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
(教案)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第1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1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1吨等于1000千克。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千米和吨的概念2. 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3. 千米和吨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2)提出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更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你们知道是什么吗?2. 讲授新课(1)介绍千米和吨的概念1千米等于1000米,1吨等于1000千克。
(2)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1千米 = 1000米,1吨 = 1000千克。
(3)举例说明千米和吨的应用如:一辆汽车行驶了5千米,表示汽车行驶了5000米。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吨,表示物体的质量是2000千克。
3. 练习巩固(1)完成教材第22页的练习题。
(2)让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计算。
4.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完成教材第23页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 千米和吨的概念2. 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3. 千米和吨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关系以及应用,使学生掌握了千米和吨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要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新课”环节。
这个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导入新课”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导入新课的重要性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主要介绍了长度单位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换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换算方法,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基本概念,但千米和吨作为较大的单位,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实际情境和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换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量和估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换算方法。
2.难点: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量和估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具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巩固对千米和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千米和吨的图片、实物模型、换算等。
2.教学素材:生活中的长度和质量实例,如路线图、货物重量等。
3.课件: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如地图上的路线、货物称重等,引导学生发现长度和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千米和吨。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千米和吨的概念,并用实物模型和图片进行展示。
同时,教师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如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度、估算货物重量等。
学生分组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生活中的长度和质量实例,让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量和估算。
千米和吨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千米和吨
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第二单元千米和吨课题:认识千米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枚1元硬币厚约3()学校跑道一圈长250()课桌长约10()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
(出示照片)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千米和吨-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千米和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千米的概念:千米是长度单位,是“千米”的简称,符号为“km”。
2. 吨的概念:吨是质量单位,是“吨”的简称,符号为“t”。
3. 千米和米的换算:1千米=1000米。
4. 吨和千克的换算:1吨=1000千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千米和米的换算,吨和千克的换算。
2.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千米和吨的定义,以及它们与米、千克的关系。
3. 换算方法讲解:详细讲解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吨和千克的换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千米和米的换算,吨和千克的换算练习。
5. 实际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吨和千克的换算方法。
2. 学生能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感受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应用意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实例的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千米和吨的概念。
2. 讲解换算方法时,要详细、清晰,让学生容易理解。
3. 练习题的设计要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4. 及时总结,强调重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千米和吨的实际应用补充和说明:在教授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其换算方法后,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深化对千米和吨的理解,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千米和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千米和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千米和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第1课时,即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其换算。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千米和吨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大单位量的意义,并学习千米与米、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能正确理解千米和吨的大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2. 培养学生的计量单位换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其换算方法。
难点: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以及换算方法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尺子。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幅长跑比赛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如果小明跑了3千米,小华跑了5千米,那么小明和小华谁跑的路程更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千米概念讲解(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千米的意思,并用尺子比划出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千米的长度。
同时,教师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吨概念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重量单位卡片,引导学生复习千克的概念,然后引入吨的概念,并用实物举例说明吨的重量。
同时,教师讲解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4. 换算方法讲解(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并进行讲解。
教师用PPT 展示换算公式,并用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换算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千米与米、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公式,以及实际例子。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尺子量一量,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千米?答案:略2. 爸爸体重70千克,妈妈体重60千克,请问爸爸和妈妈谁的体重更重?答案:爸爸的体重更重。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2-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2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2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102页至第103页。
主要学习了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
学生将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运用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尺子、称重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学生去操场,测量操场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要将操场的长度换算成千米,应该如何操作?2. 知识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换算知识,让学生自己发现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师讲解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一辆汽车行驶了100千米,问这辆汽车行驶了多少米?”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有关千米和吨的换算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如:“500米等于多少千米?”、“1吨等于多少千克?”等。
5. 小组合作: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学校运来20吨大米,请问需要多少个10千克的袋子来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和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千米 < > 米吨 < > 千克七、作业设计a. 学校到家的距离是1200米,换算成千米是多少?b. 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360千米,换算成米是多少?答案:a. 1200米 = 1.2千米b. 360千米 = 360000米a. 一头牛的质量是400千克,换算成吨是多少?b.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换算成千克是多少?答案:a. 400千克 = 0.4吨b. 2吨 = 2000千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千米和吨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千米和吨教案教案:千米和吨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道千米和吨是什么单位,并能正确读写和换算千米和吨的多少。
2. 能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物理计算。
3. 培养学生测量和估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白板、教具道具、练习题、千米和吨的图片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识1. 向学生展示一张千米的图片和一张吨的图片,让学生先看一看,猜一猜这是什么单位的图片。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的标记,问他们知道这两个单位是什么吗?3. 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并纠正错误的回答。
4. 教师解释并介绍千米和吨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朗读和书写这两个单位。
Step 2 学习千米和吨的换算1. 可以利用教具道具或实际物品来演示千米和吨的换算过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换算的意义。
2. 举例说明1千米等于1000米,1吨等于1000千克,并引导学生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3. 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并让他们在白板上书写换算过程。
Step 3 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计算。
例如:小明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一共骑了3千米。
他每小时能骑行20千米。
请问他骑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2. 让学生自行思考并列式出解题步骤,然后在黑板上解答这个问题。
Step 4 小结巩固1. 教师向学生提问,巩固新学的知识。
例如:1千米等于多少米?1吨等于多少千克?2. 随机出示一些计算题,让学生在纸上完成,并进行互相检查。
Step 5 练习巩固1. 配发练习题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家庭练习。
Step 6 展示和总结1. 学生上交作业,教师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展示给全班。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Step 7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计算。
认识千米和吨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认识千米和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千米和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篇一」第二单元千米和吨课题:认识千米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枚1元硬币厚约3()学校跑道一圈长250()课桌长约10()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
(出示照片)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分析(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分析(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意义,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使学生能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问题解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千米和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千米和吨的认识(1)千米的认识: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千米是长度单位,1千米等于1000米。
(2)吨的认识: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吨是质量单位,1吨等于1000千克。
2. 千米和吨的换算(1)千米和米的换算:1千米等于1000米,1米等于0.001千米。
(2)吨和千克的换算:1吨等于1000千克,1千克等于0.001吨。
3. 千米和吨的应用(1)长度计算:如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物体的长度等。
(2)质量计算:如计算物体的重量、货物的质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千米和吨的意义,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能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问题解决。
2. 教学难点:(1)千米和吨的意义理解。
(2)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实例引入千米和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讲解千米和吨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千米是长度单位,吨是质量单位。
(2)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使学生掌握1千米等于1000米,1吨等于1000千克。
3. 操练巩固(1)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练习,巩固学生的换算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
4.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案)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第1课时(1)-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1课时(1)-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一千米和一吨的概念,初步感受到它们数值的巨大;2.了解千米和吨的应用场景,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3.学会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教学准备:1.黑板、彩色粉笔、小黑板、粘贴板、游戏卡、计量器具等;2.距离、重量比大的实物,比如体重计、身高尺等;3.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辅助讲解。
教学内容:一、导入(15分钟)1. 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量词,比如“一只苹果”,“三支笔”,“一把椅子”等等。
这些量词有的表示数量多少,有的表示面积大小,还有一些表示时间长度等等。
2. 今天我们学习两个新的量词——“千米”和“吨”,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我们接下来来一起探索一下。
二、分组活动(30分钟)1.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每个组准备一些游戏卡。
每张卡片上用图片和单词的形式介绍一种不同的物品。
2.每个组随机选取一张卡片,然后让其中一个同学出来大声念出卡片上所写的物品名称和商品数量。
3.让其他同学来依次表示物品数量更多的都已经没有办法用目前学过的量词表示了,这个时候可以引入千米和吨这两个量词作为比较。
例如:“卡片上写着一堆沙子,其中有100千克。
这个数值已经很大了,但是我们现在又需要知道更大的数量怎么表示呢?我们可以使用‘吨’这个量词,100千克相当于0.1吨。
”4. 组间比较结果,让学生自我检查结果是否正确,进行互相纠正补充。
三、讲解(25分钟)1. 随机抽出几个小组介绍他们抽到的卡片上所标记的物品以及数量,然后引出千米和吨这两个概念。
2. 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向学生展示一下“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比如说,在高速公路上,里程牌上的数字就是用千米计算的;在物流公司中,通常会用吨车来承运大批物品。
3. 通过计量器具或者跟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感受一下“千米”和“吨”所代表的数量之巨大。
四、巩固(20分钟)1. 张贴一些图片或素材,让学生根据已知的数据,判断使用哪个量词比较合适。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2-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2-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单位换算。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 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2. 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米尺、天平等测量工具。
3. 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重量单位(克、千克)。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更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和重量单位——吨。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千米的概念:千米是长度单位,符号是km,1千米等于1000米。
2. 讲解吨的概念:吨是重量单位,符号是t,1吨等于1000千克。
3. 通过实例讲解千米和吨的应用,如:一辆汽车行驶1千米需要多少时间?一桶水重多少吨?4. 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
5.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单位换算练习。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米尺测量教室的长度,并换算成千米。
2. 使用天平测量物品的重量,并换算成吨。
3. 学生分享测量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讲解答案,强调易错点。
3. 学生互相检查,共同进步。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布置作业,下节课前检查)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设计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千米和吨》是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长度和质量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千米和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千米和吨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2.运用千米和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千米和吨的概念和应用。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精神。
3.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千米和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实例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地图、体重秤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千米和吨的应用。
3.小组讨论工具:准备一些卡片或者白板,方便学生在小组讨论时记录和展示自己的想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初步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游戏规则如下:教师出示一张地图,上面有两条路线,一条是5千米,一条是10千米。
学生需要选择一条路线,并估算出另一条路线的长度。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千米或者米作为单位。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千米和吨的定义及换算关系,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案
3.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教材从更为广阔的天地里,让学生了解有关千米和吨的知识。
教
学
目
标
1.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3〕班级汇报讨论,集体订正。
3.练习三第8题
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4.练习三第9题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同桌交流,集体订正。
三、智力冲浪,拓展提高。
1. 课本第25页思考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获取题中信息。
〔2〕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3〕班级汇报讨论,集体订正。
习题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第6-9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3. 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
一、谈话导入,板题示标。
2. “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
3. “想想做做”第3题。
〔1〕引导学生获取图中信息。
〔2〕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4. “想想做做”第4题。
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千米和吨 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千米和吨 |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千米和吨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能够准确地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
3.发现生活中各种物品的重量、长度、面积等单位和换算关系。
二、教学内容1.千米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吨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千米和吨的换算。
三、教学重难点1.对千米和吨的概念理解。
2.能够准确地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
四、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黑板、粉笔、计量尺。
2.学具:用于练习计算的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来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生活中哪些物品使用千米作为单位,哪些使用吨作为单位。
2. 讲解(15分钟)讲解千米和吨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重点介绍千米和吨之间的换算。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的例子,让他们来算一算,例如:1千米等于多少分米或1吨等于多少克等等。
3. 练习(20分钟)让学生进行练习,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练习题目。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重量和长度,让他们来进行单位转换。
例如:一个重要的文件柜,它长2.34米,宽1.23米,高1.05米,重500千克,现在需要搬到2楼的文印室,请问如果用手动叉车的话,要花多少人力物力搬运?4. 讲解扩展(10分钟)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发现并讲解其他生活中常见的单位和换算关系。
例如:1亩等于多少平方米,1立方米等于多少升等等。
5. 作业(5分钟)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作为本节课的作业。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千米和吨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日常生活实例的演练,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最后,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作为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设计-第2单元 千米和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设计-第2单元千米和吨一、教学目标•知道千米的概念和计量单位;•能够将千米换算为米;•知道吨的概念和计量单位;•能够将吨换算为千克。
二、教学重点•千米的概念及换算;•吨的概念及换算。
三、教学难点•吨和千克的换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黑板上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测量某两个城市间的距离,然后引出今天的主题——千米和吨。
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高速公路的长度是多少千米?飞机飞行的高度是多少千米?货车装载的物品有多重?2. 讲解千米和换算引导学生回归问题,询问大家对千米的认识。
假设学生没有学过千米,那么就先讲解千米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让学生通过练习将千米转换为米。
3. 讲解吨和换算在学生掌握了千米后,引入吨的概念。
先提出问题:我们家买多少水果可以称为一吨?什么车可以装载一吨货物?然后对吨的定义和计量单位进行讲解,并通过两种方法计算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4. 拓展练习让学生在黑板上计算一些千米和吨之间的换算问题,以便真正地掌握这些概念。
五、教学方法•导入法: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进入教学主题;•操作法:让学生通过举例和练习来更好地理解概念,并掌握重点难点;•综合法:通过举办小型竞赛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力。
六、教学评估通过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练习效果,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核心内容。
七、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活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采用多种技巧,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相关概念;•顺应学生思维,根据学生掌握程度进行教学调整。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千米和吨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千米和吨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单位“千米”的概念,掌握千米与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互换关系;2.了解重量单位“吨”的概念,掌握吨与千克、克之间的互换关系;3.通过生动的示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2.掌握吨与其他重量单位的换算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 千米的认识和学习(1)通过实物感受千米的长度1.教师带领学生观看一段千米长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千米的长度;2.让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比较教室长度与千米长度的差异。
(2)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1.让学生回忆和复习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单位;2.引导学生理解,千米表示的是长度的一种更大的单位;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其他长度单位的互换方法。
(3)练习和巩固1.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2.对于难度较大的习题,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进行讨论和解答。
2. 吨的认识和学习(1)通过实物感受吨的重量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常见的物品,如书包、地球仪等,让学生感受吨的重量;2.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大小,理解吨表示的是重量的一种更大的单位。
(2)吨与其他重量单位的换算1.让学生回顾和复习千克、克等重量单位;2.引导学生掌握吨和其他重量单位的换算方法,比如1吨等于多少千克;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换算。
(3)练习和巩固1.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2.对于难度较大的习题,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进行讨论和解答。
3. 应用与拓展1.教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计算距离、重量等;2.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习题,让学生进一步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布置的习题等形式进行评价;2.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生沟通等方式进行评价;3.评价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的提升。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千米和吨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千米和吨教学目标:1. 知道千米和吨的概念;2. 会换算千米和米、吨和千克;3. 会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重难点:1. 千米和米的换算;2. 吨和千克的换算;3. 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教学课件、黑板、白板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导入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学习两个新单位——千米和吨,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我们要如何进行换算呢?”2. 通过图片或实物等引出两个单位的概念,让学生建立初步印象。
3. 针对两个新单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a) 千米和米有什么不同?b) 吨和千克有什么不同?c) 这两个单位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Step 2 讲解与实践1. 针对千米和米的关系,通过图示与公式式说明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2. 给学生举例让他们自己尝试换算。
比如:1000米=?千米3. 针对吨和千克的关系,通过图示与公式式说明吨和千克的换算方法。
4. 让学生自己尝试换算千克和吨的等式。
Step 3 拓展练习1. 从生活中选取2-3个实际例子,要求学生利用千米和吨换算方法解决问题。
如:一列货车装了10吨货物,它大约走了800千米,求货车平均每千米运输货物多少吨?2. 设计情景游戏,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巩固新学知识,以便更好地记住和应用。
比如:迷宫游戏中途嵌入换算进去的难题等。
Step 4 总结1. 让学生回归刚才的提问:“你们知道千米和吨是什么吗?我们要如何进行换算呢?”2. 再次强调重点知识与难点。
3.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针对重点难点进行细致解说、拓展,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但需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新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千米和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千米和吨-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
2. 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千米和吨的基本概念。
2. 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
2. 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千米和吨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例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
3.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千米和吨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千米和吨是什么吗?第二步:讲解新课1. 讲解千米和吨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实例讲解1.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
2. 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第四步:课堂练习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答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
第五步:课堂小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强调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第六步:布置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避免死记硬背。
2. 在练习环节,要注意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3. 在课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细节的关注与补充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重点之一是“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
这个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千米和吨的概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2单元 千米和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2单元千米和吨一、教学目标1.了解千米与公里的关系;2.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3.熟悉吨的概念;4.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千米和吨为切入点,重点讲解千米与公里的换算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同时,本单元也将涉及到容量概念,并在计算中应用。
三、教学重点1.千米与公里之间的换算;2.吨的概念;3.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四、教学难点1.应用千米和吨的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2.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五、教学方法1.示例分析法——示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2.实物演示法——通过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3.图表法——通过图表形式辅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应用。
1. 课前准备将已知的班级距离(千米)列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思考千米与公里之间的换算关系。
2. 知识讲解(1)千米与公里的换算在白板上画一个表格,用来记录千米与公里之间的换算关系,再结合实物讲解千米与公里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吨的概念通过展示钢铁、砖块等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吨的概念;并结合工农业实例讲解吨的应用及作用。
(3)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在黑板上列举各种物品的重量,并引导学生通过单位换算方法,将吨与千克之间进行转换。
3. 课后练习(1)练习一某工厂卖出砖块60吨,每辆运输车装载5吨,问需要几辆运输车才能装载所有砖块?(2)练习二某物流公司用40吨的罐车装乳制品,每个罐子能装载250升的牛奶,有多少个罐子才能装满?七、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课后练习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千米和吨的概念,以及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本单元涉及到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实物等形式进行辅助讲解,同时在设计练习题目时,考虑到学生实际应用的情况,增加练习的实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课件、两面彩旗
课时安排
共4课时:
认识千米 1课时
认识吨 1课时
练习三2课时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第1课时)
课题
认识千米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21页例1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吨
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做单位。
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1吨=1000千克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3课时)
课题
练习三(1)
课型
习题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25页第1-5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强化千米及吨的知识。
2.学会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少?
2.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
多少?
3.通常什么情况下用千米作单位?
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三第1题
认真审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三第2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三第3题
(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获取图中信息。
(2)明确问题,独立完成。
(1)引导学生获取题中信息。
(2)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3)全班讨论交流,集体订正。
2.练习三第7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获取汇报讨论,集体订正。
3.练习三第8题
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4.练习三第9题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同桌交流,集体订正。
三、智力冲浪,拓展提高。
大约有多重?40个小学生呢?
2. 说一说:你感觉1吨重吗?自由交流。
3. 估一估:你感觉自己大约有多重?几个跟你体重相同的小朋友大
约重1吨?
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 “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获取图中信息。
(2)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加深对“1吨”的理解。
2. “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认真审题,独立完成。
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
1、导入新课,板题示标。
1. 谈话:过去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今天我们来认识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板书课题,出示
目标)
2、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 生成“吨”的概念
(1)出示书中的场景图,初步感知“吨”这个质量单位。
(2)说明: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做单位。
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3)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吨?(学生踊跃回答,教
3. 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千米及吨的基础知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千米及吨的基础知识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
1、谈话导入,板题示标。
谈话:同学们前两天我们学习了千米及吨的有关知识,究竟学得怎么样呢?今天咱们就来比一比,赛一赛。(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2、知识回顾,课前热身。
提问: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难点
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
1、谈话导入,板题示标。
谈话: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着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很多知识都可以服务于生活,不信大家就来看看吧!(板书课题,口述目标)
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三第6题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4题
(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获取图中信息。
(2)明确问题,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5.练习三第5题
(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2)互提问题,全班交流。
四、智力冲浪,拓展提高。
1. 选择题
(1)每块砖重2千克,( )块砖重1吨。
A. 5 B.50 C.500
2. “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组织交流。
3. “想想做做”第3题。
(1)引导学生获取图中信息。
(2)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4. “想想做做”第4题。
第1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
决问题的方法。再交流想法。
5. “想想做做”第5题。
板书设计
练习三(1)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克 千克 吨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4课时)
课题
练习三(2)
课型
习题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第6-9题及“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3. 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运用千米及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千米
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1千米=1000米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2课时)
课题
认识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23页例2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
2. 估一估:1米大约需要走几步?如果按这样估计100米大约需要走
几步?1千米呢?
3.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4. 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你还能在生活中
找出1千米吗?
四、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1. “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连一连。
(2)交流连的结果,学生参与评价。
1. 课本第25页思考题。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获取题中信息。
(2)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3)班级汇报讨论,集体订正。
2. 明明家、学校、图书馆在一条直线上,从明明家到学校1900米,
从学校到图书馆720米。你能想出它们的位置有几种情况吗?请
你计算出每一种情形下,明明家到图书馆的距离。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
2.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在编写时,没有仅仅局限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更多地要求学生合理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教材从更为广阔的天地里,让学生了解有关千米和吨的知识。
教
学
目
标
1.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学习千米的读法。
(3)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学生踊跃回答,教
师适当点评)
2. 建构“1千米”的概念,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
呢?猜一猜。
(2)想一想:100米的跑道有多长?
(3)算一算:10个100米是多长?
(2)集体订正。
3. “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4. “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 “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6. “想想做做”第6题。
(1)引导学生获取图中信息。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1)双人书桌的长度是120( )。
(2)旗杆的高度是300( )。
(3)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 )跑。
3.今天我们来认识比米长得多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出示
目标)
2、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生成“千米”的概念
(1)出示书中的场景图,初步感知“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2)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
(2)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3)班级汇报讨论,集体讲解。
四、知识补充,开阔视野。
课本第26页“你知道吗?”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练习三(2)
习题讲解
课后反思
(2)3辆汽车同时运煤,2天共运120吨,平均每天( )吨。
A.40 B.60 C.20
(3)张老师2小时行32千米,估计张老师是( )的。
A.步行 B.骑自行车 C.乘汽车
2. 果品公司上午收购苹果25吨,运走9吨,剩下的用一辆载重4吨
的卡车来运,几次可以运完?
五、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4)问:通过计算你知道了什么?(1千米=1000米,1千米里面有
10个100米)
(5)小结:1千米=1000米,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3、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