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绩效自评价报告

合集下载

2018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18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18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新区管理委员会根据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益阳市赫山区财政局关于转发<湖南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益阳市赫山区财政局关于做好2018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益赫财绩[2019]4号)等文件精神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新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或“本单位”)对2018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进行了绩效自评,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益阳市赫山区衡龙新区管理委员会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属于全额财政拨款补助性质,管委会机关下设办公室、社会事务部、项目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征地拆迁安置部、计划财务部、综合执法大队7个内设机构。

截至2018年底,管委会在职人数50人,其中在编人员14人(事业编制13人,自收自支1人)、借调人员24人(行政编制5人,事业编制6人,自收自支13人)、聘用人员12人。

管委会的主要职能是:负责衡龙新区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优惠政策以及各项具体管理办法的制定及实施;管理协调入园企业项目建设,承担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建设及管理责任;负责园区内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承担园区内的征地拆迁及安置工作;负责园区农业、民政、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等社会事务工作等;承办区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根据《会计法》、《预算法》、《行政单位财务法规》等相关财经法规精神和中央财政部、省财政厅、市区财政局的有关规定,本单位坚决贯彻新《预算法》,制定了严格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支出费用联审会签制度、重大事项公布制度等。

(一)部门整体支出概况本单位2018年度部门决算收入7968.7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7802.37万元,占比97.91%,其他收入166.42万元,占比2.09%。

具体按功能分类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40.27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9.34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4.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6636.68万元,农林水支出34.6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94万元。

湖南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湖南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2018年湖南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5〕8号)和《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省级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18〕3号)等相关文件要求,我委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对2017年度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评价依据(一)《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二)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三)《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12〕33号)(四)《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5〕8号)(五)《湖南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湘财企〔2017〕11号)(六)《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省级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18〕3号)二、评价过程为切实做好2017年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我们严格按照如下程序开展工作。

(一)制定评价方案我委党组高度重视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由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志坚同志牵头负责,财务处具体组织绩效自评工作。

成立了以财务处处长熊顺良同志为组长,专项资金管理的相关处室处长为副组长,财务处、法规处、人事处、机关党委以及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处室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结合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际情况,制定了《2017年度省级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工作方案》,并完善评价指标,确定评价基础资料,明确了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内容及时间安排等具体内容,于3月份下发《关于开展2017年度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部署绩效自评工作,并在门户网站的“通知公告”栏中同时发布。

指导市县经信部门做好自评和项目单位自评工作,确保市县经信部门自评和项目单位自评工作按时完成。

2018年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名单

2018年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拟支持项目名单

22 益阳赫山链条制造有限公司
新型高效输送链成套设备的研制及产业化。
23 湖南远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智能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产业化项目。
24 金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动力锂电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化项目。
25 湖南中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3.2亿㎡电池专用湿法隔膜和涂面隔膜国产化项目。
26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04 湖南柯立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宽温度、低漏电特种铝电解电容器开发及产业化。
105 湖南省方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低耗柔性线路板制造工程项目。
106 湖南省福晶电子有限公司
新型片式晶体谐振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107 湖南镭目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100万支钢水在线测量传感器建设。
108 郴州市晶讯光电有限公司
年产1GWh先进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系统建设项目。
27 湖南格仑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5000吨海洋工程用高性能钛合金卷焊管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28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常德分公 司
建筑用再生循环高性能铝模板制备产业化。
29
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 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
2万吨/年SEPS工业化装置。
30 常德市中天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中天超硬装备产业园。
120 湖南省益思迪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静电设备及耗材生产线建设项目。
121 湖南锐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研发生产项目。
122 邵阳市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1200万LED驱动电源生产线项目。
123 益阳阳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铝电解电容器耐高温、长寿命新型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建设项目。
124 道县晶维电子有限公司
88 岳阳筑盛阀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高压加氢装置管道工厂化加工生产线项目。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2018年度长沙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9〕10号)、《长沙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9年市级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长财绩〔2019〕2号)等文件精神,市财政局绩效评价工作组于2019年5月24日至7月23日对长沙市城市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城科院”)主管的长沙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前期研究项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专项经费项目实施了绩效评价。

一、评价实施情况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产出和项目效益四个方面,根据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2018年度长沙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前期研究项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专项业务项目进行评价,现场评价项目共计两类,涉及资金960.38万元,现场评价项目占比100%,现场评价资金占比100%。

二、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立项依据1、长沙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前期研究项目根据2016年7月27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签呈《关于成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研究中心有关问题的情况汇报》批示立项。

泽珲常务副市长批示同意按人员经费10万元/每人每年、办公经费2万元/每人每年的标准,共计28人测算,定额增加市城科院每年的财政拨款基数,费用总计336万元/年,在全市前期工作经费中解决。

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专项业务项目根据2015年7月13日长沙市财政局呈批件《关于增加市城市建设科学研究院年度预算的请示》批示立项。

泽珲常务副市长、春秋副市长批示同意在市城科院2015年及以后年度部门预算中新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经费支出600万元,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管理。

(二)项目主要内容及绩效目标1、长沙市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前期研究项目项目主要是对全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展开前期研究,方案论证、技术审查及计划编制。

产业发展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产业发展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湖南省发改委2017年度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省级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18〕3号)有关要求,我委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制定了绩效评价工作方案,于2018年3-4月,会同湖南新星会计师事务所,对2017年度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自评。

根据评价结果,形成本评价报告。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一)专项资金政策情况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重大决策,深入推进湘西地区开发,确保产业发展在湘西地区开发中的龙头和核心地位,提升湘西地区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区域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产业富民、产业兴县,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湘发〔2004〕12号)、《关于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意见》(湘发〔2010〕17号)、《关于继续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湘发〔2016〕5号)等政策文件,省政府于2004年设立了“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省财政新增专项资金、各部门专项切块资金和扶贫资金三块构成。

到2017年,专项资金规模按4.7亿元安排(含省财政预算资金4.3亿元、省发改委和省经信委专项切块资金0.4亿元)。

其中,“135工程”创新创业园区专项划转0.5亿元,省发改委实际安排专项资金4.2亿元。

支持方向和重点:主要围绕发展主导产业、打造区域品牌、培育大市场,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突出规划引导、资源整合、精准发力,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专项扶持方式,重点扶持农林产品加工、文化生态旅游、商贸物流、特色优势工业等重大产业项目及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提升湘西地区发展水平,增强区域自身造血功能和内生发展动力。

根据省政府批复的2017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方案及有关工作方案,支持范围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娄底市及永州市的江华县、江永县共44个县市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茶叶公共品牌建设专项资金项目扩展到武陵山片区的石门县、桃源县、安化县。

3.2017年度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提纲

3.2017年度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提纲

2017年度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提纲(项目单位自评用)一、基本情况(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二)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的基本概况二、专项资金落实及支出情况1.资金落实情况。

包括:专项资金到位额度、到位率及到位时间;自筹资金到位情况。

2.专项资金支出情况。

包括:资金支出进度、支出范围是否与申报计划相符;资金支出是否做到专款专用、合理合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财务资料、账务处理是否规范。

三、项目实施过程情况1.项目立项论证的充分性。

包括:项目单位申报资格是否符合规定,申报材料是否客观真实,申报项目与有关规定是否相符等。

2.项目实施的规范性。

包括:项目单位是否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提供了必要的项目实施支撑条件;项目是否按照预定计划推进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中若有调整是否按规定履行了相关手续等。

四、专项资金预期目标完成情况项目建设取得的效果,包括:立项目标、指标等内容的完成情况;项目进度完成及时效性;项目实施对增加企业效益、壮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项目后续工作计划。

六、主要经验做法、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和建议。

七、其他。

(项目单位盖章)年月日2017年度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提纲(市州经信委、省财政直管县经信局自评用)一、本地区2017年先进制造业发展等工作基本概况二、本地区专项资金使用整体绩效情况(一)专项资金预期目标完成程度。

重点从专项资金在引导本地区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投入、壮大企业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及促进本地区工业投资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科研成果转化、经济总量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专项资金管理水平。

重点从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审查程序、专项资金拨付到位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监督管理、项目推进实施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项目单位的专项资金使用绩效(一)资金落实及支出情况。

关于2018年度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报告

关于2018年度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报告

关于年度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报告市委政研室是市委的综合性政策研究机构,是直接为市委决策服务的参谋机构和工作机构,系市委工作部门;市委改革办作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与市委政研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负责处理市委深改委日常工作。

根据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年度市本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室(办)高度重视,抽调人员成立评价工作小组,认真对年度课题研究及专项调研经费、深化改革办专项经费支出进行了绩效自评,现将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课题研究及专项调研经费项目根据市委工作安排,年,我室(办)坚持聚焦重大改革推进、重点课题调研、重要文稿起草“三大主业”,组织力量重点开展了打造红色样板、“”主题调研、六大攻坚战专题调研、优化发展环境、产业扶贫、古祠堂建筑保护利用等调研项目,完成调研报告或决策建议等文稿余篇,刊发《决策参考》篇,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

该项目支出资金总额为万元,全部经费由财政拨发。

、深改办专项经费项目根据市委和市委深改委工作安排,年,我室(办)组织力量重点开展了“放管服”改革、经济领域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社会民生领域改革、机构改革、文旅产业发展等大领域的改革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成果。

同时,还筹备召开了次市委深改委会议、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等,积极做好改革开放周年有关纪念活动,完成了全省改革开放工作现场推进会的各项准备工作,迎接了省委政研室(改革办)多次督察调研和其他地市政研室(改革办)学习考察,对个县(市、区)和个市直单位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察推动。

该项目支出资金总额为万元,全部经费由财政拨发。

(二)项目绩效目标前述项目的实施,形成了较好的调研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较好的意见建议,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市委提供了较好参谋成果,助推了赣南区振兴发展,并创造了行政审批局、山水林田湖草、国际陆港、律师事务所“党建促所建”、乡镇纪委标准化规化建设、“四好农村路”等一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改革经验”,其中“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三个“信贷通”、于都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会昌县推广模式投融资体制改革、大余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项经验做法获国务院表彰,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有篇调研成果获省市领导批示次,不少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被采纳或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关于2018年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自评情况的报告

关于2018年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自评情况的报告

关于2018年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自评情况的报告关于2018年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自评情况的报告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根据《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市州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将我县2018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汇报如下:一、自评情况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强化财政支出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办《关于甘肃省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及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我县制定了《环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和《环县县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试行)》,牢固树立“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增强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科学精细化管理水平。

逐指标进行推敲靠实,确保自评结果客观、准确。

通过自评,我县2018年县级财政部门绩效考评自评得分87分。

(一)基础工作45分(自评得分32分)1、组织保障5分(自评得分5分)2015年12月10日经编委会议研究决定在县财政局增设绩效评价股。

2、制度建设11分(自评得分11分)出台《环县县级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试行)》、《环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政策制度,其中均制定了具体的操作细则。

3、指标体系9分(自评得分7分)(1)建立项目、部门和财政三个层级共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3个一级指标,8个2级指标,20个3级指标(2)建立针对某一类支出或重点民生领域的专用或个性评价指标体系共12个,指标体系分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3个一级指标,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等9个二级指标。

湖南省2023年制造强省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表

湖南省2023年制造强省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表
重点产业类项目建成后企业上缴税收50亿元以上。未达到的根据比例扣减相应分数,扣完为止。
250亿元
69.88亿元
4
4
2023年重点产业类项目完工139个,实际缴纳税收69.88亿元
升项企收增型专进税定转级促业稳长
转型升级类项目2023年企业缴纳税额较2023年年均增长3%以上,未达到的根据比例扣减相应分数,扣完为止。
50亿元
76.36亿元
2
2
会益社效
疫情保障防控水平提升情况
防疫物资和药品生产保障及供应有力有序,防疫保障工作有显著成效的得满分,未达标的酌情扣分。
资生及力物品障有序疫药保应有防和产供
构建起以“省产为主、争取外援”的应急保供工作格局。先后90次协调紧缺药品和原料药
供应。
4
4
产项企收增点专进税定重业促业稳长
符合要求
存在1个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到期未更新情况
4
3
《湖南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湘财企
(2023)36号)已于2023年12月31日到期失效,新的管理办法
(湘财企
(2023)3号)于2023年2月16日印发。
2023年度移动互联网专项资金出现新旧管理办法衔接空档期。
制度执行有效性
①各级工信部门和项目单位实施项目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
湖南省
I盛
二பைடு நூலகம்指标
三级指标
评价标准
年度指标值
实际完成值
分值
得分
得分说明
决策
(10分)
项目立项
立项依据充分性
①项目立项是否符合中央和湖南省的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
②项目立项是否符合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

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2018年度)

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2018年度)

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2018年度)年末资产总额:186.21万元;负债总额:18.62万元年度预算收支情况1.年初预算资金601.48万元。

2.单位年度总收入657.1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657.14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占比10%以上需列出具体项目和金额)。

3.单位年度总支出657.14万元,其中:项目支出42.88万元,基本支出614.26万元,人员支出408.37万元,公用经费支出205.88万元,比上年增加18.84%,三公经费9.94万元,比上年减少59.3%,公车购置和维护费9.74万元,公务接待费0.2 万元,出国经费0万元。

4.单位基建维修支出0万元(需列出具体项目和金额)。

年度支出情况分析说明(重点说明贯彻落实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降低一般运行经费、加强项目支出管理等方面的成绩、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2018年支出总计657.14万元,比2017年支出548.48万元增加108.66万元,增加19.81%。

2018年“三公“经费总额9.94万元,比2017年16.76万元减少6.82万元,减少59.3%。

其中:2018年因公出国(境)费用0元;2018年公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9.74万元,比2017年9.81万元减少0.07万元,减少0.7%;2018年公务接待费0.2万元,比2017年6.95万元减少6.75万元,减少97.12%。

2018年我办进一步规范经费管理。

一是继续加大对公务用车的管理。

严格压缩公车运行维护费用,严格控制公务用车修理、用油费用支出;严格规范公务车辆统一地点停放的规定,最大限度减少公务车辆运行维护费用。

二是继续加强公务接待管理。

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及省市的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公务接待规定,严禁超标准接待,严格审核公务接待票据,严控公务接待费用支出。

三是继续强化对办公运行费用的管理。

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各项规定,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厉行节约,尽量控制日常运转经费,将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

2018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自评报告

2018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自评报告

XX镇2018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自评报告2018年,我镇在县财政的指导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以绩效目标实现为导向,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手段,以评价结果应用为保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扎实有效推进了我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根据XX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18年度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的通知》X财发〔2019〕X号文件要求,我镇对本年度的管理工作作了自评,绩效考核结果自评分为100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年度预算总体情况财政收支基本情况:1.公共预算收入情况:XXXX万元2.公共预算支出情况:XXXX万元二、预算绩效管理情况(一)基础工作1.绩效管理机制日趋完善。

根据XX县财政局《关于印发XX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X财发〔2018〕X号文件精神及X财发〔2018〕X号文件的有关规定,XX镇积极落实此项工作,并制定了《XX 镇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暂行办法》,成立了XX镇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日趋完善。

2.提高工作实效,落实项目完成根据年初清理的项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共同参与,协力推进,至12月底各项工作全部完成,并认真做好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工作。

(二)绩效目标管理工作一是根据年初预算情况及各类项目安排情况,在年初政府工作会上逐项落实到各办公室及具体经办人,强调时间节点,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项目台账,强化项目管理,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督促,确保按进度完成。

(三)绩效监控管理工作以设定的绩效目标为核心,认真收集数据信息、分析数据信息,针对数据信息对绩效运行进行全面监控。

把数据信息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全面、真实、准确地梳理。

通过各村(社区)和项目实施单位报送的相关报表及专项资金绩效实施情况说明,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绩效目标全面完成。

(四)绩效评价管理工作根据上级要求,我镇分别选取两个省级贫困村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推行预算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试点工作。

2018年-2019年度市县本级自评完成情况【模板】

2018年-2019年度市县本级自评完成情况【模板】
桃江县
2


22
永州
永州市
2


23
东安县
3



24
新田县
3



25
双牌县
2
否பைடு நூலகம்

26
郴州
郴州市
3



27
永兴县
3



28
宜章县
2


29
嘉禾县
4




30
汝城县
1

31
桂东县
5





32
安仁县
2


33
娄底
涟源市
4




34
新化县
1

35
怀化
麻阳县
1

36
新晃县
2


37
芷江县
5





38
中方县
1

39
洪江市
1

40
靖州县
5





41
通道县
3



42
湘西州
湘西州
4




合计
113
20
27
25
10
17
11
3

关于2018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几点说明

关于2018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几点说明

关于2018年度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几点说明根据省财政厅对2018年度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有关要求,我厅制定了绩效自评工作方案并已下发。

考虑到此次绩效自评工作时间非常紧,机构改革后组织机构和人员调整的涉及面较广,自评工作的组织和开展将面临诸多困难。

为做好本次绩效自评工作,尽量减轻基层工作负担,现就绩效自评工作简要说明如下:一是本次绩效自评工作不再要求各市(州)、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对本级专项资金汇总自评报告和数据,仅要求各业务股室(科室)、站所将各专项资金使用方向的自评报告和绩效目标自评表电子版按业务口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的业务科室(处室)、站所上报(纸质材料由各单位自行归档备查)。

以“现代农业发展专项”为例,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不再汇总形成本级《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自评报告》,仅需将“粮油生产稳量提质增效”等使用方向的绩效自评报告和绩效目标自评表向市级业务主管科室上报,市级业务主管科室收齐所辖县(市、区)上报的绩效自评材料后,汇总形成本市(州)“粮油生产稳量提质增效”等使用方向的绩效自评报告和绩效目标自评表并上报省级业务主管处室,省级业务主管处室汇总全省各市(州)上报的材料后,形成全省“粮油生产稳量提质增效”等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和绩效目标自评表,并报送省农业农村厅财务处。

二是本次绩效自评工作不再组织绩效评价组进行现场评价(“百企千社万户工程”项目除外),但是各级自评工作仍需按要求完成,并客观、真实、全面反映本级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绩效水平。

三是机构改革后导致部分专项资金主管机构和项目负责人有变动的,原则上绩效自评工作由专项资金承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以“县域经济发展”专项为例,原由县域经济处负责,现该部分专项资金已划归至市场信息处,则此次“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绩效自评工作由市场信息处负责组织实施。

机构改革后,省农业农村厅管理的省级专项较多、资金量较大,厅党组和各级政府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管更加重视,2018年省农业农村厅结合绩效考核对专项资金使用和监管进行了专项检查,对问题较突出的市、县两级主管部门进行了约谈。

2018年度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自评表【模板】

2018年度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自评表【模板】
项目制度管理(1)
是否建立项目管理制度等并严格执行。
0.98
项目完成率(5)
考评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截至2019年4月30实际完成情况
4.80
项目验收(2)
项目完工是否经过验收并合格。
1.71
项目绩效
项目产出
产出数量
(15)
对照项目申报书明确的计划产出指标与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本项得分。
13.81
资金使用合规性(5)
考察资金挤占挪用情况
4.94
资金监督(1)
专项监管一次以上且规范有效
0.94
资金管理制度(1)
有资金管理制度或办法并严格执行。
0.99
财务管理(3)
是否实行专账核算,并且支出清晰,财务资料齐全、规范。
2.86
组织实施
组织机构(2)
项目组织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资料完整规范。
1.94
附件5:
2018年度省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自评表
专项资金名称
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
负责人及电话
省级主管部门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地方主管部门
实施单位
项目资金(万元)
全年预算数(A)
全年执行数(B)
执行率(B/A)
年度资金总额
22,260.00
22,260.00
100%
其中:中央补助
省级资金
22,260.00
产出时效(2)
按项目计划完成时间及实际完成时间确定产出时效。
1.91
产出成本(3)
根据项目申报书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明确产出成本,确定本项得分。
2.72
项目效果
经济效益(15)
对照项目申报书的指标与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确定得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度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绩效自评价报告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5〕8号)和《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省级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18〕3号)等相关文件要求,我委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对对2017年度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开展了绩效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评价依据(一)《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二)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三)《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12〕33号)(四)《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5〕8号)(五)《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湘财企〔2017〕70号)(六)《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省级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18〕3号)二、评价的过程为切实做好2017年度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我委严格按照如下程序开展绩效自评。

(一)制定评价方案我委党组高度重视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由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志坚同志牵头负责,财务处具体组织绩效自评工作。

成立了以财务处处长熊顺良同志为组长,专项资金管理的相关处室处长为副组长,财务处、法规处、人事处、机关党委以及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处室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结合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制定了《2017年度省级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工作方案》,并完善评价指标,确定评价基础资料,明确了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内容及时间安排等具体内容,于3月份下发《关于开展2017年度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部署绩效自评工作,并在门户网站的“通知公告”栏中同时发布。

指导市县经信部门做好自评和项目单位自评工作,确保市县经信部门自评和项目单位自评工作按时完成。

(二)确定评价指标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省级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设定的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我委进一步细化,对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块内容分6项二级指标,26项三级指标进行认真分析、评价。

(三)逐级开展自评1.项目单位自评。

项目单位根据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自查,按要求填写相关基础表格,提供佐证材料,对照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及打分表进行自评打分,完成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并按时报送主管部门(中央在湘和省直单位报我委,其他单位报送所在市县经信委部门)。

2.市县主管部门自评。

各市州、县经信部门对项目单位报送自评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认真核查,并根据情况对部分项目开展现场评价。

对项目资金拨付、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综合汇总分析,形成专项资金绩效自评综合报告。

3.省经信委现场评价。

3月26日—4月10日,按资金总额和项目总数的30%抽取该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编制《2017年度各市州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抽查单位(项目)名单》。

抽调相关人员成立5个绩效自评工作小组,分别对抽取的项目进行现场绩效评价。

自评工作小组通过召开市县经信部门、企业座谈会的形式,听取市县、企业对制造强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相关建议,并对抽取的项目进行现场评价,核查专项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支持项目真实情况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监督等情况。

三、专项资金总体情况(一)资金、项目概况1.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总体预算。

2017年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总体预算120800万元,其中切块27780万元,我委制造强省专项资金实际安排93020万元。

2.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指标下达情况。

根据2017年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指标下达情况统计,我委共有制造强省项目504个,专项资金90120万元,具体市州、批次分布如下:3.纳入本次绩效评价的制造强省专项资金。

我委安排且纳入本次绩效评价的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85960万元,项目459个。

第一批新入规企业培育发展奖励2000万元(44个项目)和湘西自治州六十周年州庆2160万元未纳入本次绩效评价。

(二)专项资金设立、用途及支持范围依据湖南省贯彻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湘政发〔2015〕43 号)等文件设立了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政策依据充分,目标设置科学。

2017年12月,省财政厅与我委联合印发《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湘财企〔2017〕70号),制造强省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制造强省重点项目和重要工作的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一是制造强省“1274”行动计划重点项目;二是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重点项目;三是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产品首批次应用示范、智能制造、入规企业培育发展等项目;四是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围绕制造业发展且具有公共属性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五是省委、省政府确定需要支持的其他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

(三)专项资金申报和分配情况1.专项资金申报按时下发申报项目通知、逐级审核申报项目、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按评审结果确定拟支持项目并向社会公示。

项目统一在“湖南省制造强省建设项目库”系统申报,项目单位提交的文件材料符合相关要求,事前已经过必要的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项目总体的预期产出效益效果基本符合正常的预期水平,项目绩效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指标内容较为全面、清晰,绩效评判能通过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

纪检监察部门全过程参与,专项资金分配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公开。

2.分批下达的项目资金根据《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湘财企〔2017〕70号)第二十二条:“资金计划安排额度300万元(含)以下的无偿补助项目资金一次性下达到位。

资金计划安排额度300万元以上的无偿补助项目资金分两次下达,首次下达资金计划安排额度的80%,项目验收后再下达余下的20%。

”制造强省2017年资金计划安排额度300万元以上的32个项目,共30500万元,本次拨款额24400万元,本次未下达6100万元,未下达比例为20%。

3、现场评价抽查情况2017年我委安排且纳入本次绩效评价的制造强省专项资金85960万元,项目459个。

现场评价抽查专项资金28750万元,抽查专项资金占比33.45%;现场评价抽查项目182个,抽查项目占比39.65%,均超过自评要求的30%比例。

(四)总体评价结论根据现场评价打分结果、各小组评价反馈意见,结合各市州县经信部门自评报告、企业自评价资料情况,综合专项资金项目投入、产出、效果等各方面实际情况,2017年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总体绩效评价得分为92.58分。

四、专项资金投入取得成效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的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以“两院”院士为主要成员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建立了相关工作制度,全省各市州相应成立了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推进机构,通过高层推动,开启对接“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快车道。

(一)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近年来,针对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省委省政府和制造强省领导小组各相关成员单位及相关市州先后出台一批政策性文件促进产业发展。

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

近两年还分别出台了支持航天航空、住宅产业化、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造业发展配套政策体系。

在强化规划引导方面,省制造强省办相继发布了12大重点产业五年行动计划、七大专项行动方案、四大标志性工程建设规划、新兴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和新兴优势产业链推进方案等规划文件。

在推动创新方面,制定了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了《关于开展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试点的意见》、《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发展导向目录(2017)》等文件。

(二)促进产融结合要素保障更加精准高效在省级层面,围绕对接制造强省“1274”行动计划,设立了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从2018年起连续三年,对省内实施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且主体税种税收有增量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事后奖励性补助。

在市级层面,长沙市围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筹集15亿元设立长沙市产业发展基金,整合1亿元建立智能制造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

株洲市组建轨道交通产业等5支投资基金共81.3亿元,撬动金融机构融资和社会投资650亿元。

湘潭市组建了产业引导基金120亿元,企业担保专项基金5亿元等,吸引社会资本投向不同所有制经济领域。

(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我省围绕“1274”五年行动计划,突出支持先进轨道交通等12大重点产业,重点突破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

先后筛选发布了三批150个重大项目,涉及总投资1269.7亿元。

富士康的“双八”项目、广达电脑生产基地项目和对接国防科大DSP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引进机器人全产业链关联企业150多家,基本实现了从研发、生产、销售到培训的产业链全覆盖。

长泰机器人的高端生物医药机器人及装备智能制造智能新模式应用项目、楚天智能机器人年产300台套高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及医疗机器人建设项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南光机电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将带动形成一个百亿级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在航空航天产业领域,中国航发南方航空动力产业园等78个在建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项目投资总额63.2亿元,年内有26个项目竣工投产,预计新增销售收入21.5亿元。

在节能环保领域,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药制剂装备制造绿色关键技术改造项目等16个项目列入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支持计划,获批项目数量和资金额度均居全国第一。

在工程机械领域,总投资13.5亿元中联重科麓谷第二工业园项目、总投资14.8亿元的泰富重工海工、港口矿山成套设备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项目进展顺利。

(四)打造产业集群集聚成效明显着力支持一批标志性产业集群。

世界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打造了面向全球的产品系列,引领产品行业标准,拥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走出低谷,2017年实现稳定增长。

新材料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业链关键衔接环节逐渐打通,拥有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达120多家。

锂离子电池产业在全国已占有约50%的市场份额。

碳/碳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高性能铝合金制备及铝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稀土功能材料、超硬材料等技术居全国前列。

汽车产业集群已拥有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三菱汽车、上海大众汽车和北汽股份、福田汽车、吉利汽车、广汽集团、比亚迪汽车、众泰汽车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