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新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案学习专用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重点难点】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提问:你到北京去过圆明园吗?你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的一些什么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婪的欲望,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这一目的同鸦片战争是一脉相承的。

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简单识记《天津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关《天津条约》的影响将在后面部分进行重点分析。

目标导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借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了解《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史实;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如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的根源所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历史地图、音像及文字资料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分组合作,展开课堂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突破重点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新课导入】投影:圆明园复原图导入:曾经,在北京西郊有一个兼具江南和江北风光的“万园之园”——圆明园。

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

然而,今天当我们前往参观时,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历史,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

【新授】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教师提问: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学生回答:①割让香港岛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②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③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④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补充:《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深重的灾难。

那么,列强是否满足于既得利益呢?它们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请学生们依据教材讨论交流。

学生阅读材料,分组交流,由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归纳:列强的贪婪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它们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圆明园残迹和复原的图片,通过比较,设问:昔日富丽堂皇的圆明园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我国又因此遭受了哪些灾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讲授新课:(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展示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并分析: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2.学生阅读教材,讲述“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3.阅读图片:《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侵略者和经过。

提示:时间:1856——1860年;侵略者:英、法、俄、美;经过:第一阶段:1856年10月~1858年6月,攻陷广州,直逼天津,威胁北京。

1858年,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占领天津,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4.指导学生归纳《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危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2. 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
3. 授课时间:第பைடு நூலகம்课时
4. 教学时数:45分钟
本节课将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起因、过程及影响展开,结合新人教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该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对历史的认识和分析能力。通过讲解、讨论和互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 运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形成深刻的历史认识。
5. 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确保学生掌握。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的教材。
2. 辅助材料:准备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视频片段,以及战争过程的动态演示文稿。
1. 案例一:火烧圆明园
让学生分析火烧圆明园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案例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让学生了解条约的内容,分析条约对我国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
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
第七环节: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我国历史发展。
第八环节:课后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5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课件(-共52张PPT)
俄国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通 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了150多万平方千 米的中国领土,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 积,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比较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 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特权
2. 《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大幅增加。
圆明园遗址
能抢的都抢了, 能烧的都烧了, 就剩下这些石头了!
英、法号称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本 在地质球上上某却个如角此落里野有蛮着、一贪个人婪间,奇对迹:我它们叫国夏家宫。犯 …西都…下体人了现民在的滔这想天座象大宫力殿所罪中能。。创我造…们的…一有赞切一同几天雨乎,是两果神个的话强观性盗点的闯东入, 了夏对宫侵,一略个者进的行洗罪劫行,无另比一个痛放恨火;焚烧但。是…,…我在历们 史的对审当判台时前国,家一个的强的盗落叫后做法也国非,常另一痛个心叫。做今英国天, 。…我…们我相一信定解要放了努的力法学国习、涤真荡本了领污泥,浊把水祖的国法国建 一天定是设会一得把定这 会空笔 来前不 到强义 的之。大财,归实还现给被中抢华劫民过的族中的国重,新这一崛 ——起[。法国]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1.背景:第二次在中国内战(太平天国运动) 期间
2.侵略国: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 俄、美 3.规模:第二次更多国家参与,时间更长,范围 更广
4.危害:第二次危害更大(使中国丧失大量土地; 圆明园被焚毁;列强的侵略势力进入内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八上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标分析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本课主要讲述了英、法两国在美、俄两国的支持下发动的第二鸦片战争,并通过战争与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的一系列罪行与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的重要节点,英法美俄列强攫取在华权益在国内激起了人民的不满,进一步激化国内矛盾;在国际上是对其他国家的一种“吸引”,侵略国家数量增加,侵略程度不断加深。

(二)教学重点、难点内容: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火烧圆明园破坏罪行和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侵略史实。

难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为何说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加深?)三、学情分析(一)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1.基础知识:80%以上学生能够掌握;2.重点知识:80%学生能够掌握;3.难点知识:70%学生能够掌握(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1.中国近代史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到了八年级掌握了一定的历史方法,具有一定的历史能力。

对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与程度变化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对比来使学生“发现”。

总的来说内容量较中国古代史部分增加,时间上任务上都会更加紧凑。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解并掌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史实。

通过阅读分析本课相关的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通过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命名原因,提高学生将历史事件建立有机联系的能力;通过对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的解读,培养学生识别历史地图的能力。

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本课相关史料,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史料分析能力与历史史实联系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材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在时间、过程和影响上有所不同,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深入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类历史事件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需要教师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其主要参与者、重要战役和条约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及主要参与者、重要战役和条约等内容。

2.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异同,学生对于战争类历史事件的客观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分析其异同,深入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战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基本情况。

3.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历史图片、地图、教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引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题。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精品教学课件
(二)第二阶段:1860年
咸丰逃跑,奕䜣留守
9月22日咸丰帝让他的弟弟奕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自己携皇后、懿贵妃等离京逃往避暑山庄。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 200余亩,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悠游享乐,并在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丧失更多领土主权
赔款大幅增加
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便利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合作探究:
一是数量增多;二是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三是由沿海深入内地;四是由南方伸向北方;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起止时间
侵略者
签订条约
通商口岸
领土主权
影响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40-1842
1856-1860
英国
主凶:英法;帮凶:美俄
中英《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东南沿海
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割香港岛
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侵占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
B
3.(2021·山东聊城)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中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2020·山东东营)今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 圣,圆明不复园。”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材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原因、影响等方面,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

教材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历史事件,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的认识尚不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原因、影响,掌握相关历史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原因、影响。

2.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原因、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历史感悟。

2.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3.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学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历史图片、地图、文献等资料。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图书、文章、视频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历史人物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精品教案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精品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由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形成归纳说明英、法、美“修约”要求与战争爆发关系的思维方式;通过了解《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形成分析论述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思维方式;通过图表分析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方位、面积和后果,形成读图理解能力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的学习中,认识到英法等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从而形成强烈的国家忧患意识;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圆明园图片:导入新课(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叫圆明园)二、新课讲解模块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原因1854年夏,英、法、美三国提出修改条约。

主要要求有三点:中国全境开放通商,至少长江可自由航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

1856年,美国公使再次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修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1)直接原因:列强提出修约要求被拒。

(2)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3)战争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知识拓展】“亚罗号事件”“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但已经过期。

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

英国驻广州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

两广总督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

这就是所谓的“亚罗号事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二课,主要分为“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三个子目。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战败,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出兵,火烧圆明园,并签订了《北京条约》。

沙俄趁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教师应结合上一课内容进行教学。

教师可利用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自学教材、观看视频资料以及补充史料,了解英法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劫掠、焚毁圆明园的史实,分析《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认识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列强侵华罪行的揭露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读表格与识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有关史实,,痛陈侵略者破坏文明的可耻罪行,联系现实,得出落后就要挨打,警示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列强侵华的罪行?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五、教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师生互动五、教学工具?????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鸦片战争的历史,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实际交战方?结果?影响?)?师:鸦片战争后,列强从中国获取了很多利益,但是他们就此满足了吗?之后列强们又在我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那?这节课我们来看一下,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板书)?(一)【出示学习目标?】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请学生朗读。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通过介绍战争背景、战争过程和战争影响,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真相,认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详细过程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感兴趣,希望深入了解相关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认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过程。

2.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历史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3.课堂讨论道具和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详细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让学生了解战争的全貌。

3.操练(10分钟)针对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二、泱泱大国,山河破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三、千年变局,旧梦方醒——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原因及战后之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出示禁毒海报近年来,我国为了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幸福,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许多缉毒英雄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历史上清政府曾以条约的方式公开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出示《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部分条款)问:这个条约的签订与那次战祸有关?由此导入新课。

学生看图,进行思考通过当今我国大力开展的禁毒工作和历史上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的强烈对比,引发学生思考,以次导入新课。

一、拒绝修约,战祸又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过程1、说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婪欲望,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明白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1.掌握相关史实2.结合教材明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了解英法联军的罪行,勿忘国耻。

二、泱泱大国,山河破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1、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北京条约》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互讨论,分析《北京条约》的危害3.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之多,它不仅享有英法所得的各项权利,还侵占了我国1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受益者4、指导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又一次灾难,它使带问题阅读教材,提炼信息培养学生提炼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

对比提升学生分析。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_第一单元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_第一单元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教学设计_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的第2课,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中国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内外压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可能对这段历史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主权的历史责任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的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多媒体素材。

3.教学资源: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如书籍、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战争中的关键事件,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❶教学分析➷重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难点: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遗址和相关视频)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书信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提问:这两个强盗是谁?你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由此导入新课。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思考后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或目的)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婪的欲望,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这一目的同鸦片战争是一脉相承的。

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展示课件:“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教师讲述:(展示课件内容)请同学们简单识记《天津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关《天津条约》的影响将在后面部分进行重点分析。

目标导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

(D ) A.英美联军
B.美俄联军
C.俄法联军 D.英法联军
2.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 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
的是( D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由于圆明园的物品清单在火中被毁,因此当时有 多少文物已无法考证。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 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
英国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圆明园 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 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 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这项商品而感到耻辱。”
——时任美国外交官的卫三畏调侃这一事件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会发生。“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 鸦片战争的借口。战争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陆续完成,世界资 本主义在19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扩大国外市场,掠夺殖民地,已经 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共同的强烈愿望。侵略中国,就是要进一步打开中国 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3. 签订条约
①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 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②随后,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条约 签订国家
主要内容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
中国与俄、美、 英、法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 自由航行
《通商章程善 后条约》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课件(部编版)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课件(部编版)

明确目标 培育素养
定目标 育素养
01 02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 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 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 观念)
运用史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唯物史观、史 料实证、历史解释)
03
通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等,认识到落后家要挨打。(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1854年2月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问题探究Βιβλιοθήκη :英国预想通过什么方式扩大通商口岸?
修订条约
清政府担心危及自己的统治,拒绝修约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壹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背景)
问题探究4:面对难以打开的中国市场,列强是轻易放弃还是扩大侵略步伐?
中英“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是中国走私船,被广州水师查获,英国谎 称是英国船只并称毁坏英国国旗,要求释放船员并道 歉,清政府为避免事态扩大,释放船员,没有道歉。
40万平方千米
1881年《改订条 约》割占西北地 区7万多平方千米
1858年《瑷珲条约》 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 龙江以北地区60多万
平方千米(最多)
《瑷珲条约》签订后,恩格斯曾指出:俄国“从中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 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马克思:“沙俄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 到更多的好处”。
侵略势力渗透到统治中心附近
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问题探究2:观看视频,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圆明园由“万园之园”变成残垣断壁,面对 火烧圆明园的屈辱历史,你有何感受?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侵略者和结果;
2.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3.简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的史实,谈谈这些侵略史实留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
1.分析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区别;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856年,贪婪无度的英法列强,再次狮口大张,修约不成,武力逞强,意图扩大中国市场,焚毁圆明园的野蛮行径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

俄国人趁火打劫,名曰调停,实则巧取豪夺,将我国大片领土吞没。

国家贫弱,任人宰割,志士仁人,徒叹奈何!
二、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制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2.爆发时间:1856年10月。

3.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背景: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奕䜣留守北京,担任议和大臣。

2.概况:10月初,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给我们的启示
教育资源
火烧圆明园不仅是列强侵华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火烧圆明园不仅给中华文明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不会被欺凌。

4.签订《北京条约》
签约双方:中英、中法。

签约内容: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大幅增加赔款额。

四、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
(1)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2)方式: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过程
(4)结果: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五、重点归纳
教育资源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从背景及目的看,西方列强不满足鸦片战争所获得的权益,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提出“修约”的无理要求,遭清政府拒绝后,发动侵略战争;
(2)从侵略力量看,鸦片战争的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既有英法两国直接出兵,又有美俄两国“调停”;
(3)从侵略区域看,鸦片战争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从东南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4)从战争结果看,清政府都被打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六、随堂演练
【例1】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英法联军攻陷广州②签订《北京条约》
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④签订《天津条约》
⑤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A.①②③④⑤⑥B.⑥①③④⑤②
C.①⑥④③②⑤D.⑥①④③②⑤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①⑥发生于1856年,并且⑥是引发①的借口;②③发生于1860年,并且②在③之后;④发生于1858年;⑤发生于1861年。

答案:D。

【例2】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及辨析能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圆明园,造成大量文物、古迹被毁及大量珍宝流失,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答案:B。

【例3】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
C.日本D.俄国
解析:在中国近代史上,领土被割占是个难以回避的沉重话题。

近代中国由于贫弱,教育资源
沦为鱼肉让人宰割,俄国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它表面上以调停人自居,背后却巧取豪夺:中俄边境上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被它据为已有,D项正确。

英法美列强虽然也非善类,但在抢夺中国领土方面,相较俄国只能是“甘拜下风”。

答案:D。

七、补充资料
1.奕䜣
奕䜣(1832-1898),爱新觉罗氏。

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1851年封为恭亲王。

1860年9月,咸丰帝于英法联军攻陷通州八里桥后逃往热河,令奕䜣留守北京,“督办和局”。

10月24日、25日,奕䜣先后与英、法代表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

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奕䜣、桂良、文祥受命为总署大臣。

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

11月,奕䜣与慈禧勾结,利用领有重兵驻扎北京一带的胜保,发动政变,搞掉了当权的以肃顺为核心的赞襄政务八大臣。

从此,慈禧垂帘听政,奕䜣为议政王,掌管军机处及总理衙门。

奕䜣力主“借洋兵助剿”,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成为清廷中枢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

1865年,因受慈禧猜忌,被罢去议政王职务。

1884年中法战争中,被免去一切职务。

1894年,重新起用为总理衙门大臣,后又受命督办军务。

1898年戊戌变法之初病死。

2.圆明园的海晏堂
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幽美。

清朝帝王征调全国的能工巧匠花费150年时间,在这里建造起豪华壮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圆明园占地350公顷。

它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开凿湖泊,堆积土山,再点缀些亭台楼榭,形成许多秀丽的景点。

在这里人们可以观赏类似庐山飞流直下的瀑布,类似杭州西湖的波光水色,也可以领略神话传说中仙人出没的海岛宫阙。

能工巧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把祖国的锦绣河山集中到一座园林里来。

这是园林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能工巧匠们还大胆吸收了外国建筑艺术,建造了海晏堂、远瀛观等一组带中国风格的西洋楼。

但这些都已被英法联军毁坏。

教材配图就是海晏堂。

它虽为欧洲式的建筑物,但装饰的花纹却是中国传统的样式。

海晏堂前有十二生肖喷泉。

喷泉饰物十二生肖是用铜制作的,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遗失。

近年,中国有关方面从国际文物拍卖市场买回其中的牛头、猴头和虎头三件国宝。

3.沙俄对黑龙江以北中国领土的侵略和非法军事占领
沙皇俄国本是一个欧洲国家。

16世纪下半期,其势力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17世纪中期,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

1689年,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

这样,从法律上肯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库页岛都属中国领土。

从19世纪40年代起,沙俄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利用中英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时机,大肆入侵中国东北地区。

1847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

穆拉维约夫派遣海军大尉涅维尔斯科依率领俄军探险队侦察黑龙江口
教育资源
和库页岛一带,并对中国庙街实行军事占领。

1853年5月,尼古拉一世悍然宣称: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中下游以北和鞑靼海峡沿岸均属俄国。

在1853年内,俄军又占领奇集屯、哈吉湾(取名为尼古拉一世皇帝港,今苏维埃港)、克默尔湾(建亚历山大港)、阔吞屯(建马林斯克哨所),并在库页岛建立军事哨所。

这样,黑龙江下游地区大片中国领土便置于俄国军事控制之下。

1854年到1857年,穆拉维约夫又从俄国外贝加尔组织哥萨克军先后四次从石勒喀河下驶,武装航行黑龙江,在黑龙江左岸建立一系列军人哨所和移民村屯,完成了对我国黑龙江以北大片领土非法的军事占领。

1856年12月,俄国政府悍然宣布设立以庙街为中心的“滨海省”,把黑龙江下游大片地区强行划归俄国。

教育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