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和古代的人口迁移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南迁的历程、原因、影响和启示

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南迁的历程、原因、影响和启示

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南迁的历程、原因、影响和启示我国历史上曾进行过三次人口迁移,这三次大迁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人口迁移。

所谓“人口迁移”,一般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这种变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变动。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在这一片地区。

引起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战乱、移民支边和自然灾害等,但战乱往往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们为逃避战乱地区而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下面分别对三次人口南迁情况进行介绍:1、两晋南北朝时期(“永嘉之乱”)——第一次人口南迁高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特别是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和西晋的“永嘉之乱”,黄河流域战火连绵,长时间的战乱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重大的灾难,严重的破坏了人们经济生产,北方人民为逃避战乱不得举族南迁,对于第一次的南迁描述,史称“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2、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第二次人口南迁高峰在安史之乱前,唐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国力经过“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后达到鼎盛,在这段鼎盛时期内唐朝的土地制度——均田制和军事制度——府兵制逐渐遭到破坏,由于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逐渐被日益盛行的募兵制取代,募兵制的形成,使军队开始变为私人武装,很快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节度使,致使唐朝的军事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形成条件,“安史之乱”致使黄河流域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被迫南迁,对于战乱后的人口迁移的描述,史称“四海南奔似永嘉”。

3、宋代靖康之乱时期——第三次人口南迁高峰在宋代“靖康之乱”前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混战,南方相对安定,人们纷纷南迁,但这一时期的南迁规模不及“靖康之乱”后的人口迁移规模。

[高考]高三二轮复习历史: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迁移

[高考]高三二轮复习历史: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迁移

重理解
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形成的原因
(1)地理因素: (2)生产力因素: (3)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 (4)城市发展的因素: (5)交通运输条件的因素:
本课复习——阅读与思考? 1、什么是区域经济?中国古代有几大经济区域,它们是怎样形成 的?
2、什么是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南移的过程怎 样?经济重心南移有什么重大影响?
7、新中国 改革开放 1.特点:
中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属自发 流动,受到行政体制和市场规律的双重影响。 2.流向:
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 市和工矿地区。 3.原因:
主要是务工和经商。同时,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 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
有研究指出,中国的迁出人口目前已列居世界的首位。迁出人 口大致有如下类型:一是文化科学技术合作、交流型,包括留学生、 访问学者;二是家庭团聚型,定居、探亲访问;三是劳务输出型, 包括对外投资办公司办企业、对外经济贸易和工程项目承包;四是 外交公务型,包括外交使领馆、驻外使团代表国家及本部门处理事 务执行公务;五是其他各种原因。
原因 统治阶级内部、少数民族
内迁、环境恶化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民族矛盾
影响
为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 进的工具技术,促进江南经 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促进了民族融合(风俗、语言 等)
4、清代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组织了对台湾的大移民。 ②清朝初期统一台湾后,即不准移民携带家眷。
清代中叶政策有所松动,从而引起对台移民的高潮。
清代后期完全解除了对移民的限制,还在厦门、汕头、 香港等地设立“招垦局”,以提供资助和优惠来促进对台 湾的移民。 ③湖广填四川
5、中国近代的人口迁移 (1)走西口: 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山西、陕西、河北人,打通 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 (2)闯关东: 广义: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 侠义:清朝同治年间到民国时期,中原地区百姓到关东谋生。 (3)蹚古道:(西南丝绸之路,由陕西商人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 马互市) (4)下南洋:欧洲列强统治南洋区域时期引华人去开发。 (5)赴金山:清朝中后期,洋人骗取大量廉价劳动力赴美国旧金 山。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江苏周学平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影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展;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开展;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开展做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展;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开展;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开展做出奉献;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人口迁移的影响1.传播了先进的消费技术和文化,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推动了我国古代的民族交融,开发了边疆地区,大大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稳固与开展。

3.使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动,人力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4.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东南亚经济文化的开展。

影响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因素1、一般说来,人口迁移最根本的动因在于不同地区的人口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

而人口迁移正是调节这两者关系的重要杠杆之一。

2、北方人口的南移(包括两方面:A、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

B、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轨迹明晰而有力,历时长久,为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流,其动力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策马南下逐中原,促使黄河流域人口迁移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从而使三大流域人口得到均匀分布,推动区域经济向前开展,也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北方人民南迁有三次高潮:〔1〕三国两晋南北朝。

〔2〕五百代十国。

〔3〕南宋。

3、中国古代内地居民向边疆地区迁移往往发生在统一王朝;迁移有度由政府组织和老百姓自发进展两种方式;通过迁移,把内地的先进文化和消费技术传到边疆地区,促进了边疆地区文化的开展和社会的进步,稳固了边防。

4、清代人口比明代人口成倍增长,近代中国大门被西方翻开,这为国内过剩人口移居海外提供了条件〔如东南亚美洲〕,但由于中国向海外大量移民的时机已经错过,故内地贫困人民只好向遥远地区挪动〔西北、西北等〕。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江苏周学平经济重心南移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就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就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就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就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与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与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迁移
首先,古代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


代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差异较大。

黄河流域和
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富饶的农业区域,由于水文条件良好,土地肥沃,这些
地区的人口较为稠密,农业盛产。

而西北地区缺水少粮,东北地区则受到
寒冷气候的限制,这些地区的经济相对较为落后。

此外,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的迁移也促使了人口的迁移和区域经
济的发展。

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中心从东部地区的齐楚到中原地区的周
秦再到北方的北朝和南北朝期间,不断迁移。

每当政治经济中心发生变动,都会引发人口的迁移和区域经济的调整。

例如,隋唐时期,中原地区成为
了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促进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繁荣,并推动了人口的
迁移。

最后,战争和内乱也是导致古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的重要
原因之一、古代中国的战乱频繁,封建王朝的更替使中国各个地区的政治
和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战争和内乱不仅破坏了各地的经济基础设施,还导致了大量的人口流失和迁移。

例如,南北朝时期,长时间的战乱导致
北方经济的衰落,同时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迁移。

经济中心南移、人口迁徙

经济中心南移、人口迁徙

第一,两次鸦片战争后,首先是东部沿海自然经 济解体,并产生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客观上有利于 经济发展。
第二,近代企业多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来自,信息 和对外贸易便利,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变化。
第三,东部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经济文化 教育较内地发达。
第四,南京国民政府的企业以及新中国“一五” 计划以后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
(1)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发展。 (2)有利于各族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 经济的进步发展。
(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4)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5)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四、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人手的增加,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
重要。人既是生产者,又是征税和服兵役的对象, 我国古代,一般把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当作发展 社会经济的先决条件。不仅如此,还把人口和劳动力 的增长当作社会繁荣昌盛和国力强大的象征。因此人
力资源倍受重视。
国家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具体表现在:①对生
育子女者,免征赋税;②对晚婚子女,课以重税; ③对世代同居的大户征收重税。 国家促进、鼓励人口和劳动力增长的政策,在一 定时期内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兴盛。但人口的过多增 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消极后果。如滥垦 滥伐、盲目开荒、与水争地等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 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建设边疆地区 都有积极作用。
五、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对社
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和社会
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相 协调。因为当人类自身的生产同物质资料生成互成 比例协调发展时,人口的增长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 的动力;反之,则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人口偏多

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唐朝安史之乱后,由于北方的持续战乱,大量人口开始向南方迁移,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技术、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这一现象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在唐朝前期,中国的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但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同时,南方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开始吸引了大量北方移民。

这些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经济因素:南方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和矿产资源。

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南方的丝绸、茶叶、大米等农产品也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吸引了大量商贾前来贸易。

政治因素:安史之乱后,北方地区的社会秩序一度陷入混乱,而南方地区则相对稳定。

为了寻求更稳定的生活环境,大量北方人选择向南迁移。

同时,南方的官员也积极引进北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文化因素: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方移民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社会的进步。

同时,南方地区的文化繁荣也吸引了大量文人墨客前来游历和定居。

经济重心南移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口的分布格局发生了改变。

大量的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使得南方的城市和农村得到了快速发展。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和进步。

经济重心南移还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了全国经济的支柱。

这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中国古代的繁荣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其中涉及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种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北方人口的南迁和南北文化的融合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迁移古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表现。

在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如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三角洲等,人口相对稠密,农业生产、手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都相对较为发达。

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土壤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经济体系。

同时,由于人口密集,农业生产相对集约,工商业与农业的发展也相互促进,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条。

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成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

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地理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如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等,经济相对落后。

由于气候条件限制、不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为复杂的地理环境,这些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相对欠发达。

因此,这些地区的人口迁移到经济发达地区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例如,不少从西北地区迁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人口,为中央平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人口迁移对于中国古代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人口迁移使得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得以人口的补充和增加。

对于拥有丰富资源和良好经济基础的地区来说,人口的增加可以促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并提升整个经济的水平。

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也推动了新的区域经济的发展。

以迁徙过程中的目的地为例,原本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区,随着人口的移入,可以引进新的生产力和技术,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促使区域经济的差距减小。

在这个过程中,人口迁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了人口的迁移,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人口迁移又促进了新的区域经济的崛起。

通过人口的流动,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得以减小,整体经济水平得到提升。

这一过程在古代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人口的迁移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人口的迁移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人口
的迁移知识点归纳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流向
1.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受中原先进文化吸引,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南迁到黄河流域。

2.中原人民南迁到江南地区:与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同步。

3.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明清时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乾隆时期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

由于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形成三股大的移民浪潮。

(1)闯关东:指华北地区的人民迫于生计(人口压力、粮食歉收、自然灾害等)向东北三省移民的活动。

(2)走西口:从明朝中期开始,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人民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等地垦。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江苏周学平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 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1. 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2. 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区域经济-四大经济区(西汉司马迁划分法)

区域经济-四大经济区(西汉司马迁划分法)

区域经济----------四大经济区(西汉司马迁划分法)联系P23地图龙门碣石以北(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分塞内、塞外,经济实力有限)━━━━━━━━━━━━━━━━━━━━━━━━━━━━━━━━━━━山西(含四川)┃山东以崤山为界传统的农业区,全国经济重心┃━━━━━━━━━━━━━━━━━━━━━━━━━━━━━━━━━━━━━江南(西汉时落后)特点:多样性、不平衡性、分散性五、古代人口迁移(南迁)与经济重心的转移↓↓南宋时正式成为经济重心★练习:1、四大经济区中,在汉唐时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是()①山东地区②山西地区③江南地区(4)龙门碣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中原人口三次南迁的原因中最主要是因为北方()A、自然灾害严重B、长期战乱C、兵役徭役繁重D、高利贷盘剥重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②北民南迁,带来劳力和技术③统治阶级重视生产的发展④政治中心南移引起连锁反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推动作用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C、江南与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A、沿海地区B、中原地区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四大经济区是指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B、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发展划分而成C、各经济区呈现多样性和不平衡的特点D、山东、山西经济区始终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7、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落后于北方的原因是①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②统治残酷阻碍经济发展③人口稠密资源贫乏④生产工具和技术落后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自战国到中唐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海河流域D、珠江流域9、中国古代经济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是在A、两晋之际B、南北朝C、中唐以后D、宋都南迁后答案:ACDBB ACCAC 11、三种: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有。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人口迁移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人口迁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人口迁移一、.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从战国到两汉,这里一直比南方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

①经济重心转移的过程: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比较早,但直到三国时期,都处于初步开发阶段,从魏晋开始,北方处于战乱状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移民的涌入,统治者的重视,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大大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隋朝统一后,随着北方经济的恢复,北方又一次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但北方的某些方面也依赖于南方的补充,大运河的开凿就是这一形势的体现。

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安定,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北宋灭亡之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南方经济领先北方的格局最终形成。

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正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印证。

②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明显特征: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③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的标准:人口数、农产品的产量超过北方;南方持久、稳定地占据优势;新的经济重心取代旧的经济重心,成为新的财税支柱来源。

④.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历史原因:北方长期战乱,破坏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

此外,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①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

宋时占城稻传入后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和古代的人口迁移

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和古代的人口迁移

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和古代的人口迁移中国的农业和农民问题第五讲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湖南省耒阳市一中罗洪钦专题概要经济重心的转移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现象,从全国范围看,这个“移”是指由北向南的转移。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从战国到两汉,这里一直比南方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

从魏晋开始,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以后,南方逐渐超过了北方。

宋都南迁后,南方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所在。

当前的西部大开发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从中得到启示。

知识梳理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①三国时,吴国开发江南,南方农业有所发展,但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②十六国时期,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南方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③五代十国时,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

④南宋时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突飞猛进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2. 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破坏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

(4)南方具有优越的自然气候、土壤地理等条件。

3.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和特征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疑难解析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及其发展趋势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1)从远古到西晋,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南北经济从同步发展进而到北方经济迅速超过南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江苏周学平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浅谈古代历史上我国经济重心的转移

浅谈古代历史上我国经济重心的转移

浅谈古代历史上我国经济重心的转移古代社会经济主要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的小农经济。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古代经济重心早在黄河中下游平原,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的转移过程,后期转移到了江南。

而这一地域性的转变,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个复杂而漫长的转移过程中,它的转变点则是在五代、两宋时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就在全国遥遥领先。

农业普遍推行牛耕,土地基本上得到了开发。

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也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出现了一大批手工业中心和商业都会。

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继续高涨,个别农业部门开始商品化。

城市更加繁荣。

王莽时期曾均输官以加强市场的管理,手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

西汉政府设的铁官、工官、服官,多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但是,黄河流域的富庶地区,由于某些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使正在发展中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在这个过程中并经历了几度的反复,汉魏之际长期的战乱是造成这一残破局面的开端,三国两晋时期有了一个短暂的复苏,西晋年间的永嘉之乱到整个十六国时期,再次遭到破坏。

以后经过北魏至随、唐时期,在统一和比较安定的条件下,经济得到了恢复并取得不少的进展。

可是到了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一直到金、元统治时期北方再一次遭到严重的摧残。

从此,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流域,便失去了它在我国历史上所处的经济重心的地位。

在进入人类历史时期以后,南方的生产力比中原地区低得多。

春秋后期铁质工具的传人,使长江流域农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

秦王赢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且向南方的闽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推进,经过了秦和两汉时期,南方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三国时期,南方吴、蜀政权的建立,使得南方的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在那一时期,尽管长江流域的吴、蜀两国在经济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可黄河流域的曹魏,在经济力量上和南方的吴、蜀两国相比,仍然占着绝对的优势。

人口问题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人口问题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人口问题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摘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的众多原因中,人口问题,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北方人口南迁带到南方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与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南方地区,南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都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人口南迁;人口质量;经济重心南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经济发展千差万别,很不平衡。

社会不可避免地会在与当时生产力最相适应的地区形成一个经济重心。

我国第一个经济重心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等形式的演变,必然就会出现新的更适宜的发展区域,以扩大经济重心的范围乃至迁移。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大致经历了由北向南的历程,最终在东南地区形成一个新的经济重心,并取代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地位,这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具有非凡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对于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则是众说纷纭,大致包括战争说、地理环境变化说、农业经济自身发展规律说等等,本文试就人口问题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作一些考察。

一、人口南迁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我国历史上多次发生因战争等天灾人祸导致北方人口大规模涌向南方的浪潮,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有三次。

第一次是魏晋时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是唐中期安史之乱之后,直接导致了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天宝末,安禄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奔吴为人海”,①仅吴县(今江苏苏州)的北方人口就占了当地居民的三分之一。

唐后期及五代时期,北方战乱更加频繁,每次大战乱都造成一批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北宋末期乃至金兵南下,遂爆发了第三次也是古代最大一轮人口南迁高潮:“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②。

如临安(今浙江杭州)是朝廷南渡的终点和移民中心。

人口在南迁的过程中,对经济重心南移起了促进作用,它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劳动生产技术与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北方人民渡江而南移者绝大多数为劳动人民,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

高考历史复习:人口迁移与经济重心南移

高考历史复习:人口迁移与经济重心南移

3、影响
南 方 北 方
占全国户口 占全国户口 5 唐朝 3920415 北宋 11224760 19.8% 43.2% 62.9% 9985785 5148529 6624296 80.2% 56.8% 37.1%
比较南北人口比例的改变分析大量人口 南迁带来的影响。
人口迁移与经济重心南移
厦门三中
薛明石羡
概念解读
• 经济重心: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 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衡量标准:看该地 区的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 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的手工 业和商业是否发达。
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 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 往的美好地方?
• 楚越之地,地广人 稀,饭稻羹鱼,或 火耕而水耨 (nou) ……无积 聚而多贫。是故江 淮以南,无冻饿之 人,亦无千金之家。
• ——西汉《史记·货殖列传》
• • • • • • •
忆江南· 江南好 【中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气候变迁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竺可桢先生在著名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 步研究》中指出,公元7 世纪即唐朝前期是一个温暖潮湿 的时代,称之为“温暖期”(载《中国科学》1973年2 期)。……在大约公元8世纪即唐朝中叶,这 一地区的气 候由温暖湿润变为寒冷干燥,秋季冷空气南下的时间提早, 春季时间推迟,气候带至少比现在靠南一个纬度到公元 1230年即南宋后期更为寒冷干燥了。公元8世纪到13世纪北 方游牧民族的南下更为频繁,游牧民族的南迁尽管 每次都 有具体起因,但共同性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于寒冷气候带来 的基本生存条件受到了威胁,南迁寻求生路。据《资治通 鉴》和《新唐书》记载,从公元8世纪开始 北方游牧人的 内部战乱和南下频率明显增大了。这也间接地推进了经济 文化重心的南移。 ——摘自邢铁《我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问题》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因为国家政权分裂,藩镇割据会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大规模人口迁移的阶层主要是每个时期的第三阶层——农,工,商。虽然是社会中最低的阶层,但是这些阶层是与生产密不可分的。农,掌握着农耕和水利方面的技术。这对长江、珠江流域的农业发展有着很大帮助,在给这一区域带来财富的同时,也提高了这一地区的人口承载能力。工,这一阶层主要有用初级的技术,(例如瓦匠,制陶等)对于人口的生活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帮助。商,活跃经济的基本因素。这一阶层的大量迁入使得经济的发展迅速。
一千多年的时间内,人口的不断迁入,技术的不断引入,劳动的增加等因素不断的涌入南方,促使南方财富增加,经济适度人口增加,从而吸引着更多的人。经济重心渐渐的自北方黄河流域向南方长江流域转移。我国今天的经济格局,亦是根据当时经济重心发展而来的。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关键词:
人口迁移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适度人口人口社会质量
摘要:
我国的经济重心有一个南移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秦汉开始,随着人口迁移而进行。人口迁移影响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包括我国今天的经济格局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英文摘要:
China's economic center of gravity has a southward course, this process since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with the population migration to Migration affect economic center of gravity southward, including the pattern of China's economy today is as a basis.
引言:
我国第一个经济重心形成于黄河流域,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我国南方渐渐取代了我国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南方从最开始的“蛮荒烟瘴”到南北宋时期的“苏湖熟天下足”,这一变化得益于我国人口南移。人口南移为什么能促进南方经济发展,使之超过北方呢?这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农业和农民问题第五讲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湖南省耒阳市一中罗洪钦专题概要经济重心的转移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现象,从全国范围看,这个“移”是指由北向南的转移。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从战国到两汉,这里一直比南方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

从魏晋开始,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唐宋以后,南方逐渐超过了北方。

宋都南迁后,南方成为中国经济重心所在。

当前的西部大开发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从中得到启示。

知识梳理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①三国时,吴国开发江南,南方农业有所发展,但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②十六国时期,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南方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③五代十国时,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

④南宋时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突飞猛进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2. 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破坏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3)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

(4)南方具有优越的自然气候、土壤地理等条件。

3.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和特征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疑难解析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及其发展趋势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1)从远古到西晋,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南北经济从同步发展进而到北方经济迅速超过南方。

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在我国首次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

只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地理条件更适合原始农业的发展,因而率先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并孕育了夏商周奴隶制文明。

在战国秦西汉时期,我国北方经济高度发展,尤其是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呈现出北方经济衰退和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

北方先是出现军阀割据,西晋统一后不久又发生了八王之乱,从而使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同期的南方由于北方人民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得到了发展。

但是曹魏统一北方后,经济得到恢复,其经济力量仍超过南方。

西晋正是凭借这一优势,统一了南方。

(2)从西晋末年到隋唐五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其特点是全国经济重心第一次在北方失而复得,并开始逐渐南移。

经济发展从北方和南方基本平衡到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成为不可逆转之势。

在这一时期的北方,西晋灭亡后陷入十六国混战之中,致使我国自夏商周以来形成的经济重心第一次因经济衰退而消失。

直到北魏统一北方,采取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才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

北魏后来分裂为东西魏,又演变为北齐和北周。

西魏和北周进行过一些改革,经济发展超过东魏、北齐,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从而使北方经济实力继续维持超过南方的局面,恢复了它经济重心的地位。

在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因局势相对稳定得以迅速发展,并基本上赶上了北魏,长江流域成为新的经济重心,南北呈抗衡局面。

但是北方黄河流域由于开发历史悠久,所以自北魏统一北方后,经过西魏和北周相继发展,至隋统一前,北方优厚的势力再度得到发挥,又超过南方,仍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而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以隋初南北又归于统一。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唐代,黄河流域古老的农业区不仅得到恢复,还有新的发展。

原来较为落后的长江流域的农业区也获得了很快发展,使南北方经济同时处于高度发展时期。

但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又呈现(3)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最终南移并得到不断强化的阶段。

由于社会和自然的原因,这一时期之初,北方经济继续凋弊,而南方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却更加迅速地增长,终于赶上和超过了北方,致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由北方到南方的转移,并不断得到巩固。

其中五代时南方经济的发展,南宋时期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元朝为实现南粮北调而开辟漕运和海运,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是这种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反映。

2、南方经济的发展原因①南方的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②南迁人民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③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如北宋粟麦黍豆、占城稻在南方的推广。

④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⑤南方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农、林业发展。

⑥政治重心迁移对南方经济重心形成有一定影响。

3、经济重心的移动过程影响到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移动隋唐时期,受经济重心移动的影响,中国都城出现了东移倾向,两朝都大力营建东都洛阳;宋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都集中在东部地区,一直延续至今。

隋唐以前,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而隋唐以后,南方则人才辈出,人文荟萃。

此后,中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都主要在南方,出现了所谓“南相北将”的人才格局,而且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的科教文化界。

4、经济重心移动对今天的启示①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正确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②重视吸收外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引进外来人才,这是落后国家和地区赶超先进地区的关键。

③经济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做保障南方政权在不同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各自都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④开发与环保相结合黄河流域开发较早,最后却失去了领先地位,除了众多因素外,生态环境恶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拓展延伸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

北宋时占城稻传入,到南宋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

茶树、甘蔗、柑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

北方水土流失严重,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

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咸的,结果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

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南的发展。

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结合上述原因和联系有关时事理解,在我国当前的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是辩证统一的道理,应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不是经济重心西移,而是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专题检测1.三国时期,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大批北方农民南迁②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相对安定③少数民族人民的辛勤劳动④翻车等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2.与北朝相比,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有利社会环境是A. 北方难民的南迁B. 水利工程的兴修C.南方战祸较少,相对稳定 D. 土族制度的推动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表现在①土地大量开垦②耕作技术进步③农田水利兴修较多④农作物品种增多⑤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4.当时,江南重要的产粮区不包括A.三吴地区B.洞庭、鄱阳湖流域C.成都平原D.岭南和闽江流域5.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对南方生产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在于①充实了江南劳动力②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③导致南方人观念更新④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6.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A.新兴封建城市开始出现B.大量荒地得到开垦,耕地面积扩大C.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广泛种植D.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7.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影响的是A.藩镇独霸一方,削弱了中央集权B.宦官朋党之争,败坏唐朝政治C.边防空虚,少数民族进扰D.北方经济破坏,人口大量南迁8.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其主要因素包括①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②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③兴修水利工程④中原大量人口南迁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宋元时期已经完成,以下史实最能说明这一情况的是A.元朝开通海运、漕运B.元朝淞江地区棉纺织业发展B.宋元时期对外贸易发达 D.蒙古族迁入江南地区与汉族杂居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农业格局演变的一个基本趋势。

据回答17—20题10.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的特点是A.出现南北趋于平衡的农业格局B.手工业有所发展,商品经济水平较低C.士族庄园经济成为一大特色D.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11.隋唐时期,促进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的因素不包括A.江南围湖垦荒B.江南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C.江南自然环境优越D.安史之乱12.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这一结论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是A.南宋时棉纺织业在江南兴起B.谚曰:“苏湖熟,天下足”C.临安是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D.南宋海外贸易超过前代13.下列关于北方人口南迁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人口南迁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必然结果B.北方人口南迁为经济重心南移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的保障C.北方人口南迁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惟一重要条件D.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江南的经济负担,不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

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昊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记》卷五十四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材料四——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回答:(1)材料一反映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四反映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2)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5.宋金对峙时期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南北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