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维护人身权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说课稿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按照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通过PPT或板书,明确人身权利的概念、内容和法律保护;
2.结合案例,分析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及维权途径;
3.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梳理知识点,总结维护人身权利的方法和技巧;
5.结合实际生活,讲解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生生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观点、分享经验,提高合作能力。
3.课后实践: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如调查问卷、采访等,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4.定期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4.小组讨论:针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人身权利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探讨解决方案。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中的表现;
2.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发现自身在理解、应用知识方面的不足;
3.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强调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1.人身权利的概念、内容和法律保护;2.维护人身权利的方法和途径;3.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为:1.对侵犯人身权利行为的识别和分析;2.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维护人身权利。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说课稿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人教版政治选修五2.2《积极维护人身权》优秀教学案例

3.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身权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讲解公民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权利观念。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配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深入探讨人身权的内涵和外延。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身权的内涵和外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身权案例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
4.结合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身权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人身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公民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教材为依据,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身权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提高课堂互动性。在教学评价方面,将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实际操作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身权的定义、种类及其特点。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ppt课件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1、案例中的夏某、林某、张某应当承担哪些法律责任?杨某所在的学校 应当承担责任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 ① 依据《民法典》规定,施暴者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造成他人的 人身伤害和严重精神损害,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赔偿医疗费、护理 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精神损害赔偿。 ② 依据《民法典》规定,被侵害者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在校期间受到 人身伤害,是由于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造成的,所以被侵害者所 在学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思考:是否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 变姓名,但是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
相 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关 链
(一) 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即冒名顶替,冒充他人进行活动。
冒名
(例如:冒充“齐玉苓”的名字,借用齐玉苓的考试成绩上大学,致使齐玉苓 名落孙山;拿姐姐的身份证去登记结婚;)
侵权人妄称自己既是某人,侵权人完全以姓名权人的身份从事活动
二、姓名肖像受保护
1、姓名权
(4)侵权行为 ① 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 ② 盗用他人姓名; ③ 冒用他人姓名; ④ 以侮辱方式使用他人姓名、故意错误使用他人姓名、给他人取“浑 名”或“绰号”等。
②是对他人的身体权的侵犯
D
③危害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④是对他人的人身权的侵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田某故意隐瞒其武昌、汉口接触史,造成医护人员及同病房病人共37人被隔离观察,这危害 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即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③④正确。身体权所保护的是身体组织的 完整及对身体组织的支配,田某的行为并未侵犯他人的身体权,②错误。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提高人身权利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我也将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和反馈,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4.巩固练习(5分钟)
教师布置一道关于人身权利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一些关键性问题,检查他们对人身权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解答。
1.理解人身权利的概念、内容和特点,增强对法律保护人身权利的认识。
2.学会正确行使人身权利,并在遭受侵犯时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
3.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和维护他人的人身权利。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法律基础知识,对人身权利的概念有初步了解。他们知道人身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可能对具体的人身权利内容和维护方法不够清楚。
-隐私权:公民享有个人隐私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
-荣誉权:公民享有自己的名誉和荣誉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
3.维护人身权利的途径
-正确行使:在合法范围内行使人身权利,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合法维权:在人身权利受到侵犯时,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如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4.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学生因被同学嘲笑外貌而受到心理健康影响,如何维护自己的名誉权?
《2 积极维护人身权》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

课题:选修5 专题二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教学设计一、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遵循发挥学生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设计及具体活动,在参与过程中拓展和延伸政治学科知识,培养和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人身权的意义和种类,各种人身权的内容与法律保护(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能够用法律知识解决身边的一些简单争议,增强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人身权制度的学习,增强主体意识,尊重生命、自由和人格尊严。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侵害生命健康权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四、教学方法:案列教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讨论法等。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要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
这种受到法律保护的人格和尊严,就属于民法中人身权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专题二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二)新课讲授展示PPT1:专题二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导学:1、生命健康权的内容及侵权的法律责任?2、姓名权的内容及法律保护和禁止?3、肖像权的含义及法律保护和禁止?4、名誉权的含义及法律保护和禁止?5、隐私权的内容及法律保护和禁止?)教师抽查落实自主学习情况展示PPT2:1、人身权(1)含义:人身权亦称人身非财产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2)类型: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法人的)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其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身份权包括亲权、亲属权、配偶权。
(其主体是自然人人)探究小游戏:按重要程度排序,并算出得分。
(E用数字“1”表示,其它用数字“0”表示,按排序算分,不是加法)板书:A名誉B友亲C美貌D地位E生命健康F亲情G金钱H能力I成绩学生算分,教师提问:1、0在前还是1在前?1在前意味着什么?1在后意味着什么?2、说明了什么?结论:生命健康权对于我们很重要,只有生命健康我们才有可能拥有一切,生命健权是最基本的人身权。
《积极维护人身权》课件

积极维护人身权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一环。
2 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
通过积极维护人身权,促进公民素质的提升。
结论
积极维护人身权对于维护个人尊严和自由,推动社会进步和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通过立法保护和维护人身权。
维护人身权的重要性
1 社会稳定和谐的前提
2 个人合法权益的保障
人身权的保障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保护人身权能够确保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 犯。
维护人身权的方法
1 法律手段
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和保护人身权。
2 公共意识的提升
提高公众对人身权的重视和认识。
提倡积极维护人身权的意义
《积极维护人身权》PPT 课件
人身权是保障个人尊严和自由的基本权利。
人身权的种类
1 生命权
保护个人生存和健康的权利。
3 名誉权
保护个人名誉和声誉免受侵犯。2 身体权保障个人身体的自由和完整。
4 自由权
保障个人言论、信仰和行动的自由。
人身权的法律保障
1 宪法保障
宪法确立了个人人身权的法律地位。
2 国家法律法规保障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人格尊严,不容侵犯《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人格尊严,不容侵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格尊严如同空气一般,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至关重要。
它是我们作为人的核心价值之一,是我们内在精神世界的外在体现。
然而,现实中,人格尊严被侵犯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
因此,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捍卫人格尊严,成为了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人格尊严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指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所应享有的受到尊重和保护的权利。
这包括了我们的名誉、荣誉、隐私、肖像等多个方面。
当我们的名誉受到诋毁,荣誉被无端剥夺,隐私被肆意泄露,肖像被未经许可使用时,我们的人格尊严就受到了侵犯。
先来说说名誉权。
名誉是对一个人的品德、声望、信用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一个良好的名誉是我们在社会中立足的重要资本。
然而,有些人却出于嫉妒、恶意或者其他不良动机,故意散布虚假的信息,对他人的名誉进行损害。
比如,在网络上恶意造谣,污蔑他人的品行;在工作场所中,故意传播不实的谣言,破坏他人的声誉。
这些行为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心理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交。
荣誉权同样不容忽视。
荣誉是对个人在特定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认可和表彰。
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荣誉,这是我们应得的尊重和肯定。
但如果有人恶意剥夺或者诋毁我们的荣誉,那就是对我们人格尊严的极大伤害。
比如,在评选过程中,通过不正当手段使他人失去应得的荣誉;或者在获得荣誉后,被他人恶意诽谤,称其荣誉来路不正。
隐私,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片净土。
它涵盖了我们个人的私密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
在如今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隐私泄露的问题日益严重。
比如,个人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银行账号等信息被非法获取和贩卖;网络摄像头被黑客入侵,私人生活被曝光;甚至在一些公共场合,个人的私密行为被偷拍并传播。
这些都严重侵犯了我们的隐私权,让我们感到不安和恐惧。
肖像权也是人格尊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专题22积极维护人身权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 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估结果,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建议。
-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
-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提问,及时解决疑问。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公民素养。
- 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人身权的 basic concept、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人身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白板、教学PPT。
2. 课程平台:学校提供的教学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
3. 信息化资源:相关法律案例资料、新闻报道、在线法律知识库。
4.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问答互动、讨论互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人身权的 basic concept. 人身权是...(详细解释概念)。它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3.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本案例通过讨论和分析人身权利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提高对人身权利问题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良知和正义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设计小组合作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例如,可以让学生写反思日记,记录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感悟。
接着,我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法庭审理人身权利案件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扮演法官、律师、当事人等角色,亲身体验维护人身权利的实践过程,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和他人的能力。
最后,我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意识和行动力。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具体案例展开讨论,分析案例中人身权利的侵犯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
2.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3.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从小组讨论中总结人身权利的保护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真实的人身权利案例为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例如,引用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校园欺凌、网络暴力等现象,让学生探讨这些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以及如何维护受害者的人身权利。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身权利是最为基本和重要的权利之一。
它涵盖了我们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多个方面。
这些权利是我们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也是我们能够自由、安全、幸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保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人身权利时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侵犯。
面对这些侵犯,我们不能选择沉默和忍受,而应该积极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生命权是一切权利的基础,是我们最宝贵的权利。
每个人都享有生命不受非法剥夺和侵害的权利。
然而,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令人痛心的新闻,比如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导致生命的消逝。
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是由于他人的过错或违法行为造成的,受害者的家属就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赔偿,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健康权同样至关重要。
它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
当我们在工作中遭遇职业病、在食品中吃到有害物、在环境污染中受到损害,或者因为他人的侵权行为导致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时,我们应当坚决维护自己的健康权。
比如,在一些工厂,如果工人长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工作,患上了职业病,那么工厂就有责任为工人提供治疗和赔偿。
身体权则是指我们对自己身体的完整和支配的权利。
常见的侵犯身体权的行为包括非法搜查身体、殴打他人、非法拘禁等。
曾经有这样的案例,某人在商场被怀疑偷东西,保安未经允许对其进行搜身,这就是对身体权的严重侵犯。
在这种情况下,受害人完全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要求商场和保安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姓名权是我们每个人独有的标识。
他人不得盗用、假冒我们的姓名。
比如,在一些假冒签名、冒用他人姓名进行违法活动的案件中,受害者有权通过法律手段来恢复自己的名誉,并要求侵权者给予赔偿。
肖像权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现在的网络时代,有些不良商家会擅自使用他人的照片进行广告宣传,这就侵犯了肖像权。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教案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下学期(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习效果。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自评,让他们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提升。
3.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关注他们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习效果。其次,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自评,让他们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提升。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关注他们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的反思与评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典型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设计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他们对人身权利的认识。
3.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提高他们在实际情景中的应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情景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多媒体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在视觉上产生冲击,引发他们的思考。同时,设计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他们对人身权利的认识。此外,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情景模拟,提高他们在实际情景中的应变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典型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人身权利的概念和重要性,为新课的讲授奠定基础。
3.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与人身权利相关的内容,如宪法、民法等,巩固已有知识。
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典型案例,让学生在视觉上产生冲击,引发他们的思考。接着,教师简要介绍人身权利的概念和重要性,为新课的讲授奠定基础。最后,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与人身权利相关的内容,如宪法、民法等,巩固已有知识。
《第一课 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教学设计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人身权利的含义和内容,理解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人身权利的认识,培养积极维护自身和他人的权利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人身权利的含义、内容以及如何积极维护。
2. 教学难点:如何将人身权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积极维护自身和他人的权利。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室讲解。
2. 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 准备教室互动环节,活跃教室气氛。
4. 准备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身权利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案例或事实引入人身权利的观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1. 人身权利的定义和种类通过讲解人身权利的观点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人身权利的基本含义和内容。
2. 重点讲解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让学生了解人身自由的含义和内容,以及如何珍爱人身自由。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人身自由的重要性。
3. 重点讲解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让学生了解生命健康权的含义和内容,以及如何珍爱生命健康。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
4. 讲解其他重要的人身权利如隐私权、光荣权、姓名权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权利的含义和内容,以及如何珍爱这些权利。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三)教室互动1.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回答。
2.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案例,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人身权利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权利受损勇敢寻求救济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权利受损勇敢寻求救济《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权利受损勇敢寻求救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身权利是最为基本和重要的权利之一。
它涵盖了我们的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多个方面。
这些权利是我们作为个体存在于社会中的保障,赋予了我们自由、尊严和安全感。
然而,不幸的是,有时我们的人身权利可能会受到侵犯。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不能选择沉默和退缩,而应该勇敢地站出来,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寻求有效的救济途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人身权利的重要性。
生命权是最根本的权利,没有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
健康权则保障了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使我们能够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姓名权和肖像权保护了我们的个人标识和形象,避免被他人非法使用。
名誉权维护了我们在社会中的声誉和评价,隐私权则给予我们私人生活的空间和秘密不被随意侵犯的保障。
然而,现实中,人身权利受损的情况时有发生。
比如,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被泄露、网络谣言中伤他人名誉、未经授权使用他人肖像用于商业广告等现象屡见不鲜。
在工作场所,可能会遭遇性骚扰、非法拘禁等侵犯人身自由的行为。
在医疗领域,医疗事故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在消费领域,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身体受伤。
当我们的人身权利受到损害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和理智。
不要被恐惧或者愤怒冲昏头脑,而是要迅速分析情况,确定侵权的主体和侵权的性质。
接下来,要收集相关的证据。
证据是维护权利的关键,比如聊天记录、视频音频、书面文件、证人证言等,都可能成为有力的证据。
同时,我们可以尝试与侵权方进行沟通和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果协商能够解决问题,那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但如果侵权方拒绝协商或者协商无果,我们就需要寻求法律的帮助。
在我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民法典》对人身权利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保护,为我们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们可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民法知识速递
★有关姓名权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养人以外的人扶养而选取抚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 以遵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他,是①令人自惊然喜的人青有年权演员依,法主演制的作两、部电使影用均、超过公10开亿或票房者,许舞可台和他荧人幕之使外,他是身体力行的正能量偶像。”这段
文字介绍后还配了一张侧面人物肖像剪影照。
接着文用章自邀请己竞的猜肖这位像“。神秘蓝朋友”到底是谁,还提供了三个线索——粉丝应援色是红色;曾以文化、专业双科第一
01 生命健康俱可贵
一、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1)原因:
①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 ②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2)要求:
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 人身权利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指公民享有人身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指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具体体 现为人格权,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禁止侮辱、诽谤和诬告陷
姓名肖像受保护
1.姓名权
202(1年11)月2含1日义,:某公司法在人其和运营非的法微人信公组众织号也上,有发名布字了一,篇也名享为《有解姓锁名绽妍权神吗秘?“蓝朋友”,领取蓝膜福利!》的 文章提到,绽妍即姓将名迎来权神是秘自“蓝然朋人友对” 其“他姓,名是享实力有与文的流章人量。并身存权的利sup。erstar。舞台上的他,是实力舞者;荧幕中的他, 是令(人惊2)喜的依青据年:演员,主演的两部电影介均绍超后过还1配0了亿一票张房侧,面舞人台物和肖荧像幕剪之影外照,。他是身体力行的正能量偶像。”这段文字 接的着成文绩章考邀入请姓中竞央名猜戏是这剧位我学“院们神表用秘演蓝来系朋;表友多现”才到自多底艺我是,、谁擅,区长还街别提舞于供、了他书三法人个、的线雕索符塑—。号—而,粉领丝因取应福此援利,色则是需红“色点;击曾在以看文并化转、发专本业文双至科朋第友一 圈到”了姓,绽并名妍在总医评疗是论器区与械留特天言猫定说旗出个舰“人店蓝的相朋宣友联传”系推身广,份活,在动下很;期其大公精号程选文度留章言上将区选体有出现大猜量个对留的人言十在,名提人评到论格“网易友烊获千得玺绽”妍“蓝四膜字正弟装弟一”盒等。称文呼中。提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身权利的定义、内涵和保障,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维护人身权利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人性化的语言与学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给予反馈,培养他们尊重和维护他人人身权利的道德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人身权利的相关知识,提高法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一、案例背景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人身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自由权等。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人身权利的认识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设计了一节以“积极维护人身权利”为主题的教学案例,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人身权利的含义、内容和保障,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培养他们尊重和维护他人人身权利的良好品德。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身权利的定义与内涵、我国人身权利的法律保障、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人身权利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3.运用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维护人身权利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人身权利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使学生明白人身权利的重要性,自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他们对法律的信仰,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
2.设计递进式问题,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人身权利的内涵和保障;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2 积极维护人身权》

《22 积极维护人身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2.能力目标:学会用法律思维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类纠纷,提高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能够自觉维护自己及他人的人身权。
二、教学重点理解人身权的具体表现。
三、教学难点引述侵害人身权的案例,讨论侵害人身权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法学天地:知识铺垫(一)正确认识人身权人身权与财产权共同构成了民法中的两大类基本民事权利。
1.人身权的含义人身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2.人身权的类别和内容人身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人格权和身份权。
(1)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维护其人格和尊严的民事权利,分为一般人格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人格独立平等)具体人格权(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
(2)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维护其一定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的权利,它包括亲权、亲属权和配偶权、荣誉权。
①亲权,即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所行使的权利。
②亲属权,是指民事主体因血缘、收养等关系产生的特定身份而享有的民事权利。
③配偶权,是指在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其间,夫妻双方基于夫妻身份所互相享有的民事权利。
讲授新课活动设计一:我是大律师——我的团队组建一支律师团队,并为自己的团队起一个名称,设计一个宣传口号。
活动设计二:我是大律师——生命健康俱可贵案例分析:6岁男童小区被狗咬身亡,谁该为孩子的死负责?(播放视频)学生律师团队讨论公布案件审判结果(二)生命健康俱可贵1.生命健康权(1)地位:生命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
(2)生命健康权法律规定: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侵权责任法规定了这些权利的民事法律责任,其中包括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生活辅助费、残疾赔偿金、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1.2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说课稿高二政治《法律与生活》说课稿(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2.组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入专家讲座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接触到权威的法律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
1.法律条文阅读: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法律条文,并简要概括其内容和意义。
2.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案例,分析并撰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其中包括案例背景、涉及的人身权利问题、法律依据和解决方案等。
3.学习心得分享: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并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人身权利的基本概念、内容、特点及其在我国法律中的体现;公民如何积极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
2.教学难点:人身权利的界定和行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行使和保护人身权利。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二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较为丰富的思维活跃性和好奇心。认知水平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可以理解和分析较为复杂的问题。在学习兴趣方面,他们对法律相关内容具有一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在学习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习惯。
(三)互动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多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例如,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解答和分享学习心得等。这些互动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我也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和评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过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
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生命健康权的内容与法律保护、人身权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学会用法律思维观察和解析生活中发生的具体案件和纠纷,能够用法律知识解决身边的一些简单争议。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人身权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主体意识,尊重生命、自由和人格尊严。
二、教学重、难点
侵害生命健康权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讨论法等。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专题二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专题二第一框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了民事权利与义务的一些基本理论常识,我们知道了民法是对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知道了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违反了义务要承担法律责任。
请大家回想一下,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案: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主体既可以是公民(自然人),也可以是依法成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不管怎样,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要求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
这种受到法律保护的人格和尊严就属于民法中人身权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专题二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
2、新课讲授
PPT积极维护人身权
人身权亦称人身非财产权。
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人身权可分为两大类,即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法人的)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其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身份权包括亲权、亲属权、配偶权。
(其主体只有自然人)
亲权即父母对子女的权利,亲属权是因血缘、收养等特定关系产生的,配偶权是因婚姻关系产生的。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按照你认为的重要程度为以下九项排序,只写序号就可以了。
PPT(按照你认为的重要程度排序)
A 名誉
B 友情
C 美貌
D 地位
E 生命健康
F 亲情
G 金钱
H 能力
I 成绩师:这个排序结果是有个得数的,你想知道自己最后得了多少分吗?
特别简单,这里面的E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就是“1”(板书)
其他的项可以用另外一个数字来表示,就是“0”(板书)
算算你们的得分吧。
1分?按照你排的顺序来算分,不是加法,而是排起来多少分?0在前还是1在前?
PPT生命健康是“1”,名誉、金钱、友情、成绩、地位等都是“0”,有了“1”,这个数就可以是十、百、千、万乃至无穷大;若没有“1”,即失去了生命健康,后面的名誉、金钱等再多也是“0”。
如果你把1放在偏后的位置,你得得数就会很小,所以0再多,放在前面也是0。
0再多只有放在1后面才有意义。
说明什么?说明生命健康对于我们很重要,只有生命健康我们才有可能拥有一切。
生命健康权—最基本的人身权。
(板书)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物质条件,所以说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所有权利中最基本的一项。
PPT 一、生命健康权—公民享有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的权利。
我国《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这里的生命健康权,实际上是生命权、健康权的总称。
(一)生命权、健康权的含义
1、生命权—公民享有生命延续,不受非法剥夺的权利。
2、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保持身体机能正常和维护健康利益的权利。
对公民器质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侵害均构成侵害公民的健康权。
由于健康与公民生命、身体的密切关系,侵害公民身体,剥夺公民生命的同时也构成对公民健康的侵害。
PPT漫画:求救
如果是你你会喊什么?喊最简单的2个字“救命啊”!通过漫画我们可以知道,只有享有了生命健康权,我们才能享受法律赋予的其他权利。
法律赋予公民生命健康权,我们公民在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案例。
案例分析:
1、分析书本上的溺水身亡的案例(一带而过)。
①该公司应该对谢某的死负法律责任,该公司在经营游泳池时存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情况,由法院审理查明的三点可以看出。
②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须根据民法通则具体情形确定。
2、PPT 【例1】中学生甲与乙发生冲突,失手将其推下楼梯,致其身亡。
问:以民法眼光,甲侵犯了乙什么权利?生命权受到侵害!
【例2】高中生甲与乙因争夺女朋友,2人决定采取决斗方式解决冲突,决斗中甲不断重击乙的右耳致其耳聋。
问:以民法眼光,甲侵犯了乙什么权利?健康权受到侵害。
3、发现居民小区的体育器械中吊环的一个环坏了,你会怎么办?置之不理还是找物业来维修?讨论!
随时可能掉下侵害别人的生命健康权,所以我有权要求其管理人员修理、重作、更换,消除危险、使其恢复原状。
公民有权维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PPT 回想违反义务,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是什么?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这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PPT (二)侵害生命健康权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侵害公民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
”
案例分析
1、某小偷在某工地行窃时被发现,他在逃跑的时候慌不择路不慎落水。
追赶而至的工人听见其呼救声不予施救,他们认为小偷偷东西着实可恨,淹死活该。
请问: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呢?为什么?
不赞同。
小偷偷东西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小偷仍然享有生命健康权,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侵害公民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
”
2、高某见同学王某殴打一女同学张某。
当高某看到王某举起棍子欲打张某时,就用手臂去挡,棍子砸在了高某的手腕上,使高某右手骨折,经治疗花费医疗费和营养费359元。
当高某要求王某赔偿损失时,王某说:“我打张某与你无关,你自己伸手挡棍,我没有责任。
”请问:王某是否应当承担赔偿高某损失的民事责任?
法律条文:《民法通则》第109条规定:“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
”
评析:王某殴打张某,是对张某人身权(生命健康权)的侵害,高某制止这种侵害行为是合法的,也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
我国法律不仅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在侵犯损害已发生情况下,鼓励公民制止这种侵害,并保障制止者的利益。
《民法通则》第109条规定:“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
”这样规定,为那些见义勇为保护国家和他人生命财产的模范人物提供了利益上的法律保证。
高某因制止王某对张某人身权的侵害,防止张某受到更大的损害而被王某打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由王某赔偿。
王某推托责任是违背法律规定的。
案中王某如果仍未成年,其赔偿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
PPT合作探究
请说说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当如何自护自救?
1、网友约见
2、走夜路发现有人跟踪
3、同伴溺水
4、被绑架
5、晚自习时,突然地震
六、本课小结:
人身权—生命健康权—含义—侵害生命健康权应当承担的民法责任
七、课堂练习:
带着以下问题预习姓名权的相关内容:
1、姓名权的含义
2、侵害姓名权的形式有哪些?
3、侵害姓名权应该承担怎样的民事责任?
八、作业安排: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找些侵犯公民人身权的案例,下节课我们共同来做做法官,断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