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图表专题
08文理基础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地理图表(二)
![08文理基础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地理图表(二)](https://img.taocdn.com/s3/m/06edab24ccbff121dd36834e.png)
《地理图表》演练试题(二)某企业打算在广东省开办一间生产工厂,他们在不同地区进行了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张各地区生产成本比较表(表2)。
分析并完成15-16题。
1.该企业厂址应选择A .①B .②C .③D .④ 2.该企业属于A .市场指向型B .动力指向型C .原料指向型D .劳力指向型 下图中M 为市场城市,N 为原料供应地,以市场M 或原料供应地N 为中心的同心圆表示单位运费等位圈,据此回答16~17题。
3.当工厂选择在d 位置时,则工厂可能是A 、电解铜工业B 、鱼罐头加工工业C 、电子工业D 、家具制造工业 4.若原料每吨每公里的运费是产品每吨每公里的运费的1/2,原料利用率为70%,在布局工厂时,下列位置最合适的是 A 、a B 、b C 、c D 、d5.图是近10年来北京市居民购物活动空间圈层结构演变。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居民购物平均出行距离整体上有缩短的趋势B .近郊区居民去市中心购买商品频次增加C .疏菜、食品销售网点向居住地趋近D .城市商业区有分散化和多中心 6.右图若是城市内某一区域的地铁使用量柱状图,请问此区域最可能是 A 中心商业区 B.工业区C.高级住宅区D.低级住宅区d cba NM B图10图是我国某城市1979—2003 年年末从业人员数及本市生产总值图。
读图,回答9—11题。
7.下列时段中,从业人员增长率最大的是A. 1980—1985B. 1985—1990C. 1990—1995D. 1995—2000 8.下列对该城市的分析,错误的是A.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B. 人口迁入是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 2000年以后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D. 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9. 目前该城市产业发展正逐渐丧失的区位优势是A. 地租B. 技术C. 市场D. 资金读表1,回答13—15题A.美国B.法国C.德国D.日本11.上述国家中,工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A.美国B.法国C.德国D.日本12.上述国家中,工业投资成本最低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俄罗斯D.新加坡图11 为“我国城乡15一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
高考地理 “图表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解析版)
![高考地理 “图表型”选择题答题技巧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ab72c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2.png)
高考地理“图表型”选择题答题技巧(解析版)【第一部分方法指导】这种题目的材料是以数据表格或是统计图表的形式展现,常见相关知识点有人口数量变化、人口迁移、城市化、河流径流量等。
答题时,考生首先要在审题时将关键的词句、数字圈出来,然后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有何规定性。
这类题的解答方式因材料不同而有所不同。
1.常见统计图表的类型2.统计图表的判读步骤第一步:看图名;第二步:读题目,画关键词第三步,根据关键词找出对应的图例和坐标第四步,解题:读数、计算、描述、判断、分析3.常见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1)三角坐标图三角形统计图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可用来表示三个项目所占整体的百分比。
我们常遇到的类型有人口年龄结构的比重、三大产业构成比重、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程度,是近年来地理高考的一个重点中的重点。
判读步骤:首先找出三个坐标轴的原点,然后过某点分别作半行于和每一个坐标轴的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
(2)曲线图(含折线图)曲线图指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字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图形。
如某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等。
判读步骤:1.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2.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则表示变化幅度小;3.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如右图,流量过程线图中该地4月份和7-8月份均有汛期,且流量较大。
(3)风玫瑰图风玫瑰图是在极坐标图上绘出一地在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
因图形与玫瑰花朵相似,故名。
判读步骤:1.图中大小不等的同心多边形,表示频率,且与同心多边形的大小成正比关系;2.呈辐射状分布的线段,表示方向;3.根据风玫瑰图形的轮廓线与方向线的交点,就可读出不同风向出现的频率,通过比较就可得出最大风频风向和最小风频风向。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地理图表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地理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29b6f06af5335a8102d220a3.png)
等温线数值南向北 递减 ; 东部沿海较 稠密 , 内陆 较甲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简述 130°经线以东地区等 温线分布的显著特点。
图 11示意1992年10月~ 20071992 年5月我国某海域海 夏季高,冬季低( 2分); ~2007年海平 平面的月变化和年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面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分)。
季节性:同一季节,某地理现象变化一样
说出该海域海平面的时间变化特点。
周期性:相邻两个最值时间相差相等
答题模式:结构型统计图表
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
------图表专题
图表类的高考综合题的考查类型主要以特征 类为主:
题型一:等值线图 题型二:点状分布图
题型三:面状分布图 题型四:统计图表
题型一:等值线图
1、描述某一条等值线的(走向、延伸方向) 特点。 2、描述多条等值线的分布特点。
3、描述某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等值线图) 。
特点: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沿河谷和铁路线分布。 差异:与丙城市相比,乙城市的服务级别高,服务种类 多,服务范围广。
题型二:面状分布图 答题模板:描述点状分布图特点
面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 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对其面积 大小、形状、极值应加以注意。
答题模式:形状;延伸方向;与其他地 理事物的关系;极值;面积大小。
典型特征:
一般数据以百分比出现:结构、比重、比例等
考查方式:
①读数值;②计算比例与数量;③分析主导 因素;③描述特点。
描述用语:
**以**为主(**占绝对优势);**比重波动大 (小);**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下降)...
高考地理图表题的类型及解题指导
![高考地理图表题的类型及解题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dffc1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e.png)
高考地理图表题的类型及解题指导一、高考地理图表题的主要类型地理图表题是高考地理试题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其承载着大量的地理信息,是考查考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地理图表题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1、根据图表性质分类(1)等值线图:如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这类图表一般用闭合的曲线表示某种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变化。
(2)统计图表:包括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等,这类图表一般用直观的数据和图形来呈现某种地理现象或趋势。
(3)区域图:包括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这类图表一般用经纬网或轮廓形状来表示区域特征。
(4)地理景观图:包括照片、素描图等,这类图表一般用直观的形象来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
2、根据图表内容分类(1)地球运动类图表:包括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地球公转轨道及速度等。
(2)大气运动类图表:包括气压分布及变化、风向及风速、气候类型分布、降水分布及变化等。
(3)水体运动类图表:包括洋流分布及变化、河流径流量及变化、水循环过程等。
(4)地壳运动类图表:包括地壳物质循环、地质构造及地貌形成等。
(5)人文地理类图表:包括人口迁移、城市形态及规划、交通线路及布局等。
二、高考地理图表题的解题指导解答高考地理图表题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阅读和分析各种类型地理图表的方法和技巧,能够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以下是一些解题指导:1、仔细审题,明确要求在解答地理图表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审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审清题目所给的图表类型和名称,明确图表的性质和主题。
(2)审清题目所问的问题,明确问题的具体要求和考察的知识点。
(3)审清题目所给的条件和限制,明确条件和限制的范围和程度。
2、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在审清题目后,接下来需要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提取有效信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取图表的特征信息,如数值大小、形状变化等。
高中地理常考图表10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常考图表10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c18edfd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1.png)
高中地理常考图表10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图型概述] 常见的人口统计图除人口金字塔图外,还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统计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等。
这些图形可以反映人口增长状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迁入或迁出状况,也可以反映人口年龄构成、职业构成等。
下面重点分析判读难度较大的三种统计图。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流程:读懂坐标含义→明确各坐标数值大小→分析数下宽上窄,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
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底部与中部的宽窄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总人口继续增长。
属于传统型的后期阶段,一般属于发展中国家形中的已知点(如图中的P点)分析三组年龄人口的构成情况,具体操作方法:过已知点分别作三角形三边的平行线,这样每个轴上可得到两个交点,其中靠近原点的那个点对应的数值,就是已知点在相应的坐标轴上的数值。
如图所示,P点0~14岁人口比重为A点的数值,15~64岁3.四边形统计图的判读四边形统计图中有两边分别表示两个变量(一般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另外两边表示一个变量(通常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对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根据一般直角坐标图的判断即可得出数据,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读取,我们一般以第三个变量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读数时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判读流程】图表信息获取【尝试解答】(1)B (2)B下图中a、b、c分别对应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专题 地理统计图表
![专题 地理统计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23eba32bc850ad02de8041ae.png)
一、统计图表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是根据地理数据绘制而成的图形或表格,将地理原理、地理 过程、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数字化、形象化。
作用:借助数学工具(统计图、统计表等)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数量特 征(如比例、分布等)、相互关系、发展变化等。
5
农村
4
小组活动:
城市
大家回忆一下你所做过、
3
见过的课本、练习或资料中还有
地理图表系列之一
专题网络构建
图像
示意图
等值线图
地形图
统计图表
等
等
结
震
深
构
线
线
图
图
图
统计图表的考情
【考情报告】
统计图表的考情
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的特点:
• 以地理图表切入,重视地理图表的解读和地理问题的研究 • 在统计图表的试题中,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自然地理
的大气污染、大气环境保护、气候(包括热量、光照、降 水、气温)、自然灾害、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的农业、 工业、城市、人口、交通、商业、旅游、文化、能源等
化趋势
38%
判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应掌握四个环节:
a.读准三个坐标轴的原点及变化趋势。
如图中的箭头①、②、③所示的方向
b.过某点作平行于和所读坐标轴原点 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a、b、c。
c.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 数据。上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岁
为23%,15~64岁为70%;65岁以上为7%。
例2.下图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活答动(1:999广东)
请大家谈谈你将怎样 解读这幅图呢?
气温 (℃)
20
库 年降 海拔 尔 水量 高度 乐 (毫米)(米)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五 地理图表分析课件
![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五 地理图表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e16dfb551810a6f4248605.png)
②四周有大量河流淡水汇入,③海域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
少。A为非洲南端海域,经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 流、东澳大利亚暖流漂流瓶顺水漂到悉尼的海滩上。
K考 点 诠释
答案:(1)从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 热量
纬度
(2)E 终年受副极地低压控制,降水量多,降水量大于 蒸发量,四周有大量陆地径流(河流淡水)汇入,起稀释作用。 海域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少
K考 点 诠释
(1)下列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50°N,120°W
)
B.40°N,120°W
C.50°N,80°W
D.40°N,80°W
(2)导致图中①、②两地七月等温线分别向北、向南凸出 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海陆位置
K考 点 诠释
(3)据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卉园艺业比重为10%;③农业产值中水稻种植业比重为31%,
畜牧业比重为37%,蔬菜花卉园艺业比重为32%,故正确答案 为D。(2)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县农业产值构成水稻种植业比重 下降,畜牧业比重上升,市场价值较高的蔬菜花卉园艺业比重 上升,且上升幅度最大,说明该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为了适应市
场需求的变化,正确答案为A。
滩上。请说出该漂流瓶最可能是依次顺着哪些洋流漂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K考 点 诠释
解析:自然带从A到D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沿经线更 替的规律,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分异的 基础是热量。非洲自然带呈南北分布是因为赤道从中部穿过。 根据经纬度及海陆分布、地势状况可以判断D为地中海,E为 波罗的海。波罗的海盐度最低是因为:①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3)4 1∶10 000万(1∶1亿)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五 地理图表的分类分析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五 地理图表的分类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6158d1b9d528ea81c77985.png)
①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
不表示绝对量。
②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
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考
③此类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与其他类型统计图的
点
归 构成要素数量不同。
纳 总
④三项要素在数轴上的比例数值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
结 一致,三条数轴上的数值可能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向
点 析其变化趋势。
归 纳
②读图时不仅要注意图中地理事物多少、强弱、增减
总 的变化,还要进一步区分出发展的不同阶段、增减趋势和
结 程度。
③解读坐标图容易因忽视图中定量信息而判断错误。
(2)三维坐标图
此类坐标图的判读方法与平面直角坐标图的判读方法
基本相同,但需把握以下四个关键点:
25
返回目录
专题十五 地理图表的分类分析
()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考
(2)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
点
归 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
纳 总
为(
)
结
A.53% B.62%
C.70% D.78%
19
返回目录
专题十五 地理图表的分类分析
(1)A (2)B [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影响太阳辐
纳 总
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结
(3)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
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
应对措施?
22
返回目录
专题十五 地理图表的分类分析
(1)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势低平;旱涝
【地理图表专题】柱状图和水平条形图判读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地理图表专题】柱状图和水平条形图判读的一般思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957878a417866fb84a8ec0.png)
柱状图和水平条形图判读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看图名,了解纵轴、横轴表示的内容,认清图例。
出现多个纵轴、横轴时,要仔细观察、辨析;2、思考各项目之间的关系;3、对柱值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轴表示内容和横轴表示内容的关系;4、分析原因,提供建议。
图l 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
读图回答l ~2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解析过程:第一步:看图名,了解该图反映了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的能源生产结构; 第二步:看图例,了解该图中能源主要包括水电、天然气、原油和原煤四个类型; 第三步:看数轴,了解横轴表示的是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纵轴表示各能源所占比例,其单位为%;第四步:看数值,找出①②③④各能源类型所占比例的关系,从而把序号与其所代表省份建立对应关系,分析出不同省份能源结构特征,并能够结合区域情况分析原因和影响。
①省能源结构以原煤为主(73%左右,四个省份煤炭所占比例均很大,为非可再生能源,易产生二氧化碳和酸雨,污染严重),天然气次之,(17%左右,在四个省份中比重最高),水电较少(10%左右),缺少原油。
据此可以判断该省为四川。
该省水能资源丰富,但多分布在地势落差大的地区,地质条件不利于水能开发。
答案:1.C 2.D水 电天然气原 油 原 煤 各种能源所占百分比(%)100806040200 ① ②③ ④ 图1。
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专题02等温线图练习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地理图表完全解读专题02等温线图练习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66fc81e009581b6bd9eb88.png)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专题02 等温线图考向1 等温线图上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电力部门准备对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
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流域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季风环流C.地形地势D.海陆位置2.该河流最适于梯级开发的河段是A.①以上河段B.①②之间河段C.②③之间河段D.③以下河段流速度快,水能丰富。
由图可知,①②之间河段年均温等值线最密集。
选B。
1.C 2.B等温线图的判读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之处。
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1)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2)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变3.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平原、高原面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安徽省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读某地1月和7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等温线与当地等高线的契合程度是指两者的平行程度,平行程度越高则契合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相对于闭合等温线L 2而言,L 1与当地等高线契合程度较低。
对图中L 1契合度较低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冬季风B .太阳辐射C .海陆位置D .地形2.相对于a 、b 、c 山体的南坡而言,d 山体的南坡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
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d 山体 A .纬度更低 B .海拔最高C .光照更充足D .受夏季风影响更显著【答案】1.C 2.D没有变化,不会导致契合度季节变化,C 错。
海拔不同,地形差异大,导致季节变化大,D 对。
故选C 。
2.读图可知,图中4座山体的纬度差异不大,不会导致垂直自然带差异,光照对于垂直变化影响不大,d 山体海拔不是最高的,ABC 错。
08文理基础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地理图表(一)
![08文理基础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五:地理图表(一)](https://img.taocdn.com/s3/m/e26f92bff121dd36a32d824e.png)
高三文(理)基础二轮专题之五《地理图表》演练试题(一)下表是北京和M地同一天中的天空状况观测记录(表1),分析并回答1—3题。
1.这一天是A.春分日前后B.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C.夏至日前后D.冬至日前后2.M地这天没有出现黑夜现象,最主要是因为A.太阳不落现象B.大气反射现象C.大气散射现象D.出现极光现象3.M地位于A.赤道地区B.回归线地区C.中纬地区D.极地地区《齐民要术》中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有霜。
此时放火作煴(煴:不见火焰的燃烧),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结合图6,回答4—5题。
4、下列各点可能符合“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5、“放火作煴”使“必有霜”到“免于霜”的主要原因是A. 地面辐射增强B. 大气反射作用增强C. 大气逆辐射增强D. 大气散射作用增强6、下图为某地某月4~10日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判断这次天气过程可能是由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7、由该天气系统会引起的我国天气现象有A.江淮地区的“梅雨”B.东南沿海的台风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D.北方夏季的暴雨下图是夏秋之交杭州三天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8~9题。
8.7—9日天气受A .气旋影响B .反气旋影响C .冷锋影响D .准静止锋影响 9.8日前后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A .狂风暴雨B .阴雨连绵C .伏旱D .风高物燥10.读某地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图,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降水量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减少B.西北及北部山区年降水量大于700mmC.东北迎风坡降水量最小D.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与地形 关系密切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11—12题。
11、a 、b 、c 、d 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A 、aB 、bC 、cD 、d12、下列关于丙、丁两地大气状况的描述, 正确的是A 、大气逆福射,丙地强于丁地B 、气温日较差,丁地小于丙地C 、甲地比乙地气压高D 、甲地比乙地风力小1998年,国土资源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石灰岩广布的百色地区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种世界罕见的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甲图)。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与技巧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af2cc1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e.png)
专题三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与技巧重点难点剖析一、统计图的类型统计图包括面积图、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累计百分比图等. 1. 面积图: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部分构成。
以全部面积表示地理事物的整体,各个部 分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表示该部分占地理 事物整体的比例。
这种图表示两方面的内 容,一是表示地理事物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是表示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
有圆形 和方形两种,圆形图又叫扇形图。
如右图: 2. 饼状图:是在面积图基础上的三维图表,它除了反映 面积图的两方面内容外,还可以反映某一地理事 物的量,从而可以从数量变化和比例关系变化方 面来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
如右图: 3. 柱状图(直线图):适用于表示相对独立的地理事物的静态对比事物,纵坐标表示数量。
这种图把事物数量上的差异转化为柱(线)的长短高低,直观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数量上的差异。
如各大洲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对比图。
4. 折线图和曲线图:一般是横轴表示时间或位置,纵轴表示数量,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数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或随空间位置的数量变化,在坐标系中根据资料描绘出若干个点,相邻的两点连以直线(平滑曲线)。
这种图能表示地理事物数量变化的总趋势,又能表示各时段、各地区的数量的变化特征。
如人口增长、气温曲线图. 5. 累计百分比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某地理事物的整体,这样可以看出各部分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如能源构成图: 思考:读右图回答:(1)我国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①人均能源消费量少。
②能源利用效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原因: 管理不善,浪费严重)③煤炭比重太大,容易污染环境,对环境 污染少的天然气、水电、核电比重太小。
(2)1950~1980年我国石油、煤铁的消费构 成的一圆滑的曲线,说明我国煤炭、石油的消 费构成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煤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②原因:60年代,我国开发了石油油田(大 庆、胜利、华北),石油开采量大增(3)1980年~1990年,为什么煤比重上升,石油下降? 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工价值高于燃料价值 (4)根据上图预测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趋势。
专题二、地理图表的分类与判读
![专题二、地理图表的分类与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f9f947d4ce2f0066f4332202.png)
专题二、地理图表的分类与判读【核心考点归纳】1、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
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区域微观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剖面图、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和地理分布图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等值线图另成专题)【方法规律总结】一、区域微观图1.图示特点:“小视角、大比例尺、微观化”2.读图方法:通过阅读背景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对试题涉及的区域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
【高考题型构建】例1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3)分析该国水资源的开发条件。
(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答案:(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2)特点:(北部高山地区除外)年降水量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3)(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
(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传统农牧业发展对生活能源需求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很大)。
解析:本题所涉及的国家不是重要国家,但通过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国为尼泊尔。
从图中可以获取以下信息:图中8000米以上的高山比较多,另外落差较大,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线上,所以该区域应为尼泊尔。
抓住这一信息,结合东南亚的区域特征即可作答。
在复习过程中应逐渐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阐释事物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述一组等值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指出图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分布范围: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
变化趋势: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分布突变: 北部山区(等降水量向西凸出)降水相对较多 原因:距海(太平洋)较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年降水量 较小;从西向东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受夏季风影响 逐渐增强;北部山区多地形雨
(如果等值线走向变 化很大,则要分区域 描述)
描述图示地区干 燥度分布规律, 并简析其成因。 (8分)
东部:由东南向西北 增加。(2分)受夏 季风影响,降水由东 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减 少;(2分) 西部:由西南向东北 增加。(2分)气流 遇山地(祁连山)抬 升,降水由西南向东 北减少。(2分)
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描述一组等值线
(1)描述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的分布特征(6分)
描述一组等值线
(1)描述图示区域气温年较差的分布特征(6分)
分布范围:大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在36~48°C之间(或年较 差大)(2分) 分布趋势:自南向北(或: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增大,(2分) 分布凸变:在山区向北(或:高纬)凸出,年较差小;(1分)在 平原地区向南(或:低纬)凸出,年较差大。(1分)
(2011年山东卷) 下图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 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 问题。
指出该区域寒 潮发生总次数的 空间分布特征, 并说明该特征形 成的主要影响因 素。
描述一组等值线
极值变化法 与成因法
数值变化 分布凸向 局部小闭合 (最大、最小值)
(2011年山东卷) 下图为1969年~2008年山西省长治 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 问题。
伸展方向 极值区分布
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
成因法-水土流失成因 自然原因:降水、地 形、土壤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
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
答案:分布于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 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 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二)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
地质构造中典型地质剖面图
A大,a小(不同) 回归线穿过,大陆西岸(相同) A大,a小(不同)
A东西伸展,a南北 伸展(不同)
图7
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比较图7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异同点。 相同点: 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不同点: A东西延伸至内陆,面积大; a南北狭长,面积小,仅分 布在沿海;接近赤道。
密
答:空间分布不均; 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方 位
成因: ①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 ②中、南部地势低平,有利于城镇建设; ③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有利于城镇发展。
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下图示意2007年 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 500强总部的空间分 布。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 造业企业500强总部 空间分条等值线 【例题】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描述一条等值线
成因法
按向索因 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 注意拐点 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 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 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
描述一条等值线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出影响因素。
指出该区域寒 潮发生总次数的 空间分布特征, 并说明该特征形 成的主要影响因 素。
描述一组等值线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 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 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 东地区)。 纬度位置;地形。
描述图示地区干 燥度分布规律, 并简析其成因。 (8分)
极值变化法、成因法
波罗的海 北 海
(2)比较德国 和日本城市的等 级和分布特点。
德国以中小城市为主 ;分布比较均匀。 日本城市分布极不均匀 ;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大中城市多,集中在太平 洋沿岸;中部山地、日本 海沿岸和北部(或北海道 )城市少、等级低。
莱
日本海 太
茵
河 瑙 河 多
图7
平 洋
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1、描述一条等值线
疏密、方位、 数量、大小
(3)甲区域的城 镇分布有明显特 征。请你归纳出 三点。 答:主要分布在 东部;沿交通线 分布;沿谷地 (沿河流)分布。
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 境内。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 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 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疏
按向索因 注意拐点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太阳辐射) 西段(110°E以西) :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地形)
描述一组等值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指出图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分布范围(数值描述):150-400
分布形态及其变化、极值 变化趋势:自……方向逐渐向……方 向……变化
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3)甲区域的城 镇分布有明显特 征。请你归纳出 三点。(6分)
疏密 分布不均
点状地 理事物 分布描 述思路
沿河流谷地、交通线 (公路、铁路)分布 方位(线上分布、 面上分布) 分布于高原东部 数量 数量少
大小
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数量+极值+方位
•总分结构描述(不 均,哪多,哪少) •极值(最多、最少、 最集中等)
分布不均衡。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 (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 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图例
大小+方位
100万人以上 100-50万人 50-20万人 20万人以下
图7
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例题】(2008.北京)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描述在该区域的方位
山脉:描述走向
答案: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 呈带状分布的地理 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 事物描述延伸方向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描述特殊地貌
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2011年北京卷)
读图,指出图中
绿洲分布特点,说明
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
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
因素。
成因法
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
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例题】(2009.浙江)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分布方位
(成因法)
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
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面积64万平 方千米。)
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地理事物的面积(大小、面积的变化); 地理事物的伸展方向。
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的描述
比较图7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的异同点。 分布范围 分布方位 分布面积 伸展方向
锋面天气系统剖面图
地理要素坐标图
某气候直方图
天山及附近地区要素剖面图
图8 某两地三次产业比例图
地理图表专题
(一)地理分布图 ——点状、线状、面状事物分布
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1)点的疏密 : ①一致:均匀 ②不一:分布不均(总分结构描述)
沿什么线(哪里)密集 沿什么线(哪里)稀疏 (2)点的方位 : 线上分布(如沿河谷、交通线分布) 面上分布(如分布在面的什么位置) (3)点的数量:多少(极值),反应的规律 (4)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 (5)其他:点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