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中国园林史概述

中国园林史概述
特征:狩猎、通神、生产、游憩,具有园林的雏形。
代表园林:周文王灵囿 “台”即用土堆筑而形成的高台,《吕氏春秋》:“积土四方而高 曰台”,它的用处是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 《白虎通·释台》——“考天人之际,查阴阳之会……”
二、皇家园林的形成——秦汉宫苑(发展)
(1)历史背景: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 (2)意识形态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
发挥“点景”、“引景”和“观景”的作用。
艮岳的营建,是我国园林史上的一大创举,是一个典型的山 水宫苑,成为宋以后元、明、清官苑的重要借鉴。
全盛期园林总体特征概述
(1)皇家园林: 规模宏大 形成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
• (2)私家园林:
a.艺术性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和 局部的细致处理
2、造园艺术成就
① 筑山—构思奇特,精心经营。万岁山居于整个假山山系的 主位。
②置石—千姿百态,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 ③理水—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
部形态:河、湖、沼、溪、涧等。
④动植物—珍奇丰富,且成为景题对象,平添诗情画意。 ⑤建筑—包罗全部建筑形式,建筑布局从造景需要出发,充分
明 北


包括现在的

故宫、中南

海和北海以

及景山等


(1)清代皇家园林
重点:离宫御苑 主要成就: 融糅江南民间园林的意味、皇家宫廷的气派、大自然
的生态环境的美姿为一体。
三山五园: 三山——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
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 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
主要的分布区域?
园林这个新的园林类型

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简史

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简史

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简史中国古代风景园林起源于公元前1644年至公元前221年的秦朝时期。

当时的皇帝秦始皇为了表达自己的皇权,修建了许多宏伟的园林作为皇家居所和陵墓。

这些园林以宏大的规模、雄伟的建筑和精美的景观装饰而著名。

随着秦朝的灭亡,中国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直到公元206年至220年的东汉时期,风景园林才得以恢复和发展。

东汉时期的园林多以山水为主题,以山峦、池塘、岛屿等自然景观来营造幽静的环境。

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致的细节而闻名,被视为艺术和文化的象征。

随着东汉朝的衰落,中国又陷入了混乱和割据的时期。

直到公元618年至907年的唐朝时期,风景园林才再次得到重视和发展。

唐朝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美学和艺术性,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汴京市一带的府苑,以其华丽的建筑、精致的雕刻和优雅的花园而享有盛名。

进入宋朝时期(公元960年至1279年),中国风景园林达到了巅峰。

宋朝时期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自然和小品化,以山水景观为主题,突出自然的美和意境的表达。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风景园林如杭州西湖、苏州园林等得以建造,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到了明朝时期(公元1368年至1644年),风景园林进入了一个时期。

明朝时期的园林设计更加侧重于艺术和清雅的氛围,常常采用仿古的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北京的明十三陵、承德避暑山庄等。

清朝时期(公元1644年至1912年)是中国风景园林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清朝时期,园林设计更加注重大规模和宏伟的建筑。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北京的颐和园和山西的悬空寺。

近代以来,中国风景园林继续发展,并融入了现代建筑和设计的元素。

许多新的园林建筑如上海的外滩等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并成为了城市的地标。

总结起来,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兴衰和演变,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意境。

这些园林不仅仅是美的表现,更彰显了中国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如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

至于中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它们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

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说,以下一些特点是应当了解的。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综合反映,在历史上却长期为统治阶级和达官贵人所占有享用。

但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之后今天已经被我们所继承和发展,而为中国广大人民所享用了。

为了能简要地说明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现根据历史文献和现存古代园林遗址的考察,循其明显的规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概述之。

先秦秦汉此时期或可称为“自然时期”,是从“囿”到“苑”的发展时期,约相当于距今三四千年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殷商西周时代。

早在原始时代,当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先民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渔猎,后来慢慢进化到种植定居,驯养了一些野生动物,比如猪、犬、羊等,种植了一些植物,比如禾、麦、稻、获等。

园林文化知识点总结大全

园林文化知识点总结大全

园林文化知识点总结大全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和风景园林艺术的典范。

园林文化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书画艺术、建筑学和园林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古代中国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这里将对园林文化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园林文化的起源发展、代表性园林建筑、园林文化的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等内容。

一、园林文化的起源和发展1. 中国园林文化的起源中国园林文化起源于古代人们对自然景观的崇敬和追求。

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的古代宫苑和庙堂园林,如尧舜禹的宫苑园林、商王庙园、周文王庙堂园等。

2. 园林在汉代的发展汉代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兴建了许多大型的宫苑和园林建筑,如汉武帝的长乐宫、汉光武帝的鸡鸣寺、汉元帝的鸿光寺等。

这些园林建筑不仅在规模上有所扩大,而且在造园技术和艺术造诣上也有所提高。

3. 园林在唐代的繁荣唐代是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兴建了许多规模宏大、景致优美的园林建筑,如唐玄宗的天宁寺、唐玄宗的华清池、唐肃宗的丽景山等,这些园林建筑成为了唐代文人雅士游赏诗词的创作题材。

4. 园林在宋代的兴盛宋代是中国园林建筑继唐代之后的又一全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兴建了许多以山水和林木为主题的园林,如岳麓书院、林则徐纪念园、醉翁亭等。

这些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风景园林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二、代表性园林建筑1. 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市郊,是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园林之一。

颐和园以山水为主题,将自然山水和人工建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万园之园”、“北国江南”的美誉。

2. 留园留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古代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之一。

留园以水景为主题,园内以水面、亭台和假山为主要景观,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精髓和艺术风格。

3. 庐山庐山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著名园林之一。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1

第七章  中国古典园林1

三.建筑与构筑物 建筑是园林的眼睛。园林建筑多分散、穿插、 隐藏于山水景观之间,它可行、可观、可居、可 游,兼具实用和点缀风景等多重功能,使人在有 限的空间内欣赏到无限空间的景色。 (1)厅堂。是园林中主体建筑,为待客或集会的 场所. (2)楼阁。是园林内的高层建筑,多设于厅 堂之后或依山傍水之处。 (3)书房斋馆。多建于偏僻、幽静或高爽之 处,是休息、静养、攻读和存书之处。 (4)榭。是一种三面临水的建筑。多开敞或 设窗扇,供人游憩、眺望、赏鱼、观花等。
北海公园
皇家园林的特点:规模宏大, 皇家园林的特点:规模宏大, 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பைடு நூலகம்真山真水较多, 富丽堂皇,建筑体形高大。 富丽堂皇,建筑体形高大。
拙 政 园 的 长 廊 、 假 山
私家园林的特点:规模较小, 私家园林的特点: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 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 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 的色彩。 的色彩。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特 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要造景手法 中国现存著名园林
色、与分类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重点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及构景手法; ☆掌握我国现存主要的皇家园林和苏州园林的主要 特点。
二、古典园林的特色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造园艺术, 师法自然” 造园艺术 师法自然” 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 “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 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二是每个山水景象 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2.分割空间,融于自然 分割空间, 分割空间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树木花卉, 树木花卉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 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 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现“ 然——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天人合一”的民 这是中国古典园林体现 天人合一” 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 族文化所在,是独立于世界之林的最大特色,也 是具有永恒艺术生命的根本原因。 是具有永恒艺术生命的根本原因。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七章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依据文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开始了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树木、鸟兽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

最初的形式为囿。

囿是指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曾建“灵囿”。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

自然山水园林已经萌芽,而且在园林中构亭营桥,种植花木。

园林的组成要素都已具备,不再是简单的囿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中的转折点。

佛教的传人及老庄哲学的流行,使园林转向崇尚自然。

私家园林逐渐增加。

唐宋时期园林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地主阶级的诗意化生活要求。

另外,唐宋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无论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造上,都达到了高峰。

现在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代,这些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

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

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园林建筑,顺应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一、萌芽与形成期中国古典园林的萌芽期主要包括原始社会与先秦奴隶时期及秦汉时期,这个时期的园林建筑主要就是以皇家及贵族的宫苑为主,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依托。

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萌芽时期的一个转折期,园林从商周时期娱神的“高台”形式转变成建筑群的形式,并且随着制造技术的提高,建筑结构也变得相对清晰明了化,加之以文化艺术领域出现短暂的活跃期也使园林艺术在性质上有一个根本性的提高,园林审美观初步形成。

道路秦汉时期,园林则成为了帝王游乐生活的地方。

这个时期的园林不仅在布局上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思想建造,并且在建造意境上也形成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如秦始皇为了达到长生不老,模拟蓬莱神话中的“一池三山”的布局形式建造园林,尽管这只就是个人的意识行为,但这种性质却确定了山水园林的主体地位。

1、秦汉时期,私人园林也有发展,民间构住宅旁建造的小园林也就是相当普遍的。

在私人宅邸中,人们对庭院布置相当重视,庭院的绿化已经成为宅邸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先秦时期,造园行为已经初具规矩与规模,在原先以生存为目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娱乐、游戏及祭祀等建筑。

这时期的园林大都设置了高台,其目的就是为了通神明、察灾情等,但就是后来随着园林中景致成分的提高,高台的游赏作用逐渐被强调了出来。

3、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先民们学会耕作,建立村落。

这时候的园林更多的就是为了遮蔽风雨,实用性意义更强。

而这种以居住为目的的造园活动最初的建园意识则就是对于环境的改造,如栽花植树等。

二、转折期转折期主要就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这三百多年的动乱时期里,各地大小政权分裂割据,都纷纷在自己的首都修建宫苑,这就形成了一个园林兴建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布局更趋规范化,南北中轴线的形式开始更加清晰化,贵族与贫民分割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一些功能性的建筑也与居住区分隔开。

这时期私家园林也开始兴起,由于这时期盛行的山水田园风情,加上一些文人作诗来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所以私家园林在这时期主要以山水为主题,形成一种新的园林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我国园林发展历史阶段

我国园林发展历史阶段

一、发展简史(一)、我国园林起源于商周时期商周时的园林叫做“囿”,是供帝王、后妃、大臣及奴隶主贵族们游览、观赏及打猎的地方。

从商周到秦代,“囿”的范围一般都很大,《孟子》中记载,周“文王有囿方七十里”,“囿”中饲养珍禽异兽,栽种名贵花木,还要修建大量的楼台殿阁,供统治者享受。

(二)、秦汉时期大筑宫苑秦汉时,帝“囿”改称“苑”或“苑囿”、“宫苑”。

“苑囿”就是古代的帝王园林。

秦汉时期“苑囿”规模极大,如《三秦记》中记载,秦时在咸阳筑上林苑,“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

”汉武帝把秦的上林苑又扩大充实,在园中建离宫七十余所,名花异草、珍禽异兽莫不具备。

汉武帝又经营了规模更为宏大的甘泉苑,周围五百四十里,苑内宫殿楼台不下百余处。

他还在建章宫内开辟了太液池,池中造海上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开创了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主要模式,此种造园手法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模仿,延续了两千多年。

(三)、魏晋的转型时期这一方面是受我国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动荡,玄学受崇。

这一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受宗教玄学思想的影响,当时贵族士大夫阶层追求精神解脱,陶醉于山水园林之中,尤其钟爱自然山水。

(四)、唐宋为成熟时期唐宋时期是我国造园艺术的成熟时期。

这一时期,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人园林,都规模空前。

唐时的大明宫、兴庆宫、华清宫,宋时的艮岳等,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建筑辉煌。

(五)、明清时期为造园高峰明清时期造园艺术达到高峰。

这一时期,一是造园理论成熟。

明末吴江人计成是我国杰出的造园艺术家,他著的《园冶》一书,是我国最杰出的一部造园艺术专著,从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叠石、借景等十个部分,全面评述造园手法艺术和经验技巧。

二是园林规模前所未有。

二、中国园林特点概括起来主要为三大方面:一是崇尚自然,二是追求三境,三是构景手法多样。

(一)、崇尚自然中国园林艺术的灵感来源于自然山水,“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式造园艺术的基本准则。

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一、古代园林时期我国古代园林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园林主要是贵族、皇帝的玩乐之地,如周代鲁国的芷池、汉代西汉的乐园、唐代长安城内的花园等。

在唐朝,玄宗时期的麟德殿、泰华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高峰。

二、宋代园林时期宋代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黄金时期,宋代园林主要分为两类:宫廷园林和私家园林。

其中,宫廷园林多由皇帝下令修建,如南京的钟山、扬州之瘦西湖等。

而私家园林则由一些富家豪门建造,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

三、明清园林时期明清时期,中国园林发展进入了又一新阶段。

明代早期,园林主要分为宫内园林和官家园林两类,如紫禁城的景山公园、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到了清代,私家园林的建设达到了鼎盛期。

著名的园林有杭州的西湖、苏州的拙政园、重庆的园博园等。

四、现代园林时期20世纪初,中国的园林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早期的现代园林主要以公园、广场、绿地为主,如北京的天坛公园、上海的人民广场等。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园林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各种主题公园、景区、庭院式社区成为新的建设热点。

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园、昆明的滇池风景区、杭州的千岛湖等。

五、未来园林发展趋势当前,中国的园林建设正面临大规模的转型与更新,未来园林的发展趋势可从多维度来看:1.节约资源、环保、低碳趋势。

未来园林建设需要着重突出节约资源、绿色环保、低碳环保等特性。

2.向智能化、数字化、智慧化发展。

未来的园林建设,需要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VR/AR等,实现从设施管理到用户需求精准匹配、从菜单选项到语音导览的智能化。

3.探索多元化、全周期服务的道路。

未来园林不能只是静态的景点,应该尝试与旅游、教育、社区、精神文化相结合,发挥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作用。

同时,园林的建设应该关注全周期服务,从设计、建设、管理及养护等全链条角度,提供高品质的持续服务。

在未来,中国的园林建设将会更加多样化、化、创新化。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一、先秦时期(起源阶段)1. 起源背景2. 功能特点- 这一时期园林的功能以实用为主,如狩猎、通神等,但也开始有了初步的观赏游乐性质。

二、秦汉时期(发展阶段)1. 园林规模与类型的发展- 汉代的园林类型更加丰富,除了宫苑外,还有私家园林的出现。

西汉的上林苑是这一时期宫苑的代表,它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园林,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灞、浐、泾、渭、沣、滈、涝、潏八水出入其中。

苑内有众多的宫、观等建筑,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一个集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

2. 园林造景手法的初步形成- 在造景手法方面,秦汉园林开始注重对山水的利用和改造。

例如上林苑中,既有天然的山水地形,又有人工开凿的池沼,如昆明池。

同时,园林中建筑的布局也开始与山水相结合,形成了初步的山水园林格局。

而且,在植物配置方面,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规划,上林苑内种植了大量的奇花异木,种类繁多。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转折阶段)1. 社会背景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思想文化却非常活跃,玄学兴起,佛教传入并逐渐兴盛。

这种社会文化背景对园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上不得意,往往寄情于山水,追求自然之美。

2. 园林风格的转变- 园林风格从秦汉时期的宏大、华丽向自然、质朴转变。

私家园林大量兴起,如石崇的金谷园。

金谷园位于洛阳城西北郊的金谷涧中,园内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蔽翳,还有水碓、鱼池等景观。

园主在园中过着饮酒赋诗的生活,园林的设计注重自然山水的营造,追求一种清幽、淡雅的意境。

四、隋唐时期(兴盛阶段)1. 皇家园林的繁荣-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唐代的大明宫是当时最重要的皇家宫殿园林之一。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北的龙首原上,建筑宏伟壮丽,园林景观丰富。

太液池是大明宫的重要水景,池中有蓬莱山等岛屿,象征着海上仙山,体现了秦汉以来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传统布局模式。

中国园林发展史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发展史

庐山草堂
• 另一方面,该时期文人士大夫长期为官于都市,官务之余, 他们渴求有一个自由舒适的场所可供随时抚慰劳倦的身心 , 或需要一个隐秘的天地可以接纳文人墨客诗酒聚会 ,于是 城市园林便迅速崛起 。当时京城长安城郊的樊川、杜水之 间 , 园林密布,号称“东都 ”的洛阳城内外亦遍布私园。 由于城市私园的主人大多饱读诗书、文化素养较高 , 因此 他们在景观设计和园林生活上必然多下功夫 , 以白居易为 代表的文人士大夫 ,其造园的目的首先是出于自身休闲的 需要 ,是自娱而非娱人 ,故不必为了声望或炫耀而大兴土 木 ,规划布局、景观修造都遵循简淡的原则 ,不追求房舍 亭阁的繁复和华美 。 白居易的《闲居自题》诗说:“波闲 戏鱼鳖,风静下鸥鹭 。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意 。”履道 里宅园中水占了五分之一 ,竹占了九分之一 , 四望渺弥苍 翠 ,故居于城中而有水乡之感 。园中还建有琴亭、石樽、 中岛亭、环池路等用于游园赏景的园林小品 。此外 ,他命 乐童登中岛亭奏乐的做法为后世园林创设戏台和曲房提供 了依据 ,而音乐、戏曲的渗入也使得物质的园林从此具有 了更多的精神内涵。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寺庙园林的产生与繁荣 • 文人园林的兴起
金谷园
魏晋南北朝时期 ,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化思想领域异常活跃 ,佛教的渗透和清淡玄 学的盛行 ,又为隐逸清静或及时行乐的生活主张提供了理论依据 。私家园林作为 一个与世暂绝的个人展地 ,作为一个自由自在的私密场所 ,逐渐赢得了众多名士 文人的青睐 , 因此 , 园林的崛起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这一时期的园林虽然主要还 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基地,但在讲究奢华或喜好艺术的文人的治理下, 已不乏游乐 观赏的内容。 如西晋以奢侈闻名的石崇 ,有金谷园建于洛阳 ,“却阻长堤 ,前临清渠 。百木几 于万株 ,流水周于舍下 。有观阁池召 ,多养鱼鸟。家素习技,颇有秦、赵之声 。 出则以游目弋钓为事 ,入则有琴书之娱 。”可见园中有水有树 ,有鸟有鱼 ,还有 一班艺伎可供赏乐之需。

《中国园林》课件

《中国园林》课件

山水要素
山石
利用不同形态、纹理的山石,堆叠成峰、峦、崖、洞等景观,营造出丰富的空 间层次和视觉效果。
水体
水体在中国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池塘、溪流、瀑布等形态,创造出 宁静、流动、欢快的氛围。
建筑要素
01
02
03

作为园林中的重要建筑之 一,亭子以其独特的造型 和功能,成为景观的焦点 和观景点。
早期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逐渐发展 并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和艺术元素 ,如诗词、绘画和哲学思想。
中国园林的成熟期与高峰期
成熟期
唐宋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成熟期, 园林在设计、布局和景观营造方面逐 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高峰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的园林在规模、精致度和文 化内涵方面都达到了巅峰。
04
推动园林产业升级,加 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 升中国园林的国际影响 力。
中国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
中国园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 的文化内涵,对世界园林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中国园林的理念和精神内涵对世界园 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植物配置、山 水布局等元素被广泛借鉴和应用。
04 中国园林的空间布局与造景手法
空间层次与景深
空间层次
中国园林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断发现 新的景观和空间。
景深
利用建筑、山石、植物等元素,创造出深远、层次丰富的景深效果,增强了园林的空间 感和深度。
借景与对景
借景
利用园外的自然或人文景观作为园林的借景 ,将园内外的空间相互渗透,扩大园林的视 野和景观范围。
石雕
园林中的石雕工艺注重表现自然美和 形式美,常见的石雕作品有假山石、 石狮、石灯笼等。

环境设计中外园林史笔记

环境设计中外园林史笔记

环境设计中外园林史笔记一、中国园林史。

(一)先秦时期。

- 园林起源。

- 中国园林的起源与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最初的园林形式是“囿”,是供帝王狩猎游乐的场所。

例如商纣王的沙丘苑台,它具有一定的规模,里面有天然的植被和鸟兽。

- 除了“囿”,还有“台”,它既是登高望远、观天象、通神明的地方,也是一种军事防御设施。

- 思想基础。

- 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对园林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儒家倡导“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将山水与人的品德相联系,这种思想影响了后来园林中山水的象征意义。

- 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提倡人们顺应自然,这种思想为中国园林追求自然之美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秦汉时期。

- 皇家园林。

- 上林苑:是秦汉时期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

它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里面有众多的宫室建筑,如阿房宫。

园林内还开凿了许多池沼,像昆明池,用于训练水军,同时也具有观赏功能。

- 特点:规模大,功能多样,既有游憩娱乐功能,又有军事训练、生产等功能;园林内山水景观丰富,建筑分布较为疏朗,以自然山水为骨架。

- 私家园林。

- 开始兴起,多为贵族、官僚所建。

这些私家园林受皇家园林影响较大,但规模相对较小。

例如梁孝王的兔园,园内有山有水,建筑精美,还有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 园林发展的背景。

- 社会动荡不安,但思想文化却十分活跃。

玄学兴起,士大夫阶层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寄情山水成为一种风尚。

- 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为园林艺术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和艺术借鉴。

- 园林类型与特点。

- 皇家园林:规模不如秦汉时期宏大,但更加注重园林的精致性。

如北魏洛阳的华林园,园内的山水布局更加巧妙,建筑与山水的结合更加紧密。

- 私家园林:大量涌现,成为这个时期园林发展的主流。

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发展迅速,如谢灵运的始宁墅。

这些私家园林追求自然山水意境,造园手法更加细腻,注重对自然山水的模仿和提炼,以小见大,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出无限的山水意境。

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一、萌芽与形成期中国古典园林的萌芽期主要包括原始社会和先秦奴隶时期及秦汉时期,这个时期的园林建筑主要是以皇家及贵族的宫苑为主,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依托.春秋战国时期是萌芽时期的一个转折期,园林从商周时期娱神的“高台”形式转变成建筑群的形式,并且随着制造技术的提高,建筑结构也变得相对清晰明了化,加之以文化艺术领域出现短暂的活跃期也使园林艺术在性质上有一个根本性的提高,园林审美观初步形成。

道路秦汉时期,园林则成为了帝王游乐生活的地方。

这个时期的园林不仅在布局上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思想建造,并且在建造意境上也形成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如秦始皇为了达到长生不老,模拟蓬莱神话中的“一池三山”的布局形式建造园林,尽管这只是个人的意识行为,但这种性质却确定了山水园林的主体地位。

1、秦汉时期,私人园林也有发展,民间构住宅旁建造的小园林也是相当普遍的。

在私人宅邸中,人们对庭院布置相当重视,庭院的绿化已经成为宅邸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先秦时期,造园行为已经初具规矩和规模,在原先以生存为目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娱乐、游戏及祭祀等建筑。

这时期的园林大都设置了高台,其目的是为了通神明、察灾情等,但是后来随着园林中景致成分的提高,高台的游赏作用逐渐被强调了出来。

3、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先民们学会耕作,建立村落。

这时候的园林更多的是为了遮蔽风雨,实用性意义更强。

而这种以居住为目的的造园活动最初的建园意识则是对于环境的改造,如栽花植树等。

二、转折期转折期主要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这三百多年的动乱时期里,各地大小政权分裂割据,都纷纷在自己的首都修建宫苑,这就形成了一个园林兴建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布局更趋规范化,南北中轴线的形式开始更加清晰化,贵族和贫民分割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一些功能性的建筑也与居住区分隔开.这时期私家园林也开始兴起,由于这时期盛行的山水田园风情,加上一些文人作诗来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所以私家园林在这时期主要以山水为主题,形成一种新的园林形式.寺庙园林也开始体现,并以很快的速度遍及了大江南北,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中国园林发展史简介

中国园林发展史简介

中国园林发展史简介
中国园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园林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在人类文明初期,先民们就已开始在适当的地方建造简单的住宅、洞穴、宫殿、城郭和花园等,这种园林被称为“园”。

它是人们为了观赏而建造起来的。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封建社会后,中国古代园林便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存在着。

中国园林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

在原始社会晚期,原始居民对自然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形成了相应的自然观。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在对自然进行初步改造之后,产生了一种对自然和人工环境相互关系认识。

于是,人们便在居住和劳动中逐渐发明创造出了建筑和园林等一系列生产、生活设施。

随着这种设施的增多和完善,人们对自然风景也就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各地区、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观念。

于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就产生了文化上的差异和民族间交往中所产生的不同审美情趣。

—— 1 —1 —。

中国的古代园林

中国的古代园林

导 游 基 础 王 媛
导 游 基 础 王 媛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公元220—589年)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时期,也是思想 十分活跃的时期。儒、道、佛、玄诸家争鸣,彼此阐发。 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以很大 的影响。
导 游 造园活动逐渐散于民间,而且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基 所以说,这个时期乃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承 础 前启后的转折期。 王 媛
隋唐时期皇家园林的营造,始自隋文帝 兴建大兴城,后经隋炀帝及唐朝诸帝的 发展,形成了以长安(今陕西西安)、 洛阳、江都(今江苏扬州)和骊山等地 为中心,遍及华夏大地的庞大宫苑园林 体系。
导 游 基 础 王 媛
隋文帝时期 大兴城
杨坚所营建的大兴城新 都不仅在规模上大大超 过旧都,而且在格局上 鲜明地反映出封建集权 导 国家的特点 游
导 游 基 础 王 媛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与 分类
1、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2、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3、中国古代园林分类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
1、筑山 2、理池 3、植物 4、动物 5、建筑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
1、抑景 5、框景 2、添景 6、漏景 3、夹景 7、借景 4、对景 8、移景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导 游 基 础 王 媛
导 游 基 础 王 媛
苏堤春晓
花港观鱼
雷 峰 夕 照
三 潭 映 月
导 游 基 础 王 媛
圆明园、 导 游
北海、
颐和园
基 础 王 媛
拙政园
个 园
导 游 基 础 王 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园林萌发于商周,成熟于唐宋,发达于明清。

它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①商周时期,帝王粗辟原始的自然山水丛林,以狩猎为主,兼供游赏,称为苑、囿。

②春秋战国至秦汉,帝王和贵戚富豪模拟自然美景和神话仙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又大量增加人造景物,建筑数量很多,铺张华丽,讲求气派。

帝王园林与宫殿结合,称为宫苑。

③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文人参与造园,以诗画意境作为造园主题,同时渗入了主观的审美理想;构图曲折委婉,讲求趣味。

④两宋至明初,以山水写意园林为主,注重发掘自然山水中的精华,加以提炼,园景主题鲜明,富有性格;同时大量经营邑郊园林和名胜风景区,将私家园林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尺度比较大、公共性比较强的风景区中。

⑤明中叶至清中叶,园林数量骤增,造园成为独立的技艺,园林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私家园林(主要在江南)数量骤增,皇家园林仿效私家园林,成为私家园林的集锦。

造园法则成熟,出现了许多造园理论著作和造园艺术家。

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

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

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

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

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

汉起称苑。

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

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苑囿。

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很高水平,而且规模很大。

枚乘的《菟园赋》,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西都赋》,司马迁的《史记》,以及《西京杂记》、典籍录《三辅黄图》等史书和文献,对于上述的囿苑,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

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许多名篇,都是这一时期问世的。

唐太宗“励精图治,国运昌盛”,社会进入了盛唐时代,宫廷御苑设计也愈发精致,特别是由于石雕工艺已经娴熟,宫殿建筑雕栏玉砌,格外显得华丽。

“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等,都旖旎空前。

当年唐太宗在西安骊山所建的“汤泉宫”,后来被唐玄宗改作“华清宫”。

这里的宫室殿宇楼阁,“连接成城”,唐王在里面“缓歌慢
舞凝丝竹,尽且君王看不足”。

杜甫曾有一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情五百字》的长诗,描述和痛斥了王侯权贵们的腐朽生活。

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

宋徽宗在“丰亨豫大”的口号下大兴土木。

他对绘画有些造诣,尤其喜欢把石头作为欣赏对象。

先在苏州、杭州设置了“造作局” ,后来又在苏州添设“应奉局”,专司搜集民间奇花异石,舟船相接地运往京都开封建造宫苑。

“寿山艮岳”的万寿山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御苑。

此外,还有“琼华苑”、“宜春苑”、“芳林苑”等一些名园。

现今开封相国寺里展出的几块湖石,形体确乎奇异不凡。

苏州、扬州、北京等地也都有“花石纲”遗物,均甚奇观。

这期间,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

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

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等。

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

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

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

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

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

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到了清末,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

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它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园林艺术从东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认的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园林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能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广、工作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一定专业技能的园林建设与管理人才,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的栽培、繁育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园林学概论、美术、植物学、园林工程制图、测量学、设计初步、计算机辅助设计
上海五大园林之一
、园林设计导论(双语教学)、环境艺术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建筑学、园林设计学、园林工程学、园林植物概论(双语教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草坪学、园林植物保护、园林施工操作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大体分为三个方向:1.园林景观设计,进入设计公司设计院等;2.园林工程施工,进入园林工程公司或园林局等单位;3.以及园林植物研究,进入科研机构或院校等。

毕业生可在城市园林绿化、建筑与环境工程、市政园林、公用事业、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相关的行业、部门机构就业,也可继续攻读园林、景观、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艺术专业类的硕士学位。

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与形象思维表达能力。

可考的职称
职称证: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这些只要条件够就可评。

还有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建筑师等要参加全国的考试。

园林设计师目前还没有组织全国性的执业资格考试,国家正在酝酿执业考试的方式、名称及内容。

相关资格证书:花卉工(初、中、高级)、绿化工(初、中、高级)、园林施工员(初、中、高级)、植保工(初、中、高级)、景观设计师(初、中、高级)等等这些要参加考试。

园林植物生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城乡环境的绿化美化更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

因此,园林专业是造福人类、前景无限的专业。

培养特色
本专业以园林植物与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和技能的培养并重。

学生既熟悉园林植物种类与习性,又具有园林艺术修养和制图功底;既可从事园林植物繁育、栽培、流通、应用以及园林企业经营管理,又能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和养护。

园林市场前景
城市化建设催生园林绿化大市场,园林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园林行业每年产值1500亿元左右。

据城市建设统计公报统计,从2002年至2006年,全国650余个设市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上升,平均每年投资4741亿元,以平均20.55%的速度增长,其中城市园林绿化平均每年投351亿元,投资平均增长速度达16.42%,2006年城市园林绿化投资达427亿元。

据2006年全国及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06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3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商品房竣工面积53019万平方米。

若按1:2的容积率,50%的景观面积,200元/平方米的造价计算, 园林景观工程量在265亿元左右,房地产开发持续升温、开发档次迅速提升,园林绿化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旅游度假村兴建、企业基建和高校新建、搬迁,现已成为园林绿化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就北京在郊区县立项拟建的休闲旅游项目34余个。

仅以海南博鳌度假项目为例,园林工程就高达14亿元。

据统计,我国每年旅游度假项目园林绿化工程量在50--80亿左右。

此外,我国的园林绿化养护市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就目前国内市场而言,仅北京市草坪的绿化面积就达21152公顷,而每平方米的养护费就大于6.5元。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绿化养护每年产值约200-300亿,园林养护的市场前景看好。

据农业部花卉产销数据库统计,至2006年,全国苗木产值267亿元,从2000年至2006年平均增长15.97%,高于全国GDP增速。

我国每年园林设计产值达30亿元以上,并以10%的速度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