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说话的手 》教案

合集下载

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会说话的手》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手势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

分析不同手势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手势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采用互动法,让学生展示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手势。

1.4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讲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

分析不同手势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让学生展示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手势。

第二章:基本手势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手势,并能在实际交流中运用。

2.2 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基本的手势,如比划、点赞、OK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基本手势的含义和使用场合。

采用示范法,展示基本手势的正确姿势。

2.4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让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解基本手势的含义和使用场合。

展示基本手势的正确姿势,并进行示范。

让学生练习和模仿基本手势。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手势语的运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手势语进行交流,提高表达效果。

3.2 教学内容:介绍手势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手势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实际操作手势语。

3.4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让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解手势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实际操作手势语。

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和指导。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章:手势语的文化差异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手势语差异。

4.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手势语差异。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手势语差异。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手势语文化差异。

4.4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让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讲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手势语差异。

分析具体的手势语文化差异案例。

让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知道的手势语文化差异。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含反思.docx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手势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幼儿善于观察和模仿的能力。

2. 通过学习手势语,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手势艺术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手势卡片、视频资料、音乐、手势表演道具等。

2. 环境:安静、舒适、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自由活动。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手势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手势的重要性。

2. 学习手势:教师展示手势卡片,讲解手势的含义,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

3. 实践环节:幼儿分组,进行手势表演,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4. 总结环节: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学习内容,巩固手势记忆。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手势,记录幼儿的进步。

2.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手势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2.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幼儿对手势艺术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4. 家长对活动的反馈和意见。

六、活动准备:1. 教具:手势卡片、视频资料、音乐、手势表演道具等。

2. 环境:安静、舒适、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自由活动。

七、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手势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手势的重要性。

2. 学习手势:教师展示手势卡片,讲解手势的含义,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

3. 实践环节:幼儿分组,进行手势表演,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4. 总结环节: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学习内容,巩固手势记忆。

八、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手势,记录幼儿的进步。

2.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九、教学评价:1. 幼儿对手势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2.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幼儿对手势艺术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活动目标1. 认识手的各种动作和手势,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教育幼儿懂得礼貌、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

二、活动准备1. 准备一幅关于手势的图片,展示各种手势。

2. 准备一些关于手势的故事或视频,以便进行讲解和演示。

3. 准备一些关于手势的游戏,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三、活动过程1. 导入:向幼儿展示手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手势的名字,例如:拍手、握手、摆手等。

2. 讲解:通过故事或视频,向幼儿讲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例如:表示感谢、道歉、邀请等。

3. 演示:示范一些常见的手势,让幼儿跟着学习,并引导幼儿说出对应的手势含义。

4. 实践:组织幼儿进行手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运用手势进行交流。

5. 总结:教育幼儿懂得礼貌、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用手势传递友善和关爱。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的手势,并解释手势的含义。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增加关于手势的元素,如手势图片、手势标识等,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手势。

3. 教学活动:开展更多关于手势的主题活动,如手势舞蹈、手势故事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和运用手势。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势的认知和运用情况。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运用手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3. 幼儿自评:让幼儿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对手势的掌握程度。

六、活动内容1. 学习基本手势:介绍和平手势、胜利手势、再见手势等。

2. 手势游戏:通过“手势猜谜”、“手势传情”等游戏,巩固幼儿对手势的理解和运用。

3.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幼儿运用手势进行交流,如在餐厅、公园等场合。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动作示范等,让幼儿直观地学习和理解手势。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

《会说话的手(一)》教案(共五则范文)

《会说话的手(一)》教案(共五则范文)

《会说话的手(一)》教案(共五则范文)第一篇:《会说话的手(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生动的、活泼的造型活动,激发学生的三维空间的造型意识,培养立体造型能力。

2、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自主、团结、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

3、通过对“手”的关注和认识,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方面的沟通,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教学重难点:1、学习设计、美化手,使学生们认识和创作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2、激发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意识,提高立体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多角度认识和捕捉生活中的美感瞬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摄影设备、水桶、毛巾、肥皂学具准备:美术书、水粉颜料、毛笔、橡皮泥等教学流程:一、感受“神奇”,导出课题。

(课前多媒体播放05年春晚的震撼之作《千手观音》的FLASH动画)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观看,并不时发出惊叹声!教师提问:课前咱们观看的是什么节目呀?师:大家都知道呀!看来千手观音给我们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群聋哑人确实了不起,用她们的手演义了神奇!今天我也要和大家一起用我们的手演义另一个神奇,让我们共同学习。

(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受到熏陶,引起共鸣,唤起学生对手的好奇心和表现欲。

二、认知双手,领悟“神奇”。

1、准备活动,课件播放《拍手歌》,师生一起跟唱。

2、情感的手(多媒体播放“感恩的心”视频,教师引导学生随着课件一起回顾一下我们赋予情感的手)生认真观看,深受感染。

3、游戏的手(1)手影几位学生主动到屏幕前表演手影,教师予以鼓励。

(多媒体播放手影视频)生认真欣赏,并跟着学习新的造型。

(2)手彩绘生看书分析制作步骤,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阐述本组讨论结果,并做总结性发言,强调要点。

三、活动空间,创造“神奇”教师布置本课任务,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进行巡视辅导。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播放背景音乐为何洁的《举起手》)设计意图:作业要求体现了层次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会说话的手大班教案精选

会说话的手大班教案精选

会说话的手大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活动“奇妙的人体”,教材为《会说话的手》。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故事导入,介绍手的功能和重要性;深入学习手的构造,掌握手部基本动作;探讨手语沟通方式,培养同理心。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手的重要性,了解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学会基本的手语表达,培养同理心,懂得尊重他人。

3. 培养观察、表达、合作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手语的简单表达。

难点:手语的灵活运用,同理心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模型、手语卡片、故事书《会说话的手》。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扮演故事角色,用手表演一段故事,引发学生对手的兴趣。

2. 讲解(10分钟)a. 教师讲述故事《会说话的手》,引导学生关注手的功能。

b. 分析手的基本构造,讲解手的功能和重要性。

3. 互动(10分钟)a. 教师示范基本手语,学生跟随学习。

b. 学生分组,用彩笔、画纸等学具创作手语卡片。

4. 实践(10分钟)a. 学生自由发挥,用手语表达自己的心情或需求。

b.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手语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说话的手》2. 内容:a. 手的基本构造b. 手的功能c. 常见手语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手语表达自己的心情或需求,记录在作业本上。

2. 答案示例:我渴了(手语:左手伸直,右手握拳,放在嘴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互动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手的重要性,学会基本手语表达,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2. 拓展延伸:a. 邀请手语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对手语的认识。

b. 组织学生参观特殊教育学校,与聋哑学生互动,体验手语沟通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解析教学重点设置为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手语的简单表达。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培养幼儿对手的关爱和尊重。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手语游戏,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用手势表达简单的情感和需求。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手势进行创意表达,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会说话的手》2.手语卡片3.音乐CD:《手语歌曲》4.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只手,引导幼儿观察手的特点和作用。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手的认识和感受。

(二)基本环节1.认识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1)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幼儿介绍手的基本构造,如手指、手掌、手背等。

(2)教师示范手的各种动作,让幼儿了解手的功能,如抓握、拿取、抚摸等。

2.学习手语(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手语,其他幼儿猜猜是什么意思。

3.创意手语表演(1)教师播放《手语歌曲》,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用手势进行创意表达。

(2)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用手势表现自己喜欢的歌曲、故事等。

4.手工制作(1)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手工作品,如手印画、手链等。

(2)教师鼓励幼儿在作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或祝福语。

5.团队协作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手语接力”、“手语猜谜”等。

(2)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3.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4.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用手势表达简单的情感和需求。

同时,活动中的团队协作游戏也让幼儿感受到了与人合作的乐趣,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教案目的通过本次社会活动,让幼儿初步认识人体器官、培养幼儿分享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时间1小时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幼儿(4-5岁)教学准备•PPT或图片展示器材•大型人体模型或图片•色块/纸板/毛线等材料•活动道具:布偶或手偶等•讲故事或示范视频片段教学流程1.热身游戏:五官认知游戏(5分钟)–让幼儿分别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加深对人体器官的认知。

2.故事分享:《会说话的手》(10分钟)–讲师讲述关于手的故事,强调手的重要性和表达能力。

并让幼儿参与故事讨论。

3.观察模型:人体器官展示(15分钟)–展示大型人体模型或图片,让幼儿认识更多的人体器官,如心脏、肝脏等,并简要介绍其功能。

4.制作手偶:动手制作体验(20分钟)–分发色块、纸板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手偶,强调合作、分享的重要性。

5.表演互动:手偶表演(10分钟)–分组进行手偶表演,模拟手的互动对话,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6.温故知新:活动总结(5分钟)–活动结束前,让幼儿回顾本次活动,总结人体器官的重要性和分享合作的感受。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手偶表演等方式增强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制作手偶和互动表演,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通过人体器官展示和故事分享,拓展幼儿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并培养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拓展实践•结合科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人体器官认知活动。

•设计更多与手有关的手工制作项目,促进幼儿手脑协调发展。

•开展与人体器官相关的户外实践活动,如体验健康食品的制作等。

以上是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和流程,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会说话的手》教案(精选16篇)

《会说话的手》教案(精选16篇)

《会说话的手》教案(精选16篇)《会说话的手》篇1设计思路:1、结合班级的主题活动《春天》以及《小手真能干》这两个主题,选择了这样既符合季节特征和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教学内容。

2、班级里幼儿喜欢动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简单又好玩的小制作,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又能培养他们有先有后地做好一件事情。

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从日常的小事抓起。

3、美工活动离不开感知、模仿、练习、创作这几个基本环节。

在这节活动中,也是通过先感知观察作品的形状、材料,然后让幼儿去思考探索制作的步骤,最后去尝试操作,教师起到启发、引领的作用,把幼儿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4、在美工活动中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

在美工活动中不仅要会观察、会思考,会操作,还要会说话。

所以起这个名字——会说话的小青蛙其实是一语双关的意思。

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探索制作小青蛙的顺序,培养幼儿对自制玩具的兴趣。

2、发展幼儿在美工活动中的探索和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纸筒(半成品);浆糊;青蛙头像(舌头)人手一份;图示;毛巾等活动流程:引出内容——思考材料与制作步骤——尝试制作——体验成功——延伸活动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

它在哪儿呢?它在老师的口袋里。

会是谁呢?我们大家拍手欢迎。

“我来了,我来了”教师出示作品并唱歌:“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

(引起幼儿关注的兴趣。

)2、大家喜不喜欢这只小青蛙?为什么?(因为这只小青蛙很可爱;会说话……)滕老师知道你们一定很喜欢做这只可爱的会说话的小青蛙。

二、思考和讨论1、我们先来想一想,做一只小青蛙需要一些什么材料呢?(幼儿观察后回答)2、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对了,我们制作小青蛙就需要这些材料。

那么,材料都有了,我们就要开始制作了。

3、但是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先有后的,所以我们想一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幼儿讨论)(老师把小朋友讨论的结果用图画按顺序表示出来)三、尝试操作1、对,先拿一个纸筒,要把这个纸筒折成什么形状呢?(M型)2、要折成这个形状,是怎样折成的,大家一起来试一下。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了解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培养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如拍手、握手、摆手等。

2. 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用手表达情感和意愿,如快乐、生气、害怕等。

3. 学习用手创造简单的图案和形状,如圆形、方形、心形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首关于手的儿歌或故事,如《小手拍拍》、《大手牵小手》等。

2. 准备一些手势卡片,上面画有不同的手势,如拍手、握手、摆手等。

3. 准备一些简单的图案和形状的卡片,如圆形、方形、心形等。

四、教学过程:1. 活动导入:邀请幼儿一起做手势游戏,如拍手、握手等,引导幼儿关注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

2. 活动主体:a. 教师播放儿歌或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手的行为。

b. 教师拿出手势卡片,让幼儿模仿和学习不同的手势。

c. 教师拿出图案和形状的卡片,引导幼儿用手创造相应的图案和形状。

3. 活动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以及用手表达情感和意愿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手势游戏,是否能够用手表达情感和意愿等。

2. 观察幼儿在手部协调能力方面的表现,如是否能够准确地模仿不同的手势,是否能够用手创造简单的图案和形状等。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在手创造图案和形状方面的表现,如图案和形状的准确性,创意程度等。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手势游戏,让幼儿在家庭中练习和学习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

2. 组织一次手工艺品制作活动,让幼儿用手创造有趣的工艺品,如用纸折手动物、用线编手链等。

3. 开展一次手势比赛,让幼儿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手势技能,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含反思

小朋友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含反思【--中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小朋友看手势创编不同的故事,提高口语表达力量,能说诞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依据手势进行制造性地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小朋友学习各种手语的爱好,快来看看小朋友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能说诞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依据手势进行制造性地想象。

2、引导小朋友看手势创编不同的故事,提高口语表达力量。

3、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小朋友学习各种手语的爱好。

4、情愿与同伴、老师互动,喜爱表达自己的想法。

5、让小朋友能在集风光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预备:表演台、VCD、录像等。

活动过程:1、导入会说话的手①做简洁的手势,知道表达的含义。

T:不光嘴能说话,手势也能讲话。

②做生活中常见的手势,知道其表达的含义。

2、手势像什么①老师做简洁的手势,让小朋友联想像什么。

T:有的手势能让你联想到一些东西。

现在我做一个手势,你们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②请个别小朋友做手势,让其余小朋友猜猜是什么。

3、看手势编故事T:手势不仅可以说话,还能讲故事呢!①看手势表演故事。

②小朋友依据手势自由编故事。

③叙述故事。

4、联系生活,学做手势。

①联系小朋友看过的手势,提问:T:还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势来说话?你还在哪里见过?为什么要做手语?(激发小朋友关怀聋哑人的情感)②老师做手语,小朋友学做手语动作。

T:我也来用手说一句话,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小朋友学做)5、结束部分观赏手语歌曲,小朋友边看边学做手语动作。

T:这儿还有一首用手语表演的歌呢,咱们一起来学一学、看一看吧!《会说话的手》反思: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小朋友知道不同的手势能表达不同的意思,感知人们的非语言交往方式。

在组织活动时,我重点通过三个环节来引导小朋友感知手语的趣味性。

第一环节通过观看哑语表演,和老师学习几个简洁的哑语动作,引导小朋友了解聋哑人是通过手语与他人沟通想法,感知手语的趣味性。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节《我们的身体》,详细内容为“会说话的手”。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手的基本构造,认识手的功能,以及如何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手的基本构造,知道手的重要性。

2. 学会用手势表达简单的情感和需求。

3. 培养幼儿与人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手势表达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模型、手势卡片、挂图、故事书。

2. 学具:彩色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手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手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手模型,讲解手的基本构造,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手指、手掌、手背等部位。

3. 手势学习(10分钟):教师展示手势卡片,教授手势表达的技巧,如“我爱你”、“谢谢”、“对不起”等。

同时,引导幼儿用手指进行模仿。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手势,其他幼儿猜测手势表达的情感或需求。

5. 互动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手语传声”游戏,让幼儿通过手势传递信息,培养沟通能力。

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分享学习心得,并进行拓展延伸,如讨论手的其他功能。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说话的手2. 内容:手的基本构造、手势表达、互动游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手势表达你的情感和需求。

答案:根据幼儿自身情感和需求,用手势进行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手的重要性,学会了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课后,教师可组织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练习手势表达,增强沟通能力。

同时,教师可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手势表达的准确性2.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3.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家庭参与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手势表达的准确性1. 确保手势教学清晰明了:教师在教授手势时,动作要规范、清晰,便于幼儿观察和模仿。

会说话的手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通用

会说话的手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通用

会说话的手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奇妙的身体》,详细内容围绕“会说话的手”展开。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手语的起源、基本手势以及日常交流中的应用,进而培养学生对多元交流方式的认知和尊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手语手势,能运用手语进行简单交流。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多元文化的情感态度。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手语的正确运用和实际交流。

2. 教学重点:基本手语手势的学习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语教学视频、手语卡片、手语故事书。

2. 学具:手语学习手册、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手语歌曲《感恩的心》导入课程,引导学生关注手语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手语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手语在交流中的重要性。

(2)展示基本手语手势,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

(3)讲解手语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如问候、感谢、道歉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手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并模仿卡片上的手势。

(2)选取一段手语故事,让学生观看视频并模仿故事中的手语表达。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手语对话练习,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手语。

(2)进行手语接龙游戏,巩固所学手势。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会说话的手》2. 内容:(1)手语的起源与发展(2)基本手语手势(3)手语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学以致用,用手语与家人进行简单交流,记录交流过程。

(2)制作手语卡片,至少包含5个基本手语手势。

2. 答案:(1)交流记录:学生需记录交流过程中的手语手势及所表达的意思。

(2)手语卡片:学生需在卡片上绘制手势图案,并在背面注明手势含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手语比赛,提高学生的手语应用能力。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 会说话的手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  会说话的手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活动目标1. 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提高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表现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

3. 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音乐磁带或音响设备2. 手势图卡若干3. 彩虹伞一把4. 呼啦圈若干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掌握一定的手势表情,能在游戏中灵活运用。

2.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鼓励幼儿自创手势表情。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如《手指歌》、《手指变变变》等,激发幼儿对手指的兴趣。

2. 基本技能学习(10分钟)1. 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势图卡,讲解每个手势的含义,如“开心”、“生气”、“害怕”等。

2.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手势,并在游戏中尝试运用。

3. 游戏环节(10分钟)1. 手势猜谜游戏:教师做出一个手势,幼儿猜测其含义。

2. 手势接力游戏:幼儿分成两队,通过手势传递信息,最快完成的队伍获胜。

4. 创意手势展示(5分钟)1. 教师鼓励幼儿自创手势,并分享给大家。

2. 幼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手势舞,如《彩虹糖》、《小星星》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手势进行交流。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手势主题墙,让幼儿自由发挥创意,展示手势作品。

3. 教学活动:开展手势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发生意外。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4. 注意调整音量,确保音乐和讲解声音清晰。

七、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手势运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效果。

中班活动《会说话的手》(精选15篇)

中班活动《会说话的手》(精选15篇)

中班活动《会说话的手》(精选15篇)中班活动《会说话的手》篇1设计思路:我们的双手不仅能干活,还能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还会说话。

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用手比划着做一些手势,因此,我以幼儿的兴趣点出发,设计了此活动。

对手展开丰富联想,我们能从每个人的手上看出不一样的信息。

希望引导幼儿通过感知、观察、欣赏、思考等方式,从不同角度认识不同职业人们的手。

并通过学做简单的手势,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不光嘴能说话,手势也能讲话的意义,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1、从不同手的外形特征了解不同职业的人及他们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联系生活实际,有学习手语、各种手势的兴趣并学做一些简单的手势。

重难点:重点:观察感知不同姿态及外形特征的手形,猜测他们的职业。

难点:怎样使普通的手变得会说话。

活动准备:ppt、关于不同职业的人手的特写照片、录像活动过程:一、导入:1、猜谜语:师:两棵树,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猜猜是什么?小结:手是我们人类的第二张脸,他会说话,可以从手中,发现许多奥秘。

2、看图片,猜猜这几双手的主人是什么职业的人:(老裁缝、医生、煤矿工人)小结:原来,每个人都有一双不一样的手,都有一双会说话的手,从手的外形上能分辨出很多不同职业的劳动人们,他们辛辛苦苦为所有人劳动,如煤矿工人、老裁缝等等,我们回家看看爸爸妈妈的手和我们自己的有什么不一样。

二、结合ppt了解聋哑人及手语、手势:1、播放《千手观音》录像师:这个舞蹈叫什么名字?幼:千手观音。

小结:这个舞蹈跳的是古代佛教中千手观音的形象,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大家都有伸出手去帮助他,大家都伸出一只手,世界就充满爱。

师:这舞蹈美吗,你知道跳这舞的是谁吗?幼:聋哑人。

小结:是啊,我们周围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他们用优美的舞姿及手势语告诉大家: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他们自己有一种交流的语言,你们知道是什么语言吗?幼:手语。

《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精选12篇)

《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精选12篇)

《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精选12篇)《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篇1一、教案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根据手势进行创造性地想象。

2、引导幼儿看手势创编不同的,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幼儿学习各种手语的兴趣。

二、教案准备:表演台、VCD、录像等。

三、教案过程:1、导入"会说话的手"①做简单的手势,知道表达的含义。

T:不光嘴能说话,手势也能讲话。

②做生活中常见的手势,知道其表达的含义。

2、手势像什么①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联想像什么。

T:有的手势能让你联想到一些东西。

现在我做一个手势,你们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②请个别幼儿做手势,让其余幼儿猜猜是什么。

3、看手势编。

T:手势不仅可以说话,还能讲呢!①看手势表演。

②幼儿根据手势自由编。

③讲述。

4、联系生活,学做手势。

①联系幼儿看过的手势,提问:T:还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势来说话?你还在哪里见过?为什么要做手语?(激发幼儿关心聋哑人的情感)②教师做手语,幼儿学做手语动作。

T:我也来用手说一句话,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幼儿学做)5、结束部分欣赏手语歌曲,幼儿边看边学做手语动作。

T:这儿还有一首用手语表演的歌呢,咱们一起来学一学、看一看吧!《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篇2活动目标:认知目标:通过理解故事内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手语,感知不同手语的含义。

技能目标:能学习模仿一些简单的手势语言,理解几种不同类型手势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喜欢本次集体教学活动,乐意用手势语言和人交往,增长幼儿对聋哑人的同情心。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手语,感知不同手语的含义。

活动难点:能学习模仿一些简单的手势语言,感知不同类型手势语的作用。

物质准备多媒体、手绘图画教具。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常见的手势。

活动方法谈话法、观察法、示范法、体验操作法。

活动过程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开始部分一、手指操导入,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会说话的手》精彩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会说话的手》精彩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会说话的手》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手》,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手势语言,学习用手势表达情感和简单词汇;通过故事《会说话的手》引导幼儿关注手的功能和表达方式;实践情景中,幼儿动手操作,体验用手“说话”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了解手势的基本含义,掌握几种常见的手势表达情感和简单词汇。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用手势进行简单沟通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手势语言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善于表达的品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势的准确表达和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手势的意义,学会用手势进行简单沟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会说话的手》、手势卡片、情景图卡。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色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手势游戏引入,让幼儿关注到手势的趣味性。

2. 讲解:讲述故事《会说话的手》,引导幼儿了解手势的功能和表达方式。

3. 实践:分组讨论,让幼儿尝试用手势表达情感和简单词汇,分享成果。

4. 操作:情景体验,幼儿动手操作,用自己制作的道具进行手势表演。

5. 互动:教师与幼儿进行手势问答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会说话的手》2. 副认识手势,用手“说话”3. 主要内容:手势的含义和作用常见手势表达情感和简单词汇手势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今天学到的手势,并与家人分享。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运用手势进行沟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家长可以参与其中,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手势的准确表达和理解。

2.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手势的意义,学会用手势进行简单沟通。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会说话的手》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会说话的手》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会说话的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身体》,详细内容为第三节《会说话的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手的功能,掌握用手势表达情感和意愿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手的重要性,了解手的不同动作代表的含义。

2. 能够运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3. 培养幼儿与人交往时用手势辅助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手势的准确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手势,了解手的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势卡片、故事书、挂图、录音机。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戴上面具,通过手势与幼儿互动,让幼儿猜测教师所表达的意思。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展示手势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手势代表的含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书、挂图和录音机,讲解手势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幼儿了解手的功能。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情境,让幼儿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5. 小结与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所学手势,其他幼儿猜一猜,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6.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除了课堂上学习的手势,你还知道哪些手势?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六、板书设计1. 《会说话的手》2. 内容:(1)手的功能(2)常见手势及含义(3)用手势表达情感和意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今天学到的手势,向爸爸妈妈表达你的爱意。

2. 答案示例:用手势“我爱你”(将手放在心口,然后指向对方),向爸爸妈妈表达爱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手势的基本表达,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幼儿对手势的掌握仍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手势,鼓励他们在家庭、学校等场合使用手势辅助语言表达,提高沟通能力。

《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精选14篇)

《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精选14篇)

《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精选14篇)《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不同的手势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2、感知人们的非言语交往方式。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哑语新闻、交警指挥交通、足球比赛等录象。

活动过程:1、会说话的手。

——观看哑语新闻,猜猜播音员或主持人在干什么。

——让幼儿谈谈什么时候人们也会用手来说话。

——根据幼儿谈及的内容播放相应的录象,使幼儿知道不同的手势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2、我“说”你猜。

——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意思,如暂停、安静、来、OK、胜利等。

——幼儿自由结伴玩“我‘说’你猜”游戏,启发幼儿用手势来表示一些活动。

如鸟飞、鱼游、钉钉子、洗脸、刷牙、吃饭等。

——引导幼儿通过协商约定一些手势语的含义,并在班级范围内使用,感受非言语交往方式的特点。

活动建议:1、手的动作除了适应生活与工作的需要之外,还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这正是体现了动作的社会价值。

引入这一课题能使幼儿对人体运动的认识得以提升。

当然,这种提升必须是具体的,能够理解的。

2、如没有相关录象可用图片代替。

《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 在猜猜、说说、学学中,知道不同手势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2. 学习一些常用的手势,感知手势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3.萌发关爱聋哑人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PPT课件2.《感恩的心》视频、《交警手势操》视频三、活动过程:(一)、变魔术激起幼儿兴趣。

教师给幼儿变魔术,请幼儿说变变变,师变己的手,引出老师的手会说话,老师做(1至5)手势,请幼儿说说老师的手势的意思。

师:原来我的手会说话,一个手指头(大拇指)说你真棒,两个手指头说……不同的手会说不同的话,我们一看,他们在说什么呢?(二)、播放各种手势图片。

展示握手、请、勾手、嘘、停、比心、打电话、击掌、飞吻、手叠手加油等手势图片,一张一张播放请幼儿说说所表达的意思。

《会说话的手》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会说话的手》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会说话的手》中班社会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幼儿运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的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模仿,提高幼儿对手势的理解和运用,增进幼儿之间的沟通。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模仿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手势图卡、手势动作示范视频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引导幼儿关注手势的重要性。

2. 学习手势:教师展示手势图卡,讲解每个手势的含义,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3. 实践环节:幼儿分组进行手势练习,相互模仿和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4. 手势表演: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手势表演,其他幼儿猜对手势的含义。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强调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手势。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增加手势主题的布置,引导幼儿持续关注手势。

3. 区域活动:设置手势区角,提供手势图卡、手偶等材料,让幼儿自主练习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手势的理解和运用。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引导幼儿运用手势。

3. 幼儿作品:收集幼儿的手势表演作品,评价幼儿的手势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手势的认知,使其能够自主创造手势表达情感。

2. 提高幼儿在社交场合中运用手势的自信,加强其社交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七、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手势图卡、手势动作示范视频、手势创作素材(如手绘笔、贴纸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并布置成一个手势创作空间。

八、活动过程1. 复习手势:教师带领幼儿复习之前学习的手势,加深幼儿记忆。

2. 手势创作: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创作手势,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独特的手势。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会说话的手》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会说话的手》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会说话手》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会说话手》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六章节,详细内容围绕手语基础知识,通过学习简单手语词汇,让孩子们理解手语是一种交流工具,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同理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手语基本知识,掌握简单手语词汇。

2.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沟通技巧。

3. 增进幼儿对特殊群体理解,培养同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手语词汇记忆与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语卡片、手语教学视频、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邀请一位聋哑老师或者展示一段聋哑人士日常生活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思考他们在交流中遇到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手语词汇进行练习,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4. 小游戏(5分钟)设计一个“手语猜猜看”游戏,我出示手语词汇,让孩子们猜测并说出来,增加课堂趣味性。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分享学习手语感受,引导他们关注特殊群体,培养同理心。

六、板书设计1. 《会说话手》2. 内容:手语基本词汇及手势图解3. 布局:左侧展示词汇,右侧展示对应手势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手语词汇卡片,至少包括5个词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表现,解他们在手语学习中困难,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将所学手语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与家人、朋友进行简单手语交流,关注特殊群体,传递关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我深知这个环节重要性,因为它不仅需要吸引孩子们注意力,还要为他们提供一个真实情境,让他们理解学习手语意义。

我会特别选择生动、贴近幼儿生活视频或现场互动,比如邀请一位聋哑老师通过手语与孩子们进行简单交流,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手语实用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会说话的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用手“表演”手式的同时学习手姿态与表情。

2、了解手的基本结构,用多种形式,表现会说话的手,使自己表现的手具有美感。

3、认识手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重点:启发学生充分认识到手的作用,可以做简单的手式。

难点:画出手的各种动态。

教学准备作业纸、画笔。

预习要求预习教科书
一、复习回顾。

二、预习反馈。

1、猜谜: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画图画,光会干活不说话。

(由“手”的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从中了解手的形状、用途,在情感、态度、感知和内容上为本课作积极铺垫。


2、问题(1):谜语
刚才同学们出了那么多谜语都被猜出了,下面我来给你猜一个,看看谁最聪明!准备好了吗?答案对不对呢?请看!(课件出示答案)第一道问题就没有难住你,不行,再出第二道!
3、问题(2):手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手可以画画,可以弹琴,可以做好多好多事情,我们的手作用真为小!除了有这么些用途外,我们的手还会说话呢!手可以做出上百种动作,手是人会说话的第二张脸。

三、讲授新课
1、手的姿势情态:手语
师:教师示范几种手语动作,请同学们猜是什么意思。

师生一起练习几种手语手势。

2、师:手是人体上最灵活的部分,大家知道手的结构吗?
3、教师讲解示范手的结构,让学生观察手的外形特点,基本比例、动态变化。

(注意辩证地讲解“画人难画手”的道理。

手的运动十分灵活,变化无穷,虽不好画,但手又是我们最容易观察的,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画好手的信心。

)
4、教师出示图片:重点提示图片中手的结构关系。

5、学生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1)提出完成作业的要求:本课作业是练习用线画手。

学生主要应该根据直观感受,参照教材中手,画出手的外形特征和动态,用线要大胆肯定。

(2)辅导要点:
①鼓励同学大胆用笔,从概括手的大体轮廓入手,不要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地画,注意整体关系。

②可以对照自己的手写生,不必要求学生必须画准手的比例、结构,这样要求是脱离学生实际的。

而应指导学生用速写的方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四、课后小结:
互相评论找出问题,改进作品。

五、布置下一节课的学具。

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墨汁等色彩画工具。

16、会说话的手(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掌握用色彩及各种材料对手摆放的各种姿势进行装饰、培养他们独特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想定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用手创造美好未来的愿望。

3、能大胆灵活地表壳自己独特的创意,发展学生的语言组织表现力、观察力与造型能力、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学习文艺工作帮出各种千变万化的手势。

难点:选择多种材料大胆进行装饰,创出各种奇趣横生的手的游戏。

教学准备各种装饰材料颜料、毛笔、剪刀、双面胶等
预习要求预习教科书
一、复习回顾。

二、预习反馈。

1、听音乐做小游戏: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一起做小手游戏。

(我伸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

)教师一边说一边引导学生一起做。

2、教师请学生说说手的用途:
师问:
A、刚才同学们是用手在做游戏的,你们能知道我们的手还有什么用途吗?
B、教师出示自己的手问:老师的手就会说话,你们信不信?不信啊,那就看看老师的手都说了些什么?
3、总结手是人会说话的第二张脸(揭题)《会说话的手》。

三、进入课题,指导点拨。

1、老师利用投影示范各种手形。

老师在投影前单手、双手做出各种有趣的手形,例如:一只手做的剪刀、手枪、兔子,两只手做的海鸥、猫头鹰、狗等手形。

2、师问:大家知道还有什么手形吗?
3、师:手除了可以摆手形还可以在手上涂上颜色画可爱的形象,很新奇吧,想看看吗?(出示课件图片欣赏一只手做的蛇和鸭子,两只手做的猫、狗、猫头鹰、怪兽等,手指娃娃等各种形象的手形装饰图片。


四、示范讲解,指导学生练习
1、师:看了这么多手形装饰图片,老师也手痒了,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和老师合作一下?(用颜色画出脸,而用毛线装饰手指娃娃的衣服,示意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
2、示范讲解要点:
A、用色要干
B、双面胶固定
C、材料的多样性
3、进一步图片欣赏了解手可以摆出的各种姿势。

4、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来装饰手。

5、学习色彩的点、线、色块的装饰方法。

6、体会不同的装饰手法、感受不同的装饰效果。

(点拨学生不仅可以大胆地用点、线、面的手法在手上进行装饰,还可以运用各种材料对小手进行装饰。


五、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适时引导点拨。

合作练习:
(1)、自己完成
(2)、两个同学一起完成
(3)、几个同学共同完成
六、作业展评。

1、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并让学生自己的手“说说话”。

2、在展示台上展示经过装饰的手,并进行自述、自评、互评。

3、看到每位同学的闪光点,建立自信,激发更高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