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7025:2017(校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ISO17025:2017检测方法控制程序
检测方法控制程序ZLJC-2021-CX-011 版本:1/0 1.目的验证本中心的技术能力是否满足检测方法的要求,并保证能正确运用标准方法及能实现所需的标准方法性能,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开展检测工作的方法选择、验证。
检测方法的确认适用于非标方法的开发,目前本中心不开发非标检测活动。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方法的选择和验证工作;3.2实验室负责检测方法的选择和验证的实施。
4.程序内容本中心对检测方法的管理和控制从方法选择和验证时进行。
4.1检测方法的选择4.1.1综合科应建立在用检测标准的清单,每半年在权威网站进行方法查新,查新结果应予报告发布,并及时更新检测方法信息,更换标准。
4.1.2方法选择原则和确定要求本中心遵循如下原则,选择和使用适合客户检测要求的检测方法:(1)根据客户检测要求,优先采用正式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需要时,也可采用国际标准,但仅限特定委托方的检测。
由实验室对其适用性和现行有效性进行确认后执行;有强制标准时,优先采用强制标准。
(2)当客户未指定所用的方法时,实验室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并通知客户。
推荐使用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发布的方法,或由知名技术组织或有关科技文献或期刊中公布的方法,或设备制造商规定的方法。
(3)本中心不开展自行制订标准方法。
4.1.3当本中心采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缺少指导书而影响检测结果时,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转化为本中心技术文件。
4.1.4检测活动采用的技术文件必须是有效版本,文件应发放到使用部门,采用适当的方式存放保管,应便于使用人员获取以便应用。
4.2方法的验证4.2.1引入新的检测方法之前,由实验室进行方法的验证。
4.2.2技术负责人负责本中心的验证工作。
4.2.3验证内容:(1)人员能力;(2)设备配备;(3)检测对象;(4)方法的正确运用;(5)实验室设施和环境应满足检测方法要求;(6)检测数据的审核和批准符合规范;(7)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ISO17025:2017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正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使检测结果能够处于合理的不确定度范围内,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测量不确定度以及判断测量结果是否处于合理不确定度范围内的情况。
不确定度评定的应用范围包括:检测方法要求、客户的要求、据以做出满足某规范决定的窄限、其它需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情况,如比对试验等。
3. 职责3.1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进行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3.2中心主任负责不确定度报告进行的审批。
3.3文件和档案管理员负责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的整理、归档。
4. 工作程序4.1 检测组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
具体如下:4.1.1找出不确定度产生的原因,建立数学模型。
Y =f (X 1 X 2……Xn )其中Y — 被测量(输出量)X — 影响量(输入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所用的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方法和设备、环境条件、被测物品的性能和状态以及操作人员等。
4.1.2给出每个影响量X i 的灵敏系数C iC i =ix ∂⎰∂ 4.1.3计算每个影响X i 的标准不确定度μ(Xi )和自由度V i 对于标准不确定度μ(Xi )的评定有两种类型:一是A 类评定、一是B 类评定。
A 类评定是对一级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其μ(X )=S (X )如重复测量下得出几个观测结果x ki 则:单个样本x k 的()()112--=∑=n xx S n k k x k平均值x 的()x S =()n S k x =()()112--∑=n n x x n k k()1-=n v i如被测量X i 在重复条件下进行了n 次独立测量x i1,x i2……x in ,其平均值i X ,标准差为S i 。
如有m 组这样的被测量,则合并样本标准差()()()11122--==∑∑∑==n m x x m S x S m i n j i ij i i p ()1-=n m v i对于B 类评定,按不同分布,找出其等价标准差()xi u4.1.4计算每个影响量X i 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y u i()()xi i i u C y u ⋅=4.1.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y u c 及其有效自由度etf V ()()()()()ji j n i v i j i v i i c x x r y u y u y u y u ,211112∑∑∑-=+==+= 当各影响量独立无关时,相关系数r =0则 ()()y u y u N i i c ∑==12当被测量接近于正态分布时,计算有效自由度eH V有效自由度 ()()∑==N i i i i c eH V x u y u V 144 4.1.6给出扩展不确定U 或U p根据输出量(被测量)的分布情况和有效自由度,求出所要求的置信概率P 下的包含因子k ,则()y u k U c p =。
ISO17025-201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了对本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分散性进行合理评估,以确定其不确定度,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本实验室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3.0职责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对不确定度的评定进行培训,并要求检测人员会正确应用不确定度的评定。
4.0定义与分类4.1 定义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标准不确定度: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它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
4.2 分类A类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 B类标准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U 、Up)5.0工作程序5.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严密程度取决于某些因素,诸如:——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的要求——据以做出满足某规范决定的窄限有关人员应按以下方法评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
5.2 适用时,按照《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评定所进行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包括:统计分析(A类评定)和非统计分析(B类评定)。
5.3 针对有关检测项目,按照该项目的检测作业指导书,选定相关资源,确定计算公式,建立数学模型:y=f(x1, x2, x3,⋯.xn),进行不确定度的评估。
5.3.1 A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估用统计方法评定出的不确定度称为A类不确定度。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四种方法中的某一种进行计算:1) 单次测量结果平均值实验标准差S(X)2) 合并样本标准差SP3) 极差S(xi)4) 最小二乘法5.3.2 B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估B类标准不确定度是根据过去的实验、经验或相对可靠的信息来求得。
一般按以下步骤估算:1)检定或校准证书传递的不确定度2)最大允许误差产生的不确定度3)测量设备分辨力导致的不确定度4)数字修约导致的不确定度5)重复性限或复现性限产生的不确定度6)根据校准证书中的“等”或“级”信息,查找其扩展不确定度。
ISO17025:2017程序文件-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
4.1.3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所需的精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要求及确定符合某规范所 依据的限量范围。评估测量不确定度时,不考虑测定样品的
***公司
文件名称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
File name:
文件编号**-**-15
File number:
发布日期
Release time:
修订
Modify
版次
Versio n
N
批准
Apprioval
审核
Check
制/修订
author
日期
date
修订记录
修订日期
修订人
版次
修订内容
***公司
编号File NO.
五、相关文件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报告》
3.2质量负责人负责审核本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和结果报告;
3.3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报告。
四、程序
4.1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要求
4.1.1如果某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 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报告的要求,不需重新评估测量不确 定度。
――从外部取得并用于数据的整理换算的常数或其他参数的值所具有的不确定度;
――包括在检测方法和过程上某些近似和假设,某些不恰当的校准模式选择,以及数据计 算中的舍、入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测量随机性观测值的随机影响等。
在确定这些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时还要考虑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影响 和贡献。
ISO17025-2017数据控制与保护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保证检测数据采集、计算、处理、记录、报告、存储、传输的准确、可靠、有效和保密,特编制本程序。
2.0范围:2.1检测数据的采集;2.2临界数据的处理;2.3检测数据的计算和处理;2.4数据的修约;2.5数据的判定;2.6数据的转移;2.7错误数据的更正;2.8可疑数据的处理;2.9计算机以及数据的管理。
3.0职责:3.1技术主管:3.1.1组织编制、修订和批准自动化测量程序软件;3.1.2组织对自动测量软件的验证;3.2检测室负责人:3.2.1规定本部门检测原始数据的采集方法;3.2.2组织制定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规程。
3.2监督员:3.2.1校核检测数据和判定结果;3.2.2对可疑数据进行验证。
3.3检测员:3.3.1认真采集和记录原始数据;3.3.2按规范计算和处理数据。
3.4技术主管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4.1数据的采集4.1.1检测室负责人应按照本部门承检标准和检测细则的要求,规定出每一类承检产品或项目的检测原始数据的采集方式和格式。
4.1.2如采用自动采集或打印原始数据,检测室负责人应对采集数据所用的测量系统实施验证和控制,控制方法参见本程序第4.4.4条。
4.1.3采集的原始数据应进行修约或截尾,遵循先修约后运算的原则,最终报出数据的有效位数应当遵循标准的规定或多出标准规定一位。
4.2临界数据的处理4.2.1当测得值接近临界控制值时,检测人员应当增加测量次数,以观察测量结果的发散趋势。
如果连续观测到的测量值趋于平稳或收敛,则可以按照数据处理的规定或程序进行数据处理。
4.2.2如果连续观测到的测量值趋于发散,应查找发散原因,以判断是测量仪器还是被测物品的问题。
当肯定是被测物品的内在质量问题时,则应按照标准的规定给出物品的质量判定。
4.2.3当仪表指示在某一区间摆动时,检测员应根据小风险的原则读取最大值或读取最小值。
4.3数据的处理4.3.1检测员应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ISO17025程序文件测量不确定度程序
1.目的对测量不确定度做出合理评估,保证满足CNAL的不确定度政策要求。
当有要求且可能时,实验室能够评估和表述测量不确定度。
2.适用范围本文件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表述的一般程序,目的在于当客户、检测方法、认可机构要求表述测量不确定度时,实验室能够按本程序指导对各类不确定度进行评估。
3.职责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执行本程序。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4.控制程序4.1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要求4.1.1如果某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报告的要求,不需重新评估测量不确定度。
4.1.2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检测方法的特性,无法对测量不确定度从计量学和统计学的角度进行有效的、严格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应尝试确定不确定度的所有分量并做出合理评估。
4.1.3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所需的精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要求及确定符合某规范所依据的限量范围。
4.1.4如果对已评估的方法进行某些更改,并应重新进行评估。
4.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工作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评定小组,小组成员由监督人员、检测方法使用人员以及检测方法所用仪器设备的负责人构成。
必要时,要聘请专家参加。
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和报告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来实施。
具体方式如下:4.2.1建立不确定度的测量模型不确定度评定人员要全面了解检测过程,弄清检测是如何进行的,以及被检测量及其参数之间关系,并对已知的系统性影响进行修正。
尽可能建立被测对象与其他对其有影响量的函数关系。
以通过这些量的不确定度给出被测对象的不确定。
4.2.2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检测领域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有以下几种:a.被测对象的定义不完善;b.抽取的检测样品不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对象;c.被测对象的预富集和分离不完全;d.基体影响和干扰;e.样品的污染;f.环境条件的影响;g.读数不准的影响;h.称量和量器、量具的不确定度;i.仪器的分辨率、灵敏度、稳定性、噪音水平等影响,以及自动分析仪器的滞后影响和仪器检定校准中的不确定度;量具的不确定度;j.检测标准和标准物质所给定的不确定度;k.从外部取得并用于数据的整理换算的常数或其他参数的值所具有的不确定度;l.包括在检测方法和过程中某些近似和假设,某些不恰当的校准模式选择,以及数据计算中的舍、入影响;m.检测过程中的随机影响等。
ISO17025:2017报告结果控制程序
报告结果控制程序ZLJC-2021-CX-019 版本:1/0 1.目的检测数据和结果是本中心交付客户的最终产品,报告是其输出形式,为保证所出具检测报告能够达到准确、清晰、明确、客观的规范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检测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发送、归档、更改等活动。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报告更改的批准;3.2质量负责人负责报告质量的监督抽查;3.3授权签字人负责检测报告的批准;3.4实验室负责检测报告的编制,报告核查人员负责报告的审核;3.5综合科负责检测报告的发送、更改管理和归档。
4.程序内容4.1检测报告的编制4.1.1检测报告应准确、清晰、明确、客观反映所检测的每一项结果,包含检测依据、检测方法的要求和客户对检测的要求,便于客户的运用;报告应符合法定计量单位要求。
数据的修约应符合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表示和规定》。
4.1.2检测报告的信息要求4.1.2.1本中心对检测报告规定统一型式、报告的首页内容、报告检测结果的基本内容。
至少应包括下列信息:(1)标题(例如“检测报告”);(2)本中心的名称和地址;(3)检测活动的地点,包括客户设施、实验室固定设施以外的地点,或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4)报告中所有部分标记为完整报告一部分的唯一性标识,以及表明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5)客户的名称和联络信息;(6)所用方法的识别;(7)物品的描述、明确的标识以及必要时物品的状态;(8)检测样品的接收日期,以及对结果的有效性至关重要的抽样日期;(9)实施检测活动的日期;(10)检测报告的发布日期;(11)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影响时,提供本中心或其他机构所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12)检测结果仅与被检测或被抽样物品有关的声明;(13)检测结果带有测量单位(适用时);(14)对检测方法的补充、偏离或删减;(15)检测证书签发人的姓名、签字或等效的标识和签发日期;(16)当检测结果来自于外部提供者时(如有检测分包),应清晰标识;(17)报告中声明除全文复制外,未经本中心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报告,可以确保报告不被部分摘用。
ISO170252017试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4.1.14.1.24.1.54.1.6 4.1.7 4.1.8 4.1.9 4.1.101目的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合理的评估,科学表达检测结果。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客户有要求时、新的或者修订的测试方法验证确认时、当报 告值与合格临界值接近时需评定不确定度并在报告中注明。
3职责3.1检测人员根据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的适用范围,按规定在记录和报告中给出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3.2检测组组长负责审核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和结果报告。
3.3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4工作程序4.1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或不完整。
实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对被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认为偏差(偏移) 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定力不够。
赋予测量标准和测量物质的值不准。
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他参量不准。
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抽样的影响。
4.1.11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4.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421检测组根据随机取出的样本做重复性测试所获得的结果信息,来推断关于总体性质时,应采用A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用符号 -表示,其评定流程如下:4.2.2检测组根据经验、资料或其他信息评估时,应采用B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用符号u B表示,B类不确定度评定的信息来源有以下六项:4.2.2.1以前的观测数据。
4.2.2.2对有关技术资料和测量仪器特性的了解和经验。
422.3 相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说明文件。
4.2.2.4 校准证书或其他文件提供的数据,准确度的等别或级别,包括目前暂在使用的极限误差等。
4.225 手册或某些资料给出的参考数据及其不确定度。
422.6 规定实验方法的国家标准或类似技术文件中给出的重复性限r或复现性限R,用这类方法得到的估计方差U2(ki)可简称为B类方差。
ISO17025:2017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检测工作控制程序ZLJC-2021-CX-018 版本:1/01 目的为规范检测工作的开展和检测行为,应通过确定检测实施的过程各环节以及各环节工作的职责和要求,规范检测工作,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从受理检测业务到检测工作完成、报告发送的全过程。
3 职责3.1技术负责人(或中心主任)负责检测业务的受理、合同评审;负责检测业务的分解和下达;负责检测进度管理;3.2实验室负责检测的实施、检测过程样品标识的管理、负责检测过程质量监督和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检测报告的编制和审核;3.3报告批准人负责检测报告的批准;3.4技术负责人(或中心主任)负责检测过程中与规定的方法偏离的批准。
3.5实验室档案管理员负责检测报告的盖章、发放及副本和原始记录的归档保存。
4 程序内容:4.1本中心确定的检测实施过程各环节为检测业务受理、合同评审、需要时抽样活动组织、样品标识的管理、检测实施、检测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和发送、报告副本的归档保存。
检测实施中又可分为检测准备、检测实施、记录环节。
4.2 检测业务受理本中心检测业务的受理由技术负责人(或中心主任)按《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确认检测的意向要求,为客户/委托部门办理检测合同。
4.3检测任务下达4.3.1技术负责人在受理了各类检测业务后,应按《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规定进行合同评审,对于本中心有能力检测的业务,应根据本中心开展的业务分工,分解和下达任务;4.3.2实验室接到检测任务后,应识别是业务范围并安排实施检测活动;4.3.3对于进行原因分析、相互影响、程度判别等有影响的检测业务,实验室应按以下程序进行:4.3.3.1组织人员收集与检测业务相关的基本资料。
收集的资料一般有:(1)检测样品的基本信息;(2)检测样品的类型等;(3)与检测有关资料和相关的技术资料;(4)检测样品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始记录等;(5)上一次的检测报告(适用于复审)。
ISO17025:2017结果有效性控制程序
密级SECRECY:版次ISSUE:代替SUPERSEDE:符合ISO/IEC17025:2017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程序文件ISOIEC17025:2017 文件编号结果有效性控制程序(共 10 页)此处可填写实验室名称此处可填写实验室英文名称发文单位 DESIGN DEPARTMENT:编制 PREPARE:审校 CHECK:审定 EXAMINE:标审STANDARD:批准APPROVAL:结果有效性控制程序1 目的对采取措施检测、校准的有效性进行监控,保证检测、校准结果的正确性。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保证检测、校准工作结果有效性的控制。
3 引用文件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设备管理程序期间核查程序4 术语无5 职责5.1 检测校准部门5.1.1 负责检测、校准结果有效性保证方案的提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具体方法实施及验证。
5.1.2 负责测量标准的稳定性、重复性考核计划、期间核查计划的实施。
5.1.3 负责检测用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证仪器、设备在有效期内使用。
5.2 综合管理部5.2.1 负责制定检测校准结果质量保证方案和测量标准的稳定性、重复性考核计划以及期间核查汇总计划的编制。
5.2.2 负责对检测校准结果质量保证方案(包括测量标准的稳定性、重复性考核计划和期间核查计划实施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5.2.3 负责最终资料的归档管理。
5.3 技术负责人负责校准结果质量保证方案的评审和批准。
6 程序6.1 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需要策划质量保计划或方案,对结果的监控应覆盖到认可范围内的所有检测和校准,包括非固定场所实施的检测活动。
计量标准稳定性和重复性考核随计量标准档案按要求实施。
6.2 每年初,综合管理部汇总、编制本年度测量标准稳定性和重复性考核、期间核查等质量保证方案计划。
6.3 综合管理部将测量标准稳定性和重复性考核、期间核查等质量保证方案(计划)报技术负责人评审,批准后下发各专业实施。
ISO17025-2017检测方法的控制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对本公司开展的检测活动(包括样品的抽样、处理、运输、存储和准备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分析检测数据的统计技术)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控制。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活动中方法收集、选择、制定、使用、管理和确认。
3.0职责3.1 检测部负责对所开展检测项目依据方法的收集和确认,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实施和修订;检测方法的开发和制定;非标准方法的确认。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公司开展的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及作业指导书应用的批准,负责对偏离标准方法(非标方法)的批准。
3.3 综合部负责标准方法的有效性确认、更新管理工作;负责标准、作业指导书的分发、复印和保存。
3.4 检测人员对方法应熟悉、理解并能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
4.0管理程序4.1 检测方法的识别在体系运行之初,检测部应根据所开展的检测项目及质量手册中方法的选择原则,选用适合的检测方法开展检测,以满足预期用途,并形成《技术标准一览表》,报综合部管理。
a. 客户指定检测所用方法时,经合同评审人员审定,如果符合测试要求,应采用客户指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工作。
b. 当客户未指定检测所用方法时,应选择国家标准发布中发布的方法,或行业、地方发布或经标准化管理部门备案的标准,并在实验工作中采用。
c. 如果客户提出的方法不合适或已过时应向客户做出说明。
d. 在检测前,有关人员应证实能够正确运用所使用的标准方法,如果方法标准发生变化,应重新予以证实。
4.2 检测方法的时效性确认4.2.1 检测方法收集后应由综合部对方法的时效性进行确认,确认按以下规定执行:(1)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每六个月,综合部应对《技术标准一览表》中的检测方法、评判标准通过标准化研究机构的网站进行一次时效性确认,及时将更新的方法通报给使用部门,在使用部门确认能满足预期项目的开展后,由综合部更新《技术标准一览表》。
(2) 资质认定初次、复查、扩项申请提交前的1个月内,综合部应将申请项目中应用的方法列表后,报标准化研究机构,由其出具正式的“方法有效性确认报告”。
ISO17025:2017现场检测和校准工作程序
密级SECRECY:版次ISSUE:代替SUPERSEDE:符合ISO/IEC17025:2017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程序文件ISOIEC17025:2017 文件编号现场检测和校准工作程序(共 9 页)此处可填写实验室名称此处可填写实验室英文名称发文单位 DESIGN DEPARTMENT:编制 PREPARE:审校 CHECK:审定 EXAMINE:标审STANDARD:批准APPROVAL:现场检测和校准工作程序1 目的为了规范现场检测校准工作过程,保证现场检测工作各个环节正常、有序地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及时、准确、有效。
2 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开展的所有现场检测、校准工作的管理与过程控制。
3 引用文件CNAS-CL01-A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校准领域的应用说明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记录控制程序人员控制程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检测、校准工作程序结果报告程序4 术语现场校准本文件中的现场校准是校准实验室的校准人员携带测量标准及必要的辅助设备到实验室固定场所之外的场所实施的校准。
在有些国家称为出差校准。
可开展现场校准的项目,通常具有以下特点:a) 测量标准可携带、运输,并可在较短时间内安装使用;b) 实验室的校准人员需要出差到客户现场实施校准;c) 实施现场校准的场所的环境和设施满足校准要求,并具备校准所需的工作条件。
现场校准一般应由客户提供满足校准条件的场所。
现场校准使用的测量标准,应在完成现场校准工作后返回实验室固定场所。
当实验室在客户所在地设立固定的工作场所,配置和使用测量标准,开展校准活动时,应按多地点实验室管理和申请认可。
5 要求5.1 职责5.1.1 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对实施现场检测、校准人员进行必要培训,对实施现场校准的人员的培训应包含确保现场校准可靠实施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如测量标准的包装、运输要求,现场校准工作条件的确认等。
以及组织、安排与管理现场检测任务,并负责识别、消除潜在利益冲突。
ISO17025:2017测量不确定度程序(食品检测实验室)
1.目的对测量不确定度做出合理评估,保证满足CNAL的不确定度政策要求。
当有要求且可能时,实验室能够评估和表述测量不确定度。
2.适用范围本文件给出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表述的一般程序,目的在于当客户、检测方法、认可机构要求表述测量不确定度时,实验室能够按本程序指导对各类不确定度进行评估。
3.职责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执行本程序。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4.控制程序4.1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要求4.1.1如果某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只要遵守该检测方法和报告的要求,不需重新评估测量不确定度。
4.1.2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检测方法的特性,无法对测量不确定度从计量学和统计学的角度进行有效的、严格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应尝试确定不确定度的所有分量并做出合理评估。
4.1.3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所需的精度取决于:检测方法的要求、客户要求及确定符合某规范所依据的限量范围。
4.1.4如果对已评估的方法进行某些更改,并应重新进行评估。
4.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工作由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评定小组,小组成员由监督人员、检测方法使用人员以及检测方法所用仪器设备的负责人构成。
必要时,要聘请专家参加。
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和报告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来实施。
具体方式如下:4.2.1建立不确定度的测量模型不确定度评定人员要全面了解检测过程,弄清检测是如何进行的,以及被检测量及其参数之间关系,并对已知的系统性影响进行修正。
尽可能建立被测对象与其他对其有影响量的函数关系。
以通过这些量的不确定度给出被测对象的不确定。
4.2.2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检测领域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有以下几种:a.被测对象的定义不完善;b.抽取的检测样品不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对象;c.被测对象的预富集和分离不完全;d.基体影响和干扰;e.样品的污染;f.环境条件的影响;g.读数不准的影响;h.称量和量器、量具的不确定度;i.仪器的分辨率、灵敏度、稳定性、噪音水平等影响,以及自动分析仪器的滞后影响和仪器检定校准中的不确定度;量具的不确定度;j.检测标准和标准物质所给定的不确定度;k.从外部取得并用于数据的整理换算的常数或其他参数的值所具有的不确定度;l.包括在检测方法和过程中某些近似和假设,某些不恰当的校准模式选择,以及数据计算中的舍、入影响;m.检测过程中的随机影响等。
ISO17025:2017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
页次第 75 页共 6页文件名称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发布日期2019年1月1日1 目的为了提高检测工作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及可信度。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测工作全过程的监控和能力验证。
3 职责3.1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质量控制计划,对质量控制的结果进行评审。
3.2 检测组组长负责编制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内部控制计划。
3.3 有关部门和人员负责实施质量控制计划。
3.4 主任负责质量控制计划的批准。
4 程序4.1 编制年度质量控制计划和项目计划4.1.1 检测组组长应根据中心的实际情况编制《年度质量控制计划》,对参加的部门、人员、时间、所选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方法,以及所做的结果进行评审。
4.1.2 可以选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方法有:4.1.2.1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4.1.2.2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
4.1.2.3 利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性检测。
4.1.2.4 对留样进行再检测。
4.1.2.5 使用其他已校准能够提供可溯源结果的仪器。
4.1.2.6 的量和检测设备的功能核查。
4.1.2.7 适用时,使用核查或工作标准,并制作控制图。
页次第 76 页共 6页文件名称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发布日期2019年1月1日4.1.2.8 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
4.1.2.9 物品不同特性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4.1.2.10 审查报告的结果。
4.1.2.11 实验室内比对。
4.1.2.12 盲样测试。
4.2 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的开展4.2.1 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或主管机构安排进行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本中心应积极主动参加,如当时确有实际困难无法参加时,应以书面形式申请暂不参加。
4.2.2 比对与能力验证项目的选择4.2.2.1 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或主管机构下达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计划所涉及的项目。
4.2.2.2 本中心自行组织的比对与能力验证项目,由技术负责人与检测组讨论决定,主要包括:a.客户投诉的项目;b.新开展的项目;c.其他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或有必要的检测项目。
确保检测校准结果质量的控制程序(ISO17025-2017)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确保提供给客户的检测结果的质量,验证和监控检测的有效性,及时发现检测结果的系统性偏差,测试系统不稳定和测量过程失控等危害检测结果质量的偏离。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结果的验证和监控方法的选择,计划制定和方法有效性评审。
3.0职责:3.1技术主管:3.1.1结合各检测项目的特点全面策划验证和监控工作,并使其长期坚持下去;3.1.2审核批准各检测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及记录方式和实施计划;3.1.3负责组织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评审;3.2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3.2.1审核验证和监控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计划;3.2.2组织实施计划并监督执行;3.2.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3.2.4参加验证和监控有效性评审。
3.3检测项目负责人:3.3.1提出本检测项目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3.3.2对已确定的验证监控和记录方式认真按其实施并如实记录;3.3.3及时反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4资料管理员:3.4.1收集各项目验证和监控实施计划和评审结果。
3.5技术主管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0程序4.1技术主管应加强有关检测人员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其得以长期坚持变成有关人员的自觉行动。
应组织和指导相关人员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并对实施人员进行培训。
4.2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结合项目特点提出验证和监控方法和记录方式建议,报技术主管审批。
4.3技术主管应召集有关人员统筹安排并制定本实验室实施此项工作的实施计划。
计划应包括本实验室拟开展验证和监控的项目,实施方案,开始实施的日期,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提出的实施方案应包括:(1)项目选择的验证和监控方案,并论证其记录方式是否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是否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2)验证和监控方案的记录方式和记录表格;(3)验证和监控用核查标准或稳定性符合要求样品的选用;(4)评审验证和监控有效性的方法;4.4各检测项目负责人应组织分析验证和监控的数据,在发现验证和监控数据超出预定的判据时,检测室负责人和监督员必要时向技术主管反馈实施验证和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
ISO17025:2017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程序文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文件编号:XXX-XX-XX版本/修订:A/0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1 目的所有测量结果都存在不确定度因素,为了规范本中心(实验室)不确定度的评定,给出科学、可信的不确定度,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遇有下列情况时需要评定测量不确定度:a)不确定度与检验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时;b)客户有要求时;c)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值的符合性时;d)当检验方法中有规定时;e)当开发新项目或采用新的检验方法时的主要技术指标;f)软件测试中,检测结果涉及测量值并有量值精确度要求时。
3 职责a)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b)综合检验室具体实施并完成;c)综合管理部负责不确定度报告的编号、存档。
4 工作程序4.1 按照CNAS-CL01-G003:202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中对检验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并结合本行业特点,建立该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
4.2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和检验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a)对于某些广泛公认的检验方法,如果该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限值和计算结果的表示形式时,检测中心只要按照该检验方法的要求操作,并出具检验结果报告和报告要求,即被认为符合要求;b)对一特定方法,如果已确定并验证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实验室只要证明已识别的关键影响因素受控,则不需要对每个结果评定测量不确定度;c)由于某些检验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估,这时至少应通过基于对检测分析方法的理论原理或使用该检测方法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列出各主要的不确定度分量,并做出合理的评估,同时应确保测量结果的报告形式不会使客户造成对所给测量不确定度的误解;d)如果检验结果不是用数值表示或不是建立在数值基础上(如合格/不合格,阴性/阳性,或基于视觉和触觉等的定性检验),则实验室应采用其他方法评估测量不确定度,例如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概率;e)采用新的检验方法时,应按照新方法重新评估测量不确定度;f)对所采用的非标准方法、自制方法、超出预定使用范围的标准方法以及经过扩展和修改的标准方法重新进行确认,其中应包括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g)对于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评定方法。
ISO17025:2017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1 目的为项目实验室及时纠正和预防再次出现不符合检测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符合程序规定和客户要求,对不符合检测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为项目实验室编制类似程序文件提供指引。
项目实验室需要根据本程序文件的指引以及结合项目实验室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类似程序文件并发布生效。
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项目公司实验室对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的各环节中出现的不符合工作进行识别、评价、处置,并跟踪不符合工作的处理结果。
3 职责与权限3.1 质量负责人:负责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批准检测工作的停止与恢复。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不符合检测工作的严重性进行评估。
3.3 监督员: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的各环节进行监督。
3.4 文控管理员:负责保存所有不符合工作产生的记录。
4 定义4.1 不符合:指质量特性偏离了管理体系预期的标准或说明,导致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4.2 一般不符合:偶发的、独立的对检测结果、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作没有严重影响的符合项。
如果一般不符合反复发生,则可能上升为严重不符合项。
例如:a) 设备未按期校准;b) 试剂或标准物质已过有效期;c) 对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的纠正措施未经验证;d) 检测活动某些环节操作不当;e) 原始记录信息不完整,无法再现原有试验过程。
4.3 严重不符合:影响实验室诚信或显著影响技术能力、检测或校准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不符合。
例如:a) 实验室提交的申请资料不真实,如未如实申报工作人员、检测经历、设施或设备情况等;b) 实验室提供的记录不真实或不能提供原始记录;c) 实验室原始记录与报告不符,有篡改数据嫌疑;d) 实验室不做试验直接出报告;e) 实验室在能力验证活动中串通结果,提交的结果与原始记录不符,或不能提供结果的原始记录;f) 人员能力不足以承担申请认可的检测活动;g) 实验室没有相应的关键设备或设施;h) 实验室对检测活动未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i) 实验室管理体系某些环节失效;j) 超范围使用认可标识,涉及的报告数量较大;k) 实验室在申请和接受评审活动存在不诚信行为;l) 实验室发生重大变化不及时通知CNAS,如法人、组织机构、地址、关键技术人员等变动。
质量检测中心ISO17025:2017-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
编号:xxxxx -20XX
章节:yyyyy
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
版本:第X版
修改:第0次修改1.目的
为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有必要对本中心开展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控制。
2.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的各直接环节的方法选用、制定和确认。
3.职责
a.检测室负责检测方法的选用、制定和验证及不确定度分析;
b.质量部负责对在用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控制;
c.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方法的批准。
4.程序
4.1标准方法的选用
a.质量部信息档案室首先负责检索最新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规范,并按《文件控制程序》保证检测人员所用文件是最新有效版本;其次是每月向检测部门提供中文核心期刊题录,供检测人员参考。
b.检测人员按照《检测程序》中有关规定,在按受客户送检样品后,对照技术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标准方法,开展检测。
c.当抽样作为检测方法的一部分时,则首先执行《抽样程序》,加强对样品的管理,办理相关手续。
4.2制定检测方法
a.符合《质量手册》第一篇第四章4.3.1款制定方法条件的,检测室组织制定检测方法。
b.指定的编写人员依据客户的要求,查找标准、规程等技术规范或有关科技书籍、期刊,选用或参照相关的标准方法,编制检测方法。
若选用的方法属于所内在用受控文件的有
关内容,在编写检测方法时,可直接标定引用文件的名称、章节和序号等;若采用客户
指定的或科技书籍、期刊上公布的方法等,则在编写标准方法时,采用其复印件作为附
件,填写检测方法表。
c.根据编制的方法进行试验性校准,并进行数据处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出具校准报告,交室技术负责人评审。
4.3制定方法的评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 校准实验室
标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控制代号:ABCD-20X-06 第2页 共6 页
第 1 版 第 0 次修订 发布日期: 年 月 日
附录-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
(1)明确被测量,简述被测量的定义以及测量方案和测量过程;
(2)画出测量系统方框示意图
(3)给出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即被测量 Y 与各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若 Y 的测量结果为
XXX 校准实验室
标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控制代号:ABCD-20X-06 第1页 共6 页
第 1 版 第 0 次修订 发布日期: 年 月 日
1.0 目的:为合理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使评定步骤和方法规范化并符合 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
示》技术规范的要求。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校准实验室和开展自校准的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i
,( k 1,2,...
ik
),则其最佳估计值(平均值)为:
i
ni
x ik
k 1
xi ni
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x x u ( ) s ( )
ik
ik
ni
(x
ik
x i)2
k 1
ni1
x 估计值 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i
s( )
x u ( ) s ( )
ik
x x i
4.0 控制程序
4.1 技术主管应组织各校准部门的负责人、监督员和从事校准工作的人员认真学习 ISO/IEC17025 中关于 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认可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测量不确定度的政策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基 础知识和方法。 4.2 技术主管应组织各校准部门负责人和监督员关注并收集国内外认可管理机构同行实验室和专家有关测 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信息和有关知识的报道并及时发放到有关人员,技术主管应指定专人设法沟通国内外 同行实验室交换有关不确定度评定的资料。 4.3 校准部门的负责人组织各校准项目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按统一格式编写该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初稿)并提出在校准证书上报告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及对外公布实验室能力时有关不确 定度的指标(最佳测量能力)的意见,经校准部门负责人和监督员审核修改后报技术主管汇总。 4.4 技术主管应组织对评定报告初稿和表示意见的评审,必要时可委托外单位专家评审。 4.5 评审后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和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意见经技术主管审核批准作为实验室的受控技术 文件打印归档并作为作业指导书发至有关校准部门执行。 4.6 技术主管应结合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有计划地安排对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实施验证。 4.7 技术主管应建立维护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有效性的机制,当校准项目负责人发现发生严重影响相关不确 定度分量的变化时应及时向校准部门负责人和监督员反馈并提出处理意见,如变化不可逆转,校准项目 负责人应提出修改不确定度的具体意见并报技术主管确认。
i
i
i
u(
x i)
U
(
x
)
i
k
٭若资料只给出了 U,没有指明 K,则可以认为 K = 2(对应约 95%的置信概率);
U x k x ٭若资料只给出 ( ) (其中 P 为置信概率),则包含因子 与 的分布有关,此时除非另有说
Pi
p
i
k 明一般按照正态分布考虑,对应 p = 0.95,k 可以查表得到,即 =1.960 ; p
)
ik
,(一般
m≤
m
n)。
5.2 B 类评定
XXX 校准实验室
标题: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
控制代号:ABCD-20X-06 第3页 共6 页
第 1 版 第 0 次修订 发布日期: 年 月 日
x x x 1. 若资料(如校准证书)给出 的扩展不确定度U ( ) 和包含因子 K,则 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 x k k t v v ٭若资料给出了 ( ) 及 ,则 可查 t 分布表得到,即 ( ) ;
Pi
eff
p
p
p eff
x x 2. 若由资料查得或判断 的可能值分布区间半宽度 a (通常为允许误差限的绝对值)则 的标准不确
iபைடு நூலகம்
i
定度为:
u(x
)
i
a k
x 此时,k 与 的分布有关(参见 JJF1059-1999 附录 B“概率分布情况的估计”) i
对应几种非正态分布其包含因子为:
分布
两点
反正弦
矩形
3.0 职责:
3.1 技术主管: 3.1.1 组织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评定结果的评审工作; 3.1.2 组织测量不确定度的验证; 3.1.3 批准对外公布实验室能力时的测量不确定度指标; 3.1.4 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3.2 校准室负责人: 3.2.1 组织各校准项目编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报告; 3.2.2 会同监督员对本部门的评定报告和使用进行审核。 3.3 校准项目的负责人应: 3.3.1 学习和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3.3.2 编写本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报告。 3.3.3 及时发现和反馈会导致测量不确定度发生较大变化的信息。 3.4 技术主管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x y,输入量 Xi 的估计值为
,则
i
y f (xi , x2 ,...... xN)
x 4.根据数学模型列出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即输入量 ),尽可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如测量结果是 i
修正后的结果应考虑由修正值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5.评定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u( ) ,并通过由数学模型得到的灵敏系数 ( y ),进而给出
i
ni
x n 如测量系统稳定,实时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u( ) 均可以由预先评估时所作的 次测量结果得
ik
i
x x 到。如实时提供给客户的是单次测量的测得值,其标准不确定度可以用上述 u( ) s( ) 的值,如实
ik
ik
x 时提供给客户的是 m(例如 m
=
S( 3)次测得值的平均值,其相应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x c c i
i
i
xi
u U U 与各输入量对应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 y) 。如扩展不确定度用 (如
)表示,则应估算对应
i
p
0.95
x x 于各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 ,根据 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 A 类或 B 类评定得到其 u( ) 。
i
i
i
5.1 A 类评定
n x n 对 Xi 作
次独立重复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