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将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将领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将领

英雄榜第二位:李靖
上榜理由: 正规照
重温名将人生智慧 再现大唐铁血传奇 英雄指数
★★★★★
英雄本色 当之无愧的“大唐军 神”!
生平履历
• 基本信息: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 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 称李卫公。 • 主要成就:平岭南、定江南、灭突厥、收吐浑的丰功伟绩,而是 他为人、为将、为帅、为官之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 李靖出将入相、得以善终,又有兵法传世。李靖平岭南、江南, 为新唐筹备物资,备战强敌突厥。李靖不辱使命,平梁皇萧铣、 安抚岭南九十六州;又出兵平定江、淮宋国“皇帝”辅公祏,回 师北地抗击突厥。时百废待兴,唐朝的军力远不如突厥百万之众, 但李靖苦心孤诣,亲自购良马、寻良将、组训特战队,最后统帅 六路大军、十四万人征讨突厥,并亲引三千轻骑直插突厥牙帐。 经艰苦鏖战,李靖平灭东突厥汗国,使大唐国境北扩贝加尔湖地 区,功盖当世,但也遭到朝中政敌的诋毁。李靖深谙官道,不抗 辩,释兵权,出将入相,后以六十五岁高龄率兵西征吐谷浑,饮 冰卧雪,平灭其国,打通了大唐通向西域的商路,最终功成身退, 善终府第。其缔造了中国古代无往不胜的军事神话。孙子云:兵 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将军榜第一位:项羽
上榜理由: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正规照
英雄指数
★★ ★ ★ ★
英雄本色 霸王别姬,英雄末路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生平履历
• 基本信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及著名政治人物。中 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秦末起义军领袖。汉 族,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故都彭城。秦末随项梁 发动会稽起义,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大 破秦军主力。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 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王刘邦所败, 在乌江自刎而死,年仅30岁。项羽的武勇古今无双。 • 主要成就:苦大仇深、破釜沉舟、所向无敌、重情重义, 红颜知己,宝马美人,但却功败垂成、一生只吃过一场 败仗但军事身涯就此完蛋。 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 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垓下之战,以十 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 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故汉尼巴被称 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 夫典型,同吕布共类。

中国历史十大将军

中国历史十大将军

中国历史十大将军[NO.10]李文忠明史载: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

出身够可以,朱元璋的亲外,,随朱一起打天下,勇冠三军,戏勇冠诸将。

也就是说就连常遇春这样的勇将也只能排在其下,勇武可见一斑。

漠北阿鲁浑河之战,马倒步战,仍杀伤无数,义乌之战,引千骑横突张士诚部,杀伤数百,全身而退,新城之战,身被数围,大呼奋击,一战破张士诚二十万大军,悍勇不可一世,诸候皆畏之。

唯一可惜的是不得善终,死于朱元璋的猜忌之下,道理其实很简单,虽是家族之人,终就对他不是很放心,而最放心的办法莫过于从肉体上消灭,所以,他只好死了,没有死于沙场,可叹,可悲~勇猛指数6智谋指数7总评6.5[NO.09]马超字孟起,号锦马超,长得极帅,按现代人的标准整个就一酷哥,可恨的是他不但酷,还狠,都MM们最喜欢的呀。

陇右人,世居羌胡边,以其勇深得胡人之心,号之为神威天将军。

潼关之战是其一生中的巅峰之作,打得横扫北方平定诸候如探囊取物一般的阿瞒割须断袍而走,帐下诸将竟无人敢拂其锋芒,这可是些称雄三国的狠角呀,曹仁,夏候兄弟,张合,哪一个不是个个顶个的主儿,后兵败投告刘大耳,郁郁而终,殊为可怜。

勇猛指数7.5智谋指数6总评7[NO.08]英布又名黥布,因其曾受过秦法黥刑而得名,楚九江王,汉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

是当时仅次于西楚霸王的第二号狠角色,当时号称\勇悍\的什么樊哙啊,夏候婴呀什么的碰到他基本上是一战而定,压根不是个。

打得刘老二几次.滚尿流,所谓伤得越痛,爱得越深,也使他下本钱拉拢英布,一旦得手,如获至宝,可惜的是英布自投汉以后几无建树,还不如呆在楚那边风光。

巨鹿之战,引数千楚兵为先锋击三十万秦军,无往不胜,悍通显于诸候,为最终击溃秦军主力立下头功,后奉项羽令坑杀二十万秦军于新安,击汉之役,引军破三秦天险涵谷关,骁勇异常,项羽大封诸候,布为九江王,杀楚怀王。

刘邦杀韩信,彭越,英布惧诛而反,击汉楚王部,败之,破汉荆王部,尽收其地,兵,糖,又与汉军主力相持与甄,刘邦见其悍勇不敢应战,固守城池,留下一对千古妙对:何故而反,刘邦问。

中国名将录

中国名将录
项羽:西楚霸王,座驾:踏雪乌骓马,兵器:天龙破城戟,经典之战:巨鹿之战
张良:大汉军师,座驾:四驱战车,兵器:羽扇,经典之战:十面埋伏
韩信:座驾:五明骥,兵器:鱼肠剑,经典之战:暗渡陈仓,井径之战,垓下之战
冒顿:匈奴单于,座驾:大宛,兵器:圆月弯刀,经典之战:鸣钲指射,白登之围
周勃:西汉名将,座驾:乌骓马,兵器:鬼头刀,经典之战:铲除诸吕
袁崇焕:大明名将,座驾:银色拳花马,兵器:虎眼竹节鞭,经典之战:宁远大捷
洪承畈:大明名将,座驾:菊花青,兵器:门扇大刀,经典之战:潼关大伏击
郑成功:大明名将,座驾:闪电追风马,兵器:龙泉剑,经典之战:收复台湾
李自成:农军首领,座驾:乌骓马,兵器:花马剑 经典之战:潼关大战,三战开封
多尔衮:大清名将,座驾:蒙古马,兵器:鬼头朴刀,经典之战:山海关战役
狄青:北宋名将,座驾:青鬃兽,兵器:神机万胜水龙刀,经典之战:破大辽
斡离不:金国二太子,座驾:火龙驹,兵器:金顶狼牙棒,经典之战:攻陷东京
岳飞:南宋名将,座驾:白龙马,兵器:沥泉枪,经典之战:朱仙镇大捷
韩世忠:南宋名将,座驾:雪花驹,兵器:金背砍山刀,经典之战:黄天荡
完颜宗弼:金国四太子,座驾:干草黄,兵器:宣花斧,经典之战:靖康之变
曹操:东汉丞相,座驾:绝影,兵器:倚天剑,经典之战:官渡之战
关羽:汉寿亭侯, 座驾:赤兔马,兵器:青龙刀,经典之战:斩颜良,水淹七军
周瑜:江东大都督,座驾:汗血马,兵器:干将剑,经典之战:赤壁之战
吕布:东汉诸侯,座驾:赤兔马,兵器:方天画戟,经典之战:徐州争夺战
司马懿:曹魏大都督,经典之战:祁山攻防战
中国名将录
孙武:吴国名将,成名经典:《孙子兵法》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题乌江亭 杜牧
绝句 李清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项羽 陆游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题汉祖庙 李商隐
八尺将军千里骓, 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 路到乌江君自知。
读项羽纪 乾隆
乘运应须宅八荒, 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 项羽何曾在故乡。
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 其三族。
解衣推食,韩信说刘邦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自己穿,把正在吃的
和韩信有关的成语 食物让自己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居常鞅鞅,刘邦建立汉朝后,夺去了韩信的兵权,而韩信从此称
病不朝,闷闷不乐。也指的是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
功高震主,指的国是士韩无信双功,劳萧太何大在,向使刘君邦主推地荐位韩受信到是威说胁他而是心国有士疑无
妇人之仁,韩信在从和自刘己邦的的裤一裆次下说钻话过中去,,评韩价信项果羽真,从说那项个羽人是裤妇裆
人之仁,指的是下妇钻女过的去软。心指肠极。大旧的指侮处辱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 秦末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
以勇武闻名的军事家,李晚芳对其 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 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 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 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 王,定都彭城,实行分封制,封灭 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 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 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 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 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 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 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 突围至乌江边自刎而死。
世将《吴子兵法》与法《家孙、子儒兵家法三》合家称思为想《,孙在吴内兵法政》、,军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虎将和十大名将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虎将和十大名将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十大猛将:项羽(秦)霍去病(西汉) 英布(西汉)吕布(三国)马超(三国)冉闵(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齐) 史万岁(隋) 杨再兴(南宋) 李文忠(明)十大名将:田单(战国齐国)廉颇(战国赵国)韩信(西汉)李广(西汉)霍去病(西汉) 李靖(唐初)郭子仪(唐朝) 狄青(北宋) 岳飞(南宋) 戚继光(明朝)战国十大名将1.孙武.2.白起.3.王翦.4.李牧.5.廉颇.6.项燕.7.王贲.8.庞涓.9.田忌.10.田单.楚汉十大名将1.韩信.2.项羽.3.项庄.4.樊哙.5.虞子期.6.钟无会.7.曹延.8.温庭允.9.萧何.10.范增.三国十大名将1.赵云.2.关羽.3.张飞.4.黄忠.5.吕蒙.6.马超.7.曹仁.8.魏延.9.姜维.10.曹洪.唐-清十大名将.1.多尔衮.2.徐达.3.岳飞.4.薛仁贵.5.常遇春.6.李自成.7.张献忠.8.袁崇焕.9.洪承畴.10.戚继光.孙武字长卿,即孙子,春秋未著名军事家。

齐国人。

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

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2、吴起军政两界的超级天才。

也是个改革家。

文侯问他的大夫李悝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李悝说:“吴起贪婪而且好色,但是非常会用兵,即使司马穰苴在世也不见得比他强。

”著有《吴起兵法》。

这是一部在我国军事史上与《孙子兵法》并列的古代军事著作。

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就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部阳一帝)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

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

特别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历史趣谈中国历史上十大最强战将排行:第一竟然是他

历史趣谈中国历史上十大最强战将排行:第一竟然是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历史上十大最强战将排行:第一竟然是他
导语:中华民族历史上名将如璀璨星宿一样,何其多也!有专家认为,我国最能打斗的勇士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和楚汉时期。

由于人类的进化,从体力讲此
中华民族历史上名将如璀璨星宿一样,何其多也!有专家认为,我国最能打斗的勇士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和楚汉时期。

由于人类的进化,从体力讲此时发展到了最高峰时期,战斗的技艺也由阵战发展到面对面的格杀,由车战发展到骑战和步战,这一时期的武士都非常强悍,因而最易产生勇将和猛士,再者多战乱,战争年代也容易产生勇士。

这里列举其中最强十人,以下说明几点:
一,这里指的只是【纯武力】。

二,这里以力量,武艺(包括箭法,暗器等),体力(耐力,作战持久力),装备(武器,铠甲,坐骑)四项为胜负因素,每项总分100分,加起来以总分排名,由于装备没发比较了,故此项不作比较。

三,中国历史上不乏武术大师,也不讨论,只讨论带兵打仗的,如金台,张三丰,孙禄堂等人。

四,历史上不存在的,只出现在演义和小说中的人物也不讨论,如兀突骨,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高宠,陆文龙等。

五,可能还有不弱于这几人,像历史上没记载的,记载不详或较少的也无法讨论。

以下排名,欢迎指正修改错误之处。

第十,神箭手一一一养由基
绰号:又号“养一箭”
养由基,姬姓,养氏,名由基,一作繇基,春秋战国时期。

他双手能接四方箭,两臂能开千斤弓,人称神箭手,又号养一箭,意思是一箭就足以制胜了。

他年轻时,庄王要考他,让他射一只蜻蜓,要活的,不得射中要害,他刚好射掉一片翅翼。

《战国策*西周策》记载:“楚有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排名前十名将

中国古代排名前十名将

1、白起,中国第一尊战神,《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对他的生平记载就像记流水账一般,阅遍二十四史仅此一例,打了那么多大胜仗,没有败绩,千古第一将。

2、项羽,单兵格斗万人敌,战术、战役和战略指挥层面都有独到创新,可谓全才武将,特别是终结了秦军的百年神话,他自己就是个神话。

之所以不选韩信是因为:如果陈余听了李左车的计策,那么井陉之战怎么打,我们不得而知;还是李左车劝他不要用武力平定燕赵,而是恩威并施,如果没有李,他怎么办?出卖郦食其,背信弃义偷袭齐国不算高明,不封王就不参与垓下会战,后来参战也是数量优势和张良的攻心战作用,他的指挥艺术并没怎么展现。

3、霍去病,千古英才,对大规模骑兵作战战术运用炉火纯青,战绩辉煌,是世界农耕民族第一个骑兵战术家、战略家,无论是深入迂回的河西战役还是洗荡万里的漠北战役,是他教会了农耕民族如何运用骑兵作战,让农耕民族认识了什么才是骑兵,从而奠定了骑兵的战略兵种地位。

从赵武灵王到卫青,都没有把骑兵运用到他那样出神入化,不是战马不足,也不是他们的骑兵战绩不大,而是对骑兵的认识和贡献不如霍去病。

4、曹操,生活在崇尚清谈、奢靡浮华的汉末和士族当权的时代,他却能够务实坚韧,一统北方,与腐朽时代斗争的品质就很可贵。

常说下围棋讲究“金角银边草肚皮”,得中原者得天下,但是从中原起兵割据,从而打败周边敌人一统中原者,在历史上唯曹操一人,这是个旷古绝后的例子。

前人和后人们都是占据华夏一角,有天然屏障而无后顾之忧时才逐鹿中原的,他同时代的军阀也是这样的,可他却能在四战之地上从弱到强,击败各个对手统一北方,虽有赤壁大败和汉中退缩,但仍不失为千古名将。

5、刘裕,与曹操一样生活在腐朽士族当政的时代,从围剿海贼孙恩时的一个小兵卒干到最终亲自指挥剿灭孙恩,振臂一呼就应者云集而剿灭了不可一世的桓玄,北上剿灭割据山东、苏北的南燕王国,再回头剿灭孙恩余党--声势浩大震动整个南方的卢循、徐道覆起义,再剿灭割据巴蜀的谯纵,再北伐把胡人赶过黄河,打进关中灭了羌人的后秦,使得关中父老“自桓大司马入关,数十年后复见王师”,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所有南北割据时代,南方最辉煌的军事成就和最大的政治版图,他还创造了步兵在平原上克制骑兵的“却月阵”战术,丰富了步兵战术。

中国古代猛将排名

中国古代猛将排名

中国古代猛将排名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十位猛将,不一定是最厉害的,但都是最勇猛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猛将排名,希望大家喜欢!中国古代猛将排名(6-10)10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

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

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

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

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

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

戚继光是抗倭名将,保卫中华,这份赤子之心与勇猛之魂,让后世传颂。

知名度、成就均高,故排10位。

9武悼天王——冉闵(322?-352),也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汉族。

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公元350-352年在位。

以勇猛著称。

350年称帝,建立冉魏政权。

最为今人所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也因此成为一名颇有争议的人物,后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

352年,冉闵为慕容儁所执后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

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6)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8战神令公——郭子仪(697-781),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

汾阳。

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

中国十大将军简介

中国十大将军简介

中国十大将军简介1.粟裕(1907.8.10-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青团。

次年转入中共。

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连长、营长、支队长,64师师长,红4军参谋长,红1军团教导师政治委员,红11军参谋长,红七军团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

坚持了南方3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4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新4军第1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第3野战军副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第1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是第1、2、3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3、4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7届候补中央委员,第8、9、十、11届中央委员。

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第1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2.陈庚(1903-1961)原名陈庶康。

湖南省湘乡县人。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

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

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

1926年赴苏联学习,次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

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4方面军第12师团长、师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第13大队队长,红1军团第1师师长。

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部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

古代十大名将

古代十大名将

古代十大名将我国古代十大名将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武安君白起,赞誉者奉其为战神,批判者斥其为人屠。

下面是网站为大家整理的古代十大名将,希望大家喜欢!古代十大名将10 孙膑(战国;齐):经典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战国时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汉族,孙膑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

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

公元前354年,魏将军庞涓发兵8万,以突袭的办法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

赵国抵挡不住,意派使者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援赵。

孙膑提出应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之机,发兵直取魏都大梁,迫使魏军弃赵回救。

这一战略思想,将避免齐军长途奔袭的疲劳,而致魏军于奔波被动之中,立即为田忌采纳,率领齐军杀往大梁。

魏军好不容易将邯郸攻陷,却传来齐军压境,魏都城大梁告急的消息。

庞涓忙率大军驰援大梁。

没料到,行至桂陵陷入齐军包围,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连主将庞涓也被活捉。

魏国只好同齐国议和,乖乖地归还了邯郸。

公元前342年,庞涓又带领10万大军、1000辆兵车,分3路进攻韩国。

韩国接连派出使臣,向齐国求救。

一年后,当魏韩两军交战更为激烈,双方实力已大大削弱的时候,齐威王才决定派兵出战,仍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

孙膑与庞涓又一次相逢在战场。

开始孙膑用减灶的方法,示弱,诱敌深入,庞涓中计,紧追齐军不舍。

孙膑在马陵道设下埋伏,并在大树上写道:“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领兵到此,看见树干上的字,知道中了埋伏,急令魏军后退,但已晚了。

埋伏在山林中的齐军,万箭齐发,猝不及防的魏军死伤无数,乱成一团。

庞涓身负重伤,知道败局已定,拔出佩剑自杀。

齐军乘胜追杀,将魏军的后续部队一气打垮,连魏太子都给俘虏了。

孙膑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中国古代战功卓著十大名将组图

中国古代战功卓著十大名将组图

中古代战功卓著十大名将一、古代勇战派代表铁血柔情真汉子西楚霸王项羽身高:身高1.89米。

出生地:下相(今江苏宿迁市)故都:徐州(古称彭城)年少生长以及起兵地:会稽郡吴中(今苏州)妻子:宋凝父亲:项超母亲:龙氏爱姬:虞姬儿子:项隆(此人物存有争议,在《项氏族谱》老版本里,项隆是项庄之孙、项明的次子,而不是项羽之子,更没有项还、项迪这两个人)。

坐骑:踢云乌骓(青白色带黑毛的骏马)兵器:楚戟(演义为虎头盘龙戟,一或天龙破城戟)铠甲:乌金甲(在锻造中加入乌金强化坚固性,乌金甲为黑色)、虎皮红战袍特征:中国史书上记载项羽目有重瞳。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

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刎。

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

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 垓下之战,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非战之罪也;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虽非智障,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

故汉尼巴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与孙子齐名,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同吕布共类。

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却失尽人心。

更为突出的表现是在用人方面。

刘邦手下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却可以尽发挥其所长,而项羽却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项羽与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来三国时代的东吴被灭也从侧面说明当天下大定只剩江东的时候,江东是无法抵挡的。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猛将和十大名将十大猛将:项羽(秦)霍去病(西汉) 英布(西汉)吕布(三国)马超(三国)冉闵(南北朝)斛律光(南北朝.北齐) 史万岁(隋) 杨再兴(南宋) 李文忠(明)十大名将:田单(战国齐国)廉颇(战国赵国)韩信(西汉)李广(西汉)霍去病(西汉) 李靖(唐初)郭子仪(唐朝) 狄青(北宋) 岳飞(南宋) 戚继光(明朝)战国十大名将1.孙武.2.白起.3.王翦.4.李牧.5.廉颇.6.项燕.7.王贲.8.庞涓.9.田忌.10.田单.楚汉十大名将1.韩信.2.项羽.3.项庄.4.樊哙.5.虞子期.6.钟无会.7.曹延.8.温庭允.9.萧何.10.范增.三国十大名将1.赵云.2.关羽.3.张飞.4.黄忠.5.吕蒙.6.马超.7.曹仁.8.魏延.9.姜维.10.曹洪.唐-清十大名将.1.多尔衮.2.徐达.3.岳飞.4.薛仁贵.5.常遇春.6.李自成.7.张献忠.8.袁崇焕.9.洪承畴.10.戚继光.孙武字长卿,即孙子,春秋未著名军事家。

齐国人。

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

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2、吴起军政两界的超级天才。

也是个改革家。

文侯问他的大夫李悝说:“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李悝说:“吴起贪婪而且好色,但是非常会用兵,即使司马穰苴在世也不见得比他强。

”著有《吴起兵法》。

这是一部在我国军事史上与《孙子兵法》并列的古代军事著作。

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廉洁而公平,能得到士卒的拥护,就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部阳一帝)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

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

特别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排名情况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排名情况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排名情况翻开历史厚厚的书,里面有许多名将,那谁是最厉害的将领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排名,希望对你有帮助!吴起: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战国初期两大传奇名将之一(另一为孙膑)。

“提十万兵横行天下者,桓公也,提七万兵横行天下者,吴起也,提三万兵横行天下者,孙子也”。

吴起曾士鲁、魏、楚三国,到哪哪强,尤其使魏一跃成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

战国时,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

兵书《吴子》将战争性质区分为“义兵”、“强兵”等类型;战备上提出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在战略战术上,强调料敌应变,积极利用外界条件,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法;在将才上要求将领掌握“四机”以指挥作战(见吴起的军事思想)。

《吴子》与《孙子》合称孙吴兵法。

郭沫若称:吴起“是中国历史上永不会磨灭的人物”。

周敬评论曰:吴起的天性中有许多中国人的残忍暴戾、刻薄寡恩的成分,但他又有如历代明君,善于对士卒施恩,假仁假义,“爱兵如子”,所以,获得成功;他不愧为大谋略家,既有谋略实践,又有谋略理论,比他略晚的孙膑也是这类谋略巨子。

欲评论中国谋略,不能不了解他们。

孙膑“最杰出的残疾统帅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

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

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

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

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

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

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

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

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

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采取"批亢捣虚"、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先攻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示敌以弱,尔后直奔大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而在其回军必经之途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截击,大败魏军,擒(一说"擒"为制服、战胜)庞涓(见桂陵之战)。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排行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排行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排行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骁勇战士,他们作为名将,一生征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功不可没。

不过人都是有强有弱,有比较才会看出强大。

下面店铺为你介绍中国古代十大名将,喜欢你能喜欢!Top10 战国白起——攻城屠军,血染兵甲战法:狠 (地狱来的阿修罗)战国时期战乱频繁,流血殒命屡见不鲜,但仍有一人在这时代能够成为杀人王中的杀人王,他就是白起。

战国200年间,秦灭东方六国士兵200万,白起一人就砍了120万,我想,这样的屠杀战绩不仅空前,而且绝后,可以说他将秦灭六国的时间至少提前了60年。

当然,杀戮过多终有报,他最终的下场验证了这一点Top9 三国曹仁——固守孤城,以一当百战法:冷 (沙丘中的古长城) 三国时期,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但真正称得上名将的却屈指可数。

而曹仁可以成为近乎完美型的防御天才,曹仁守南郡,周瑜损兵折将,还挨了一箭,曹仁守樊城,关羽损兵折将,又挨了一箭。

可以说要守一方之土,曹仁胜关羽等人甚矣。

而他自然以防御战的完美战绩名垂千古。

(诸葛在演义中被神化,孟德,仲达后被追谥为皇帝,故不入列。

Top8 东晋冉闵——屠胡兴汉,中华英雄战法:狂 (以步克骑的先行者)东晋南迁,北方汉人遭受着“五胡乱华”的苦楚。

然而,在冉闵在的那几年,那些胡狗是绝不敢小觑汉人的,而他也是首位以步兵克制骑兵并取得重大胜利的将领,也正是他,使得轻骑兵退出历史舞台,重骑兵登场,这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然而他的结局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对抗五个民族的战争,只能以失败告终。

Top7 南朝檀道济——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战法:遛 (抓不住的活泥鳅)檀道济的名声在南北朝时比较大的,他也擅长以步兵克制骑兵,而且被誉为刘宋王朝的“塞上长城”,然而,他的本事不在于百战百胜,而在于劣势中能全身而退,并多次成功。

而这在步兵撤出骑兵追击的事例中堪称“神话”,而“唱筹量沙”则是其最为辉煌的一笔。

Top6 陈庆之——以少胜多,千里奔袭战法:奇 (被沙掩埋的夜明珠) 这位老兄在南朝的名气却远不如上一位,然却曾得到我们英明伟大的毛爷爷的夸赞,可谓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名将,他最擅长以少胜多,而且每次都是大胜,曾经仅仅带了7000人从长江以北打到黄河以南,一路打下大小城池十余座,其中甚至包括了北魏都城洛阳。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中国古代十大名将!《孙子兵法》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智”指智谋、谋略,将而无谋,兵之大忌,故排首位;“信”指信义,只有信义才能令人信服,是军队内部团结一致;“仁”指仁义,仁义的军队才能受到百姓的拥护,拥有好的声誉,民心所向,也就是所谓的“得到了天命”;“勇”是指勇武,狭路相逢勇者胜,将勇则兵强,勇能生势,所谓兵之势也;“严”指纪律严明,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军纪严整,是能否一支军队带成铁军的必要条件。

智信仁勇严,是对将者的最高要求。

中国历史上真正能达到以上素质的名将大致只有以下十位: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率三万卒入郢(ying,楚国的都城,今湖北江陵县北),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车骑将军:李靖唐初第一名将,骑兵战天才,定襄之役,以其对东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李靖军功卓越。

上元元年(760),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

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唐太宗曾给予高度评价:“……尚书仆射代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

”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

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亚圣,其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战国第一名将。

军政两道奇才,战国早期改革家之一。

吴起是继孙武之后,即善于用兵同时又具有高深的军事理论的第一人。

中国历史十大名将

中国历史十大名将

中国历史⼗⼤名将1 孙武兵圣被尊称兵家⾄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兵学的⿐祖”。

孙武和他的军事思想享誉古今、蜚声中外,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在世界军事史上亦有着极⾼的地位。

他的《孙⼦兵法》被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部兵书”,现在不仅于军事领域,⽽且在经济、体育等⽅⾯,都受到了关注和应⽤。

2 韩信兵仙兵家四圣之⼀,被后⼈奉为兵仙神帅。

缘结萧何,被刘邦拜为⼤将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取三秦,灭魏破代,破赵降燕,破齐灭楚,核下之战西楚霸王⾃刎⽽死,国⼠⽆双,功⾼⽆⼆,井陉之战,潍⽔之战,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兵多多益善,成为萧何败也萧何,所谓⽣死⼀知⼰存亡两妇⼈。

3 霍去病冠军侯他⽤兵灵活,注重⽅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

与卫青被称为帝国双璧。

并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

他⼀⽣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胜回师,灭敌⼗⼀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封狼居胥,战功⽐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

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传奇,4 ⽩起⼈屠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物。

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名将,名列武庙⼗哲。

熟知兵法,善于⽤兵,辅佐秦昭王,屡⽴战功。

伊阕之战,⼤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

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六国做出了巨⼤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江湖⼈称⼈屠。

5 薛仁贵出⾝于河东薛⽒南祖房,寒窑⼦弟,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年,从⼠兵到将军,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三箭定天⼭”、“神勇收辽东”、“仁政⾼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

6 岳飞岳武穆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能以⾝作则体恤部属,岳家军有“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的军纪。

连⾦军也感叹:“撼⼭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反对宋廷“仅令⾃守以待敌,不敢远攻⽽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争的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名:
谢安(320年一385年),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汉族,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大名士谢尚从弟,少以清谈知名,初次做官仅月余便辞职,之后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的别墅里(今绍兴)期间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且承担着教育谢家子弟的重任,四十余岁谢氏家族朝中人物尽数逝去,乃东山再起,后官至宰相,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面对前秦的侵略在邂水之战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白万的前秦军队,致使前秦一蹶不振,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战后功名太盛被皇帝猜忌,因此低调避祸,后病逝。

战绩:1肥水之战指挥8万东晋军战胜80万前秦军。

评价:邂水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最经典战役,没有之一。

有关他的战役虽然只有邂水之战,不过仅此一战足以使其跻身进入前十名将。

第九名:
徐达(1332〜1385),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

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往归之。

从南略定远,取和州。

渡江拔攻城取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

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

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

战绩:灭汉政权,灭周政权,攻克元大都
评价:对于此人,我着实了解不多。

不过根据我以前所看明朝那些事儿的印象中,他算是元末第一名将。

第八名:
孙承宗(1563年一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汉族,北直隶保定髙阳(今属河北)人;明末军事战略家、忠贞的爱国者,民族英雄;曾为明熹宗朱山校的老师。

战绩:铸起关宇防线抵抗女真二十余年
评价:用兵属于稳扎稳打型,民族英雄,被称为明末唯一能拯救明朝的人。

然而当时朝
廷阉党专政,他也受人排挤,辞官在家高阳。

清兵围困高阳,他以76岁高龄守城,因兵力相差悬殊,破城后被抓住,多尔衮听说后亲自劝降,他不允,当晚自杀殉国,全家老
小四十余口在守卫高阳时遇难。

在此,我向我们民族400 年前伟大的民族英雄孙承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第七名:
李靖(571年一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

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

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祖父李崇义在北魏时期担任过殷州(治所位于今河北省隆尧县)刺史。

兄李端,字药王,隋将(按照李氏族谱,李端为唐代中期名将李晟、李诉之祖);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

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战绩:灭萧梁,破辅公佑,平定江南,击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
评价:威震四夷,使大唐受万国来朝。

为大唐盛世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其用兵之道出奇入化。

第六名: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

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

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岀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伊稚斜单于主力,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威信很高,位极人臣,但从不养士。

元封五年,长平侯卫青逝世,起冢如庐山,葬茂陵东北。

谥号为
战绩:抗击匈奴,袭龙城、收河朔、漠北大捷
评价:大破匈奴,使得外夷第一次真正认识到汉家铁骑的厉害。

打出了一个民族的称呼“汉” O用兵稳重,有时却乂出奇致胜。

第五名:
李牧(?一前229),嬴姓,李氏,名牧。

汉族,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人(今邢台隆尧),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李牧战功显赫,生平未尝一败仗。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o并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讣,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3个月后赵国即灭亡。

战绩:败匈奴、灭縉褴.破东胡,连却秦军
评价:名将,被称为秦国统一六国最后的障碍,同为名将的王翦在其手下讨不到半点好处,只有用离间计借赵王之手将其杀死。

用兵稳重,出战时乂雷厉风行。

第五名:
李牧(?一前229),嬴姓,李氏,名牧。

汉族,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人(今邢台隆尧),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李牧战功显赫,生平未尝一败仗。

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o并得到武安君的封号。

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3个月后赵国即灭亡。

战绩:败匈奴、灭穂褴.破东胡,连却秦军
评价:名将,被称为秦国统一六国最后的障碍,同为名将的王翦在其手下讨不到半点好处,只有用离间计借赵王之手将其杀死。

用兵稳重,岀战时乂雷厉风行。

第四名:
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通晓兵家、法家、儒家诸家思想。

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

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J 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乂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战绩:强魏扶楚,在魏创立武卒制,夺秦之河西之地,在楚南平口•越,北并陈蔡,却三晋
评价:中国早期的改革家,精通军事。

曾领导魏军击败秦国,夺取秦河西之地。

乂有人称其三姓家奴,还杀妻谋得职位,人品不怎么的。

用兵果敢,却乂不失豪放。

第二名: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汉初三杰”之一。

曾先后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

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
“战神”。

“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 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战绩:虏魏、破代、平赵(背水一战)、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四面楚歌)
评价:千古兵仙,奇谋诡策层岀不穷,用兵大胆,常置之死地而后生。

连中华历史上最勇猛的将领项羽都败在他的手上。

然而政治上的重大失误使他最后不得善终。

千古奇才悲凉
第一名:
白起(?一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

春秋时期楚君僭称王,大夫、县令僭称公,白起为白公胜之后,故乂称公孙起。

口起号称“人屠J 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K (今陕西眉县常兴镇口家村)人,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乂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战绩: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鄢郢之战率领秦国孤军长驱直入攻灭楚都长平之战围歼45万赵军
评价:“杀神”“人屠”,秦统一杀了一百二十万人,他所领导的军队就杀了九十万人。

一生白余战无一败绩。

为秦始皇提前削弱了赵、楚这两个强国,为后来的统一之战奠定的重要的基础,使得六国之中再无一国能与秦国单独抗衡。

同样是政治上的失误导致其不得善终。

用兵严明,在军中享有巨大的威望。

创造了世界历史上最早且参战规模超过白万的大型圉歼战(长平之战)°当属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