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225张PPT)
诗人分别从哪几个方位、角度观察了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题:书写,题写。 横看:从正面看。 侧:侧面。 各:都,分别。
诗意: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山岭,侧看则是陡峭的 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
远处 近处 庐山呈现各种
高处 不同的景象。 低处
千姿百态
诗人为什么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原因: 只缘身在此山中 。
采用因果倒装的句式,融道理于景物中。 先写人们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再说明原因 是身在庐山之中。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 物也常如此。
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 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 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 摆脱主观成见。
9 古诗三首
诗中有画 景中融情
自然界里有许多美妙的事物,在诗人 的笔下,更是美不胜收。一起去诗中感受 一下万物之美吧。
1. 认识“暮、瑟”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 写“暮、吟”等13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
3. 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 的道理;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 景象。
一道残阳 / 铺水中, 半江瑟瑟 / 半江红。 可怜 / 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 / 月似弓。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夕阳、江水、露珠、月亮。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夕阳。 铺:指阳光斜照在水面上。 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 所呈现的青绿色。
诗意: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斜照在江面 上。江水一半呈现红色,一半呈现碧绿色。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9课 古诗三首 教学课件
解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 绘的是一幅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傍晚, 夕阳缓缓地落了下去,余晖像一道光铺在江面上,江 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在夕阳的余晖里,在落日的 照射下,瑰丽无比,绚丽灿烂。
第四十页,共四十三页。
3.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第四页,共四十三页。
作者简介
卢钺 号梅坡,南宋诗人,字
威节,闽县人,擅长写植物,喜欢 咏花,尤其是梅花。留下两首《雪 梅》诗。
第五页,共四十三页。
我会认
mù
暮色
sāon
缘分
xiáng
投降
shū
输赢
第六页,共四十三页。
多音字
x_i_á_n_g( 投降 )
降
j_ià_n__g( 降落 )
“雪梅”指的是“雪”和“梅”,这 首诗写的是雪和梅之间的对比。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三页。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服输 诗人
评议
同“搁”,放下
诗义:梅花和雪花都认为 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 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的 文章。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三页。
思考: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 ?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三页。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能认识,
因为
不能辨别
“真面目”指的是庐山真正的形态、外 貌特征。“只”点明了这是唯一原因, 这句话解释了自己认不清庐山真面目的
原因。
诗义: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
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三页。
思考: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第四十页,共四十三页。
3.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第四页,共四十三页。
作者简介
卢钺 号梅坡,南宋诗人,字
威节,闽县人,擅长写植物,喜欢 咏花,尤其是梅花。留下两首《雪 梅》诗。
第五页,共四十三页。
我会认
mù
暮色
sāon
缘分
xiáng
投降
shū
输赢
第六页,共四十三页。
多音字
x_i_á_n_g( 投降 )
降
j_ià_n__g( 降落 )
“雪梅”指的是“雪”和“梅”,这 首诗写的是雪和梅之间的对比。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三页。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服输 诗人
评议
同“搁”,放下
诗义:梅花和雪花都认为 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 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的 文章。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三页。
思考: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 ?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三页。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能认识,
因为
不能辨别
“真面目”指的是庐山真正的形态、外 貌特征。“只”点明了这是唯一原因, 这句话解释了自己认不清庐山真面目的
原因。
诗义: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
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三页。
思考: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27张PPT)
诵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tí
题西林壁
shì
[宋] 苏 轼
cè fēn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lú
yuán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侧峰庐缘
左右结构: 侧 峰 缘 半包围结构: 题 庐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题西林壁
[宋]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 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应该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瞰。
从这四句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想要全面地看问题,就要跳出局部,从整体 上进行观察。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
题 西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示例: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柔和地 铺在江面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 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 山的全貌,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这 两句诗借景说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 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峰”和“岭”有什么不同?
峰:高耸入云
岭:连绵不断
作者从远、近、高、低看到的景象 有什么不同?
远眺 重峦叠嶂
近观 危崖险岩
仰望 遮天蔽日
俯瞰 深沟幽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用关联词联结这两句诗,你能 想到哪组词?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全貌,是因为我 身在庐山之中。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40张PPT)
“峰”和“岭”有什么不同?
峰:高耸入云
岭:连绵不断
作者从远、近、高、低看到的景象 有什么不同?
远眺 重峦叠嶂
近观 危崖险岩
仰望 遮天蔽日
俯瞰 深沟幽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用关联词联结这两句诗,你能 想到哪组词?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全貌,是因为我 身在庐山之中。
为什么诗人身在庐山反而认不清它的真面目? 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
不及,比不上。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意:说句公道话,梅须逊让雪花三 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
拟人
形容差得不多。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
——香
——白
雪梅
所见
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跳出局部
林 壁
所悟
不识庐山真面目
整体看待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通过题咏游庐山的感 受,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当人没有 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 物的真相与全貌。
雪梅
[宋] 卢 钺
卢钺 又名卢梅坡,宋 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 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 多,以两首《雪梅》诗留名 千古。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 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梅雪争春未肯降, 服输。 诗人。 骚人阁笔费评章。 评议。这里指
同“搁”,放下。这里读ɡē。 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诗意: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 谁也不肯服输,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题西林壁》这首诗诗人抓住了庐山的 姿态谈感受,赞美了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 态的景象,于写景中寄寓哲理。
雪梅
[宋] 卢钺
走近作者
卢钺又名卢梅坡,宋 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 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 也不多,以两首《雪梅》 诗留名千古。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雪梅
[宋] 卢 钺
梅 雪 争 春/未 肯 降 , 骚 人/阁 笔/费 评 章 。 梅 须 逊 雪/三 分 白 , 雪 却 输 梅/一 段 香 。
不及;比不上。
诗意: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 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读,品诗味,体诗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服输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梅花与雪花 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 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 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现出 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 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9 古诗三首
诗中自有美景如画 诗中自有哲理人生
字词学习
默读诗词,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mù yín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 , 半 江 瑟sè 瑟 半 江 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tí
题西林壁
shì [宋] 苏 轼
cè fēn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启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看到的结 果是不同的。
横看
侧看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头俯视
明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因果倒装句
雪梅
[宋] 卢钺
走近作者
卢钺又名卢梅坡,宋 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 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 也不多,以两首《雪梅》 诗留名千古。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雪梅
[宋] 卢 钺
梅 雪 争 春/未 肯 降 , 骚 人/阁 笔/费 评 章 。 梅 须 逊 雪/三 分 白 , 雪 却 输 梅/一 段 香 。
不及;比不上。
诗意: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 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二读,品诗味,体诗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服输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梅花与雪花 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 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 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现出 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粼、 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9 古诗三首
诗中自有美景如画 诗中自有哲理人生
字词学习
默读诗词,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mù yín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 道 残 阳 铺 水 中 , 半 江 瑟sè 瑟 半 江 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tí
题西林壁
shì [宋] 苏 轼
cè fēn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启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看到的结 果是不同的。
横看
侧看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头俯视
明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因果倒装句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吟 yín 残 cán 瑟 sè 露 lù 怜 lián
暮:傍晚。 吟:歌颂 。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歌朗读 暮 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暮 江 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 ,我国唐代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他 的诗歌题材广泛,形 式多样,语言平易通 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
作者介绍
白居易( 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 西渭南)人。中进士后任左拾遗,后被贬为江州司马,晚年任杭州、苏州刺 史和太子少傅等职。他目击当时日益腐朽的政治,比较接近劳动人民,了解 他们的痛苦生活。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 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文字通俗易懂,流传较广。著有《白氏长庆集》 等。
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 822年(长庆二年)白居 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 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 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该诗从侧面 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 情。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 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 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 的热爱之情。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 古诗三首 《暮江吟》公开课精品课件PPT完结
原文:
译文:太阳快要落山
一道残阳铺水中, 了,阳光斜照在江面 上。
原文:
译文:阳光的照射
半江瑟瑟半江红。 使得江水一半呈现出 红色,一半呈现出碧
绿色。
原文:
译文:九月初三的夜
可怜九月初三夜, 晚,多么叫人喜爱呀!
原文:
译文:那露珠像珍珠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样晶莹透亮,月亮像 弯弓一样挂在天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业:
做一张手抄报,画一画《暮江吟》 中的景色,并把《暮江吟》中的景色 用小作文的形式描绘出来。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查找资料, 了解一下《忆江南》、《卖炭翁》仔 细揣摩一下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所要表 达的情感。
思考:
从诗句中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 感情?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暮江吟
(唐)白居易
•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 “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 谓工微入画。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
•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846),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
•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 俗,有“诗魔”和“诗 王”之称。公元846年, 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 于香山。有《白氏长庆 集》传世,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卖炭 翁》、《琵琶行》等。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件
那么,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 又是怎样的情形呢?请展开想象,试着说一说。
远看
近看
从远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近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高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低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揭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题 导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入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你发现这些诗句的共同之处了吗?
都是写傍晚时分的景色。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吟”字可以读得舒缓一些。
地点:江面上
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时间:傍晚时分
如《石灰吟》《游子吟》等。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将余晖铺洒在江面 上。被残阳照射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另一半江水 却是青绿色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漫步江边,诗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夕阳带着无比眷 恋之情离开了,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此时作者又看到什么? 有怎样的感受?
天边升起的一弯 新月,像一张精巧的 弯弓。
小结:第一首诗是景中含情,后两首诗是 景中寓理。对景物的生动描摹得益于诗人认真、 仔细的观察;情的抒发、理的阐释则有赖于诗 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借助表格背诵三首古诗。
诗名 暮江吟
作者 朝代 所写景物
白居易
唐
残阳、江水、 露珠、月亮
题西林壁 苏轼 宋
庐山
雪梅
卢钺 宋
梅、雪
表达的情感 (揭示的道理)
的声母为“x”。
远看
近看
从远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近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高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低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揭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题 导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入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你发现这些诗句的共同之处了吗?
都是写傍晚时分的景色。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吟”字可以读得舒缓一些。
地点:江面上
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时间:傍晚时分
如《石灰吟》《游子吟》等。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将余晖铺洒在江面 上。被残阳照射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另一半江水 却是青绿色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漫步江边,诗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夕阳带着无比眷 恋之情离开了,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此时作者又看到什么? 有怎样的感受?
天边升起的一弯 新月,像一张精巧的 弯弓。
小结:第一首诗是景中含情,后两首诗是 景中寓理。对景物的生动描摹得益于诗人认真、 仔细的观察;情的抒发、理的阐释则有赖于诗 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借助表格背诵三首古诗。
诗名 暮江吟
作者 朝代 所写景物
白居易
唐
残阳、江水、 露珠、月亮
题西林壁 苏轼 宋
庐山
雪梅
卢钺 宋
梅、雪
表达的情感 (揭示的道理)
的声母为“x”。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结构梳理
雪梅
起因——梅雪争春 各有所长
对比 梅——逊雪三分白 各有所短 雪——输梅一段香
主旨概括
《雪梅》是宋代诗人卢钺的一首七言绝 句,诗人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描写了他眼中的 梅和雪,从而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
拓展延伸
拓展一 拓展二
随堂练习 一、读一读,连一连。 mù sè sāo yuán xùn
写景
诗意: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 看,山峰巍峨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 处,庐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诗文解读
思考: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处在什么位 置看庐山的?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角度: 正面 侧面
位置: 远 近 高 低 启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看到的结果
也会不同。
横看
侧看
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 察日记。
让我们透过文字,随诗人一起欣赏如画的自 然风光,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吧!
[]
暮 江 吟
唐 白 居 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 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 属山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叙事诗《琵琶行》 《长恨歌》等。
写作背景
《暮江吟》大约作于唐长庆二年(822 年),是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当 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 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爱
农历已进入 深秋季节,点出 了观赏江景的季 节是深秋。
珍珠
诗人描写了夜晚的明月和露珠。
骚暮逊
瑟缘
随堂练习 二、课内阅读。(1)将古诗补充完整。
暮江吟 一道__残__阳__铺__水__中__, 半江瑟瑟_半__江__红___。 __可__怜__九月初三夜, __露__似__真__珠__月__似__弓__。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公开课PPT课件
诗的最后两句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说一说 自己的感受。
拓展与运用:
读一读下面两首诗,看看它们写了庐山的哪些 特点?
望庐山瀑布
大林寺桃花
(唐)李白
(唐)白居易
日照香庐生紫烟,
人间四月芳菲尽,
遥看瀑布挂前川。
山寺桃花始盛开。
飞流真下三千尺,
长恨春归无觅处,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知转入此中来。
积累:
峨眉/山月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的理解及组词
原因(缘故) 因为(缘何而来) 边(边缘) 沿着;顺着(缘木求鱼) 发生联系的机会(缘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庐山-----西林寺
苏轼简介:
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书画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在诗、词和散 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 诣,作品大都挥洒自如, 明快豪放,著有《东坡 全集》。
创作背景:
苏轼在神宗元丰七 年(47岁)由黄州再次 被贬到汝州,途经江西 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 景色让他诗兴大发题写 在西林寺墙壁上一首诗 《题西林壁》。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宋)苏轼
山岭:连绵起伏 山峰:高耸入云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 ) 在近处( ) 在高处( ) 在低处( ) 遥望/远望/眺望 看见 俯视/鸟瞰 仰望
拓展与运用:
读一读下面两首诗,看看它们写了庐山的哪些 特点?
望庐山瀑布
大林寺桃花
(唐)李白
(唐)白居易
日照香庐生紫烟,
人间四月芳菲尽,
遥看瀑布挂前川。
山寺桃花始盛开。
飞流真下三千尺,
长恨春归无觅处,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知转入此中来。
积累:
峨眉/山月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的理解及组词
原因(缘故) 因为(缘何而来) 边(边缘) 沿着;顺着(缘木求鱼) 发生联系的机会(缘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庐山-----西林寺
苏轼简介:
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书画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在诗、词和散 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 诣,作品大都挥洒自如, 明快豪放,著有《东坡 全集》。
创作背景:
苏轼在神宗元丰七 年(47岁)由黄州再次 被贬到汝州,途经江西 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 景色让他诗兴大发题写 在西林寺墙壁上一首诗 《题西林壁》。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宋)苏轼
山岭:连绵起伏 山峰:高耸入云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 ) 在近处( ) 在高处( ) 在低处( ) 遥望/远望/眺望 看见 俯视/鸟瞰 仰望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朗读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 节奏,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认识本课生字。 3.想一想,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我会读
mùsè暮瑟易 Nhomakorabea音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 . √ 瑟瑟(sè shè) 吟(yín jīn)
快来点一点吧!
吟
暮
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我先看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 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 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主要作品有 《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苏轼(1037—1101)
《雪梅》 梅和雪的共同特点是__白______,雪的
____白____胜过梅,而梅的___香_____胜过雪, 它们各有所长。
第四步:查资料 走近作者
①唐 ②白居易 ③宋 ④苏轼 ⑤卢钺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③ )代诗人( ④ ),《暮 江吟》的作者是( ① )代诗人( ② ),《雪梅》 的作者 是( ③ )代诗人( ⑤ )。
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北临长江,东临鄱阳湖,是一座历史 悠久的名山,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 因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声誉。
庐山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以雄、奇、险、 秀闻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 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 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诗意: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西子湖畔这些消磨 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暖风把人们的 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 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 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暮江吟• (y√ín jīn)
骚• (s√āo zāo) 人
阁(gé •
g√ē)
笔
只缘 •
(yán
yuÇn)
逊(sūn •
x√ùn)
色
输(sū •
sh√ū)
赢
二、辨字组词。 墓( 墓地 ) 暮( 暮色 ) 费( 费事 ) 沸( 沸腾 )
逊( 逊色 ) 孙( 子孙 ) 峰( 山峰 ) 锋( 锋利 )
夕阳照射到的地方,江水呈现出一片红色;夕阳没有照射到
的地方,江水呈现出青绿色。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美丽
课文主旨
《暮江吟》通过描写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时, 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美景,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从侧面表 达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横看
横看 成岭
侧看
侧看 成 峰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话是因果倒装句,先写出诗人没有看清庐山的真正 面目,然后笔锋一转说明原因: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 视野太狭窄所以只能看到局部,而看不到庐山的全貌, 只有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习目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 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暮江吟• (y√ín jīn)
骚• (s√āo zāo) 人
阁(gé •
g√ē)
笔
只缘 •
(yán
yuÇn)
逊(sūn •
x√ùn)
色
输(sū •
sh√ū)
赢
二、辨字组词。 墓( 墓地 ) 暮( 暮色 ) 费( 费事 ) 沸( 沸腾 )
逊( 逊色 ) 孙( 子孙 ) 峰( 山峰 ) 锋( 锋利 )
夕阳照射到的地方,江水呈现出一片红色;夕阳没有照射到
的地方,江水呈现出青绿色。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暮江吟》
白居易
露水 月亮 景色美丽
课文主旨
《暮江吟》通过描写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时, 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美景,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从侧面表 达了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横看
横看 成岭
侧看
侧看 成 峰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话是因果倒装句,先写出诗人没有看清庐山的真正 面目,然后笔锋一转说明原因: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 视野太狭窄所以只能看到局部,而看不到庐山的全貌, 只有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习目标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课件
自
然
主题概括
《暮江吟》通过描写 夕阳西沉 、晚 霞映江、弯月初升、露珠晶莹几幅景象, 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 喜爱 之情。
课堂演练
填空。
《暮江吟》的作者是( 白居易 ),诗中表现 红日西沉时景色的诗句是( 一道残阳铺水中), 表现新月东升的诗句是( 可怜九月初三夜)。
复习导入
第二课时
背诵古诗《暮江吟》。
可怜九月初三夜, 弯月初升、露珠晶莹 露似真珠月似弓。 的朦胧夜色
填一填,背一背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 一道( 残 )( 阳)铺水中, 半江(瑟 )( 瑟 )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 露)似( 真珠)( 月)似(弓 )。
结构梳理
热
暮
傍晚:夕阳西沉、晚霞映江
爱
江
大
吟
夜晚:弯月初升,露珠晶莹
理解诗题
暮江吟
傍晚,太阳 诗人在 落山的时候。 江边。
诗人黄昏时分 在江边所作的诗。
初读古诗
点击图标,听范读
自由朗读古诗,圈画 易错字“暮、吟”。抓住 描写景物的词语,带着朗 读节奏,边读边想象画面。
// // // //
感知诗意
尝试结合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交流古诗大意
快要落山的太阳的一缕 光照射在江面上,江水一半 呈现出青绿色,一半呈现出 红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 么叫人喜爱呀,那露珠像珍 珠一样闪烁发光,一弯新月 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这个字表示的时间是_傍__晚_______ 。
点拨: 题中的甲骨文是“暮”字,中间为“日”,四周为
“草”,整个字形像太阳落在草丛中,因此表示傍晚时分。
二、选字组词。
暮慕幕
夜( 幕 ) 暮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 题西林壁 雪梅)精品课件
代表作品:《忆江南》《暮江吟》《钱
白居易(772 塘湖春行》《琵琶行》等。 年-846年)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 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 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 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 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初读感知·——
——·感悟提升·——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 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 一壑,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 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要想对某个事物有 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 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正如 俗话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雪 梅宋
——·合作探究·——
这首诗一共写了几组对比?分别是哪些?
这首诗一共写了3 组对比,第一组是关于“梅” 与“雪”谁是春的化身;第二组是关于“梅”与 “雪”颜色的对比,第三组是关于“梅”与“雪” 香味 的对比。
——·整体感知·——
《雪梅》全诗中,作者通过写梅、 雪、诗人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人各有 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要 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
暮吟题侧峰庐缘 降阁费须逊输
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
——·字词练习·——
一、多音字组词。
pū ( 铺床 ) 铺 pù ( 店铺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暮( 日暮 ) 幕( 屏幕 )
jiàng ( 降落 ) 降 xiáng ( 投降 )
峰( 山峰 ) 锋( 锋利 )
——·走近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 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 和“诗王”之称。
卢 钺
•
白居易(772 塘湖春行》《琵琶行》等。 年-846年)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 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 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 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 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初读感知·——
——·感悟提升·——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 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 一壑,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 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要想对某个事物有 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 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正如 俗话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雪 梅宋
——·合作探究·——
这首诗一共写了几组对比?分别是哪些?
这首诗一共写了3 组对比,第一组是关于“梅” 与“雪”谁是春的化身;第二组是关于“梅”与 “雪”颜色的对比,第三组是关于“梅”与“雪” 香味 的对比。
——·整体感知·——
《雪梅》全诗中,作者通过写梅、 雪、诗人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人各有 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要 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
暮吟题侧峰庐缘 降阁费须逊输
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
——·字词练习·——
一、多音字组词。
pū ( 铺床 ) 铺 pù ( 店铺 )
二、比一比,再组词。 暮( 日暮 ) 幕( 屏幕 )
jiàng ( 降落 ) 降 xiáng ( 投降 )
峰( 山峰 ) 锋( 锋利 )
——·走近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 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 和“诗王”之称。
卢 钺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PPT课件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 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 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秋天的黄昏,红日西沉,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
着地面照射过来。夕阳是那样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
感觉。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
主要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 州出猎》《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重点) 3.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重点)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诗意: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西子湖畔这些消磨 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暖风把人们的 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 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 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课堂小结 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
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 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 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
9 古诗三首
第 二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 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 学识渊博,多才多艺。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 一改词的婉约之风,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同为豪放派词人。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9《古诗三首》课件
第9课
暮﹒江吟﹒
傍晚
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 傍晚在江边吟诵
介绍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 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 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 》《琵琶行》等。
读一读
思考:诗中的庐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学古习诗提的示方法:
• 读:诗句 • 解:诗意 • 悟:诗情 • 入:诗境
分组合作,细读古诗,解决问题。
导入课题
第9课
雪梅
自读提示
• 学生自由读诗: • 1.读准字音。 • 2.读通句子。 • 3.读准节奏。
读一读
•雪 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读一读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学习提示
•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不懂的问题。 • 2.提出自己经过努力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试着讨论解决。
走进诗歌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句段导读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理解诗意
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
• 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 高贵品格。
取长补短
归纳总结
• 《雪梅》展现了一幅梅花傲雪迎春图,写出了梅和雪的各自特点,梅有其香,雪有其白 。告诉我们在 为人处事上要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暮﹒江吟﹒
傍晚
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 傍晚在江边吟诵
介绍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 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 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 》《琵琶行》等。
读一读
思考:诗中的庐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学古习诗提的示方法:
• 读:诗句 • 解:诗意 • 悟:诗情 • 入:诗境
分组合作,细读古诗,解决问题。
导入课题
第9课
雪梅
自读提示
• 学生自由读诗: • 1.读准字音。 • 2.读通句子。 • 3.读准节奏。
读一读
•雪 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读一读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学习提示
• 1.借助注释,理解诗意,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不懂的问题。 • 2.提出自己经过努力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试着讨论解决。
走进诗歌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句段导读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理解诗意
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
• 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 高贵品格。
取长补短
归纳总结
• 《雪梅》展现了一幅梅花傲雪迎春图,写出了梅和雪的各自特点,梅有其香,雪有其白 。告诉我们在 为人处事上要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诗意: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 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
这两句诗似乎让人看到池水旁边的梅树,梅花 盛开,想到洗砚池,觉得这些梅花是用淡淡的墨 水点染而成的。
词语解释
洗砚池:传说会稽(今浙江绍兴)蕺山下有晋朝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由于经常洗 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
王冕说他家有洗砚池,意思是自己和王羲之一样 勤奋好学。 乾坤:天地之间
——【魏晋】陶渊明《饮酒》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
作业
1 2
本次所学知识总结在归纳本上。 放学前完全课后练习第1、2题。
处处留心皆学问, 四时景物皆成趣!
谢谢观 看 多提宝贵建议
下课啦!
字词闯关
yàn qián kūn砚 源自坤左右结构识字方法
图片识字 砚
中国传统文房用具,始于汉代。文房四宝之一。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注意停顿。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指王冕家
边
梅花的颜色不浓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墨
作者简介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 中翁、梅花屋主等,元朝著名画家、 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 人放牛,靠自学成才。
主要成就:所画梅花花密枝繁, 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 大。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花屋内。此时 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前夕, 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无法解决 的矛盾,感慨之下作此诗。
心中之梅花
家中之梅花 心中之梅花 画中之梅花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伴读音乐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 ,我们要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的道理。
思考:要想看清
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么 办?
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你还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我们 客观全面去了解事物的?
盲人摸象 画杨桃
诗句运用: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
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 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 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 (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2、诗中哪些景物说明了时间的变化?
答:诗中残阳、露、月说明了时间的变化。
3、从“可怜”一词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 爱之情。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暮江吟 (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看注释,翻译诗句
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 边所作的诗。吟,古代一种诗 体。
②残阳:落山的太阳光。 ③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 此指碧绿色 。 ④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 三 ⑥真珠:即珍珠。诗中的 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 珍。 ⑦月似弓:上弦月,其弯 如弓。
赏析
一、二句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 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 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梅须逊雪三分白”,这句作者从颜色角度来写, 梅不如雪那样洁白。“三分”以实写虚,是“少许” 的意思。这是梅的短处,恰是雪的长处。“逊”, 逊色、差一点。 “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作 者从气味角度来写,雪当然不具备梅花的香味。这 是雪的短处,恰是梅的长处。“输”,这里作“差” 讲。
可爱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似:好像。 真珠:即珍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 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 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 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升起 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诗题
题西林壁
书写 西林寺 墙壁
题西林壁: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知诗人
苏轼 (1037-1101)宋代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 居士”,世称“苏东坡 ”。 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 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 词人的主要代表。诗文有《东 坡七集》等。
第三课时 雪梅
【宋】卢梅坡
雪梅 〔宋〕卢梅坡
梅 雪 争 春 未 肯 降,
骚 人 阁 笔 费 评 章。
梅 须 逊 雪 三 分 白,
雪 却 输 梅 一 段香。
简介
卢梅坡,(生卒事迹均不详),南宋诗人,《全宋词》 录其《鹊桥仙》(三月廿一)等4首。“梅坡”应该也 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到现在他的原名 和原字都散佚了,留下一个卢梅坡的名字。根据他写 的诗可以总结出:1、擅长写绝句,基本不写别的体 2、 擅长写植物,喜欢咏花,极其喜欢梅花 3、长居京 城 4、与刘过关系很好 5、家道不错
第一课时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 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 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中 进士后任左拾遗,后被贬为江州司马,晚年任 杭州、苏州刺史和太子少傅等职。他目击当时 日益腐朽的政治,比较接近劳动人民,了解他 们的痛苦生活。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在一 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 削和压迫。文字通俗易懂,流传较广。著有 《白氏长庆集》等。
赏析
构思妙绝,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 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 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 夜色。诗句中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也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 放情绪和个性色彩。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夕阳,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 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一道残阳铺水中,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 太阳,铺展在江水之上。
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照映下的江水一半是 碧绿色的,一半是红色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 的可爱啊!
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水像珍珠一样,新月 像一把弯弓。
暮江吟
夕阳西下 新月东升
对大自然的 热爱之情
《暮江吟》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 节,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时江上的奇 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 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
身:自己
此山:指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 连绵起伏的山岭
侧看 高耸入云的山峰
山 岭
山 峰
山岭:连绵起伏 山峰:高耸入云
横看庐山成了连 绵起伏的山岭, 侧看庐山成了高 耸入云的山峰。
远 高
各 不
近
同低
放飞想象:
横着看,庐山 侧着看,庐山 从远处望,庐山 从近处看,庐山 从高处俯视,庐山 从低处仰望,庐山
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 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 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 心情。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 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 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四句意思:(看来)梅花在白的俏丽上要比雪差三 分,而白雪在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一 “色”一“香”,一“长”一“短”,堪称神思巧运: “骚人搁笔费平章”的难题,作者轻轻巧巧一笔即“盖 棺”——其实是既“盖”又未“盖”,因为“色”与 “香”是两个不同的角度啊! 对于咏物言志的诗,我 们要从物中获得启示,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即“由此及彼”)。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悟出这样 一个哲理: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 长处,还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吟 yín 残 cán 瑟 sè 露 lù 怜 lián
暮:傍晚。 吟:歌颂 。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Leabharlann 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瑟瑟: 碧绿的颜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 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
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 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 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绿的, 一半是鲜红的。
被称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
明背景
作品写作背景
《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 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 黄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江西游庐 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 山之游的绝唱。
读诗句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有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有重音 有感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朗诵
庐山诗 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
诗朗诵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雪梅 (其二) (宋)卢梅坡 有 梅 无 雪 不 精 神, 有 雪 无 诗 俗 了 人。 日 暮 诗 成 天 又 雪, 与 梅 并 作 十 分 春。
解诗意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自学提示:
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 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反复 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
注释:
不识:看不清
只缘:只是因为
面目:面貌 ,这里指庐山的风景。
思考
1、把第一句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改为 “照”,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 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 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 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 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 觉。
•
——杜甫
想必大家意犹未尽吧。在这 里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 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 苏轼《中秋月》 李商隐《霜月》 白居易《江楼月》……
第二课时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出名的原因除了优美的风光以 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首诗。 你知道是什么诗吗?
的道理。
思考:要想看清
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么 办?
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你还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我们 客观全面去了解事物的?
盲人摸象 画杨桃
诗句运用: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
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 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 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 (苏轼)在《题西岭壁》中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 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2、诗中哪些景物说明了时间的变化?
答:诗中残阳、露、月说明了时间的变化。
3、从“可怜”一词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 爱之情。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暮江吟 (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看注释,翻译诗句
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 边所作的诗。吟,古代一种诗 体。
②残阳:落山的太阳光。 ③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 此指碧绿色 。 ④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 三 ⑥真珠:即珍珠。诗中的 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 珍。 ⑦月似弓:上弦月,其弯 如弓。
赏析
一、二句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 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 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梅须逊雪三分白”,这句作者从颜色角度来写, 梅不如雪那样洁白。“三分”以实写虚,是“少许” 的意思。这是梅的短处,恰是雪的长处。“逊”, 逊色、差一点。 “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作 者从气味角度来写,雪当然不具备梅花的香味。这 是雪的短处,恰是梅的长处。“输”,这里作“差” 讲。
可爱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似:好像。 真珠:即珍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在这里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 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 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这句诗的意思是: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 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升起 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诗题
题西林壁
书写 西林寺 墙壁
题西林壁: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知诗人
苏轼 (1037-1101)宋代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 居士”,世称“苏东坡 ”。 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 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 词人的主要代表。诗文有《东 坡七集》等。
第三课时 雪梅
【宋】卢梅坡
雪梅 〔宋〕卢梅坡
梅 雪 争 春 未 肯 降,
骚 人 阁 笔 费 评 章。
梅 须 逊 雪 三 分 白,
雪 却 输 梅 一 段香。
简介
卢梅坡,(生卒事迹均不详),南宋诗人,《全宋词》 录其《鹊桥仙》(三月廿一)等4首。“梅坡”应该也 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到现在他的原名 和原字都散佚了,留下一个卢梅坡的名字。根据他写 的诗可以总结出:1、擅长写绝句,基本不写别的体 2、 擅长写植物,喜欢咏花,极其喜欢梅花 3、长居京 城 4、与刘过关系很好 5、家道不错
第一课时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 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 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中 进士后任左拾遗,后被贬为江州司马,晚年任 杭州、苏州刺史和太子少傅等职。他目击当时 日益腐朽的政治,比较接近劳动人民,了解他 们的痛苦生活。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在一 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 削和压迫。文字通俗易懂,流传较广。著有 《白氏长庆集》等。
赏析
构思妙绝,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 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 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 夜色。诗句中比喻的写法,使景色倍显生动。 也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 放情绪和个性色彩。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夕阳,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 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一道残阳铺水中,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 太阳,铺展在江水之上。
半江瑟瑟半江红。夕阳照映下的江水一半是 碧绿色的,一半是红色的。
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 的可爱啊!
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水像珍珠一样,新月 像一把弯弓。
暮江吟
夕阳西下 新月东升
对大自然的 热爱之情
《暮江吟》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 节,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时江上的奇 丽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 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
身:自己
此山:指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 连绵起伏的山岭
侧看 高耸入云的山峰
山 岭
山 峰
山岭:连绵起伏 山峰:高耸入云
横看庐山成了连 绵起伏的山岭, 侧看庐山成了高 耸入云的山峰。
远 高
各 不
近
同低
放飞想象:
横着看,庐山 侧着看,庐山 从远处望,庐山 从近处看,庐山 从高处俯视,庐山 从低处仰望,庐山
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 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 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 心情。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 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 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四句意思:(看来)梅花在白的俏丽上要比雪差三 分,而白雪在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一 “色”一“香”,一“长”一“短”,堪称神思巧运: “骚人搁笔费平章”的难题,作者轻轻巧巧一笔即“盖 棺”——其实是既“盖”又未“盖”,因为“色”与 “香”是两个不同的角度啊! 对于咏物言志的诗,我 们要从物中获得启示,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即“由此及彼”)。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悟出这样 一个哲理: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 长处,还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吟 yín 残 cán 瑟 sè 露 lù 怜 lián
暮:傍晚。 吟:歌颂 。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Leabharlann 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瑟瑟: 碧绿的颜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 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诗人抓住了傍晚夕阳斜射下的江面上呈
现出的两种不同的颜色,表现出江面微波粼 粼、光色瞬息变化的绚烂景象。
这句诗的意思是: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 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绿的, 一半是鲜红的。
被称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
明背景
作品写作背景
《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 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 黄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江西游庐 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 山之游的绝唱。
读诗句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有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有重音 有感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朗诵
庐山诗 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
诗朗诵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雪梅 (其二) (宋)卢梅坡 有 梅 无 雪 不 精 神, 有 雪 无 诗 俗 了 人。 日 暮 诗 成 天 又 雪, 与 梅 并 作 十 分 春。
解诗意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自学提示:
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 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反复 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
注释:
不识:看不清
只缘:只是因为
面目:面貌 ,这里指庐山的风景。
思考
1、把第一句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改为 “照”,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 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 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 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 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 觉。
•
——杜甫
想必大家意犹未尽吧。在这 里向同学们推荐一些与明月有关 的古诗。
李白《关山月》 苏轼《中秋月》 李商隐《霜月》 白居易《江楼月》……
第二课时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出名的原因除了优美的风光以 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首诗。 你知道是什么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