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增分练1(含解析)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含解析)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47c9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97.png)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对点练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
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C.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D.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故乡的人会那么怀念故乡?B.他们的行为举止、审美趣味,甚至读什么书,坐什么车,都在媒体掌握之中。
C.记忆是难捉摸的东西:有些东西强迫记忆,使用时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有时一句偶发戏语,竟变成“永不消逝的电波”。
D.这种不合时宜的生命行为折射的正是现代知识分子最有价值的一面:即独立品格和理性原则。
4.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展出的“民艺中国——女红系列展”上,荷包、围涎、喜帐、背扇琳琅满目,不一而足。
其间具有东方神韵的“春光长寿”“蝶恋花”“凤穿牡丹”“鱼戏莲”等传统图案栩栩如生,这些图案寄托着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德行忠孝、神话故事的纹样更诉说着深层的文化寓意。
A.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B.“轰——”传过来沉闷的雷声,树叶也从沉寂中发出一阵战栗。
C.老板对我很好,每月工资三千多呢!——我能喝口水吗?D.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中语文逻辑推断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中语文逻辑推断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cc58b28da38376bae1fae8c.png)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中语文逻辑推断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一、高中语文逻辑推断1.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
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
要求:①形义描述合理;②押韵。
示例:比:二人排齐向右站亲密并列肩比肩化:左人正立右倒画人形颠倒表变化2.下列文段中有三处推理不符合逻辑,请仿照①的句式,说明另外两处。
有心理专家分析,人们在微信朋友圈里展示的“自己”,其实是心中希望实现的理想状态,而实际生活中的“自己”,则有可能是“平凡、简单、朴素、实在”的路人。
因此,朋友圈里越“晒”什么,就一定表明自己内心越“缺乏”什么,习惯“炫富、秀幸福”的人,他的现实生活和“朋友圈生活”一定存在巨大反差;相反,那些从不发朋友圈的人,一定拥有着精神富足、生活幸福、低调而充实的人生。
①朋友圈里越“晒”什么,不一定就表明自己内心越“缺乏”什么。
②________③________3.归纳法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方法。
仿照下面的示例,换个话题,另写两句话。
要求:符合归纳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知识是羽翼,知识是翅膀,原来知识就是我们翱翔天空的工具。
4.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如今,穿汉服已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过去普遍认为,只要民族是落后的,与民族有关的东西就是落后的。
当前,我国正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汉服浓缩了民族文化要素,身着汉服,就是一种流动的宣扬,必能增强文化自信。
只要老百姓都喜欢穿汉服,增强其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文化传承有了实践主体。
就能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
①民族落后,与民族有关的东西不一定就落后。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5.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
下面是某寝室同学间的一次谈话,请你替甲同学就乙同学类比推理中存在的破绽写一段反驳的话,补写在横线上。
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48aa9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a.png)
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高考临考冲刺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机匠臧克家①六机匠是我家的佃户,每年秋后看见他把劳苦一年所得的粮食往我家扛,我总是呼他声“六爷爷”。
他和他的弟兄几个分住在低低的茅屋里,屋子谦卑地压在两枝巍巍的旗杆前。
②最早是弟兄们一起过日子。
农忙时,他们全成了农夫,到了冬天,每个身子便钉在一张织布机上。
机房是有种特别味的,从外边听着哗嗒哗嗒的响声,你便可以在心中美丽地展开一幅纺织图。
六机匠的身上带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他的一间机房在西头,是孩子们的乐园。
他的笑脸叫人喜欢,从他口里吐出来的故事叫人迷恋。
③白天,我们坐在土炕沿上听他说《水浒》,说孟姜女哭长城,说良善的仙女和凡人恋爱而生生地叫磨难拆开了。
他半天一句慢吞吞地说,眼注视着手,手往返地抛着梭,脚还得上下地踏着下面的两页木板,而故事却只是影影绰绰若断若续的。
我们急得将他的手把住,可是他的嘴也随着不动了。
放开以后,手把铁轴抽开哒哒地卷一卷布,再向前推一下杼子,手脚便一齐动起来。
口又开了,我们也侧起耳朵再也不去拦他的手了。
④六机匠白天忙一天,晚上撇下机梭,身子一沾床,鼻子里便呼呼了。
我们当然不能让他闭着眼,有的抱腿,有的扒眼,有的扯唇,一心要从他口里抓出故事来。
“蒋门神又不是铁打的,怎么还三锤打得冒火光呢?孟姜女哭倒了长城以后怎么样了?那个仙女后来怎么样了?”他一点也没有嫌烦的表情,叹一口气把眼睁开,我们望着他的眼珠亮开,比望着逃开黑口的蚀月还要痛快。
我们的眼光紧系在他的嘴上,只想那一动,可是他就是不动。
他看我们脸上渐渐涌上了黯淡的神色,便指着破墙上的旧年画,向我们讲上几段,接着眼皮上的石头又把眼睛压闭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08讲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练)(原卷版+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08讲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练)(原卷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96484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3.png)
第08讲诗歌的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刘禹锡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③东过连山④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
②柳士师:柳下惠。
士师,狱官。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
③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
④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一、二句以叙事起,寥寥数笔即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B.颔联以典明志,“事异”两字,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名惭”写出诗人对柳士师的敬意。
C.“并”“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之景,意境凄惋。
D.诗人以“回雁”“断猿”反衬离别之情,诗境也变得凄厉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柳永名作《雨铃霖》的结句。
比较这首诗的尾联和《雨霖铃》的结句艺术手法上的异同之处。
(6分)答:二、(2022·重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3、4题。
(9分)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中和堂木芙蓉盛开戏呈子瞻陈襄千林寒叶正疏黄,占得珍丛第一芳。
容易便开三百朵,此心应不畏秋霜。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两诗都写到了木芙蓉的生长环境,但环境格局不同,陈襄诗较吕本中诗阔大。
B.两诗描写木芙蓉花的特点各有侧重,吕本中诗写花之红艳,陈襄诗写花之繁多。
C.两诗赞美木芙蓉花,都用了对比手法,但吕本中诗对比的张力不如陈襄诗强烈。
D.两诗语言风格都较为平实自然,但气韵不同,吕本中诗偏委婉,陈襄诗偏豪放。
小说阅读第一课(测试)(学生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小说阅读第一课(测试)(学生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08cb400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1.png)
第01讲小说阅读第一课(测试时间:每道大题25分钟,共计75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6分)【考查角度:赏析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特点和作用】生别离山杨志军州委书记王石起身一边给父亲倒茶一边说:“洛洛辞职了,推荐江洋当校长,我让教育局直接跟江洋联系,了解一下他本人的想法。
”父亲说:“洛洛给我说啦,我今天来就是想说说这事,能不能先缓一缓?”“为什么?”“我当然希望江洋回来当校长,他本人肯定也没问题,我了解他,喜欢草原就像喜欢天堂。
但家里人是不是得商量一下?尤其是得征求一下他阿妈和他妻子梅朵的意见。
万一两个女人的想法跟我相反,我就只能尊重她们,反过来说服江洋不要回来当校长,毕竟兰州是大城市,对他们的将来更好些。
”“这种话不应该是你说的,你想说的肯定是不愿意老校长的儿子当新校长,免得别人说闲话。
”“对啊,既然你已经想到啦,就不能不顾及。
”王石不容置辩地挥了一下手说:“这是个重要任命,不容商量。
偌大一个学校,又关系到草原和牧人的未来,没有一个得力放心的人怎么办?我的想法是,几年以后阿尼玛卿州不能再有文盲青年,所有的青年藏语汉语都得会。
我们这边抓紧跟江洋本人沟通,你去做通他阿妈的工作,至于妻子嘛,只要他本人态度坚决,我看不会有什么问题。
”父亲沉默着,突然站了起来:“那我现在就去,去生别离山医疗所找他阿妈。
”日尕的枣红色在蓝绿的背景上就像一堆燃烧的牛粪,是行动的牛粪,是飞翔的燃烧在天际线上描画而过的一抹波荡起伏的斜线,带着敏捷和力量插向天空和草原的缝隙。
在那里马是一团云、一片从太阳中撕下来的日影、一个关于光可以弯曲向前的传说。
而马背上的父亲则是一朵红艳艳的马先蒿,高傲地绽放在红风绿岚里。
他看到遍地都是姹紫嫣红的牛羊,牛在盛开,羊在吐香;看到这些咩咩哞哞的有声花朵经过草原时留下了一摊摊无草的黑色荒地,①那是能够挤奶驮物的花朵,是能够奔跑游走的花朵,是让他格外揪心的灾难的花朵。
日尕舞动的蹄子下面,荒芜的持续让父亲一次次惊心:怎么这么多啊——无草的黑土滩、退化的秃斑地?飞快增长着的还有鼠兔,在马蹄前窜来窜去。
2022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1练 文段组合练(一)(含解析)
![2022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第1练 文段组合练(一)(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242bd7a5e9856a5712600e.png)
第1练文段组合练(一)建议用时25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篆刻艺术对我国文人绘画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诗、书、画、印的相得益彰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特点。
(),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致与高雅,其不只是篆刻技法的具象表现,更是文人主体思想意趣的抒发与吐露,是文人个性、内心情感的外化。
自唐代以来,书画艺术家就将诗歌、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成为唐代以来文人书画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中,苦心孤诣的一种极需要书法篆刻功底支撑的综合艺术。
“怀古悟墨,金石写意”,前人所说的这句话即指绘画以书法线条为骨魂,而金石印律又以书法为功力。
借助篆刻、诗文、书法三艺,不仅画家能够达到尽情达意的目的,还能够丰富自己的作品品质。
古往今来,文人画家用自己鲜明的个性魅力、鉴赏力与人生阅历不断呈现出东方艺术的博大精深。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一定程度上在篆刻艺术上体现B.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一定程度上通过篆刻艺术来体现C.篆刻艺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D.篆刻艺术一定程度上使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得以体现2.下列句子,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天当被,地当床,草根野菜当干粮。
C.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陪着我哭泣。
D.梦见哥哥你亲我的嘴,抱着个手机当成个你!3.修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国园林包含四项要素:山、水、花木和建筑。
其中与避暑联系最密切的,要数水景。
2024届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项分层复习真题练习——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含解析)
![2024届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项分层复习真题练习——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79e43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b.png)
2024届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项分层复习真题试卷练习——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I)【2023年新高考全国I卷】(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
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分析情节结构》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分析情节结构》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344bf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d.png)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分析情节结构》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3分)幸存者[美]休·B·卡夫熬到第三个饥饿的夜晚,诺尼把眼睛盯在那条狗身上。
在这座漂流的冰岛上,除了高耸的冰山之外,没有任何的血肉——就剩他们两个了。
在那次撞击中,诺尼失去了他的雪橇、食物、皮衣,甚至他的尖刀。
他只救起了心爱的猎犬——尼奴克。
如今,一人一狗被困在冰岛上,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对方。
诺尼以往对尼奴克的宠爱绝对是真实的,真实得如同此刻的饥饿、夜晚的寒冷以及那只受伤的脚上咬啮着的痛苦。
然而家乡的人在荒年不也屠杀他们的狗来果腹吗?不是吗?他们甚至想都不想一下就做了。
他告诉自己,当饥饿到了尽头一定要觅食,“我们二者之中注定要有一个被对方残杀,”诺尼想,“所以……”他无法徒手捕杀那只狗。
尼奴克的凶悍有力远胜于他。
此刻,他急需一件武器。
他脱下手套,把腿上的绷带拆了下来。
几个星期前,他伤了自己的腿,用一些绳索和三片铁板绑成了绷带。
他跪在地上,把一片铁板插入冰地的细缝里,并且使劲地用另一片铁板在上面摩擦。
尼奴克聚精会神地看着他。
诺尼仿佛能感觉到那炯炯的眼神正放出愈发炽烈的光芒。
他继续工作,并且企图使自己忘记它的目的。
那片铁板现在已经有一面的刃了,并且越磨越锋利。
太阳升起时他刚好完成了工作。
诺尼将那新磨的尖刀从冰地里拔出来,用拇指抚拭着刀刃。
太阳光从刀面反射过来,几乎使他一时眼花目眩。
诺尼把自己完全变得残酷起来,“到这儿来,尼奴克!”他轻轻地叫着。
狗疑惑地看着他。
“过来,快!”他唤着。
尼奴克走近了一点。
诺尼在它的眼神中看到恐惧。
从它沉滞的喘息和蹒跚、笨重的脚步可以得知它的饥饿和痛楚。
他的内心开始哭泣了。
他痛恨自己,但又不得不狠下心来。
尼奴克越来越近了,保持着它的警戒。
诺尼感到喉间一股浓重的呼吸,他看出它那两只眼睛好似两股痛苦哀怨的井泉。
现在,就是现在!快攻击它!诺尼跪倒在地上的身体因一阵激烈的哽咽而颤抖着。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2024年语文考前模拟卷一(原卷版和解析版)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2024年语文考前模拟卷一(原卷版和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6c68f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4.png)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模拟卷0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贫困作为一种古老的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问题。
传统社会相对现代社会来说物质匮之、生产效率低下,但物质的匮乏造成的贫困现象与贫困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所拥有的一种亚文化,当这种文化沁入到了这个民族成员的血液和灵魂之中,就具有很强的韧性。
当前,中国消除了延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入了后小康时代虽说物质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种嵌入到民族心理中的适应文化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巨大阻力,制约着整个后小康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大了相对贫困治理的难度。
西方传统文化中基督教文化是一种主流,基督教将“贫困”作为一种“恶”的文化,希望用“慈善”的方式来消除这种“恶”,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伦理文化,而儒家伦理奉行的是一种“善”文化,并且通过官方正统的教化渠道使“善”文化成为主流。
儒家思想家将“贫困”作为一种“善”,主张用“节欲”的方式来对付“贫困”,甚至将“贫穷”作为一种“美德”来进行歌颂。
被统治者用来作为治国指导思想的儒家文化,将“贫穷”作为正统的意识形态,并将其颂扬为一种美好境界。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浸淫在对贫困的这种认识和熏陶中。
“贫困”即“美德”,成为一种精神鸦片,“安贫乐道”的“贫困文化”和“贫困观念”根深蒂固地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中。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对待“贫困”的观念上,甚至比儒家的“贫困伦理”文化有过之而无不及。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信息类文本阅读练习(含解析)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信息类文本阅读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abfbc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0.png)
信息类文本阅读练习--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一、新课标卷地区选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自我景观是一种非真实性的自我呈现,它依托于社交媒体,带有装饰和表演特色。
换言之,自我景观其实就是主我与客我的结合体。
个体对自我景观进行设置,并维持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互动,使得自我在社会交往中得到认可,或者说实现马斯洛需求论中的“社交需求”。
合理的“自我景观”是一种必要的社会交往过程。
米德认为,“主我”与“客我”通过信息,即“有意义的象征符”这个介质进行互动,是一个社会过程。
那么自我景观也就等同于在新型社会交往中借助“有意义的象征符”所实现的主客我互动。
如微信尤其是其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新型交往的网络社会。
按照戈夫曼细分的三种关键角色,表演者即发朋友圈的人,接受表演者即浏览朋友圈、进行点赞、评论的人,局外人则是将朋友圈入口锁住的人。
当我们作为表演者发朋友圈时,实际上是在塑造一定的角色,通过扮演并相信自己的角色,在社会交往中获得满足感。
合理的“自我景观”是一种塑造健康自我的过程。
主我是人类本体的映射,客我则是在主体融入社会之后做出的改造,二者互动共同构成整体的自我。
健康的自我是由积极的主我适度改造后形成的客我,互动是塑造自我的过程。
如对于表演者,如果发的朋友圈从来就没有人点过赞、评论过,甚至被人拆台、反驳,这无疑会使表演者的积极性大打折扣,不利于其塑造健康自我。
对于点赞与评论的观众,他们或是出于真心喜爱表演者的形象;或是处于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圈中,借此增加互动、增进情感;或是出于“剧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表演者为迎合观众心目中的理想形象,或展示自己内心向往的理想形象,会采取一定的美化方式。
如在朋友圈发图片,人像要美颜,景色要构图,美食要暖光。
又如在微信“看一看”中塑造人设,若是想展示勤奋好学的人设,则多对单词打卡、深度文章点击“在看”,若是想展示文艺青年的品位,则多分享影视评论、浪漫的艺术作品等。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七 诗歌鉴赏第01讲 整体把握诗歌文本练习(原卷版)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七 诗歌鉴赏第01讲 整体把握诗歌文本练习(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e2723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7.png)
第01讲整体把握诗歌文本(基础题和拔高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②,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③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
①辞汉月:指离开京城。
①星芒:指旌头星的光芒。
星芒尽:指战争结束。
①霍嫖姚:即霍去病,曾做过嫖姚校尉。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烘托出将士们的英勇与敌人的不堪一击。
D.尽管全诗笔力雄健,气势雄浑,基调乐观高亢,意境壮美,但作者在结句仍透露出怀才不遇的愤慨和悲伤之情。
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平生百绕垂虹路张元干①平生百绕垂虹路。
看万顷、翻云去。
山澹夕晖帆影度。
菱歌风断,袜罗尘散②,总是关情处。
少年陈迹今迟暮。
走笔犹能醉时句。
花底自成心暗许。
旧家春事,觉来客恨,分付疏篷雨。
【注】①张元干(1091—1161):北宋至南宋人,出身仕宦,因坚持抗金受秦桧陷害,被捕入狱,出狱后流落苏州,本词写于词人重游苏州垂虹桥之时。
①袜罗尘散: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描述洛神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的美妙景致。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平生百绕”这一细节,暗示词人对此地熟悉,如今故地重游,感慨万千。
B.夕阳远山、菱歌帆影等眼前之景表现了词人重游苏州、孤苦无依的落魄晚景。
C.上阕写景,高低错落,视听结合,有动有静,既有自然,又含人事,意蕴丰富。
D.“旧家”三句既直抒胸臆,又借景抒情,“疏篷雨”充分渲染了词人的客居之恨。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392c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f.png)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34年,曹禺发表其成名剧作《雷雨》,此时距中国话剧诞生不足30年。
茅盾曾评价:“当年海上惊雷雨。
”《雷雨》的出现成为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
此后曹禺又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剧作,这些脍炙人口的戏剧名作,蕴含了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它们不仅被译成英、法、俄、西班牙等多国文字,而且常演常新,此外还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舞剧、京剧、评弹等多种艺术形式。
那么,曹禺戏剧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从何而来?曹禺走上戏剧创作之路,与他在南开新剧团阅读《易卜生全集》的经历有关,更与他个人的生命体验相关。
他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
曹禺笔下的人物和故事,都是他所熟悉的。
曹禺称写作为“心血”,正因心血的滋养,让他的戏剧具有了生命的能量。
他曾告诉老伴李玉茹,在《雷雨》成稿之前,他已反复写了很多场景和片段,不满意就重写,以致废稿塞满了床底。
由此可见,优秀的创作者,是时代生活作用于心灵并在艺术的熔炉里锻造而成的。
曹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崛起的一代剧作家,深受现实主义戏剧的影响。
他关注现实,也注重艺术的旨趣。
他描写现实,却不拘泥于写实,表现出对发展趋向充满理想主义的憧憬。
《日出》中漫天红霞里回响的雄壮夯歌,《北京人》中愫方、瑞贞奔向自由的步伐,都是沉郁、幽暗背景中绚丽的曙光,是对现实生活的诗意化、寓言化表达。
曹禺的一些戏剧素材对今天的观众而言,不仅没有接受障碍,反而形成了一种恰如其分的审美距离、一份可以品评的人生况味、一方渴望进入的意象丛林。
这是因为,剧中人与今天的观众依然能产生某种精神连接、情感共鸣。
《雷雨》中繁漪“最雷雨的性格”里对爱情的渴求、对自由的向往,《北京人》中愫方隐忍而哀静的目光,《家》中瑞珏弥留之际对于飞雪的怅望,那种情感的张力直达人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人教通用版2025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专题三语言连贯对点精练二含解析
![人教通用版2025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专题三语言连贯对点精练二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d9451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05.png)
语言连贯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家乡的味道,就是红薯的味道。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头,是红薯哺育了我的家乡人。
红薯可在春、夏两季种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又加之深秋之后,气温越来越低,红薯很简单霉变坏掉。
①鲜红薯好吃但不易贮存②红薯是高产作物③深秋季节,夜长昼短,天气变凉,红薯已停止生长④所以生产队每收一块地里的红薯,一家都要分得百十斤或者几百斤⑤特殊是在收和分的过程中,都程度不同地碰破了红薯皮⑥这时春红薯和夏红薯都要起先收了A.②①⑥③⑤④B.②④③⑥①⑤C.③①⑥⑤④②D.③⑥②④①⑤答案 D解析首先依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②④是一组,交代红薯的“高产”特点;③⑥是一组,介绍红薯的生长习性;①⑤是一组,介绍鲜红薯不易贮存的特点,由此可解除A、C两项。
再依据与上文“红薯可在春、夏两季种植”的连接可推断,介绍红薯的生长习性的③⑥应在前,由此即可选定答案。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年,__________,到2024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会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不过,走向世界的路,对我们来说还“漫漫其修远”。
中国假如要走向世界,就要高度现代化,全盘现代化。
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已经“化”出了很大的成果,__________?细细斟酌,的确,__________。
①中国飞速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了火车头,拉动全球经济增长②中国发展飞速,势头迅猛,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了火车头③而我们的服务、管理和制度的现代化呢④而我们的管理、制度和服务的现代化呢⑤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⑥我们还要走很长的路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⑥答案 C解析①②句中,应先有“火车头”,才有“拉动”;另外“经济增长”与下文“经济总量”也连接;本题考的是“连接最恰当的”,不是结构一样,所以①比②好。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双测卷__综合训练一A卷含解析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双测卷__综合训练一A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d6506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2.png)
第十单元综合训练一A 卷新题基础练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益9省2市,以全国21%的国土面积承载着全国40%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在我国总体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绿色是长江的底色,唯有通过绿色发展,变革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让发展和保护两大主题相互交融、并行不悖,激荡出高质量澎湃发展的新动能。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再上新台阶,要加快长江航运的建设,打造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黄金水道:同时,,必须稳步推进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进程,实现经济协调和融合发展。
(摘编自特约评论员《奏响新时代绿色发展的长江之歌》)材料二: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格局逐步优化。
2011至2017年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呈现快速上升态势,2015年超过长江经济带以外地区。
下游地区仍是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地区;中上游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长比较快,后发优势逐步凸显。
总体形成了以上海、重庆等为龙头,其他地区协同推进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长江经济带工业转向以创新和质量效益协同驱动的高质量增长方式。
工业高质量发展分维度指数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其中,创新驱动指数、质量效益指数呈现下游、中游、上游梯度递减的空间特征,绿色转型指数、协同发展指数、开放发展指数呈现下游地区最高、中上游地区交替领先的空间特征。
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驱动机制呈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下游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于创新驱动、质量效益和协同发展,中游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于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上游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来源较为均衡.下游地区污染型产业布局密集、中上游地区难以摆脱投入型和污染型增长的路径依赖。
导致绿色转型压力较大,对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增强。
(摘编自杜宇等《长江经济带工业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时空格局演变》)材料三:为缩小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区域高级中心城市与边缘城市在创新资源、创新能力方面的巨大差距,建议构建知识协同创新子网络和技术协同创新子网络。
2025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af66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5.png)
2025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现实版蜗居“犀利爷”,头戴一顶皮革鸭嘴帽,帽沿下露出少许灰白头发和一双犀利的眼睛,脸上布满了黑黢黢.(qū)的污垢,精神却很矍铄.(shuó)。
B.明清以降.(xiáng),在文士生活画大为流行的同时,以山水田园或园林清供为背景的文士肖.(xiào)象亦开始盛行,景与人互为比兴,以求传达主人公清远淡泊之志。
C.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有的通过自我磨砺成了社会精英;有的贪赃枉.(wǎng)法受到法律惩.(chéng)处。
这说明:--个人的品质好坏,最重要的是看他的主观追求。
D.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战鼓已经擂.(léi)响,县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持续苦干实干,在兴州大地上愈发拼搏,擎如椽.(chuán)巨笔描绘出物富民丰的新图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理环境、经济水平、文化交流使不同地区剪纸风格千差万别。
以陕西剪纸为例:关中地区文化、经济相对发达,剪纸受到绘画的影响,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北部地区由于交通相对闭塞,剪纸更多呈现朴实、凝练的风格。
( ),成为一张张生动的“地域文化名片”。
随着信息沟通的日益顺畅便捷,各地剪纸在元素上取长补短,既拓展了不同地城的剪纸样式,也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然而,现如今许多地方的剪纸开始“变味儿”——这背后存在用色单一、构图机械化、风格单调、设计感过重的问题。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1部分 专题五 2 语法垫基 懂一点语法知识 Word版含解析
![2021版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练习:第1部分 专题五 2 语法垫基 懂一点语法知识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199b5ab7360b4c2f3f6434.png)
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简单说就是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
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而语法知识,是辨析病句的基础,因此,我们特地编写了本节内容,目的是给同学们提供一点应知应会的语法常识,重点是句子常识,而且仅限于“一点”“常识”范围之内,其余的不做展开,不做深析。
一、了解一下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分为语素→词→短语(也称词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句群。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语法单位,比如:单音节语素(山)、双音节语素(徘徊、坦克)、多音节语素(高尔夫、奥林匹克)。
句群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句群也叫句组或语段,是前后衔接连贯的,能表达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
其中“语素”“句群”不需了解,“词”“短语”作一般了解,学习的重点是“句子”。
二、词、短语、句子(一)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短语短语是词的组合,是意义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故又称词组。
1.短语按其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分为:(1)名词性短语:以名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名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主语、宾语。
如:三贤故里、历史人物、负责人。
(2)动词性短语:以动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动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谓语。
如:走与停、吃得香、大力发扬。
(3)形容词性短语:以形容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形容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谓语,也可作主语、定语。
如:真与假、不土不洋、格外高兴。
2.短语按其内部结构关系分为:(1)常见结构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
(2)其他结构类型:复指短语、方位短语、“的”字短语、能愿短语、趋向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介宾短语、固定短语、数量短语。
近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编选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近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编选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7ce0111a1c7aa00b42acb95.png)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编选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编选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编选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019高考语文(人教)一轮优编选题(1)李仕才一、语言基础应用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一致。
比喻之花开在了李白的眼中,他便看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之花开在了东坡居士的手下,他便写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比喻之花开在了白居易的耳畔,他便听到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仙乐. 比喻之花开在了南唐后主的心中,他便吟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绝唱.2、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部分进行改写。
要求:以“儒家学者”开头;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但语序可以变动。
《诗经》从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答案】儒家学者拿《诗经》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步掩盖了《诗经》的本来面目,对它进行断章取义、歪曲篡改.3、【山西省实验中学、南海桂城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53a62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3.png)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来说明事物特水寒彻骨,浑身颤抖。
先砍去那些芦苇,那些世上最美的芦苇,那些离不开太湖、太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我们从米芾的评论中可答案1.运用了比喻手法,用“树”为喻体表达植根、扎根情怀,呈现对黑土地的感情之深;运用排比手法,层层推进,呈现对黑土地的感情之强烈与不可抑制;四句喻体逐渐具体化,最终以“白桦树”为喻体,呈现黑土地独有的地域色彩,表达了只有而且唯有“黑土地”才是自己情感倾诉的对象。
2.句中“满载渣土的卡车”比喻“太阳系里飞驰的彗星或者小行星”,“其表面的尘埃、气体和水分”比喻“卡车在大街上掉下了渣土”,“流浪猫小白”比喻“我们的地球”。
原本比较抽象的流星雨出现的过程,通过打比方的说明方式,介绍得具体准确、生动形象,让我们有了比较具体清晰的了解。
3.将节令饮食比喻为写文章、练功夫,形象生动地阐述了节令饮食十分讲究时节的特点。
4.①三个“那些”构成排比,层层扩展,步步加深,点出芦苇的特点,表达作者对割去这些芦苇的不舍,增强语势。
②“离不开太湖、太湖也离不开它们”使用顶真,环环相扣,强化力度,突出二者彼此相依的紧密关系,含蓄地表明作者不愿破坏自然的态度。
5.“夏似蒸笼,冬似冰窟”将实验室夏天和冬天的环境分别比喻成蒸笼和冰窟,形象生动地写出实验室夏天酷暑冬天严寒的艰苦条件,赞美科学家不畏艰难困苦的科研精神;引用庄子“初生牛犊不怕虎”赞美了科学家邹竞年轻有为,急国家之所急,敢作敢为的奋发精神,语言典雅,增强情感表现力。
6.(1)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和比拟(2)表达效果:①“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颜真卿的字具有刚韧气质和雄浑气势。
②“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颜真卿的字具有“骨气”之美,也写出了颜真卿其人的刚烈雄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增分练1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以“国事访问+”的规格接待特朗普,让西方媒体感受到了我泱.(yāng)泱大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待客之道,也让诸多外媒改变了他们一直以来对华吹毛求疵.(cì)的作风。
B.迪伦歌词中的跳跃、断裂和语焉不详,很像中国古典文人画中的留白,有时是毫无征.(zhēng)兆的荡.(dàng)开一笔,有时是看似无所用心的闲笔,但细细琢磨却是别有味道。
C.醉驾事件的发生,给本人带来的伤害自然难以估量.(liang),之前积攒的美好“人设”就此崩.
(bēng)塌,同时,对社会也是反向示范,是对法律的无视乃致知法犯法。
D.9月底,浙.(zhè)江省政府举办了第二十六次“民生论坛”,会上少了寒暄客套,多了直言不讳.(huì),每位委员的发言都是言简意赅,直奔主题,直指关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关于公元前3000~前1700年世界其他地区人类生活的变化,我们所知的要少得多。
在中国文明即将诞生的黄河中游地区,相当稠密的农业人口形成了,他们以粟为主要食物。
【甲】这些农民在
一种特殊的土壤“黄土”上耕作,这种土壤由冰川时期的风吹来的尘土沉积
..而成,因此容易挖掘。
黄土地区森林不多,因此,耕作技术与中东的刀耕火种大相径庭
....。
正因如此,加上粟在其他地方不是
重要作物,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农业独立于中东农业而兴起,虽然
..中东独特的作物小麦和大麦也从很早的时候就在黄土地区培植了。
在更南部的东南亚大河流域,公元前2000年左右,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农业也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乙】在这些地区,季风是决定性因素:一年中有半年下雨。
实际上这半年几乎天天下雨,其他
时间则是干旱。
雨季和旱季的明显交替意味着当地有洪涝,然后是土地逐步
..干旱。
【丙】各种根茎作物天性都适合这种气候条件;水稻也是如此,它是季风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沉积
B.大相径庭
C.虽然
D.逐步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毕业致辞,校长们也是拼了,年年挖空心思,最后就难免落入重形式不重内容,玩弄辞藻,虚伪矫情。
对此,有人提出了大学校长应少玩词弄字,多抽出时间上上课的批评。
B.《王者荣耀》作为舆论话题,并没有因为推出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而变得平静。
围绕游戏与孩子、游戏与健康、游戏与沉迷、游戏与教育等为中心的讨论一直在进行。
C.建立制度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还需要有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D.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流失。
5.请根据画面的内容,为邮局写宣传语。
要求:运用第二人称,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50
字。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 。
(《论语》)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独立, 。
(李密《陈情表》)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连峰去天不盈
尺, 。
(李白《蜀道难》) (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
夕阳古道无人
语, 。
(王实甫《长亭送别》) (5)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 。
(司马迁《报任安书》)
基础增分练1
1.D A项,“疵”应读“cī”;B项,“荡”应为“宕”;C项,“致”应为“至”。
2.D D项,应改为“逐渐”。
3.B B项,乙句第一处句号应改为逗号。
4.C A项,成分残缺,“落入”的宾语中心语残缺。
B项,句式杂糅,“围绕……为中心”杂糅。
D项,语序不当,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如果”应放在“一个省的文化系统”之前。
5.答案示例远在天边还是近在指尖?写一封信仿佛开一扇门,让你用力拥抱思念的人。
解析描述图片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内涵等,同时注意对修辞方法的要求。
此题属于描述图片类的题目,注意突出主题“为邮局写宣传语”。
6.(1)风乎舞雩咏而归(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3)使人听此凋朱颜枯松倒挂倚绝壁(4)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5)仲尼厄而作《春秋》乃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