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运输安全技术措施汇总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技术措施汇总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技术措施汇总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技术措施汇总

固定设备电气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固定设备电气维修工必须具备必要的电气常识,熟悉固定设备的供电系统、控制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检修高压开关供电电缆,应填写工作票,对检修项目内容、地点、时间、负责人、应停电开关的个数。具有反送电可能的开关名称编号,采取的安全措施,要填写清楚,不准涂改,进行审批。

3、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放电”制度。停电:必须拉开隔离开关,严禁在只拉开断路器的情况下检修电机,换向器等高压电器,验电:必须使用与线路电压等级一致的验电器,并在未停电设备上试验证明验电器确实正常,方可验电。验电必须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台上,放电:经验电证明确实无电后,方可将导体对地放电,如在井下,放电前必须经瓦斯检验员检查瓦斯,浓度小于0.5%时,方可放电。

4、放电后,接短路接地线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封时应先拆导体端,后拆接地端。

5、检修电气设备,必须在停电开关的操作手把上挂“有人工作,禁止送电”警示牌,只有负责该项检修的人,才有权取下此牌并恢复送电。

6、检修固定设备的控制回路时,应切断控制电源,拆卸、更换电器元件,应对各控制线作好标记,不得弄错,以便恢复。

7、禁止在带电设备周围使用钢卷尺,或金属丝进行测量。

8、使用电气测量仪表进行测量时,要谨慎操作,先明确测量项目,选好档位、量程,确认无误后,再将表笔与导体接触,防止造成短路,

损坏仪表。

9、检修结束后,应对检修项目,部位进行详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恢复送电。

10、检修完毕必须进行试车,检查动作程序是否正确,安全保护是否投入使用,动作是否灵敏可靠。

11、工作人员若需蹬高2.0米以上作业,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带且栓系在无相对运动牢固可靠的地方。

固定设备机械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检修固定设备的机械部分前,必须切断设备的高低压电源,悬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警示牌。

2、机械维修工必须熟悉设备的构造,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掌握检修项目的检修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3、机械维修工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4、拆装设备的零部件时,必须按规定的先后顺序进行,对有相对固定位置,或对号入座的零部件应作好标记,并按拆卸顺序依次摆放,不得随意乱扔乱放,装配时按拆卸时的相反顺序进行。

5、拆卸较大部件或悬空不稳定部件时,应先捆绑牢固,用吊链留住,再拆卸连接螺栓,装配时应先拧紧连接螺栓后,再松绳摘钩。

6、拆卸安装机件时,不准用铸铁、铸铜等脆性材料锤击或顶压。

7、零件装配时,禁止用手指探摸孔位和结合面。

8、拆装滚动轴承时,应保证不使滚动体受力。

9、检修清洗设备时,场地内禁止吸烟,清洗后的废油、污物,应倒入专用容器内,集中处理,不得随地乱扔。

10、检修压力容器(如风包)时,不准在受压情况下进行,必须将

压缩空气排放气后才能进行检修。

11、检修清洗液压容器时,不准使用棉纱清洗。

12、起重运搬设备、按起重运搬措施执行。

13、电火焊作业按电火焊专项措施执行。

14、拆卸零件时,搬手开口要与螺母一致,防止开口过大滑脱。

15、液压站、润滑用的油脂必须符合说明书规定,并定期更换。

16、热装滚动轴承时,动作要迅速,要有防止烫伤的措施。

17、拆装轴流式风机的联轴器时,事先要将传动轴用吊链吊住。

18、检修排水管路,闸阀设备时,要事先将有关阀门关闭或将管路中的水放空。

19、检修完毕,应对检修项目、部位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并进行试运行。

20、检修人员需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合格的安全带且栓系在无相对运动牢固可靠的地方。

井架、井筒装备检修安全技术措施

1、进行井架、井筒检查检修的人员,检修前严禁喝酒。

2、雷雨、大风天气不得进行井架检修。

3、井架及井筒作业必须佩戴合格的保险带,栓挂牢且栓挂在与人员没有相对运动的位置。

4、在井架天轮平台上作业时,作业人员要小心谨慎,系好保险带,拆卸零件,要放在专用容器内,禁止乱投乱放。废油,污物不准随意向地面抛扔。

5、井筒作业时,应与司机信号工规定好,联系信号,信号工、司机应精力集中,严格按检修人员要求打号和操作,速度不得大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