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4解析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
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
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
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
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鸡豚(tún )狗彘(zhì)之畜( xù) 无(wú,同“毋”)失其时数(cù) 罟(g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g)死无憾谨庠( xiáng)序之教颁(bān,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申之以孝悌(tì)之义五十者可以衣(yì)帛(bó)矣然而不王(wàng)者涂(tú,同“途”)有饿莩(piǎo同“殍”三、《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8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
8 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必修3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寡人之于国也”的含义及其在历史中的应用。
2.通过分析、理解和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加理智和成熟。
二、教学准备1.本课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2.课件、录音等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2.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渗透历史文化的内涵。
3.互动法:鼓励学生展开思维讨论,开放性探究。
4.归纳法:总结反思,并运用所学到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标题,思考这个“寡人之于国也”到底是什么意思。
辅导教师在课件上展示题目的孙子兵法引用和历史故事简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讲授(30分钟)1.教师给学生分析寡人之于国的真正含义,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深入探究。
2.教师在讲普及孙子兵法的背景和重要性,进一步挖掘和说明“寡人之于国也”在历史中的有限作用。
3.教师阐述“寡人之于国也”在现实社会中具有的积极意义和对个人处世的启示。
3. 互动(15分钟)根据上述讲授,教师桥引学生畅所欲言,探讨哥伦布和鲁迅等马儒的崛起,以及其他例子中如何运用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维,实现其个人价值和梦想。
4. 辅导(5分钟)总结一下这次主要的内容和亮点,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同时,提醒学生要多读好书,了解历史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其所学,成为一名善于思考和行动的时代先锋。
五、教学反思“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经典文章,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中各个方面的知识。
本次课教师充分发挥了导入法、互动法和讲解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其内涵,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术素养。
同时,教师也意识到在时间安排上,总体内容有点浅显,可以更加深入,进一步激起学生连接历史的独特视角。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及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记录了梁惠王与孟子的一段对话。
梁惠王提出了“寡人之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通过比喻说明了不加多的根本原因,有提出了使“天下之民至焉”的政治主张和一系列措施。
主张鲜明,论证生动,论说富有气势。
学生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依然存在着“恐惧”或者“抵触”的情绪。
主要原因是尚未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虚词用法以及掌握相关句式,没有形成文言文的语感,不能把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与规律。
教学设想文言文教学既不能上成单纯的文字、句式解析课,也不能抛开语言文字大谈情感、价值观。
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是理解课文的基础。
学生自读,诵读都是品味感受语言最好的方式。
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言字词、句式,熟悉课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分析和鉴赏。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理清思路,要采取多种变式训练,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尽量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可以通过“文本整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正向迁移,建构学生新的认知。
教学目标1、自主阅读,疏通文意,掌握本文重点文言基础知识。
2、诵读品味,培养文言语感感,体会孟子论辩艺术。
3、疏通文意,通过知识迁移,了解孟子“王道”思想。
4、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尝试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评价孟子的“王道”,“保民而王”的主张。
教学方法诵读法、变式训练、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早在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中华大地上群雄并起,各国为扩张领土,集中人口,获取利益,兵革相见,混战不休,此即为战国时代。
各国无不费尽心机,力图成就王图霸业。
今天就让我们借助《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穿越到魏国都城大梁的王宫,参与一场治国之策的讨论。
二、初读文本,关注文言基础知识1、请一位同学阅读全篇(师生合作解决读音和句读问题)其他同学自习听读,找出读错的字词或断错的句子。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思想和文化的熏陶。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的散文选填写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其中《寡人之于国也》作为篇幅较短的小品文,却给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这篇散文体现了作者韩非对于政治的独到见解,同时也为我们今天政治的思考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本文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韩非的生平及其思想特点2.理解文章意义,掌握文本信息3.发掘文本蕴涵的“反讽”思想及其在当今的启示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①了解韩非的生平及其思想特点②分析文章的构思,明确“反讽”的思想③学习“反讽”化用的相关语言技巧2.教学难点:①理解原文含义,阐述作者的思想观点②掌握文本与生活现实的联系③使用语言逻辑进行分析及反思二、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入本文教学视角,让学生了解韩非及其思想。
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来引导讨论:1.韩非是谁?他是中国历史上哪个时期的人?2.韩非创立的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韩非在《寡人之于国也》中采取了怎样的文学手法?从中可以理解到什么?第二步:整体阅读和理解(15分钟)要求学生要认真阅读文章,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意。
重点了解文章中描述的各种政治现象、反讽的手法,及整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第三步: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文章中的主人公是谁?他的政治思想有什么问题?2.作者采用“反讽”的方式,要表达什么意思?3.文章末尾的启示是什么?4.如何将文章的道理转化到生活中去?第四步:全班讨论(10分钟)要求各组就上述讨论的问题进行汇报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五步:创作任务(20分钟)让学生按照“反讽”语言技巧的要求,设计一个短篇小说,反映现实某个方面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优秀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罗志辉撰教学目标1.读书明理,文以载道,理解把握文中孟子仁政思想。
2.文如其人,融会贯通,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1.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入课㈠让学生记诵孟子名言警句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4.尽信《书》,不如无《书》。
㈡找出课文中一个哲理性成语15.五十步笑百步二、简介孟子思想1.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
2.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
3.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
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
三、整体感知课文《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
课文题目“寡人之于国也”是编者加的。
本是梁惠王向孟子说的一句话:“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意思是“我对于梁国的治理,已经费尽心力了。
”孟子针对梁惠王“尽心焉”的自诩之言,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辛辣的嘲弄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的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确实“率兽而食人”的人,是人民的灾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及反思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目标:研读文本,把握孟子的“仁政”思想;2、能力目标:合作探究,涵泳体味,赏析孟子逻辑严谨、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3、德育目标: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孟子对治国得失的思辨,站在现代理想与智慧经典的契合点上理解孟子思想。
感知文本语言魅力,丰富学生语文素养。
三、教学对象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两本必修教材的文言文单元阅读,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但缺乏对文言文本的深入理解与分析的能力,也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解决疑惑与未知的训练。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加强对学生该方面的指导。
四、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采用品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孟子建议王道之始——民之资不胜食用,能养生丧死称王——民不饥不寒、知孝悌“仁者无敌”。
孟子的思想施仁政,行王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语言艺术(1)善比喻论证(2)善对比论证(3)善排比设问行文酣畅,逻辑严密,气势充沛。
七、课后反思在人教版的五册必修教材中,《寡人之于国也》可谓孤篇——唯一的一篇儒学著作,遍观五册书,诸子作品也仅仅收录了该篇与庄子的《逍遥游》,可见其思想的代表性、作品的文学性、与对后世的影响性都是极强的。
而高一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两本必修教材的文言文单元阅读,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但缺乏对文言文本的深入理解与分析的能力,也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解决疑惑与未知的训练。
通过本课的学习以加强了对学生该方面的指导。
力求:1.立足文本,读出基本思想。
阅读能迅速抓住问题核心,理清线索,总结观点,培养基本阅读的素质与能力。
2、开拓眼界,丰富阅读,学会联想式、比较式的思考,源于书本,但不能局限于书本,学习要有好奇心,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解密。
3.突出主体性,保证主导性。
学习是一种能力,需要自我培养,自我训练;教学是一种责任,一种艺术,既要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更要有适时点拨引导的意识与能力,切不可越俎代庖。
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D.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不要
无失其时 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花白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通途,道路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对话文本,学会审美)
1、阅读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段意。
一、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1)
二、孟子论述“民不加多”的原因。(2、3)
(2)比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做法比喻成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的做法,二者实质是一样的。
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1、从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有怎样的思想和主张?
明确:(1)、“王好战”,孟子极力反对战争,希望民众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2)、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
(3)、同情百姓疾苦,希望百姓能够“衣帛食肉”,“不饥不寒”,能够丰衣足食。
1.给划线的句子点上标点。
2.给文中的“善”字释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大舜有大焉”、“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中三个“大”的释义。
① ② ③
4.文中有一通假字,请指出来并释义。
5.用一个成语归纳本文题旨,并说明该成语现在的引申意义。
6.简要说明文章着重赞颂舜的哪些美德?
请以战喻 古义:请允许我 今义:让对方……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同意
C.一词多义
1.于:
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移其民于河东 到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数:
数口之家 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数罟不入洿池 细密
3.发: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打开粮仓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对讨论话题不感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次讨论前,先进行一些背景知识的铺垫,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同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地方。首先,学生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将其与现代社会实际相结合的部分。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注重引导学生从古文到现代的过渡,帮助他们理解古代思想在今天的价值。
其次,文言文句式的掌握对学生来说是个挑战。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现代语言来解释文言文句式,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我考虑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尝试翻译并解释文言文句子,以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仁政思想、文章结构和文言文句式。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仁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如何实践仁政。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一、教学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古代诗歌和散文》单元。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理解文章的背景,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3教案(系列四)
教学设计授间:2016年月日第周本学期总第 25 课题《寡人之于国也》课标要求掌握文言重点实虚词;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2.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同学间相互合作、问老师等方式,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疏通文意,读懂大意。
2.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汲取孟子思想精髓,学习本文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点拨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堂小结与板书设计内容与过程要求学生对照板书,尝试背诵第7段。
(3)朗读指导“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读出义愤之情来。
“涂有饿莩”句要读出悲愤、严厉的语气。
“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出讽刺意味。
接着用一个比喻来反驳,应用严厉的质问的口吻来读。
最后,劝勉梁惠王弃虐政行仁政,应用和缓、劝慰的语气来读。
学生依照指导自行朗读品味。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检.②发.③王无罪.岁四、学生背诵课文5、6、7段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明确: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除虐政。
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作业设计作业要求无才无以立足,不苦不能成才。
人教版高中(必修三) 语文 第3单元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读准“数罟、污、彘、庠、王、悌、莩”等字词的音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以及虚词“之”的用法3)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这几个特殊句式4)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5)掌握孟子的论辩艺术2.过程与方法目标:1)朗读法指导法2)合作探究法3)串讲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反思当下领导人如何治理国家。
2)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世界观教学重点:1.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2.孟子论辩艺术教学难点:1.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2.理解“直……耳”“是……也”句式3.理解“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故事的作用教学方法:串讲法、探究法教学用具:板黑多媒体粉笔教材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分钟)同学们,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学过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么你们知不知道里面的“道”具体指的是什么?﹝生答:是指“王道”即施行仁政﹞,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另一篇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深入的来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的介绍(8分钟)1)孟子生平: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孔孟并尊称他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思想的一部著作。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2)孟子的思想: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b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孟子的仁政思想:a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事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word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三亚市教育局教研室周阳教学目标:一、结合语境准确说出“凶”、“加”、“兵”、“树”、“发”等重要文言实词的含义,把握文中重要的状语后置句。
二、明白得孟子以人为本的仁政思想。
3、欣赏孟子精湛的论辩艺术。
教学重点:一、明白得“凶”、“加”、“兵”、“树”、“发”等重要文言实词的含义,把握文中重要的状语后置句。
二、明白得孟子以人为本的仁政思想。
教学难点:欣赏孟子精湛的论辩艺术。
教学方式:朗诵法,讨论法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进程:一、名句导入,明确目标咱们先齐读以下几句名言:(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请同窗们说说这几句名言出自哪一书?这些名句折射出孟子仁政的思想精华。
孟子以为这是实现王道的关键。
今天咱们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确实是节选《孟子》的一篇论王道的散文。
【投影展现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板书课题)请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反复朗诵,落实“言”。
一、这是两千连年前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下面让咱们穿越历史,走进对话现场。
教师先示范朗诵一遍,同窗们能够小声跟读。
如有和教师读得不一致的地址,请及时作标记。
在跟读进程中,一要听准字音,断句,二要琢磨语气语调。
(学生可能读错的字词:好 hào,数 cù,衣yì,王wàng等。
)二、让学生看注释、查工具书,做圈点、标记、画线等、学生把握读音,字词义后,请同窗的朗诵全文。
3、下面检查同窗们对课文中重要实词的把握情形(预习时已经发给学生)。
(投影)说明以下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河内凶,那么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行,荒年)(2)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3)弃甲曳兵而走。
(兵:武器、兵器)(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4、你能准确翻译以下几个句子吗?这几个句子有什么一起点?(投影)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中语文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2分层示范诵读并作解说。
第一层:1凶——象地穿交陷其中之形,引申为歉收。2移——本义是禾长相扶倚之状,后代“ ”为迁移之义而本义废。 ,由此至彼之谓。3大意是,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
第二层:1鼓——会意字,左中为鼓,上象鼓饰,下象鼓架;右象手持槌击鼓动作。后引申为所击之物。古时以击鼓代进攻令。2大意是,孟子以“五之于国也
三维目标
1、简介孟子及孟子的思想,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重点目标
目标1
难点目标
目标2
导入示标
目标三导
课堂引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学做思一:走近孟子
介绍孟子生平及思想
二、学生分层练习背诵全文。
1第一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梁惠王的救灾办法。(向灾区调运粮食,从灾区迁出部分人口)
2“河东凶亦然”一句是省文,试用文言作完整的表述。(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3“无如……者”意思是“没有像……的人”,能否换一种表达方式? (其君皆不及寡人之用心)
4试品味首句,说说惠王有无抱怨意。(从“焉耳矣”的叠用可见有抱怨劳而 无功之意:劳者,移民、移粟也;无功者,邻国之民不至)
2此问照应上文哪一句?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妙在哪里?
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案-8 寡人之于国也15-人教版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目标】1.继续积累文中重要实、虚词及相关文言知识、掌握文中重要的状语后置句、文化知识,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提高论辩能力。
3.理解孟子的“仁政”主张,把握“王道”的内容,以及孟子深邃的仁政思想。
【教学过程】一、名句导入,明目标我们先齐读几句名言。
投影: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公孙丑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尽心下》)二、反复诵读,落实“言”○1-1:了解作者及作品孟子,名,字,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学派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世尊称他为。
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
“,社稷次之,”是其民本思想的体现。
《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现存篇。
与《论语》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
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善于运用来说明道理,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1-2:弄清读音、字形及通假字。
(1)弃甲曳()兵(2)数()罟()不入wū()池(3)鸡豚()狗彘()之畜()(4)无()失其时(5)谨庠()序之教(6)申之以孝tì()之义(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涂()有饿piǎo()○1-3:弄懂重点词语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河()内凶()邻国之民不加()少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4:翻译重点句子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10: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制度。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
《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
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
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3.学生背诵初中学过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体会孟子所说的“仁君”面对困难时积极的人生态度。
4.读准生字词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ɡ)食也数罟(cùɡ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ɡ)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谨庠(xiánɡ)序之教然而不王(wànɡ)者涂有饿莩(piǎo)申之以孝悌(tì)之义二、合作探究;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一)听说读写,感悟仁1.读:学生自己读,学生分组读,听录音范读,再集体读,在读的过程中感悟仁。
2.写:学生自己借助注释翻译文,在翻译的同时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3.问:对于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和组内的其他学生讨论并识记重点字词。
4.展:学生脱离课本展示翻译并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5.评:老师对于学生的展示的内容给予适当的纠错,强调,点评。
(二)情景对话,再现仁1.让学生分别扮演梁惠王和孟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适当增加场景,道具,言语,通过表演对话来再现情景,让其他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孟子反对梁惠王的暴政,希望梁惠王能休养生息,教育百姓来实现仁政。
(三)分析文本,走进仁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如多。
”2.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3.理解孟子主张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学习重难点:1、掌握孟子的仁政思想2、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理解教学方法:课前预习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他“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他就是亚圣孟子。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一次领会一下孟子的“仁政”主张,学习借鉴他高明的论辩艺术,品味他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二、知识积累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尽信《书》,不如无《书》。
8.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三、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生于战国时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
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
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
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
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鸡豚(tún )狗彘(zhì)之畜( xù) 无(wú,同“毋”)失其时数(cù) 罟(g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āng)死无憾谨庠( xiáng)序之教颁(bān,同“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申之以孝悌(tì)之义五十者可以衣(yì)帛(bó)矣然而不王(wàng)者涂(tú,同“途”)有饿莩(piǎo同“殍”三、《孟子》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word教学设计
课题:寡人之于国也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了解《孟子》3、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和气势充沛的特点4、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掌握有关句式的特点5、背诵课文【学习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学习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学法指导】串讲法,朗读法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 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
”梁学案装订线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评:孟子面对梁惠王“民不加多,何也”的问题,没有正面加以回答,而是剑走偏 锋,说“王好战,请以战喻”。这七个字,可以分为两层:“王好战”三字为第一层,高 度概括了梁惠王的特点,也暗示了当时是诸侯角力的时代,是梁惠王希望“民加多”的时 代,这个时代不喜欢“仁义”之说,这也正是孟子学说陷入窘境的原因;第二层是“请以 战喻”,“喻”什么?当然是“喻”梁惠王的做法,这样孟子又把话题引到了梁惠王的问 题上,孟子善于投其所好、因势利导,时时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可谓“游说有术”。孟子 的语言艺术在这七个字上可见一斑。
以绝秦理,)
壬戌之机七月既簧
名门単族()
…[河东汕亦然()
郑亡•子亦冇不利焉C
寡人之T国也()
移其民T河东()
□无望民文多丁邻国也(
颁门者不负蠢丁道路矣(
堤何界于刺人杀之(
4.辨活用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谨庠序之教()
然而不王者()
王无罪岁()
5.分古今
例句
古义
今义
河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
兵
弃甲曳兵而走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点评:这一段文字,是孟子在提出“王道之始”后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用通俗的说法就是:五亩住宅的场地,种上 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狗、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机, 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 受饥饿了。这是孟子提出进一步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 果。这三种措施从小面积住宅的种植到大面积的田地耕种,从家禽的饲养到家畜养殖,从 衣服到食物的准备,从老人到孩子的生活,可谓全面而具体。这与“王道之始”的三种措 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
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其学说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 《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与梳理
新谍
_>kF /111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 活在战国中期,这时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混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 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宣传自己的 治国主张和政治理想。据 《史记 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于是贤者数人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这其中就有孟子。二人一见面,梁惠王就想得到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广S」C
在儒家文化的大河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继往开来,高举着“仁政” “民本”的大 旗,奔波于各诸侯间的黄尘古道上,想以自己单薄的力量阻止那些“非义”的战争;他著 书立说,阐释着自己“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仁者无敌”的政治观和“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历史湮没了黄尘古道,而他的思想凝聚成了光照 万世的《孟子》。学习孟子的文章,一要了解其思想,二要学习其论辩方法。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
3.解多义
不入湾池〔)
政口之彖町段无饥矣{)
数増孳口项王])
训纟丄绡不知辿)
S a师孟叔侄%逆()
河内IX),则移其民J'河东(
庶竭膏钝.攘除奸凶(
hid凶Jxl RC)
凶W恶煞()
'(ffl无孚民之多于邻国也(
吾令A罕其气•皆为龙虎(
H夜纠彳军至卍敢反乎(
望丿吾尝应而單矣()
“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 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 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 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说明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的不同结果。正是在接触、 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样一篇传
★ “四书五经”,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
庸》;“五经”指的是《诗经》
*
A F主,碎耐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弃甲曳兵
数罟
洿池
豚
彘
庠序
孝悌
饿莩
数
数罟
好
好战
数口之家
友好
丧
养生丧死
畜
牲畜
灰心丧气
畜牧
”)
2.识通假
无失其时(“无”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 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点评:这段文字阐述了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同 时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 “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 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 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 赅。不归罪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 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 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走
或
,兵也(
未之有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7.积名句
8. 谨庠序之教,
与发现
“'Q
IP DU AS []|AN
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点评:这是梁惠王见到孟子后提出的首个问题,问题的关键点是“增加人口”。古代 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各诸侯国都希望人口增多,谁拥有了大量的人口,谁 就拥有了大量的土地耕种者,谁就拥有了大量兵源,谁就能够富国强兵。梁惠王希望更多 的人民归附自己,他将自己的做法与邻国君主比较,认为自己国家比邻国的政治好多了, 可是依然“民不加多”。因此,梁惠王见到孟子便直接把话题放在人口上面。可见梁惠王 想知道“民不加多”原因的迫切心情以及追求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政治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