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解析_109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解析
一、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情节简介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关于儿童成长的印度电影,片中的主人公伊桑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在众人眼里,他是个另类的角色,永远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作业本里是无休止的红圈圈,考试卷上是一成不变的零分。在他眼里的字母都在舞蹈,总是被同龄人与老师嘲笑,甚至被驱除学校,父母把他送到一所寄宿学校,却没有料想带给他的是更大的打击,在他的内心,不仅被同学、老师遗弃,更被深爱的家人遗弃。伊桑用心去感受生命中的一切,他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袋子,里面装的是他拾来的小玩意。他那双另类的眼睛,发现事物、感受事物独特的眼神却不被人发现,包括深爱着他的母亲。母亲认为已经给了孩子她能给的一切,给了他衣食无忧,每天给他辅导功课,全身心投入,甚至抱怨没有回报。在寄宿学校中,起先遭遇和以往一样,所有的老师都认为他智力有问题,应该去特殊的学校。从他那双无助的眼睛里,看到的是彷徨与恐惧。当一个美术课代课老师带着优美的笛声出现时,希望的音符响起,同时也是改变伊桑命运的始端。
在整部电影中有几个关键角色,首先说伊桑,伊桑从开始带着童真般的眼神到充满恐惧与害怕的眼神,再到重拾自信笑容的绽放,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伊桑爱家人,当父亲骗他说再也不回来时的伤心,当看见父亲回家时的喜悦,都能看出伊桑爱自己的家人。伊桑不能被同龄人理解,同龄的孩子在户外玩耍,让他捡球,因为他分不清楚方向与远近,把球投到了另一个方向,遭到了孩子们的耻笑甚至发生了争执。在他的内心里,不能被外人理解,他害怕见到老师和同学们,有了逃课的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感知他在试图逃离那个世界,但他愿意回到他的港湾――家中。当父亲决定把他送到寄宿学校时,他的心彻底碎了,他认为自己已经被遗弃。直至一次周末因为哥哥有比赛,父母不能来实现每周看他一次的诺言时,他彻底失望了,完全没有了自信,甚至在自己深爱的绘画课上,什么都不愿意画。
再说,父亲这个角色,他给予了家庭富足的物质生活,他很努力地工作,但对于孩子只是一味看待成绩的好坏,大儿子的懂事与乖张赢得他的喜爱,对待伊桑管教态度的粗暴,令观者心寒。在一次大儿子的
棒球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一味追求结果第一的教育态度。当他叹气的时候丝毫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再谈到母亲,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印度式贤妻良母,一段具有印度特点的歌舞场面划过镜头时,能看到母亲的能干与贤惠,把握时间的精准,家里的父亲、两个儿子在生活上都得到了很好的照料,让他们有一个温暖的港湾。但那场伊桑与邻居的孩子发生争执的戏也说明了,母亲只是一味心疼自己的孩子,并不了解他,也不懂得怎么去爱他。伊桑和其他孩子发生争执,本是事出有因,但父亲的责打,母亲虽然心痛,却没有给孩子自己解释的机会。
最后说到老师,细心的代课老师发现了特别的他,翻看了他的所有练习本和试卷,通过他的观察他认为伊桑有阅读障碍,同时这个孩子自信心受到了重创。他来到伊桑家家访,发现了伊桑的绘画天赋,还发现了伊桑内心世界的凄凉――“被家人遗弃的孩子”一本伊桑自己画的手翻书。他感受到了心酸,他希望自己能给这个孩子光明与自信。老师用心接触已经没有自信的伊桑,一步步让他接受自己。他告诉孩子,爱因斯坦、达?芬奇、爱迪生这些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小时候
都有过阅读障碍的经历。并且告诉他,自己小时候也和他一样,这是让孩子建立自信的第一步与愿意亲近他的第一步。老师从他擅长的画画入手,在一次课程上伊桑用他的小袋子里的宝贝做了一架在水里会开动的“飞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与掌声。在老师的帮助下,伊桑渐渐学会了认字、写字、读字,也学会了穿衣系鞋带。老师请求校长在学期结束前举行一次全校性的绘画比赛,在这次比赛上,伊桑击败了所有人获得了第一名,这也正是老师帮助伊桑重拾自信的华彩之笔。
这部电影有着印度电影一贯传奇性质的题材和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片中用年轻老师见“在遗忘角落”孩子那双痛心的双眼,唤醒观者应倾听孩子的心声、用心去感受孩子。并告诫着教育者们天才可能就从你手边溜走,对学生应该因材施教,不要轻言否定。
二、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给观者的指引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最感人的是一个分界点,电影的前半段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几乎无救的孩子,家长的失望,学校的放弃,同龄孩子的耻笑,主人公
自己都已经认定他被遗弃,“与众不同”,和同龄孩子格格不入的时候,一个代课老师的出现,发现他不开心,希望让他开心,帮助他成长,找寻自己。去他家里家访,试图劝导家长找到孩子无法阅读的真正原因,不是他不用心,不是他不努力,而是他有阅读障碍,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真正帮助他,让他找回自我,找回自信。
观者一定对一句话不陌生:“现在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在这句话的背后,包含着一个信息:学生难教。随着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网络信息发达,学生抗拒诱惑的能力以及得到信息的便捷性,甚至各个家庭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家庭的离婚率逐年上升与家庭的贫富差距等一系列在教育背后的种种客观因素,都给教书育人带来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与压力。在“师者”的教育一生中,相信都会碰到各种类型,形形色色的学生,也不乏曾经出现过相片中伊桑这种特殊的孩子,试问是否能做到片中这位年轻的教师这样,不随大流放弃他,认定其无救了,而是真的走进他的心里,洞察他的心声,唤醒他。
影片中这位拯救伊桑的代课老师有两个亮点,第
一,当他发现伊桑的与众不同时,他没有随波逐流,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认为是一个教育的负担。他不仅没有放弃,还积极找寻拯救他的办法。他认真阅读问题学生的练习本,发现他不像其他老师想象的那样:总是开小差,不认真学习,不努力,而是他有阅读障碍。当他试图走进伊桑心里改变他时,遭到了同行的嘲笑,但他依然坚持。当他来到伊桑家里时发现伊桑的绘画超能力。并从伊桑的绘本中读懂了他那颗孤独的心。作为老师他觉得痛心,更坚定了拯救孩子的信念。为了给这个孩子重拾自信,他试图说服校长进行绘画比赛。绘画比赛时伊桑迟迟不出现,他的紧张与担忧,伊桑出现后他的喜悦与幸福。这一切,用电影的手法拍摄出来,似乎正契合了主题。同样电影中讲述的故事放到现实生活中,当读着你所做的教学改革遭到同行的斥责时还能坚持吗?因此,片中的教师是伟大的,这个片段同样可以激励着勇于创新改革的教育者们。在电影中的结局是美好的,老师的眼光是独到的,发现了孩子的光环,并且成功地将他拯救。现实是残酷的,有很多“师者”也很努力工作,在呕心沥血教育着孩子们,但不一定每一个都会有个美好的结局,这部影片可以给这样的“师者”以鼓励,激励他们享受教育孩子的过程,永远保持一颗乐观的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