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社区居民自治

合集下载

社区·第八章 社区居民自治

社区·第八章   社区居民自治

第八章社区居民自治第一节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概念和要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政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构成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自治的定义关于自治有多种不同的定义。

《辞海》解释为:“自治是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民族、团体、地区除了受所隶属的国家、政府或上级单位领导外,对自己旳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

”《百科大词典》解释为:“某一地区人民,在主权国家或宗主国家的授权与监督下,自己订立规章制度,自己组织机关,以管理地方公共事务的行为。

”上述定义,尽管不完全相同,但基本内涵是一致的。

即自治是在一定区域的某一社会组织内,其成员或管理机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自己内部事务的决定权。

任何国家的自治都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治。

自治组织的自治权,每个国家的宪法或法律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和限制。

如果自治不受限制,就会导致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要素基层群众自治的主要目的,在于社区居民群众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利用自己的资源,依法办理属于自己的事务,以促进基层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社区居民自治必须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自治区域、自治组织和自治事权。

(一)自治区域就是实行自治的辖区或范围,一般是经过法定的程序,在国家的领土范围内,划出一定的区域,作为自治活动的范围。

例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把村民自治的活动范围一般局限在建制村范围内;《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城市居民自治一般在一定的居民居住范围内。

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必须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否则居民自治将无所依附。

自治区域不仅关系自治组织行使权力的范围,同时也关系地方居民身份的确定,也就是自治组织服务的主体。

社区居民自治规章制度

社区居民自治规章制度

社区居民自治规章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社区居民自治逐渐成为推动社区共同发展的关键要素。

为了促进社区和谐稳定的发展,制定并实施居民自治规章制度势在必行。

二、自治基础1. 法律依据社区居民自治规章制度建立在国家法律法规之上,遵守并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构建社区自治的基本框架。

2. 居民参与居民是社区自治的主体,他们可以通过选举产生自治委员会或居民代表,参与决策、监督和管理社区事务。

三、规章制度内容1. 公共秩序维护社区居民应当遵守公共秩序,不得扰乱社区安定,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如扰民、放火、盗窃、敲诈勒索等。

2. 环境卫生保持社区居民应当保持环境整洁卫生,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 噪音控制社区居民应当尊重邻里安宁,不得在夜间高声喧哗,禁止在住宅区内进行噪音扰民活动,如高音喇叭、音响放音等。

4. 交通管理社区居民应当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红灯,不酒驾、超速行驶等,保证社区交通安全和居民的出行顺利。

5. 公共设施使用社区居民应当妥善使用和维护公共设施,如电梯、楼道、绿化带等,不得随意损坏或占用。

6. 邻里关系维护社区居民应当保持友好互助的邻里关系,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隐私,不干涉他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7. 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居民可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绿化、邻里互助等,增进社区凝聚力和和谐氛围。

四、违规处理1. 自治委员会指导对于个别居民违反自治规定的行为,自治委员会应当及时指导和教育,引导其遵守规章制度。

2. 约谈警示对于多次违反自治规定的居民,自治委员会可以进行约谈,向其宣传法律法规和社区规章制度,并给予警示。

3. 惩戒措施对于严重违反自治规定的居民,自治委员会可以依法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如公开批评、限制部分社区服务等,以维护社区的秩序与和谐。

五、自治规章制度的意义1. 加强社区管理自治规章制度的实施可以明确社区居民的行为准则,加强社区管理,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居民自治实施方案-社区

居民自治实施方案-社区

城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桥梁,社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社区要和谐,发展社区居民自治是必然的趋向和选择。

只有实行居民自治,让居民自己来管理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符合社区居民内心愿望、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基层民主建设,从而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使社区不和谐因素及时得到解决,最终建成和谐美好的社区家园,促成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街道关于居民自治示范社区创建相关精神,强化社区自治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群众公共参与、公共治理和自我服务的自治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大力引导居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社区发展实践中,改善发展环境,积极主动服务居民,为完成街道“转型升级、优化发展”工作任务,促进社区创新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经***社区居委会研究决定,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的居民自治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努力把***社区打造成幸福宜居、和谐文明的优秀社区。

二、总体思路以提高社区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建“居民自治示范社区”为抓手,以扁平化管理为载体,全力提升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努力为居民创造安定、祥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组员:***四、实施步骤(一)、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启动实施。

1、动员部署:组织党员群众召开动员大会,使社区上下充分认识“居民自治示范社区”争创活动的目标和意义。

2、座谈讨论:分别组织党员、群众、中老年、新市民等不同人群召开各类座谈交流会,围绕“何谓居民自治”、“如何居民自治”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明确本次创建的目的和意义。

3、制定目标任务:通过调查问卷、群众讨论的方式,了解居民的需求和目标,严格对照街道相关文件精神,查找不足,明确职责,根据本社区实际明确工作任务。

城市中的社区参与与居民自治

城市中的社区参与与居民自治

城市中的社区参与与居民自治在现代城市中,社区参与与居民自治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这不仅体现在如何有效治理城市,也在于增强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邻里关系,以及提升社区的整体凝聚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社区参与与居民自治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实现这种理念。

一、社区参与的概念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在社区事务、事务决策、治理和活动中积极表态和参与的过程。

这种参与可以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集资、建立志愿者小组、组织社区活动等。

它不仅强调个人与集体的互动,还重视居民自下而上的意见表达和建议反馈。

二、居民自治的意义居民自治是指在社区内,由居民自己组织、管理和调控社区内的事务。

它强调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使社区居民能够直接参与到影响自己生活的决策中。

在居民自治中,居民的意见和参与变得尤为重要,能够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自治可以有效地解决社区事务中的一些矛盾,如邻里纠纷、环境治理等。

通过居民自治,能力强、有影响力的居民可以带动其他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社区参与与居民自治的重要性1. 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参与与居民自治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当居民共同参与决策时,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从而更加关心和关注社区事务。

这种参与感能够显著提升居民间的信任感和社会资本。

2. 提高治理能力社区参与使得居民能更好地理解和反馈问题,从而提高治理能力。

自治组织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开展活动,增强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种自我调节机制,使社区能够更加灵活更快速地应对外部挑战和内部矛盾。

3. 促进社会公平通过居民自治,所有居民都有机会参与到社区决策中,妨碍不平等和专制的情况发生,为每位居民提供了一个平等发声的机会。

尤其是在多样性较大的城市中,能够促进移民、少数群体与地方居民之间的理解与合作。

4.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社区参与使得居民能够更好地表达自身的需求和愿望,从而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社区居民自治开展情况汇报

社区居民自治开展情况汇报

社区居民自治开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社区居民自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自治活动有序开展,自治意识逐渐增强,自治组织建设不断完善,自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社区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我们加强了自治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社区广播、宣传栏、文艺演出等,引导居民树立自治意识,增强居民自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自治知识讲座和培训,提高居民的自治管理能力,使居民更加了解自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我们积极推进了自治组织建设。

成立了居民自治委员会,建立了自治服务中心,设立了各种专门的自治小组,如环境卫生小组、安全防范小组等,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自治服务。

自治组织建设的完善,为社区居民自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另外,我们加强了自治管理水平的提升。

制定了《社区自治章程》,明确了自治的范围、内容和程序,规范了自治行为,使自治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自治监督机制,加强了对自治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自治工作的公正、公开和透明。

最后,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自治活动。

如社区环境整治、文明创建、安全防范等活动,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社区规章制度,共同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增强了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营造了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

总的来说,我社区居民自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自治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推进自治组织建设的深入发展,提升自治管理水平,拓展自治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努力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相信在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我社区的居民自治工作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全文

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全文

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全文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规范社区自治组织的工作,增强广大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社区是指在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在县、街道指导和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监督下,在社区居委会的具体组织管理下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

第三条本章程提及的社区是在街道管辖区内设立的,依据人口、自然资源、地缘关系及社区居民认同感等实际情况划定的。

第四条本章程是全体社区成员的行为规范,每个社区成员必须认真学习,严格遵守。

第五条本社区组织机构包括: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委会。

第二章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第六条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社区中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社区成员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体现自治权的基本形式。

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

第七条社区成员代表由本社区内年满18周岁以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社区居民代表以及辖区单位代表组成。

第八条社区成员代表在任期内因特殊原因出现缺额或有其它正当理由提出撤换申请的,应当予以撤换,从原成员小组中补选产生。

第九条社区成员代表拥有以下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参加会议的代表人数超过二分之一,可对某项议题进行表决,到会代表赞同票超过二分之一,可视此项议题形成决议。

可以行使选举权选举产生本社区居委会。

可以撤换和补选社区居委会成员。

2、罢免权?社区成员代表会议对不称职和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社区居委会成员有权实行罢免。

罢免事项必须召开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并有到会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3、审议权。

审议和通过本社区发展规划,对社区居委会和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并有权提出质疑和批评意见,社区居委会及职能部门应对其予以说明和解答。

社区工作中的居民自治与民主参与

社区工作中的居民自治与民主参与

社区工作中的居民自治与民主参与社区工作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和居民福祉的重要领域。

在社区工作中,居民自治和民主参与是两个核心概念。

居民自治指的是居民通过自我组织和管理来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过程。

而民主参与则强调居民在社区事务中的平等参与和决策权。

这两个概念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健康、活跃和繁荣的社区。

首先,居民自治是社区工作中的重要基石。

居民自治的核心是居民的自我组织和管理能力。

社区居民通过成立居民委员会、居民议事会等组织形式,来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居民自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能够激发居民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居民自治意味着居民有机会主导社区事务,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满足自身需求。

其次,居民自治能够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居民自治使得社区事务的决策更加民主和公正,减少了权力的集中和滥用。

最后,居民自治还能够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居民通过参与社区事务,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关心社区的发展,从而增强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

然而,居民自治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专业机构和政府的角色。

在社区工作中,专业机构和政府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专业机构和政府能够为居民自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居民更好地组织和管理社区事务。

同时,专业机构和政府也能够提供资源和服务,满足居民的需求。

居民自治与专业机构和政府的合作是社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够实现社区工作的最大效益。

除了居民自治,民主参与也是社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主参与强调居民在社区事务中的平等参与和决策权。

在民主参与中,居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过程。

民主参与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能够增强社区的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

居民通过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民主的价值和原则。

其次,民主参与能够提高社区事务的质量和效率。

居民的参与能够带来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决策的多元化和科学化。

最后,民主参与还能够增强居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意愿。

08我国社区建设与管理政策法规8

08我国社区建设与管理政策法规8

社区建设基 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三、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扩展社区服务
加 强 社 区 治 安
社区建设 主要内容
发 展 社 区 卫 生
美化社区环境
繁荣社区文化
第四节 社区服务法规与政策
一、发展社区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二、社区服务的主体 三、社区服务的内容 四、社区服务的方式
基层性群众性自治性二居民委员会的任务居委会的任务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协助基层政府和派出机关开展工作开展有关监督活动二居民自治的内容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四个民主民主选举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形式居委会成员的产生本居住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选举每户派代表选举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3人选举产生2居委会的任期和选举周期居委会的任期每届任期为三年居委会的选举周期三年一次居民会议的组成三种方式居民会议组成年满18周岁的居民每户派代表参加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3人参加社区协商议事会社区听证会10三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和所在地单位的关系一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权的关系基层政权指导支持和帮助居委会的工作
村委会的基本任务 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向政府反映意见、 要求和提出建议 协助性事务
2.村委会的其他任务
1、促进本村经济发展和相关服务保障 2、资源财产管理和保护 3、自我教育 4、社区矫正
其他任务
• 3.村委会与相关组织的关系
农村党组织 领导核心
乡镇政府支持、指导与帮助村委会 村委会协助乡镇政府
村委会支持、组织发展集体经济; 尊重集体经济组织独立开展活动
组成:年满18周岁村民 召开:村民过半、户代表2/3 决策:过半数通过 召集:村委会、1/10村民提 议

街道社区居自治规章制度

街道社区居自治规章制度

街道社区居自治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社会组织条例》,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街道社区内的所有居民,包括业主、租户和暂住人员。

第三条社区居民自治是指社区内居民依法自主事务或公共事务的主题和责任。

第四条居民自治实行依法治理、民主参与、自觉遵守、共同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形式第五条街道社区设立居民委员会,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代表社区居民自治利益。

第六条居民委员会成立时,应制定居民委员会组织章程,明确其职责、权限、工作程序等。

第七条为了方便管理,社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居民群组,由群组委员会进行管理。

第八条群组委员会应当定期向社区居民委员会报告工作情况,接受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监督。

第九条社区可以设立各种专业性的组织或者委员会,为社区发展提供专业建议和支持。

第三章权力与义务第十条居民委员会有权力组织居民讨论决定社区内事务,发表合法意见,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第十一条居民委员会有义务维护社区的安全和环境卫生,促进社区发展和文明建设。

第十二条居民委员会有义务定期公布社区内事务处理情况和决策结果,接受社区居民监督。

第十三条居民委员会有权利设立公共服务项目,提供居民生活所需的服务。

第十四条居民委员会有义务整顿和管理社区内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民主参与第十五条居民委员会应当定期召开社区居民大会,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六条社区居民大会由居民委员会组织召开,会议决策应当经过多数居民同意。

第十七条社区居民大会应当及时向社区居民公布会议决议和执行情况。

第十八条社区居民可以向居民委员会提出意见和建议,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予以答复。

第五章责任监督第十九条社区居民可以对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的违法违规行为提出投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处。

第二十条社区居民可以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反映给有关部门。

第六章处罚与奖励第二十一条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以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整改等处罚。

第八章社区居民自治

第八章社区居民自治

第一节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概念和要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照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的自治组织。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一项政治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构成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自治的定义: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要素:(一)自治区域:农村社区:建制村范围内。

城市社区:居民居住范围内。

(二)直至组织:农村是村民委员会。

城市是居民委员会。

居民的条件:中国人民共和国国籍,居住在该区域内的人。

居民既是自治主体,也是自治客体。

(三)自治事权:自治事权是自治的核心。

三、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委办事务,自治事务。

(一)委办事务本来是属于国家的而不是属于自治组织的,由中央或上级政府以法律或命令的形式委托自治组织予以把你的事务。

三个特点:(1)委托事务与该地区居民有直接的厉害关系,但在政策上必须由中央或上级政府规定;(2)委托事务的决定权在中央或上级政府,执行权属于地方政府或自治组织;(3)执行委托事务所需经费,自治组织可请求上级政府予以拨付。

(二)自治事务自治组织本身应办的事务,为了维护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自行处理的事务。

六项内容:(1)财产自治:居民委员会管理本居民委员会的财产,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侵犯居民委员会的财产所有权。

(2)财务自治:居民委员会对自己兴办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所取得的利润,除依法纳税外,其他所剩款项可以自由支配。

(3)人事自治: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的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代表选举产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至3人选举产生。

居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

(4)管理自治:凡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并由居民会议监督执行。

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

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

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一、引言社区居民自治是指由居民自行组织、管理和决策的一种机制,旨在通过居民参与和共同合作,改善和提升社区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实践中,社区居民自治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社区居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二、参与度不高的问题1.缺乏意识:部分社区居民缺乏对自治重要性的认识,缺乏积极参与的意愿。

2.信息不畅通:有些社区缺乏有效渠道传播相关信息,导致居民对自治事务所知甚少。

3.时间压力: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快,很多居民工作繁忙,没有足够时间参与相关事务。

解决方案: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组织讲座、举办宣传活动等方式增加社区居民对自治意义和重要性的了解。

2.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开设微信公众号或者建立社区APP等渠道,及时发布相关资讯和公告。

3.灵活安排会议时间:根据居民的工作时间及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自治会议的时间,增加居民参与的便捷性。

三、组织管理不到位的问题1.管理层薄弱:一些社区缺乏专职或志愿者担任社区管理人员,导致管理松散。

2.决策效率低下:在自治过程中,决策常常存在长时间讨论和搁置的问题。

解决方案:1.培养管理人才:通过举办培训班、选拔优秀个人等方式提升社区管理层的能力素质。

2.建立高效决策机制:规定出席人数和最低通过率,并设立明确的过程和时限来加快决策速度。

四、公共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1.信息不对称:部分社区居民对于公共资源分配过程和标准缺乏了解,无法有效监督。

2.权力滥用:部分社区自律机构存在权力滥用现象,导致资源分配偏向特定群体。

解决方案:1.建立透明公正制度:完善公共资源分配的程序与标准,在每个阶段都公开相关信息,方便居民了解和监督。

2.设立投诉渠道:社区居民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权力运行,并对滥用权力者进行问责。

五、参与方式单一的问题1.参与方式有限:目前社区居民自治主要以会议形式为主,导致参与者大多是老年人群体。

2.信息不全面:以会议形式为主的自治方式无法包容所有居民的参与,影响自治的全面性。

社区居民自治规范

社区居民自治规范

社区居民自治规范社区居民自治规范的建立和遵守是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关键。

社区居民自治规范旨在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维护社区内的和谐与秩序。

本文将从规范的内容、重要性以及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居民互相尊重社区居民应相互尊重和珍惜,不得有任何歧视、侮辱或挑衅的行为。

人们应该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差异。

只有当每个人都尊重他人,社区才能充满和谐和融洽的氛围。

二、维护社区环境社区居民应共同维护社区环境的整洁与美观。

不乱扔垃圾,妥善处理生活垃圾,保持公共区域的清洁和良好的卫生状况。

爱护绿化植物,不随意伐树、破坏花草。

每个居民都应该有责任保持社区环境的优美与整洁。

三、遵守社区规章制度社区规章制度是社区居民共同生活的基石,必须严格遵守。

按时缴纳物业费、水电费等,并配合物业公司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各项管理工作。

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物的结构与外观,不得私拉乱接水电、煤气等设备;不得进行违法建筑和违法使用商业用房。

四、减少噪音污染社区居民应该互相配合,减少噪音污染。

尤其是在晚间,避免产生过多的噪音,以免扰乱他人休息与生活。

禁止在公共区域大声喧哗,尤其是在家庭聚会或举办活动时,应注意对周围邻居产生的影响,保持安静的环境。

五、加强安全防范社区居民应共同努力,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确保家庭门窗的安全性,不随意开放社区大门,不让陌生人进入本人住所。

如发现可疑人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或物业公司报告。

六、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社区居民应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共同打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

参与社区活动、讲座、会议等,了解社区动态,为社区发展提供自己的建议和贡献。

同时,居民还可以自发组织志愿者活动等,为社区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七、解决纠纷与冲突社区居民应以和平解决纠纷和冲突为目标。

如有纠纷或冲突产生,应通过友好的沟通和协商尽快解决,避免争吵和暴力行为的发生。

必要时,可以寻求社区组织或相关部门的帮助,协助解决问题。

社区居民自治规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社区居民自治实施方案

社区居民自治实施方案

社区居民自治实施方案社区居民自治是指在社区范围内,由居民自行组织管理和决策,通过自治的方式解决社区内部的问题和促进社区的发展。

实施社区居民自治是实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下面结合我所在的社区,提出一些实施社区居民自治的具体方案。

一、加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1.设立居民自治委员会:由社区居民自行推选,负责协调社区内部事务、筹划社区发展规划等重要事务。

2.成立各类居民组织:设立业委会、妇女组织、青年组织等,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参与意愿。

二、建立健全自治规则和程序1.制定社区自治章程:明确居民自治的权责和程序,确保居民参与决策,合法合规进行自治事务管理。

2.设立居民议事机制:定期召开居民大会,就社区事务进行讨论和决策,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

3.细化居民参与机制:建立居民建议箱、意见征集和听证制度,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加强居民参与。

三、推动居民自治与社区发展相结合1.实施社区共建共治共享:通过社区自治,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提升社区管理水平,营造宜居环境。

2.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协调政府和社会力量,增加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居民需求。

3.发挥居民专业和技能优势:鼓励居民自发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为社区提供各类专业技能支持。

四、加强居民自治意识教育1.开展居民自治知识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自治的认识,激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

2.开展居民自治能力培训:为社区居民提供自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居民自治的能力和水平。

3.引导居民参与自治实践:组织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实践,增强居民自治的体验和信心。

五、强化居民自治的保障体系1.加强居民权益保护:建立健全居民权益保障机制,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居民自治的正当性。

2.加大居民自治经费投入:政府适当增加对居民自治的财政投入,为居民自治提供经费和物质支持。

3.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居民自治绩效评估机制,激发居民自治的活力。

社区居民自治规章制度

社区居民自治规章制度

社区居民自治规章制度一、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是社区居民自治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社区重大事务的决策和监督。

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会议内容应包括社区发展规划、公共设施建设、社区服务项目等。

二、社区居民委员会制度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大会的决议和日常管理工作。

委员会成员应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委员会应定期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

三、社区服务管理制度社区服务是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和志愿服务。

社区服务应坚持公益、公平、便利的原则,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同时,建立健全的社区服务评价机制,定期对服务进行评价和改进。

四、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社区财务管理是社区自治的重要保障,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定期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报告财务状况,并接受监督。

同时,鼓励社区居民参与财务监督,确保社区资金使用透明、合理。

五、社区居民意见征集制度为了更好地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意见,建立健全的社区居民意见征集制度。

通过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处理情况。

六、社区公开透明制度为了提高社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建立健全的社区公开透明制度。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定期公布工作进展和重要事项,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

同时,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七、社区志愿者管理制度社区志愿者是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力量,应建立健全的社区志愿者管理制度。

志愿者队伍应由社区居民自愿组成,参与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

志愿者管理制度应包括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考核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志愿者队伍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八、社区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社区公共设施是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应建立健全的社区公共设施管理制度。

公共设施应由社区居民共同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和完好无损。

同时,应建立公共设施损坏报告制度,及时处理和修复损坏的设施。

社区居民委会居民自治章程

社区居民委会居民自治章程

社区居民委会居民自治章程社区居民委会居民自治章程一、基本原则社区居民委会居民自治章程(以下简称自治章程)是基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居民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居民自治原则的规范性文件,旨在进一步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发挥居民自主管理、自治、监督的作用,促进社区自治、民主、法治、和谐,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二、自治章程的制定、修改和审批程序自治章程的制定、修改应当经过居民民主维权委员会征求、听取和认真考虑委员会、居民意见,并经社区居民委员会或城市管理部门审批。

三、自治章程的内容1.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1)居民的信息发布、诉求代表、协调处理、奖惩认定、活动组织等相关工作;(2)社区日常巡查、维护管理、设施设备维修、清洁卫生等相关工作;(3)居民文化娱乐、健身娱乐、情感沟通、志愿服务等相关工作。

2.居民自治方式(1)选择居民自治委员会管理居民区内事务、设立社区协商民主会议(或代表会议);(2)通过社区协商民主会议(或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有关居民的利益问题,由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执行;(3)居民可以自行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队、文艺团体、文化活动组织、拼车、购物、旅游、健身等活动。

3.居民权益保障(1)居民享有基本人权,有权参加和享受社区的公共事务和教育、文化、卫生、娱乐等公共服务;(2)居民享有相对稳定的居住权益,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有权安装广告、绿化、告示、设施等,并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合法性审查;(3)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设立居民维权委员会,定期召开维权民主会议,解决涉及居民权益的纠纷、争议和投诉。

4.自治章程的执行(1)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程序和标准,保障居民权益,积极调解、协调和解决居民间的纠纷;(2)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制度,提高居民自治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3)自治章程的执行应当由社区民主协商等程序确定,并应当公开、透明、规范、有序。

社区居民自治发展实施方案

社区居民自治发展实施方案

社区居民自治发展实施方案社区居民自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为了促进社区居民自治的发展,提高社区居民自治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

1.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组织,包括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等,确保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2.加强社区自治组织的能力建设,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二、推动社区居民自治参与。

1.加强社区居民自治参与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事务,增强居民自治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2.建立健全社区居民自治参与机制,鼓励居民就社区发展、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推动居民自治参与的广泛开展。

三、促进社区居民自治法治建设。

1.加强社区居民自治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意识,维护社区自治的法律基础和秩序。

2.建立健全社区居民自治法治保障机制,加强社区自治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居民自治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四、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管理。

1.建立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管理体系,明确社区自治的管理职责和权限,推动社区自治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

2.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自治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自治服务。

五、加强社区居民自治文化建设。

1.丰富社区居民自治文化活动,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营造和谐、民主、法治的社区自治文化氛围。

2.加强社区居民自治文化宣传,弘扬社区自治的优秀传统和先进经验,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自治文化观念。

六、强化社区居民自治监督。

1.建立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监督机制,加强对社区自治组织和管理工作的监督,确保社区居民自治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2.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居民自治监督,加强对社区自治工作的监督力度,推动社区居民自治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七、加强社区居民自治队伍建设。

1.加强社区居民自治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居民自治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为居民提供更加专业化、精准化的自治服务。

社区管理和居民自治规则

社区管理和居民自治规则

社区管理和居民自治规则社区管理是指在小区、社区等居住环境中,组织和协调各项社会活动并维护社区秩序的一种行为。

而居民自治则是指居民自发组织并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行为。

社区管理和居民自治规则是为了确保社区内的和谐秩序、促进邻里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

社区管理和居民自治规则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区的良好秩序和安宁环境,促进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

通过规定和执行一系列的管理和自治措施,可以营造出一个安全、舒适和有序的居住环境。

下面将详细介绍社区管理和居民自治规则的几个关键方面:1. 社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社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是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区管理者应当对社区内的公共设施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的使用。

同时,居民也应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正确使用设施、保持设施的清洁和整洁等。

社区管理者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明确居民对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责任。

2. 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是社区管理和居民自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区管理者可以制定相关的规定和措施,要求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负责将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地点。

社区管理者还可以组织环保活动,提倡居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 沟通和邻里关系:建立良好的沟通和邻里关系是社区管理和居民自治的关键。

社区管理者可以通过组织居民会议、设立社区交流平台等方式,增加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同时,居民应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并展开合作和互助,建立团结友好的邻里关系。

4. 行为规范和纠纷处理:社区管理和居民自治规则还应包括居民的行为规范和纠纷处理机制。

社区管理者可以制定一系列行为准则,明确居民在社区内的行为标准和底线。

当发生纠纷时,可以通过社区调解、邻里协商等方式解决,避免扩大化和上升为矛盾。

5. 社区参与和自治:居民自治是社区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

社区管理者应鼓励居民自发组织居民委员会或其他形式的自治组织,通过自治组织的力量,参与社区管理和决策,提供居民的声音和建议。

同时,居民也应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事务,发挥自己的作用。

社区居民自治

社区居民自治

社区居民自治民政部培训中心副教授王云斌各位同志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社区居民自治这一话题。

大家刚刚学习完十七大的文件,十七大文件第六部分开篇的一句话就是: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可以看出在这次十七大的文件里,特别重视基层群众自治。

以前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三个部分: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一个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有就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次又加进了基层的群众自治制度,因此可以看出,今后我们国家基层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实行群众自治。

其实群众自治在我们国家已经搞了很多年,最早应该说是从农村搞起的,也就是村民自治,现在的村委会选举,多的省份已经到第九期,少的省份也到了第五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对来讲,我们国家的居民自治主要起步于八十年代中期,从居民服务开始,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在这里我和大家谈谈居民自治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看一张照片,大家看的这张照片是我居住的小区里照的,从这里边可以看到两个问题。

我们先看左边这个通知“通知,同志们,凡是年满六十岁的同志请携带身份证及其复印件一张、一寸免冠照片一张,来居委会办理老人证还有军人、军官证。

”大家可以看出,这就是居委会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居委会平时做什么工作。

再看右边这个通知,“居委会听取社区居民代表的意见近期将进行入户走访。

从实际行动关心育龄妇女,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届时请各楼居民代表配合。

”这里边要求听取社区居民代表的意见,听取社区居民代表的意见就是居民自治里面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自治的一个重要内容。

最近北京市关于经济适用房的购买问题里有一个程序叫“三级审核”、“两级公示”,昨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个规定,其中要求了你是不是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

它有一个程序,审核主要是经过街道、市区以及住保办三级的审核。

公示首先要求听取居民代表的意见,也就是要求社区居民代表听完你的基本条件以后要给你签字,签完字以后代表同意;然后在社区的居民公告栏里进行公告,公告时间大概是十五天;十五天过后住保办要把这些人的信息发布到网上,接着还是公布十五天;如果有任何一个人提出异议,可能就会把你的名字从网上取下进行调查,没有问题再挂到网上去。

社区工作中如何提高居民自治的意识

社区工作中如何提高居民自治的意识

社区工作中如何提高居民自治的意识社区自治是指居民通过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方式,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决策和管理的过程。

它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然而,目前许多社区的居民自治意识相对较低,如何提高居民自治的意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社区工作中如何提高居民自治的意识。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自治的意识首先需要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

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讲座和研讨会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并解读自治的概念,让居民了解自治的意义和重要性。

同时,还可以借助社区电视、广播、公告栏等渠道,宣传社区自治的案例和成功经验,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

二、建立健全自治机制为了提高居民自治的意识,社区工作人员应积极推进自治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首先,可以成立居民委员会或居民代表大会,由居民自行选举产生,并与社区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形成自治的组织结构。

其次,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制定社区管理条例或章程,明确居民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权力和责任,激发居民的自治意识。

三、培育居民自治的氛围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是提高居民自治意识的重要环节。

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建设公共设施等方式,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激发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关注和参与。

同时,还可以借助社区微信群、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加强社区与居民的沟通和互动,让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自治中。

四、重视居民参与的实效提高居民自治意识的关键是要让居民参与感受到实质效益。

社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积极响应居民的诉求和建议,及时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回应居民的关切和需求,让居民切身体会到居民自治对社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还要及时对居民参与和贡献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更多居民参与自治的热情。

五、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社区工作人员是推动居民自治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直接影响到居民自治的效果。

因此,需要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提升他们的组织、沟通、协调和服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社区居民自治
(一)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概念及其要素
1.自治的基本含义
基本内涵:在一定区域的某一社会组织内,其成员或管理机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自己内部事务的决定权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自治是有条件、有限度的
2.基层群众自治的基本要素
①自治区域
②自治组织
③自治事权
3.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
⑴委办事务:
含义:本来属于国家的而不属于自治组织的,由中央或上级政府以法律或命令形式委托自治组织予以办理的事务。

特点:委办事务多与该地区居民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在政策上必须由中央或上级政府规定;
决定权在中央或上级政府,执行权属于地方政府或自治组织;
所需经费自治组织可请求上级政府予以拨付
⑵自治事务:
①财产自治
②财务自治
③人事自治
④管理自治
⑤教育自治
⑥服务自治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意义及基本原则
1.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原则
①群众自治原则
②直接民主原则
③居民做主原则
2.社区居民自制的特点和特性
(1)居民自治的特点
①自治组织本身不是政权机关,也不是政权机关的派出机构或辅助机构,不向国家承担财务责任,主要行使自治职能;
②自治组织的负责人不属于国家公职人员,而是由自治组织全体成员选举产生的,对全体居民负责;
③自治的对象是全体居民,不是局限于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成员;
④自治的范围限于基层的社会生活,以人民群众生活的社区为自治单位;
⑤自治的目的是使该居住区内的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办理好本居住区中的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
(2)居民自治的特性
直接性、有限性、有序性
3.社区居民自治的意义
①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
②有利于居民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③有利于改善社区管理
④有利于社区共同体的真正形成
⑤利于政府与社区履行各自的职能与任务
(三)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形式
1.居民会议制度
⑴居民会议的特征
权威性、广泛性、直接性
⑵居民会议的地位
居民会议是居民自治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在整个自治组织机构中处于最高地位。

居民自治组织机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工作委员会和居民小组必须接受居民会议的监督,同时居民会议有权撤销或补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

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会议的执行者,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内容
⑶居民会议的作用
①有利于实现居民自治
②有利于防止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独断专行
③有利于培养居民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生活习惯
④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⑶居民会议的主要职责
①听取和审议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报告;
②讨论决策本社区工艺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③选举撤换和罢免社区居委会成员
④讨论制定和修订社区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
⑤讨论决定实际全体社区成员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项;
⑥改变或撤销社区居委会的不适当的规定
⑷居民会议的形式及其人员规定
①三种形式:全体会议;由每户派代表参加的会议;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参加的会议
②人员规定:居民会议由18周岁以上的居民组成
⑸居民会议的举行
①居民会议的召集
三种情况:a决定的问题是属于居民会议的职权,包括制定居民公约、讨论决定涉及居民利益的问题,讨论决定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及其费用的筹集等;
b 居民委员会需要向居民会议报告工作,一般每年至少应有一次;
c 有五分之一以上的18周岁以上的居民、五分之一以上的户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小组提
议,应召集居民会议
居民会议必须由全体18周岁以上的居民、户的代表或者居民小组选举的代表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

②居民会议的主持
由居民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集体主持
③居民会议的表决
居民会议的决定,有出席人数过半数通过,方能生效。

表决形式: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无记名投票表决
2.民主选举制度
⑴居民直接选举居民委员会的意义
有利于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居民参加城市基层自治的积极性,提高居民委员会成员在居民群众中的威信,便于居民委员会工作的开展
⑵居民委员会成员的产生
①选举程序
推选选举委员会→制定选举办法→进行选民登记→讨论酝酿,确定通过候选人→召开选举大会进行正式选举→将选举结果上报公告
②选民资格确认
年满18周岁的本居住区居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③候选人的条件、提名和确定方式
条件: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政策,作风民主、廉洁奉公、办事公道、热心为居民服务提名方式:居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由本居民委员会有选举权的居民10人以上或者居民会的代表或者居民小组的代表5人以上联名提名,也可以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派出机关推荐确定方式:居民会议采取差额和无记名投票的方法直接选举产生,如果提名候选人与应选人的人数相等,也可做等额选举。

采取差额选举的,候选人人数应当比应选人数多一至二人。

提出和推荐的
候选人经过反复酝酿协商,根据较多数居民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并在选举日前三天张榜
公布
④选举方式和形式的选择
选举方式:居民直选(一人一票):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参加的选举;
户代表选举(一户一票):由每户派代表参加的选举;
居民代表选举: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2-3人参加的选举
选举形式:探索现代技术采用分时设立投票站等灵活做法组织投票选举
3.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
⑴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详见P234)
⑵居民公约和居民自治章程(详见P235)
制定居民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得原则:不违法原则;符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原则;公开民主协商原则
4.民主监督制度(详见P234)
⑴社区居务公开的内容:
①社区居委会主要职责、居委会成员分工及工作目标
②居委会为民服务项目
③居委会日常工作制度、作息时间
④居委会年度为民办事的项目
⑤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事项
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⑦居民对社区建设、居委会工作建议以及反馈情况
⑧居民代表会议对社区工作者的评议情况
⑵居务公开的程序
①社区居委会提出公开内容和方案并报社区党组织审定
②社区党支部、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员对公开事项的内容进行审查
③对公开内容进行张榜公布,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
④公开内容存档备查
⑶居务公开的时间和方式
①居务公开的时间要及时,并应根据内容的性质、群众关心的程度,区别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

有关
政策、法规等固定性的工作要长期公开,实际社区居委会工作者的评议情况、居民社会保障情况等常规性工作要定期公开,遇到重大事项和临时性工作可视情况随时公开
②居务公开采取公开栏或居民代表成员会议两种形式进行,但主要形式是公开栏
⑷居务公开监督
①社区居务公开的监督由社区党支部、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员和社区居民代表负责。

街道纪工委对该街道所
辖社区居务公开负责督促和监督。

②社区居民和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员对居务公开的内容提出异议的,可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社区党组织或
街道纪工委提出。

街道纪工委、社区党组织应进行核实调查,确有内容遗漏或不真实的,应督促社区居委会给予及时纠正和解释,重新调整居务公开内容。

③社区居民直接向社区居委会提出异议或要求公开相关事项的,社区居委会也应给予解释和答复。

社区居
民要求查阅相关文件、资料的,由街道纪工委、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员查阅后告知居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