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整理
(完整版)初中物理力学实验总结
一、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例题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19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9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
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
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自我提升: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 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
2N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这是利用了 .(2)王永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除了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外,还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关。
如果要用弹簧测力计、表面平整的木板、带钩的木块等器材,对此猜想进行探究,请你说出主要的实验步骤:2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17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又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18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 _____表现出来。
(2)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_______ 法。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 _____,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3、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初中物理必背的20个实验汇总(含解析考点)
初中物理中考必须掌握的20个实验(详解附考点方向)实验一、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③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④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实验现象】水沸腾时的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4.液体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收热量。
更多资料及电子版在公众号:学习笔记君【实验补充】(1)液体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3)液体的沸点还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考点方向】:1、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由图像描点,水沸腾时特点: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3、开始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改进:①用温水;②减少水的质量;4、石棉网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5、酒精灯拿开后,沸腾继续,原因:石棉网有余热,水断续吸热;6、水沸点98度,原因: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7、沸水降温至室温,温度变化特点:先快后慢。
8、若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都不能沸腾,原因:火力太小,吸收热量小于热损失。
9、安装装置时顺序:自下而上。
10、水沸腾前,烧杯内上升的气泡是由大变小的;水沸腾时,烧杯内上升的气泡由小变大,因为上升过程中,水对气泡压强变小。
11、烧杯的纸盖上留有两个小孔,穿过温度计的那个孔作用:固定温度计。
另外一个孔的作用是使水面上方大气压强与外界相同,使水的沸点测量值更准确;若不留小孔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如果没有小孔,会使里面气压增大,测出的水的沸点偏高。
实验二、探究不同物体吸热能力的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器材】:相同的酒精灯2个、烧杯(80ml、分别盛60g的水和食用油)2个、温度计2支、铁架台2个、石棉网2个、火柴、机械停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在两个铁架台的底座上各放一个规格相同的酒精灯,调好铁圈的高度,将石棉网放在铁圈上。
初中物理物理实验步骤整理
初中物理物理实验步骤整理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科学,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理论,从而深入理解自然规律。
初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物理实验中,正确的步骤和操作方法至关重要,下面将为大家整理几个常见的初中物理实验步骤。
一、用光盒和物镜成像凸透镜: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一只凸透镜、一只光盒、一块白纸。
2. 将凸透镜放置于光盒的透镜夹内,并调整凸透镜与光盒的距离,使其成像位置适中。
3. 在光盒的光源孔处放置一块白纸,用夹子固定住。
4. 调节光源的亮度,使成像清晰可见。
5. 将白纸向前或向后移动,观察成像的变化。
6. 根据实验现象和规律,记录实验结果。
二、探究电流通路的变化对灯泡亮度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电流通路的变化对灯泡亮度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一只灯泡、一只电池、导线等。
2. 将灯泡与电池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3. 观察灯泡亮度。
4. 将导线断开,改变电流通路的长度或形状。
5. 再次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6. 根据实验现象和规律,记录实验结果。
三、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探究物体的密度计算方法。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一块待测物体、天平、容器、水等。
2. 在天平上称重待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
3. 准备一个容器,将容器中加满水。
4. 将待测物体轻轻放入水中,保持物体完全浸没,避免气泡的产生。
5. 用刻度尺或者直尺测量水的涨幅(即物体的体积)。
6. 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7.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物体的密度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四、探究磁场对电流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磁场对电流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一个长直导线、一个电池、一个指南针。
2. 将指南针放置在长直导线的旁边,使其指向正北。
3. 通过电池建立一个闭合的电流环路。
4. 观察指南针指针的偏转情况。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总结1一、观察法观察法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发生条件下所显现的有关事物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人们收集获取记载和描述感性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最基本最直接的研究方法。
简单的讲观察法就是看仔细地看。
但它和一般的看不同,观察是人的眼睛在大脑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组织的感知活动。
因此,亦称科学观察。
实例:水的沸腾: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刻度值。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温度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示数变化;在学习声音的产生时可让学生观察小纸片在扬声器中的运动状态,观察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观察蟋蟀知了鸣叫是的情况,就会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除此之外还有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滑动摩察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
二、比较法比较法是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它们的差异点和共同点。
比较是抽象与概括的前提,通过比较可以建立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
利用比较又可以进行鉴别和测量。
因此,比较法是物理现象研究中经常运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比较法有三种类型:1异中求同的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同点。
2同中求异的比较。
即指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而找出其相异点。
3同异综合比较。
即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的相同点相异点。
实例:象汽车轮船火车飞机它们的发动机各不相同但都是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装置。
而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都是内燃机但是从它们的构造、吸入的气体、点火方式、使用范围等方面都有不同。
再如蒸发与沸腾的比较两者的相同点都是汽化过程。
不同点从发生时液体的温度、发生所在的部位及现象都不同。
还可以用比较法来研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与压力;电功与电功率等。
三、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讨论多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通过控制其几个物理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物理量从而转化为多个单一物理量影响某一个物理量的问题的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
图19V F 2 VF 初中物理15个重点实验一、力学:基础性:1、天平测质量.【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那端上翘,往那端调),直至指针指在刻度板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
(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 物=m 砝+m 游)【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g2、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实验步骤】:测量前:(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测量方向调零)(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牛,最小分度值是0.2牛。
测量时:拉力方向严责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4牛。
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目的】: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1)把金属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 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F 浮=F1—F2.)(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F1-F2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浮力)【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等于的大小4、测定物质的密度(1)测定固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48。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集锦15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初中物理实验报告集锦15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1.在易拉罐中分别装入不同体积的水,依次用金属棒敲击听声,可用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短有没有关系。
2.将两个易拉罐用棉线相连做成一个“土电话”,用来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3.将三个易拉罐装入质量不同的沙,用天平分别测出其质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罐和沙所受的重力,用来研究物体的质量与所受重力的关系。
4.将易拉罐放在倾斜的木板表面,使其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分别滑下和滚下,观察两种情况下运动的快慢。
比较相同情况下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大小。
5.用铁钉在易拉罐不同的高度上扎眼,装水后比较其喷射的距离。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6.将空易拉罐口向下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烤一烤,罐冷却后能听到声音且看到罐变瘪了。
用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7.将空易拉罐放在盛有水的盆中浮在水面,而将其卷成一团下沉。
说明将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物体可以浮在水面上。
8.用白纸和黑纸包住两个装满水的易拉罐,在太阳下晒相同时间,看谁的温度升高得多。
研究相同条件下的白色物体和黑色物体的吸热能力是否相同。
9.用导线及导线夹将电源、开关、灯泡和易拉罐组成串联电路,闭合开关,看灯泡是否发光。
研究易拉罐的材料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气球在物理演示实验中的妙用(1)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材料:手机、气球、细线、水槽、水。
方法:先将手机装入气球内,用一根长线密封好。
然后把它慢慢浸没于水槽中,并让手机的屏幕正对着学生。
用另外一个手机对其进行拨号,手机开始振铃。
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手机屏幕的亮光,又可以听到从手机发出的声音。
如图1所示。
这就证明了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2)水凸透镜材料:气球、细线、水。
方法:用一个透明的气球,在里面充入一部分水,用细线扎紧,让太阳光照射气球,可以观察到在气球后面出现了一个很亮的光斑。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的20个实验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的20个实验一、初中阶段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光学实验3个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电学实验7个: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力学实验9个: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二、实验题的特点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三、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实验原理定方向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一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学生实验
基本操作类实验:这7个实验包括了力学、热学、电学主要仪器的使用。
实验时,要求会根据仪器的量度范围、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正确操作仪器,会根据仪器的最小分度正确读取测量的数据。
测定性实验:测定性实验都是根据一定的实验原理进行测量的:如物体速度的大小等于它通过的路程和时间之比。
测定性实验包括了基本操作类实验仪器的操作,它是基本仪器的操作在具体项目上的应用。
测定性实验应注意所测量的物理量与研究对象的统一,如测量某一小灯泡的电功率必定是测量该灯泡的电压和电流。
有时还要关注测量的条件,如通过二力平衡的方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9个,占全部学生实验项目的45%。
探究性实验不必在实验时对所有科学探究要素面面俱到,而应根据课题特点侧重部分要素。
例如:“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侧重在猜想和设计实验上下功夫。
不同的课题,侧重不同的要素,经历这9个探究性实验之后,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将得到全面发展。
没有把“伏安法测电阻”列入必做学生实验,说明:(1)从实验能力看,“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结构、仪器操作、所测数据都和“20.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相同;(2)从知识内容看,“伏安法测电阻”和“17.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相同,都是欧姆定律。
为避免重复,没有把“伏安法测电阻”列入做学生实验项目,但仍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把它作为学生实验来实施。
初中物理20个必做学生实验分类(人教版)
测 定 性 实验 (4)
1.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3.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4.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力 学 实 验 (8)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5.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6.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7.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 按 实 验 内 容 归 属 分 类
热学 实验 (2) 光学 实验 (3)
1.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 学 实 验 (7)
2.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3.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4.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5.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6.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7.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初中物理20个必做学生实验分类(人教版)
实验分类 实验内容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基 本 操 做 类 (7)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7.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 按 实 验 类 型 分 类
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 究 性 实 验 (9)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4.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5.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1、明确实验目的:在面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时,首先要了解它
的实验目的,读懂题并努力捕捉实验结果,明确有哪些要求,明确实
验内容,为实验探究过程奠定良好基础。
2、找出关系:其次,要学会发现实验过程中的所有规律,并对照关系
进行分析,将变量和条件一一对比,寻找实验探究的准确答案。
3、弄清事实:对实验的全部数据要进行认真分析,列出其中所有的变
化趋势,弄清每组数据所表示的含义,并尽可能把变量和条件一一结
合起来。
4、做思维分析:带着实验目标,通过把所有信息和运用推理,有针对
性地完善实验方案,加深对实验过程的感悟,总结出最终规律。
5、加以论证:用推理方式使实验探究结果更加清晰,并加以数理计算
证明所得结论,最后总结形成明确的结论,做到深入理解和透彻诠释。
初中物理中考探究性实验训练
初中物理中考探究性实验训练篇一:中考物理20个探究性实验设计范例中考物理20个探究性实验设计范例,篇二:2015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2015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班次:82班姓名:一、基本仪器使用:1. 如图 1所示,物体A的长度的测量值为cm。
2. 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图1图2 图3 图4 3.如图3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kW·h。
4. 如图4所示电阻箱的示数______Ω5. 如图5是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球的重力,其示数为 N。
二、光学实验1、小明利用光具盘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一束白光从左边斜射到平面镜上,多次改变光的入射方向,测得如下数据: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1)应选择________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2)如果在像B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 ______承接到像B(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3)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图乙是小明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
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_____(填序号)。
(5)实验中要求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蜡烛B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关系;小明用一把直尺放在蜡烛A和蜡烛B 之间,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____________关系;3、某小组的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八年级已整理)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姓名:班级:姓名: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探究要素实验探究过程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1.将一张白纸对折,展开铺在桌面上,把玻璃板竖在在纸上折线们直,且玻璃板与纸面垂直。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入在玻璃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______. 3.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全。
4.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并注意观察蜡烛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
5.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6.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并把测量和观察到的现象填表。
记录数据表格:物到平面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或等大)第一次第二次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像。
注意事项:1.平面镜用玻璃板替代。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玻璃板与白纸一定垂直。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支蜡烛一定大小相等。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题:1.平面镜为什么用玻璃板替代?玻璃板为什么不能用厚玻璃板?2.凸面镜使平行先束_________,应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凹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_。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整理
观察沸腾实验: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1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图A 图B 图C 图D 图E 图F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①;② .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你提出二条有效的操作建议:甲乙1.在探究串、并联电路规律的实验里,王大海进行了如下操作:(1)①把两个标有“2.5V 0.3A”的小灯泡L1和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使灯泡发光(如图甲所示).②分三次接入电压表,分别测量 AB之间、BC之间、AC之间的电压并记入表一.(2)①把上述两个灯泡改接成并联后,接到另一电源上,使灯泡发光(如图乙所示).②分三次接入电流表,分别测量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入表二.请你评估:(1)表一的测量结果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是,判断的依据是(2)表二的测量结果是否可能?谈谈你的观点:(3)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的不足:________(4)实验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是某实验中的三个电路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2)你的结论是;(3)夏荷同学探究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大于任何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秋宁同学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对他们的结论,你如何评估?AB(1)这个实验根据______定律,用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电阻的电流,从而求出电阻,这种方法叫_______。
在实验前要选好器材,并了解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A B C (2)图A是即将完成的该实验的电路图.请在图中三个“○"内正确填入“灯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路符号,完成该电路图.(3)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能交叉.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动到端(填“左”或“右”)(4)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除能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外,另一个主要作用是(4)小刚按电路图连接完电路,闭合开关快速试触的瞬间,电流表和电压表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情况,经检查,所有仪器、元件完好。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方法与技巧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方法与技巧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能够验证物理规律,更能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那么,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有哪些探究方法与技巧呢?一、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当研究多个因素对某一物理量的影响时,我们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
例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我们要研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此时,我们就需要控制接触面的面积、运动速度等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改变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滑动摩擦力的变化。
再比如,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控制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中的两个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来研究电阻的变化情况。
运用控制变量法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物理量,然后确定可能影响该物理量的因素,接着逐一研究每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
二、转换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不容易直接测量或观察,我们就需要将其转换成容易测量或观察的物理量,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比如,在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时,由于物体的振动不易直接观察,我们通过观察纸屑在发声的鼓面上跳动,或者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激起水花,将物体的振动转换为纸屑的跳动和水花的溅起,从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容易直接观察,我们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三、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
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用电阻箱替代待测电阻,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与接入待测电阻时相同,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就等于待测电阻的阻值。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我们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点燃蜡烛的像,从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位置关系等。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优)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优)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准备技能准备: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探究指导: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要粗糙;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方向外,还有大小。
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探究方案: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探究过程: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2 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3 在木块上加20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1N5 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6 将木块翻转,使另一个面积更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探究结论:1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在初中阶段,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并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因此,正确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学生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一、实验步骤1. 确定实验目的:在进行实验前,我们应该明确实验目的是什么。
目的明确后,才能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设备。
2. 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我们需要明确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是实验中人为改变或调整的变量,因变量是实验中观察、测量或记录的变量,控制变量则是实验中保持不变的变量。
3. 准备实验设备和材料:在进行实验前,确保所有实验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工作已完成。
仔细检查实验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并确保实验室安全。
4. 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于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非常重要。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数学处理和分析。
6.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结论应该清晰、准确,并能回答实验目的。
7. 撰写实验报告: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数据处理、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实验报告的结构要清晰,语言要简洁明了。
二、注意事项1. 实验安全:实验前要了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严格遵守。
必要时戴上护目镜、实验服和手套等防护用具,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
2. 仪器使用:熟悉和掌握实验所需仪器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实验仪器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防止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3. 材料准备:实验材料的准备应充分考虑实验的需要,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足够。
4. 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认真严谨。
按照实验方案操作,注意观察、记录和测量的准确性,避免操作上的失误。
初中物理实验考点总结大全(初三复习用)
初中物理实验考点总结大全(初三复习用)初中物理重要实验总结初二物理实验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入射角(反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如果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将纸板沿中轴ON向后折,观察在纸板 B 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3)如果让光线逆着 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4)理想模型法: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 5)量角器的作用: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6)从纸板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原因是: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7)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二、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1. 实验器材: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一张白纸笔2.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法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如何确定像的虚实?将未点燃的蜡烛拿走,拿一个光屏放在该处不透过平面镜看光屏上是否有像。
5.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如果在实验中发现两个像,是由于玻璃板太厚导致的。
两个像之间的距离由玻璃板的厚度决定7.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为什么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后方蜡烛,使像的背景变亮,使像变淡,不便于观察像。
8.为什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与像之间的大小关系。
9.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用平面镜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10.玻璃板为什么需要竖直放置?蜡烛能够与像重合,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中考物理的20个实验
中考物理的20个实验初中物理20个重点考查的实验光学实验3个实验:①探究光的反射定律;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③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1个:④实验液体温度计并探究水的沸腾过程电学实验7个:⑤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⑥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⑦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⑧探究欧姆定律;⑨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⑾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力学实验9个: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⒁探究牛顿第一定律;⒂探究二力平衡条件;⒃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⒅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⒇测量滑轮组和斜面的机械效率一、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 作?将纸板F 向前后转动,观察在纸板F 上是否有反射光线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二、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如图2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关系.(4)在蜡烛B 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凸透镜成像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即焰心、光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
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1)如下图甲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如下图乙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_cm.(2)天平在称量时,待测物体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__盘;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下图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3)如下图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桌面上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从图示位置开始向上缓慢提升,其示数F 与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试解答下列问题.(1)钩码所受的重力为 N.(2)当h="4cm"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桌面对钩码的支持力是 N.(3)从开始提升到h=16cm,弹簧测力计对钩码所做的功是多少?三、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C.使用磨损的砝码D.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四、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3.下面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错误的是()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最高刻度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
五、用电流表测量电流11.关于电流方向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都是由电源的正极通过用电器流向负极B. 直流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都是由电源的正极通过用电器流向负极C. 直流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都是由电源的正极由电源内部流向负极D. 直流电源对用电器供电时,电流都是由电源的负极通过用电器流向正极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某学生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用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接线柱,问在这种情况下,电压表的量程是[ ] A.0~3伏B.0~15伏C.3~15伏D.不能用来测量,无量程七、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关于开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串联电路中,开关位置改变,它的作用并不改变B.一个开关能控制三盏灯,这三盏灯一定是串联的C.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各支路上的用电器D.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断开八、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沸腾实验:
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1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
是;
图A图B图C图D图
E图F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
是℃。
(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实验过程中主要观察,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写出两种即可)
①;②。
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你提出二条有效的操作建议:
探究串、并联电路规律
甲乙
1.在探究串、并联电路规律的实验里,王大海进行了如下操作:
(1)①把两个标有“2.5V 0.3A”的小灯泡L
1和L
2
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使
灯泡发光(如图甲所示).
②分三次接入电压表,分别测量AB之间、BC之间、AC之间的电压并记入表一.
(2)①把上述两个灯泡改接成并联后,接到另一电源上,使灯泡发光(如图乙所示).
②分三次接入电流表,分别测量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入表二.
请你评估:
(1)表一的测量结果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是,判断的依据是
(2)表二的测量结果是否可能?谈谈你的观点:
(3)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的不足:________
(4)实验的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是某实验中的三个电路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
是
_
(2)你的结论
是
;
(3)夏荷同学探究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大于任何一个用电器两端的
电压。
秋宁同学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对他们的结论,你如何评估?
A
B
C
3.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A B C
(2)图A是即将完成的该实验的电路图。
请在图中三个“○”内正确填入“灯泡”、“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路符号,完成该电路图。
(3)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闭合
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动到端(填“左”或“右”)(4)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除能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外,另一个主要作用
是
(4)小刚按电路图连接完电路,闭合开关快速试触的瞬间,电流表和电压表出
现了如图B所示的情况,经检查,所有仪器、元件完好。
请分析出现以上现象的可能原因(两表各写一条)。
①电流
表:.②电压
表:。
(5)电路接通后,小明发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时,
电压表的示数也变小了,你认为电路连接中存在的错误是___。
(3)闭合S
1、S
2
和S
3
,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示数
是________A。
(4)根据图25完成本实验的实物线路的连接(图中还有4条未接)。
(5)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6)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灯丝将变________(选填“亮”或“暗”)。
(7)若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的读数突然变大,而电压表的读数为0,经检测电压表没有损坏。
可能发生的故障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