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体裁常识

中国文学体裁常识

中国文学体裁常识中国文学体裁常识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

下文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文学体裁常识,欢迎阅读参考!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Ⅰ散文这里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专指那些以写真事物为基础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情感为主)和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文体有哪几种

文体有哪几种

文体有哪几种一、诗歌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例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

唐代存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存有了新诗。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

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成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成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成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1、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所指唐以前(主要就是汉魏)的诗歌和恶搞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

它由民歌发展而去,不谋押韵、平仄,用韵民主自由。

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技术创新题,表示新乐府,仍属于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存有严苛的规定。

分后律诗和绝句两类。

3、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后五律和七律。

它在音韵、平仄、句式、押韵上都存有一定规格和建议。

全诗八句,分成首联及、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后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通常指出就是"封盖律诗之半"而变成。

5、楚辞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闻名,以屈原《古诗》为代表,又称"骚体"。

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6、新诗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

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建议努力做到细密、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

歌就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hinet,与"诗云""曲""惹来""叹""篇""阳入"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并无严苛区别。

中国古代文学体裁

中国古代文学体裁

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一)上古神话传说记录上古神话的书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两部:《山海经》、《淮南子》。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辉》,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撰。

(二)先秦散文1.儒家经典:1“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五经”和《趣》称作“六经”又称六艺。

2.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西汉)。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3.诸子散文:【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存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

【孔子】名丘,字仲尼,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论语》一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录弟子编制成。

《论语》为语录体,列入"四书"之一。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一书由墨子及其弟子所著,记录了墨子的言行和事迹,语录体。

【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

《庄子》名《南华经》,现存33篇,由庄子及其门人所撰。

【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

【韩非】哲学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著《韩非子》。

【吕不韦】秦相,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圉寇),战国时郑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先秦诗歌(1)【《诗经》】本表示《诗》,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于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篇,故亦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编成为“风”“雅”和“赞歌”三个部分。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它与《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2)屈原——《楚辞》——“楚辞”1.两汉散文【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体裁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体裁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体裁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和发展。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古代文学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体裁,其中一些仍然影响着现代文学。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体裁,包括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

首先,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

中国古代诗歌以其精炼、含蓄和意境丰富而闻名于世。

古代诗歌的形式主要有五言诗和七言诗,即每行五个或七个字。

唐代被誉为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和白居易等在这个时期活跃。

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抒发,以及对爱情、友情和壮志的歌颂。

诗歌在古代被广泛流传,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其次,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另一重要体裁。

散文是一种自由散漫的文体,与诗歌相比更加注重文字的流畅和行文的自然。

中国古代的散文主要包括古文和骈文。

古文是指古代的散文作品,它以叙事、议论和描写为主,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骈文则是一种特殊的散文形式,它采用了平行句式和对偶结构,语言华丽而富有节奏感。

中国古代的散文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论语》、《庄子》和《红楼梦》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另外,戏剧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戏剧主要包括京剧、昆剧、豫剧等。

这些戏剧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和音乐元素而闻名于世。

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剧形式之一,它综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以及精心设计的服装和化妆,以达到表现角色情感和故事情节的目的。

昆剧和豫剧则分别源于江南和豫剧,它们在表演风格和音乐元素上各具特色,丰富了中国古代戏剧的多样性。

最后,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

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但真正发展壮大是在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小说主要包括传奇、志怪、笔记和长篇小说等。

传奇是一种短篇小说形式,以奇闻异事为题材,富有幻想色彩。

志怪则以神怪、妖魔为主题,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

笔记则是一种记录个人经历和见闻的散文形式。

文章体裁分类(四大类)一、诗歌:诗、词、曲、民谣等。

文章体裁分类(四大类)一、诗歌:诗、词、曲、民谣等。
2. “中流击水”这一情景有何象征 意义, 蕴涵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击水三千里!--毛泽东
全词小结
下阕:
携来百侣同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追忆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感怀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当忆 年 革 命 盛 景 往感 昔 壮 志 豪 情
诗歌鉴赏
1、形象 2、语言 3、表达技巧 4、思想内容和感情
沁园春·长 沙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迈气 概
环境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前看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中 抒 问苍茫大地,
情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过渡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峥 忆嵘岁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竟自由。
生情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生济世沧桑之情
峥嵘岁月图
携来百侣曾游。
这两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一、文体常识
1、诗歌文体
诗歌文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诗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具有节奏感、韵律感、寓意深刻等特点。

诗歌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如屈原、柳宗元、李白、杜甫等。

2、散文文体
散文文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简短的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流畅、清晰、深刻的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体之一。

散文文体有许多优秀的作家,如韩愈、柳宗元、王勃、陆游等。

3、小说文体
小说文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故事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情节曲折、描写细腻、情节感人等特点。

小说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许多优秀的小说家,如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等。

二、文学常识
1、文学史
文学史是指文学活动的历史,是文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研究文学的历史发展、文学趋势及文学发展的规律的重要科学。

文学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以及文学的演变规律。

2、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指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从而更好地鉴赏文学作品。

3、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指对文学作。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

两分法:韵文与散文三分法: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五分法: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小说剧一、诗歌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1、特点(1)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语言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4)形式以行为单位,分行根据节奏。

2、起源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以及祭祀颂词,是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礼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

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

3、中国诗歌发展《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新诗4、表现手法古代:赋(直接陈述)、比(比喻)、兴(托物起兴)现代:比拟、夸张、借代5、古诗分类按音律分:古体诗、近体诗、词、曲。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文学四大分类1.诗歌(1)诗歌的概念诗歌是我国最早是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民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在形式上,一般以“行”为单位,分行排列。

(2)诗歌的基本特点①高度的概括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饱含着浓烈的感情,诗歌充分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③形象性,诗歌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④诗歌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3)诗歌的分类按题材: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按音律:古体诗(楚辞体、乐府诗等)、近体诗(律诗、绝句)、词、曲。

(4)诗歌的发展《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近代诗、新诗2.散文(1)散文的概念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能够迅速的反映现实生活。

(2)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见有抒情成分。

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法。

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这种说理常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

(3)散文的特点①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②意境深邃。

“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文章所借助的某种形象。

作者只有使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达到有机融合,才能使散文的主题深刻。

③语言凝练。

散文的语言清新隽永,充满诗情画意,又简明而生动、言近而旨远,往往带有哲理。

④表现手法灵活,富于变化。

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1.诗歌(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其主要特点是: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③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2)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若干类别。

按国别分,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中国诗歌按时代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中国古代.诗歌按体例分,分为诗、词、曲;中国古代的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l字以上);(1997年全国已考)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又叫套曲);新诗又可分为自由诗和用旧形式写成的新诗。

(3)古代诗歌与新诗古代诗歌是泛指古代文学长河中用文言写成的韵文,即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曲。

新诗指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以后出现的诗歌。

(4)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996年全国、2001年春季已考)古体诗主要是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不固定、每行诗字数不固定、每首诗的用韵不固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它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主要指初唐形成的律诗和绝句,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固定、每行诗字数固定、每首诗的用韵固定。

(5)诗、词、曲的区别诗、词、曲都是韵文,其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

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它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

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灵活,句中经常添加衬字等。

(6)新诗中的自由诗和旧体诗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并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其中用白话写的大致押韵、形式自由的诗叫做自由体诗,如《天上的街市》、《大堰河——我的保姆》、《王贵与李香香》等。

二、文学的分类

二、文学的分类

二、不同体裁的著作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中国五大文学体裁和古典体裁
序(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 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 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 (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 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 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 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 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我们学过的“序言”有: 《〈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 《伶官传序》等。 赠序 文体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 《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 序云。”其后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 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 序》。
第一单元
文学
二、文学的分类
二、文学的分类
一、文学的体裁 二、不同体裁的著作
一、文学的体裁
四大体裁

文学体裁及分类

文学体裁及分类

第一部分:四大文学体裁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

一、小说1.小说的概念及分类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短篇和中篇。

按照体例格式,可分为书信体小说、日记小说、章回体小说、系列小说等。

按照内容的不同,小说可分为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谴责小说、心理小说等。

2.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

小说的情节,首先要完整,从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要求有完整的情节。

其次要紧凑,即做到简练而不冗繁、集中而不分散,主线鲜明,可有适当的跳跃却并不中断。

第三要新颖,即不落俗套,这样可以避免读者“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乏味感。

为了使小说引人入胜,情节应生动曲折;同时,小说运用细节描写,它是使情节丰富的重要手段。

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应该通过对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直接描写,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塑造人物是小说的重要任务。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糅合熔铸而成的,因此,小说所刻画的人物,被称为“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

环境是小说第三个要素。

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

小说人物总是生活于特定环境,环境总是为特定人物服务的。

环境和人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首先,环境创造人物。

环境不仅仅是人物生存的场所,还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动因。

其次,人物也创造了环境。

人物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同时又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环境。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文学常识文学体裁类别

文学常识文学体裁类别

文学常识文学体裁类别导语: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

Ⅰ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行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1.诗歌(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其主要特点是: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③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2)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若干类别。

按国别分,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中国诗歌按时代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中国古代.诗歌按体例分,分为诗、词、曲;中国古代的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l字以上);(1997年全国已考)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又叫套曲);新诗又可分为自由诗和用旧形式写成的新诗。

(3)古代诗歌与新诗古代诗歌是泛指古代文学长河中用文言写成的韵文,即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曲。

新诗指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以后出现的诗歌。

(4)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996年全国、2001年春季已考)古体诗主要是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不固定、每行诗字数不固定、每首诗的用韵不固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它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主要指初唐形成的律诗和绝句,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固定、每行诗字数固定、每首诗的用韵固定。

(5)诗、词、曲的区别诗、词、曲都是韵文,其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

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它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

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灵活,句中经常添加衬字等。

(6)新诗中的自由诗和旧体诗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并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其中用白话写的大致押韵、形式自由的诗叫做自由体诗,如《天上的街市》、《大堰河——我的保姆》、《王贵与李香香》等。

四大文学体裁

四大文学体裁

四大文学体裁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种文学创作体裁。

四大文学体裁之诗歌
诗是一种具有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又称诗歌。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它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

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

四大文学体裁之散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

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四大文学体裁之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浪漫青春、游戏竞技等。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四大文学体裁之戏剧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中华传统文学的主要体裁与风格特征

中华传统文学的主要体裁与风格特征

中华传统文学的主要体裁与风格特征中华传统文学源远流长,各式各样的体裁与作品在不断地发展、演变,然而,中华传统文学的主要体裁却是有着一定规律可循的。

本文将就中华传统文学的主要体裁与风格特征进行阐述。

一、古诗词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学的代表性体裁之一,而唐诗则是古诗词发展的一个高峰。

唐诗风靡全国,其词章宛转抑扬,意境华美,令人陶醉。

唐代的王之涣和杜甫分别以《登鹳雀楼》和《春望》两篇文章创作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

而宋词则在唐诗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佛教文化和爱情哲学,使得宋词更显细腻、含蓄。

二、散文散文是中华传统文学的一种类别,没有固定的押韵、格律和字数等要求,常常是一种抒发感情、抒发思考的文学风格。

古文辞格是中国传统散文的典范,因其用字、表达方式、章法等均有着确凿的规律性。

明代的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育家王井泉曾说过:“古文讲究精炼、妙于心迹,现代文则讲究自然、妙于言辞”。

这一点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传统散文的含蓄与精致。

三、戏曲戏曲是中国传统文艺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了《长恨歌》的曲子。

中国戏曲有曲艺、说唱、舞蹈、杂技等多种表现形式。

戏曲的叙事手法,在丰富性以及独特性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四、小说小说是一种主要通过叙事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

小说的诞生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而《红楼梦》则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巅峰之作。

中国古典小说的突出特点是它继承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长处,如画龙点睛、孕育意味等写作技巧,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文学的表现手法,如写实性、虚构性等,在叙事技巧方面达到了新高度。

总结中华传统文学之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的主要体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

无论是古诗词、散文、戏曲还是小说,它们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让世界赞叹。

正因为如此,中华传统文学才能够留存千年、不断地绽放着绚烂的文化华彩。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
3
小说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红楼梦》(曹雪芹)、《平凡的世界》(路遥)
4
戏剧
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包括话剧、歌剧、舞剧等。
《雷雨》(曹禺)、《茶馆》(老舍)
5
寓言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通常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来传达某种道德或哲理。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
序号
文学体裁
特点与描述
代表作品
1
诗歌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静夜思》(李白)、《春晓》(孟浩然)
2
散文
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素有“美文”之称。
《背影》(朱自清)、《荷塘月色》(朱自清)
《阿房宫赋》(杜牧)、《前赤壁赋》(苏轼)
《庄子·逍遥游》中的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6
童话
专为儿童创作的,以夸张、拟人等手法编写的,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
7
传记
记录个人生平事迹的文学体裁,通常包括传记文学、回忆录等。
《史记》(司马迁)、《苏东坡传》(林语堂)
8
报告文学
以真人真事为创作素材,通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化处理,形成具有报告性和文学性的文学作品。
《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9
民间故事
在民间流传的,具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口头文学作品。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
10
骈文
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王勃)
11

文章文体知识大全

文章文体知识大全
中国报告文学的三部里程碑作品《包身工》、《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
七、戏剧
综合性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指话剧。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
戏剧的语言包括对白、独白;舞台说明。
结构:"四折一楔子","楔子"是说明或介绍人物,联系情节的。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元杂剧的角色:"末""旦"等。
1.说 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初中阶段所学的有《马说》《爱莲说》等。
轶事小说用于记叙魏晋以来崇尚清谈的知识分子的狂放传闻和轶事是一种小说
文章文体知识大全
文章文体知识大全
一、 诗歌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2.表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我们初中课本所选诸葛亮的《出师表》即“表”中范例。

中国文学体裁

中国文学体裁

中国文学体裁
中国文学具有丰富多样的体裁,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国文学体裁:
1. 诗歌:中国古代的诗歌以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唐代的《全唐诗》等。

现代的诗歌体裁也有很多变化,包括自由诗、律诗等。

2. 散文:散文是以散乱的方式写作,不受格律的束缚。

中国古代的散文有骈文和赋文等形式,代表作品有《庄子》、《韩非子》等。

现代的散文包括杂文、随笔等。

3. 小说:中国古代的小说非常丰富,有志怪小说、传奇小说、笔记小说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红楼梦》,其他代表作品还包括《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现代的小说体裁更加多样,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科幻小说、言情小说等。

4. 戏曲:中国传统戏曲有京剧、昆曲、豫剧、粤剧等多种类型,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曲艺形式而闻名。

代表作品有《红灯记》、《西施》等。

5. 故事:中国的传统故事非常丰富,包括神话、寓言、传说等。

代表作品有《山海经》、《聊斋志异》等。

6. 传记:传记是以描述人物生平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形式,记录了历史上的名人、英雄、政治家等的事迹。

中国古代的传记有《史记》、《资治通鉴》等,现代的传记也有很多出色的作品。

这些只是中国文学中的一部分体裁,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如议论文、科技文学、报告文学等。

每个体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多样性。

文章体裁分类

文章体裁分类

文章体裁分类【2 】有塑造形象的是文学作品:四大类一.诗歌:诗.词.曲.平易近谣等.二.散文:描述出对社会.人生.天然界的特别感悟.三.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反应社会生涯.四.戏剧:指脚本.戏剧文学.片子文学(神话.传奇.寓言.童话.平易近间故事等可列入小说类)没有塑造形象的是一般适用文章:四大类一.记叙文:消息.通信.特写.人物专访.传记.记人叙事.二.解释文:解释具体事物或事理,介绍科技常识.地理状况等.三.群情文:对人或事揭橥本身的意见.主意.意见或批评对方不雅点.有时评.社论.按语.杂文及不雅后感.读后感等.四:应用文:固定格局.固定用处.专门对象.手札.通知.启事.查询拜访报告.借单.申请书等.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情势的身分之一.一切文学作品的思惟内容都要经由过程如许或那样的体裁来表现,没有体裁的文学作品是不消失的.这如同人们做衣服,必定要相机行事,选择必定的样式.在文学成长的汗青上,消失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例如神话.史诗.寓言.行情诗.叙事诗.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悲剧.喜剧.正剧.抒情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文学体裁的产生和演化,都有必定的社会依据和它本身的成长纪律.写作手段属于艺术表现手段(即:艺术手段和表现手段,也含表达手段(技能)),常见的有:夸大,比较,比喻,拟人,悬念,照顾,联想,想象,顿挫联合.点面联合.动静联合.叙议联合.情景融合.衬托比较.伏笔照顾.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直言不讳,衬托.衬着.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寄意.咏物抒情等.表达方法就是常见的论述.描述.抒情.群情和解释.(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段).修辞手段就是常见的比喻.比较.比拟.对偶.借代.夸大.互文.双关.反问.设问.重复.反语.引用等.中国古典文学体裁分为:诗和文,文又分为韵文和散文.现代一般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中国的抒情诗和散文(称为古文)最早而比较蓬勃.西方则分为:诗歌与散文两个根本类型.叙事诗和戏剧成熟较早,此外小说比较蓬勃.答案补充最常见的写作手段有:夸大.比较.比喻.悬念.照顾.联想.想象.顿挫.动静联合.寓景于情.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段就是修辞格的应用,常见的修辞格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大.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以上8种为大纲划定必须控制的修辞格),以及重复.双关.反语.引用.比较.衬托(映衬).顶针(顶真.连珠).移用.通感.婉曲.回文.呼告.互文等.体裁常识包括:记叙文.群情文.解释文.应用文等四个方面的常识.(一).记叙文是以记叙.描述为重要表达方法.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重要内容的一种体裁.1.记叙文的分类(1)从内容及表达方法分:①简略记叙文②庞杂记叙文(2)从写尴尬刁难象的不同分:①以写工资主的记叙文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二).解释文以解释为重要表达方法,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况.性质.构造.功效.制造办法.成长进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体裁.1.解释文的分类从解释对象(内容)分①实体事物解释文②事理解释文③科学小品文从说话表达方法分①平实解释文②文艺性解释文2.解释文的特色(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2)构造上具有清楚的层次性(3)说话上具有周密的精确性(三).应用文应用文是一种符合日常生涯.工作及进修的现实须要,具有必定格局.篇幅短小.简明通俗的适用体裁.1.应用文的种类(1)手札类一般手札.专用手札(感激信.表扬信.慰劳信.介绍信.公开信.证实信.申请书.建议书.倡议书.聘任书).电报.汇款(2)笔记类日志.念书笔记(3)公函类通知.传递.报告(查询拜访报告.科学报告).请示.筹划.总结.会议记载(4)宣扬类告白稿.演讲稿.板报.消息.通信.产品解释书(5)通告类启发.海报(6)礼节类请帖.祝辞(贺信.贺电).唁电.唁函.(7)契据类条据(收据.借单.领条.欠条.告假条.留言条等).合同(协定书).公约.(8)传志类传记.地方志.家史(校史.村史)(四).群情文群情文是以群情为重要方法,经由过程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不雅点和主意的常用体裁.(1).群情文的分类按内容目标分:①一般性政论文②评论③杂文(漫笔.杂谈.笔记)④读后感按论证方法分:①立论文②驳论文二.文学体裁(又称文学样式)文学体裁,是指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大文学样式.(一).诗歌是人类社会最早消失的一种文学样式(二).散文是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1).散文的种类①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的成分)②抒情散文:以抒发生发火者情感为主的散文③群情散文:以说理为主的散文(三).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间,经由过程完全的故工作节和具体的情况描述来反应社会生涯的一种文学体裁.(四).其他体裁(1)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2)寓言: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3)神话故事(4)平易近间故事(5)传奇(6)回想录(五).戏剧。

文体知识大全

文体知识大全

文体知识大全一、诗歌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

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

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1、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

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

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3、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

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

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5、楚辞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化,大量用"兮"字。

6、新诗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

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

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特点:①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塑造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体裁分类大全1.诗歌(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其主要特点是: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③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2)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若干类别。

按国别分,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中国诗歌按时代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中国古代.诗歌按体例分,分为诗、词、曲;中国古代的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l字以上);(1997年全国已考)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又叫套曲);新诗又可分为自由诗和用旧形式写成的新诗。

(3)古代诗歌与新诗古代诗歌是泛指古代文学长河中用文言写成的韵文,即这一历史时期的诗、词、曲。

新诗指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以后出现的诗歌。

(4)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996年全国、2001年春季已考)古体诗主要是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不固定、每行诗字数不固定、每首诗的用韵不固定;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它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主要指初唐形成的律诗和绝句,其主要特点是每首诗行数固定、每行诗字数固定、每首诗的用韵固定。

(5)诗、词、曲的区别诗、词、曲都是韵文,其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

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它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

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灵活,句中经常添加衬字等。

(6)新诗中的自由诗和旧体诗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并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其中用白话写的大致押韵、形式自由的诗叫做自由体诗,如《天上的街市》、《大堰河——我的保姆》、《王贵与李香香》等。

与新诗相对的,用文言写成的格律诗以及词、曲统称为旧体诗,如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沁园春·雪》、陈毅的《梅岭三章》等,这些形式是旧的,但其内容是现代的,人们习惯地把它比作“旧瓶装新酒”。

(7)歌、行、吟“歌”、“行”、“吟”是古体诗的标志,都指古代诗歌体裁,它们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等一般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8)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指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

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以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但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如《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9)律诗与绝句律诗与绝句的区别主要在句数上。

绝句又叫“截句”,每首诗只有四句,偶句押韵和押平声,它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每首诗共有八句,除了偶句押韵与押平声外,颔联和颈联都必须对仗。

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10)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抒情诗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来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常常是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即使有某些片断的景物描写,也是为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叙事诗是用诗的形式来描述事件、塑造人物、反映社会生活的。

与抒情诗相比,叙事诗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说理诗从广义上讲包含在抒情诗中,它主要是借助景物描写来阐述深刻的道理。

(11)词牌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题是就内容而言的,它是词的内容的精炼,是一首词的眼睛。

词牌是就形式而言的,是一首词曲调的名称。

(12)豪放词与婉约词豪放词和婉约词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

代表作品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内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代表作品有李清照的《声声慢》、柳永的《雨霖铃》等。

(13)散曲散曲是金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其体式和词相近,都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

它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它少则两曲,多则不限。

每一套都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全套曲必须有同一个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

用多少遍没有规定,顺序一般倒写。

各“煞”前有配曲,最后用“尾”结束全曲。

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含“天净沙”一曲,是小令。

再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其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它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1998年全国已考)(14)元杂剧元杂剧是在宋金时期诸宫调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

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在结构上包括四折一楔子。

每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一幕,每折戏只能用一个宫调,如《窦娥冤》就是旦本戏,而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

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

白是人物的对白、独白、旁白、带白。

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末(男子)、外末(老年男子)、净(花脸)、旦(女角色)、正旦(女主角)、卜儿(老妇人)、丑(小花脸或大花脸)等。

(15)宫调、曲牌宫调是音乐术语,是音乐的一种调式。

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

不同的是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如《窦娥冤》中的《耍孩儿》、《鲍老儿》、《叨叨令》、《端正好》、《=滚绣球》、《一煞》、《二煞》等都是曲牌。

(16)旦、末、丑、外、仆儿旦、末、丑、外、仆儿都是元杂剧中的角色名。

旦扮演女主角,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

净又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等。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

外扮演老年男子。

卜儿扮演老年妇女。

(17)科、白科和白都是元杂剧剧本的组成部分。

“科”也叫作“介”,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称式、武打和舞蹈动作等。

“白”就是宾白,是剧中的说白部分,在元杂剧中占有重要地位。

宾白又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等。

(18)对联对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上联最后一个字一般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9)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言代表字,四言就是每句诗四个字;五言即每句诗五个字,七言即每句诗七个字,杂言即每句诗字数不等。

古代诗歌以五言、七言为最多。

(20)押韵无论古诗还是新诗,都是讲求押韵的。

所谓押韵,是指诗歌词赋的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桂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2.小说小说是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

(1)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及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2)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

(3)小说的环境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

(4)小说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小说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篇幅及其容量分,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

按内容分可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例分,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

按语言形式分,可分为文言小说、白话小说等。

(5)小说的发展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上古到先秦两汉,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我国古代小说萌生于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的小说初具规模,主要作品有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唐代出现了传奇。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著名传奇有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

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

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它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

如《玉堂春落难逢故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等。

明、清出现了章回体长篇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的古代小说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一批不朽的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

(6)我国古典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3.散文散文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

现代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古代散文是指除韵文以外的所有文体。

甲.现代散文现代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议论成分的散文,称为叙事散文,它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游记等,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抒情散文是指以表现对生活的感受、抒发思想感情为主的散文,如朱自清的《绿》、《春》等;议论散文是以议论、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的散文,杂文、小品文都属于此类,如《文学和出汗》、《为自己减刑》等。

乙.古代散文古代散文的外延是相当广的概念,赋、骈文、辩、说、论、奏议、序跋、赠序、铭、祭文、杂记、童话、民间故事、寓言、传说、传奇等,都属于散文的一类。

(1)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