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全国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乙酸的分子结构:
三、化学性质
(1)酸性
① 弱酸性:CH3COOH CH3COO-+ H+
乙酸 > 碳酸
(2)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CH3COOH+HOC2H5CH3COOC2H5+H2O
乙酸乙酯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及预测
新课引入
引入:生活中的“开门七件事”
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其中之一“醋”,
1.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尤其是试剂的添加顺序,实验现象,和实验中导管的位置)
2.学生思考,讨论左三问题,并作答。
3.学生设计、交流自己的理论实验。
4.结合多媒体演示,辨别、认识酯化反应原理。
活动一:
物理性质
探究
(过渡)这是一瓶纯乙酸根据观察和看教材总结其物理性质。
1.实物展示乙酸溶液和冰醋酸样品
2.引导学生观察、归纳乙酸物理性质
3.强调乙酸的易溶于水和乙醇
纯净的乙酸叫冰醋酸
学生观察,并且合作总结、归纳。叫一位同学叙述,如不足其他同学补充。
完成之后在课本上划出。
学生闻气味的方法可能不规范,也可能个别地方表述不到位,可引导学生相互提醒、纠正。
四、教学设想及设想依据
“我们应该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游离知识之外的方法和能力”,即“教是为了不教”。设计本课时,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训练运用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中寻找实例,在学科中寻找融合点。教师体现一个“主导”的地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理论推理,设计实验验证,掌握新知识。学生体现一个“主体”的地位:通过自主探索,电脑模拟,比较归纳,突破重难点。具体又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本节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概念、特点和本质。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实验班的学生,该阶段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当、适度地使用多媒体和实验,并引导学生推理、分析和实验探究,不但可以使学生的“临近发展区”得到发展,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活动二:
自主学习
结构探究
(过渡)乙酸的物理性质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它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呢?我们讲“结构决定性质”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乙酸的结构。
(板书)二、分子结构
1.引导学生自学乙酸的结构特征
2.特别强调乙酸的官能团
学生看教材P75乙酸的结构,
在草稿纸上练习乙酸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乙酸的结构有了具体的认识,初步体会“结构决定性质”,并且练习乙酸的各种写法。
3.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4.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
1.学生总结乙酸可以发生的反应,学习如何总结酸的通性。教师可以给出补充。
2.从组成、作用上比较乙酸分子里羧基上羟基与乙醇分子里羟基的异同,体会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
1.乙酸酸性是教学重点,学生都必须掌握,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巩固复习酸的通性。
乙酸+碳酸钠。
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可以灵活地设计出验证思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且对学生所设计的方案给出合理的、积极评价。有机酸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练习加深对重点内容的掌握。
化学性质探究
酸性
(板书)三、化学性质
酸性
CH3COOH CH3COO-+H+
1.能使指示剂变色
2.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五、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根据本课教学的需要,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有关实物;同时设计了“乙酸”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通过多媒体展示,认识了乙酸的分子结构;展现了乙酸酯化机理;通过学生的所看、所思,达到清晰地理解酯化反应原理的效果。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见附页1)
七、教学过程流程图(见附页2)
八、板书设计
一、乙酸的物理性质
利用日常生活实例设问:食用醋中含有的主要有机成分是什么?
柴米油盐酱醋茶
学生联系实际,
思考作答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课,既吸引了学生,又揭示本课的学习内容
展示
学习目标
利用PPT将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
(板书)第三节乙酸
一、物理性质
全班同学朗读学习目标
目的在于让大部分同学了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带着目标去学习。
1、情景创设和探究拓展:通过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入,引入乙酸酸性的教学,利用厨房中常见的几种物质来设计实验推证乙酸的酸性,并设计证明“乙酸的酸性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比较”。
2、任务驱动:该课程的教学,是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在课堂中,提出两个明确的探究任务:推测乙酸的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通过实验说明乙酸酯化反应的原理。从而将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的想和做,提高了学习的层次和效果。
活动三:
(1)证明乙酸确有酸性;(2)比较乙酸与碳酸酸性的强弱。
指导学生根据已有药品和试剂:
1.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2.设计实验探究醋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
3.组织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习乙酸相关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由已有知识大胆推测
1.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大胆进行实验设计。
2.练习书写
乙酸+氢氧化钠,
乙酸+碳酸钙,
2.比较乙酸和乙醇性质上的差异,体会官能团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酯化反应
(板书)酯化反应
1.教师演示乙酸的酯化反应。
2..介绍酯化反应的:实验用品,步骤,装置图,装置特点及注意事项,现象和结论。
3.介绍酯化反应的概念及特征。
4.学生尝试设计一个理论实验来探究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机理。
5.利用18O做“示踪原子”推导乙酸的酯化原理。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在初中化学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乙酸的用途,并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乙酸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通过乙酸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复习“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本节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乙酸》教学设计
化学教研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2.理解酯化反应的机理;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探究法学习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的特性;
2.通过对“同位素示踪法”的信息介绍,引导学生探究酯化反应的机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会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求实进取的优良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