卫星电视 3. 什么是数字⼴播,有何特点? 答:数字⼴播指采⽤数字技术的⾳频⼴播。

特点:⾳质纯正,抗⼲扰强,增加利⽤频率数,能够提供传输数据等多种业务。

第⼆节⼴播电视的产⽣和发展 1. 产⽣发展 [⼴播] 1893年西奥多·普斯卡在匈⽛利将700条电话线连在⼀起,进⾏新闻⼴播,组成所谓的“电话报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型有线⼴播系统。

1895俄国的波波夫和意⼤利的马可尼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线电收发机。

1906年加拿⼤费森登教授在美国建⽴了⽆线电⼴播实验室,是⼈类利⽤⽆线电传送声⾳的开端。

1920.11.2世界上第⼀座⼴播电台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公司开办的商业⼴播电台呼号为KADA. (1923年中国境内出现最早的⼴播电台) 1925 ⽇内⽡成⽴国际⼴播联盟,决定把全世界的⼴播域分为15个波长。

(1925年电视雏形产⽣) 1927荷兰成为世界上最早正式开办对外⼴播的国家。

1935年安蒂⽂·H·阿姆斯唐发明调频⼴播后,调频⼴播电台开始出现。

90年代中期出现的数字⾳频⼴播(DAB) [电视] 电视之⽗:苏格兰⼈约翰·洛吉·贝尔德。

利⽤尼普库原理在1925年制造了第⼀台电视机的雏形。

2020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月全国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线电视首先出现于()A.美国B.日本C.德国D.英国2.在众多传送方式中,覆盖面积大、节目质量高、系统投资少、见效快的传送方式是(A.微波中继传送B.卫星传送C.电缆传送D.光缆传送3.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其立台的主体节目是()A.娱乐类节目B.广告节目C.新闻节目D.信息服务节目4.录音采访是广播采访的()A.特有形式B.唯一形式C.最好形式D.次要形式5.下列哪一项不是..广播新闻音响? ()A.主体音响B.环境音响C.背景音响D.配乐音响6.电视新闻摄像强调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活动的全过程,即要求()A.使用长镜头拍摄B.记者出镜C.先访问后拍摄D.画面和同期声完整7.被称为定位镜头的景别是()A.全景B.中景C.近景D.特写8.广播消息没有标题,它要唤起听众的注意和收听兴趣,尤其需要精心写好()A.背景B.导语C.结尾D.展开段落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视新闻的表现优势?()1)A.符号多样性C.现场亲历性B.信息直观性D.图像思辨性10.图像新闻重要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重视()A.画外音C.旁白B.独白D.同期声ll.1960年元旦,北京电视台设立了固定的()A.专栏节目C.新闻节目12.广播讲话又称()A.录音通讯C.讲话录音B.广播采访D.系列访谈B.电视剧D.纪录片13.录音访问表达内容时主要运用()A.谈话录音C.同期声14.广播新闻主要诉诸于()A.声音符号C.文字B.字幕D.画外音B.解说词D.画外音15.广播通讯一般以单线结构为基础,讲究()A.倒叙C.顺序B.插叙D.夹叙夹议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广播通讯(相对于报纸通讯)在表现主题方面的特殊要求()...A.更加集中C.更加单纯B.更加复杂D.更加显豁17.下列哪类新闻报道不属于电视新闻题材开发的重点?()...A.典型报道C.重大新闻事件的历史回顾B.重大新闻事件的纵深报道D.动态新闻报道18.电视新闻专题的倾向性就是旗帜鲜明和()A.结构严明C.是非分明B.开门见山D.一目了然1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出自己撰写的新闻评论,时间为()A.1979年起B.1980年起2C.1990年起D.1995年起20.在新闻节目中,占主导地位的体裁是()A.专稿C.新闻评论B.消息D.通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0年1月全国自考新闻事业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月全国自考新闻事业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事业管理试题课程代码:0066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新闻单位的领导体制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别,其中双轨制指()A.党委会与编委会相结合的领导体制B.董事会与编委会相结合的领导体制C.社委会与编委会相结合的领导体制D.一长制与委员会制相结合的领导体制2.按照—位革命导师的说法,做好报纸发行工作,等于完成了任务的一半。

这位革命导师是()A.马克思 B.列宁C.恩格斯D.毛泽东3.广义的新闻策划指新闻媒体的()A.运作策划B.报道策划C.采访计划D.报道形式4.我国新闻单位内部组织机构一般分为三大部门系统,总编室属于其中的()A.行政部门系统B.业务部门系统C.党务部门系统D.管理部门系统5.在波拉特的分析体系中,新闻业属于第一次信息部门中的()A.知识生产与开发产业B.信息处理与传递服务产业C.信息流动与传播产业D.政府信息管理活动产业6.发行员雇用制和初级商人制是一种发行网络的两种类型,这种发行网络是()A.报社自建的零售网B.社会报刊发行机构零售网C.报社自建征订—投递网D.利用社会力量建立征订一投递网7.新闻纸的经常储备,由于其数量变动特点,又称为()A.周转储备B.保险储备C.定额储备D.加权储备8.广播电视收入的主体是()A.广告收人B.音像产品销售收入C.社会赞助收入D.出版发行收入9.按照公共关系的观点。

新闻单位既是一种社会组织,也是其他社会组织的()A.传播媒介B.主体C.广告媒体D.公众10.我国广告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要文献是()A.《广告管理暂行条例》B.《广告管理条例》C.《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D.《反不正当竞争法》111.我国大多数报社的岗位分工和人才分布一般为三大部分、五个系列,其中有一个部分涉及两个系列,这个部分是()A.采访编辑B.工程技术C.党务和行政D.经营管理12.新闻单位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2020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新闻采访写作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1月全国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新闻采访写作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最早研究新闻采访学的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A.徐宝璜B.邹韬奋C.戈公振D.邵飘萍2.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明显区别在于前者的主旨是()A.整理并取舍新闻材料B.反映并表现客观实际C.认识并把握新闻事实D.分析并组织事实材料3.新闻采访要求记者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这种特点称为()A.专业性B.突击性C.灵活性D.多变性4.新闻采访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是()A.实事求是B.去伪求真C.不偏不倚D.独立思考5.由新闻单位派出并专门负责采访报道某一行业的记者是()A.地方记者B.专业记者C.特派记者D.机动记者6.记者的首要工作任务是()A.反映内部情况B.揭示新闻真相C.及时采写新闻D.反映群众呼声7.人们常说,记者好像比别人多长了一只鼻子,这是指记者具备()A.第五感官B.业务素质C.专业水平D.新闻敏感8.新闻的发现开始于()A.新闻线索B.新闻事实C.新闻采访D.新闻眼光19.客观事实成为可供传播的新闻不仅要求其本身具备新闻价值,还必须符合()A.新闻政策B.公众需要C.传播规律D.采访经验10.新闻采访比社会调查具有更大的难度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采访必须()A.深入不同领域收集大量资料B.在有限时间内了解事实真相C.参与事件获得采访对象信任D.把观点和事实材料统一起来11.新闻记者平时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材料以便在突发新闻现场从容应对,这种采访的准备工作是()A.直接准备B.狭义准备C.间接准备D.紧急准备12.选择采访对象首先应该选择()A.最熟悉的人B.不同意见者C.新闻知情者D.新闻当事人13.决定采访成败的关键因素是()A.资料是否丰富B.观点是否鲜明C.知识是否专业D.提问是否成功14.新闻写作的基础是()A.新闻实践B.新闻知识C.新闻采访D.新闻对象15.新闻改革初期,《天津日报》提出“抓活鱼”的口号是要求新闻写作必须具备()A.时效性B.针对性C.灵活性D.真实性16.新闻的狭义主题多指对国内外政治时事的报道,最明显的特性是()A.多样性B.倾向性C.层次性D.宽泛性17.记者从纷繁复杂的材料中遴选出的对新闻写作有用的材料是()A.新闻背景B.新闻事实C.新闻素材D.新闻依据18.新闻语言有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A.中性词多于褒贬词B.形容词多于限制词2C.长句多于短句D.书面语多于口语19.新闻的社会传播主要靠()A.电话B.社论C.通讯D.消息20.不同类型消息的重要性有区分,通常表现为()A.软新闻比硬新闻重要B.硬新闻比软新闻重要C.经验性消息比综合消息重要D.述评性消息比动态消息重要21.述评性消息的特点是()A.以评为主B.述评分离C.夹述夹议D.解释为主22.消息写作中遵循“一事一报”的原则主要是为了()A.缩短文章长度B.体现新闻根据C.简化写作难度D.追求更快时效23.导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必须()A.交代新闻五要素B.对全篇提纲挈领C.交代事件的真相D.占用一两个段落24.消息中必须具有的组成部分是()A.新闻躯干B.新闻导语C.背景资料D.结尾段落25.在消息写作中采用的时事政治、国际形势、社会条件等背景材料属于()A.文化背景B.知识背景C.社会背景D.政治背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0年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月全国自考新闻采访写作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采访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0654、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事实变成新闻有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新闻业务而言,最基本的环节是(A.采访与写作 B .采访与报道C. 采访与录制D.采访与传播2.客观事物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新闻采访的(A. 持续性B.连贯性C.持久性D.变化性3.记者听目击者介绍的材料是(A .第一手材料 B.第二手材料C. 第三手材料D.第四手材料4.记者越深入第一线,越能采集到有价值的新闻题材。

这里的第一线指的是(A. 领导的活动B.各级会议C.突发事件现场D.群众实践5.“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对记者说这番话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6. 记者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选取新闻事实的标准,除了看其新闻价值还要看其()A.认识价值 B.思想价值C.宣传价值D.理论价值7. 选择采访对象首先要选择最熟悉和了解情况的人,即新闻事件的()D.旁观人A.当事人B.参与人C.知情人12A. 初始心理反应B. 原始心理反应C •条件反射 14.报告文学( A. 只有新闻性15.新闻叙事要突出(8.记者不约而同地到达某地向同一位采访对象发问,这种采访属于( A.集体访问 B.多个访问 C.个别访问D. 目标访问 9.对某一有争议的人物进行的访问属于( A. 人物访问 B.问题访问 C.争论访问 D.综合访问 10.采访结束记者离开访问对象后补记、追记谈话的内容称作( A. 及时笔录 B. 补充笔录 C •现场笔录 D. 过后笔录 11.观察主要是通过眼睛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的审视,同时它要求调动口、耳、鼻、舌、身 等各种器官。

观察的这一特点反映了它的( A. 综合性 B. 全面性 C.直接性 D. 敏感性 12.记者对某铁路干线通车进行沿线采访,称作( A. 交叉采访 B. 巡回采访 C. 易地采访D. 蹲点采访 13.采访对象得知记者要来采访, 般会产生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反应叫做( A. 静态 B. 动感C.抒情D. 议论16.新闻写作的谴词造句中( A. 形容词多于动词 B. 中性词少于褒贬词 C.感叹句多于陈述句 D. 中性词多于褒贬词17.动态消息的特点是( A. 多事一报 B .一事一报D. 下意识B. 只有思想性c •只有文学性D. 兼容新闻性与文学性3C. 夹叙夹议18.“软新闻”写作追求( )A. 权威性C.趣味性19.综合消息的特点是()A. 主题具有多样性 C.观察角度具有单一性20.“新闻根据”的功能是( )A. 深化述评性消息C.救活有意义的“迟到新闻”D. 寓意深刻B. 显要性 D. 深刻性B.取材空间”具有限制性D. 材料组织具有 点”、面”结合的完备性B. 美化人物通讯语言 D. 增强经验消息传播效果21.“蒙太奇”电影手法运用于新闻写作,其作用是( )A. 深化新闻主题B.拓展新闻视域C. 省去句、段之间过渡文字D.强化新闻时效 22. 日报最应该选用的“时间”概念是( )A. 昨天B. 最近C. 前不久D.连日来23. “倒金字塔”结构是把最具新闻价值的事实安排在一条消息的(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A. 结尾B. 开头24. 引用相关知识与典故,可以使工作通讯避免A. 思想肤浅C. 行文枯燥25.“记者来信”是()A. 记者人际交往C. 中部D.任意一处()B. 结构松散 D. 篇章简短B. 记者信访活动D. 一种报道形式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_全国1月自考试卷_1(2)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_全国1月自考试卷_1(2)

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_全国2005年1月自考试卷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湖北自考网4月14日整理课程代码:00656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电视摄像采访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

2.目前世界上有三大类彩色电视制式,分别是____________制式、SECAM制式和NTSC制式。

3.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殊性体现在编辑对象的________________和编辑主体的______________。

4.新闻性杂志节目的基本属性是指内容的综合性、结构的____________、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功能的____________。

5.节目主持人是节目的策划者、节目方针的____________、节目内容的____________和节目播出的主持者。

6.电视新闻画面编辑中,镜头两两相接的结合处叫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1873年英国科学家( )在总结前人对电和磁的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磁波的理论。

A.爱迪生B.麦克斯韦C.贝尔D.赫兹2.( )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

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3.( )是最为常见的广播消息结构形式。

A.倒金字塔结构B.时序结构C.引导结构D.逻辑结构4.录音采访作为广播新闻采访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指( )。

A.运用录音机(武汉自考)记录事实B.为制作录音报道而采录音响素材C.收集音响素材D.以访谈为主要方法5.( )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

A.侧光B.逆光C.顶光D.顺光6.在画面组接中,声音和画面在各自表意的基础上结合起来,以扩大报道的信息量,发掘深层含义的表现方式是( )。

A.声画互补B.声画合一C.声画对列D.声画对位7.新闻性节目播出的主导方式是( )。

精品课程:《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精品课程:《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精品课程:《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1、世界上彩色电视广泛采用的三种制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NTSC”、“PAL”、“SECAM”(答案)2、电视镜头运动的四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

推、拉、摇、移、跟(答案)3、电视的三基色是___、___、___。

红、绿、蓝(答案)4、广播语言的“四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化、规范化、口语化、风格化(答案)5、电视的传输方式目前大致有三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

微波中继、有限电缆、卫星通信(答案)6、广播技术大体经历了_____、_____、_____三个发展阶段。

黑白电视、彩色电视、数字电视(答案)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1、克拉克环英国的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就设想利用人造卫星来转播广播电视。

他建议,在赤道上空发射三颗离地面35786公里高度的卫星就行。

因为这个高度的卫星可以跟地球同步运行。

一颗卫星可以覆盖地球40%的地球表面。

三颗卫星就可以建立起全球通讯网。

今天把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称为“克拉克环”。

(参考答案)2、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及磁盘文件的编辑,处理的是数字信号。

节目素材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硬盘上,并以节目序列的方式被编辑。

它可以对素材的长短、顺序任意剪辑和编辑,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过程。

(参考答案)三、简答题(每题10分)1、《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禁止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是什么?A,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B,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C,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D,泄露国家秘密的;E,诽谤、侮辱他人的;F,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G,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参考答案)2、电视摄像机为什么要调整白平衡?三个基色信号的幅度相等,显像管屏幕上就会重现标准白色,这种现象称为白平衡。

2020年1月全国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月全国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课程代码:006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香港地区目前的广播电视体制为()A.公私并存制B.完全私有制C.政府管辖下的私有制D.公共事业制2.在我国,广播、电视的属性()A.是舆论工具,不是信息产业B.是信息产业,不是舆论工具C.既是舆论工具,也是信息产业D.既不是舆论工具,也不是信息产业3.录音采访的基本类型有现场录音采访和()A.面对面采访B.非面对面采访C.非现场录音采访D.不使用器材采访4.下列关于采录音响要绝对真实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A.只要是所报道的人或物发出的声音就是真实的B.场景已经消失但令其再现后采录的音响也是真实的C.采录音响要绝对真实和对被访问者适当导演是不矛盾的D.采录音响一定要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作同步录音5.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着的被摄对象而拍摄的镜头是()A.跟镜头B.移镜头C.摇镜头D.拉镜头6.广播消息的传播优势,除了广阔的反映领域、广泛的适用范围、众多的听众外,还有()A.强烈的现场感 B.便捷的消息形态C.传真性D.充分的背景资料7.纪实性是新闻画面的()1A.特征B.功能C.表象D.门面8.新闻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在一定的新闻观念和活动准则指导下,经过自觉选择的()A.报道 B.展开C.挖掘D.揭示9.中央电视台被誉为“直播年”的时间是()A.1992年B.1997年C.1999年D.2018年10.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多数属于事件仍在发展变化之中的()A.异步报道B.现场报道C.同步报道D.综合报道11.北京电视台首次播放的由本台记者拍摄的新闻节目是在()A.1958年6月1日B.1958年6月4日C.1959年6月3日D.1960年3月1日12.电视新闻,30秒以内为()A.专题B.简讯C.速写D.消息13.1958年11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口播《简明新闻》,每次约()A.3分钟B.5分钟C.8分钟D.10分钟14.广播必须把现场场面转化为()A.有声语言B.同期声C.音响D.同步报道15.专稿讲究对新闻内容的分析,即通常所说的有()A.浅层报道B.深度报道C.追踪报道D.解释性报道16.广播通讯对于主题的要求是:更加集中、单纯和()A.鲜明B.动听C.规范D.悦耳217.如果说主题是通讯的灵魂,材料就是通讯的()A.血肉B.结构C.外衣D.导语18.电视访谈性专题,根据访问内容和对象,可分为人物访问和()A.跟踪报道B.系列报道C.专题新闻D.专题访问19.电视新闻专题虽然也注意题材的广泛性,但更加重视()A.精选题材B.编织细节C.营造情节D.铸造结构20.新闻性专题节目目前较常用的可分为()A.二大类B.三大类C.四大类D.五大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试题
课程代码:0065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线电视首先出现于()
A.美国B.日本
C.德国D.英国
2.在众多传送方式中,覆盖面积大、节目质量高、系统投资少、见效快的传送方式是(A.微波中继传送B.卫星传送
C.电缆传送D.光缆传送
3.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其立台的主体节目是()
A.娱乐类节目B.广告节目
C.新闻节目D.信息服务节目
4.录音采访是广播采访的()
A.特有形式B.唯一形式
C.最好形式D.次要形式
5.下列哪一项不是
..广播新闻音响? ()
A.主体音响B.环境音响
C.背景音响D.配乐音响
6.电视新闻摄像强调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活动的全过程,即要求()
A.使用长镜头拍摄B.记者出镜
C.先访问后拍摄D.画面和同期声完整
7.被称为定位镜头的景别是()
A.全景B.中景
C.近景D.特写
8.广播消息没有标题,它要唤起听众的注意和收听兴趣,尤其需要精心写好()A.背景B.导语
C.结尾D.展开段落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电视新闻的表现优势?()
1)A.符号多样性
C.现场亲历性B.信息直观性
D.图像思辨性
10.图像新闻重要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重视()
A.画外音
C.旁白B.独白
D.同期声
ll.1960年元旦,北京电视台设立了固定的()
A.专栏节目
C.新闻节目
12.广播讲话又称()
A.录音通讯
C.讲话录音B.广播采访
D.系列访谈
B.电视剧
D.纪录片
13.录音访问表达内容时主要运用()
A.谈话录音
C.同期声
14.广播新闻主要诉诸于()
A.声音符号
C.文字B.字幕
D.画外音
B.解说词
D.画外音
15.广播通讯一般以单线结构为基础,讲究()
A.倒叙
C.顺序B.插叙
D.夹叙夹议
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广播通讯(相对于报纸通讯)在表现主题方面的特殊要求()...
A.更加集中
C.更加单纯B.更加复杂
D.更加显豁
17.下列哪类新闻报道不属于电视新闻题材开发的重点?()
...
A.典型报道
C.重大新闻事件的历史回顾B.重大新闻事件的纵深报道
D.动态新闻报道
18.电视新闻专题的倾向性就是旗帜鲜明和()
A.结构严明
C.是非分明B.开门见山
D.一目了然
1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出自己撰写的新闻评论,时间为()
A.1979年起B.1980年起
2
C.1990年起D.1995年起
20.在新闻节目中,占主导地位的体裁是()
A.专稿
C.新闻评论B.消息
D.通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l.下列节目中,属于新闻评论的节目是()
A.《新闻纵横》B.《实话实说》
C.《焦点访谈》D.《新闻联播》
E.《新闻调查》
22.广播消息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表现为()
A.便捷的信息形态B.狭窄的适用范围
C.深入的综合分析D.较小的受众
E.广阔的反映领域
23.广播评论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包括()
A.新闻事件B.社会现象
C.社会问题D.工作作风和方法
E.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24.电视新闻述评的特点有()
A.既述又评,述评结合B.既讲道理,又摆事实
C.缘事立论,因事说理D.评由述来,理由事出
E.以理驭事,事随理走
25.广播通讯需要特点注意、也是大有可为的语言特点在于(
A.讲究语言的分寸感B.讲究音调
C.讲究夸张D.讲究节奏
E.讲究韵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6.广播电视的社会职能有哪些?
27.录音采访的原则是什么?
28.长镜头的含义是什么?
29.电视消息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
3)
30.电视新闻的定义是什么?
31.比较广播特写和广播速写之异同。

32.电视新闻专题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33.如何处理广播评论的广播传播特点与政论性内容不易理解之间的矛盾?
34.在新闻节目中,有效信息的含义是指什么?
35.简述广播新闻提要的写作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简论我国广播、电视的多重属性。

37.论广播通讯的特点。

五、分析与写作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8、39小题各4分,第40、4l小题各6分,共20分。

)
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根据广播新闻写作要求,完成第38—4l小题写作任务:
昨日凌晨5时08分,武汉市青山区公安分局接到青山公园报警:公园动物岛内一只母狮跑出,不知下落。

5时13分,公园内一位种蘑菇的员工报警,称在青山公园泥鳅山后一处住有民工的平房院内发现狮子踪迹。

赶到平房大院的民警,从虚掩的大门处发现,一只灰色母狮正半躺在大院里打盹。

6时许,警方对整个公园实行戒严。

6时30分,上千名晨练者全部被疏散。

此时,在青山公园泥鳅山后一处住有民工的平房院内则险象环生,因为17名修路民工住在平房院内,而狮子正卧在院内唯一的大门口,堵住了民工的出路。

民警只能将该大院的后窗砸破,将困在里面的17名民工逐一救出。

随后,民警将该院大门用铁丝锁上。

公园外车水马龙,院内饿狮跳跃欲出。

早晨7时10分,饿狮狂躁不安,欲跳越围墙。

围墙高度2.5米,而雄狮的跳跃高度可达4米,狮子随时可能跳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青山警方获上级命令,为保障群众安全,可以开枪毙狮。

7时13分,青山公安分局局长现场指挥,两名神枪手手持微型冲锋枪,当狂狮试图跃出围墙时,一阵枪声响起,6发子弹全部击中母狮头部,母狮倒地而亡。

这只母狮2岁多,重约100多公斤。

这是青山公园从洛阳市鸿运动物展览团非法引进的,同时非法引进的还有狼等动物。

当在公园岛转接动物时,发生了饿狮出逃事件。

事发后,业主董洪波已带着狼与狐狸等动物逃走。

警方称,公园动物岛存在安全隐患,一年前发生过一起鳄鱼咬伤人事件。

这只狮子能不能击毙?市森林公安分局副局长杜元胜介绍说,这是一头非洲狮子,属外
4
来物种,不属于国家保护动物。

杜副局长解释不用麻醉枪的道理:麻醉枪的有效射击距离在3米以内,而该头狮子困于院内,有很大的活动空间,随时可能对人进行攻击,只能采用击毙方式。

38.指出上述稿件的优缺点。

39.改写上述稿件的导语。

40.将上述稿件改写成300字左右的广播消息。

41.为上述稿件配写200字以上的读后感。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