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李商隐-教案

合集下载

《锦瑟》教案(通用14篇)

《锦瑟》教案(通用14篇)

《锦瑟》教案(通用14篇)《锦瑟》教案篇1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人们或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1.资料链接1——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是谁吗?(李商隐)今日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了解同学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沟通。

老师对同学沟通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同学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始终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苦痛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宠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动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三、赏析《锦瑟》(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会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尝语言。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同学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会诗的意境。

3.同学结合解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肯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从诗中捕获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李商隐诗《锦瑟》教案(通用7篇)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提供的李商隐诗《锦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由于它的词藻华丽,情意缠绵,景象迷离,含义深邈,诗的中心究竟是什么,一直存在争论。

相传宋朝时,“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读了《锦瑟》也觉得不好理解,甚至找他的老师苏东坡请教。

可见一千多年来,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

千百年来,人们早已认定并认同,这个“谜”已被俄狄浦斯回答:“人”。

)李商隐的《无题》诗确实堪称一绝。

所谓“无题”,是诗人别有寄托而又不愿明说,就用“无题”名篇。

此外,也有诗人仿照《诗经》的办法,取诗的起首二字作为标题,而标题又不能概括全诗的主旨,这类诗仍属于“无题”之类。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锦瑟》教案3篇

《锦瑟》教案3篇

Only your smile can make you find light in the endless darknes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锦瑟》教案3篇《锦瑟》教案篇1(一)知识目标: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

(二)能力目标: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三)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四)重点:鉴赏本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

(五)难点:本诗的旨意。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灿若繁星。

但其中有一个诗人,他一不小心陷入了朋党之争,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这个诗人就是李商隐;他的一首《锦瑟》诗,让无数人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旨意,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一首诗。

二、对于李商隐,我们并不陌生,因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无题》)。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三、作者简介: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

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

“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教案完美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锦瑟》诗歌;(2)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3. 诗歌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2. 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锦瑟》诗歌文本、相关注释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生准备:预习《锦瑟》诗歌,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题目“锦瑟”,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诗歌。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会(1)学生分享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体会;(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背诵《锦瑟》诗歌;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锦瑟》与其他唐代诗歌的异同;(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总结唐代诗歌的特点。

2. 创作实践(1)学生尝试仿写《锦瑟》风格的诗歌;(2)教师点评学生的创作,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学习态度;(2)评价学生的合作探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背诵《锦瑟》诗歌的情况;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和困惑;3.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锦瑟》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锦瑟》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锦瑟》教案1一、教学内容分析李商隐的《锦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诗。

这个单元是学习唐代诗歌。

学习本课的要求是,在理解诗意、把握意境的基础上,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鉴赏时,要学会知人论世,同时注意在朗读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锦瑟》是古典诗歌里的精品,想象丰富,意象精美,意境深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对此诗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从深层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弄懂诗歌的内涵,感悟该诗的意境美,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涵咏诗文,领会李商隐诗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古典诗词的美,在感悟中陶冶情操,明心启智。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刚进入高中,自学习惯不是太好,自学能力不是太强。

我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能根据课文注释及其他资料鉴赏诗词的能力,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内容为一课时,为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再做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积极探究。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①重点:品味诗歌的意境。

②难点:结合具体意象,理解诗歌的多义性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目标解读:通过涵咏诗文,领会李商隐诗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品味诗歌意境,领会诗歌美质。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下面是我分享的《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供大家赏析。

《锦瑟》教案1◆自读导言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自读程序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

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

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

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

◆自读点拨1、背景说明2、总体内容把握《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

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

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3、重、难点分析《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锦瑟》李商隐一、导入。

由《无题》“青鸟殷勤为探看”引出作者。

二、解题1、字义山,号玉溪生,河南沁阳人。

2、(注释1)主题:悼亡之作。

3、特色:典故雅致精工;基调哀怨悲愁;意境迷离凄婉;语言清丽隽永。

三、教师范读四、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颂读五、思考:1、“五十弦”的锦瑟会联想到什么?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自己年近半百。

传统的比兴手法。

2、典故分析:庄周梦蝶——美好扑朔迷离望帝化鹃——相思南海蛟人——破灭蓝山暖玉——迷惘六、主旨归纳:请同学据自己的感受自由谈,可发挥想象和联想。

执著一念的美好情感的破灭;才情不为人知的悲哀;悼亡之作……七、背诵八、作业: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锦瑟语文教案

锦瑟语文教案

锦瑟语文教案锦瑟语文教案7篇锦瑟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重点难点: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学习方法:诵读,理解,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与作者简介。

1、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描写音乐的著名诗文:(1)白居易的《琵琶行》。

(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

(3)苏轼《赤壁赋》。

(4)刘鹗《明湖居听书》。

(5)韩愈《听颖师弹琴》。

(6)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7)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8)李商隐《锦瑟》。

2、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3、关于《锦瑟》《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

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

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

锦瑟试讲教案模板(3篇)

锦瑟试讲教案模板(3篇)

第1篇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课题:《锦瑟》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锦瑟》的文学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格律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李商隐的忧愁情怀,理解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主题。

教学重点:1. 理解《锦瑟》的文学背景和创作背景。

2. 把握《锦瑟》的诗歌格律和表现手法。

3. 领悟《锦瑟》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锦瑟》的象征意义。

2. 体会诗人李商隐的忧愁情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李商隐会选择“锦瑟”作为诗歌的意象?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锦瑟》,理解诗歌内容。

2. 学生分析《锦瑟》的格律和表现手法。

三、课堂讨论1. 教师提问:诗歌中的“锦瑟”有什么象征意义?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3. 教师总结:诗歌中的“锦瑟”象征着人生的美好与无常。

四、朗读指导1. 教师示范朗读《锦瑟》。

2. 学生跟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学生分组朗读,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回顾《锦瑟》的文学背景、格律和表现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锦瑟》,谁能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深入分析1. 教师提问:诗歌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3. 教师总结: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

三、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李商隐的忧愁情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何意义?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总结:李商隐的忧愁情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回顾《锦瑟》的主题思想。

《锦瑟》教案范文5篇

《锦瑟》教案范文5篇

《锦瑟》教案范文5篇《锦瑟》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该诗。

2、品味诗歌的意境,分析艺术特色。

3、探讨诗歌的主旨,学习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体会感情,品味意境教学难点主旨分析。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过程导入在我国唐代,有一位杰出的诗人,他虽没有李白杜甫那样的显赫,但依然是晚唐诗空上最灿烂耀眼的一颗明星,与杜牧一起被人称为“小李杜”,他便是李商隐。

他的一首《锦瑟》诗,迷倒了所有爱诗的人,让他们喜吟乐道却又无人能解,成了一道千古之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锦瑟》,来感受她的神秘和美丽。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现存约600首,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

李商隐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

清朝诗人叶燮在《原诗》中评李商隐的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

”他的格律诗继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传统,也有部分作品风格与杜甫相似。

与杜甫相似,李商隐的诗经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难懂,而且常常每句读用典故。

他在用典上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

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先让学生自有诵读,获取对诗歌的初步印象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参考译文]锦瑟啊,你为什么竟然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念青春华年。

我心像庄子,在清晨为梦中变成蹁跹的蝴蝶而迷惘。

又像望帝,将伤春的心事,寄托给哀鸣的杜鹃,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锦瑟》教案七篇

《锦瑟》教案七篇

《锦瑟》教案《锦瑟》教案七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锦瑟》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锦瑟》教案篇1【学习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

2.理解诗中运用的典故及其寓意。

3.掌握“用典”这一表现方法。

【学习方法】1、因声求气,以声传情;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一、知人论世1、李商隐(约813—约858),字,号,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是(朝代)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他擅长诗歌写作,和杜牧合称“”,与温庭筠合称为“”。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尤善七律创作,人称“”。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故有“”之称。

2、背景:李商隐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

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

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

《锦瑟》作于诗人晚年,因主题难解,被戏称为诗界“”。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作品集有《》。

3、诗歌名句:(1)天意怜幽草。

(《晚晴》)(2)夕阳无限好。

(《登乐游原》)(3)东风无力百花残。

(《无题》)(4)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5)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6)身无彩凤双飞翼。

(《无题》)二、文本探究:1、颔联和颈联用到了哪些典故?2、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锦瑟教案五篇

锦瑟教案五篇

锦瑟教案五篇锦瑟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锦瑟》一诗体味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2、多角度理解李商隐《锦瑟》主题思想;2、学习《马嵬》中所运用的对比反衬的讽刺手法。

教学过程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两首诗歌。

一、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同其他的诗人一样少负才名,他是开成三年的进士。

他的才华受到当时一位叫令狐楚的高官的赏识,令狐楚亲自传授他骈文的写作方法并推荐他做官,是他的授业恩师。

这时李商隐是很有名气的。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商隐的才华吸引了很多达官显贵,有一位叫王茂元的高官也很赏识李商隐,他不仅赏识李商隐,还将自己的女儿王氏嫁给了他。

有的同学就想了,大登科后小登科,这是人生一大美事啊,怎么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呢?我们不要忘记,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是晚唐,晚唐时期的党争是特别严重的,令狐楚他是牛党的要员,而王茂元是属于李党的。

虽然这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但是牛党的人仍然认为李商隐背叛了令狐楚和牛党,而曾经和牛党有牵连的李商隐也不被李党接受。

李商隐就一直在这两党的夹缝中生存,辗转于官场,终不得志,最后郁郁而终。

1、字音锦瑟()弦()柱惘()然马嵬()未卜()宵柝()晓筹()驻()马2、词义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可:难道,哪能。

惘然;迷惘,茫然。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12500人为一军。

后泛指军队。

《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精选9篇)

《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精选9篇)

《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诗歌,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艺术创作特点。

2、学习从宏观上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情感目标:品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方法:研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名句填空(多媒体课件展示)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难怪同学们都耳熟能详。

这些诗句均是出自朦胧诗人李商隐之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朦胧诗的代表作—《锦瑟》。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整体感知1、听音频范读,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标出停顿。

2、学生齐读,读准字音和停顿。

3、请一位学生朗读,读出感情。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锦瑟》的历史背景,包括唐朝时期的社会文化、艺术特点等。

解释《锦瑟》在唐诗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与其他著名唐诗的关系。

1.2 作者简介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包括他的身世、生平经历、创作风格等。

分析李商隐的创作动机和创作背景,以及《锦瑟》与作者个人经历的联系。

第二章:诗歌内容分析2.1 诗歌结构分析《锦瑟》的诗歌结构,包括诗句的排列、韵律、节奏等。

解释诗歌中的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在表达主题中的作用。

2.2 诗歌意象与主题分析《锦瑟》中的主要意象,如“锦瑟”、“五十弦”、“一弦一柱”等,以及它们所传达的意义。

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如对青春逝去、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爱情的追求与失落等。

第三章:诗歌艺术特色3.1 诗歌语言分析《锦瑟》的诗歌语言特点,如用词准确、意境深远等。

探讨诗歌中的双关语、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在诗歌中的效果。

3.2 诗歌表达技巧分析《锦瑟》中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探讨这些技巧在诗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四章:诗歌与文化价值4.1 诗歌与传统文化探讨《锦瑟》与唐朝传统文化的联系,如诗歌中的儒家、道家思想等。

分析诗歌中的传统意象和象征,以及它们在唐朝文化中的意义。

4.2 诗歌的价值与影响探讨《锦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它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分析诗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它对人们的启示和思考。

第五章:教学设计与实践5.1 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如学生能够理解《锦瑟》的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等。

设定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能够达到的水平。

5.2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

设计教学活动,如诗歌朗读、诗歌解析、创意写作等。

5.3 教学评估设计教学评估方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

设定评估标准,以及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

第六章:诗歌意象解析6.1 五十弦深入解析“五十弦”的象征意义,如何代表着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锦瑟》优质教案设计(通用6篇)

《锦瑟》优质教案设计(通用6篇)

《锦瑟》优质教案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锦瑟》优质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锦瑟》优质教案设计篇1《锦瑟》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它同时可能也是中国最早和最著名的朦胧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锦瑟》的世界,来获取属于我们自己的感悟。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听完刚才的朗读,可以明显感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婉转而又略带忧伤的。

这忧伤既来自于全诗的主旨内涵,同时也与诗人创作时的生命状态有关:李商隐就是在写作本诗的这一年去世的。

下面,我们将从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依次展开对本诗的探讨。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哪一个词透露出诗人写作时的生命状态?(思华年)-------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都已逝去,此时的诗人正处在衰老和对往事的怀想之中。

2.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幅图景:一位清瘦的老者倚窗而坐,看着靠在墙角的一张装饰华丽的瑟-锦瑟(瑟,是一种音色与古筝相类似的乐器,声音悠长而沉郁),陷入了对往事的沉思。

很显然,眼前这张瑟的某个特性使他产生了联想:从瑟的身上他似乎发现了人生的某种特性,答案在首句的某个词。

(无端)3.“无端”解释?(无缘无故,没来由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无端”发生的事情,你们喜欢这样的事情吗?对于李商隐而言,“无端”可能就是他人生的一种苦难:青年时期莫名奇妙地陷入牛、李党争,使自己终身仕途受挫;恩爱的妻子也在中年突然离世-------正是这些不可预测的因素使李商隐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东西。

他将这种种的“失去”化作了首联中浓郁的怀旧与感伤的色调,并以之串联起接下去的颔联、颈联和尾联。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从这一联开始到下一联四句,作者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文创作中一种独特、也很常见的手法?(用典)。

2.庄周句:“庄周梦蝶”是李商隐在他的人生追忆中呈现出的第一个片段,这个典故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庄子有一天晚上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范文(通用9篇)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范文(通用9篇)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李商隐诗《锦瑟》教案范文(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诗《锦瑟》教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古典诗歌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占有一定量的篇目,它的教学在高中语文学习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李商隐的《锦瑟》是古典诗歌里的精品,意象精美,想象丰富,意境深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有着异乎寻常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古代诗歌鉴赏基础,但对诗中典故所蕴含的深意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锦瑟》的多主旨为鉴赏诗歌丰富了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方法和诗歌鉴赏的灵活性有很大帮助。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读意象,明确典故,感悟意境。

2、能力目标:学会鉴赏古典诗歌的技巧,提升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1、理解情感与意象的关系。

2、领会迷离恍惚、深邃缠绵、美丽哀伤的意境。

3、明确典故对营造意境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正确运用鉴赏古典诗歌的技巧六、教学过程(一)同学们,在“必修3”中,我们学习了盛唐诗人李白、杜甫以及中唐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

李白诗风用四个字来概括,叫做“豪放飘逸”,杜甫诗风用四个字来概括叫做“沉郁顿挫”,白居易诗风用四个字来概括,叫做“浅易通俗”。

今天我们来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歌。

李商隐诗风用那四个字来概括呢?“朦胧隐伤”。

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他的“无题”诗和《锦瑟》一诗中。

今天这节课来学习《锦瑟》。

(二)请同学们读这首诗,结合注释再读一遍,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三)同学们不懂,大概是对全诗整体把握上有困难,但是对诗中有些字句还是能懂的。

是不是?懂一点的举手。

懂多少就说多少。

估计学生对首联和尾联懂一点,很可能是似懂非懂,不一定彻底懂。

对颔联和颈联估计是真不懂。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教案完美版
《锦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案完美版
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1.1 诗歌背景
分析《锦瑟》的历史背景、创作年代及诗人的生活环境。
1.2 作者简介
李商隐的生平介绍、文学地位及其创作风格。
第二章:诗歌结构与形式
2.1 诗歌结构
分析《锦瑟》的篇章结构、诗句分布及韵律特点。
2.2 诗歌形式
探讨《锦瑟》的词牌、格律及修辞手法。
重点关注教学资源的整理和辅助材料的提供,这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资源。
全文总结和概括:《锦瑟》教案完美版涵盖了诗歌的背景、作者简介、结构形式、主题意象、词语解析翻译、教学活动拓展、诗歌分析解读、创作手法风格、教学策略方法、评价反馈以及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等各个方面。这些重点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也为教师提供了全面的教学指导和支持。
重点关注诗歌的创作手法和风格特点,这有助于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重点环节8:教学策略与方法
重点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应用,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环节9:评价与反馈
重点关注学生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以及教学反馈的收集,这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改进教学。
重点环节10:教学资源与辅助材料
设计针对《锦瑟》的教学活动,包括朗读、讨论、写作等。
5.2 拓展阅读
推荐与《锦瑟》相关的诗歌、文章或其他文学作品,以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欣赏。
第六章:诗歌分析与解读
6.1 诗歌内容分析
分析《锦瑟》中的意象群,如“无端五十弦一弦杂,五十弦上一弦清”的象征意义。
6.2 诗歌情感解读
探讨诗人通过《锦瑟》表达的情感,如对青春逝去、人生无常的感慨。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优秀9篇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优秀9篇

锦瑟教案锦瑟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锦瑟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

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李商隐锦瑟教案xx

李商隐锦瑟教案xx

李商隐《锦瑟》教案第一节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锦瑟》;(2)理解《锦瑟》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主题思想;(3)分析《锦瑟》的艺术特色,了解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锦瑟》;(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商隐诗歌的优美词句,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2)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3)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锦瑟》的诗意和主题思想;2.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及其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锦瑟》中典故、意象的理解;2. 分析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锦瑟》原文及注释、相关背景资料、PPT等;2. 学生准备:预习《锦瑟》,了解作者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激发学生对《锦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锦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锦瑟》的主题思想、意象运用和艺术特色。

4. 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重点解析《锦瑟》中的典故、意象和创作技巧。

5. 欣赏与感悟学生分享对《锦瑟》的感悟,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味和魅力。

6.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拓展学习,了解李商隐的其他作品,比较其创作风格。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锦瑟》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8. 布置作业李商隐《锦瑟》教案第二节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锦瑟》;(2)理解《锦瑟》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主题思想;(3)分析《锦瑟》的艺术特色,了解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锦瑟》;(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锦瑟》李商隐教案

《锦瑟》李商隐教案

《锦瑟》李商隐-教案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唐朝时期的社会背景简述《锦瑟》一诗的历史背景1.2 作者简介介绍李商隐的生平事迹强调李商隐在诗歌领域的地位及影响第二章:诗歌结构分析2.1 诗歌形式解释律诗的格律特点分析《锦瑟》的韵律、对仗等形式特点2.2 诗歌内容描述《锦瑟》的主要内容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等元素第三章:诗歌主题探讨3.1 爱情主题探讨《锦瑟》中爱情主题的表现分析诗中描绘的爱情态度及价值观3.2 人生哲理探讨诗歌中的人生哲理分析诗中对生命、命运等问题的思考第四章:诗歌艺术特色分析4.1 修辞手法分析《锦瑟》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解释这些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及效果4.2 情感表达分析诗中的情感变化探讨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复杂情感第五章:教学实践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设定针对不同年级、学科的教学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审美能力5.2 教学方法介绍适合《锦瑟》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创作等教学方式5.3 教学拓展推荐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拓展阅读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提高文学表达能力第六章: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6.1 教学难点指出学生在学习《锦瑟》时可能遇到的难点,如诗歌的隐喻、象征意义等。

分析诗中的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如瑟的历史、五色等。

6.2 解决策略提供解决难点的具体方法,如分组讨论、教师引导、查阅资料等。

建议利用多媒体教具或图像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诗歌内容。

第七章:课堂活动设计7.1 朗读与欣赏设计朗读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组织诗歌欣赏环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7.2 互动讨论安排小组讨论时间,让学生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第八章:作业与评估8.1 作业设计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如写一篇关于《锦瑟》的赏析文章。

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的练习题,巩固学习内容。

8.2 评估方式介绍学生作业评估的标准和注意事项。

讨论如何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瑟》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语文,我今天试讲的考题是《锦瑟》(板书课题),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锦瑟》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

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课型:讲授新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境:传统课堂。

根据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基础,并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李商隐诗歌特点,设计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
2.理解内部结构;
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基础,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要求,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新课导入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些名句均出自同一人之手。

今天的这位诗人,他虽没有李白杜甫那样的显赫,但依然是晚唐诗空上最灿烂耀眼的一颗明星,与杜牧一起被人称为“小李杜”,
他便是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解释题目,通读体会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诵读诗歌,初步感知(准确字音,把握节奏)、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锦瑟sè 惘然wăng
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进行讨论。

整体把握这首诗。

接下来我们进行课堂讨论。

第一个小问题: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学生:诗的画面看上去比较宽松舒畅,但是却暗含着一股非常悲凉的气氛。


唐诗是古典美学的象征,因而《锦瑟》一诗亦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又因为此诗的具体意境具有朦胧性,很多评论者都发出过“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艨胧诗的主要特点就是把感情隐藏的很深,它以含意的隐晦、意境的朦胧著称,也以特有的朦胧美和丰富的暗示性,故而对此诗的理解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美,通过具体的诗歌意象把握诗人的情感特征,以透视诗歌本身的“境界”。

接下来,请大家把这首诗中的典故找出来。

板书:庄周梦蝶、望帝啼鹃、南海鲛人、蓝田玉气。

用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

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用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用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

计人借此把月珠泪合
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
用典四:蓝田日暖玉生烟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

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

与典三所涵一致。

四、《锦瑟》主旨常见的几种理解:
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亡妻的深情悼念;
3.作者的自伤。

五、分析第一种理解: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对全诗进行大意解说]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

大意是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感慨万千。

以五十弦比五十岁,以锦瑟起兴,含蓄深沉。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

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

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

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

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

翻译: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

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

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

“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怅惘而又联想无穷。

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

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

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

这个想象来源于古老的说法(晋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

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
真是一言难尽。

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

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

翻译: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是从我心中飘出?
尾联: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

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翻译: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

六、小结诗歌艺术特色:
1.意境朦胧
本诗创造了朦胧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东西,但不能明言。

2.基调哀怨
这首诗的基调是哀伤的、怨恨的,反映的可能是爱情伤感与无奈。

3.语言清丽
李商隐的诗歌语言清新华丽,让人耳目一新。

4.比兴手法
以五十弦比五十岁,以锦瑟起兴,含蓄深沉。

5.运用典故
庄生晓梦、沧海鲛人、杜鹃泣血
七、板书设计
锦瑟
首联追思逝去年华起兴
颔联人生迷惘年华流逝用典
颈联怀才不遇理想难酬用典
尾联怅惘苦痛抒情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请同学们结合从小学到初中、从课内到课外对李商隐的诗作的了解,搜集资料,认真思考,准备以“我所知的的李商隐”为题写一篇短文。

各位老师,我的试讲内容完毕,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