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14个]
神经内科临床路径目录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2脑出血临床路径73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路径124多发性硬化临床路径185癫痫临床路径236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287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33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路径439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路径51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路径5811颈动脉狭窄临床路径661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路径7113视神经脊髓炎临床路径78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临床路径8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起病突然,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数持续十至数十分钟,并在1小时内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3.神经影像学未发现任何急性梗死病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进行系统的病因学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者应予抗凝治疗。
4.病因、危险因素、并发症的治疗。
5.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综合征(ICD-10:G45.0),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ICD-10:G45.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ENA、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水平、蛋白C、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4)头颅MRI或CT,颈动脉血管超声。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董文菊;段柯旭;李开芬【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care pathway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 4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 The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was conduc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was given to the patients according to clinical care pathw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status of patient s grasp of the disease - related knowledge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diseas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difference 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status of patients grasp of the disease - related knowledg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 < 0. 05 );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disease was low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P <0.05 ). Conclusion:The clinical care pathway applied to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can help them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of health better and reduce recurrence of the disease.%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疾病复发率.结果:实验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健康教育中,可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减少疾病复发.【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年(卷),期】2012(018)004【总页数】2页(P1-2)【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重症肌无力;健康教育【作者】董文菊;段柯旭;李开芬【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健康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卫生知识传播和行为干预改变人们不健康行为,提高健康水平[1]。
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对于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
方法:在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记录并比较患者病情恢复情况。
结果:研究组住院用时更短;研究组并发症率更低,研究组复发率更低;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促进重症肌无力患者康复效果的优化,基于此,医护人员应做好对于这一护理模式的关注与推广。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临床护理路径;住院用时;并发症率;复发率相关调查显示,重症肌无力问题理论上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可导致患者全身骨骼肌出现无力问题,从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到该病的困扰,患者身心可蒙受相应的压力与负担,其不利于患者预后健康的优化与充分保障[1]。
在临床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帮助重症肌无力患者实现病情的充分恢复,医护工作者重点剖析了重症肌无力患者群体的特征以及其在临床护理期间的相关诉求[2]。
实践表明,这一点进一步促进了护理工作针对性地优化与拓展,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地实现对于病情的控制与充分了解。
本文针对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对于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开展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2~71岁,平均(47.01±3.47)岁;研究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3~69岁,平均(47.12±3.55)岁;相关内容已经上报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
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措施如下:①做好康复要点的说明与告知。
自-神经内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6.重症肌无力090824 .
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征求意见稿)一、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重症肌无力(ICD10:G70.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神经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但受累肌肉的分布与某一运动神经受损后出现的肌无力不相符合,并呈疲劳性和波动性(晨轻暮重);2.病程特点:起病隐袭,整个病程有波动,缓解与复发交替;3.Osserman分型:I眼肌型,IIA轻度全身型,IIB中度全身型,III急性重症型,IV迟发重症型,V肌萎缩型;4.辅助检查:疲劳试验(呈阳性)、新斯的明试验(呈阳性),或腾喜龙试验(呈阳性)、肌电图、AChR抗体、胸腺CT、甲状腺功能等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神经病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及《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胸腺治疗:切除或放疗;(1)胸腺切除:适用于伴胸腺肥大和高AChR抗体效价者;伴胸腺瘤的各型患者;年轻女性全身型;对抗胆碱酯酶药治疗反应不满意者;(2)胸腺放疗:需要进行胸腺治疗但不适于做胸腺切除者;2.胆碱酯酶抑制剂;3.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各种类型;4.免疫抑制剂:适用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或因高血压、糖尿病、溃疡病不能用激素者;5.血浆置换:仅用于危象和难治性重症肌无力;6.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作为辅助治疗缓解病情。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70.001重症肌无力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项、感染性疾病筛查、血气分析、肿瘤全项、免疫五项+风湿三项、血沉、甲功全项;2.心电图、胸腺CT(平扫+强化)、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F波、H反射+重频电刺激(低频、高频)、AChR抗体;3.疲劳试验、新斯的明试验,或腾喜龙试验。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一份权威的医学指南,旨在为医生和医疗工作者提供关于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 MG)的标准化诊断和治疗建议。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
本指南的编写目的是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本指南涵盖了重症肌无力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疾病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重症肌无力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本指南旨在为医生提供科学、规范、实用的治疗建议,以促进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康复。
本指南也为政策制定者、医学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有助于推动我国重症肌无力诊疗水平的提高。
本指南的制定遵循了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充分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指南和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方案。
我们希望本指南能够为广大医生和医疗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帮助,共同推动我国重症肌无力诊疗事业的发展。
二、重症肌无力的病因与病理生理机制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功能障碍。
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因素。
遗传因素在MG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已经证实,MG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乙酰胆碱受体(AChR)基因、补体基因、T细胞受体基因、免疫球蛋白基因以及细胞因子基因等相关。
在病理生理机制方面,MG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产生了针对乙酰胆碱受体(AChR)的自身抗体,导致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或功能受损,进而影响了神经冲动的传递,使骨骼肌发生易疲劳现象。
MG患者体内还可能存在针对肌肉特异性激酶(MuSK)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RP4)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同样可以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
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
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重症肌无力(ICD-10:G70.0)(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主要为受累骨骼肌肉的波动性无力,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改善,可呈“晨轻暮重”。
2.辅助检查: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电图低频重复电刺激衰减10%以上,高频无递增;血清AChR抗体阳性或阴性。
3.临床分型(Osserman):I眼肌型,IIA轻度全身型,IIB中度全身型,III急性重症型,IV迟发重症型,V肌萎缩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胆碱酯酶抑制剂。
2.肾上腺皮质激素:各型重症肌无力均适用。
3.其他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疗效欠佳或不能耐受者。
4.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用于危象期、胸腺切除术前准备或难治性重症肌无力辅助治疗。
5.血浆置换:用于危象期、胸腺切除术前准备或难治性重症肌无力辅助治疗。
6.胸腺切除术:适用于伴胸腺增生的全身型患者,女性首选;伴胸腺瘤的各型患者;18岁以上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全身型。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4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70.0重症肌无力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甲状腺功能、血气分析、免疫五项+风湿三项、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腺CT(平扫+增强)、心电图;(4)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重频电刺激(低频、高频)。
2.有条件者行AChR抗体检查。
(七)选择用药。
1.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吡斯的明等。
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重症肌无力病人病情恢复的影响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重症肌无力病人病情恢复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护理过程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的影响。
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内科重症肌无力确诊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1例,实验组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患者。
经过两个护理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过程满意程度的不同以及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进而比较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区别。
结果:临床护理路径护理重症肌无力患者心理状况以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患者的满意度。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护理重症肌无力水平效果较常规护理路径好。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护理;重症肌无力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护理措施[1],针对住院病人,以时间为依托,结合入院指导合并医嘱,联合接诊时病史体征、体格检查、诊断治疗、护理措施、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制定出理想的护理手段[2]。
使得现代护理工作不再是以前常规遵循医嘱的盲目措施;而是有计划有目的有预见性的进行针对性护理,是个体化医疗的全面发展[3]。
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和了解自己的护理措施,可以使病人积极参与到自己的康复进程,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为研究临床护理路径比传统常规护理措施的优越性,我们科室进行了此次研究,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分发随机数字的方法选取我院62例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的住院患者,将该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31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9例,该组患者平均(39.15±5.11)岁,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手术治疗患者。
实验组患者31例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21例,该组患者平均(37.33±6.59)岁,实验组患者中2例手术后患者。
两组患者其他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此次研究目的,经家属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重症帕金森病和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
4.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5.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的相关药物:补钙、补钾、胃粘膜保护 剂等。 (八)出院标准。 1.肌无力症状好转。 2.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住院期间合并感染(肺部、泌尿系、肠道等)等严重并发症,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的患者,可能出现病情短期加重,导 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患者,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导致住院 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5.血浆置换:用于危象期、胸腺切除术前准备或难治性重症肌无 力辅助治疗。
6.胸腺切除术:适用于伴胸腺瘤的各型患者;伴发胸腺增生的全 身型患者,女性首选;18岁以上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全身型。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70.0重症肌无力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血气分析、感染性 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腺CT、心电图; (4)重复神经电刺激(低频、高频); 2.有条件者可完成的检查项目: AChR抗体等相关抗体检查,甲状腺功能、肌电图和神经传导 (七)选择用药。 1.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吡斯的明等。 2.糖皮质激素:可选择醋酸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 3.免疫抑制剂:可选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霉素、他克莫司 等。
医师查房记录
医师查房记录
□ 肌力检查
□ 肌力检查
□ 实施检查项目并评估检查 □ 胸腺 CT 读片有无胸腺异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诊疗指南(罕见病诊疗指南)
32.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概述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eneralized myasthenia gravis,GMG)是神经肌肉接头处因自身抗体破坏突触后膜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疾病。
临床表现为骨骼波动性无力、不耐疲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症状多分布于眼部、球部、四肢肌肉,严重者累及呼吸肌造成呼吸衰竭。
病因和流行病学由特异性抗体介导、细胞和体液免疫参与,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
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抗骨骼肌特异性酪氨酸受体激酶(MuSK)抗体或脂蛋白4(LRP4)抗体。
例如,MG患者外周血中测得的AChR-Ab,作用于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起到封闭受体、激活补体、破坏突触后膜等作用,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肌肉疲劳无力。
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
年平均发病率为8.0/100 000~20.0/100 000人。
在我国有两个发病高峰,40岁以前和60岁以后。
40岁以前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
重症肌无力约有80%合并胸腺异常,20%合并胸腺瘤。
胸腺组织中生发中心存在大量T细胞,刺激外周血中的B细胞活化增殖,生成特异性抗体。
临床表现经常从一组肌群开始,逐渐累及其他肌群,以上睑下垂和复视为最常见的发病症状,占80%。
骨骼肌无力表现为波动性和易疲劳性,晨轻暮重。
根据临床表现,按Osserman分成5型。
Ⅰ型:眼肌型,表现为上睑下垂、复视等。
ⅡA型:轻度全身型,四肢肌群轻度受累。
ⅡB型:中度全身型,四肢肌群中度受累,通常有咀嚼、吞咽和构音障碍。
Ⅲ型:重度激进型,进展快,数周或数月内累及咽喉肌,半年内累及呼吸肌。
Ⅳ型:迟发重度型,缓慢进展,2年内累及呼吸肌。
Ⅴ型:肌萎缩型,起病半年内出现骨骼肌萎缩。
神经科查体可见四肢近端、躯干、颈部、颅面部肌肉无力,不耐疲劳,Jolly试验阳性,腱反射正常,无感觉障碍,无病理征。
部分病人可进展至呼吸衰竭,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全文版)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全文版)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是最常见的致病性抗体;此外,针对突触后膜其他组分,包括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cle-specific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MuSK)、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4(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4,LRP4)及兰尼碱受体(RyR)等抗体陆续被发现参与MG发病,这些抗体可干扰AChR聚集、影响AChR功能及NMJ信号传递。
目前,MG的治疗仍以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s,IVIG)、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以及胸腺切除为主。
MG全球患病率为(150-250)/百万,预估年发病率为(4-10)/百万。
我国MG发病率约为0.68/10万,女性发病率略高;住院死亡率为14.69‰,主要死亡原因包括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
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30岁和50岁左右呈现发病双峰,中国儿童及青少年MG(juvenile myasthenia gravis,JMG)患病高达50%,构成第3个发病高峰;JMG 以眼肌型为主,很少向全身型转化。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70-74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
近年来,在MG诊疗方面取得了众多进展,积累了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为此,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基于近5年国内外文献中的最新证据,参考相关国际指南,反复讨论,在对中国MG诊治指南(2015)更新修订的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
新指南采用MGFA临床分型替代Osserman 分型,旨在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提出MG亚组分类,指导精准化治疗;对治疗目标进行了定义;针对胸腺切除,利妥昔单抗、依库珠单抗等生物制剂的应用,眼肌型MG(ocular MG,OMG)早期免疫抑制治疗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 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相关MG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建议。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也是最有特征的和被充分了解的自体免疫疾病之一。
本病特点是波动性的眼外肌、延髓、肢体和呼吸机的无力。
T细胞依赖的对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蛋诊断还依赖于临床血清学检测。
诊断篇●第一步要明确症状、体征和重症肌无力是否一致。
●床边的冰裹法试验(ice pack test)可支持睑下垂的诊断,但对眼外肌无力的患者没有帮助。
●依酚氯铵(edrophonium )试验应当应用于那些有明显睑下垂或眼外肌瘫痪的患者,这些患者在药物注射后症状的改善很明显。
虽80~90%,但依然存在很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
●因为特异性很强,所有病人都应该检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s85%型抗体和调制型抗体的检查可能会有用处。
如果AChR-Abs为阴性,则肌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抗体(MuSK-Ab)检查应当给予。
●AChR-Ab 38~50%的患者MuSK-Ab呈现阳性。
AChR-Ab 阴性同时MuSK-Ab●血清反应阴性(AChR-Ab和MuSK-Ab6~12%的。
●感性分别为75%和95%。
必须首先进行反复神经刺激,继而再行单纤维肌电描记术。
●定诊断的作用。
那些抗体试验阳性的患者中,尤其是不具备常见症状的或对免疫治疗缺乏反应的患者,电生理检查也有帮助。
●或延髓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脑部MRI检查。
CT 扫描眼眶或超声检查眼部有助于鉴别眼肌无力和甲状腺眼病。
腰穿检查有助于排除淋巴瘤或癌性脑膜炎。
●血液学检查还应当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查,如果临床怀疑风湿疾病,则抗核抗体、风湿因子检查需要执行。
●CT或MRI需要用来判断有无相关的胸腺瘤。
●50岁)的条纹(striational)抗体检测,联合AChR抗体的有或无,有助于来判断胸腺瘤存在的可能性。
治疗篇治疗(糖皮质激素和其它免疫抑制药物)、快速免疫治疗(血浆置换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和胸腺切除术。
●(Grade 1B)。
吡啶斯地明(pyridostigmine)是最广泛的药物。
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
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一、概述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AChR,导致突触后膜传递功能障碍,出现骨骼肌无力。
此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10~35岁为多见。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眼睑下垂等肌无力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全身肌肉无力,甚至危及生命。
二、诊断1、病史采集:询问患者是否有肌无力症状,包括眼睑下垂、眼球活动障碍、复视、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了解患者的发病时间、病情发展及治疗经过。
2、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肌肉力量、肌张力、感觉功能及腱反射等。
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呼吸困难、便秘等。
3、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清学抗体检测,如AChR抗体、MuSK抗体等,以明确诊断。
4、电生理检查:进行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观察是否有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
5、胸部CT检查:了解是否有胸腺增生或胸腺瘤等胸腺病变。
三、治疗1、药物治疗: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等,增强肌肉力量,改善症状。
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等,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症状。
2、胸腺治疗:对于合并胸腺增生或胸腺瘤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胸腺切除治疗。
3、血浆置换: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4、免疫球蛋白治疗:对于合并感染或其他免疫疾病的重症患者,可考虑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
5、呼吸支持: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给予呼吸支持,如使用呼吸机等。
6、康复治疗:在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理疗、按摩等,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
四、护理1、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其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注意药物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4、呼吸道护理: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灰尘、烟雾等刺激性气体。
5、康复护理: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肌肉及关节,避免受伤。
重症肌无力临床护理路径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住院第二天
护理路径
执行医嘱
1、执行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2、陪患者做胸CT、肌电图、心肌酶。
3、应用新斯的明药物。
护理与健康指导
1、监测:T、P、R、BP。
2、观察药物反应。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理护理。
3、指导患者进食,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低盐高钙、钾饮食。
4、询问有无“晨清幕重”现象,观察有无呼吸肌麻痹。
5、注意休息,防止疲劳,避免外伤。
变异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住院第三天
护理路径
执行医嘱
1、执行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2、遵医嘱用药。
护理与健康指导
1、监测:T、P、R、BP。
2、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有无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反拗危象;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评估营养状况,指导合理饮食。
3、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情绪。
4、讲解疾病知识,告知患者活动的最佳时间,宜选择清晨、休息后或肌无力症状轻时进行活动,自我调节活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宜,必要时卧床,防外伤。
变异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住院第四~六天
护理路径
执行医嘱
1、执行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2、遵医嘱用药。
护理与健康指导
1、监测:T、P、R、BP。
2、观察维持药量的作用及副作用;观察有无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反拗危象;评估营养状况,指导合理饮食。
护理与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回家后随身携带病例及出院小结,了解目前用药及剂量,以便抢救时参考。
2、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鱼、肉、鸡、蛋、牛奶、豆浆等)、富含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素(韭菜、芹菜、土豆)、低盐饮食。
3.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
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一、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重症肌无力(ICD-10: G70. 000)(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在具有典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特征(波动性肌无力)的基础上,满足以下3点中的任意一点,包括1 .药理学检查阳性。
2.肌电图重频试验或单纤维肌电图阳性。
3.血清抗AChR、MuSK、LRP4抗体检测阳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选择:1.急性加重期的治疗(1)辅助通气。
(2)胆碱酯酶抑制剂。
(3)免疫球蛋白。
(4)血浆置换。
(5)免疫抑制治疗。
2.非急性加重期药物治疗(1)胆碱酯酶抑制剂。
(2)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
(3)免疫抑制治疗。
3.手术治疗:胸腺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2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重症肌无力(ICD-10:G70. 00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功能;(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CRP;(3) T、B淋巴细胞亚群;(4)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IgA、IgG、IgM);(5)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L-12、IL-17. TNFa、INFy );(6) fT3、fT4、sTSH、TGAb、TPOAb、TRAb;(7) ANA、ANA 谱、RF、ANCA、ACA、ds-DNA、ESR、补体Clq;(8)胸腺CT平扫、心电图;(9)肌电图重频试验;(10)肺功能检查;(11)骨密度。
2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血清抗AChR抗体、MuSK抗体、LRP4抗体、RYR抗体、Titin抗体。
痿病(重症肌无力)中医临床路径
痿病(重症肌无力)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的住院患者。
一、痿病(重症肌无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痿病(TCD编码为:BNQ0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重症肌无力(ICD-10:G70.000)(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痿病的诊断标准以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依据。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发布的《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的诊断标准。
2.临床分型(改良Osserman分型)I眼肌型,ⅡA轻度全身型,ⅡB中度全身型,Ⅲ重度激进型,Ⅳ迟发重度型,V肌萎缩型。
3.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痿病的证候标准以及《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重症肌无力证候标准。
痿病(重症肌无力)临床常见证候:脾胃气虚证脾肾两虚证气阴两虚证督阳亏虚,络气虚滞证大气下陷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痿病(重症肌无力)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痿病(重症肌无力)。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痿病(重症肌无力)的患者。
2.处于肌无力危象期;伴有严重的感染;伴发恶性肿瘤的重症肌无力,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通过四诊收集舌脉证特点,确定不同的证候类型。
动态观察目睑下垂、肢体痿软、吞咽呼吸无力等主要证候变化,观察与脾胃、肾相关的纳差便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等证候变化,与气虚、阴虚相关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等证候的变化,与督脉、络脉相关的眼球转动迟滞、颈脊无力、肌肉瘦削等证候变化,对主要证候及部分次要证候予以量化评分、判断疗效。
临床护理路径提升急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疾病认知度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提升急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疾病认知度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提升急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疾病认知度效果。
方法:选择信封法将60例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肌无力患者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及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各30例。
对比应用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疾病知识认知水平评分相比,研究组更高(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重症肌无力护理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重症肌无力;疾病认知度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肌肉无力为该病的主要表现,且大部分患者会伴发眼睑下垂和眼肌无力的情况。
部分患者在面部肌肉受累后会产生吞咽困难和咀嚼无力的情况,患者在饮水时会产生呛咳、在进食时会产生哽咽等症状[1]。
该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且治疗时间较长,患者需要长时间对药物进行服用,极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
以往多给予急性重症肌无力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并不具有系统性,因此护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本文主要谈及临床护理路径提升急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疾病认知度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肌无力患者中选择60例,信封法分成两组,各30例。
对照组、研究组男女比例分别为16:14、17:13,平均年龄(55.22±5.21)周岁。
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①年龄超过18周岁;②均自愿参加且对相关文件进行签署。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②心理存在严重障碍者。
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待患者入院后便对其展开有关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将本次入院目的和具体治疗措施向其进行讲述。
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患者若产生疑问,则可对管床护士展开询问,由其详细进行解答。
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1)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由护士长以及责任组长、主管医生和管床护士共同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充分对患者以及家属的临床护理需求进行询问并了解,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根据疾病治疗措施以及护理特点和本科室具体情况对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制订,其中含有护理内容以及执行时间、护士签名以及效果评价等;路径表放在护理病历中,临床实际情况以及患者疾病病情和病程作为主要依据,随时对临床护理路径表展开修改;(2)入院护理干预:管床护士需要细致且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本院病区环境以及医护人员、探视及陪伴制度、住院须知和膳食安排等;(2)住院期间护理干预:①将疾病相关知识向患者讲述,告知其各种检查实施目的和所需注意事项等;②根据患者文化程度介绍所用药物的作用以及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严格遵守医生嘱托对药物进行服用;③急性重症肌无力患者均长期保持卧床休息状态,症状有所缓解后叮嘱患者家属鼓励患者展开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④鼓励患者多食用高蛋白、低钠食物;吞咽能力较差者在服用药物后半小时内进餐;吞咽困难或者咀嚼无力者食用流质、半流质或者软食,在服用药物且起效后小口缓慢进食;存在明显返呛现象且无法缓解的患者,给予其鼻饲;⑤主动关心患者心理状况变化情况,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放松;(3)出院指导:①情绪激动、感冒、镇静药物等均会导致病情出现加重或者复发情况,因此告知患者如何正确将诱发因素避免;②叮嘱患者在注射抗胆碱酯酶药后15分钟后再进食,口服药物者则在饭前半小时对药物进行服用;③告知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患者按时进行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④外出时随身对药物以及治疗卡携带,若病情出现加重现象则及时到院接受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重症肌无力(ICD-10:G7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订,2015年)
1.临床表现主要为受累骨骼肌肉的波动性无力,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改善,可呈“晨轻暮重”。
2.辅助检查: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电图低频重复电刺激衰减10%以上,高频无递增;血清AChR抗体阳性或阴性。
3.临床分型(Osserman):I眼肌型,IIA轻度全身型,IIB中度全身型,III急性重症型,IV迟发重症型,V肌萎缩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订,2015年)
1.胆碱酯酶抑制剂。
2.肾上腺皮质激素:各型重症肌无力均适用。
3.其他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疗效欠佳或不能耐受者。
4.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用于危象期、胸腺切除术前准备或难治性重症肌无力辅助治疗。
5.血浆置换:用于危象期、胸腺切除术前准备或难治性重症肌无力辅助治疗。
6.胸腺切除术:适用于伴胸腺瘤的各型患者;伴发胸腺增生的全身型患者,女性首选;18岁以上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全身型。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70.0重症肌无力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沉、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腺CT、心电图;
(4)重复神经电刺激(低频、高频);
2.有条件者可完成的检查项目:
AChR抗体等相关抗体检查,甲状腺功能、肌电图和神经传导
(七)选择用药。
1.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吡斯的明等。
2.糖皮质激素:可选择醋酸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
3.免疫抑制剂:可选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霉素、他克莫司等。
4.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5.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的相关药物:补钙、补钾、胃粘膜保护剂等。
(八)出院标准。
1.肌无力症状好转。
2.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住院期间合并感染(肺部、泌尿系、肠道等)等严重并发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使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的患者,可能出现病情短期加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患者,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二、重症肌无力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重症肌无力(ICD-10:G70.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