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病种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伤科优势病种

诊疗常规

护理常规

贡井区中医医院

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常规及护理常规

目录

一、腰痹(腰椎间盘突出)诊疗常规

二、项痹(颈椎病)诊疗常规

三、桡骨远端骨折诊疗常规

四、腰痹(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五、颈痹(颈椎病)护理常规

六、桡骨远端骨折护理常规

一、腰痹(腰椎间盘突出)诊疗常规

1、病名

1.1 中医:腰痹

1.2 西医:腰椎间盘突出

2、定义:由于载重和脊柱运动,使腰椎间盘受到挤压,牵拉和扭转引起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致腰腿痛等症状,属祖国医学腰痹病范畴。

3、诊断标准

3.1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3.2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3.3 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3.4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

3.5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CT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4、治疗方案:以牵引、针灸、按摩、拔罐、中药为主要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适当静脉给予活血化瘀药。

5、中医证候分类

5.1 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治法: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选方:身痛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地龙、香附、羌活、秦艽、灵脂、没药、牛膝、甘草。

取穴:肾腧、大肠腧、膈腧、腰部阿是穴、委中。

操作:针用泻法,留针30 分钟,10 天为一疗程。

5.2 寒湿证: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治法:温经通络,行气除湿。

选方:干姜苓术汤—甘草、干姜、云苓、白术。

取穴:肾腧、腰阳关、关元俞、大肠腧、委中。

操作:针用泻法,留针30 分钟,10 天为一疗程。

5.3 湿热证: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祛湿,宣痹止痛。

选方:四妙丸加减—黄柏、苍术、牛膝、薏仁。

取穴:膀胱腧、秩边、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

操作:针用泻法,留针30 分钟,10 天为一疗程。

5.4 肝肾亏虚证: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逆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

选方:4.4.1 偏阳虚,用右归丸—熟地、生地、山茱萸、肉桂、当归、枸杞、菟丝子、鹿角胶、杜仲。

4.4.2 偏阴虚,用左归丸—熟地、山药、枸杞、菟丝子、山萸肉、牛膝、鹿角胶、龟板胶。

取穴:肾腧、大肠腧、命门、腰眼、太溪。

操作:针用补法,配用灸法,留针30 分钟,10 天为一疗程。

6、治疗难点

由于平时缺乏锻炼,生活习惯等,该疾病有增多趋势,且人们对该疾病或多或少有此认识,一旦发病,多数均是到盲人按摩或私人诊所进行不规范治疗,且反复进行,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使得

治疗难度加大。同时,目前治疗该病的微创方法较多,使得适应症范围扩大,最终疗效不如人意,为患者增加了痛苦。

7 解决难点思路

仍然是以防治结合,加强宣教,保养,锻炼并重,防止复发。同时,该病类型中中央型突出症患者有大部分仍可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以往手法推拿总是为禁忌,但通过临床观察,并不是不可为的,只要力度、手法选用适当,仍可收到较好疗效。

8、疗效评定

8. 1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 度以上,能恢复原工作。

8. 2 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

8. 3 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二、项痹(颈椎病)诊疗常规

1、病名

1.1 中医:项痹

2.2 西医:颈椎病

2、定义: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劳损所致邻近组织受累而引起的

相应症状和体征,属祖国医学项痹范畴。

3、诊断标准

3.1 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3.2 多发于40 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3 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3.4 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和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3.5X 摄线正位报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 及M RI 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4、治疗方案:以牵引、按摩、针灸、中药为主要治疗手段,根据患

者的具体病情可适当静脉给予活血化瘀药。

5、中医证候分类

5.1 风寒湿型: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痛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选方:益蜀痹汤—独活、羌活、秦艽、木香、当归、川芎、乳香、没药、海风藤、甘草。

取穴:颈夹脊穴、风府、风池、外关、列缺、大椎。

操作:针用泻法,留针30 分钟,10 天为一疗程。

5.2 气滞血瘀型:颈肩部、上肢刺痛、痛有定处、伴有肢体麻木、舌

质暗、脉弦。

治法:舒筋活络,活血通痹。

选方:身痛逐瘀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地龙、香附、羌活、秦艽、灵脂、没药、牛膝、甘草。

取穴:颈夹脊穴、大椎、天柱、膈腧、曲池、后溪。

操作:针用泻法,留针30 分钟,10 天为一疗程。

5.3 痰湿阻络型: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祛瘀化痰。

选方:加味四物二陈汤法夏、陈皮、云苓、海藻、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红花、香附。

取穴:颈夹脊穴、风池、大椎、曲池、丰隆。

操作:针用泻法,留针30 分钟,10 天为一疗程。

5.4 肝肾不足型: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