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3d297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4.png)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知道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2. 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和尊敬。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母亲节的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母亲节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母亲节的由来,引导学生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和尊敬。
3. 示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创作一幅表达对母亲的热爱和尊敬的绘画作品。
4. 学生创作(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进行绘画创作。
5. 展示和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在学生创作环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评价环节,教师应注重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让学生将自己创作的作品送给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祝福和爱意。
2. 组织学生进行母亲节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贺卡、康乃馨等,增进学生与妈妈的亲子关系。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妈妈表达自己对她的祝福和爱意。
2. 完成一幅以母亲节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下一节课进行展示。
八、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发挥创新意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意?3. 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母亲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妈妈的节日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妈妈的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d5bbd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5.png)
妈妈的节日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选自人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主题为“妈妈的节日”,主要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庆祝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深化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呈现了与母亲节相关的各种美术元素,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明白母爱的伟大,知道如何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美术手段,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创作出体现母爱主题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加深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培养学生关爱母亲、感恩母亲的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美术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心中对母亲的爱转化为具体的美术作品,如何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彩色卡纸、水彩颜料、油画棒、剪刀、胶水等制作材料,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
2.书籍及资料:《妈妈的节日》教材、关于母爱的故事、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或展示一些关于母亲的图片和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5月第二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从而引出“母亲节”这一话题。
2.知识点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母亲节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庆祝方式等知识,让学生全面了解母亲节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同时,展示一些优秀的以母爱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与学生共同欣赏,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灵感。
3.学生创作根据刚刚讲解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动手创作一幅以母爱为主题的作品。
可以是个人的绘画作品,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手工制品。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作品展示与评价完成作品后,请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一年级下册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4de5b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4.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妈妈的节日相关的美术作品。
2. 培养学生对妈妈的感恩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祝福。
教学重点:1. 欣赏和分析妈妈的节日美术作品。
2. 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和祝福。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祝福。
教学准备:1. 收集一些妈妈的节日相关的美术作品,如画作、手工艺品等。
2. 准备一些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笔、水粉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妈妈的节日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妈妈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和他们对妈妈的爱。
二、欣赏妈妈的节日美术作品(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妈妈的节日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观察。
2.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美术元素,如颜色、形状、线条等。
3. 与学生一起探讨作品中所表达的主题和对妈妈的爱。
三、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祝福(10分钟)1. 让学生思考自己要对妈妈说的话和对妈妈的祝福。
2. 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如颜色、形状、线条等,将自己的爱和祝福表达出来。
3.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绘画工具和材料,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幅表达对妈妈的爱和祝福的画作。
四、展示和分享(5分钟)1.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作品中的爱和祝福。
3. 让其他同学欣赏和学习彼此的作品,互相给予鼓励和赞美。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学到的爱和祝福传递给妈妈。
3. 总结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强调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和祝福。
2. 学生可以与妈妈一起创作一幅画作,增进亲子关系。
3. 教师可以组织类似的美术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节日中表达对他人的爱和祝福。
六、探索妈妈的节日传统(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一些与妈妈节日相关的传统习俗和活动。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2课《妈妈的节日》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https://img.taocdn.com/s3/m/0bb90d0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f.png)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妈妈的节日》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绘画的形式给妈妈送礼物学情分析:这一节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范畴,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启发学生在妈妈节日时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所以画面可以表现妈妈过节日时的情景,也可以更丰富多样,重在表现出自己对妈妈的那份爱。
农村小学的学生基础不好,孩子年龄小,绘画技能差,教师要加强引导。
教学难点:1、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2、敢于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妈妈节日的创意画。
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导入同学们看看,这几幅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妈妈给孩子剪指甲、妈妈陪孩子阅读、地震中妈妈保护孩子)师:妈妈对我们的爱是伟大的,我们应该感谢妈妈赐予我们生命,并一直在我们的身边保护我们、关爱我们。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的心情来学习12课。
(引入课题:妈妈的节日)二、教学新授想一想,说一说:1、介绍一下“我的妈妈”,妈妈平时都做些什么?2、妈妈的生日是哪天?3、还有哪些妈妈的节日?师总结:妈妈平时都很忙、很辛苦,要上班,要做家务,还要照顾我们,妈妈很爱我们,我们也要爱妈妈。
我们大家一起来唱一唱和妈妈有关的歌曲。
教师继续引导:儿童节的时候我们都收到过哪些礼物?那么在妈妈的节日里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帮妈妈做家务、动手给妈妈做贺卡、给妈妈画幅画像……)三、学生作业把刚才我们说的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评价、优秀作品欣赏五、课堂小结: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妈妈对我们无私的爱,我们要学会尊敬母亲,生活中要帮助母亲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在未来的明天,要孝敬母亲、报答母亲。
一年级美术下册《妈妈的节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里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出自己对妈妈的爱。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add2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a.png)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制作贺卡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发挥创意,设计独特的母亲节贺卡。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将心中的祝福表达出来。
2. 引导学生理解母亲节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准备:1. 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制作工具。
2. 有关母亲节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学生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2. 学生分享自己为妈妈做过的事情,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二、欣赏作品(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有关母亲节的艺术作品,如绘画、剪纸等。
2. 学生欣赏并讨论这些作品的特点和创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创作贺卡(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属于自己的母亲节贺卡。
2. 学生动手制作贺卡,可以使用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工具。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四、展示作品(5分钟)2.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母亲节的意义。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贺卡过程中的表现,分享对母亲的爱意。
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贺卡的创意和技巧。
2.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母亲节的理解和感恩之心。
六、教学扩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制作贺卡,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如为母亲煮一顿饭、给母亲按摩等。
3. 教师鼓励学生在母亲节当天实际行动,将爱意传达给母亲。
七、案例分析(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母亲节贺卡作品,分析其设计亮点和制作技巧。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5af7bb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c.png)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学会尊重和关爱母亲。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内容:1. 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2. 绘画技巧和创意表达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四、教学难点:1. 绘画技巧的掌握2. 创意表达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画纸等)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讲解: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和创意表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学生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小事,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
2. 鼓励学生积累绘画素材,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九、课程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2. 学生对母亲节的认知和感悟3. 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十、教学拓展:1. 组织母亲节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母亲节的意义。
2. 开展母亲节手工艺品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增进亲子关系,共同庆祝母亲节。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母亲节插画或者实物样品,激发学生的兴趣,询问学生对母亲节的了解。
2. 讲解:简要介绍母亲节的起源和庆祝方式,强调对母亲的感激和爱。
3. 创意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对母亲的爱,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4. 技法指导:简单介绍绘画的基本技巧,如色彩搭配、画面构图等。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087ba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e.png)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对母亲的爱。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对母亲的爱。
2. 如何评价学生的作品。
五、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水彩笔、剪刀等)。
3. 学生作品展示板。
【导入】教师通过PPT课件介绍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并感恩母亲的付出。
【新课】1. 教师讲解并演示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实践。
【练习】1. 学生自由发挥,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达对母亲的爱。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给予鼓励和建议。
【展评】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创作过程和表达能力。
【作业】学生回家后,给母亲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表达对母亲的爱。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不同国家的母亲节日期,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多样性。
2. 新课:教师讲解并通过PPT展示不同艺术作品中的母亲形象,引导学生分析母亲形象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关于母亲的画作。
4. 展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注重评价学生的创作过程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2. 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评价学生对母亲节的了解和感恩之心。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家长参加母亲节作品展示活动,增进家校互动。
小学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小学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f33ec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b.png)
-创作主题绘画作品: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绘画材料和技法的运用:教授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绘画材料和技法,提高美术表现力。
举例:在讲解母亲节的意义时,可以通过讲述母亲节的起源故事,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价值和贡献。
2.教学难点
-人物特征的描绘:如何把握母亲的形象特征,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生动描绘。
-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感恩之情融入绘画作品,使作品具有感染力。
-绘画材料和技法的运用:选择合适的绘画材料和技法,以达到理想的表现效果。
-审美评价: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举例:在描绘母亲形象时,教师可以示范如何抓住面部特征和表情,以及运用色彩表现情感。对于绘画材料和技法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材料和技法的效果,以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作出合适的选择。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妈妈的节日》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妈妈的样子?”(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描绘出心中妈妈最美的样子。
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教材,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绘画技巧,同时培养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和感恩之心。
二、核心素养目标
《妈妈的节日》教案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通过观察母亲的形象,学会从美术作品中提取信息,理解母亲节的意义。
2.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力,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母亲形象作品。
小学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小学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16e5a74431b90d6c85c7c6.png)
关注我关注我
小学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篇一】小学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材分析:
重点:通过描绘表现自己对妈妈的爱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产生心灵强烈的共鸣
关键:各种方法的运用、组合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
学情分析:
学生都对妈妈有种爱和依赖,但现在的孩子更多的是一种不觉察、不领悟的爱、体验
不深,所以老师应该运用各种方法产生共鸣。
教具:录音机,画家母爱的作品,学生作品也可以。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和妈妈的照片。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维持全班纪律。
10。
小学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范文共三篇
![小学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范文共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7af2182e3f5727a5e962a4.png)
小学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材分析:重点:通过描绘表现自己对妈妈的爱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产生心灵强烈的共鸣关键:各种方法的运用、组合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学情分析:学生都对妈妈有种爱和依赖,但现在的孩子更多的是一种不觉察、不领悟的爱、体验不深,所以老师应该运用各种方法产生共鸣。
教具:录音机,画家母爱的作品,学生作品也可以。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和妈妈的照片。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维持全班纪律。
2、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有一首好听的歌我想你们都会唱吧?(放音乐)与学生一起唱!这首歌的名字叫《世上只有妈妈好》,是许多小朋友学会的第一首歌,每个人都有一位疼爱自己的妈妈,那你了解你的妈妈吗?生:我的妈妈是一位农民……师:你可以说说你妈妈的样子吗?生:她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师:你能讲讲你与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吗?生:打针时、睡觉时……师:老师也给小朋友讲一位妈妈的故事吧!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一家三口一起去爬山,两座山之间有一条供游人游览并且观风光的索道,可是不幸的是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索道不幸坠落了下来,就在坠落的过程中,妈妈托起了孩子,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孩子,让孩子活了下来。
世界上最崇高最圣洁的爱就是母爱,所以在一年之中,有三个节日是属于妈妈专有的,你们知道吗?生:母亲节、三八妇女节、妈妈的生日师:有哪些小朋友知道你自己妈妈的生日?生:(举手)师:当你在过生日吹着蜡烛的时候,你有没有看到妈妈眼中欣慰而满足的表情?但在妈妈节日的时候,你对妈妈做了些什么呢?(板书课题)3、讲授新课师:从古至今,表现母爱的美术作品一直是画家们从不厌倦的主题,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欣赏作品)师:如果今天就是妈妈的节日,你准备怎么做?生:打扫卫生、劳动!生:画张画作为礼物!生:唱歌给妈妈听!生:洗衣服……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其它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吧!(欣赏课本)4、学生作业师:下面也让我们动起画笔,来绘画妈妈、祝福妈妈,并在节日里送上你最特别的祝福吧!在妈妈的节日里,你和妈妈之间的故事吧。
《妈妈的节日 》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 (3)
![《妈妈的节日 》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 (3)](https://img.taocdn.com/s3/m/23ce6e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e.png)
《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感受母爱的伟大,同时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趣味性,又有情感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也对母亲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学习这一课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基础,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掌握一些简单的绘画和手工技巧,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懂得感恩和回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掌握一些简单的绘画和手工技巧,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母亲节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
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3 分钟)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吗?学生:不知道。
老师:母亲节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
你们想不想给妈妈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呢?学生:想!老师:好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绘画和手工的方式,给妈妈制作一份礼物。
你们准备好了吗?学生:准备好了!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母亲节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5d3f125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f.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妈妈的节日》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妈妈的形象,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包括: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教学内容1. 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
2. 妈妈的形象特征和描绘方法。
3. 人物画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准确地捕捉和表现妈妈的形象特征,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妈妈的图片、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母亲节的重要性。
2. 观察与描绘:让学生观察妈妈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妈妈的形象特征,并教授描绘方法。
3. 绘画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所学知识,进行妈妈的形象描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妈妈的节日》2. 内容:母亲节的由来和意义、妈妈的形象特征和描绘方法、人物画的构图和色彩搭配。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根据本节课所学,回家后为妈妈画一幅肖像画。
2. 作业要求:准确地描绘妈妈的形象特征,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过程是否顺利,教学效果是否满意。
2. 学生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是否提高了绘画技能,是否更加了解和敬爱妈妈,是否学会了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内容”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及能否达到教学目标。
妈妈的节日美术教案
![妈妈的节日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173b4caf1ffc4ffe47ac53.png)
妈妈的节日美术教案【篇一:一年级美术第十二课《妈妈的节日》教案】一年级美术教案【篇二:人教版美术一下《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1】妈妈的节日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身边有限的材料,运用有趣的创意,或绘画、或制作、在妈妈的节日里为妈妈送上一份心意。
3.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学生有秩序的学习、完整地表达语言、和认真倾听他人讲话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通过绘画、制作表达自己的愿望。
2.学会认同自己的作品。
3. 敢于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自己的创意。
教学难点:能够发挥想象,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自己特殊的创意。
教师准备:1.妈妈的生活录像、学生作品照片、小制作若干、各种动物亲情照片、教学课件2.教会大家一些手势(暂停、不说话、坐端正),引领同学们良好的听课秩序。
学生准备:彩纸、橡皮泥、彩色卡纸、剪刀、彩笔、小盒子、纽扣、丝带、信纸教学过程:一、认识英语单词,激发兴趣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单词(出示mather、mom、mama、momy单词卡片),谁知道它们怎么读?读给我听,好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对了,它们都是(板书:妈妈)的意思。
二、感受妈妈辛劳,体验情感1.快乐成长,妈妈哺育。
知道我们是怎样从一个小婴儿长成这么高的吗?(手势表示)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指名回答)(播放孩子是如何在妈妈的呵护下成长的生活录像)2.了解妈妈,关爱妈妈。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呵护,妈妈不仅仅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辛劳,还为家庭、为社会付出了更多的汗水。
不信,大家请看(播放妈妈工作、做家务、照顾老人图片资料)师小结:无论严寒酷暑,妈妈认真地上班、起早贪黑地做饭、做家务,照顾爷爷奶奶??她多辛苦啊!3.诗歌朗颂,感受母爱。
所以,有很多人都在歌颂母亲。
(播放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人教版美术一下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
![人教版美术一下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bae83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9.png)
人教版美术一下第12课《妈妈的节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妈妈的节日》是人教版美术一下第12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以母亲节为主题,通过绘画、制作等形式,让学生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绘画素材的收集、绘画技巧的指导以及创作方法的引导。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他们对母亲节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母亲的付出和奉献感受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母亲的辛勤付出,激发他们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感受母亲的辛勤付出,培养学生的孝敬之心。
2.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绘画、制作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母亲的付出,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五. 教学方法1.情感引导法:通过讲解、故事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母亲的辛勤付出,激发他们的孝敬之心。
2.实例分析法:展示优秀的绘画作品,分析其中的技巧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制作,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作能力。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收集关于母亲节的资料,如故事、图片等。
3.准备展示优秀作品的幻灯片。
4.划分课堂区域,设置绘画、制作等工作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情感引导:讲解母亲节的来历,分享关于母亲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母亲的辛勤付出,引导他们产生孝敬之心。
2.呈现(10分钟)展示优秀的绘画作品,分析其中的技巧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妈妈的节日美术教案
![妈妈的节日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0aae3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7.png)
妈妈的节日美术教案
目标:通过绘制母亲的肖像画,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祝福。
素材:
- 纸张或画布
- 铅笔
- 彩色铅笔或彩色油画棒
- 水彩颜料和画刷(可选)
- 母亲的照片或参考图片(可选)
步骤:
1. 引入 - 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或唤起回忆,引导学生们谈论自己的妈妈以及她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 设计 - 引导学生们设计一幅表达对妈妈感激的肖像画。
他们可以使用照片或参考图片作为素材,或者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3. 执行 - 让学生们开始绘制自己的肖像画。
他们可以先用铅笔勾勒出妈妈的轮廓和特征,然后使用彩色铅笔或彩色油画棒为肖像画上色。
如果他们想要尝试水彩绘画,可以使用水彩颜料和画刷进行涂抹和绘制阴影。
4. 反思 - 完成绘画后,邀请学生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扩展活动:
- 学生们可以写一封感谢信或制作一张贺卡,将肖像画与之结合,送给妈妈。
- 组织一个小型画展,邀请学生们的家长和其他同学来欣赏和
评论他们的作品。
- 探索其他绘画技巧,如粉彩画或素描画,以呈现不同风格的肖像画。
- 邀请妈妈们来校园,让学生们亲手向妈妈呈现他们的作品,并通过一场小型庆祝活动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一年级下册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6d204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c.png)
一年级下册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节日,即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妈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图片、手工制作材料等。
2. 学生准备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彩笔、剪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妈妈对自己的爱和付出。
二、教学内容(10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母亲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3. 学生动手制作手工,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三、学生创作(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手工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的心得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制作其他有关家人的手工作品。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访问,了解家人的生活和付出。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在学生创作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妈妈的节日,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10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风格的母亲节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了解不同艺术风格的特点,培养审美能力。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47870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7.png)
一年级美术《妈妈的节日》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通过绘画和制作礼物表达对母亲的爱。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通过绘画和制作礼物表达对母亲的爱。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母亲节的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绘画和制作礼物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为母亲做的礼物和祝福。
二、绘画教学(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母亲的特征,如发型、脸型、衣着等。
2. 学生发挥创意,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母亲。
三、制作礼物(10分钟)1. 教师展示制作礼物的示例,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给母亲。
2. 学生动手操作,制作礼物,可以选用纸张、彩泥、剪刀等材料。
四、欣赏与交流(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礼物,并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2. 学生互相欣赏、交流,表达对母亲的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绘画和制作礼物过程中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绘画和制作礼物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意发挥。
2. 学生对母亲节的认知和表达对母亲的热爱程度。
六、教学拓展(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世界各地的母亲节习俗,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母亲节习俗,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母爱表达方式。
七、家庭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后,向母亲表达自己的爱意,并记录下母亲的反应。
2. 学生完成作业,培养家庭情感交流,增进亲子关系。
八、课程延伸(5分钟)1.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参加母亲节相关的公益活动,如为母亲献爱心、帮助母亲做家务等。
一年级美术下册《妈妈的节日》优秀教学案例
![一年级美术下册《妈妈的节日》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2ca2fd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3.png)
4.设计富有层次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5.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进对家庭、亲情的理解和尊重,学会关爱和感激母亲。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使他们懂得回报家庭和社会。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妈妈的节日》这一主题的学习中,我将采用以下情景创设策略:
1.利用多媒体展示母亲节的图片、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节日的温馨氛围,引发他们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2.通过讲述感人的母爱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后续的美术创作奠定情感基础。
3.在教室内布置与母亲节相关的美术作品、卡片等,营造一个充满爱意的创作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感染。
2.引导学生认识到美术创作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启示:分享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引导学生学会用美术的眼光观察世界。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将布置以下任务:
1.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独立创作一份母亲节礼物,要求富有创意和情感表达。
-作业:制作一张贺卡或绘画作品,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将重点介绍以下内容:
1.美术基础知识:介绍色彩搭配、线条描绘等基本技巧,并结合母亲节主题进行讲解。
-实例:展示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作品,如温暖的色调代表母爱等。
2.艺术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尝试剪纸拼贴、绘画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操作:现场演示如何制作一张母亲节贺卡,教授基本的剪纸和绘画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可边画边涂色,也可
于大胆想象、
画完后再涂色。
表现,使教师
三、学生练习 1、提出作业要求。 阅读作业要求。
面向全体的教
2、教师巡视指导。 大胆创作
学思想得以进
四、展示评议 展示学生作品。
同 学 间 互 相 讲 讲 自 己 一步实施。
五、总结整理 教师适当总结。
的制作方法,及优缺
点。
板书 设计
范画
12. 妈妈的节日 1、先画有趣事里的妈妈和我 2、添加周围人物、景物,构成完整画面 3、可边画边涂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美术 )学 科 教 学 设 计
课题
12.妈妈的节日
年级 一年 备课教师 王辉
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时 1 课时 课 型 设计应用
教学 目标 (三维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2、引导学生运用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 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3、培养孩子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把生活中的趣事表现清楚。
教学难点 突出了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2、回忆过生日的情景。 挑 一 次 印 象 最 深 的 生 问题的相应办
二、讲授新课 1 欣赏评述教材范例 日讲出来给大家听
法。
①出示一幅学生的绘画 把 自 经 历 的 有 趣 的 事
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 画了出来,
通过讨论,回
说画上所表现的故事。 分 析 书 中 小 画 家 画 的 答问题使学生
②欣赏书中图例,谈谈 是什么,自己最喜欢哪 获得了成功的
精品资料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相应的背景。
学生分析、思考。
通过体验,欣
讲解表现方法
赏了部分学生
1、先画过生日的妈妈在 学 生 了 解 画 出 人 物 的 作品,再加上
画面主要位置。
衣着、动作、表情,尽 教师理论及实
2、添加周围人物或景 量跟别人不一样。。 际的引导,使
物,构成完整画面。
更多的同学敢
教具学具 范作、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1、导入:5 月的第二个 学生欣赏,感受。
通过观察研
星期日是什么日子?
究, 提高归纳
(母亲节)在妈妈的节 学生讨论,交流。
总结的基本能
日里,你为妈妈做了些
力,让学生自
什么?你知道妈妈的生
己发现重难
日是哪一天吗?
点,思考解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你的感受。
一幅?为什么?
口语交流的体
③指导创作方法:明确 学习创作方法
验,达到了本
主题,确定人物,添画
节课教学的目
标。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 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用多媒体、学生自己搜集、教师讲解等形式, 让同学们了解 5 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日子?(母亲节)这一 天是妈妈的节日;母亲节的来历以及一些伟大妇女的事迹,继而 引导同学们知道妈妈也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员,我们应该热爱 我们的妈妈,关心体贴妈妈。在妈妈的节日应该送妈妈节日礼物, 以及制作“连心卡”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妈妈的教育,培养 他们“妈妈快乐我快乐”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