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调研有关情况的汇报33
《2024年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范文
![《2024年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8a70d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01.png)
《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篇一一、引言河北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视,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以期为该地区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挑战河北沿海地区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等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工业基础。
近年来,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人才引进等。
此外,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的重要性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促进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
对于河北沿海地区而言,建立完善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对于推动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河北沿海地区公共政策支持体系构建(一)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针对河北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应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同时,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协作,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二)人才政策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应制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人才政策,为河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例如,加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该地区工作和生活。
(三)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应通过财政支出、税收优惠等手段,支持企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应加强财政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环保政策环保政策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河北沿海地区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冀沿海[2013]5号)资料
![河北沿海地区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冀沿海[2013]5号)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804d3316c175f0e7cd137ac.png)
2013—2020年河北沿海地区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为贯彻落实《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加快构建和完善支撑引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2013—2020年。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沿海地区初步构建起了以港口为核心,连通省内、京津、环渤海地区以及晋蒙等腹地的综合交通体系,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保障了国家能源运输战略实施,提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基本适应了沿海地区发展需求。
1、港口地位巩固提升2012年底,秦皇岛、唐山、黄骅三大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40个,通过能力6.8亿吨,其中专业化煤炭装船能力4.1亿吨,占我国北方七个煤炭装船港总能力的65%以上。
2012年共完成吞吐量7.62亿吨,其中秦皇岛港2.71亿吨、唐山港3.65亿吨、黄骅港1.26亿吨,三大港口全部进入亿吨大港行列。
沿海港口在国家能源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巩固,加快向综合性大港转变,功能作用不断提升。
2、公路通道基本形成2012年底,河北沿海地区公路总里程3.7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分别为1398公里和1582公里,占总里程7.9%;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共6913公里,占总里程18.4%。
京哈、沿海、长深、京沪、京台等高速公路以及国道干线公路构成了骨架路网,连通京津、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主要公路通道基本形成。
3、铁路建设加快推进2012年底,沿海地区现有国铁14条、地方铁路8条,铁路营业里程2035公里,占全省铁路总营业里程的34.3%。
现有大秦、朔黄、京哈、京沪、津山等干线铁路,迁曹、沧黄等地方铁路、港区内铁路,以及在建张唐铁路、朔黄铁路扩能改造、即将建成通车的邯黄铁路等,初步构成了货运铁路网。
京沪高铁建成投运,津秦客专即将通车,快速客运铁路网正在形成。
4、民航运输起步发展沿海地区现有山海关和唐山两个4C级军民合用机场,开通了秦皇岛至俄罗斯等国际航线以及少数国内热点城市航线,通过石家庄机场可中转通达全国大部分省会和重点城市。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afd347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9.png)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篇一一、引言河北沿海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渤海之滨,包括唐山、秦皇岛、沧州等城市。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北沿海地区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本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通过分析其地理、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以期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河北沿海地区的地理与自然环境河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渤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该地区地形多样,包括平原、丘陵、海岸线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这里的气候适宜,四季分明,为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三、河北沿海地区的文化特色河北沿海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民俗风情独特。
在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该地区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这种文化特色对于提升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四、河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方面,河北沿海地区以工业、农业和海洋产业为主导,经济发展迅速。
该地区积极引进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升级。
同时,农业生产和海洋产业也得到了充分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此外,该地区还积极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五、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塑造与传播为了提升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该地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交通通达性。
其次,加强环境保护,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此外,还通过媒体宣传、文化交流等方式,提高河北沿海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该地区还积极推动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扩大影响力。
六、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现状与挑战目前,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
例如,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部分产业存在结构性问题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形象,该地区需要加强环境保护,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良好的区域形象。
《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2f1721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01.png)
《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篇一一、引言河北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视,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分析其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为该地区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河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港口物流、海洋产业、制造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三、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对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公共政策支持体系是推动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它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支持,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四、河北沿海地区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现状分析目前,河北沿海地区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包括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
这些政策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政策协调性不足、政策创新速度缓慢等。
五、问题及挑战(一)政策执行力度不够部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力度不够的问题,导致政策效果未能充分发挥。
这主要是由于执行机构不健全、执行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的。
(二)政策协调性不足不同部门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政策协调性不足,导致政策效果相互抵消,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这主要是由于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三)政策创新速度缓慢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政策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然而,当前部分政策的创新速度较慢,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六、优化策略(一)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完善执行机构,提高执行人员素质,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2024年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范文
![《2024年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3a4925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4.png)
《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篇一一、引言河北沿海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为了促进这一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公共政策支持体系。
本文将深入研究这些政策体系,探讨其发展现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背景河北沿海地区,包括唐山、秦皇岛、沧州等地,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捷的交通网络。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沿海地区开发的重视,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然而,要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
三、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一)财政政策支持财政政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支持河北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此外,还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二)产业政策支持针对河北沿海地区的产业发展特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同时,政府还积极引进外资,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来河北沿海地区投资建厂。
(三)人才政策支持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政府通过制定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来河北沿海地区工作和生活。
同时,还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当地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四)环保政策支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四、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的效果与影响(一)经济增长在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的推动下,河北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迅速。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企业活力增强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
许多企业得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354c2f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7.png)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14•【字号】冀政办函[2012]14号•【施行日期】2012.0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的通知(冀政办函〔2012〕14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十四日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第一篇序言一、规划背景(一)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全球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产业转移日趋加快,依托上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效应和逐步完善的投资环境,中国将依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
西方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普遍收紧,国际资金急于寻找安全出路,中国是最坚实、最广阔的投资市场。
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某些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河北沿海地区是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桥头堡,必将在参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资本转移、技术转移中大有作为。
(二)中国经济发展重心北移。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资源环境条件的改善,未来二十年将是中国区域经济变化最剧烈的时期。
特别是制约北方沿海地区发展的因素正逐渐化解,区域经济发展重心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北方沿海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环渤海地区的重化工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产业和要素南资北移,河北沿海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必将成为资本、产业由南向北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2020f7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1.png)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篇一一、引言河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东北与华北的重要连接点,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塑造与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二、河北沿海地区概述河北沿海地区包括唐山、秦皇岛、沧州等城市,这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港口资源和农业资源,是河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该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桥梁和纽带。
三、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现状分析1. 形象特点: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以海洋文化、工业制造、农业产业为主导。
其中,海洋文化是该地区的一大特色,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该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工业制造方面,该地区以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
农业产业方面,该地区的农业资源丰富,以农业大省的形象示人。
2. 正面形象:该地区在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如港口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得当以及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等。
这些因素为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增添了正面色彩。
3. 负面形象: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如环境污染问题、部分工业制造的粗放式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 区域形象传播力度不足: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尚未得到充分有效的传播,外界对其了解不够深入。
2. 产业结构调整问题:部分重工业和制造业的粗放式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五、优化策略1. 加强区域形象传播:通过媒体宣传、文化交流等方式,提高河北沿海地区的知名度,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da1966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0.png)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篇一一、引言河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沿海经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迅速发展的经济,塑造了其独特的区域形象。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探索其形象构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为其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二、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构成1. 自然环境形象:河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美丽的海滩、清澈的海水以及多样的海洋生物,构成了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形象。
2. 经济形象:近年来,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港口物流、海洋产业、制造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形象。
3. 文化形象:该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以及现代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象。
4. 社会形象:河北沿海地区的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发展现状1. 积极方面:河北沿海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形象。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该地区的港口物流、海洋产业等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名片。
2. 挑战与问题:尽管河北沿海地区在区域形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不够到位,部分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面临挑战等。
此外,区域形象的传播和推广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优化与提升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提高环境质量,塑造绿色、生态的沿海地区形象。
2.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3. 强化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入挖掘和传承地方文化,同时鼓励文化创新,提高文化软实力,塑造独特的文化形象。
4. 加强区域形象传播与推广: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和方式,加强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传播与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04d29e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6.png)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篇一一、引言河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的重要沿海经济区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使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研究,分析其现状、问题及优势,为提升其区域形象提供参考依据。
二、河北沿海地区概况河北沿海地区包括唐山、秦皇岛、沧州三个地市,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渤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港口优势。
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多样,以重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为主导,同时农业、旅游业等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三、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现状1. 经济发展形象: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其港口、工业、农业等方面的发展成就,为区域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文化旅游形象: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如秦皇岛的海滨风光、唐山的文化遗址等,为文化旅游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撑。
3. 社会形象:河北沿海地区在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会形象良好。
四、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存在的问题1. 区域形象宣传不足:虽然河北沿海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在国内外知名度相对较低,区域形象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2. 产业结构调整压力: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河北沿海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3. 区域合作不够紧密:虽然河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相邻,但在区域合作方面仍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
五、提升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策略1. 加强区域形象宣传:通过媒体宣传、文化交流、旅游推广等方式,提高河北沿海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范文
![《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525a4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d.png)
《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篇一一、引言河北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视,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并探讨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分析其成效及存在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与建议。
二、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概况河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具备得天独厚的工业和农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该地区以港口物流、重工业、海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日益显现,同时,服务业、农业和科技创新也在迅速发展。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拓展,河北沿海地区的经济总量不断攀升。
三、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的现状针对河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政策支持体系。
这些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产业扶持、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
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是直接的经济激励手段,旨在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产业升级;土地使用政策则关注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产业扶持政策主要针对特定行业和领域进行定向支持;而科技创新政策则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成效分析在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的作用下,河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同时,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些成效的取得,不仅得益于政策的直接推动,也得益于政策的精准施策和持续优化。
五、存在问题及挑战尽管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在推动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部分政策措施的针对性不够强,未能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产业需求。
其次,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执行不力等问题,导致政策效果打折。
此外,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如何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是一个挑战。
六、优化策略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与挑战,提出以下优化策略与建议:1. 完善政策体系:根据区域特色和产业需求,进一步完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摘要
![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70069cdf7f1922791688e821.png)
《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摘要为推动河北沿海地区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环渤海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省政府日前出台了《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成为河北沿海地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改革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指出,到2020年,河北沿海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9万元,将成为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一、与京津构筑T字型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规划》指出,到2015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兴增长区域,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8.87亿吨。
到2020年,区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全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11.45亿吨。
空间发展战略格局。
与京津共同构筑T字型区域空间结构,即由天津、廊坊、北京、张家口市构成发展主轴,由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市构成沿海经济带,形成辐射和带动内陆腹地、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构建“一带、两轴、三组团”空间发展格局:“一带”指沿海11县(市、区)和9个产业功能区构成的沿海经济带;“两轴”指沿京沈高速公路的秦皇岛-唐山-北京方向发展轴、沿石黄高速公路的黄骅-沧州-石家庄方向发展轴,形成联系河北沿海与内外腹地的主要通道;“三组团”指秦皇岛组团、唐山组团和沧州组团。
港口发展规划。
秦皇岛港定位为国际性综合大港,到2015年,吞吐量达到2. 52亿吨,集装箱达到80万标准箱,将西港区散货功能逐步调整到东港区,并实施山海关港区建设。
唐山港定位为区域综合运输服务的综合性港区,到2015年,吞吐量达到3.5亿吨,集装箱达到240万标准箱,重点实施煤炭、矿石、原油码头二期工程,适时启动曹妃甸港区第五、六港池和丰南港区开发建设。
黄骅港定位为区域性综合大港,成为沟通冀中南以及山西、豫北、鲁西北等地的出海口,到2015年,吞吐量达到2亿吨,集装箱达到170万标准箱,重点实施综合港区二期工程,有序推进煤炭、矿石、原油、集装箱、液体化工等专业化泊位和通用泊位建设。
《2024年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范文
![《2024年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75125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d.png)
《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篇一一、引言河北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区域,其经济发展对于促进全国经济增长、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有效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分析其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河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以港口经济、海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人才引进等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政策,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现状1.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财政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手段,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2. 产业政策:政府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集聚、支持重点企业发展等措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人才政策:政府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本地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措施,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政府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措施,促进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
四、问题分析虽然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在推动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机制,导致政策效果不佳;二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执行不力等问题;三是政策支持体系缺乏系统性、协同性,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五、优化建议1. 完善政策制定机制:建立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机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确保政策制定符合地区实际和发展需求。
2. 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建立健全政策执行机制,加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有效执行。
3. 强化政策协同性: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政策合力,避免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921b08f6529647d2728522a.png)
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根据中央领导指示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充分发挥我省沿海地区优势,加快工业向沿海转移,推动沿海经济带加速崛起,实现沿海与腹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区域范围和产业定位(一)区域范围。
在秦、唐、沧沿海487公里的海岸线上实施11县(市、区)、8区、1路、1带的发展思路。
11县(市、区):即山海关区、海港区、北戴河区、抚宁县、昌黎县、乐亭县、滦南县、唐海县、丰南区、黄骅市、海兴县。
8区:即秦皇岛北戴河新区、唐山曹妃甸新区、乐亭新区、丰南沿海工业区、芦汉新区、沧州渤海新区,以及在沧州沿海和唐山曹妃甸分别设立的冀中南、冀东北工业集聚区。
1路:即滨海公路沿线。
全长303公里(不含天津段约60公里),途经秦、唐、沧3市11个县(市、区),形成沿滨海公路的经济带。
1带:即沿海经济带。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努力打造沿海产业带、城市带、人口带和滨海旅游带。
(二)产业定位。
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积极推进工业向沿海转移,重点发展港口物流、精品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能源、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1.11个滨海县(市、区)的产业定位。
山海关区:船舶修造及配套、铁路器材、风电设备、核电装备、港口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
海港区:旅游业、港口物流、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玻璃及深加工、粮油食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北戴河区:高端旅游、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会展商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产业。
抚宁县:装备制造、金属压延、建材、服务外包、现代物流、休闲旅游、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昌黎县:葡萄酒、商贸流通、海洋经济、特色种植、机械加工、畜禽养殖等产业。
乐亭县: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能源、现代物流、滨海旅游等产业。
滦南县:农副产品与海产品加工、制盐、化工、食品、电子等产业。
唐海县:环保设备、装备制造、新材料、港口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
加快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研究
![加快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c2466b0b1c59eef8c7b4fd.png)
PL ANNl NG SE RE ARCH ON SPEE NG HE DE Dl UP T VEL OPMENT OF HEBEl COAS AL T
AREAS
王海乾
苗运 涛
WANG i in M I Haq a ; AO u t o Y na
1 2 加快 沿海地 区发展是河北 跨越发展 的 .
必然抉择
从 世 界 范 围 看 .全 球 3 4 大 城 市 、 7 % 的 /的 O 工 业 资 本 、 7 % 的 人 口都 集 中在 距 海 岸 1O m左 O Ok
右 的沿海地带 .世界最发达 的都市经济圈 、经济 带 也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 区 .加快发展沿海经济
已 经 成 为 提 升 国家 和 地 区 经济 增 长 的 必 由之 路 。 河 北 寻 求 跨 越 式 发 展 ,必 须 进 一 步 加 快 生 产 要 素
向沿海集聚 、开放 向沿海 突破 。通 过大开放 大 开发 、大发展 .形成极具 实力、充满活力 ,富有
3 …可 8 一 而带动全省经济社 等 j 滞 潜 匕 ̄ 涛 藩 竞争力的沿海经济隆起带 ,进I 冈 洄
会 实现 跨越 发 展 。 加 快 河 北 沿 海 地 区 发 展 , 关 系 河 北 长 远 发
s g e t n r m r a ln i g p rp ci e o e u g si sfo u b n p a n n e s e t n t o v h
s p o i g c n ii n n l d n n u ty ta s o , u p r n o d t s i c u i g i d sr , r n p r t o t e o o n n s a e ec a d t e c lg a dl d c p t. n y a h t r v er p d g o h o ec a t l r a oi mp o et i r wt f h o sa e . h a t a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范文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36447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5.png)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篇一一、引言河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的重要沿海经济区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使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研究,分析其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推动该地区更好的发展。
二、河北沿海地区概况河北沿海地区包括唐山、秦皇岛、沧州三个地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港口资源和工业资源。
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拥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
同时,河北沿海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国内外游客的旅游胜地。
三、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现状及特点1. 区域形象现状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洋资源丰富,拥有多个港口和海滨旅游胜地;二是工业基础雄厚,拥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三是历史文化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然而,该地区的区域形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不够、城市形象不够鲜明等。
2. 区域形象特点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海洋特色鲜明,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形象逐渐形成;二是产业特色明显,以重化工业和海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三是旅游特色突出,拥有丰富的海滨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
四、影响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因素1.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影响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该地区的自然风光、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都会对区域形象产生影响。
2.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另一重要因素。
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企业形象等都会对区域形象产生影响。
3. 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也是影响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该地区的文化传统、历史遗产、民俗风情等都会对区域形象产生影响。
五、提升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建议和措施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自然环境形象。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范文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7d545e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a.png)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篇一一、引言河北沿海地区,作为中国东北与华北的重要连接点,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赋予了该地区独特的区域形象。
本文旨在通过对河北沿海地区的地理、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全面解析其区域形象,以期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河北沿海地区的地理环境河北沿海地区包括唐山、秦皇岛、沧州等城市,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捷的交通网络。
该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三、经济形象1. 工业发展:河北沿海地区工业基础雄厚,以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重工业为主导,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2. 海洋经济: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河北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运输等产业,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3. 区域合作:河北沿海地区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京津冀等地区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共同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四、文化形象1. 历史文化:河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秦皇岛的山海关、唐山的清东陵等,这些历史遗迹见证了该地区的文化底蕴。
2. 民俗文化:河北沿海地区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剪纸、皮影戏、评剧等,这些民俗文化活动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
3. 现代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北沿海地区积极引进现代文化元素,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音乐节、艺术展览等,提升了地区的文化品位。
五、社会形象1. 社会治安:河北沿海地区社会治安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 民生改善:政府关注民生,积极改善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条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3. 生态文明:河北沿海地区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高了地区的生态质量。
六、区域形象的塑造与传播1. 塑造策略:河北沿海地区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经济、文化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区域形象。
我省沿海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以黄骅港港口为例
![我省沿海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以黄骅港港口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0c0507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3.png)
本省沿海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汇报---以黄骅港港口为例一背景沧州渤海新区地处河北东南沿海,成立于2023年7月,现辖“一市三园”,即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和国家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海岸线130公里,占河北省海岸线旳1/4,是河北举全省之力打造旳沿海重大增长极和京津冀新旳经济增长极,承担着引领全省率先发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旳重任,被形象地称为“增长极上旳皇冠”。
新区成立以来,紧抓省市加紧实行沿海发展战略,尤其是河北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旳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推进开发建设,加紧构建“一港(黄骅港)一城(黄骅新城)”、“三组团”(临港商务区组团、南大港组团和南排河组团)、“九园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港城产业园区、中捷石化产业园区、黄骅汽车产业园区、南大港生态产业区、渤海新区物流产业园区、中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渤海新区海洋经济产业园区、黄骅港综合保税区)发展格局,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旳良好势头。
2023年,全区完毕地区生产总值492亿元,同比增长9.3%,居全市第2位,三次产业比重为6:56:38。
完毕固定资产投资631亿元,同比增长24%;所有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完毕102亿元,同比增长1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42.9%。
黄骅港作为一种新兴能源大港,在2023~2023年实行了二期翻车机完善工程,吞吐能力到达8000吨;2023~2023年,又通过扩建使吞吐能力到达1亿吨,初步建成综合性大港;2023~2023年,黄骅港又启动了三期工程,使黄骅港煤炭吞吐能力到达1.5亿吨,其他非煤货种下水到达5000万吨。
伴随港口各项指标旳发展与完善,黄骅港2023年至2023年持续三年实现吞吐量突破亿吨。
然而全国超亿吨旳港口在2023年就已经到达八个之多。
相比之下黄骅港还是有很大差距,发展速度也明显滞后。
仅在河北省旳三大港口中,由于起步较晚以及港口所在都市旳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等原因,黄骅港也是相对落后。
《2024年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范文
![《2024年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079f47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c.png)
《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研究》篇一一、引言河北沿海地区,包括唐山、秦皇岛、沧州等城市,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沿海经济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河北沿海地区的区域形象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形象特征、形成原因及影响,以期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现状与特征1. 地理环境形象河北沿海地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其地理环境形象以海洋文化、滨海风光、宜居环境等为主要特征。
唐山的黄金海岸、秦皇岛的海滨风光、沧州的滨海湿地等自然景观,为该地区树立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形象。
2. 经济形象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以重工业、港口物流、海洋产业等为主导产业。
其经济形象以现代化、国际化、创新驱动等为主要特征。
该地区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
3. 文化形象河北沿海地区的文化形象以燕赵文化、海洋文化等为主要特征。
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该地区的文化形象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形成原因1. 自然环境因素河北沿海地区的自然环境为其区域形象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海洋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为该地区树立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形象。
2. 经济发展因素河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现代化的经济形象。
同时,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其文化形象的塑造提供了物质基础。
3. 政策支持因素政府对河北沿海地区的政策支持也是其区域形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提升了其区域形象。
四、河北沿海地区区域形象的影响与作用1.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良好的区域形象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河北沿海地区通过塑造现代化的经济形象,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调研有关情况的汇报材料滦南县人民政府(2011年1月18日)一、滦南县基本概况滦南县位于唐山市东南部,南临渤海,地处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交融地带,是唐山市南部沿海“四点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曹妃甸新区的直接腹地。
全县辖17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594个行政村、15个居委会。
国土面积1270平方公里,拥有110万亩耕地、71.6公里海岸线,总人口58万。
连续多年综合经济实力居河北省前30强。
工业主导产业优势明显。
培育壮大了钢铁、造纸、热电、建材、食品加工、化工、钢锹等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钢锹生产基地、华北最大的PVC手套生产基地、河北省最大的机制纸生产基地。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4家,全年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农业龙型产业特色鲜明。
培育形成了奶业、生猪、肉鸡、果菜、水产“五大龙型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建成蒙牛乳业、利民食品、中红普林、海都水产等一批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国奶业十强县,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水产工厂化养殖规模居全省首位。
粮食总产达到39万吨,是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素有“三米之乡”的美誉。
基础设施较为完备。
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45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公里,省干线公路164公里,县级公路152公里,乡级公路779.6公里,村级公路329.3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和客运班车。
主要干线有:唐港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沿海公路、唐港线、平青乐线、长大线、西曾线、迁曹线、杨柏线、古柳线等。
此外,坨港铁路从我县过境,县内里程18公里,迁曹铁路纵贯南北,境内全长58.9公里。
全长51.35公里、总投资亿元的滦海公路,是连接北部矿区与曹妃甸的重要疏港通道,也是滦南境内唯一纵贯南北的高等级公路,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全线施工。
全县拥有各类变电站28座,其中35KV变电站22座、110KV变电站5座、220KV变电站1座,输变电能力4298台配变、692789千伏安。
全县程控电话装机总量9万部、移动电话27万部,每百人拥有程控电话部、移动电话部,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14470户。
去年以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实施三年大变样、重点项目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三大攻坚”和城西工业聚集区、嘴东工业区、大铁矿、北河新区“四大开发”,开创了滦南大发展、快发展的新局面。
2010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全部财政收入亿元。
二、确立实现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主体战略,在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中迅速崛起“十二五”时期,是滦南科学发展、赶超跨越的攻坚期,也是大有作为的黄金期。
我们坚持以“融入曹妃甸、服务曹妃甸、打造大基地、建设新滦南”为主体战略,以“三大攻坚、四大开发”为平台,着力打造激情滦南、实力滦南、文化滦南、生态滦南、和谐滦南。
到“十二五”末,主要经济指标力争比2010年翻两番。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到2013年达到400亿元,到2015年确保完成800亿元,力争完成10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2%,到2013年达到21亿元,2015年确保完成42亿元,力争完成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2%,到2013年达到160亿元,2015年确保完成320亿元。
㈠强力推进“四大开发”,不断优化生产力布局抢抓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环渤海经济圈加速崛起的战略机遇,以工业聚集区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全县生产力布局向园区聚集,向城镇集中,向临海、临港推进,着力建设唐山湾特色工业基地。
一是强力推进城西工业聚集区开发。
城西工业聚集区位于县城西部,依托滦海公路而建,距离唐港高速滦南出口600米,对外交通便捷。
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已先后入驻万浦热电、中红普林、海通电子、新鑫特钢、伯特利汽车制动等27家企业。
已被列为省级工业聚集区。
正在加快实施路网工程、高压线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两横两纵的道路和西环线力争“五一”建成通车。
按照规划,该工业区将建成复合型园区,重点发展轻工、电子、农产品深加工和装备制造,辅以仓储、物流和各类专业市场,形成二、三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在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瓶颈的同时,为县城扩容迅速聚集人口。
二是强力推进嘴东工业区开发。
嘴东工业区紧邻曹妃甸工业区,土地和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县融入曹妃甸开发建设的最前沿。
近期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作为对接曹妃甸的桥头堡,精心谋划的经济增长极,争取列入省级工业聚集区,逐步打造成为沿海一带规模大、质量高、名列前茅的工业区。
工业区内水、电、路、讯、热等基础设施设计已全部完成;正在实施路网、吹沙造地、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
曹妃甸港区五号、六号港池,作为唐山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唐山港功能互补,规划为通用、散货及业主码头。
已与保利集团、二十二冶、曹妃甸控股等企业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将迅速启动实施。
目前,方舟修造船厂、方舟海洋食品加工、海都食品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已安排入区项目60个,计划总投资700亿元,保利集团、万科地产等大型央企纷纷进驻,大规模开发建设已呈蓄势待发之势。
为充分发挥嘴东临海优势,按照配套工业区、服务曹妃甸,体现嘴东渔港特色的思路,依托嘴东渔港和沿海海产品资源,谋划实施了嘴东棚户区改造工程,将配套建设海鲜美食城、大型水产批发城、休闲度假娱乐城,打造滨海名宿。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嘴东工业聚集区必将成为我县最具活力、最具带动力的经济增长极,打造成为曹妃甸新区的次中心城市。
三是强力推进大铁矿开发。
我县地下铁矿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20亿吨,远景储量达50亿吨以上。
其中大贾庄铁矿估算铁矿石储量亿吨;马城铁矿详查储量亿吨,估算深部储量5亿吨左右,是已探明的亚洲最大单体铁矿。
2010年7月14日我县与河北矿业集团签订合作开发协议,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计划投资121亿元,建设大型采选企业。
项目建成后,年采选铁矿石3000万吨,生产铁精粉1200万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52亿元。
该项目已列入2010年河北省第一批重点建设计划。
目前,大贾庄铁矿采选项目已进场施工,进一步加快实施竖井、临电、道路施工,力促早日实现投产;马城铁矿,尽快完成地质补勘和工程设计,力争尽早进场施工。
以大铁矿开发为契机,超前谋划,研究制定钢铁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规划,加强道路、电力、办公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谋划高端钢材等产业项目,吸引省内外大型钢企建立新产品研发制造基地,着力打造链条完备的钢铁产业基地;积极发展商贸餐饮、物流运输、服务业等配套产业,集聚更多项目,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
四是强力推进北河新区开发。
把北河新区开发作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载体。
投入资金12亿元,加快北河新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北河新区在建项目建设进程,“五一”前,北河大桥、滨河北路、建设北路、新北环等主要道路通车,北河公园开园,北河水系具备通航条件,企业研发中心、星级宾馆完成主体工程。
确保一批项目落地开工,惠民广场开工、新一中和新职中年内启动。
围绕新城扩容,积极谋划大铁矿生活区、华西新村等商住项目,围绕文化名城,积极谋划蓝色港湾、评剧大世界、二圣岛等文化旅游项目;围绕建设生态城市,积极谋划郊野公园、湿地生态公园等生态项目,进一步丰富新区内涵,提升城市品位。
㈡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学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内涵,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按照“一产出特色、二产上规模、三产求突破”的思想,引导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生产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的三次产业新格局。
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0:53:37。
一产出特色。
就是大力实施“12356”工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同时引导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真正把一产做成富民产业。
“1”就是打造一个基地。
着力打造环渤海、环京津的有机食品供应基地。
“2”就是建设两个食品工业园区。
在城西工业聚集区建设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园区,在嘴东工业区建设以水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园区。
“3”就是培育三大农产品专业市场。
首先是做大姚王庄蔬菜市场,使之成为带动滦南、辐射周边县区的蔬菜集散中心;第二是做大县城农贸市场;第三是在青坨营高速出口附近谋划建设一个区域性农副产品交易中心。
“5”就是壮大五大龙型经济。
进一步壮大奶牛、肉鸡、瘦肉型猪、蔬菜、水产五大龙型经济。
“6”就是实现农业发展的有机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特色化和外向化。
二产上规模。
就是大力实施“12479”和“十百千”工程,迅速扩大工业经济总量。
“1”就是贯穿一条主线。
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指导,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扩大经济总量。
“2”就是重点抓好城西工业聚集区、嘴东工业区两大园区建设。
“4”就是抓好40个省级重点储备项目。
确保十二五期间,滦南列入省重点储备项目达到40个以上。
“7”就是打造七大产业链。
一是钢铁深加工。
依托铁矿资源,积极谋划钢铁深加工项目,打造“铁矿开采—铁精粉—烧结—钢材—钢铁制品”完整的链式经济,把钢铁经济真正做成立县产业。
二是装备制造业。
把装备制造作为培育重点,在两大工业区引进、建设装备制造项目,努力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是造船业。
进一步加快实施曹妃甸五号港池开发建设,积极推进方舟修造船厂、东方海运修造船、汇丰修造船等修造船项目,努力打造河北省的造船工业基地。
四是汽车制造业。
在已有伯特利汽车制动系统公司、庞大汽车文化园、荣川汽车城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汽车部件生产项目,谋划实施整车制造项目。
五是食品加工业。
在已有中红普林、利民生猪屠宰加工、蒙牛乳业、海都海产品加工、方舟海产品加工等项目的基础上,推进中红集团与北京二商集团、深圳友信崧锋实业公司农产品加工项目早日落地。
同时,利用滦南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谋划包装建设食品加工项目,打造特色产业。
六是造纸包装业。
积极引进高档印刷、包装项目,努力促成永新纸业与香港理文集团160万吨A级牛皮箱板纸项目,发展包装产业,打造北方高档印刷包装基地。
七是纺织服装产业。
抓住长三角、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广泛联系,主动出击,在滦南县已有纺纱工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织布、印染、服装加工项目,形成纺织服装产业链,把滦南打造成为河北最大的纺纱工业基地。
“9”就是培育九个纳税亿元以上骨干企业。
十二五期间,引导民营企业通过技改、扩建、新建等方式进行“二次创业”,至少培育大铁矿、华西钢铁、蒙牛乳业、万浦热电、永新纸业、中红普林、中冶方舟、汇丰钢铁、京东实业等9个纳税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纳税达到财政收入一半左右。
“十”就是2011年争取列入省重点项目达到10个以上;“百”就是2011年开工项目达到100个以上;“千”就是2011年谋划项目至少达到1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