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管软件配置及操作手册
solarwinds 操作手册
Solarwinds软件安装设置操作手册目录一. Solarwinds介绍 (1)二. Solarwinds软件的安装. (2)三. 增加网络设备节点. (9)四. 通过WEB网页,添加网络节点. (12)五. 增加WEB用户账号. (16)六. 给用户账号划分网络设备 (18)七. WEB页网络设备显示分组. (20)八. Solarwinds软件报警设置: (21)九. 制作拓扑图 (26)一. Solarwinds介绍SolarWinds Engineers Edition v8一款非常出色的网络工具箱,功能绝对专业的网络管理工具组,适合专业的网管工程师使用。
它的用途十分广泛,涵盖了从简单、变化的ping 监控器及子网计算器(Subnet calculators)到更为复杂的性能监控器和地址管理功能,大幅的简化网管工程师对于网络的管理工作负担与提升效率,支持在线下载单个升级文件。
SolarWinds是基于SNMP网络管理协议的一款全球领先的网络管理软件可以形象地展现出实时的网络状况,大大提高我们对用户线路的管理力度。
SolarWinds网络性能监视器利用SNMP,即可在一台计算机上实现远程管理所有支持这种协议的网络设备,包括监视网络状态,修改网络设备配置,接收网络事件警告等注:Solarwinds安装前需要安装IIS,net frawork 3.5等工具,及需连接SQL数据库.二. Solarwinds软件的安装.1.双击Solarwinds 10.0的安装程序,会提示前期需要安装的相关组件.点”install”安装.2.安装完成后,开始安装Solarwinds软件.点”Next”下一步.3.选择程序安装路径,可安装到其它盘.如下图:4.开始拷贝文件到安装目录,点”Next”,开始安装(需要几分钟的时间)5.安装完成后,提示安装软件许可证.选择”Skip this and enter software license key now”,输入许可证信息.如下图:6.打开软件安装包里面的”Keygen.exe”文件,输入提示的序列号,计算出许可证信息.输入下面的许可证文本框中.点”Continue”继续完成激活软件.点”Finish”完成软件的安装6.软件安装完成后,自动运行solarwinds配置程序,如下图,点”Next”下一步:7.进入到数据库设置,在”SQL Server”处可选择SQL服务器,或直接输入数据库服务器的IP地址.及连接数据库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完成后点”Next”,如下图.9.创建一个新数据库或使用一个已存在的数据库,此处选择新建一个数据库,名称为:solarwinds.点”Next”,如下图:10.为上面的数据库创建一个登录账号,完成后点”Next”,下一步:11.WEB站点设备,设置分配的IP地址(此处为所有未分配的地址),端口号,站点的根目录.其中端口号若设置为80端口,会提示创建一个新80端口站点,默认站点将停止运行,如下图.此处选择1080端口点”Next”,如下图.12.安装solarwinds服务,全选,点”Next”,显示前面设置的配置信息,点”Next”,继续安装.如下图.13.上面的安装将花费几分钟的时间,安装完成后点”Finish”,完成服务的安装工作.14.自动弹出solarwinds登录页面.可用admin登录,密码为空.登录后请修改密码.15.全部安装工作完成.三. 增加网络设备节点.1.打开” 开始程序”‐“Solarwinds Orion”‐”system Manager”,solarwinds软件系统管理程序.如下系统管理窗口,如下图.2.选择菜单栏”Nodes”‐“Add Node”,打开增加节点窗口.(或直接点击工具栏”New”按钮)3.输入监控网络设备的IP地址,设置的SNMP团体名称.点”Next”,如下图:注:snmp community string 为网络设备SNMP服务设置的团体名称.如下图4.选择对网络设备监控的项,如下图,可全选,或只选择活动的端口.点”OK”完成添加网络节点.5.在”system Manager”窗口看到新增加的网络节点.如下图.6.登录WEB网页,查看新增加的网络节点.如下图.四. 通过WEB网页,添加网络节点.1.用管理员账号登录到Solarwinds WEB页面中,点击右上角的”Setting”,如下图.2.进入到WEB设置界面,如下图.3.点击”Add a Node”,增加监控设备,如下图.4.输入监控设备的IP地址及团体名称.如下图.点”Next”继续.5.选择监控项,选择”ALL”全选,点”NEXT”继续.出现的窗口保持默认,点”NEXT”继续.6.改变新增加网络设备的相关属性,如下图.点”OK,ADD NODE”继续.提示”网络设备”添加成功.如下图.7.回到”HOME”页,查看新增加的设备.如下图.8.网络设备节点管理,点”manage Nodes”,如下图.9.选中相关节点,可以进行修改属性,删除节点等操作.如下图.五. 增加WEB用户账号.1.更改账号密码.点”Account manager”,打开账号管理窗口,如下图.注:系统安装完毕后,会默认有两个账号:admin和guest,密码都为空.2.选中admin用户,点击”Change Password”,更改密码.输入新密码,点”Change password”更改密码.提示更改成功.3.点击上图中的” ADD”按钮增加账号, (Delete为删除账号),如下图.增加一个”test”账号.4.点”SUBMIT”按钮打开账号设置界面,如下图.5.上图设置好后,点”SUBMIT”按钮提交设置,在账号管理下面,可看到新增加的账号名称.如下图.六. 给用户账号划分网络设备1.在”Account Manage”中,选择相应用户名,点”EDIT”,或点”ADD”新增用户账号,找到”Account Limitations”账号限制,可以点击下图中的”Add Limitation”进行设置,出现下面的内容,此处选择一个”Group of Nodes”一组设备来进行限制.2.出现所有网络设备节点,选择一部分,(选择后,账号可以在WEB上看到在此选择的监控设备),点”SEBMIT”提交.在”account limitations”处可以看到选择的设备名称.如下图.3.用新增加的test用户名登录到solarwinds WEB网页,可以看到刚选择的网络设备.如下图.七. WEB页网络设备显示分组.1.用管理员账号登录,默认是通过vendor,status分组.可以对显示方式进行调整.如以区域名称,公司名称进行级组显示.如下图.2.在上图中点”EDIT”按钮,按自己的需要设置分组方式,可分三级.3.选择好后,点”submit”提交.显示效果如下:八. Solarwinds软件报警设置:1. 打开” 开始程序”‐“Solarwinds Orion”‐”system Manager”,solarwinds软件系统管理程序.如下系统管理窗口,如下图.选择”Alerts”.2.弹出报警日志设置窗口,如下图: (分为基本报警配置,及高级报警配置)3.选择”Configure Basic Alerts”,配置基本警报: 配置当网络节点DOWN时,向服务器发出日报报警.如下图.3.新增一个”Node status is down”,当设备是DOWN状态时,发送报警日报.在上图中点”New Alert”.出现下图.4.选中”Property To Monitor”选项卡,选择监控的属性为”Node Status”‐“Status”.如下图.5.选中”Monitored Network Objects”选项卡,选择要监控的网络设备.如下图.6.选中”Alert Trigger”选项卡,设置触发条件.如下图.7.选中”Time of Day”选项卡,设置监控的时间,默认配置.如下图.8.选中”Alert suppression”选项卡,设置是否忽略此日报报警设置,选择不忽略.如下图.9.选中”Actions”选项卡,设置动作,点”Add Alert Action”,可以选择发送邮件或日报等信息.此处选择发送系统信息,点”OK”进入到设置界面.如下图.10.在”Target Machine”目标机器下面输入Solarwinds服务器的IP地址.如下图.11.在”Trigger Message”触发信息里面设置信息.如下图.12.在”reset Message”里面输入重置信息.点”OK”完成设置.13.设置完成后,点”OK”完成报警的添加.14.当网络设备DOWN后,会在WEB界面上提示下面的信息.如下图.注:其它还可以设置增加”重启”报警,内存或CPU使用率高报警等.九. 制作拓扑图1.打开”开始程序”‐“Solarwinds”‐“Network Atlas”程序.如下图.2.出现连接到solarwinds服务器的登录界面.输入管理员名称及密码,地址,点”Connect”连接.如下图.3.连接成功后,出现如下界面,4.选择”New Map”新建拓扑图,如下图.5.根据实际的网络拓扑,拖放设备及连接设备,如下图.6.完成后,点保存,输入拓扑图的名称,如下图.7.用管理员账号登录到”WEB”控制台中,在”NETWORK map”中点击”EDIT”,如下图.8.在”Select network map”中选择要使用的网络拓扑图,点”SUBMIT”提交,如下图.9.完成后,效果如下:。
CMCC网管系统客户端软件使用手册
Call Management Center Client使用手册深圳市世纪网通通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2004年5月所有权申明本手册指所有权由深圳市世纪网通通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独家拥有。
未经本公司之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和转载本手册之任何部分,否则一切后果由违者自负。
注意:本手册仅为CMC Client (CMCC)的用户使用说明,本公司拥有对本手册的最终解释权,并保留对其描述的产品改进的权利。
本文件所有智能财产权归深圳市世纪网通通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所有,并受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规定之相关条款及协议保护。
深圳市世纪网通通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保有所有权利。
未依法取得深圳市世纪网通通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或产生本文件任何一部份之衍生物。
本文件不具有任何保证书效力。
深圳市世纪网通通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有权利在不通知条件下随时修改及变更本文件内容,亦有权利修改文件中所提及之产品。
除非他方提及,深圳市世纪网通通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于中国及其它地区。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与深圳市世纪网通通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或经销商联络。
本手册内提及的 Windows 98/NT/2000/XP/2003 视窗操作系统,其商标及产品版权均为 Microsoft 公司所拥有,下文不再赘述。
公司名称:深圳市世纪网通通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大道1002号深意工业大厦5楼联系电话:(0755) 26589288公司传真:(0755) 26589516邮政编码:518034公司网址:电子信箱:centnet@目 录所有权申明 (2)目 录 (3)第一章系统概述 (4)一. 系统概述 (4)二. 主要功能 (4)1. 域管理 (4)2. 网关管理 (4)3. 用户管理 (5)4. 网管管理 (5)第二章 系统安装 (6)一. 运行环境 (6)二. 安装软件 (6)三.注册软件 (6)第三章 系统使用 (7)一. 登录 (7)二. 网关管理 (7)三. 用户管理 (14)四. 网管管理 (17)1.基本配置 (18)2.呼叫代理配置 (19)3.线路设置 (20)4.拨号规则设置 (21)5.终端配置 (22)附件一:略缩语说明 (23)第一章系统概述一. 系统概述CMC服务器:安装于公网或专网中心点用于为挂接该服务器下的网关或二级CMC提供网守、EasyTrans穿透服务、网关网管功能的中心服务器。
CY-EOC网管操作手册
CY-EOC网络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手册浙江创亿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适用范围 (2)2.产品版本 (2)3.缩略语列表 (2)4.CY-EOC网络管理系统简介 (2)5.软件安装、卸载和运行 (3)5.1安装准备 (3)5.2安装指南 (3)5.3卸载指南 (6)5.4软件升级 (7)6.功能及操作说明 (7)6.1系统登录 (7)6.2系统主界面 (9)6.3首页 (10)6.4设备管理 (33)6.5配置管理 (35)6.6故障管理 (39)6.7性能管理 (42)6.8报表分析 (44)6.9安全管理 (47)6.10系统管理 (51)7.联系我们 (53)1.适用范围本手册提供用户使用CY-EOC网管软件产品所需的参考信息。
手册的内容包括:产品简介、安装手册、工作界面、以及操作说明等。
用户在使用EOC网络管理软件时,还会涉及到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网络管理的业务要求,本手册不包括对这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描述,使用者在使用本手册前应已掌握这方面内容。
2.产品版本序号名称版本NO_1 EOC设备网络管理系统V1.1NO_2 EOC设备网络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手册V1.13.缩略语列表CY ChuangYi 创亿(创亿科技有限公司)EOC Ethernet Over Coax 同轴线承载以太网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图形用户界面MIB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管理信息库4.CY-EOC网络管理系统简介本产品是综合网元管理系统产品,是定位在对公司EOC系列产品进行统一管理的网管软件,提供了拓扑管理、用户管理、设备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报表分析、日志管理、安全管理以及升级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网络管理功能。
CY-EOC网络管理系统基于开放的Java平台,采用多层架构和流行的O/R Mapping技术,具有跨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独立,软件客户端无需安装,只要通过一根可上网的网线即可登录系统进行设备管理和监控工作,真正做到了与Internet相结合的Web网络管理系统等特点。
OTNM2000网管实用手册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12月
1
光通信专家
一、系统配置(devcfg) 二、系统操作(OTNM2000)
2
光通信专家
系统配置说明(devcfg)
在系统正常运行前,网管系统根据设备和管理需要进行配臵。系统配臵 (以下简称devcfg)内容包括:物理配臵、逻辑配臵、结构配臵等。 双击桌面上的“devcfg”图标,打开devcfg窗口,如图所示。
17
光通信专家
物理配置
18
光通信专家
逻辑配置
逻辑配臵 系统初次使用时,配臵状态为空,“逻辑配臵”页中的浏览树无节 点;经配臵后,物理视图中显示系统的管理配臵结构:如工程、 网块、网元、组、架框。 在“逻辑配臵”页的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命令: 添加工程 粘贴(工程) 树展开 树缩回
10
光通信专家
devcfg主菜单 “帮助”菜单 “帮助”菜单中的“关于devcfg”信息框显示烽火通信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devcfg软件版本信息等。
11
光通信专家
工具栏
工具栏包括十个按钮,分别对应于以下命令:新建(配 臵)、打开(配臵文件)、保存(配臵文件)、用 户登录、用户注销、删除(对象)、属性、读数据 库、数据检查和存数据库。如图所示。
3
光通信专家
系统配置说明(devcfg)
单击主菜单“文件”中的“用户登录”子菜单,或单击 工具栏中的“用户登录”按钮,则弹出用户登录对 话框,如图所示。输入正确用户名和密码,点击 “登录”按钮。用户登录成功后,系统显示devcfg 主界面。
4
光通信专家
20
光通信专家
逻辑配置
在网块上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快 捷菜单命令: (在网块下)添加网元 删除 剪切 复制(网块) 粘贴(网元) (网块)属性。 在网元上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快 捷菜单命令: (在网元下)添加组 删除 剪切 复制(网元) 粘贴(组) (网元逻辑配置
OLT网管操作手册 NetFO NF5804
OLT 网管操作手册NF5804NetFO目录OLT说明 (3)一:登录Web管理 (3)1.1 配置网卡IP (3)1.2 Web登入 (4)二:系统管理 (4)2.1 系统信息 (4)2.2 管理员 (5)2.3 修改管理地址 (5)2.4 系统时间 (6)2.5 定时任务 (6)2.6 Http端口配置 (6)2.7 系统日志 (7)2.8 系统日志配置 (7)2.9 配置备份 (7)2.10 恢复出厂 (7)2.11 系统重启 (8)2.12 系统升级 (8)三:ONU管理 (8)3.1 ONU配置 (8)3.2 删除ONU (9)3.3 查找ONU (9)3.4 已认证ONU管理 (9)3.5 未认证ONU管理 (9)3.6 CATV配置 (9)3.7 查看所有ONU (9)四:端口管理 (10)4.1 OLT PON端口 (10)4.2 OLT GE端口 (10)4.3 ONU端口 (10)4.4 PON认证配置 (11)4.5 PON速率 (11)五:性能统计 (11)5.1 OLT PON数据统计 (11)5.2 OLT GE数据统计 (11)5.3 ONU链路数据统计 (12)六:Vlan配置 (12)6.1 ONU端口VLAN (12)七:带宽配置 (12)7.1 ONU链路带宽 (12)八:OLT Mac配置 (12)8.1 OLT Mac老化时间 (12)8.2 OLT Mac列表 (13)九:端口聚合配置 (13)9.1 端口聚合 (13)十:SNMP配置 (13)10.1 全局配置 (13)10.2 SNMP服务 (13)OLT说明5804支持中国电信V2.1标准。
支持热插拔,提供4个SFP的PON口和4个千兆GE上联口。
每个PON口支持1:64分光,4个PON口最多可承载多达256个ONU同时接入,可以与远端设备(ONU)通过光纤和无源光分配网络(ODN)组成的无源光网络连接。
PMS-VISTA1600-V2.1.5_09213版本网管操作员手册(3)
EPON Manager操作员手册EPON网管系统操作手册产品版本:PMS-VISTA1600-V2.1.5_09213声明Copyright ©2008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书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它原因,本手册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手册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手册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目录第一章安装、卸载指南 (5)1.1 EPON Manager的安装 (5)1.1.1 环境要求 (5)1.1.2 安装步骤 (5)1.2 EPON Manager的卸载 (6)第二章系统管理 (7)2.1 启动EPON网络管理系统 (7)2.2 用户管理 (8)2.3 地域管理 (9)2.4 邮件服务器配置 (10)2.5数据库备份 (10)2.6数据库恢复 (11)第三章拓扑管理 (13)3.1 自动拓扑发现 (13)3.2 刷新拓扑图 (14)3.3 新增HFC设备 (14)3.4 更换背景图 (14)3.5 新增管理域 (15)3.6 重新布局拓扑图 (15)3.7 保存当前拓扑图 (15)3.8 新增PON (16)3.9 新增ONU设备 (16)3.10 新增RF设备 (16)3.11 新增光分支器SPLIT (17)3.12 删除OL T子网 (17)3.13 移动到地域 (18)3.14 修改ONU (18)3.15 删除ONU节点 (19)3.16 光纤流量的读取 (19)3.17 添加连线 (19)第四章告警管理 (21)4.1 Trap服务配置 (21)4.2 告警配置 (21)4.3 告警查询 (22)4.4 经验库管理 (23)4.5 告警趋势图 (24)4.6 告警提示 (25)4.7 告警测试 (26)第五章性能管理 (27)5.1 实时性能管理 (27)5.2 历史性能设置 (28)第六章 HFC管理 (29)6.1 网管RF设备服务器配置 (29)6.2 网管RF设备告警阀值设置 (29)6.3 网管RF的监控数据 (30)6.4 RF设备输出电平校正 (30)6.5 网管ONU端口状态查询 (31)6.6 自动关联RF-ONU和ONU (32)第一章安装、卸载指南1.1 EPON Manager的安装1.1.1 环境要求硬件平台:1、Intel Pentium或以上的处理器;2、64M或以上的内存;3、带有SVGA图形卡的800*600或以上的显示器;4、剩余磁盘空间:50MB以上;5、网络适配卡。
中兴LTE网管操作指导书(最全)
第五步: 第六步: 第七步:
LTE 打桩
1、登陆远程桌面,点击菜单内的命令提示符 2、telnet 100.92.X.X(此 IP 为管理网元内的 IP)
3、输入账号:zte 4、输入密码:zte(输入不显示) 5、#ushell 6、password:zte(输入不显示) 7、$$ps 8、$$pad 908(最后面几行最长的一行,前面的数字) 9、输入:g_dwNoProcPhyReloc 1
CA 功能时配
置
7 应 用 mcs4SC 辅 载 波 去 该参数是辅载
MAC 参 ellDeAct 激 活 的 波 去 激 活 的
数
ive
MCS 门限 MCS 门限,用
于 CA 功能,
在配置 CA 功
能时配置 ,当 [0..28]
1
辅载波的
MCS 小 于 等
于该门限时,
辅载波去激
活。
双光纤方案修正
需要注意的是,最近研发对起双载波或者 CA 的单 RRU 双光纤连接的组网场 景,建议优先采用 00/11/22 的跨板连接方式。原因是为了后续开通 COMP 等 技术时,降低板间数据交互量。
目的 打开动态数据管理系统进行 RET 相关操作,对 RET 进行发送配置数据、
校准、查询天线倾角和设置天线倾角等操作。其他如复位、定标、查询版本信 息等均可在该系统中完成。 过程 1. 在[网元管理→动态管理],进入[动态管理]系统。选择需要操作的网元,
如图 0-1 和图 0-2 所示。
图 0-1 选择[网元管理→动态管理]
设置 RET 倾角
1. 在[AISG 设备]命令组中,双击「设置 RET 倾角」命令,如图 0-9 所示。
图 0-9 双击「设置 RET 倾角」命令
ABnet网管软件使用手册
3
网络设备管理软件使用手册 v1.0
三、管理域 管理域可以看作是对设备进行的一种分组管理。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使用的设备分成若 干个管理域进行管理,每个管理域有着各自的设备。在管理域功能模块中,用户可以单独显 示某个特定设备的背板视图,查看其具体配置和工作状态。也可以切换到拓扑视图界面, 显 示整个环网的拓扑结构。用户对设备的管理主要是利用管理域功能实现的。 四、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功能可以设置软件运行的一些基本参数, 如使用计算机上的的哪块网卡和设备 进行通讯,设备监控的时间周期,发送重试次数等等。
1.3. 软件环境
本软件需要 Windows 操作系统,适用于 Windows 2000 各版本,Windows XP 各版本, Windows Vista 以及 Windows 7。在 Windows Vista 和 Windows 7 下用户需要以管理员身份执 行本软件,否则可能导致部分功能失效。
2
网络设备管理软件使用手册 v1.0
1. 简介
1.1. 前言
非常感谢您选用本公司的产品。本手册适用于网络设备管理软件(以下简称网管软件) 的使用,详细介绍了网管软件的安装、卸载和使用方法。 随着软件功能的增强和版本更新,手册中部分描述可能会和软件实际表现有所差异, 敬 请谅解。 本手册中的相关内容可能会不定期更新,恕不另行通知。
1.2. 支持的设备
网管软件主要用于对特定网络设备的管理, 这些设备必须支持 Modbus 管理协议或奥博 管理协议。不同协议的设备,所支持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对于 Modbus 协议设备,用户必须 手工进行设备的配置,网管软件只能实现设备状态的简单监控。对于奥博协议设备,本软件 可以通过寻呼功能自动发现设备,并获取设备的详细信息,还能实现设备的参数设置、固件 升级等高级功能。
SAGEM小网管基本操作手册
SAGEM小网管基本操作手册一、LCT小网管登陆FMX12设备(一)LCT小网管与设备的硬件连接1、设备GIE-P板卡为25针端口接口通过LCT的串口(或USB转串口),连接至FMX12设备GIE25针接口2、设备GIE-S板卡为RJ45接口通过LCT的串口(或USB转串口),连接至FMX12设备GIE RJ45接口。
(二)登录设备1、打开运行管理软件LT- FMX- P4.4A2、选择菜单Management network→ Open network portManagement network→Log on二、设备配置(一)、板卡配置网管所配板卡类型和槽位需与现场物理一致。
1、除A2S板卡以外,其余板卡配置步骤:Configuration →Manage hardware description选中相应槽位→双击→在Card type中选择所需板卡,在connection function选项:选择“cross-connected”→Add →yes,完成所需板卡配置。
2、A2S板卡配置步骤:Configuration →Manage hardware description选中相应槽位→双击→在Card type中选择“A2S”板卡,→ok ,完成所需板卡配置。
3、常用板卡有:Exch12:二线交换侧语音板,单板12路,统称O板,用于交换侧。
(与S板配合使用)限3-14槽位。
Subscr:二线用户侧语音板,单板6路,统称S板,用于用户侧。
(与O板配合使用)。
限3-14槽位。
4VAS:V.24/RS232数据接口板,单板4路,用于组织数字远动或电能量采集通道。
限3-14槽位。
6PAFC:4W E/M板,单板6路,用于组织模拟远动或4W E/M调度中继通道。
限3-14槽位。
A2S:2M板,单板支持4个2M。
限3-14槽位,习惯上将14槽T1~T4定义为T1~T4,13槽的T1~T4定义为T5~T8,以此类推。
U2000网管软件实施手册
U2000软件需求1、服务器硬件环境要求说明CPU性能:高于双四核处理器、主频大于2GHz。
内存:大于等于8G硬盘容量:最终可使用容量大于150G。
2、操作系统要求说明Windows Server 2003 R2 Enterprise with SP2注意:只能安装单操作系统,并且操作系统安装在C盘。
3、数据库要求说明MS SQL Server 2000 Standard with SP4 +SQL2000-KB916287-v8.00.2187注意:推荐由U2000安装过程中自动安装,不推荐单独安装。
4、软件安装步骤明细说明安装U2000服务器软件介绍U2000网管服务器软件的安装步骤。
前提条件准备好U2000网管系统的安装光盘或安装软件包。
安装光盘:▪Windows操作系统补丁盘(必选):U2000version_server_ospatch_zh_win32_x86_dvd1▪SQL server标准版(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需要安装数据库时选择):U2000version_server_dbstd_zh_win32_x86_dvd2▪网管软件(必选):U2000version_server_nms_win32_x86_dvd4安装软件包:▪Windows操作系统补丁包(必选):U2000version_server_ospatch_zh_win32_x86.zip▪SQL server标准版(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需要安装数据库时选择):U2000version_server_dbstd_zh_win32_x86.zip▪基础组件(必选):U2000version_server_nmsbase_win32_x86.zip▪核心组件(必选):U2000version_server_nmscore_win32_x86.zip▪传送域组件(可选,管理传送域和PTN设备选择):U2000version_server_nmstrans_win32_x86.zip▪IP域组件(可选,管理路由器、交换机或者安全设备选择):U2000version_server_nmsip_win32_x86.zip▪接入域组件(可选,管理接入域设备选择):U2000version_server_nmsaccess_win32_x86.zip说明:安装程序包要求解压到文件系统为“NTFS”的分区。
港湾 EasyTouch 网管软件 安装手册
EasyTouch网管软件安装手册(Windows版)港湾网络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1号久凌大厦邮编:100089电话:010-******** 010-********传真:010-******** 010-********E-mail:**************************** 目录EasyTouch网管软件简介 (2)Windows版安装 (2)一.安装之前 (2)二.开始安装 (2)第一步:进入EasyTouch安装程序界面 (2)第二步:正式安装 (3)第三步:许可证协议 (4)第四步:选择安装路径 (5)第五步:开始安装 (5)第六步:安装完毕 (7)三.注意事项 (7)EasyTouch网管软件简介EasyTouch是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推出的软件产品,它定位在网络级别的网管软件,提供了拓扑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事件管理,用户以及安全管理几大方面的网络管理功能。
EasyTouch基于JA V A技术,支持跨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无需任何修改即可运行在Microsoft Windows2000/xp,HP-UX、Solaris等多种操作系统。
适用于大中小各个类型的网络管理。
EasyTouch是一种开放的网络级别的管理平台,通过集成第三方的网元管理软件可以识别并管理其他厂商的设备,真正实现网络的集中管理,并保护用户已有的投资。
Windows版安装一.安装之前请在安装EasyTouch之前,先确认计算机中安装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0系列或者是Windows XP 系列(Windows版安装程序只支持这两种类型的Windows操作系统),如果不是,请先安装相应的操作系统之后再安装EasyTouch。
如果您需要使用HammerView管理港湾网络公司的网元产品,请安装EasyTouch软件光盘中附带的HammerView软件,具体安装方法请参考HammerView软件的安装手册。
港湾 HammerView网管软件 说明书
HammerView网管软件用户手册港湾网络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1号久凌大厦邮编:100089电话:010-******** 010-********传真:010-******** 010-********E-mail:****************************版权所有,不得翻录声明本手册总体上较为全面地包含了HammerView网管软件当前版本的所有功能特性和配置内容,如有变化,请用户到港湾网络公司网站的下载中心及时下载相应的最新手册。
港湾网络有限公司保留对该手册的解释权。
本手册及相关文档的信息均受版权保护,手册的任何部分未经港湾网络有限公司的书面许可均不得复制或者传播,违者必究。
目录第1章 HammerView综述 (1)1.1 HammerView简介 (1)1.2 HammerView版本介绍 (1)1.3 启动HammerView (1)1.3.1 版权认证 (1)1.3.2 指定服务器 (2)1.3.3 登录HammerView (3)第2章 HammerView用户及安全管理 (4)2.1 功能介绍 (4)2.2 启动用户及安全管理 (4)2.3 用户组管理 (5)2.3.1 增加用户组 (5)2.3.2 删除用户组 (6)2.3.3 配置用户组 (6)2.4 用户管理 (14)2.4.1 增加用户 (15)2.4.2 删除用户 (16)2.4.3 修改用户 (16)2.5 Snmp属性设置 (16)2.6 保护设置 (18)第3章启动面板 (21)3.1 启动方法 (21)3.2 文件菜单 (22)3.3 配置菜单 (22)3.4 特性菜单 (22)3.5 监视菜单 (23)3.6 帮助菜单 (23)第4章性能监视 (24)4.1 设备监视 (24)4.1.1 监视收到的IP包数 (24)4.1.2 监视发送的IP包数 (26)4.1.3 监视收到的SNMP消息数 (28)4.1.4 监视发送的SNMP消息数 (30)4.2 端口监视 (32)4.2.1 监视端口的接收数据量 (32)4.2.2 监视端口的发送数据量 (37)第5章设备列表功能说明 (38)5.1 启动设备列表 (38)5.2 设备管理 (39)5.2.1 自动发现设备 (39)5.2.2 定时轮询 (40)5.2.3 添加设备 (41)5.2.4 修改设备 (42)5.2.5 删除设备 (42)5.2.6 查找设备 (43)5.2.7 进入设备管理 (43)5.3 设备分组 (44)5.3.1 一级分组 (45)5.3.2 二级分组 (46)5.4 设备列表信息的保存和导入 (47)5.4.1 导出设备信息 (47)5.4.2 导出分组信息 (48)5.4.3 导入设备信息 (49)5.4.4 导入分组信息 (50)第6章日志监视 (52)6.1 启动日志监视 (52)6.2 日志监视界面 (52)6.2.1 文件菜单 (52)6.2.2 视图菜单 (53)6.2.3 设置菜单 (55)第7章告警监视 (61)7.1 启动告警监视 (61)7.2 告警监视窗口 (61)7.2.1 文件菜单 (62)7.2.2 视图菜单 (63)7.2.3 设置菜单 (65)第8章设备在线升级 (71)8.1 功能说明 (71)8.1.1 启/停服务 (71)8.1.2 设置上传文件名称和设置工作目录 (71)8.1.3 添加/删除设备 (73)8.1.4 配置SNMP (74)8.1.5 重启设备 (75)8.2 操作说明 (75)8.3 其他补充说明 (77)第9章卸载HammerView1.4 (78)附录目前支持的设备及功能列表 (79)uHammer24/uhammer2/uhammer2024 (79)uHammer24E/uHammer2024E (80)Flexhammer24/Flexhammer16iv2 (81)Flexhammer16i (82)BigHammer400/800 (83)FlexHammer5010 (84)FlexHammer5610、FlexHammer5610T (85)µHammer3550-24、µHammer3550-48 (86)BigHammer6802、BigHammer6808 (87)AeoHammer AP2000 (88)NetHammer M121(原NetHammer1720) (88)NetHammer M128(原NetHammer1728) (89)NetHammer M141(原NetHammer1760) (90)NetHammer M242(原NetHammer2641) (90)NetHammer M262(原NetHammer2651) (91)NetHammer M380(原NetHammer3680) (92)NetHammer G704 ,NetHammer G708 、NetHammer G908 (92)Hammer3300,Hammer3300_48 (93)Hammer3100 (94)Hammer10000 (95)Hammer10000v2 (96)AC3026 (97)IONEView (97)第1章HammerView综述1.1 HammerView简介HammerView是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开发的网元级网管软件,用以实现对设备的全面集中管理。
Ciscoworks 2000 LMS网管软件配置及操作手册
Ciscoworks 2000 LMS2.0 网管软件配置及操作手册目录1网管软件系统安装方法 (3)1.1Cisco Works 2000安装: (3)2网管软件的操作方法 (11)2.1概述 (11)2.2基本操作 (11)2.2.1登录与注销 (11)2.2.2选择并执行一项任务 (12)2.2.3选择操作对象 (12)2.3服务器设置(Server Configuration) (13)2.3.1服务器运行参数 (13)2.3.2用户管理 (13)2.4资源管理要素(RME)的使用 (16)2.4.124小时报告(24-Hours Reports) (16)2.4.2可用性(Availability): (16)2.4.3变更审计(Change Audit): (17)2.4.4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17)2.4.5合同管理(Contact Connection): (18)2.4.6资产管理(Inventory): (19)2.4.7软件管理(Software Management): (20)2.4.8系统日志分析(Syslog Analysis): (23)2.4.9RME设置(Administration): (23)2.5园区网管理(CM)的使用 (24)2.5.1拓扑服务 (24)2.5.2用户跟踪 (26)2.5.3路径分析 (26)2.5.4VLAN指定 (27)2.6网管软件其它组件的使用 (27)2.6.1Cisco View (27)2.6.2Device Fault Manager (29)2.6.3Content flow manager (29)2.6.4实时监控(Real time monitor) (29)2.6.5日志备份脚本 (30)1网管软件系统安装方法1.1Cisco Works 2000安装:本节介绍Ciscoworks 2000 的局域网解决方案套装软件2.0(LMS2.0)的安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系统需求:硬件:PIII 800以上处理器,CD-ROM,512M内存,4GB磁盘空间软件:Windows 2000/Windows NT(非域控制器),Internet Explorer 62.安装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Professional或Windows NT中(英)文版3.检查操作系统补丁(Windows 2000 SP2/ Windows NT SP6a)是否已安装好4.检查网卡等驱动程序是否已安装好,检查到网络设备管理地址的连通性。
网管系统使用说明书
PLC网管系统(PLC NetManagement System)使用说明书Copyright ©2011本文档用于PLC网管平台后期使用时的工程指导以及技术交流之用,未经许可,请勿进行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者全部,更不得用于商业传播和销售。
随着PLC系统的使用规模的增大,对PLC网管平台的性能提出了更高品质的要求,软件版本的不断升级在所难免。
为了最大努力的保证用户获取最及时和全新的体验,配合整个网管系统的不断升级,本公司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者提示的情况下对本手册的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本手册为系统操作手册,本公司尽全力在本手册中提供准确的信息,但是无法确保手册内容完全没有错误,本手册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也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本文档中的信息可能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目录目录 (3)前言 (5)读者对象 (5)约定标志 (5)技术支持....................................................................................................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背景 (6)一、概述 (6)1.1 文档说明 (6)1.2 文档内容介绍 (8)二、操作指南 (9)2.1 安全管理 (9)2.1.1 注册区域 (9)2.1.2 创建角色 (11)2.1.2.1 创建某区域系统管理员 (13)2.1.2.1 创建故障查看员 (16)2.1.3 创建操作员 (19)2.2 配置管理 (24)2.2.1 局端操作 (24)2.2.1.1 手动添加局端 (24)2.2.1.2 自动扫描局端 (25)2.2.1.3 搜索局端 (26)2.2.2 终端操作 (28)2.2.2.1 扫描终端 (28)2.2.2.2 注册终端 (29)2.2.2.3 搜索终端 (30)2.2.3 局端批量升级 (31)2.2.4 局端系统管理配置 (32)2.2.4.1 在线局端Trap地址配置 (32)2.2.4.2 修改局端IP地址 (33)2.2.4.3 白名单功能设置 (34)2.2.4.4 告警阈值 (36)2.2.5 局端功能配置 (37)2.2.5.1 端口镜像配置 (40)2.2.5.2 广播风暴抑制 (41)2.2.5.3 局端管理vlan设置(典型配置) (42)2.2.6 终端批量设置 (43)2.2.6.1 终端模板设置 (44)2.2.6.2型号模板绑定 (46)2.2.6.3 终端MAC模板绑定 (47)2.2.6.4 配置举例 (48)2.3 故障管理 (53)2.3.1 链路信息查询 (53)2.3.2 告警设置 (54)2.3.2.1 告警过滤设置 (54)2.3.2.2 声音告警 (56)2.3.3 Trap信息转发 (57)2.3.4 故障管理 (59)前言本手册将会大致的指导您如何应用PLC网络管理系统操作平台,通过简洁高效准确的操作方式,为网络管理员提供一个便利的图形界面,实现对PLC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监控。
SW-CP-UM-网管操作手册_V3.5
CP-VIEW操作维护手册雷科通技术(杭州)有限公司2011-3-30目录目录 (2)1. 目的 (4)2. 使用对象 (4)3. 术语解释及缩略语定义 (4)4. 配置管理说明 (4)5. 登录CP-VIEW (6)1) 进入系统 (6)2) 界面介绍 (6)6. 拓扑管理 (6)1) 自动发现 (6)2) 批量移动 (8)3) 批量添加ND (10)4) 设备批量重命名 (10)5) 设备信息管理 (11)i. ND配置 (12)(1)刷新: (12)(2)网络信息配置: (12)(3)接入配置: (13)(4)工作模式: (14)(5)端口模式配置: (14)(6)ND重启 (15)(7)恢复默认 (15)(8)告警服务器配置 (15)ii. CPE 配置 (16)(1)CPE系统参数 (16)(2)CPE端口配置 (17)(3)CPE全局配置 (18)(4)CPE列表 (19)(5)节点信息 (20)7. 配置管理 (21)1) FTP用户管理 (21)2) SNTP管理 (21)3) 配置BIOC设备 (21)4) ND批量配置 (22)5) CPE用户信息管理 (22)6) CPE配置数据管理 (23)8. 故障管理 (24)1) 告警查询 (24)2) 当前告警 (26)3) 历史告警管理 (27)4) 告警邮箱配置 (28)9. 性能管理 (29)1) 设备监控 (29)2) 统计任务管理 (31)3) ND信息统计 (33)10. 维护管理 (34)1) 设备升级管理 (34)2) CPE自动升级 (36)3) ND备份与恢复 (39)4) 链路测试 (40)11. 安全管理 (41)1) 区域管理 (41)2) 日志管理 (42)3) 客户端管理 (42)4) 用户管理 (43)5) 用户密码修改 (45)6) 个人信息修改 (46)12. 系统 (47)1) 数据保存时间 (47)2)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47)3) 告警音间隔时间设置 (48)4) 自动删除离线CPE (48)13. 帮助 (49)1) EMS帮助 (49)2) 关于 (49)3) License信息 (50)1.目的本手册用于指导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针对CablePacket系统的配置、管理和各种操作。
揽星操作手册
揽星系统网管软件安装及使用手册版本1.02008年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西安航天恒星科技实业(集团)公司西安长安南路493号航天大厦电话:8/85339182传真:8北京鼎力成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11号,万柳亿城大厦C1座104室电话:8 传真:8目录1.安装揽星终端网管软件 (3)2.连接与登录 (5)3.揽星卫星终端管理系统软件V1.3 (7)3.1系统 (7)3.2显示 (7)3.3配置 (8)3.4揽星终端网管软件配置界面 (17)3.5工具栏界面 (23)4. 话音网关模块介绍 (24)4.1话音网关功能概述: (24)4.2 VOIP介绍 (26)4.3命令手册 (29)附录-1 (33)TCP/IP 网络设置 (33)1.简介 (33)2.TCP/IP网络配置 (33)3.网络配置概要 (34)4.网络测试 (34)揽星终端网管软件介绍本手册提供了关于揽星终端网管软件的详细信息。
下面的几部分内容描述了软件的安装、访问、监控和操作。
1.安装揽星终端网管软件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安装揽星终端网管软件。
步骤1:将安装光盘放置于光驱内,准备安装;步骤2:弹出默认安装路径窗口,或另辟需要的安装路径,进行软件安装;步骤3:点击完成,完成揽星终端网管软件的安装。
此时桌面上会形成一个图标,如下:2.连接与登录用RJ-45网线通过10M/100M以太网口连接到电脑上,在开始菜单中或桌面上点击揽星终端网管软件的图标,当前所连接的揽星终端的地址会被软件自动监测到。
您将在显示器上看到图2-1,图2-2的画面:图2-1 揽星卫星终端管理系统登录界面图2-2 揽星终端分布图之后进入到图2-3的揽星卫星终端管理系统V1.3的界面上。
图2-3揽星卫星终端管理系统操作界面3.揽星卫星终端管理系统软件V1.33.1系统在图2-3上,点击左上方的“系统”,在下拉菜单中看到图3-1的界面,在此登录揽星卫星终端管理系统并进行网元地址管理。
网管收银管理系统使用手册安装设置
网管收银管理系统使用手册1、安装设置1.1 安装直接双击运行【一卡通OL版收银端.exe】程序,然后选择二代证设备驱动或者硬盘录像机驱动程序安装。
在开始菜单,选择【程序】->【一卡通OL版】->【收银端参数设置】在【收银端参数设置】页面,设置计费和审计IP,选择二代证设备类型、扫描仪类型、指纹仪类型、小票打印机类型、视频设置类型等。
在开始菜单,选择【程序】->【一卡通OL版】->【网管收银管理系统】,在登录页面,选择登录帐号,输入密码,登录系统。
3、功能介绍3.1 主页面(a)快捷操作:在快捷操作输入框中,输入机器座号可以直接下机;输入“+会员帐号”直接可以会员充值操作。
(b)在机器列表中,右击,弹出【右键菜单】,可以选择【下机】、【换机】、【续费】、【关机】、【重启】、【锁定】、【复制姓名】、【复制证件号】、【发送消息】等功能。
(c)机器列表双击上网人员,执行下机操作。
(d)机器状态说明:开机关机故障管理员退出用户直接刷身份证登记上机,若第一次登记,会弹出【设置密码】页面,密码设置完成之后,弹出开卡页面,若【关闭】或者【取消】设置密码页面,则密码为空。
在开卡页面,收银员可以选择上网的分区、上机方式、预交费、会员充值、自动转包时等功能。
若启用【请客模式】,则客人的刷卡下机的费用全部计算在主人身上。
【请客模式】下,客户端登机,主人先登机,然后获取【激活码】,客人登机时,输入上网帐号和激活码登机。
用户在上机状态下,刷卡则弹出下机结账页面,此页面,收银员可以操作【结账】、【续费】、【退款】、【转包时】。
退款:在用户包时长或者包时段上网方式下,在费用没有消费完的情况下,收银员可以选择给用户退剩余金额。
转包时:在用户上机的情况下,可以手动转包时段。
3.4 转包时(通宵)用户在刷卡上机时,可以选择自动转包时(如3.2上机),也可以在已经上机时,手动转包时(如下图)。
3.5 交接班交接班用于收银员之间相互交接班时,系统自动统计本班次的相关费用,并把相关费用交接到下一个班次。
SOLARWINDS安装、配置、使用文档
SolarWinds安装、配置、使用手册v1.0【版本修订说明】版本1.0为初稿。
一、说明该文档适用于在Windows 98 / NT / 2000 / ME / XP以上操作系统上安装使用SolarWinds 2002 Engineer's Edition 网管软件。
SolarWinds Engineer’s Edition是一套非常全面的网络工具库,包括了网络恢复、错误监控、性能监控和管理工具等等。
它提供了监控远程服务器的网络带宽用途、监控Cisco路由器的运行负荷等多项功能。
SolarWinds Eng ineer’s Edition包括的工具:1.网络性能监控(Network Performance Monitoring):带宽测量(Bandwidth Gauges )、路由CPU负荷(Router CPU Load)、带宽监控(Bandwidth Monitor)、CPU测量(CPU Gauge)、网络性能监控器(Network Performance Monitor)、SNMP图象和高级CPU上传(Advanced CPU Load )。
2.网络发现(Network Discovery):子网列表(Subnet List)、Ping Sweep、和IP网络浏览器(IP Network Browser)、DNS核查(DNS Audit)、IP地址管理(IP Address Management)、MAC地址发现(MAC AddressDiscovery)、SNMP Sweep、网络定位(Network Sonar)。
3.用于Cisco网络的工具:IP网络浏览器(IP Network Browser)、路由CPU负荷(Router CPU Load)、配置下载(Config Downloader)、配置上传(Config Uploader)、配置编辑器/浏览器(Config Editor/Viewer)、Proxy Ping、对比运行VS启动配置(Compare Running vs. Startup Configs.)、路由器密码加密术(Router Password Decryption)、CPU测量(CPU Gauge)、路由器安全检查(Router Security Check)和高级CPU上传(Advanced CPU Load )。
ZXAN EoC设备网管操作手册
技术文件技术文件名称:ZXAN EoC设备网管操作手册技术文件编号:版本:V1.0文件质量等级:共24 页(包括封面)拟制 MSAG开发组审核会签标准化批准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目录1基本配置 (3)1.1CLT版本升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创建网元 (3)2系统管理 (5)2.1CPU阈值配置 (5)2.2T rap Server配置 (5)3CBAT管理 (8)3.1CBAT基本信息 (8)3.2CBAT重启动 (9)3.3CBAT网络属性 (9)3.4射频信道配置 (10)4CNU管理 (11)4.1CNU配置 (11)4.2端口VLAN配置 (14)4.3CNU白名单配置 (15)4.4CNU业务模板配置 (17)4.5CNU端口配置 (19)5拓扑管理 (20)6告警管理 (20)7常用工具 (21)1 基本配置1.1 创建网元网管安装完毕后,启动网管服务器和客户端,在客户端拓扑管理视图中如图1-1操作:图1-1 创建网元菜单在弹出窗口中,如图1-2所示:网元类型选择在“接入网产品”中进行选择,目前支持的“E3033”、“E3053”、“EC4022”和“EC4023”都是EoC设备,视实际设备类型而定,然后在窗口右边的基本参数中输入网元设备的信息,包括:网元名称、描述、网元IP地址等信息,输入完毕后,点击“创建”按钮,创建成功后,会有“创建成功”的提示信息。
图1-2 创建网元窗口此时,在拓扑视图的缺省分组下,可以看到新创建的网元,如图1-3所示。
图1-3创建的网元及及右键菜单目前,网管对CLT设备支持的配置管理项包括:系统管理、CBAT管理、CNU管理、拓扑管理、告警管理等,下面分章节分别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iscoworks 2000 LMS2.0网管软件配置及操作手册目录1网管软件系统安装方法21.1Cisco Works 2000安装:22网管软件的操作方法82.1概述82.2基本操作82.2.1登录与注销82.2.2选择并执行一项任务82.2.3选择操作对象92.3服务器设置(Server Configuration)92.3.1服务器运行参数92.3.2用户管理92.4资源管理要素(RME)的使用102.4.124小时报告(24-Hours Reports)102.4.2可用性(Availability):102.4.3变更审计(Change Audit):102.4.4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112.4.5合同管理(Contact Connection):122.4.6资产管理(Inventory):122.4.7软件管理(Software Management):122.4.8系统日志分析(Syslog Analysis):132.4.9RME设置(Administration):132.5园区网管理(CM)的使用132.5.1拓扑服务132.5.2用户跟踪142.5.3路径分析142.5.4VLAN指定142.6网管软件其它组件的使用152.6.1Cisco View152.6.2Device Fault Manager152.6.3Content flow manager162.6.4实时监控(Real time monitor)162.6.5日志备份脚本161网管软件系统安装方法1.1Cisco Works 2000安装:本节介绍Ciscoworks 2000 的局域网解决方案套装软件2.0(LMS2.0)的安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系统需求:硬件:PIII 800以上处理器,CD-ROM,512M内存,4GB磁盘空间软件:Windows 2000/Windows NT(非域控制器),Internet Explorer 62.安装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Professional或Windows NT中(英)文版3.检查操作系统补丁(Windows 2000 SP2/ Windows NT SP6a)是否已安装好4.检查网卡等驱动程序是否已安装好,检查到网络设备管理地址的连通性。
网管工作站的主机名和IP地址一旦确定,在网管系统安装后不要进行更改,因其涉及的设置项目很多,请一定要注意。
5.安装并设置Internet Explorer 5.0(推荐更高版本如6.0):a)选择IE菜单“工具”-“Internet选项”-“高级”选中MicrosoftVM中的“启用Java控制台(需要重启动)”b)选择“常规”- “设置”检查“使用的磁盘空间”是否大于6M,如果不是,设置为大于6M。
同时将“检查所存网页的较新版本”设为“每次访问此页时检查”并确定c)检查“安全”-“自定义级别”确保“允许使用存储在您计算机上的Cookies”及“允许使用每个对话cookie(未存储)”为“启用”d)选择“常规”-“字体”并设置“Web页字体”为“Microsoft SansSerif”。
6.检查网络运行情况:在进行网管系统安装之前,应检查网络的运行情况,保证需要进行管理的设备是可到达的,并设置了正确的SNMP密码字(出于安全考虑,不要使用默认的“public”和“private”)。
35xx交换机及MSFC:config termsnmp community readstrsnmp community writestr rw6509、4006交换引擎:set snmp community read-only readstrset snmp community read-write writestrset snmp community read-write-all writestr7.安装CD ONE:开始安装,按照引导“Next”。
a)选择安装方法(典型安装或自定义安装):由于C盘空间不足,需将系统安装到D盘,故需选择Custom(自定义)安装方法。
b)选择安装目录: 我们将系统安装到D:\cw目录下。
c)选择要安装的组件:CiscoView, NMS Integration Utility andCMF(Common Management Foundation)d)安装过程中选择“Next”或“Ok”,如果系统提示时“DNS”太慢的警告,忽略。
选择“Later”再安装第三方集成软件,最后重新启动系统完成安装。
8.安装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ava 运行环境)j2re-1_3_1-win.exe(5.11M);以上程序在D:\cw.ins\下有备份重新启动系统。
在后面的操作中如果系统提示需安装JRE2运行环境,请同意进行安装,并在安装完成后重新启动系统。
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碰到“Java 插件安全警告:证书已经过期”,对系统运行无不良影响,请选择忽略警告继续进行。
9.更改系统管理员密码:打开浏览器,输入网管系统网址:http://10.1.1.1:1741,使用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登录网管系统。
如果此时出现java运行时刻错,请刷新窗口即可。
选择菜单“Server configuration”- “Setup”–“Security”–“Modify My Profile”,在“Local Password”及“Confirm Password”中输入新的管理员密码并点击“Modify”按钮。
点击LOGOUT按钮退出网管系统,关闭浏览器。
重新启动系统。
10.设置Cisco View:打开浏览器,输入网管系统网址:http://10.1.1.1:1741,使用用户名admin,密码admin登录网管系统。
选择菜单“Device Manager”- “Cisco View”,在新弹出的窗口中选择“Preferences”,输入默认的SNMP密码(Default Read Community及Default Write Community),按“Ok”保存。
在Select Device中输入设备地址测试设置是否正确:如输入6509管理地址为10.1.201.253,提示“Community String”时按下“确定”(如果6509包换交换引擎、主MSFC及备份MSFC三个逻辑设备,该过程会重复三次)。
稍等之后,可以看到6509管理面板的显示。
设置完成,点击LOGOUT按钮退出网管系统,关闭所有窗口。
11.安装Resource Manager Essential 3.3插入RME光盘,自动弹出安装画面,按下“Install”按钮开始安装,按照引导“Next”,选择使用典型安装(Typical installation)一步一步完成安装。
12.安装Campus Manager 3.1装,按照引导“Next”,选择使用典型安装(Typical installation)一步一步完成安装。
13.设置Campus Manager 3.1登录网管系统。
选择菜单“Server Configuration”-“Setup”-“ANI Server Admin”-“SNMP Settings”,对照说明将脚本中的Read及Write Community String更改为本网中使用的值。
选择菜单“Server Configuration”-“Setup”-“ANI Server Admin”-“Discovery Settings”,在“Seed Device”列表中输入种子设备(用作网络发现的起点)的IP地址,建议输入多个地址(格子不够点右键选“Add”),如: 10.1.201.253(6509_A)、10.1.201.251(6509_B)、10.1.201.247(4006_A)、10.1.201.245(4006_B)、10.1.201.236(4006_C) 、10.1.201.234(4006_D)。
去掉“Use ReverseDNS Lookup”的选择。
选择“Filter Using IP Address”并在“IP Address Ranges”中输入10.1.[192-207].*,以限制搜索范围,加快搜索过程。
点击“Apply”按钮后系统提问是否要马上进行一次搜索,回答“是”。
稍后选择菜单“Server Configuration”-“Setup”-“Diagnostics”-“Discovery Metrics”,可以检查系统是否搜索到了所有要管理的设备,确保以上设置正确完成。
14.检查Campus Manager 运行情况登录网管系统。
选择菜单“Campus Manager”-“Topology Service”,在弹出的“Topology Services”窗口中选择“Network Views”-“Layer 2 View”,鼠标右键点击“Layer 2 View”,在相关菜单中选择“Display View”应能看到网络的拓扑图。
可以选择菜单“View”-“Display Labels”,用“Display IP”显示设备管理地址,或用“Show Sysname”显示设备名称,取消显示用“Clear Labels”。
可以选择“Managed Domains”-“VTP Domain”-“vtpdomain”(本网VTP域名)来显示域内所有交换机口的情况,包含所属VLAN、是否激活等。
15.设置设备同步:本步骤将Campus Manager搜索到的设备信息传递给Resource Manager Essential。
首先,为此任务增加一个用户:登录网管系统,用菜单“Server Configuration”-“Security”- “Add users”,新建一个名称为dev_sync 的用户,密码为ccds5678,设置其权限为:“Network Administrator”、“System Administrator”,点击“Add”添加。
选择菜单“Server Configuration”-“Setup”-“Device Synchronization”,输入Hostname:CW (本机名称),端口:1741,用户名:dev_sync,密码:syncpsw;选中:“Send device credentials to Essentials”、“Send devices to Essentials”及“Synchronize to Essentials incrementally”,然后点击“RUN”立即运行一次,点击“Apply”保存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