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北师大初二上)
最新北师大版八上《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八上《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e506112f60ddccda38a0e2.png)
最新北师大版八上《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来表示;(2)知道在国际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M/S;(3)能够用速度的公式V=S/T进行简单的计算;(4)初步了解用路程----时间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2、过程和方法:(1)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的概念,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控制变量法;(2)知道速度图象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种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比较物体运的快慢;速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引入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
实验器材教师:投影幻灯片。
学生:小车A和B、长木板、刻度尺、钟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投影练习题(1)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
(2)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____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_____。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物体运动的描述,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百m 赛跑时谁是冠军,看谁先撞线.蜗牛在地上爬行,拖拉机在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飞行,它们运动的情况有什么区别?”生:它们运动的快慢不同.师:步行人和骑车人同时由同地出发,假如手中没有钟表,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生:只须观察他们哪个在前,运动在前面的快.师:对,同学们可以根据生活的经验作出判断,但是,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书第41页的实验探究,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
(学生完成实验1并讨论)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都回答的很好,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即(1)如果A和B运动的路程相同,就看它们运动的时间,时间少的运动快。
(2)如果A 和B 运动的时间相同,就看它们运动的路程,路程多的运动快。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电子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2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e5abb6c281e53a5902ff65.png)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第2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
2.知道在国际制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m/s。
3.能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计算。
4.初步了解用路程——时间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概念,使学生体会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2.知道速度图像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种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物体运动速度快慢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探究——如何让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路程——时间图像的理解。
两个小车、长木板、刻度尺、小木块、秒表。
先来回答个问题:百米赛跑中怎样比较谁跑得快?你是怎么判断的?我们已经知道一切物体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那么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设计探究活动,找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一)探究活动a.设计方案:教师提供两辆不同规格的玩具小汽车A、B,长木板、钟表、刻度尺等工具。
1.定性比较小车A、B运动的快慢讨论的参考题目有:如何定性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可以有哪些方法?怎样保障两辆小车能做直线运动?2.定量比较小车A、B运动的快慢讨论的参考题目有:①怎样测量两辆小车运动的不同距离?②怎样测量两辆小车运动的不同距离?③怎样记录小车运动的时间?b.实验操作:c.交流讨论:谁先到达谁跑的快(路程相同,时间短的快)谁跑在前头谁跑的快(时间相同,路程长的快)学生讨论出方案并设计记录表格d.方案:1.比较两辆小车在相同时间内,哪辆行驶的距离长,或让小车行驶相同的距离,看哪辆用的时间短。
2.记录下两辆小车行驶的时间t1、t2,测量出它们行驶的相同距离s,分别计算出s/ t1、s/ t2的比值,比较它们的大小;还可以记录下两辆小车在相同的时间t内行驶的不同距离s1和s2,分别计算出s1/ t、s2/ t的比值,比较它们的大小。
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拓展(北师大版初二上)教学目标
![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拓展(北师大版初二上)教学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6cced270ce2f0066f4332271.png)
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拓展(北
师大版初二上)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白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明白速度的概念;
〔2〕明白速度的单位;
〔3〕能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运算;
〔4〕初步了解用路程——时刻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探究活动,明白研究咨询题的一样程序和方法.〔2〕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概念,使学生体会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操纵变量法;
〔3〕通过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学习,明白速度图像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会物理的严谨和辩证的思想;
〔2〕通过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闫金铎主编)教案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闫金铎主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1d7f9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0.png)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闫金铎主编)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物体在同一条件下的运动,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它的质量、体积、形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加深对运动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不同大小、形状的小球(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计时器2. 实验方法1.在同一高度上,分别用手推动三种不同大小、形状的小球,记录它们滑行到一定距离所用的时间;2.每种小球的实验重复进行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三、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1. 实验记录小球类型实验1(秒)实验2(秒)实验3(秒)平均值(秒)篮球 1.48 1.52 1.51 1.50足球 1.58 1.61 1.59 1.59乒乓球 1.90 1.91 1.92 1.912. 数据处理将实验记录中三次实验的数据求平均值,得到每个小球的平均滑行时间。
四、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可得出不同小球滑行的平均时间,进而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
实验结果表明:•篮球滑行平均时间为1.50秒;•足球滑行平均时间为1.59秒;•乒乓球滑行平均时间为1.91秒。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同一条件下,质量越小的小球滑行所用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快。
这是因为质量越小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作用越小,所以摩擦力也就越小,运动速度自然就越快。
五、教学思路本实验的教学目的是增进学生对物体运动的理解,引导学生了解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它的质量、体积、形状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动手操作,观察数据变化,提高数据整理与分析的能力。
此实验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发现物体运动的规律,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口头解释这个规律的物理原理。
建议教师在实验前,先让学生突出实验目的和方法,并强调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
在实验后,课堂上以讨论和解释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及其与物理理论的联系进行结合,在学生的理解中进一步深入物理学的知识。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a4df0eccbff121dd368329.png)
第三章简单的运动第三章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教师寄语:观察和实验是学好物理的一把钥匙!【预习提示】1.学生阅读教材 P4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2.阅读课本P42前两自然段,完成下列习题。
①物体在的路程叫做速度。
②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③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常用的还有。
④1m/s = km/h 1km/h = m/s⑤3m/s的物理意义是。
3.自学课本P42⑴如果物体,并且速度,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⑵观察P42图像请回答:①物体运动5s所通过的路程?②物体运动20m所用的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2)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3)会用公式计算物体的速度并能进行单位换算(4)能够根据图像说明物体的运动情况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概念,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控制变量法。
(2)指导速度图像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种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1)学会并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路程--时间图像的理解【教学时数】1课时【教具】电脑多媒体、玩具汽车、斜面(长木板)、刻度尺、钟表等【教法】讲授、探究实验、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我们已经知道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着。
比如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我们怎样看出他们谁快谁慢?同是百米运动员,我们是怎样比较他们运动快慢的?百米短跑同万米冠军的长跑比一比,要知道谁快谁慢,应该怎么办?实验探究问题1:如何定性比较小车A和小球B的运动快慢?可以有哪些方法?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让小车A和小球B分别在木板上运动,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思考讨论判断A、B运动快慢的依据是什么?交流讨论:你可以和其它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判断A、B运动快慢的依据和条件是什么?问题2:如何定量比较小车A和小球B的运动快慢?(1)在轨道上标出 m,让A、B先后分别运动,记录所用的时间并填表,比较A、B 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八年级物理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8158286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7.png)
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动画《百米赛跑比较运动的快慢》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2)知道速度的单位.会进行m/s、km/h之间的单位换算。
(3)知道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谁先到达谁跑的快(路程相同,时间短的快)2.在为到达终点前怎样比较谁跑得谁跑在前头谁跑的快(时间相同,路程长的快)学生讨论出方案并设计记录表格学生分组实教师提供两辆不同规格的玩具小汽车方案:验A、B,长木板、钟表、刻度尺等工具.a.比较两辆小车在相同时间内,哪a.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定性比较辆行驶的距离长,或让小车行驶相小车A、B运动快慢的方案.讨论的参考题目有:同的距离,看哪辆用的时间短.b.记录下两辆小车行驶的时间t、11.如何定性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t,测量出它们行驶的相同距离s,2慢?可以有哪些方法?分别计算出s/ t、s/ t 的比值,1 22.怎样保障两辆小车能做直线运动?比较它们的大小;还可以记录下两b.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定量比较辆小车在相同的时间t 内行驶的不小车A、B运动快慢的方案.讨论的参考题目有:1.怎样测量两辆小车运动的不同距离?同距离s 和s,分别计算出s/t、1 2 1s/t的比值,比较它们的大小.22.怎样测量两辆小车运动的不同距学生设计表格并小组讨论交流.离?3.怎样记录小车运动的时间?学生分组实验三、实验操作小组内和小组之间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比较A、B小车运动快慢的依据和条件;交流讨论得出的定性结论.教师讲解: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需要用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称为速度概念并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单位又是什学生自己说出公式,并自己推导出速度的单位.骤学生分组实验:让玩具小车在直木板上做快慢不变的学生分组实验、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描点连线画出图像.直线运动,从某一时刻起,测量出跟时间相对应路程的一组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描点法画出s—t时间图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图像的物理意义:说明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代表车行驶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即s/t是个恒量.本节课设计为一个大探究,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环节,力图较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强调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图像法的学习渗透了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慢?可以有哪些方法?分别计算出s/ t、s/ t 的比值,1 22.怎样保障两辆小车能做直线运动?比较它们的大小;还可以记录下两b.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定量比较辆小车在相同的时间t 内行驶的不小车A、B运动快慢的方案.讨论的参考题目有:1.怎样测量两辆小车运动的不同距离?同距离s 和s,分别计算出s/t、1 2 1s/t的比值,比较它们的大小.22.怎样测量两辆小车运动的不同距学生设计表格并小组讨论交流.离?3.怎样记录小车运动的时间?学生分组实验三、实验操作小组内和小组之间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比较A、B小车运动快慢的依据和条件;交流讨论得出的定性结论.教师讲解: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需要用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称为速度概念并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单位又是什学生自己说出公式,并自己推导出速度的单位.骤学生分组实验:让玩具小车在直木板上做快慢不变的学生分组实验、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描点连线画出图像.直线运动,从某一时刻起,测量出跟时间相对应路程的一组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描点法画出s—t时间图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图像的物理意义:说明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代表车行驶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即s/t是个恒量.本节课设计为一个大探究,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环节,力图较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强调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图像法的学习渗透了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慢?可以有哪些方法?分别计算出s/ t、s/ t 的比值,1 22.怎样保障两辆小车能做直线运动?比较它们的大小;还可以记录下两b.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定量比较辆小车在相同的时间t 内行驶的不小车A、B运动快慢的方案.讨论的参考题目有:1.怎样测量两辆小车运动的不同距离?同距离s 和s,分别计算出s/t、1 2 1s/t的比值,比较它们的大小.22.怎样测量两辆小车运动的不同距学生设计表格并小组讨论交流.离?3.怎样记录小车运动的时间?学生分组实验三、实验操作小组内和小组之间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比较A、B小车运动快慢的依据和条件;交流讨论得出的定性结论.教师讲解: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需要用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称为速度概念并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单位又是什学生自己说出公式,并自己推导出速度的单位.骤学生分组实验:让玩具小车在直木板上做快慢不变的学生分组实验、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描点连线画出图像.直线运动,从某一时刻起,测量出跟时间相对应路程的一组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描点法画出s—t时间图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图像的物理意义:说明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代表车行驶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即s/t是个恒量.本节课设计为一个大探究,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环节,力图较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强调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图像法的学习渗透了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2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cee0e1bc6bec0975f465e2c9.png)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2课标要求:1.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能通过日常2.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设计理念: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速度”,对于速度的计算要求学生会利用路程、时间求出,或利用速度公式中的两个物理量求出第三个物理量,教学中不宜做过深的引导,如追及问题等。
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参与-活动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有关速度知识,在生活中对于速度也有较多感性知识,在高中重新学习应该困难不大。
但用比值来定义速度是第一次,通过通俗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过渡到一个统一标准,自然地给出用比值法定义速度,并引导学生了解现在的定义与初中的定义有什么不同,用位移定义速度有什么好处等,却是本节内容的一个难点。
教具:微机、投影仪教学流程图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依据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虽然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我们平时所说的物体运动和静止却都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的,即相对于参照物而言。
【问题】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讨论】【总结】今天我们就研究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beebfe9bd64783e08122b09.png)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
2.知道在国际制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m/s。
3.能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计算。
4.初步了解用路程——时间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速度图像。
教学准备两个小车、长木板、刻度尺、小木块、秒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各位完成课本63页的“学生实验”,并阅读下面的“小资料”。
现在,你会测量一段时间了吗?二、新课学习1.探究活动(1)问题与猜想:对于运动中的不同物体,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如何描述它们运动的快慢?1/ 4观察有图的红、绿两辆车,你分别使用怎样的方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的?(2)制定计划:先让小车A、B分别在木板(或长条桌、光滑地板)上运动,观察、记录它们的运动情况,定性比较运动的快慢;然后在木板(或长条桌、光滑地板)上标记一段距离,记下长度,测量小车A、B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定量比较运动的快慢。
(3)收集证据:a.定性比较小车A、B运动的快慢实验:使小车A、B同时在长木板(或长条桌、光滑地板)上运动,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
记录:A、B的运动情况,比较A、B运动快慢的依据。
交流讨论: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比较A、B运动快慢的依据和条件。
b.定量比较小车A、B运动的快慢实验:在木板(或长条桌、光滑地板)上标记一段距离(距离尽可能长一些,便于观察和记录),比较A、B运动的快慢。
用钟表计时,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A、B运动的快慢。
记录:在相同的距离内和相同的时间内,A、B运动快慢的比较。
交流讨论:交流实验情况,讨论比较的依据和条件。
2.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
小案例: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们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3.速度(1)在物理学中,把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叫作速度。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质的简单运动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质的简单运动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https://img.taocdn.com/s3/m/d37c1f3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4e.png)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3.能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的计算4.初步了解用路程——时间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概念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控制变量法。
2.通过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学习知道速度图像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种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会物理的严谨和辩证思想。
2.通过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探究过程、速度的概念.教学难点速度定义的导出、速度图像。
教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动画《百米赛跑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学过程§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如果请两名同学进行跑步比赛,其它同学们观察:如何判断谁跑得快?怎么比较?学生观察、讨论形成两个方案。
方案一:相同路程,看谁先到终点;方案二:相同时间,看谁跑得更远。
设计探究方案:通过讨论,使同学们明确,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A 学生B 学生C路程/m时间/s学生分组探究,教师指导。
交流讨论二、速度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2.定义式:v=S/t3.单位:m/s(国际单位) km/h(常用单位)4.物理意义5.课堂训练:例1:甲行走速度为1 m/s,乙散步速度为1 km/h,甲、乙两人的速度谁大谁小?例2:“神舟八号”返回地面时,仪器监测到:主伞打开后,返回舱平稳匀速地下降,其中在距地面6000m到2000m过程中,共用时500s,返回舱的速度是多少?例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速度为10m/s,你能在表中完成汽车的路程——时间数据吗?并在坐标图上先描点再连线画出路程——时间图象。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2c048bddccda38376bafff.png)
研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课目的1.知道什么是速度;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观点及图象含义。
3.经过实验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和初步剖析问题的能力。
重申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科学修养。
4.经过教课活动,使学生拥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实验研究物理道理。
教课重难点要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的观点。
难点:速度图象。
教课过程导入新课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能够描绘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关情形举例:1)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为何判断乌龟成功?2)百米短跑中以什么标正确立冠军?3)以下图,小汽车和自行车,谁运动得快?又是以什么为依照?学生总结:1.在运动过程中,跑在前方的跑得快;2.在抵达终点时,先抵达的跑得快。
引入:在这两种比较方法中,什么物理量是同样的,什么物理量大小不一样?推动新课1.猜想(1)在同样时间内比较运动行程,运动行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2)在同样的行程内比较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2.定性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教师指引学生怎样用桌上的器械设计实验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定性比较。
讲话:利用两个坡度不一样的斜面,把两辆小车放在斜面上,由猜想(1)可设计,让两辆小车同时从斜面顶端滑下,在途中比较谁运动的行程长;由猜想(2)可设计,让两辆小车同时从斜面顶端滑下,看谁先到终点。
学生设计表格(以下表)小车运动行程长短运动时间长短快车慢车学生实验:2)教师巡回指导;合时评论。
3.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师指引学生怎样用桌上的器械设计实验对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定量比较。
讲话:由猜想(1)可设计,让两辆小车同时从斜面顶端滑下,在 1s的时间内分别测出运动的行程;由猜想(2)可设计,让两辆小车同时从斜面顶端滑下,测出抵达终点的路程,再分别测出抵达终点的时间。
学生设计表格:小车运动行程与运动时间运动行程(cm)运动时间(s)的比值(cm/s)快车慢车学生疏组实验并记录数据。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https://img.taocdn.com/s3/m/33bafca94693daef5ef73d6f.png)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含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实验:用停表测量时间;二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三是使学生明确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概念——速度,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中。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学会定性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重点介绍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的定义首次提出了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速度公式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物理公式,速度单位也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组合单位,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利用速度公式解题是学生第一次应用物理公式解题,应注意规范化的解题习惯。
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时候,通过比较运动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时候,通过比较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速度的概念及速度的单位。
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用停表测量时间。
2、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用m/s表示。
4、能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计算。
5、初步了解用路程—时间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概念,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知道速度图像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速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速度图像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动画《百米赛跑比较运动的快慢》一、情境导入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现在我们一起观看“比比谁快”视频。
(1)狮子和豹子在百米短跑中以什么标准确定冠军?(2)狮子和豹子在运动过程中,谁跑得快?学生总结:1.在运动过程中,跑在前面的跑得快;2.在到达终点时,先到达的跑得快。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3.2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1](https://img.taocdn.com/s3/m/b1941fa476c66137ef061917.png)
探究--比较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3)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进行简单的运算;(4)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实例分析、对比、讨论;(2)初步体会双元相关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刘翔获得奥运会冠军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熟练的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探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由特殊方法上升到普适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学生讨论,可以得出比较快慢方法:①相同时间比路程②相同路程比时间教师引导概括: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就运动得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它就运动得越快。
接下来将已板书好例题的小黑板拿出,并提问,谁能马上判断出谁快谁慢?第一组:鹰捕鱼时0.1秒就能飞出5m,箭鱼能在0.1秒内游出2.8m。第二组:蜗牛1h只爬出5.4m,树獭爬5.4m竟要用27s;第三组:汽车在120s行驶3600m,飞机在2s飞行1000m:学生回答:比较鹰和箭鱼时,是看它们在0.1s里运动的距离,鹰在0.1s内飞出了5m,比箭鱼的 2.8m 快;比较蜗牛和树獭是看它们爬出5.4m用多少时间,蜗牛用了1h,而树獭用了27s,所以树獭快;学生在比较汽车和飞机快慢时遇到了困难。
可能有的说汽车跑得快,因为它走了3600m,有的说飞机跑得快,因为他只用了2s。
也有同学在发现不同时间和不同路程,而无从下手。
教师:还能用上述的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不能,因为它们在不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不同。
教师:可是在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老师提示:那么它们在一分钟内谁走得远呢?学生计算得出:汽车一分钟行使1800m ,飞机一分钟行驶30000m,1800小于30000,所以,飞机行驶的快!老师得出结论总结:对于不同时间内通过的不相同路程的运动,我们是不是都可以用每一分钟或者每一秒钟,甚至每一小时他们通过的路程来比较他们的快慢呢?这里比较快慢所用方法类似前面所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即“单位时间比路程”学生明白了可以这样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拓展(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拓展(北师大版八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06fb383abe23482fb4da4c81.png)
教法建议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节内容的教学应该采用探究式教学.首先通过开展探究活动来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可以从学生熟知的百米赛跑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出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然后再通过实验来定性和定量比较两辆小车的运动快慢,同时让学生学会设计表格和记录分析数据.通过该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为: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设计研究问题的方案,选择研究问题所需要的器材,实施研究问题的过程,总结研究得出的结论,相互交流和反思.
接下来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教师精讲速度概念,速度定义、公式、单位及应用.学生对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在小学曾接触过,并不陌生,学生的计算有一定的基础.在这里只是突出强调物理公式的使用、物理量的单位、物理解题的规范性.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的学习,建议通过一个实例的分析,利用描点法介绍速度——时间图像,使学生对图像有形象、具体的了解.对于路程——时间图像,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建议组织学生讨论图线与时间轴夹角大小的含义.根据v=s/t可知,夹角越大的,表示速度越大.。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闫金铎主编)教案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闫金铎主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6213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7.png)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闫金铎主编)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够了解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状态,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实验原理物体的速度由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决定,即v=s/t,其中,v为速度,s为路程,t为时间。
在同样的时间内,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快;在同样的路程内,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长度相等的两根竹签;•针线轮;•木块。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内容•观察相同状态下长短不同的竹签通过针线轮滑落的时间;•观察质量相同状态下不同形状、长宽不同的木块从斜面上滑落的时间。
实验步骤实验一1.准备两根长度相等的竹签和一个针线轮,将两根竹签分别挂在针线轮下端的两个孔里;2.将第一根竹签的另一端固定在桌子上,使针线轮可以自由滑动;3.用手将另一根竹签轻轻拉起,使针线轮开始滑落,计时器开始计时,直至针线轮滑落结束;4.记录下用时。
实验二1.准备一个木块,用木板搭建斜面,将木块放在斜面上;2.用手将木块轻轻拉起,使木块从斜面上滑落,计时器开始计时,直至木块滑落结束;3.记录下用时。
五、实验数据实验次数竹签长度(cm)用时(s)1 10 2.242 15 2.903 20 3.40平均用时:2.85s实验次数木块形状长(cm)宽(cm)用时(s)1 圆形 5 5 2.652 长方形 5 2 2.953 正方形4 4 3.12平均用时:2.91s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竹签长度从短到长,所用时间不断增加,说明竹签长度与它通过针线轮运动快慢相关。
木块的形状和长宽比例不同,所用时间也不同,说明形状与长宽比例与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关。
七、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物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路程、时间、形状等因素相关。
在观察物体运动快慢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f7167ac281e53a5902ff0b.png)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二、能力目标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学准备】投影仪、录像机及资料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课前准备的录像资料:动画片“龟、兔赛跑”的片断战争题材电视片中立体战的片断[师]刚才的画面中,同学们看到了在地面上沿直线爬行的乌龟、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空中沿直线飞行的飞机……结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生](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生]它们运动的路线都是直的.[生]它们都在做机械运动.[师]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区别呢?[生]有.它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上爬.[生]它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师]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二、新课教学1.速度(1)概念[想想议议][师]请同学们继续观看学校田径运动会上100 m决赛的盛况.[放录像]·学校田径运动会100 m决赛[师]在一片欢呼声中,100 m决赛的冠军产生了.同样是跑100 m的运动员,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生]都是百米运动员,他们跑的路程一样长.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用的时间短,他运动得就快。
[生]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3.2探究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案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3.2探究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8303a314791711cd791743.png)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②知道在国际制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m/s;③能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计算④初步了解用路程———时间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概念,使学道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②知道在国际制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m/s③能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计算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控制变量法;②知道速度图像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种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二、教学重点探究——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三、教学难点路程——时间图像的理解四、仪器材料两个小车、长木板、刻度尺、小木块、秒表两个小车、长木板、刻度尺、小木块、秒表五、教学方法讲授、探索试验、讨论相结合六、教学过程从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出发,引起学生兴趣和热情。
引入:师: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上,最引人注目的百米赛中,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夺得冠军,如何判断他比别人跑得快?生:他用的时间短。
师:用时间短的一定跑得快么?生:(讨论后回答)百米赛跑时通过的路程相同。
师:(小结)在通过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师:(放奥运会百米竞赛录像,让画面定格在某一时刻)到画面上的时刻为至,那个运动员跑得快?如何判断生:在最前面的那个运动员最快,因为他们同时出发所用时间相同,通过路程长的跑得快。
师:(小结)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
师:如果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均不相同,用什么方法表示运动的快慢?师:我们通过一个实验进行定量研究师:板书探究的问题:定量探究:(1)通过路程相同的两个物体如何比较他们的快慢?(2)运动时间相同的两个物体如何比较他们的快慢?(3)如果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均不相同,用什么方法表示运动的快慢?(学生讨论用两辆相同的小车、秒表、一个小木块、刻度尺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北师
大初二上)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速度的概念.
2.难点:速度图像.
课前预备:
教学器材: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动画«百米赛跑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学点评:
本节课设计为一个大探究,渗透了科学探究的提出咨询题、制定打算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环节,力图较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强调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另外,图像法的学习渗透了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