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新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案学习专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侵略者和结果;
2.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3.简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的史实,谈谈这些侵略史实留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
1.分析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区别;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856年,贪婪无度的英法列强,再次狮口大张,修约不成,武力逞强,意图扩大中国市场,焚毁圆明园的野蛮行径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俄国人趁火打劫,名曰调停,实则巧取豪夺,将我国大片领土吞没。国家贫弱,任人宰割,志士仁人,徒叹奈何!
二、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制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2.爆发时间:1856年10月。
3.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背景: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奕䜣留守北京,担任议和大臣。
2.概况:10月初,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给我们的启示
教育资源
火烧圆明园不仅是列强侵华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火烧圆明园不仅给中华文明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不会被欺凌。
4.签订《北京条约》
签约双方:中英、中法。
签约内容: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大幅增加赔款额。
四、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
(1)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2)方式: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过程
(4)结果: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五、重点归纳
教育资源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从背景及目的看,西方列强不满足鸦片战争所获得的权益,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提出“修约”的无理要求,遭清政府拒绝后,发动侵略战争;
(2)从侵略力量看,鸦片战争的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既有英法两国直接出兵,又有美俄两国“调停”;
(3)从侵略区域看,鸦片战争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从东南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4)从战争结果看,清政府都被打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六、随堂演练
【例1】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英法联军攻陷广州②签订《北京条约》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④签订《天津条约》
⑤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A.①②③④⑤⑥B.⑥①③④⑤②
C.①⑥④③②⑤D.⑥①④③②⑤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①⑥发生于1856年,并且⑥是引发①的借口;②③发生于1860年,并且②在③之后;④发生于1858年;⑤发生于1861年。
答案:D。
【例2】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及辨析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圆明园,造成大量文物、古迹被毁及大量珍宝流失,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答案:B。
【例3】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
C.日本D.俄国
解析:在中国近代史上,领土被割占是个难以回避的沉重话题。近代中国由于贫弱,教育资源
沦为鱼肉让人宰割,俄国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它表面上以调停人自居,背后却巧取豪夺:中俄边境上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被它据为已有,D项正确。英法美列强虽然也非善类,但在抢夺中国领土方面,相较俄国只能是“甘拜下风”。
答案:D。
七、补充资料
1.奕䜣
奕䜣(1832-1898),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1851年封为恭亲王。1860年9月,咸丰帝于英法联军攻陷通州八里桥后逃往热河,令奕䜣留守北京,“督办和局”。10月24日、25日,奕䜣先后与英、法代表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奕䜣、桂良、文祥受命为总署大臣。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11月,奕䜣与慈禧勾结,利用领有重兵驻扎北京一带的胜保,发动政变,搞掉了当权的以肃顺为核心的赞襄政务八大臣。从此,慈禧垂帘听政,奕䜣为议政王,掌管军机处及总理衙门。奕䜣力主“借洋兵助剿”,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成为清廷中枢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1865年,因受慈禧猜忌,被罢去议政王职务。1884年中法战争中,被免去一切职务。1894年,重新起用为总理衙门大臣,后又受命督办军务。1898年戊戌变法之初病死。
2.圆明园的海晏堂
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幽美。清朝帝王征调全国的能工巧匠花费150年时间,在这里建造起豪华壮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圆明园占地350公顷。它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开凿湖泊,堆积土山,再点缀些亭台楼榭,形成许多秀丽的景点。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类似庐山飞流直下的瀑布,类似杭州西湖的波光水色,也可以领略神话传说中仙人出没的海岛宫阙。能工巧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祖国的锦绣河山集中到一座园林里来。这是园林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能工巧匠们还大胆吸收了外国建筑艺术,建造了海晏堂、远瀛观等一组带中国风格的西洋楼。但这些都已被英法联军毁坏。教材配图就是海晏堂。它虽为欧洲式的建筑物,但装饰的花纹却是中国传统的样式。海晏堂前有十二生肖喷泉。喷泉饰物十二生肖是用铜制作的,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遗失。近年,中国有关方面从国际文物拍卖市场买回其中的牛头、猴头和虎头三件国宝。
3.沙俄对黑龙江以北中国领土的侵略和非法军事占领
沙皇俄国本是一个欧洲国家。16世纪下半期,其势力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17世纪中期,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1689年,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这样,从法律上肯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都属中国领土。从19世纪40年代起,沙俄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利用中英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时机,大肆入侵中国东北地区。1847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派遣海军大尉涅维尔斯科依率领俄军探险队侦察黑龙江口
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