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文化影响及比较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文化影响及比较研究
【摘要】:社会救助行为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发展的。早在远古自然经济时代,社会救济行为就出现了,19世纪发展为济贫制度,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现代社会救助制度,各种形式和水平的社会救助行为是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也受政府职能范围、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以及其他相关制度的影响。社会救助作为一种文明的、高级的制度是逐步发展完善的,随着社会进步,就要求救助水平越来越高,规章制度越来越完备,机制设计越来越高效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保障要求的提高,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己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社会保险及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更是吸引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及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但是对社会救助问题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特别是关于社会救助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正在走进一场严峻的考验——史无前例的历史性变迁中。在全球化语境下,重新审视社会救助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从中找寻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命运,是完善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保障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与紧迫任务。本论文从社会救助与文化传承的内在关联入手,对当代中国社会救助的文化影响进行全新深入剖析。系统归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根本特点和中国社会救助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方式。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以及伴随着的文化影响,及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救助制度与文化传承关系的演变。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目前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揭示产生社会
救助制度的社会文化根源,指出社会救助所赖以存在的文化条件。最后,本论文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应该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影响,特别指出了传统文化、互助、慈善对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救助制度的影响。【关键词】:文化传统文化社会救助比较研究对策【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C913.7
【目录】:摘要6-7Abstract7-11第一章导论11-15一选题缘由11-12二文献综述12-14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4四创新与不足之处14-15第二章文化与社会救助制度关系分析15-20一文化的涵义15-16二文化与社会救助制度关系分析16-20(一)文化对社会救助的影响16-18(二)社会救助对文化的影响18-20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对社会救助制度的影响20-26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20-21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21-23(一)“天地者,生之本也”的农耕型文化21-22(二)宗法血缘社会和宗法制文化22(三)重视整体协调22-23(四)浓厚的儒家思想23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救助制度的影响23-26(一)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社会救助制度的影响24(二)传统文化对社会救助模式选择的影响24-25(三)传统历史对社会救助模式选择
的影响25-26第四章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救助制度及与国外的比较26-36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起源及其传统价值26-29(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起源26-27(二)我国社会救助的传统价值27-29二国外社会救助制度及其与文化之间的关系29-33(一)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演进29-30(二)几个代表性国家社会救助中的文化特色30-33三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救助制度与国外的比较33-36(一)欧美国家社会救助类型划分特点分析33-34(二)我国传统社会救助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34(三)启示与借鉴34-36第五章发挥传统文化优势,促进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36-42一加强传统文化宣传,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36-37二弘扬传统互助思想,建立互助性社会救助制度37-39三发展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39-42结束语42-43参考文献43-46致谢46-47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7-48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