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
2020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课件-第12课时 常见的量 人教版(共27张PPT)

8. 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 9. 一支圆珠笔的长度约是130毫米。( √ ) 10. 4.5时是4时50分。( × ) 11. 墨水瓶包装盒上有“净含量80毫升”的字样,这个80毫升是指包装盒的
体积。( × ) 12. 每年的第一季度都是90天。( × ) 13. (2019·东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 )
B. 100平方米
C. 1公顷
D. 1平方千米
考点四 平年和闰年
例4 2024年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巴黎举行,这一年是(
)年。
照这样计算,第5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
)年举办,这一年是
(
)年。
解析:因为2024÷4=506,没有余数,所以2024年是闰年。52-33=19(届),
19×4=76(年),还要再过76年才举办第5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24+76
考点三 数量的比较
例3 (2019·东莞)小勇身高1.36米,小华比他高得多,小华的身高可能是
( )。
A. 132厘米
B. 1米4厘米
C. 18分米
解析:本题需要进行单位的换算,1.36米可以换算成136厘米。选项A: 132厘
米比136厘米小;选项B:1米4厘米可以换算成104厘米,也比136厘米小;选
8. (2019·重庆)在同一年份中,连续两个月都有31天的是( C )月。
A. 1~2
B. 5~6
C. 7~8
D. 11~12
9. (2019·信阳)“下午3时15分”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B )。
A. 3时15分
点35分钟。这架飞机到达机场的时间是( B )。
A. 12:35
B. 13:1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精品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一、数与代数第6课时常见的量【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
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 熟练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1)常见单位:、(2)进率:1吨= 千克 1千克= 克(3)估一估。
①1只梨大约有克?1块橡皮大约有克?②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3.时间单位。
(1)常见单位:、、、、、。
(2)进率:1年= 个月 1月有日、日、日或日1年= 天(闰年天) 1日= 时 1时= 分 1分= 秒4.人民币单位。
(1)人民币单位:元、角、分(2)进率:1元=10角 1角=10分二、专项训练1.填空(1)3时20分=()分(2)2.6吨=()吨()千克(3)3080克=( )千克( )克(4)7立方分米8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升2.小结: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 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 进率。
四、课堂达标3. 判断(1)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秒针的601。
( ) (2)如果1立方米的铁重7.8吨,那么1立方分米的铁重7.8千克。
( )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4)2008年在北京举行第29届奥运会,这一年第一季度有90天。
( )(5)一个水壶有2.5升水,它可装满10个250毫升的水杯。
( )四、课外拓展学习小提示:“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同学们,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启航,展开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踏浪,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收获无限风光吧!。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6.1.7 常见的量

200千克=(0.2)吨=(200000)克
4500米=( 4.5 )千米 40米=( 4000 )厘米 0.05米=( 5 )厘米 1吨50千克=( 1.05 )吨 9000平方米=( 0.9 )公顷 (2500)毫升=2.5升 0.65米=(6.5 )分米=( 65 )厘米 3.25千米=( 3 )千米( 250 )米 1.02立方米=( 1 )立方米(20)立方分米 200分=( 3 )时( 20 )分
(4)王老师每天上午7时30分到校,下午5时30分离 校,午间休息2小时。王老师每天在校工作( 8 ) 小时。
2日=( 48 )时
14日=( 2 )个星期
150分=( 2.5 )时
15个月=(1.25)年
1吨50千克=(1.05 )吨
1.35小时=( 1 )小时( 21 )分 3小时45分=(225)小时
1、复名数的低级单位和单名数的单位相同,则低级单位 的数值不变。把复名数的高级单位乘上进率化为低级 单位,最后把不变的数与换算后的数相加。
2、复名数的高级单位和单名数的单位相同,则高级单位 的数值不变。把复名数的低级单位除以进率化为高级 单位,最后把不变的数与换算后的数相加。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1个苹果约重10( 克 ); 郝老师体重约50 ( 千克 );卡车的载重量约5( 吨 )。
(2)绕操场走一圈约用5( 分钟 );火车提速后从 北京到郑州约需5(小时 );刘翔110米跨栏成绩训 13( 秒 )。
(3)一头大象约重4( 吨 )。
(4)一本《水浒传》要18( 元 )。
(5)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有250( 毫升 )。 (6)地球绕太阳转一圈要365( 天 )。 (7)一元硬币约厚2( 毫米 )。 (8)一辆大客车的内部空间约50( 立方米)。 (9)语文老师体重约60( 千克 )。 (10)中国领土面积有960万( 平方千米 )。 (11)一个成年男子的身高约170( 厘米 )。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数与代数:常见的量》复习课件

质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3.常用的时间单位及其关系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是大月,每月有31天 按大、小月分 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
一年有12个月,平 均每年有365天, 闰年全年有366天。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 天
1月、2月、3月属第一季度
按四个季度分 4月、5月、6月属第二季度
7月、8月、9月属第三季度
10月、11月、12月属第四季度
4.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 每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上旬、中旬各有10天,下旬天数要根 据月份确定,大月下旬有11天,小月下旬有10天,平年2月下旬 有8天,闰年2月下旬有9天。
5
课堂知识巩固
例3:一辆火车第一天16:35从开始站出发。第二天19:30到达终 点站,这辆火车一共行驶了多长时间? 剖析:题目中涉及到的时间跨度为两天,在解答时可以分段计算。 从16:35到24:35(即第二天0:35),再从0:35算到19:30, 合起来就是这辆火车一共行驶的时间。 答案:16:35——24:35用了8小时; 24:35——19:30用了18小时55分钟; 合起来是26小时55分钟。
(2)聚法:要把低级单位的单数名改换成高级单位的单数名或复 数名的方法,叫做聚法。
(3)化法和聚法的关系:
高级单位的数
(化法)乘进率 (聚法)除以进率
低级单位的数
课堂知识巩固
例1: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新学期开学了,王平转到了新学校。开班会时,他向大家自我介绍: 我叫王平,今年12岁。身高142( ),体重35( )。我家距 学校2( ),步行上学大学需要30( )。我家附近有块占地2 ( )的苹果园,成熟的苹果每个重400( )左右,又大又红, 香甜可口,欢迎大家来玩! 剖析:着重考查计量单位的应用,做题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答案:厘米,千克,千米,分钟,公顷,克。
人教版六年级下数学优秀教案 常见的量(计量单位 质量单位 时间单位)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六
由小组同学共同分类整理。
教师引导学生列表整理,并巡视课堂进行个别指导。
要求:学生用手比划或举例说明。
单位换算,学生先小组里说一说,再个别汇报。
教板书设计
常见的量
长度:两点之间的距离。
面积:物体表面(图形)的大小。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4)你还知道哪些长度、面积或体积单位?
2.质量单位。
3.时间单位。?
4.人民币单位。
二单位换算
1.说一说。
(1)如何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2)如何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
一常见的量与计量单位
板书:常见的量。
问:我们学过哪些量?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
(1)由小组同学共同分类整理。
(2)教师引导学生列表整理,并巡视课堂进行个别指导。
(3)全班交流。①什么是长度?什么是面积?什么是体积?
长度:两点之间的距离。
面积:物体表面(图形)的大小。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②1厘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1米呢?
③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有多大?1平方米呢?
④1立方厘米有多大?1立方分米有多大?1立方米呢?
(3)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有什么联系?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 1米=100厘米
课 题
常见的量计量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教案复习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教案复习总结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在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孩子们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其中,《常见的量》是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一章节,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该章节的教学进行复习总结。
一、教学目标在学习《常见的量》这一章节时,我们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主要方面:1.了解量与单位:学生需要掌握量和单位的概念,以及量和单位之间的关系。
2.学会比较大小:学生需要能够比较不同单位的量的大小,掌握用相同单位进行比较数量大小的方法。
3.掌握量的换算:学生需要掌握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量的换算,如时长、重量、温度等。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常见的量》这一章节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形象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感性理解量和单位的概念。
比如,展示一米长的尺子,让学生感性地理解什么是一米。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量和单位的换算等知识。
比如,设置一个称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重物的质量差异,从而体会到量的概念。
3.案例式教学法:通过设置案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掌握量和单位之间的关系。
比如,以温度计为例,通过温度计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温度的量和单位,并学习摄氏度和华氏度之间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在学习《常见的量》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个知识点:1.量与单位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是学习量和单位的基本概念。
学生需要理解量和单位是相互关联的,不同的量需要使用不同的单位进行表示。
2.量的换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不同的量进行换算。
例如,我们需要将摄氏度转换成华氏度,需要将千克转换成克。
这一部分是本章的难点,需要通过多次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四、复习方法在学习完《常见的量》这一章节后,我们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
以下是一些复习方法:1.课前复习:在课前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逐步建立一种学习知识的习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

平方米; 7.7020立方分米= 分米。
你能说出4与5的不同吗?
7
立方米
20
立方
小结:
在进行单位之间的改写时
一要注意:什么单位之间的改写。
二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要注意:单位之间换算的方法。
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 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
14
(三)、巩固练习、当堂达标
立方米 (100) 立方分米 (1000) (10000) 立方厘米 (1000)
(100) (100)
升 毫升
(1000)
10
估一估:
1只梨大约有多少克? 1块橡皮擦大约有多少克? 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1
还记得名数是怎样改写得吗?
高级单位 的名数
×进率
÷进率
2×100 = 200
5
3、体积、容积
(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容器所能容纳 的物体的体积。 (2)体积计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 毫升 (3)1立方厘米有多大?1立方分米有多大?1立方米呢? (4)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立方厘米=1毫升
口号: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
15
第一回合:填空
1、2050m=( 2 )km( 50 )m 4.6吨=( 4600 )千克
( 7.5 )m2=750 dm2 =( 75000 )cm2
2、3千克50克=( 3050)克
3050米=( 3 )千米( 50 )米
3千克50克=( 3.05 )千克
3050米=( 3.05 )千米
2.4时=( 2 )时( 24 )分 2 2时40分=( 2 )时 3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整理与复习

《常见的量》整理与复习沙湾中心小学梁小曼复习内容: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单位等(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常见的量》第一课时P87-88。
)教学设计理念:六年级下册《常见的量》这一章书的复习我安排了两个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复习各种量及其计量单位的应用、掌握各种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即本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复习名数的改写。
因为我觉得这一章书的单位比较多,如果一个课时恐怕学生走马看花似的,没复到实处,所以我把名数的改写这一板块安排到下节课,这样的复习效果更好。
《常见的量》中各种量及其计量单位的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学生也经常接触,所以本个教学设计我都是围绕生活中的题材来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生活性,真正体现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的:1、通过整理复习让学生系统的掌握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等各种量及其计量单位;加强表象认识,牢固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
2、让学生学会分类归纳,有序整理,系统复习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3、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对量的计量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使其知识系统化。
教学难点:对量的计量知识有序整理及其各种计量单位间的特殊进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卡片、米尺、2包食盐、1枚2分硬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更多的了解梁教师吗?生:想!师:“我在1998年7月调到沙湾中心小学,我住在离我校大约1千米远的金沙湾花园,早上我骑车约10分钟就到了,便利的交通缩短了我们的距离,让我们有机会在这50平方米的课室里交流和学习。
”在刚才的介绍中你发现老师应用了哪几种量?生:时间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师板书)师:我们还学习了哪些量?生:还有体积单位、容积单位、质量单位(师板书)师:在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要接触各种量,进行各种量的计量。
原创精品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常见的量

1个月
中旬:中间10天
下旬:剩下的天数(大月11天,小月10天, 闰年二月9天,平年二月8天)
平年、闰年
年份数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
年份数是整百数,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反之,则是平年。
例如:2010÷4=502……2 所以2010年是平年
2012÷4=503
1800÷400=4……200
(5)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有250( 毫升 )。 (6)一元硬币约厚2( 毫米 )。 (7)一辆大客车的内部空间约50( 立方米 )。 (8)语文老师体重约55( 千克 )。 (9)中国领土面积有960万( 平方千米 )。 (10)一个成年男子的身高约170( 厘米 )。
2、判断:
(1)1吨铁比1000千克棉花重。( × ) (2)平方千米和公顷是面积单位。( )
30天(小月:4、6、9、11)
29天(闰年:2) 28天(平年:2)
季 度 1年 = 4个季度
第一季度:1月、2月、3月——闰年91天,平年90天
1年
第二季度:4月、5月、6月——91天 第三季度:7月、8月、9月——92天 第四季度:10月、11月、12月——92天
旬 1个月 = 3个旬
上旬:头10天
100 平方毫米 (mm2)
体积单位和容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
体积单位:立方米 (m3 ) 1000 立方分米 (dm3) 1000 立方厘米 (cm3)
1
容积单位: 升 (l) 1000
1
毫升 (ml)
时间单位:
365天(平年) 366天(闰年)
世纪
100
年
12
月
日
24
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常见的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教材4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加深理解并掌握各类量相邻计量单位的进率。
2.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对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并能正确使用学过的计量单位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对同一种量的不同计量单位进行改写
2、感悟单位的大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出示)5()= 5000()、8()=8()、6()=600()、9()=9()
提问:老师带来了4个奇怪的式子,你能想办法让这两个式子成立吗?(学生填空)
小结:单位名称的作用可真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常见的量。
二、梳理知识:
1、回顾单位。
(出示信息)信息中出现了哪些计量单位?我们还学过哪些计量单位?这么多计量单位,是你们自己在组内想办法整理,还是老师带着你们梳理?
(1)、小组整理。
(2)、学生汇报。
(随机显示)
长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体积: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容积):升毫升
质量(重量):吨千克克
时间: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提问:哪些计量单位间又存在着联系?(1)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2)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追问:你能以1分米、1平方分米、1立方分米为例,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教师随机出示三者的示意图)
2.复习进率。
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打开作业纸,边想边填。
填完后同坐互相看一看填的对不对?
汇报:(1)(出示进率表)用1分钟的时间看一看,自己写的是否相同?
(2)你觉得要特别提醒同学注意哪几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呢?
三、游戏感悟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1、教师示范:这是数1,它后面藏着一个名称,请根据我的手势动作,或者语言提示,猜猜后面是什么单位?
师:这么长(手势)。
生猜:厘米。
师:老师身高165。
生猜:厘米
师:教师地面大54。
生猜:平方米
2、生生互动:谁愿意来做小老师?
一学生描述,其他学生猜。
小结:在游戏中,我们同学对这些单位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了。
四、综合练习。
1.填一填。
(1)一个运动员体重70 。
(2)课桌椅高80 。
(3)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2.4 。
(4)一辆汽车的载重量是5 。
(5)一瓶墨水的容积有60 。
(6)军军跑60米的成绩是11 。
举例说明你是怎样想的?(找参照、单位换选、排除法)
2.化一化:
4.25千米=()米 1.7吨=()千克
1.5公顷=()平方米 3.5日=( )日()时
3.0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90秒=()分
9.4立方米=()立方分米=()升4元8分=()元
你是怎样换算的?(高化低,乘进率;低聚高,除以进率)
3、(1)“小马虎”的日记。
今天是2007年2月29日.早上6点,我被闹钟急促的铃声惊醒,便从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床上爬起来,我穿好衣服,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 小时,该吃饭了,我端起一杯250升的牛奶一口气喝了个精光,又吃了100 千克面包。
吃过早餐,我拿出一些零花钱急忙走出家门,因为今天要为妈妈买生日礼物呢!
你有什么发现?能帮忙改改吗?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哪些知识进行了整理与复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感想?
六、板书设计:
常见的量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容积)升毫升
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人民币:元、角、分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把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计量单位汇总在一起,通过整理和对比来进行复习。
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合作式和讨论式的教
学。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知识,通过让学生自我整理相关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汇报,教师适时地点拔调控将知识系统整理总结最终建立知识网络。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收集整理关于量的计量的相关信息,教师给予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学生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纳、分类、讨论、交流。
首先提出“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这个问题。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出学过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再让学生用手比划、口头描述一下等形式感悟一个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
说出不一般的进率以及区分闰年和平年的方法。
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评一评等活动中,掌握了计量单位间的进率。
名数的改写,学生通过做题总结出改写名数的方法。
我在习题的设计上尽量从易到难,形式多样。
总之,我尽量让枯燥的复习教学更生动有趣、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愉快。
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做完名数改写后,忘记让学生总结名数改写的方法了。
没有总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