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新型同业业务的潜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
银行新型同业业务的潜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
总第 28 期
了新型同业业务的结构特征,如将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作为基础数据的组成部分之一,假定 不同的损失率作为新型同业业务损失金额占整个同业资产负债比例的近似替代等,以更真实地 评估新型同业业务的潜在风险传染效应;第三,通过比较 2013 年 6 月末与 2008 年年末的模拟 测算结果,对同业业务风险传染效应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新型同业业务;传染机制;矩阵法;传染效应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快速扩张。根据央行 2013 年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12 年年末,国内银行金融机构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均大幅增长。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达 15.13%,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达 13.87%,11 家股份制上市银行的同业资产、负债的平 均占比更是超过了 20%。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存放同业和买入返售资产,2008 年至 2012 年年 末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 60% 和 40%。在追求利润等绩效考核指标的压力下,由于一般信 贷投放受到严格的资本充足率和规模管控制约,商业银行转向大力发展低成本、低资本要求的 同业业务,形成了一系列以发放实质性贷款为目的,以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多家金融 机构为特点的新型同业业务模式。在该模式下,银行间不但无法分散贷款风险,反而因为冗长
2014 年第 4 期
wk.baidu.com
57
银行新型同业业务的潜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
陈 颖 段希文 孙晨正 1
摘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大幅增长,其中部分新型同业业务在加大银行 杠杆和期限错配等风险的同时,还可能通过风险的传染加剧银行系统性风险。鉴于此,本文对 新型同业业务的潜在风险传染机制及效应进行了研究。文章在“Allen-Gale 银行间风险传染模 型”的基础上对新型同业业务的风险传染机制进行了理论解释,并运用矩阵法对 2008 年年末 及 2013 年 6 月末银行同业业务的风险传染效应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商业 银行新型同业业务存在风险传染效应。其中,相比 2008 年年末,2013 年 6 月末国有大型银行 对同业资产损失的吸收能力有所加强,风险传染效应有所减弱;股份制银行的情况则与之相反。 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1 陈颖,金融学博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监管一部;段希文,金融学博士,中国银行总行 授信管理部;孙晨正,中国人民大学财政学硕士研究生。文章相关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其所在机构观点。感谢匿名评审人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但文责自负。
* 本文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村镇金融服务关键技术及系统研发与示范”(2014BAL07B03)的阶段性研 究成果。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拆出资金 存放同业 买入返售 拆放资金 同业存放 卖出回购
2008 年 3 月 2008 年 6 月 2008 年 9 月 2008 年 12 月 2009 年 3 月 2009 年 6 月 2009 年 9 月 2009 年 12 月 2010 年 3 月 2010 年 6 月 2010 年 9 月 2010 年 12 月 2011 年 3 月 2011 年 6 月 2011 年 9 月 2011 年 12 月 2012 年 3 月 2012 年 6 月 2012 年 9 月 2012 年 12 月 2013 年 3 月 2013 年 6 月 2013 年 9 月
三、新型同业业务风险传染机制分析
2009 年前后,我国商业银行在传统银信合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创新。早期出现的 是同业代付业务,即某家银行委托其他银行为自己的客户融资,并在业务到期日归还代付款项 和利息,从而使委托银行可以在不受贷款规模的限制下为客户提供融资。2011 年全年,同业 代付规模达到 1 万亿元(步艳红等,2014)。随着 2012 年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同业代付规 模大幅度收缩,但从同业代付衍生出来的、以“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模式为代表的新型同业 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该模式下,授信主要涉及三家银行和一家信托公司:基础资产的原始持 有银行通过委托银行以及过桥银行,借助信托平台向企业提供融资,并承诺到期回购基础资产。 该模式同样可以规避贷款规模和资金流向的限制,变相完成放贷。截至 2013 年 6 月末,我国 银行同业资产(负债)规模已超过 10 万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所谓的新型同业业务。
国外学者对银行同业业务的风险传染已有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Allen 和 Gale(2000)基 于不同的银行间市场结构假设,对银行间通过资产负债表直接传染风险的机制进行了开创性的 研究。他们认为,即使是一个小的流动性冲击,也可能在所有银行间传染,而这种传染的可能 性取决于系统结构。在一个完整的银行间市场结构下(见图 1-1),由于各家银行都与系统中 的其他银行直接关联,所以初始流动性冲击会被大大缓解,风险发生传染的可能性有限;但在 一个不完整的银行间市场结构下(见图 1-2),各家银行只和系统中的部分银行直接关联,当 受到流动性冲击时,问题银行很难得到其他无直接关联银行的流动性支持,结果风险传染的几 率大大增加,甚至可能因此形成系统性风险。Eisenberg 和 Noe(2001)、麦勇和莫晶璟(2009) 等的研究结果也同样表明,不完全的银行间拆借市场比完全的银行间拆借市场隐含了更大的银 行危机传染的可能性,且市场越不完备,危机传染的可能性越大。
A
B
A
B
C
D
图 1-1:完整的银行间市场结构
C
D
图 1-2:不完整的银行间市场结构
资料来源:Allen 和 Gale, Financial Contag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0。
2014 年第 4 期
59
Schnabel 和 Shin(2004)等从资产价格波动的角度对银行同业风险传染机制进行了分析。 他们认为,受外部因素(如房地产价格下跌等)的影响,资金拆出方由于不确定交易对手的偿 付能力,担心抵押资产可能会丧失流动性,于是不得不将抵押资产压低价格出售,以应对潜在 的流动性需求。但这种对资产价格的打压会使其他以类似资产作为抵押的银行遭受损失,因而 内生性地触发这些银行出售资产,从而形成“资产缩水—资产出售”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整 个银行业的危机。
此外,目前专门针对新型同业业务风险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步艳红等(2014)根据同业 业务的发展实践,详细梳理了新型同业业务的主要模式、历史沿革等,系统性地分析了其产生 原因及潜在风险。
与前人研究相比,本文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在 Allen 和 Gale(2000)的 模型框架下,对新型同业业务中具有代表性的“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模式的潜在风险传染机 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二,与范小云等(2006)等国内文献不同,本文在实证分析中充分考虑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国外学者对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机制进行了更为完善和深 入的研究。戈顿(2011)综合前人对债权、债务关系和资产价格波动两类传染机制的研究结论, 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恐慌情绪和抵押品价格下跌导致的回购市场流动性缺失的角度,论证了 银行间风险传染机制及影响,并提出,相比传统存款人挤兑式的银行危机,美国金融危机是一 场金融机构之间互相挤兑的银行危机。Shin 等(2009)认为,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的高度融合 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同业业务的急剧扩张,使得各家金融机构相互持有的头寸快速增 长,资产负债链条较传统模式也大幅拉长,整个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业的杠杆水平相应提高; 当经济逆转时,融资链条上的所有银行都预期将在去杠杆化的过程中遭受损失,于是银行间挤 兑替代了存款人挤兑,最终演变为系统性的银行危机。Haldane(2009)等的研究表明,金融 机构之间复杂且不稳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加剧了风险的传染和放大,并导致了金融网络的崩溃。 对此,他们提出的建议包括: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改善金融网络结构、建立中 央清算体系等。
数据来源:Wind 数据库。 图 2:2008 年一季度至 2013 年三季度 16 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单位:10 亿元)
2014 年第 4 期
61
如图 2 所示,从内部结构看,构成同业资产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存放同业和买入返售。 2008 年年末至 2013 年三季末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超过 50% 和 35%;相比而言,拆出资金并 没有大幅增长。从不同机构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业资产、负债规模扩张速度远远快于国有 大型商业银行;2013 年三季末,11 家股份制银行同业资产规模是 2008 年年末的 2.8 倍,五家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仅为 1.6 倍,同业负债的情况也基本如此。从风险特征看,新型同业业务不 像传统同业业务以国债、央行票据等低风险标准资产为标的,而是以对房地产、融资平台等企 业的一般贷款等非标资产为标的,因此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等均相对较高;一旦 出现违约、资金紧缺或合规问题,上述风险还可能传染至其他金融机构,甚至形成系统性风险。 以下是对“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模式的潜在风险传染机制进行的分析。
二、文献综述
银行同业业务指的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以资金融通为目的的各项业务。 从理论上说,一个有效的银行同业业务市场可以为流动性短缺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促进 富余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然而,我国银 行业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同业业务并未发挥上述功能,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单家银行以及整 个银行体系的风险。
实证方面,由于银行间交易头寸的详细数据难以获得,目前关于银行同业业务风险传染效 应的实证研究相对有限。Lelyveld 和 FrankaLiedrop(2004)、Upper 和 Andreas(2004)等运 用矩阵法,分别对荷兰、德国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进行了研究。他们在考虑银行间市场 结构的基础上,模拟得到不同类型市场的双边风险敞口矩阵,据此评估银行间风险传染效应。 国内学者包全永(2005)、马君潞等(2007)、周再清等(2008),相继运用类似的方法对我 国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均证明存在风险传染效应。
58
银行新型同业业务的潜在风险传染效应研究
总第 28 期
的融资链条、错综复杂的交易结构、模糊的法律合同关系而增加了风险传染的机率,加剧了潜 在风险传染效应。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型同业业务潜在风险传染机制及效应的研究,从防 范风险传染的角度提出完善新型同业业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第二部分对银行同业业务风险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述,第三部分对我国银行同 业业务发展及新型同业业务风险传染机制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对新型同业业务风险传染效 应的实证研究,第五部分为政策建议和结论。
如图 3 所示,在资金流转方面,A 银行想要对其客户放贷,但由于受到贷款投向和(或) 贷款额度的限制,无法直接放贷。于是 A 银行找 D 信托公司做一个信托计划,D 信托公司把 该信托计划卖给 C 银行,C 银行将信托受益权受让给 B 银行,同时 B 银行与 C 银行签订买入 返售协议。这样 A 银行就借助 B 银行的资金(承诺在到期回购,有时候 A 银行会事先提供同 业存款用于购买该信托受益权)、通过 C 银行过桥和 D 信托产品满足了客户对贷款的需求。至此, 资金循环结束。在风险传染方面,由于 B、C 两家银行只知道与自身有关的合约情况,并不了 解全局,即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无法获知整个市场的风险水平 1,因此一旦企业出现违约,首 先将影响 D 信托贷款本息的支付,然后影响 C 银行的流动性,并通过 C 银行资产负债表将风 险传染至 B 银行,造成 B 银行账面资产损失,B 银行则不得不向 A 银行要求兑付来缓释风险。 若此时 A 银行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未能兑付,则 A、B、C 三家银行都可能遭受损失,这就使原 本只属于 A 银行的信用风险传染至融资链条中的所有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