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养殖技术详细介绍

合集下载

鲟鱼养殖技术大全

鲟鱼养殖技术大全

鲟鱼养殖技术大全一、鲟鱼网箱养殖1.水体要求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库、湖泊和河流,要求水体面积较大,应在100亩以上,水深**好在5米以上,底质为泥沙或沙泥均可。

水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水温能保持在4~28℃之间,水中溶氧达到5毫克/升以上。

网箱应设置在避风向阳、水面宽阔、水深4米以上、水流畅通、溶氧量高、水质适宜的区域。

同时应注意避开水上交通要道,但要临近陆上交通便利的地方。

2.网箱规格与制作鲟鱼养殖网箱多为双层网箱,制作材料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网片,大网箱规格为3米×4米×2.5米,小网箱规格为3米×2米×2米,网目依鱼种的大小而定。

为避免饲料流失,在网底缝上密眼筛绢布作食台。

网箱可用浮式,也可用沉式,一般静水水体用浮式网箱,流动水体用沉式网箱。

浮式网箱用浮桶支撑,用绳索固定于岸边,可随水位波动而升降;沉式网箱用竹排固定,并用支脚固定在水底。

一般每4个网箱为一组,每组网箱间隔2米以上。

3.幼鱼放养利用网箱养殖鲟鱼,只能养殖成鲟,而不能用于育种。

放养鱼种规格应在20厘米以上,体重在20~50克。

要求幼鱼体质健壮,摄食能力强。

网箱放养密度。

4.饲养管理(1)投饵管理利用网箱养殖鲟鱼成鱼,一般都使用全价人工配合颗粒饵料。

饵料粒径视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2~6毫米。

根据水温变化、天气变化、水中溶氧变化、鱼的活动情况及鱼的增长状况,随时调整日投喂次数和投喂量。

在投喂饵料时,应坚持少量多次原则,并保证每次投喂时间在15~20分钟,以提高饵料利用率,确保每尾鱼都能吃到饵料。

(2)日常管理坚持每1~2天清刷网箱1次,及时排除箱内残饵、排泄物,保持网箱清洁卫生,保证箱内外水体交换。

经常检查内外箱网衣及框架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应及时修理,以防逃鱼。

定期对箱内鱼体进行消毒,每10~15天用2~3毫克/升漂白粉泼洒消毒,以防感染疾病。

二、鲟鱼庭院养殖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场地,开挖长50米、宽4米、深0.5米的长方形水泥池,上覆盖简易钢架塑料大棚,在池的中间搭建一跳板式人行过道,配备充气泵并连接充气石,将充气石均匀布入池水中,打一口深20米左右的手压井,**好同时设置一小水塔,用小水泵取水,水温一般可保持在16℃左右,可以起到夏天降温、冬天保温的作用。

中华鲟鱼怎么养,野生的鲟鱼吃什么食物

中华鲟鱼怎么养,野生的鲟鱼吃什么食物

中华鲟鱼怎么养,野生的鲟鱼吃什么食物回答1、准备池塘:将比较平滑的水泥池当作饲养池,池壁也要具有一定的光滑度,避免中华鲟沿着池壁游动时导致鱼身受损。

2、放苗入池:放苗入池前用浓度适宜的盐水进行消毒,规格为10-15厘米的鱼苗每亩可放养600-1000尾。

3、投喂食物:投喂新鲜的动物性饵料,每天投喂2-4次,投喂量前期为体重的5-7%,后期为体重的4-5%。

4、科学管理:保持水中的溶氧量,注意水温和酸碱度,PH值一般要控制在7-8。

一、中华鲟鱼怎么养温馨提示:中华鲟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1、准备池塘(1)选择比较平滑的水泥池作为饲养池,池壁也要具有一定的光滑度,若池壁较粗糙,则中华鲟沿着池壁游动时容易导致鱼身受损。

(2)饲养池的大小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并且要确保供水、排污都比较方便。

2、放苗入池(1)中华鲟幼苗较弱小,容易受到疾病侵染,放苗入池前要用盐水或其他水产专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2)选择健壮活泼、无病无伤、规格整齐的苗种作为放养对象,体长为10-15厘米的鱼苗可放养600-1000尾/亩。

3、投喂食物(1)将新鲜的线虫、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饵料作为中华鲟的食物,每次投喂食物后都要及时清理残渣。

(2)投喂次数为2-4次/天,前期投喂量为体重的5-7%,后期投喂量为体重的4-5%。

4、科学管理(1)保持水中的溶氧量,注意水温和酸碱度,一般情况下要将PH值保持在7-8左右。

(2)幼苗具有趋光性,但光照对于鱼苗的生长发育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要注意光照导致水温变化的问题。

二、野生的鲟鱼吃什么食物1、野生的鲟鱼其食物会随着生长阶段而发生变化,仔鱼期通常以浮游生物为食,幼鱼期通常以小型鱼虾、软体动物、水生昆虫为食,成鱼期通常以底栖动物、动植物残渣为食。

中华鲟饲养方法

中华鲟饲养方法

一、人工养殖鲟鱼条件鲟鱼对于水的温度适应能力比较强,低至零度都可以生长,高到三十五度之内,为了更好的生长,最好是把水温控制在二十度左右,孵化繁殖期间温度恒定在十九度最佳。

而水中的溶解氧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每升控制在五毫克左右,低于三毫克的话,会直接影响鲟鱼的生长。

水体不能是酸性的,最好把ph值控制在7.5左右,因为酸性水体会增加水中二氧化碳成分,那么溶解氧成分会减小,而透明度保持在五十厘米左右便可。

二、鲟鱼的选池整池一般池塘面积控制在六到九亩之间最为合适,过大后期的管理不方便进行。

而水深要在两米或者两米半之间,附近最好是比较安静的环境,且要准备好增氧等器材。

选好池塘先把水体排出在进行全面消毒工作,之后可以晾晒四五天注入清水,在水中加入一些粪便培养一些浮游生物,作为后期投放鲟鱼的饵料。

三、鲟鱼的选苗投放选择鱼苗当然要挑游动活波的幼仔,且鱼体表面完整没有损伤,包括外观颜色看着要纯正,没有斑点之类的,一般都是选择鱼体长度在二十厘米左右的。

如果想要确保不会出现水质不合适的情况,可以先购买一小部分,投放两三天,正常且没有病态鱼出现,在大面积进行投放,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重新做消毒换水等工作。

投放之前需要对鱼苗进行消毒哦,如果不想消毒的话,可以在放养池内放一些盐,主要也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但是用量不能过多的,盐分过量的话,鲟鱼会出现厌食情况。

四、鲟鱼饲养的日常管理鲟鱼对于水质要求比较高的,一般一两天要更换一次水,慢慢鱼苗适应这种环境就可以减少换水频率。

一般都是十天左右会适应下来,后期改成半个月左右换水一次。

为了保持更好的水质情况,每次投喂之后要把剩料打捞一遍,且及时清理渔具。

鲟鱼是一种惧光鱼类,一般不喜欢光线较强的环境,但是其他季节还好,在炎热夏季最好做好遮阳措施,搭建遮阳棚之类都是可以的。

而鲟鱼平时饵料就是一些轮虫、卤虫、水蚤以及蚯蚓之类的,如果人工饲养的话,不仅投喂前期用活饵开胃,后期要适当的增加一些饲料,一般是用鱼粉、血粉、小麦、玉米、蚕蛹等混合而成。

鲟鱼养殖条件 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条件 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条件鲟鱼养殖技术鲟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鱼类形体最大的一种。

对于这种比较名贵的鱼种,很多人都只是听说过,真正见到的人却不多。

不过随着人们对于鲟鱼价值的开发,市场需求不断增大,也有不少人开始人工养殖鲟鱼。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养殖鲟鱼的一些条件和技术。

鲟鱼养殖条件一、池塘条件池塘规格为4亩,塘底为沙质,每口塘设有独立进排水口及固定投饵点,投饵点底部为水泥混凝土底,并抹光滑,面积以6-8平方米为宜,上面设有遮荫网。

水源为自流山涧水,周年水温在18-24℃,且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

有独立的供水,能不定期地补充新水,并可以充分地排水。

二、放养条件放养前对养殖池彻底清洗,安装好拦网,并用浓度30-50毫克/米3高锤酸饵溶液进行消毒,消毒后清洗池子,放水待放苗。

选择元病无伤、健壮活泼、规格整齐的苗种放养,体长为10-15厘米,每亩放养600-1000尾。

三、饲料条件养定后第三天开食,喂食泥鳅小虾和鸡肉。

泥鳅太大要切段改刀,以嘴大小能一下轻松吸进去的大小为主。

鲟鱼养殖技术1、投喂量与投喂方法具体根据天气的情况有所变动。

投饵量,前期按鱼体重的5%-7%投喂,后期按鱼体重体重的4%-5%技喂,具体可根据摄食情况而定。

日投饵2-4次。

每次投喂时定时、定量将饵料均匀投撒于池中。

2、水质管理水质要求清新,每天排污1次,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

苗种阶段每隔7天清池1次,成鱼阶段15天清池1次,保持池内清洁及水流畅通。

水位苗种阶段保持在0.3-0.4厘米,成鱼阶段为0.4-0.6厘米。

水位交换苗种阶段3-4次/小时,成鱼阶段2-3次/小时。

养殖期间溶氧在6.68-10.48毫克/升,pH值7.78-8.56,平均温度10.1-22.3°C为宜。

3、日常管理随时观察鱼活动及摄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应,每天做好天气、水温、投饵、防病及鱼类生长抽查情况记录。

鲟鱼常见病害的防治一、鲟鱼车轮虫病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车轮虫。

中华鲟养殖技术

中华鲟养殖技术

中华鲟养殖技术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淡水鱼类,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

中华鲟养殖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养殖技术体系。

一、选址和场地准备中华鲟养殖需要选取水质清洁、流速适中、水温稳定的河流、湖泊或人工池塘进行养殖。

场地应该远离工业污染和农业化肥污染的区域,同时要考虑到交通便利和市场需求。

场地准备方面,需要进行清理、平整和加固,确保场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种苗选育和放养中华鲟的种苗选育是中华鲟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选育出健康、生长快速、抗病能力强的种苗,可以提高养殖的效益和降低风险。

种苗的放养需要根据场地的水体情况和养殖规模进行合理的数量和时间安排,同时要注意放养的密度和饵料的投喂。

三、水质管理和水体养护中华鲟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质清洁、透明、稳定。

水质管理包括水质监测、水体调节和水质改善等方面。

水体养护包括水体清理、水草管理和水生生物控制等方面。

保持水质的稳定和水体的清洁是中华鲟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四、饲料管理和营养调理中华鲟的饲料管理和营养调理是中华鲟养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

中华鲟需要高蛋白、高能量、低脂肪的饲料,同时需要适当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饲料的投喂需要根据中华鲟的生长阶段和饵料的营养成分进行合理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安排。

五、疾病防治和养殖环境卫生中华鲟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疾病的防治和养殖环境的卫生。

疾病防治包括疫苗接种、疾病监测和疾病治疗等方面。

养殖环境的卫生包括场地清洁、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等方面。

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和疾病的防治是中华鲟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以上是中华鲟养殖技术的主要内容,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实现中华鲟养殖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鲟鱼怎么养 鲟鱼的养殖技术

鲟鱼怎么养 鲟鱼的养殖技术

鲟鱼怎么养鲟鱼的养殖技术鲟鱼属于底层冷水性鱼类,栖息在水质清澈,底质为沙砾的水域中。

喜弱光,怕强光。

如今,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鲟鱼在餐桌上频繁的出现,养殖鲟鱼的养殖户也逐渐的多了起来,那么,怎么养殖鲟鱼呢?接下来由的本人带你去看看鲟鱼的养殖技术。

一、幼鱼养殖1.流水养殖:可采用室外水泥地,使用流水养殖。

水泥地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切去四角,这样池中的水流旋转无死角。

池底应为锥底形,坡度为1%~2%,排水口设在锥底部,再通过可调节高度的管道排水。

要保证洗刷水池时可以彻底排干池水。

池规格在9平方米以内,深度1米便可,池壁要光滑,以免刮伤鱼苗。

水池上应设遮荫网。

对于未开口的水花,水温应保持在18~20℃,水深0.6米左右,溶解氧不低于6毫克/升,流速不超过0.1米/秒。

放养密度初期为10000尾/立方米。

开口饵料可采用卤虫无节幼体、轮虫、小型枝角等,开口两天后可改喂剁碎的水蚯蚓和碎鱼虾。

要少量多次投喂,最初10~12次/天,1周后可改可8次/天。

鲟鱼喜弱光,灯光下摄食积极,故夜间必须投喂。

随着鱼苗长大必须注意及时分池,这样可以减少幼鱼互噬的机会。

2.投喂配合饲料:鱼苗长到8厘米-10厘米后便可开始转喂人工配合饲料。

可以采用逐渐增加配合饲料投喂次数,相应减少活饵投喂次数的办法,直至取消活饵投喂,此时要注意配合饲料的粒径必须适应鱼苗的口径。

对于在此过程中生长停滞的鱼苗,应及时捞出再次投喂活饵,待体质恢复后再重新进行饲料转口。

大苗适应性强,水温18~28℃均可,水深保持在0.8~1米。

二、成鱼养殖1.水泥池养殖:可采用鳗鱼池或经改造的甲鱼池,面积从100平方米-400平方米均可,水深在1.5~2米之间,不必过深。

流水养殖可大密度放养,15厘米或15克鱼苗可放养500尾/立方米,随长随分池。

投喂次数可减至4~6次/天,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随鱼生长逐渐降低到1%。

对于无流水条件的水泥池,也可采用定期换水的办法。

中华鲟鱼淡水养殖技术方法

中华鲟鱼淡水养殖技术方法

中华鲟鱼淡水养殖技术方法中华鲟鱼是我国珍贵的淡水鱼类资源之一,因其稀有性和重要的经济价值而备受关注。

为了保卫和繁育中华鲟鱼,人们通过不息探究和实践,总结出一系列适合中华鲟鱼淡水养殖的技术方法。

起首,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特殊重要。

中华鲟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选择水质澄莹、无污染的水域作为养殖场地。

同时,要充分深思水源丰富、水流适合的特点,以保证水生态环境的稳定。

其次,控制养殖水温是中华鲟鱼淡水养殖的关键。

中华鲟鱼对水温的要求较为严厉,适合的水温范围为18℃-22℃。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依据季节和气候变化,实行相应的降温或加温措施,保持水温在适合范围内。

第三,合理投喂是中华鲟鱼养殖的重要环节。

中华鲟鱼是肉食性鱼类,以小鱼、虾、虫等为食。

养殖者可以依据鱼的进步阶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进行投喂,并注意合理搭配饲料种类和投喂时间,以满足中华鲟鱼的营养需求。

此外,合理管理水质也对中华鲟鱼养殖至关重要。

养殖者应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准时调整和改善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

定期更换部分养殖水,保持水体清洁和新颖,有助于中华鲟鱼的健康进步。

最后,准时防治疾病也是中华鲟鱼养殖的重要工作。

养殖者应定期观察鱼群的进步状况和行为习性,一旦发现异常,要准时实行措施进行诊断和治疗。

同时,加强养殖环境卫生管理,缩减病菌的滋生和传播,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中华鲟鱼淡水养殖技术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养殖者的阅历和科学管理水平。

通过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控制水温、合理投喂、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中华鲟鱼的养殖效益,增进其数量的增加和保卫。

同时,这些技术方法的不息完善和创新,也将为中华鲟鱼的淡水养殖事业提供更多的进步机遇。

人工鲟鱼养殖技术,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人工鲟鱼养殖技术,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人工鲟鱼养殖技术,对水质有什么要求1、苗种培育:刚开始,每平方米放养600尾,投喂轮虫和水蚤,16天后,每平方米放养480-540尾,投喂轮虫、水蚤或切碎的水蚯蚓,每天投喂饵料8-12次。

2、商品鲟鱼养殖:每平方米放养10-30尾,入池后第二天开始进行饲喂,每天投喂3-4次,日投喂量为总体重的2-3%。

一、人工鲟鱼养殖技术1、苗种培育(1)培育池选择室外普通水泥池,水源应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刚开始的时候,每平方米放养600尾,投喂轮虫和水蚤。

16天后,每平方米放养480-540尾,投喂轮虫、水蚤或切碎的水蚯蚓,每天投喂饵料8-12次。

(3)45天过后,培育成幼鱼,体长9.3cm,体重3.2g。

2、商品鲟鱼养殖(1)如果是室内,水泥池规格为3.5-3×4.5-6m,如果是室外,水泥池规格为1.5-2×8-12m,水深为1-1.2m。

(2)放养之前,使用5%食盐水浸浴15分钟左右。

每平方米放养10-30尾,规格保持一致。

(3)入池后第二天开始进行饲喂,每天投喂3-4次,日投喂量为总体重的2-3%。

饲料配方:鱼粉45%,饲料酵母15%,豆饼15%,玉米面5%,干乳5%,混合盐3%,氨基酸2%,粘合剂2%,引诱剂5%。

(4)养殖11月龄的幼鱼体重可达1053g,平均体长约为56.9cm,已经接近商品鱼规格。

(5)如果养殖过程中患上了水霉病,使用0.08%孔雀石绿浸浴20分钟左右。

如果患上了小瓜虫病,使用0.05%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060分钟左右。

二、人工养殖鲟鱼对水质有什么要求1、水温(1)鲟鱼最低可以忍受0°C的水温,最高不能超过35°C。

(2)人工养殖鲟鱼,适宜水温为20°C,生产期和孵化期的时候,水温控制在19°C,冬季的时候,水温控制在15°C。

2、氧气溶解量人工养殖过程中,水体中的氧气溶解量保持在5mg/L以上。

如果氧气溶解量低于5mg/L,鲟鱼的食欲会有所下降。

鲟鱼饲养方法

鲟鱼饲养方法

鲟鱼饲养方法如下:
1.养殖场地选择:鲟鱼是温水鱼,养殖鲟鱼的场地池水要
较深,并且水质要干净无污染,养殖场附近的交通比较
便利,在养殖场内,要设有专门的饲料台。

2.鱼苗放养:选择没有病害的鲟鱼苗,大约20厘米左右,
鱼鳞、鱼翅等完好,并且比较活泼、勤快。

在鲟鱼苗放
养前可以先在养殖池适应养殖几天,及时清除死鱼后再
放养。

3.水温管理:适合鲟鱼生长的水温在14~24℃,而21℃则
是适宜鲟鱼生长的水温温度。

4.饲喂管理:在喂养鲟鱼的时候,一般选动物性的饲料,
也可以选择合成饲料。

而喂食量则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水质情况、鱼的密度而定。

5.日常管理:养殖户们平时每天都需要巡视3次,特别是
在夏天的夜晚要格外注意,如果鲟鱼有浮头的现象,便
需要立即检查水中溶氧量是否过低。

中华鲟鱼淡水养殖技术方法

中华鲟鱼淡水养殖技术方法

中华鲟鱼淡水养殖技术方法中华鲟鱼,被誉为“活化石”,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鱼类资源。

由于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中华鲟鱼的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和繁殖这一宝贵的鱼类资源,中华鲟鱼淡水养殖技术方法应运而生。

首先,选址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中华鲟鱼需要清澈、富含氧气的水域进行繁殖。

选取水质优良的河流、湖泊或人工水体作为养殖场的基地。

在选址时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水质、流量、温度等因素,以确保鱼儿的健康生长。

其次,饲养管理是中华鲟鱼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饲养方式可以提高鲟鱼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对于饲料的选择,应以鱼类自然食品为主,如浮游生物、虾类和软体动物等。

在养殖过程中,要按时、适量地投喂饲料,并注意保持水质的清洁与稳定。

第三,疾病防控是中华鲟鱼养殖的关键环节。

中华鲟鱼具有较弱的抗病能力,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对鱼群进行健康检查,并进行疫苗接种。

同时,注意控制养殖密度,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防止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最后,定期监测和科学养殖是中华鲟鱼淡水养殖的必要条件。

养殖过程中,应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掌握水质的变化和养殖环境的基本情况。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科学调整和管理,以保持养殖水域的适宜环境。

中华鲟鱼淡水养殖技术方法的应用,为中华鲟鱼的保护和繁殖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通过合理的选址、科学的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定期监测,可以有效提高中华鲟鱼的成活率和养殖效益。

同时,还能保护这一珍稀的鱼类资源,促进生态平衡的恢复和维护。

鼓励更多的养殖户通过中华鲟鱼淡水养殖技术的应用,为中华鲟鱼的保护和繁殖贡献力量。

鲟鱼的养殖技术和条件

鲟鱼的养殖技术和条件

鲟鱼的养殖技术和条件
1. 鲟鱼养殖技术:
(1)养殖池建设:鲟鱼养殖池应具备良好的水质、温度、溶氧、淡水量等环境条件,最好采用经济实惠的自然池建设方案,以保证池塘的质量和稳定性,并节约建设成本。

(2)投喂管理:鲟鱼的投喂量应根据鱼体大小、饲料质量、
水质状况及季节变化等因素进行调整,以保证鲟鱼的良好生长。

(3)鱼苗养殖:鲟鱼的鱼苗养殖应采用良好的饲料,注重鱼
苗的健康和生长,定期进行鱼苗的检测和抗病毒接种,以保证养殖效果。

2. 鲟鱼养殖条件:
(1)水质:鲟鱼养殖池的水质应保持稳定,水温适宜,溶氧
充足,水质洁净,无有害物质。

(2)饲料:鲟鱼的饲料应选用优质的鱼粉,以保证鲟鱼的营
养健康。

(3)渔具:鲟鱼养殖池应采用合理的渔具,以防止鲟鱼的逃
跑和损伤。

鲟鱼吃什么饲料,附养殖方法

鲟鱼吃什么饲料,附养殖方法

鲟鱼吃什么饲料,附养殖方法鲟鱼在鱼苗时期主要吃轮虫、水蚤、水蚯蚓等饲料,成鱼则以鱼粉、酵母、小麦、蚕蛹等为食。

鲟鱼属于栖鱼类,它的饮食范围比较窄,专吃肉食,主要吃一些小型的或者行动较缓慢的底栖动物,在大海里主要吃鱼类,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最少。

鲟鱼在年幼开始进食的阶段就能够觅食浮游动物,不过很快它就生长成营底栖生活。

一、鲟鱼吃什么饲料1、鲟鱼在鱼苗时期主要是吃轮虫、水蚤、水蚯蚓等饲料,成鱼以鱼粉、酵母、小麦、蚕蛹等为食。

这种动物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在产卵期就会向上游进行移动,在冬季时则在河道或近岸的深水处。

人工饲养时一定要注意饲养密度,同时还要做好疾病防控工作,以免其生病后出现大量死亡。

2、鲟鱼属于栖鱼类,它的饮食范围非常窄,喜欢吃肉食,主要是吃一些小型的或者行动较缓慢的底栖动物。

在大海里主要是吃鱼类,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最少。

3、鲟鱼在年幼开始进食的阶段就会觅食浮游动物,但是它很快就会生长成营底栖生活,这时鲟鱼的嘴部会凸起、下位。

鲟鱼在开始进食后就可以直接投喂饲料,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对刚开口摄食的鲟鱼苗用活饵,比如浮游动物或切碎的水蚯蚓。

二、鲟鱼养殖方法1、建设养殖场(1)养殖鲟鱼时由于体型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有池塘进行养殖,如果没有池塘可以修建水泥池养殖,一般池子大概长4米、宽3米、深2米以上即可。

(2)池养的鲟鱼数量一定要根据鲟鱼大小决定,附近要有干净的水源,最好是活水养殖或者流动水养殖。

(3)培育鱼苗的地方要单独建设,一般可以做棚室,用大型的塑料容器进行育苗。

2、养殖准备(1)放养前一定要清洗水泥池,泼洒石灰溶液,浸泡1周左右就可以洗刷干净,再换清水浸泡几天。

(2)养殖前一定要放掉重新灌水进来,水位在1.5米左右即可。

(3)幼苗培育到一定大小才能放养入池,放养前要准备好饲料,还要准备增氧机,深水要补充氧气,进出水口要覆盖网纱,过滤水源。

3、鱼苗放养(1)放养前鱼苗一定要进行消毒,比如一开始可以使用盐水或是石灰水浸泡几十分钟,彻底杀菌后一定要清洗干净再放养。

鲟鱼养殖用什么饲料 鲟鱼(匙吻鲟)的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用什么饲料 鲟鱼(匙吻鲟)的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用什么饲料鲟鱼(匙吻鲟)的养殖
方法
鲟鱼也叫匙吻鲟,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吻部特别长,约占体长的1/3,栖息于水体的中上层,寿命长达30多年。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鲟鱼养殖用什么饲料,以及鲟鱼养殖技术要点。

一、鲟鱼养殖过程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鱼苗培育阶段,是从刚孵出的鱼苗养成体长为5厘米的小鱼种。

第二阶段为鱼种培育阶段,是从小鱼种养成体长15-20厘米的大鱼种。

第三阶段为成鱼养殖阶段,是从大鱼种养成体重1千克以上的食用鱼。

二、鲟鱼养殖用什么饲料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鲟仔鱼在全长3.05±0.07厘米时开始摄食,主要摄食水生寡毛类、摇蚊幼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幼鲟以水生寡毛类(水丝蚓、颤蚓、尾鳃蚓等),枝角类(蚤状溞、隆线溞等),水生昆虫幼虫(摇蚊幼虫)和虾类等为主食。

成鲟则主要摄食各种饲料鱼块(如鲫鱼、罗非鱼、鲢鱼和草鱼等)。

三、鲟鱼(匙吻鲟)的养殖方法
鲟鱼一般是混养,可采取两种方法进行混养。

1、在养殖草食性和肉食性的池塘中混养少量匙吻鲟,在养殖肉食性鱼类的池塘中,匙吻鲟的规格必须大于肉食性鱼类。

每亩水面混养匙吻鲟15-20尾,一般在第二年年底其规格可达到15千克左右。

2、主养鱼为匙吻鲟,池塘中混养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混养鱼的种类有草鱼、沟鲶等,每亩水面放养匙吻鲟鱼种200-250尾和混养鱼150尾左右。

混养鱼的规格必须小于匙吻鲟。

饲养期间需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混养草食性鱼类的池塘还需要投喂嫩草或水草。

中华鲟与其他鲟鱼的养殖技术

中华鲟与其他鲟鱼的养殖技术

③糖类。肉食性鱼类饲料中糖类含量不能过高,否则会妨碍其他营养
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中华鲟饲料中糖类的适宜添加范围为20%-
30%,糖的最适含量为25.6%,纤维素的适宜含量为2%-4%。 ④维生素和矿物质。目前鲟鱼这两方面的营养研究国内外都不多。 一些研究结果未发现鲟鱼有对维生素C和磷脂的需求;但发现鲟鱼有 对胆碱的需求,当饲料中胆碱的含量为0.2%-0.4%时,有促进生长、 提高饲料效率的作用。
驯化转食
中华鲟在行为上要经历垂游、平游
而过渡到底栖生活,故应及时进行饲养和驯食。 始喂饲料为市售活水蚯蚓或浮游动物等活饵,喂 前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消毒,每天投喂3次;在体长 达4~9cm,体重达1~4g时.要完成从活饵到配合 饲料的食性驯化。配合饲料前期用软颗粒,后期
用硬颗粒。
2.鱼种培育
采用已驯化转口的中华鲟,尾重5~10g,体长10~15cm。 水质要求无污染的江河水,PH值7.2~8,透明度20~40cm.经 沉淀过滤后使用。水温保持在10~32℃,当低于10℃或高于 32℃时,用锅炉或深井水调温。使用增氧泵保持水中溶解氧在 6mg/L以上,水交换量不大于10L/min。定期清洗鱼池,及时 清除死鱼和污物。
三、人工采精和挤卵
采精
挤卵
精液收集:30 h的效应时间后开 始采集精液,显微镜下观察精子 活力并充氧低温保存。
卵收集:第二针24 h效应时间后 雌鱼陆续来卵,收集的卵立即开 始人工受精。
四、人工授精和脱粘
授精
手工脱粘
授精:精:卵:水=1:100:150, 时间90 s,清水漂洗2次后脱 粘。
脱粘:用浓度为20%的滑石 粉加2L水进行脱粘,时间1 h。
天然饵料
野生的中华鲟以水生寡毛类、水生昆虫幼虫、浮游 生物、沙蚕、小鱼、虾、蟹、蚬等为食。天然饵料的优 点是适口性、诱食性强,营养丰富全面,活饲料在水中 能长期存活,不污染水质,在有的地区价格低廉。缺点 是来源不稳定,不易贮存,品质不一,由于含水量高, 成鱼养殖饲料系数高,用量大。

鲟鱼养殖技术详细介绍:中华鲟的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技术详细介绍:中华鲟的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技术详细介绍:中华鲟的养殖技术一、鱼苗培育1、苗种培育池可用圆形玻璃缸制成或采用正方形的水泥池。

直径3~5m,深1.5m,池底坡为6%~8%,水泥池壁和底部贴瓷砖。

水深0.6加0.9m,水温控制在20~29℃之间。

进水采用喷淋和直接注水,排水为中心溢排水,根据水质及鱼苗情况每隔2~3d吸底排污1次,及时清除死鱼,每7~10d放水洗池1次。

2、刚受精的仔鱼在体形和犯罪行为上变化很大,处在体表及卵黄体温向鳃体温迁移阶段,此时须要供给充裕的氧气。

通常可以在水泥池内置放气泡石,自动定时开关间隔充气增氧,并使溶氧量维持在6mg/l以上。

氨、氨在0.5mg/l以下。

中华鲟在犯罪行为上要经历垂游、平游而过渡阶段到底栖于生活,故应及时展开圈养和驯食。

始喂食饲料为市售活水蚯蚓或浮游动物等活饵,喂食时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消毒,每天投过喂食3次;在体长超过4~9cm,体重超过1~4g时。

必须顺利完成从活饵至协调饲料的食性驯养。

协调饲料前期用软颗粒,后期用软颗粒。

饲料应当具有以下特点:(1)颗粒大小适合,前期直径为1.5mm,后期逐渐减小至3mm;(2)水中定形时间仅约1~2h;(3)营养成分合理,蛋白质含量低,具淡鱼腥味。

其中粗蛋白含量在38%~45%、粗脂肪6%、灰分10%、粗纤维1%,微量元素相对较低。

二、鱼种培育使用已驯养转口的中华鲟,尾重5~10g,体长10~15cm。

水质建议无污染的江河水,ph值7.2~8,透明度20~40cm.经结晶过滤器后采用。

水温维持在10~32℃,当高于10℃或低于32℃时,用锅炉或深井水孔曜。

采用增氧泵维持水中溶解氧在6mg/l以上,水交换量不大于10l/min。

定期冲洗鱼池,及时去除死鱼和污物。

协调饲料成份为:鱼粉55%、花生粕20%、面筋15%、烫酵母4%、鱼油2%、食盐1%、维生素及微量元素3%。

协调饲料中首先必须考量蛋白质的含量,实验说明蛋白质对幼鲟的生长影响**,其它依次为脂肪、糖、纤维素。

鲟鱼养殖技术介绍

鲟鱼养殖技术介绍
措施。
种苗管理
选择健康、品质优良的种苗,避 免近亲繁殖。
疫病防治技术
疫病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鲟鱼的免疫力,定期进行消 毒和驱虫。
疫病识别
了解常见的鲟鱼疫病症状,及时发现并采取治疗 措施。
疫病控制
采用药物治疗、隔离等措施控制疫病的传播。
03
鲟鱼繁殖技术
亲鱼选择与培育
亲鱼来源
选择天然水域捕获的成熟鲟鱼作为亲鱼,或使用人工养殖的鲟鱼 。
02
鲟鱼养殖技术要点
养殖环境与设施
养殖场地选择
选择安静、远离污染源、 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养殖 场。
养殖设施
配备养殖池、进排水系统 、增氧设备、水处理设施 等。
池塘条件
池塘应宽敞、水深适宜、 水质良好,并配备相应的 消毒和净化设施。
养殖饲料与营养
饲料种类
根据鲟鱼的生长阶段和需求, 选用不同种类的饲料,如沉性
05
鲟鱼加工与利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鱼加工技术
1 2 3
鲜鱼处理
刚捕捞的鲟鱼应立即进行鲜鱼处理,包括去鳞、 去内脏、清洗等步骤,以保持鱼的新鲜度。
冷冻保存
为了延长鲟鱼的保质期,可以进行冷冻保存。一 般采用慢冻法进行保存,可以保持鲟鱼的原有品 质。
解冻方法
解冻是保证鲟鱼品质的关键环节,通常采用缓慢 解冻和微波解冻等方法,以避免对鱼肉造成损害 。
鲟鱼特性
鲟鱼是底栖鱼类,喜欢在清澈的缓流河段生活。它们耐寒性 强,生长缓慢,寿命长,通常需要几十年才能成熟繁殖。
养殖鲟鱼的意义
01
02
03
保护野生资源
野生鲟鱼数量急剧减少, 通过养殖可以保护和增殖 鲟鱼资源,维护生物多样 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鲟鱼养殖技术详细介绍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即鲟鱼(xún yú)(Sturgeon),古称鱏鱼(xún yú),体长米。

鲟鱼是世界上现有淡水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亿万年前的时期,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系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

鲟鱼以其奇特的体形而被作为观赏鱼饲养。

鲟鱼的头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体背5行骨板。

其幼鱼与成鱼均具观赏价值,其中施氏鲟(分布于黑龙江)自人工繁殖成功后,其幼鱼已正式作为进行人工饲养。

多数种的常见个体都在几十公斤至数百公斤,最大个体1600公斤,我国最大个体600公斤。

一、鲟鱼的种类与生态特性:由于过度捕捞、水质污染和兴修水坝等人为原因,鲟鱼资源遭到极度破坏,大多数种类处于濒危状态。

目前所有的鲟鱼种类都已于1997年被列为国际濒危动植物物种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物种。

多数野生鲟鱼属于洄游性鱼类,其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海洋中度过的,产卵时才回到大河流中。

现有的人工养殖鲟种多为陆封或半陆封型,可长期在淡水中生长,同时也可在盐度为15%的水中生长。

鲟鱼的寿命是鱼类中最长的,可达200多年。

其性成熟所需时间也较长,在天然水域中雌鱼需10年-18年,雄鱼需6年-12年。

多数种类并非每年产卵,而是间隔2年-4年。

故鲟鱼资源在遭到破坏后,恢复难度极大。

同龄个体,雌鱼一般较雄鱼要大。

最大的个体长度达8米,重吨。

多数鲟鱼属于底层冷水性鱼类,栖息在水质清澈,底质为沙砾的水域中。

喜弱光,怕强光。

鲟鱼食性一般为肉食性或杂食性,幼鱼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成鱼除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外,还喜食小鱼小虾。

产自北美的匙吻鲟为浮游生物食性。

二、主要养殖品种及水质要求:目前世界上已进行人工繁殖驯养的种类主要有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闪光鲟、小体鲟、欧洲鲟、达氏鲟、中华鲟以及西伯利亚X小体鲟等10多个杂交种。

在欧洲各国和美国,由于早已意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对鲟鱼的生物学研究和人工催产人工孵化率等研究已有多年,并成功地开发出适应性强、生长快的几个杂交种。

各国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放流,对于保护和恢复鲟鱼资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我国,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研究,中华鲟的人工繁殖技术日趋成熟,人工放流也已开展多年,2000年1月的大规模人工放流成为我国保护和恢复濒危物种的重要标志。

经过几年来我国各地的鲟鱼繁养实践,目前比较成熟的养殖品种有三类:一类是从欧洲(主要是从俄罗斯)引进的欧洲鲟鱼,以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闪光鲟为代表;另一类是我国自有的种类,以黑龙江流域出产的史氏鲟、达氏鳇X史氏鲟杂交种以及少量长江流域的中华鲟为代表;第三类是从美国引进的匙吻鲟。

在以上三类中,从俄罗斯引进的各地欧洲鲟鱼最受我国各地水产养殖者欢迎的。

其主要原因为:1)人工受精卵来自已有几十年人工驯养鲟鱼历史的前苏联人工放流基地,其亲鱼至少是人工驯养的第二代乃至第三代,故此对于人工条件下驯养已具有相当的适应性,较直接来自于天然水域亲鱼所产的子一代苗种更易适应全人工养殖,从天然饵料到人工配合饲料的转化更容易,死亡率低(中华鲟由于其生物学特点,在饲料转化方面实际上更好,生长速度更快,此为特例;2)由于是人工驯养的子三代,其受精卵的引进符合CITES公约要求。

因此在成品鱼出口上也得到国际公约许可。

水质:鲟鱼养殖用水的理化指标如下表所示:项目单位指标水色度欧洲鲟鱼、史氏鲟等现有主要养殖种类对于水温水质有一定要求。

(见上表)三、养殖方法:各种鲟鱼在养殖方法,尤其是成鱼养殖方法上无大区别,只是因品种不同,在幼鱼养殖过程中的饲料转化方面存在着难易程度的不同,至于生长速度的快慢,则主要取决于水质、水流、放养密度和饲料的优劣。

按鲟鱼不同生长阶段所具有的特点,可简单总结成以下两种养殖方法:1、幼鱼养殖:可采用室外水泥地,使用流水养殖。

水泥地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切去四角,这样池中的水流旋转无死角。

池底应为锥底形,坡度为1%-2%,排水口设在锥底部,再通过可调节高度的管道排水。

要保证洗刷水池时可以彻底排干池水。

池规格在9平方米以内,深度1米便可,池壁要光滑,以免刮伤鱼苗。

水池上应设遮荫网。

对于未开口的水花,水温应保持在18℃-20℃,水深米左右,溶解氧不低于6毫克/升,流速不超过米/秒。

放养密度初期为10000尾/立方米。

开口饵料可采用卤虫无节幼体、轮虫、小型枝角等,开口两天后可改喂剁碎的水蚯蚓和碎鱼虾。

要少量多次投喂,最初10次/天-12次/天,1周后可改可8次/天。

鲟鱼喜弱光,灯光下摄食积极,故夜间必须投喂。

随着鱼苗长大必须注意及时分池,这样可以减少幼鱼互噬的机会。

鱼苗长到8厘米-10厘米后便可开始转喂人工配合饲料。

可以采用逐渐增加配合饲料投喂次数,相应减少活饵投喂次数的办法,直至取消活饵投喂,此时要注意配合饲料的粒径必须适应鱼苗的口径。

对于在此过程中生长停滞的鱼苗,应及时捞出再次投喂活饵,待体质恢复后再重新进行饲料转口。

大苗适应性强,水温18℃-28℃均可,水深保持在米-1米。

2、成鱼养殖:A、水泥池养殖:可采用鳗鱼池或经改造的甲鱼池,面积从100平方米-400平方米均可,水深在米-2米之间,不必过深。

流水养殖可大密度放养,15厘米或15克鱼苗可放养500尾/立方米,随长随分池。

投喂次数可减至4次/天-6次/天,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随鱼生长逐渐降低到1%。

对于无流水条件的水泥池,也可采用定期换水的办法。

但放养密度应较流水养殖低一些,并应及时消除池底的残饵和排泄物。

B、网箱养殖:鲟鱼可在水库中进行网箱养殖。

采用双层网箱,在保证网箱内外水交换良好的基础上,侧网的孔径选用应考虑到鱼苗的逃逸问题,底部的网孔应小于饲料粒径。

15厘米/15克鱼苗的放养密度可在200尾/平方米,随长随分散。

投饵次数和投饵率可参照水泥池流水养殖。

C、池塘养殖:应放养较大规格鱼种,如30厘米/100克以上的鱼种。

放养密度最初可在2000尾/亩,随长随分塘,养成密度可在500尾/亩。

投饵可采用三定法。

日常管理方面,应密切溶解氧指标,采取增氧措施,还要注意防治寄生虫病害。

四、饲料与病害防治:鲟鱼是口下位,故适于食用沉性颗粒饲料。

饲料粒径因鱼个体大小而异。

与一般淡水鱼相比,其对蛋白含量要求较高。

苗种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应在50%以上,并适当增加鱼油含量。

成鱼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也应保持在40%以上,并适量加入维生素等,保持营养均衡。

我国南方地区也有使用鳗鱼饲料喂养鲟鱼者,但据反映长期投喂会使鲟鱼身体过于短胖,不利于进一步长大。

在病害方面,由于鲟鱼个体大,多数具有骨板,自然敌害少。

又由于尚未有大规模人工养殖的历史,故人工养殖带来的流行性、爆发性疾病比一般养殖品种要少得多,国内外无论在有关鱼病报道还是在治疗方法上的文献都很少。

有文章称其如何养得当,是一种“不知鱼病的鱼种”。

其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大多由水质恶化引起,故“水产养殖,养水为体”用在鲟鱼养殖上极为确切,这也是迄今多数人坚持采用流水养殖鲟鱼的主要原因。

但在水温低和水质差的条件下,仍会发生细菌病,因此应经常洗刷池子,并定期用鲟鱼专用的消毒剂消毒。

可能的细菌病有:1)细菌性肠炎。

表现为肛门红肿,镜检肠道有粘液,严重时发生死亡,可在饲料中添加鲟鱼康,制成药饵进行治疗。

2)吻下端和嘴四周红肿,严重时发生死亡,一般由细菌引起,可投鲟鱼康药饵,同时用强氯多鲟鱼专用消毒剂进行药浴。

3)越冬期间,由于水温低,可能出现鱼体发白和霉菌病。

为预防此病,可在越冬前投喂加有安特鲟鱼免疫剂的饲料。

如有疾病发生,可用强氯多鲟鱼专用消毒剂进行药浴。

在所有药物的使用上,一定要坚持首先用少量鱼做剂量试验,以免因药物过量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五、经济价值与效益分析:鲟鱼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在药用上,鲟鱼的软骨具有抗癌作用,鳃有清热解毒功效,长期食用鲟鱼,对于治疗腰痛、胃痛和脱发等有明显疗效。

在食用方面,人工养殖的5公斤以下鲟鱼活体,肉质优于三文鱼,生鱼片的嫩、滑、爽优于龙虾。

鲟鱼的通体软骨、皮、鳍、肝、肠也可制成佳肴。

鲟鱼卵制成的鱼子酱,更是国际市场上的高档食品,数量极少,市场稳定,出口价格可达300美元/公斤以上。

鲟鱼养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尤其是在我国中南方地区,由于终年水温高,鲟鱼生长快,如管理得当,仅1周年(12个月)便可从水花养到1公斤以上。

广东地区有欧洲鲟鱼X小体鲟的杂交种养殖一周年体重达3公斤的例子。

至于销售价格,塘边坐1998年达到800元/公斤以上,1999年底为260-360元/公斤,其中尤以1公斤/尾左右规格售价最高,这主要是因为饭店售价太高(1999年底达800元/公斤),消费者不得已只能倾向于消费小规格的。

出口价格一般也在300元/公斤。

这种高价格直接影响了销售量。

随着养殖量的增加,2000年塘边价格会进一步下降,销售量则会相应大增。

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仍然会相当可观。

鲟鱼的养殖技术成本主要为鱼种费,饲料费,人工费和设备折旧费等。

若以放养20厘米/30克的鱼种,饲料价格10元/公斤,饲料系数,一周年长到1公斤计算,则每尾鱼的成本=鱼种费25元,饲料费15元,人工和设备折合10元,共计50元。

若商品鱼售价在100元/公斤,则每尾鱼可售100元,利税仍可达50元,利润率达100%。

鲟鱼养殖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正在全国各地兴起,成为当前淡水养殖的一颗新星。

(鲟鱼被称为活化石,是现存的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属鲟形目,共有28个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欧洲东部、亚洲东部和北美洲的东西部。

我国出产的品种有长江流域的中华鲟、白鲟和达氏鲟,黑龙江流域的史氏鲟和达氏鲟等。

欧洲有欧洲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闪光鲟、小体鲟、裸腹鲟、波欺鲟和大西洋鲟等。

北美地区分布有湖鲟、高首鲟、匙吻鲟和亚德里亚鲟等。

此外,目前还有10多种杂交鲟。

)本文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