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规章制度
2020输血规范
临床用血技术规范(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保障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工作。
第二条血液来源于他人的自愿无偿捐献,应当加以保护,合理应用。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动员和鼓励其参与无偿献血活动。
医疗机构应当全面实施患者血液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血全过程管理,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将临床用血作为医疗质量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四条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当设置独立的输血科或血库,切实履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责。
第五条临床用血应当遵循不可替代、最小剂量和个体化输注原则,紧急抢救用血时应当遵循生命权第一的原则。
第二章患者血液管理第六条患者血液管理应当以患者为中心,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多学科联合,制订并不断优化输血患者诊方案,避免或减少异体输血,以改善患者预后。
第七条患者血液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治疗贫血、改善出凝血功能、避免或减少失血、自体输血、提高机体对贫血和失血的代偿能力及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等。
患者血液管理由临床医师具体实施并负主要责任,医务和质控等部门负责实施效果的评价。
第八条应当加强高龄、贫血、低体重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的围术期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发生大出血的风险。
非手术患者应当在输血前积极治疗贫血和纠正出凝血功能障碍。
第九条输血方式包括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
医疗机构应当鼓励和动员符合条件的患者采用自体输血并制订自体输血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分工。
自体输血包括储存式、稀释式和回收式三种方法。
异体输血优先选择ABO和RhD同型输血,特殊情况下可选择相容性输血。
医疗机构应当制订相容性输血的操作规程。
第三章输血前评估与告知第十条输血前,临床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的临表现、既往史、失血情况与代偿功能、实验室结果和患者意愿等进行综合评估。
输血规章制度(共5篇)
输血规章制度(共5篇)输血规章制度(共5篇)第1篇:铜陵市人民医院"三甲"输血相关规章制度铜陵市人民医院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第一章输血申请第一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第二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第三条、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第四条、亲友互相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第五条、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和监护。
第六条、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第七条、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第八条、输血科工作人员认真审核输血申请单,申请单书写规范,信息填写完整。
输血科严格控制用血指征,避免血液浪费,临床单例患者用全血或红细胞超过10U履行报批手续,需要科主任签名或输血科医师会诊同意,报医务处批准。
第九条医务处定期检查输血申请单填写情况,抽查临床用血规范情况。
第二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第十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输血科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
输血科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目的】验证本实验室临床输血相容性检验工程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工程(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
【职责】1.室间质评物接收、登记、保存:对于收到的室间质评物需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质评组织机构、工程、批号、瓶号、接收日期、建议检测日期、质评结果报告截止日期、质评物有无异常,如无异常,接收人签字,不能立即检测的室间质评物应按规定条件进行存放〔如2~8℃冰箱〕;如发现室间质评物异常,应及时与质评组织机构联系,更换室间质评物。
2.检验技术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室间质评物的测定,填写室间质评报告表。
并对室间质评报告表的完整性、正确性〕进行仔细审核。
3.室间质评报告表应由科主任审核签字后上报室间质评结果,并跟踪室间质评结果回报。
【工作程序】1.室间质评样品应与常规病人标本同等对待,由相同的操作人员、相同的仪器、相同的试剂和相同的检测次数进行检测。
2.在室间质评结果提交截止日期前禁止实验室间的结果交流或询问。
3.室间质评样品检测完毕后,室间质评物按病人标本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4.室间质评结果应在规定时限内上报,网报时应核对无误后再上传结果。
5.对不合格的室间质评结果,应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指施,并有记录,将情况向科主任汇报。
6.所有室间质评回报结果应作为全室业务学习内容。
7.不合格室间质评结果分析步骤:(1).首先检查质控品与其对应检测工程有无错误。
(2).检查室间质评物检测当天仪器运行情况。
(3).检查室间质评物检测当天室内质控情况,质控是否在控。
(4).检查室间质评物复溶、检测步骤、检测结果报告是否正确。
(5).检查室间质评物检测记录,查看使用试剂是否在有效期内。
(6).稀释计算是否正确。
(7).是否存在文字错误或转抄转录错误。
室间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室间质控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输血科通过参加自治区卫生厅室间质评卫生部室间质评,提高实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科参加相容性试验的室间质评。
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室间质评工作。
4、仪器设备:4.1设备:显微镜、普通离心机、试剂冷藏柜、移液器、冰箱、血液冷藏箱、数显恒温水浴锅、入出库血液工作站(计算机一套)。
4.2运行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在30~70%。
4.3 放置地点:交叉配血室配血区。
5. 原理:室间质评是本实验室以为机构所执行的客观的评价实验室测定结果的一种体系。
由第三方机构采用一系列的办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
6.试剂:6.1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盒,抗球蛋白试剂、ABO反定型试剂、 A、B、O型试剂红细胞。
6.2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储存温度为2~8℃,有效期详见说明书。
7.操作规程7.1 输血科每年应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全国临床输血相容性检验室间质评项目,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放质控品。
输血科接到质控品后,首先按项目、批次逐一核查,如发现样品存在缺、漏、编号重复等情况,立即与EQA 组织单位联系。
7.2质评的内容包括以下项目:①ABO正定型;②ABO反定型③RhD血型;④抗体筛检;⑤交叉配血试验。
7.3血清质控品不能及时检测时应冷冻保存-18℃以下,红细胞质控品保存在2~6℃的冰箱中。
7.4在规定的检测日期,从冰箱中取出质控样品,室温放置30min,使其充分复溶后平衡至室温。
7.5室间质评样品与常规检测标本同时进行检测,保证检测条件一致,不宜由专人在优于常规工作的条件下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执行各个质控项目的标准操作规程。
7.6认真分析检测结果并做好记录。
7.7填写回报表(1)分析结果后填写回报表,包括本实验室编号及单位名称、各项目的试验结果、所用方法、仪器及试剂生产厂家、批号等。
医院输血科(血库)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探讨
医院输血科(血库)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探讨发表时间:2016-07-22T13:40:26.1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作者:辛叶[导读]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能够对实验室检验工作进行规范,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输血安全性提高。
南阳市中心医院输血科河南南阳 473000摘要:目的:研究医院输血科(血库)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的效果,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方法:以卫生部的《临床输血技术规》为依据,2012年-2015年我院输血科参与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检测,对输血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质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2012年-2015年,本输血科一共进行了12次卫生部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合格率100%。
结论: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能够对实验室检验工作进行规范,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输血安全性提高。
关键词:医院输血科;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现阶段,我国的输血事业取得了迅猛发展。
在临床治疗中,输血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事业[1]。
为了对输血安全性进行有效保证,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室间质量评价指的是由多个实验室对同一个标本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再由外部独立的机构进行收集,对实验结果进行反馈,进而针对实验室能力进行评价[2]。
在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中,室间质量评价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其用来对实验室的相关检测方法与检测能力进行评价,进而将实验室的整体检测能力、技术状态以及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反应出来,最终确定检验方法是否是有效的。
1.资料与方法1.1质评物质评物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统一发放,每年发放三次,一共十二次。
每次包含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Rh(D)血型、ABO反定型以及ABO正定型,一共五个项目,每个项目包含有五个标本。
1.2方法与质控样品来源1.2.1 方法每年向各个参评单位的输血科定期性的发放质控品,然后再对检测结果进行客观性的评价,通过采用回顾性评价的方法,对实验室的检验能力进行有效验证。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一、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1、输血科是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直接实施医院输血管理、监督、检测的临床科室,全面负责血液质量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输血科各项工作制度:(1)输血科工作制度(2)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3)输血科人员培训与技术考核制度(4)输血科仪器设备管理制度(5)输血科试剂与材料管理制度(6)输血科值班、交接班制度(7)临床输血管理细则及考核办法(8)临床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原则(9)输血前血液标本采集制度(10)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考核、公示管理制度(11)临床医师用血权限管理制度(12)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13)血液及血液成分预约、入库、贮存、出库、报废制度(14)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管理制度(15)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16)临床输血前核查核对制度(17)血液贮存质量监测规范与信息反馈制度(18)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19)临床输血前评估与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制度(20)控制临床输血感染方案(21)过期、报废血液制品管理制度(22)输血反应登记与报告制度(23)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管理制度(24)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与程序(25)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和与程序(26)血液贮存与预警管理制度(27)输血标本采集、运送、接收、保存制度(28)临床输血申请、审核与报批制度(29) 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及预案(30)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考核、公示管理制度等3、输血科建立完整的实验和仪器标准操作规程:(1)血液入库、贮存、发放规程;(2)血样采集和送检规程;(3)临床输血检测操作规程;(4)仪器使用操作规程;(5)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操作规程;(6)应急预案等。
4、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树立高度的血液质量管理和输血安全意识,加强业务技能,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医院制定的《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和《输血科标准操作程序》开展工作,保证用血安全。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为检测、控制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准确度、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的一致性,依据《输血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科对血型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的全过程质控。
3、职责
输血科所有工作人员负责血型血清学实验室检测的全过程质控。
4、原理
选择已知血浆和红细胞,标定其在不同检测介质(盐水介质、凝聚胺、抗人球蛋白以及微柱凝胶等)中的阳性及阴性检测的结果。
通过每天或每批与检测标本同等的检测以证明其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试剂、设备、检测程序、人员操作等)是否符合标准操作规程限定的范围,证明检测结果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
5、试剂和仪器
5.1仪器: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普通显微镜等。
5.2试剂:凝聚胺试剂盒、抗球蛋白质试剂,单克隆抗-A(B)。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输血相容性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常规实验室操作人员以与常规检验相同的方式对实验室质量评价样品进行检验和测定的基本要求,并对评价结果和实验室差距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改进和完善实验操作和管理,确保常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指定检测项目的质量评价3职责3.1检测岗位人员负责检测项目的实验室质量评价3.2实验室主任负责分析评价结果和实验室差距,制定并实施改进计划4工序4.1参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的质量评价4.2建立实验室质量评估活动的年度计划,以确保质量评估按时完成4.3质量评价用的样品应采用与常规测试相同的方法进行测试和判断。
4.4根据标本接收时间随机指定检测人员进行检测4.5收到实验室质量评估样品时,必须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标识是否清晰,样品数量是否充足,是否与清单一致,是否有泄漏,交货时间是否准时等异常情况,并按说明保存4.6测试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中规定的时间和频率进行4.7实验室操作人员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常规操作、分析、判断、审查和报告质量控制产品和其他样品。
4.8实验完成后,汇总质控品的试验数据,填写《输血相容性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申报表》4.9结果报告由实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发后,按规定时间签发。
4.10保存质量评估样品的原始记录,以便与质量评估部门的反馈结果进行核对,找出差距的原因4.11收到质量评价结果的反馈报告,并应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差距的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并评价相应改进措施的有效性4.12实验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测项目的实验室负责人应在1~3天内组织实验室人员查明不合格原因。
常见原因如下:4.12.1检测仪器未经过校准和有效维护4.12.2无室内质量控制或失控4.12.3试剂质量不稳定4.12.4操作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要求4.12.5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输血科室内质控
试剂质控
• 抗人球蛋白试剂:方法同凝聚胺试剂。
室内质量制控和失控处理SOP (例)
• 4.质控频次: • 常规实验: ABO、RH 血型、凝聚胺配血,应该在每天实验开始前(或与第一批次实
验同时)进行,实验中途更换试剂批号后应重做质控实验; • 特殊实验应在每次实验前进行。
• 5.质控品: • 5.1 质控品选用 • 质控品来源:商品化质控品、第三方实验室提供或实验室自制质控品。 • 质控品技术要求:⑴由生产商或供应商提供的试剂盒应包括抗原阴性、阳性对照品和
第三章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重 点)
第22条 SOP 第23条 仪器、试剂和耗材 第24条 检测系统和校准 第25条 室内质控 第26条 室内质控管理要求 第28条 室间质评 第29条 强调检测系统在EQA和IQC的一致性 第30条 方法比对或评价 第32条 质量管理记录
第22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和 管理。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 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 作、维护规程
结果判断:结果未达预期值均为失控
试剂质控
• 凝聚胺试剂IgM类抗体质控: 再选择3个ABO血型互不相同的质控标本, 其中1个作为受者,另外2个作为供者,进 行交叉配合试验,反应结果应该与预期一 致。
凝聚胺试剂质控也可以使用全自动微柱凝 胶抗人球方法的质控品,但阳性抗体应该 使用凝聚胺试剂进行定标;
第30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将尚未开展室间质 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与其他临床实验室的同类项 目进行比对,或者用其他方法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 临床检验项目比对有困难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 应当对方法学进行评价,包括准确性、精密度、特 异性、线性范围、稳定性、抗干扰性、参考范围等, 并有质量保证措施。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管理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实验室输血相容性检测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和保障临床输血安全,依据《质量手册》相关条款的要求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输血科按照省血液管理中心规定的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
3.职责3.1.实验室检测人员:负责所检测项目的实验室操作(即室间考评)和改进措施的实施。
3.2.质量监督员(由科室专业技术职称最高的人员担任):负责上报检测结果;负责根据省临检中心下发的考评结果,分析本实验室与其他实验室之间的差距,并制定、实施改进计划和措施。
3.3.科主任:负责审核改进计划、改进措施和《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不合格分析报告单》;负责监督改进计划、改进措施的实施和改进成效的评价。
4.管理程序4.1.输血科实验室应积极参加省临检中心组织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按期完成室间质量评价。
4.2.接收室间质评样本时,应核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标签是否清楚、样本量是否足够、是否与清单上列出的一致、有无渗漏等,确认合格后,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保存和运输,并及时送达输血科保存。
4.3.根据省临检中心规定的考评时间和室间质评样本的送达时间,随机指定实验室检测人员进行室间质评样本检测。
4.4.进行室间质评样本检测时,检测人员应以与常规检测方法相同的方法对室间质评样本进行检测和判定,以确保操作的一致性。
4.5.质量监督员应及时对室间质评样本检测结果进行汇总,经科主任审核后,及时按规定时间上传汇总结果,同时保存室间质评样本的原始检测记录,以备省临检中心反馈结果时能进行核对和查找差距原因。
4.6.接到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的反馈报告后,质量监督员应对考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查找差距产生的原因,制定、实施改进计划和改进措施。
科主任应对改进计划和改进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并评价改进成效。
4.7.对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测项目,质量监督员应在三天之内组织检测人员找出不合格的原因。
输血科管理规定
输血科管理制度目录 1-2页1、输血科工作制度3页2、临床输血全过程管理制度 4页3、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5页4、输血相容性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 13页5、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15页6、输血科交接班及值班制度 17页7、急诊输血管理制度 19页8、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 20页9、Rh(D)阴性输血管理制度 22页10、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制度 24页11、输血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25页12、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 26页13、血液及血液制品入库制度 29页14、血液储存质量管理制度 30页15、血液报废管理制度 33页16、信息反馈制度 35页17、贮存式自身输血管理制度 36页18、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40页19、配血管理制度 42页20、交叉配血复核制度 43页21、标本接收制度 45页22、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 46页23、标本管理制度 47-51页24、输血科人员技能培训考核制度 52页25、实习生、进修生管理制度 53页26、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54页27、输血科试剂采购及使用管理制度 55页28、输血科安全管理制度 57页29、消毒工作制度 58页30、档案管理制度 59页31、输血科垃圾管理制度 60页32、输血科考勤制度 63页33、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及处理制度 64页34、输血科临床输血全程监控工作制度 67页35、临床输血会诊制度 71页一. 输血科工作制度1、接受标本做到二不收(血样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不收,科别、姓名、年龄、床号不清不收)。
2、交叉配血时严格执行“四查”、“五对”(四查:查科别、查床号、查病人姓名、查血型。
五对:对血型、对住院号、对血量、对采血日期、对交叉结果)。
3、库存血液制品应做到“六不发”(血型不符不发、血液过期不发、溶血不发、有凝块不发、有可疑污染及血袋破损不发、交叉可疑者不发)。
4、实验操作时必须严肃认真。
5、有疑问的血液制品,必须将其另放别处,并贴好明显醒目的标识。
14医院输血科流程、程序、管理、记录表14.输血相容性检测自制室内质控品管理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自制室内质控品管理程序1 目的为规范输血相容性检测自制室内质控品制备流程,使自制室内质控品满足室内质量控制的相关质量要求,确保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本管理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ABO及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等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的制备、性能评价、使用及保存全过程。
3 职责3.1 实验室质控品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检测需要、考虑质控品需求量和保存周期以月为周期制备相应数量的室内质控品。
3.2 实验室质控品管理人员负责每批次室内质控品的性能评价,将符合质量要求的质控品在《输血科血型血清学质控品在库状态登记表》登记。
3.3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每批次室内质控品投入使用前的审批工作。
4 工作程序4.1 单独ABO及RhD血型鉴定试验室内质控品的配伍原则为满足A 抗原、B抗原、抗-A、抗-B阴阳性对照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以下四种质控品组合方式。
4.1.1 A型RhD阳性与B型RhD阴性全血质控品。
4.1.2 B型RhD阳性与A型RhD阴性全血质控品。
4.1.3 O型RhD阳性与AB型RhD阴性全血质控品。
4.1.4 AB型RhD阳性与O型RhD阴性全血质控品。
4.2 单独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室内质控品的配伍原则只需选择一个含有IgG不规则抗体和一个不含有不规则抗体的全血或单独血清质控品。
4.3 ABO及RhD血型鉴定与不规则抗体筛查联合试验室内质控品的配伍原则4.3.1 可以按单独试验选择质控品分别选择对应的质控品。
4.3.2 选择两个质控品同时满足ABO及RhD血型鉴定与不规则抗体筛查联合试验的质控要求。
4.4 交叉配血试验室内质控品的配伍原则4.4.1 IgG抗体质控品选择配伍原则4.4.1.1选择1个含有不规则抗体的质控品作为受者。
4.4.1.2选择2个与受者ABO同型的质控品作为供者,要求两个供者标本中,一个含有已知可与受者不规则抗体反应的抗原,另一个不含有可与受者不规则抗体反应的抗原。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14第十五章 临床输血实验室质量管理
• 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 监测试验过程,评价及排 除质量环节的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确 保试剂、设备和方法发挥功能达到预期效果,控 制实验室检验结果的精密度。
(二)人员 •数量 人力资源配置应当数量适宜,能够满足承担的各种 试验需要。 •不同岗位的学历和资质要求
实验室负责人最好具备医学实验室相关专业高级 技术职称,具有医学实验室工作经历和管理能力。
负责临床输血咨询人员最好具备输血医师资格或 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输血工作资历。
一般技术人员至少具备医学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 学历和国家认可的卫生技术职称。
ABO血型鉴定应当同时设置阳性和阴性两种对照,控制抗A的检测能力 是使用A型质控试剂红细胞作为阳性对照,使用B型质控试剂红细胞作为阴性 对照;控制抗B的检测能力是使用B型质控试剂红细胞作为阳性对照,使用A 型质控试剂红细胞作为阴性对照;
控制抗D的检测能力是使用RhD阳性细胞做阳性对照,使用RhD阴性细胞 做阴性对照。
• 主要开展血液相容性试验,包括血型鉴定、意外 抗体筛选及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 主要包括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白细胞相容性 试验以及器官、骨髓移植配型。
• 免疫血液学相关试验,进行临床相关疾病的实验 室诊断、疑难配血等;条件允许可以开展血清学 参比试验。
二、临床输血实验室设置的基本要求
(一)临床输血实验室建筑、设施和布局的基本要求
4.交叉配血试验 试验前应当仔细核对输血 申请单中信息与标本试管标签上信息是否 一致;采用的试验方法必须能够检测出 IgM和IgG型两种红细胞抗体;试验结果 不出现红细胞凝集和/或溶血现象,血液 方可发出 ;建立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和规 则。
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3篇)
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输血安全性和质量,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医院输血科的所有血库工作人员。
第三条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忠诚履行职责,严格按工作要求进行工作。
第四条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素质,严守职业操守。
第五条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状态良好,做到身体健康,服从工作安排,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当保守工作秘密,不得私自泄露与工作有关的信息。
第七条医院输血科将不定期对血库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定个人绩效的依据。
第二章工作责任第八条医院输血科血库主要工作人员包括血库主任、副主任和技术人员,分别对应不同的工作职责。
第九条血库主任是血库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责组织和协调血库工作,制定血库的日常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第十条血库副主任是血库主任的助理,协助主任完成各项工作,负责血库的日常管理和安排。
第十一条血库技术人员是血库工作的主力,负责血库的各项技术操作和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血库主任、副主任和技术人员应保证自身的工作领域和专业素质,不断学习和更新血库知识。
第十三条血库主任、副主任和技术人员应按照《医疗器械管理法》和《献血法》的规定进行工作,确保输血安全。
第十四条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保证血库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确保血液成分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五条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随时掌握血液库存情况,做好血液的采集、分离、分装和储存工作。
第十六条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按照临床医生的申请和要求,做好输血血制品的发放和使用工作。
第十七条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血液使用的溯源和资料的完整。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十八条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工作,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十九条血库工作人员应按照献血人员的补血需求和临床医生的申请,进行血液和血制品的采集和留存。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模板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模板一、目的为确保输血安全,防止输血传播疾病,提高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输血科、临床实验室及其他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的部门。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监督管理工作。
2. 设立专门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
四、人员资质1. 输血相容性检测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
2. 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检测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
五、设备与试剂1. 使用的检测设备和试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六、操作规程1. 严格执行输血相容性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
2. 对所有输血患者进行ABO血型、RhD血型鉴定以及抗体筛查。
3. 在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液相容性。
七、质量控制1. 实施室内质量控制,定期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2. 对检测结果异常或不确定的情况,进行重复检测或进一步分析。
八、记录与报告1. 详细记录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全过程,包括患者信息、检测结果等。
2. 检测报告应及时、准确,对检测结果负责。
九、信息管理1. 建立输血相容性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2. 保护患者隐私,对患者信息和检测数据进行严格保密。
十、监督与改进1. 定期对输血相容性检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根据监督检查结果和临床反馈,不断改进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十一、应急预案1. 制定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错误的应急预案。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二、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须经输血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检验科输血规章制度
检验科输血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患者安全,规范检验科输血工作,提高输血质量,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适用于检验科输血工作。
第三条:本规章内容包括输血准备、输血质检、输血程序、输血记录等。
第四条: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遵守医疗伦理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第五条:检验科输血工作应遵守医学原则和操作规范,确保输血质量。
第六条:检验科应建立健全输血质控体系,定期开展对输血工作的检查评估。
第二章:输血准备第七条:检验科应建立输血准备室,配备必要设备和药品,保障输血过程顺利进行。
第八条:输血准备室应保持清洁,消毒处理,确保输血环境无菌。
第九条:输血准备室应设置输血护理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护理用具,保障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第十条:检验科应建立输血预约制度,确保输血过程有序进行。
第十一条:输血前应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确保输血的血型配对正确。
第十二条:检验科应建立血液使用管理制度,合理使用血液资源,防止浪费。
第十三条:检验科应建立输血危急值处理制度,确保在输血过程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第三章:输血质检第十四条:输血前应对供、受血者进行相关的血液检测,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第十五条:检验科应配备必要的输血质检设备,进行血液成分的筛查。
第十六条:输血质检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输血的合规性和质量。
第十七条:对于不符合输血标准的血液成分,应予以淘汰处理,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第四章:输血程序第十八条:输血前应核对受血者的身份信息和输血单据,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第十九条:输血前应评估受血者的输血风险,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第二十条:输血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输血程序进行,避免输血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一条:输血过程中应定期监测受血者的生命体征,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第二十二条:输血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受血者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第五章:输血记录第二十三条:检验科应建立完整的输血记录,记录受血者的输血情况。
第二十四条:输血记录应包括输血前的血液检测结果、输血过程中的监测记录和输血后的观察情况等。
输血科质量管理规范
1. 总则1.1 为了加强和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目的、依据1.2 开展临床输血工作的医疗机构合用本规范。
合用范围1.3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输血科 (血库) 及输血相关医疗行为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用途1.4 医疗机构应加强输血科 (血库) 的建设和管理,规范输血科 (血库) 执业行为,保证输血科 (血库) 按照科学有效的原则开展临床输血工作。
对医院的总要求1.5 医疗机构应当保证输血科(血库)具备与其临床输血业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
对医院的总要求2. 组织与人员2.1 医疗机构根据其临床输血业务需求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
输血科设置分临床输血评价指导中心、 AA 级输血科、 A 级输血科。
血库设置分 BB 级血库、 B 级血库。
临床输血评价指导中心: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划,在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区域内AA 级输血科基础上设置。
完成本单位 AA 级输血科职能,并在区域内承担以下职责:(一) 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临床输血质量安全性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承担其监督检查工作;(三)承担临床输血会诊与指导、疑难病历讨论及个案评估;(四)承担临床输血业务指导、人员培训与学术交流;(五)负责输血相关协作研究、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推广;(六)负责临床输血咨询服务;(七)负责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和管理任务。
?(八)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2.1.2 输血科是提供医疗用血服务的科室。
负责血液接收、贮存、发放、输血相关检测;参预输血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导临床输血;开展输血质量管理、临床治疗、教学工作。
年用血需求量较大的三级综合 医院、三级专科医院或者二级医院应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
AA级输血科: 完成血液相关检测工作量年, 且能够开展输血相关的新业务、新技术及科研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制度
(一)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实验室常规操作人员以常规检侧相同的方式对实验室质量考评的样品检测和判定的基本要求,并全面分析考评结果,发现问题并寻找差距,以改进和完善试验操作与管理,确保常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规定检测项目的实验室质量考评。
(三)职责
1.检测岗位人员 负责所检测项目的实验室质量考评操作。
2.实验室负责人
负责分析考评结果和实验室差距,制订和实施改进计划。
(四)工作程序
1.参加卫生部、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全国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质量考评活动。
2.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卫生部及市临床检验中心下发的年度室
间质评汁划表,制订年度实验室质量考评估动时间表,确保质量考评
按期完成。
3.以常规检测相同的方法对质量考评的样品进行检测和判定。
4.根据标本接收时间随机指定检测岗位人员进行检测。
5.接收实验室质量考评标本品时,要核对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在
规定时间内到达,标识是否清楚,标本量是否足够,与清单上列出的是否一致,有无漏渗及发货时间是否准时等异常情况,并按说明书要求保存.6.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和频次进行检测。
7.试验操作岗位人员须将质控品与其他标本按标准操作规程常规操
作、结果分析、判定、审核及报告。
8.试验完成后对质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填写《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回报单》。
9.结果报告经实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发,按规定时间通过邮寄或网络发出。
10.保留对质量考评样品检测的原始记录,以备与质量考评考核部门反馈结果进行核对和查找差距原因。
11.接到质量考评结果反馈报告,应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查找差距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并评价相应改进措施的成效。
12.对于室间质评结果不合格的检测项目,实验室负责人应组织实验室人员在1~3天找出不合格的原因,常见原因如下:
①检测仪器未被校准及有效维护
②未做室内质控或室内质控失控
③试剂质量不稳定
④操作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要求
⑤操作人员未按照SOP进行试验操作
⑥上报的检测结果计算或抄写错误
⑦样品处理不当⑧EQA样品存在质量问题
13.实验室负责人填写《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不合格分析报告单》,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得到科主任认可、批准后向全实验室通报,在下次室间质评活动中实施,并追踪评价改进
效果
14.将室间质评回报结果、整改分析报告等相关资料归档,由科室统一保存。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