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段落层次 概括段意
给自然段分层及概括段意
![给自然段分层及概括段意](https://img.taocdn.com/s3/m/4e38307bddccda38376baf33.png)
给自然段分层及 概括段意
分析一个自然段的基本结构,也就是分析自然段中 的层次关系。常见的段式有以下几种:
①总分关系 ③递进关系 ⑤转折关系 ⑦概具关系
②并列关系 ④因果关系 ⑥承接关系
一、总分关系 就是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写出段的主要内容, 然后围绕总起句写出分述句,从几个方面加以叙述, 其中每个方面可算作一层。
东北林区的资源极为丰富,全国有一半木材是从这里 出来的。文明全国的红松、赤松,还有云杉、冷杉、桦 树等,绵延几千里,就像绿波滚滚的海洋。东北林区盛 产药材,最近发现的全国最大的一个参就产在这里。东 北林区活跃着许多珍贵的动物,像紫貂、梅花鹿、东北 虎、杜鹃、丹顶鹤等。
这一段先写东北林区资源极为丰富,然后分别从树林、 药材、珍贵的动物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这是分写。
这段古文共说了六层意思,由浅到深,一层一层向前推进,说 明了把握道德修养,需要循序渐进、分清主次缓急的意义。
例:敬爱的周总理啊,如果能用我们来换取您一年、一月、一日, 哪怕一秒的复生,我们将争先恐后地献出我们的生命。
这个例句中的层递是按照时间单位由大到小的顺序来排列的, 由“一年”降到“一月”,由“一月”降到“一日”,再由“一 日”降到“一秒”,这种由大到小、由长到短的排列即是递降层 递法。
这一段1——3句分别从3个角度写雾大,这是分述;第 4句总写雾大的特点,是总述。
例: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 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 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 南国的树。
这段共有4句话,采取了“总分总”式的结构。第1句总写大 榕树的茂盛;第2、3句围绕第1句分别写了榕树的叶子多而密, 颜色鲜艳、明亮、富有生命力;第4句赞美生长茂密的大榕树,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又是总写。
怎样划分段落 归纳段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划分段落 归纳段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f81065af5335a8102d220ef.png)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怎样划分段落段落,也称意义段、结构段、逻辑段。
它是由几个意思密切相关的自然段组合适而成(有时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逻辑段)。
划分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手段。
分段,就是把叙述同一内容的各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逻辑段。
分段时,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分段。
分段的依据1、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如《一夜的工作》,可按审稿前、审稿时、审稿后和作者回来的顺序,分为四段。
这类记叙文的段落,开头一段一般有交代时间的话,可作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参考。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经过总有它的发展过程。
记事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划分段落。
3、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
游记、参观记一类的文章,都可以依据空间的变换分段。
分段时,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作为划分段落的参考。
4、按内容性质的不同分段。
有些课文,既不能按"时间的先后"或"空间的变换"分段,又不是写一件完整的事情,因而也不能以"事情的发展"作为分段的依据。
它们是从几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或通过几件事来写人,这样的文章可依据内容的不同来分段。
对这类文章分段时,要注意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
5、按总起分述的方法分段。
"总分"写法的文章,一般分两段。
分述部分,不管一个局部或几个局部都作一段。
局部中几个方面,应作为"分述"中的层次。
如《林海》。
"总分总"写法的,则分为三段,如《美丽的不兴安岭》。
怎样划分段落分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但重在分清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常见的分段方法有:1、整体分割法。
读一篇写事的文章,要搞清它写的是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依此可将文章分段;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则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分割开;说明事物的文章,同样要把所说明的几个方面分割开。
阅读技巧第10讲层次划分段意概括
![阅读技巧第10讲层次划分段意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176edd7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c.png)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小丹丹的爸妈都曾是您班上的学生,他们还常想念您这位老师呢!”小丹丹听说后,随即天真地、有节奏地叫
起来:“奶奶— 老师!老师—奶奶!……”离开他们好久了,这充满稚气的童声总在耳边萦绕;小丹丹头上的蝴 蝶结还在眼前闪烁,与她的苹果脸蛋相映成趣。啊,新的一代!
式 ②“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我居然也步入“奶奶”的行列了。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练一练
请给这篇短文划分层次
12/34567/8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击以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乡韵自多情 ①河南,是一块戏曲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
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大本嗓,能把单人击的以思想编拉辑回母遥远版的副故标乡。题故样乡式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
里……
练一练
1、给短文第6自然段划分层次,并写出每层的层意。
__1_._第_一__句__为__第__一__层_,__写__唱__戏__唤_起__浓__浓__的__乡_情__。__第__二__句_到__段__末__为__第_二__层__,__写__一___ __个__台__湾__老_兵__听__戏__勾__起_了__乡__情__和__旅_居__美__国__的__河_南__老__乡__托__我_寄__家__乡__戏__的_录__音__带__。___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https://img.taocdn.com/s3/m/dfd9b9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0.png)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写作文章时,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
通过将文章内容分成小段落,并对每个段落进行简洁而准确的总结,读者可以更快地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以及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要想有效地分段概括段落大意,首先要确保理解整个段落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在阅读每个段落时,要注意段落开头和结尾部分通常是最重要的内容。
这些部分会提供段落的主旨和关键信息,理解了这些内容,就可以更好地概括整个段落的大意。
要注意段落中的论点或论据,这些内容也是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时需要考虑的重点。
如果段落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论点或论据,可以将其简洁地概括出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也要注意段落内的逻辑结构和连接词的使用,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把段落内的内容联系起来,辅助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要避免过度概括或忽略段落中的重要内容。
有时候,为了简洁和清晰地表达段落大意,我们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细节或论据,这样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在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时,一定要确保概括的内容包含了段落的主要信息和重要论点,同时也要避免过渡细节的概括,保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和应用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技巧也非常重要。
通过多读和多写,可以逐渐掌握如何有效地概括段落大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写作中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模板或结构,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抓住段落的主题和核心内容,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第二篇示例: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指通过对段落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进行提炼归纳,把段落中的主题思想概括成简洁明了的语言,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段落的主旨。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阅读和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对于一篇文章,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通过对每个段落的分段概括,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分段方法及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方法及概括段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1dad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3.png)
分段方法及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方法是将一篇文章按照一定的逻辑和主题进行划分,使得段落之
间的内容有机地连接起来,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而概括段意的方法则是
通过理解段落的主题和主要观点,对段落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的分段方法和概括段意的方法。
分段方法:
1.根据主题进行划分:将文章内容按照主题进行划分,使每段落都集
中讨论一个主题。
每段应该有自己的论点和支持论点的细节。
2.时间顺序划分:如果文章内容涉及到时间的变化或历史事件的发展,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段。
3.具体到一般:首先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或实例,然后再以这个具体
的例子引出一个普遍的观点,可以将段落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讲述具体
例子,一部分总结归纳。
4.因果关系划分:将段落按照因果关系进行划分,先讲述一些事件的
原因,再讲述结果或影响。
5.对比划分:将段落按照对比的特点进行划分,例如将两个不同的观
点进行对比,或者将两个相似但有差异的事物进行对比。
概括段意的方法:
1.确定主题句:首先要明确段落的主题句或主旨句,这句话通常出现
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概括了整段的中心思想。
2.留意关键词:关注段落中出现的关键词和重要观点,这些词语通常
是段落的核心内容,可以帮助理解段意。
4.简洁概括:通过将主题句、关键词和论点结合起来,简洁地概括段意。
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和准确的词语来表达。
5.避免个人观点:概括段意时,要尽量避免个人观点的干扰,以客观、简明的方式表达段落的中心思想。
怎样划分段落 归纳段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划分段落 归纳段意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d818e3567ec102de2bd89db.png)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怎样划分段落段落,也称意义段、结构段、逻辑段。
它是由几个意思密切相关的自然段组合适而成(有时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逻辑段)。
划分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手段。
分段,就是把叙述同一内容的各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逻辑段。
分段时,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分段。
分段的依据1、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如《一夜的工作》,可按审稿前、审稿时、审稿后和作者回来的顺序,分为四段。
这类记叙文的段落,开头一段一般有交代时间的话,可作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参考。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经过总有它的发展过程。
记事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划分段落。
3、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
游记、参观记一类的文章,都可以依据空间的变换分段。
分段时,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作为划分段落的参考。
4、按内容性质的不同分段。
有些课文,既不能按"时间的先后"或"空间的变换"分段,又不是写一件完整的事情,因而也不能以"事情的发展"作为分段的依据。
它们是从几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或通过几件事来写人,这样的文章可依据内容的不同来分段。
对这类文章分段时,要注意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
5、按总起分述的方法分段。
"总分"写法的文章,一般分两段。
分述部分,不管一个局部或几个局部都作一段。
局部中几个方面,应作为"分述"中的层次。
如《林海》。
"总分总"写法的,则分为三段,如《美丽的不兴安岭》。
怎样划分段落分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但重在分清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常见的分段方法有:1、整体分割法。
读一篇写事的文章,要搞清它写的是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依此可将文章分段;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则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分割开;说明事物的文章,同样要把所说明的几个方面分割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划分段落层次 概括段意》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划分段落层次 概括段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55801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f.png)
划分段落层次 概括段意· 实践练习
• 按时间的推移来划分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我和妹妹认真做作业,爸爸妈妈准备丰盛的晚餐 ,读书声、锅碗瓢盆声此起彼伏,妈妈称这是“大合唱”。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我和妹妹看书,写日记,爸爸妈妈在灯下认真地检 查着我们的作业,有问题就会及时和我们讨论,辅导我和妹妹。
划分段落层次 概括段意· 实践练习
• 摘抄原句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 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 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 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 找现成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作段意;先概括后具体或 先具体后概括的段落,用概括的一句作段意。
时间
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划分段落层次 概括段意· 实践练习
• 按空间位置的变化来划分
初春景色 街上的行人都脱去了厚厚的冬装,房顶上的一簇簇枯草间伸展着绿色。远处街 心花园里有一股泥土的清香,草地上缀满了晶莹的露珠。桃花的花蕾也开始向这个 大千世界张望。解冻的河流也变得宽阔起来,不时有燕子剪刀似的身姿从河面上掠 过。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 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 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 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划分段落层次 概括段意· 实践练习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 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 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 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阅读之段落的分层段意概括
![阅读之段落的分层段意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d6a559a3960590c69ec376a2.png)
分段方法: 按时间先后划段。抓表示时间的词;抓间 接表示时间的词语。 按事情发展顺序划段。即按事情的起因、 经过、结果分段。 按地点变换划段。把同一方向、同一位置 或同一处所里的景物、事物归在一起,划 为一段。其方法是抓文中地点转换、空间 变化的方位词和反映方位或空间变换的词 语。 按事情性质、类别划段。依据材料性质安 排结构的文章,要弄清文章写了几件事或 同一事的几个不同方面,再按每件事或每 个方面的起止划分段落。
//
(三)总—分—总:先概括叙述后具体描写再 总结,分为三层 那枝红色的月季花多美啊!碗口大的花 // 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火球。近看呢,那层 层花瓣娇嫩鲜艳,还能闻到香味。在那细丝 儿的花蕊上还有花粉呢!外国友人说中国的 月季花是“花中皇后”,真的,这青枝、绿 叶、红花艳丽极了!我真爱这枝红色的月季 // 花。
第五讲Βιβλιοθήκη 分层、层意、自然段段意概括法
文章的每一个段落都表达 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而这个 意思的表达又总是一个层次又 一个层次的按逻辑进行的,这 就是段落结构 。 给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 为了更 好地弄清文章的结构, 更准确地 读懂文章的内容。
分层
一、顺承式: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 表达。
早上奶奶在洗衣服时,我看到盆里有自己的脏手 帕,我想起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我 // 决定自己洗手帕。按照奶奶的指导,我先在盆里放好 水,把手帕放进去搓几下。拧干后,我左手拿手帕, 右手拿肥皂,用肥皂把手帕均匀地涂一遍,然后用力 搓,直到搓出白色的泡沫为止。我的小手帕终于重新 变洁净了,我看着干干净净的手帕,心里美滋滋的。
四、 转折式: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 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 折词分开。
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 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 的呢? //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 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 看。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6bc7a45168884868762d6e7.png)
怎样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对记叙文的分析时,如何划分记叙文的段落,主要考虑的方法是:一、按时间发展变化的不同来划分。
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的记叙文,宜抓住表示事件发展的关键性词语或者句子,分出不同的阶段,从而划分出段落层次来。
例如,分析杨沫的《坚强的战士》,只要抓住时间词语的这条纵线便可以分出段落层次:“过一夜”(领起第一部分)----------“第二天上午”(领起第二部分)------------“夜晚”(领起第三部分),抓住这三个起领段落的词语,也就划分出文章的三个段落。
二、按事情的发展阶段的来划分。
叙事的文章,事情的发展的总会有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性,这一特点,也总会在文章中体现出来。
注意仔细分辨事件的发展阶段,就能划分出这类文章的段落层次来。
比如,鲁迅的《故乡》,全文有三个发展阶段,即:“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按照这个思路划分文章的段落,就有了明晰的依据。
三、按地点的转换来划分。
叙事文章,所描述的事情,常常不是发生在同一地点,而是发生在多处地点。
这类文章,可以从地点的转换入手来划分段落层次。
例如,冰心的《小桔灯》,按照地点的转化,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第一段,叙述在“重庆郊外的一个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
②第二段,叙述在“小姑娘家里”发生的事。
③第三段,叙述在“我的朋友家”的谈话。
④第四段,交待“离村后”的情况。
四、按内容变化点来划分有的文章,看上去,整个部分好象是难于找到可分点。
但是,只要我们仔细地辨读,还是可以按照记叙历程的变化划分层次结构。
比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游历的地方非常多,似乎很难找到一条线索,但如果我们考虑到“雨中”这条线索,就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大的场景:“岱宗坊”和“黄岘岭”,即这两个地方虽然分别有许多个景点,但可以按照大的的描写对象,表现内容来划分。
五、按照表述角度的不同划分。
有的记叙文,描述的角度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这样就需要按照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化分段落层次。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https://img.taocdn.com/s3/m/896cb1c80242a8956bece476.png)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记叙文复习(二)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考点梳理1、段落层次的划分,把握段意层意划分段落的常用方法有:(1)抓关键词语。
结合行文的线索,抓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来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如:抓时间变化的词语;抓地点转换的词语;抓人物情感变化的词语等。
(2)抓联系纽带。
联系纽带可以是过渡句或过渡段。
对段意或层意进行概括。
方法有:(1)直接引用文章的中心句。
(2)用自己的话将段或层的大意概括出来。
2、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把握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幺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3、明确详略,把握中心与材料的关系记叙文材料的选择与运用要作到典型、真实、新颖和得体。
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也好,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罢等,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主题,也就是说,任何材料的选择与运用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文章的主题。
能突出表现主题的则详写,次之则略写,不能表现主题或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则不写。
材料必须服务于主题,这是选择和运用材料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我们用来分析文章的一个基本准则。
二、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一)段落层次的划分,把握段意层意对上海市近年中考试题分析,没有出现单纯的考段落划分和概括段意层意的题目。
但有以下几类题目与此有关1、概括某一部分的内容例:(2005 年中考题)《刘老师》刘老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刘老师笑谈残腿;(1)(2);刘老师赞赏、鼓励学生。
解题思路:记叙文概括段意常用的句型是:”谁--干什幺”或”什幺--怎幺样”。
本题中试卷上给予的答案分别是第三和第六段的段意,因此可以推断中应该概括第四和第五段的内容。
2、找出与某个句子相呼应(对应)的语句例:(2007 年中考试题)《老海棠树》:从第四段中找出与地(5)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20384b08be1e650e52ea9987.png)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
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
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分别举列如下:1、《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没有中心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阅览室,与青年学生一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文学常话。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
a、久负盛名;b、名称来历;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三、写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2、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3、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第二段写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写了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写顶峰歼敌;第五段写英勇跳崖。
把这五段段意连起来,稍加整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五位壮士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掩护群众的任务,有计划地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终于把敌人引上绝路,歼敌于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经过。
又如《颜黎明的信》一文叙述了这样几个问题:1、青年人该怎样读书;2、谈在上海看桃花;3、能不能把信发表;4、指出所署的是假名。
把这几个问题综合起来,稍加整理,可以这样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鲁迅在信中谈了青年人读书要博采众长、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又谈了关于在上海看桃花和同意发信这个话题,最后指出寄信人所署的是假名。
段中分层概括段意
![段中分层概括段意](https://img.taocdn.com/s3/m/0e9cc3d40508763231121240.png)
段中分层概括段意
一、自然段中分层的方法
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分层。
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层
3、按总分关系分层法。
段落中的总分关系,就是先用一个概括性的句子写出全段的主要内容,这叫“总起句”。
再围绕总起句分几个方面来叙述,这叫“分述句”。
这样的层次结构就是“总分关系”的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
4、按关系分层法。
并列关系:把几种事物分别加以描述或者按照同一事物分为一个方面一个方面来写。
按因果关系分层法.◎先因后果,可以按因果关系将段分为两层来分析。
◎先果后因。
转折关系的和递进关系。
二、概括层意的方法
1、连串法。
就是抓住层内主要句子,把每句概括成一个词语,用简洁通顺的语言把它们连串起来作为层意。
2、摘句法。
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
3、缩句法。
有的层是由一两个长句组成,可用缩句法来概括层意,方法是把长句去掉修饰部分,留下关键部分。
4、取舍法。
有些层往往由许多句话组成,也没有明显的中心句,可用舍去次要内容。
抓住主要内容的句子来概括层意。
5、归纳法。
有些层,各句话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一说明同一个问题。
概括层意时把各句表达的内容概括归纳为同一概念,这就是归纳法。
6、关系法。
例如因果关系的层,可抓往结果来概括;总分关系的可抓住总写来分的概括;时间顺序的可抓住表示时间先后的时间词来概括;并列关系的可并列列出表示各句内容的词语为根据……。
怎样分层及总结段意
![怎样分层及总结段意](https://img.taocdn.com/s3/m/8dc79ae70975f46527d3e15b.png)
怎样分层及总结段意
一、读懂自然段,理解各句之间的关系是关键。
常见的构段方式有:
总分关系。
A.他有三种类型:一是先总说,后分说;二是先分说,再总说;三是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此种段式分层应是先总说一层,分说一层。
B总结层意有三种方法:一是摘取总述句或总结句;二是缩编总述句或总结句;三是综合总述句和总结句的内容,自己编写。
2、并列关系。
划分层次时,可按几件事物、几个侧面、几种情况、几种问题,划分成几个层次。
给此种段式总结层意可采取摘取原句法和归纳段意法。
3、因果关系。
因果段式可分为因一层,果一层。
为因果段式总结层意,一定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用一句简明的话点出事物的前因和后果。
4、顺承式。
每一步为一层。
5转折式。
前后相互对立的意思各为一层。
6、概括——具体段式。
有三种类型;一是在段的开头概括段的
内容;二是在段的结尾概括段的内容;三是概括全段的内容,然后举例叙述说明,最后再小结一下(这就是首尾呼应)。
与总分段式分层相近,概括为一层,具体为一层。
此段式总结段意方法有三种:一是摘取原句;二是缩编原句;三是综合概括句和总结句自己编写。
二、归纳自然段段意的方法有:一是找中心句法(开头的叫总起句;
中间的叫过渡句;结尾的叫总结句);二是取主舍次法;三是归串并联发;四是提出问题法;五是浓缩法。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十三讲:划分层次、概括段意(含例题解析+答案)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十三讲:划分层次、概括段意(含例题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c24cb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7.png)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十三讲:划分层次、概括段意(含例题解析+答案)划分段落层次与概括段意是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力量,它是加深对文章内容与结构的生疏以及把握作者思路的重要手段。
(大纲)在"阅读训练"部分明确提出了"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看出课文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愿思"的要求。
(一)徐老看病①一天,徐特立同志到北京医院看病,候诊室的长靠背椅上坐满了人,都在等着叫号子。
②徐老的警卫员一看这么多人,有点急了,心想,徐老是最疼惜时间的,就这么等着,得多少时间呀!低声问道:“徐老,人太多了,我去跟医院张主任说一声,给你先看,好不好?”③徐老赶忙摆摆手说:“不行,不要告知他,还是按次序看好,稍等一下没关系。
”④警卫员望了望墙上的挂钟,撅着嘴说:“那够等的啦……”徐老看警卫员有些不兴奋,便招呼他坐下,拍了拍他的肩膀,轻言细语地说:“自己的时间贵重,别人的时间就不值钱吗?我们要不是按次序看病,别人就要多等。
无论做什么事,总要替别人想一想,不能想自己一个人便利。
再说,你找张主任,咱们跟他熟,就特殊照看,可以不按次序看病,假如熟人都不遵守制度,他这儿的秩序怎么维持呢?”⑤警卫员听了,觉得徐老说得很有道理,也就陪徐老一起等着叫号子了。
问题:1.这篇文章是按______________挨次来写的。
2.依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短文分段,在文中用“||”表示,并概括段意。
【参考答案】1.事情进展2.一(1)徐老去看病,候诊室的人很多。
二(2-4)徐老说服警卫员要遵守秩序。
三(5)警卫员陪徐老等着叫号子。
(二)奶奶——老师①偶逛商场,巧遇多年前的同学家长,她要孙女叫我“奶奶”,我说“不敢当”。
家长忙说:“叫得,叫得,小丹丹的爸妈都曾是您班上的同学,他们还常惦念您这位老师呢!”小丹丹听说后,随即天真地、有节奏地叫起来:“奶奶—老师!老师—奶奶!……”离开他们好久了,这布满稚气的童声总在耳边萦绕;小丹丹头上的蝴蝶结还在眼前闪烁,与她的苹果脸蛋相映成趣。
如何把握记叙文的段落层次和概括段意
![如何把握记叙文的段落层次和概括段意](https://img.taocdn.com/s3/m/771e46036c85ec3a87c2c53b.png)
06 如何把握记叙文的段落层次和概括段意1根据记叙文组织材料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划分段落、层次。
(1)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划分所谓“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是指文章由“总起、分述、总结”三个部分组成。
(2)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划分这类文章在行文上往往有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句,找出这些词语有助于正确划分段落层次。
(3)按地点的转移(即空间位置的变换)划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根据地点的转换,可把课文分为两大段:①在自家百草园时的自在生活;②在三味书屋的求学生活。
(4)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主要是小说,如《丑小鸭》,可按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情节发展来划分段落。
(5)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文章若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理清这条线索,也就找到了划分段落的钥匙。
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中每一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
没有中心句的,要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
(1)摘句法即摘出段落中的中心句。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一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句来概括段意。
(2)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
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十分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3)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
3(1)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2)要素串连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3)问题概括法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4)标题追溯法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
(5)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要内容。
文章分层及概括段意PPT课件
![文章分层及概括段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6adba5de80d4d8d15a4fe4.png)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能力拓展起因
事情发展顺早序上奶奶在洗衣服时,我看到盆里有自己的脏 手帕,我想起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 是,我决定自己洗手帕。按照奶奶的指导,我先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在盆里放好水,把手帕放进去搓几下。拧干后,
本段段意( ) A.柳树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 B.介绍柳树的用途 C.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我国南方,无论塘边 河岸,还是丘陵山地,一经扦插, 它都能扎根生 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 十几米,胸径二三十厘米 的浓荫大树。所以,人 们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有意栽培好,它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就更多。
本段段意( ) A.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 B.垂柳给人们送来了春天气息 C.垂柳是北方最好的树种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浪打,所以是一种十 分理想的防浪护岸树种。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 理通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柳 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 医学家手中,可做接骨的夹板材料。 柳树枝不但纤细, 而且很有韧性。在农村老人、妇女手中,它又会变成柳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为了您和以及原创作者的利益,请勿复制、传播、销售,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将对作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十倍的索取赔偿! 篮、柳箱、簸箕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絮、柳叶的用 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做枕芯,也可做鞋垫。
怎样给自然段分层和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怎样给自然段分层和概括自然段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51ee692701f69e3142329445.png)
怎样给自然段分层和概括自然段的意思1、给自然段分层的一般步骤⑴读一读整个自然段,初步了解它的内容。
⑵一句一句地读,一边读一边想,想想每句话说的是什么。
⑶看一看句与句之间有什么联系,把同一个意思的几句话合并在一起,作为一层;如果一句话就是一个独立的意思,那么这句话就是一层。
⑷确定分层依据,给自然段分层。
2、给自然段分层的依据⑴依据自然段内句子之间的关系。
一般的关系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
⑵依据一段话的叙述顺序。
常见的顺序有:事情发展的顺序、时间变化的顺序、地点变换的顺序。
3、怎样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概括自然段意思的一般方法:如果自然段内容比较简单,只有一两句话构成的,可以抓住重点句,采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如果自然段内容比较复杂,可以先对自然段进行分层,归纳层次;再比较各层的意思,舍弃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概括出自然段的意思。
练习一、阅读下面段落,用“‖”给段话分层,并且写出层意太阳慢慢地从东方升起,农民已下田插秧去了。
春风送暖,百花盛开;枝头的小鸟,吱吱地唱着;村旁的溪水,不停地流着;睡眠在阳光映照下,好香金波一样;溪旁的杨柳,迎风摇曳;好一派江南风光。
太阳渐渐升到天空中间了,农民们有的回家吃午饭,有的却坐在天边,吃着家里送来的饭菜。
过了半天,太阳慢慢地向西方落下,农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回家了,他的孩子还在家门前迎接他们哩!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
他发现旧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一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
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该多危险啊!于是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今年夏天的一个下午,“金皇后”耕麦茬地去了。
忽然刮起了一阵东南风,天上布满乌云,雷声紧跟着闪电,震得窗户都发抖,大雨像从天上倒下来似的。
当时赵大叔正在剃头,刚剃了半个脑袋,一看暴风雨来了,赶紧跑回屋里,从坑上揭起一条毯子,拔腿就往外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阶段语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专项练习一、了解写作顺序——准确地划分段落层次阅读方法:1 按事情的发展来划分;2 按时间的推移来划分;3 按空间位置的变化来划分;4 按组织材料的逻辑关系来划分。
常见考查方式:①考查文章段落层次的划分②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例文一:早上奶奶在洗衣服时,我看到盆里有自己的脏手帕,我想起老师说过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于是,我决定自己洗手帕。
按照奶奶的指导,我先在盆里放好水,把手帕放进去搓几下。
拧干后,我左手拿手帕,右手拿肥皂,用肥皂把手帕均匀地涂一遍,然后用力搓,直到搓出白色的泡沫为止。
我的小手帕终于重新变洁净了,我看着干干净净的手帕,心里美滋滋的。
题型一:①请用“‖”为段落划分层次。
②根据下面列出的层意给段落划分正确的层次。
,大都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因此我们就可以按照这三个阶段将它们分成三个层次。
起因:家里有自己的脏手帕。
经过:按照奶奶的指导洗手帕。
结果:小手帕洗干净了。
这段文字记叙了“我”洗小手帕的事。
起因是“我”想起了老师的话,于是决定自己洗手帕;经过是在奶奶的指导下,“我”是怎样洗手帕的;结果是小手帕洗干净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例文二:我们家的奏鸣曲每天,我们家的紧张生活都是一首奏鸣曲。
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
爸爸妈妈做好早餐,妹妹和我赶快聚在桌前吃早饭,吃完后就匆匆向各自的学校奔去。
中午是个小过门,妈妈赶快回家做“快餐”,饭后,爸爸妈妈会聊聊天,兴致来时常忘记时间,见到一点半了就“哎呀”一声各自散去。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
我和妹妹认真做作业,爸爸妈妈准备丰盛的晚餐,读书声、锅碗瓢盆声此起彼伏,妈妈称这是“大合唱”。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
我和妹妹看书,写日记,爸爸妈妈在灯下认真地检查着我们的作业,有问题就会及时和我们讨论,辅导我和妹妹。
题型二:①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②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应对方法:我们可以抓住文章中明显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来分段。
清晨,7点整,第一乐章开始。
中午是个小过门。
下午放学,第二个乐章响起。
晚饭后,进入第三个乐章。
如这篇文章中的“清晨”、“中午”、“下午”、“晚饭后”就是非常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只要我们把这些词抓住了,文章的层次的划分就很明显了。
例文三:初春景色街上的行人都脱去了厚厚的冬装,房顶上的一簇簇枯草间伸展着绿色。
街心花园里有一股泥土的清香,草地上缀满了晶莹的露珠。
桃花的花蕾也开始向这个大千世界张望。
解冻的河流也变得宽阔起来,不时有燕子剪刀似的身姿从河面上掠过。
题目:①请根据文意划分层次。
②这段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应对方法:来组织材料(如例文三),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地点、空间的变换来划分段落或层次了。
解析:初春的街景→初春的花园→初春的河流这段文字分别从“街上”、“花园”、“河流”三个不同的地方写出了初春时春回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色。
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中地点的变换而相应地将它划分为三层。
例文四:老师不在,原本安安静静的自习课闹翻了天。
有的拿出平时随身携带的五子棋,两个一伙,三个一群地下了起来;那些漫画迷们也不失时机地掏出漫画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还有的早已翻开了歌本,忘情地哼了起来。
突然,班主任来了,教室里顿时就鸦雀无声了。
班主任严厉地教训了我们,我们都感到很惭愧。
题目:①请根据文意划分层次。
②这段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应对方法:4 按组织材料的逻辑关系来划分有些文章中的段落(段落中的语句)之间常常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如例文四),这时我们可以按照段落(语句)之间的总——分、分——总、总——分——总的关系或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划分段落层次。
解析:班主任来了,教室顿时鸦雀无声。
还有的在哼歌;首先,这段话总说了因为老师不在,教室里闹翻了天;接下来,文章分述了教室里热闹的具体表现;最后叙述了结果:经过班主任的批评,大家认识到了错误归纳段落大意,是在同学们学习给课文分段之后着重训练的一项阅读基本功。
它是理解课文的手段,也是抓住重点的方法,还是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思维训练。
【概括段意方法1】一. 摘句法1. 找现成的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作段意;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的段落,用概括的一句作段意。
如《威尼斯的小艇》的第二段,请归纳段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答案:总起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可以作这段的段意。
2. 摘过渡句过渡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
承上句是上段的段意,启下句为下一段的段意。
如《伟大的友谊》中,1-2自然段的段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自然段的段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理念的奠基人。
他受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在外,生活很穷苦。
但他毫不在意,仍然坚强地进行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
恩格斯把马克思的生活困难看做自己的困难,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
1863年初,马克思一家到了一一贫如洗的地步。
马克思打算让大女儿和二女儿停学,找个地方做工去,自己和燕妮、小女儿搬到贫民窟去住。
恩格斯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忙打电报劝说马克思别这么做,又迅速筹集又一笔钱,汇给了马克思,使马克思一家暂时渡过了难关。
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亲爱的恩格斯,你寄来的100英镑我收到了。
我简直没法表达我们全家人对你的感激之情。
”碰到恩格斯需要帮助的时候,马克思同样竭尽全力,毫不犹豫。
1848年11月,恩格斯逃亡到瑞士,因为走时匆忙,身边没带多少钱。
马克思知道了,连忙从病床上挣扎起来,到银行将自己仅有的钱取出,全部寄给了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亲密合作。
他们同住在伦敦时,每天下午,恩格斯总要到马克思家里去。
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小时,各抒已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
天气晴朗的日子,他们就一起到郊外散步。
后来他们住在两个地方,就经常通信,彼此交换对政治事件和意见和研究工作的成果。
他们时时刻刻设法帮助对方,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骄傲。
马克思答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讯稿时,还没有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帮他翻译。
恩格斯从事着述的时候,马克思也往往放下自己的工作,帮助他编写其中的某些部分。
答案:“在生活上恩格斯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
”这一过渡句,第一分句是上段段意,第二分句可做下段段意。
二. 串连法(串连层意、节意、关键词)该种方法适用于逻辑段中无重点段,各叙述层次地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
如《太阳》,概括1-3节的段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答案:第一段中三节分别写了太阳远、大、热三个特点,所以段意可串连为: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三. 根据文章中心取主舍次法归纳段意,一定要抓住每段的主要意思,选准角度,语言要明确、完整、简洁。
为了做到这点,可指导学生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
几个自然段合起来成为一段时,要舍弃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来归纳段落大意。
舍弃次要内容后,保留的主要内容应明确、完整、简要。
怎样才能做到“明确、完整、简要”呢?一是对写物的段落可用“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指物)怎么样”来表达。
二是对写景的段落可用“这一段主要写(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什么)景色”来归纳段落大意。
三是对写人的段落可用“谁(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什么”或“怎么样”来归纳段意。
四是对写事的段落可用“这段主要写什么事的起因(经过或结果)”来归纳段意。
当然,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不只是以上两种,遇到实际情况,还要灵活运用才行。
概括段落大意,提高概括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训练:1、知道概括段意的要求。
(1)知道概括段落大意要完整。
要反复强调的就是概括的段意要完整,不要把内容遗漏。
有些段落文章文字较长,但层次很清楚,不过,学生不容易把握住主要内容。
在这个情况下,可以先引导学生分层,概括出层意,理解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层意概括出段意。
(2)知道概括段意要简要。
强调了完整,很多学生概括出的段意就变得冗长,罗嗦,做不到简明、扼要。
怎样把握住“简要”呢?概括段意时,要用简要的语言把主要内容交代清楚,交代完整,没有必要在段意中作详细的描绘。
四. 综合法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是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的。
遇到这种情况,便可指导学生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
如《给颜黎明的信》,1-3自然段的段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
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
不过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
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进文学里。
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
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
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调查一下再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