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课后作业6 新人教版选修1(1)

合集下载

新编高中同步作业生物选修一答案

新编高中同步作业生物选修一答案

新编高中同步作业生物选修一答案一、选择题: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

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B.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答案:B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 )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②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③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④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⑤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答案:C3.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答案:A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答案:C6.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共6套)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1(全册)章节检测题配套练习附答案

(共6套)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1(全册)章节检测题配套练习附答案

(共6套)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1 (全册)章节检测题配套练习附答案章末检测(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制作果酒时瓶口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C.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D.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解析】果酒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得到的,果醋是利用醋酸菌的有氧呼吸得到的,并且醋酸菌是好氧型生物,没有氧气便死亡,故A正确.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使水分析出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故B正确 .为了得到品质好的发酵产物,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故C正确.制作果酒的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醋酸菌是异养需氧型,故D错误.【答案】 D2.以下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变酸果酒的外表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解析】A、果酒的发酵菌种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醋的发酵菌种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A错误;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B正确;C、变酸的酒的外表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C正确;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如果酒制作需要无氧环境,适宜温度为18~25℃,而果醋制作需要有氧环境,适宜温度为30~35℃ ,D正确 .【答案】 A3.(2021·吉林实验中学期中)以下有关于发酵技术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长期放置的酒外表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外表繁殖形成的C.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外表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D.腐乳最|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就是由毛霉的直立菌丝构成的【解析】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A 正确;长期放置的酒外表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外表繁殖形成的,B正确;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外表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C正确;腐乳最|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就是由毛霉的气生菌丝构成的,D错误.【答案】 D4.以下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解析】参与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线粒体;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A错误;果酒制成后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接入醋酸菌并保持通气条件可制作果醋,B错误;腐乳制作过程中利用的酶主要是脂肪酶和蛋白酶等,C正确;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盐量,D错误.【答案】 C5.(2021·正定中学月考)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NaOH来检验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解析】果汁发酵是否产生了酒精可以使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故A错误;醋酸无毒,可以用品尝的方法检测,也可以用pH试纸鉴定,故B正确;泡菜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检验,亚硝酸盐的含量的检测可以用比色法进行测量,而不能用品尝法,故C错误,D错误.【答案】 B6.以下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制作果酒必需先制果醋B.酿制果醋的醋酸菌只能在无氧环境中生存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所需的温度条件相同【解析】果酒可以作为制作果醋的原料,故A错误;酿制果醋的醋酸杆菌属于好氧型细菌,不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故B错误;制作腐乳时,使用的微生物为毛霉,毛霉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分解,故C正确;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不同,所需要的最|适温度也不同,故D错误.【答案】 C7.(2021·湖北四校期中联考)以下关于发酵技术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果酒制作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B.果醋制作需要的温度比果酒制作温度高C.醋酸菌在糖源充足和缺少糖源但有乙醇时都能产生醋酸D.为了保证腐乳的风味应在加盐腌制时在每层均匀地参加盐分【解析】果酒制作的菌种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果醋制作需要的温度为30-35℃,比果酒制作温度18-20℃高,B正确;醋酸菌在糖源充足和缺少糖源但有乙醇时都能产生醋酸,C正确;为了保证腐乳的风味应在加盐腌制时在每层均参加盐分,但距离瓶口越近,参加的盐应该越多,D错误.【答案】 D8.(2021·唐山一中期中)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以下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不正确的选项是()序号①②③④食品果酒果醋腐乳泡菜主要微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生物制作装置或操作步骤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制作果酒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不需要插入温度计,①错误;制作果醋是利用醋酸菌的有氧发酵,②正确;制作腐乳时应先让毛霉生长,然后再加盐腌制成形,③错误;制作泡菜时利用乳酸菌无氧呼吸,④正确;所以选A .【答案】 A9.(2021·吉林一中质检)以下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B.腐乳制作所需的适宜温度最|高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杆菌、乳酸菌D.发酵过程都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解析】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所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醋酸杆菌(属于需氧型细菌)和毛霉(多细胞真菌) ,它们均有细胞结构,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故A正确.果酒需要的温度在18-25℃ ,果醋制备的温度是30-35℃ ,腐乳制作需要的适宜温度是15-18℃;故B错误.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故C错误.果酒发酵为无氧发酵,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果醋发酵过程都是有氧发酵,D错误.【答案】 A10.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B.腌制腐乳的卤汤应含有适当浓度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C.用自然菌种发酵酿酒时,需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高压灭菌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加盐时,接近瓶口局部的盐要铺薄【解析】醋酸菌是嗜氧菌,制作果醋时要适时通气,假设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故A错误.腐乳制作时,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假设酒的含量过低,缺乏以杀菌,假设腐乳的含量过高,那么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故B正确.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会杀|死其中的自然菌种(野生酵母菌) ,使发酵不能进行,故C错误.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局部的盐要铺厚一些,因为越接近瓶口,被杂菌污染的时机越大,故D错误.【答案】 B11.(2021·大兴区期末)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过程中,发酵液最|终都呈酸性,以下原因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A.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B.制作果酒后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C.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醋酸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解析】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故A正确;制作果酒后期,发酵罐中没有氧气,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故B正确;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醋酸,故C错误;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D正确.【答案】 C12.(2021·东城区期末)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三种传统发酵食品的共同点是()A.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B.均需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发酵C.保证在无氧环境下发酵D.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加【解析】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时,所用菌种均来自自然环境,都不需要接种菌种,A项正确;由于不同菌种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范围不同,因此,进行发酵时的温度条件不同,B项错误;制作果醋时的发酵是在有氧环境下,C项错误;果酒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消耗,酵母菌种群密度会减小,D项错误.【答案】 A13.以下关于亚硝酸盐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B.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 mg/kgC.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7 mg/kg以上,所以尽量少吃咸菜D.亚硝酸盐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并且还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在食品中应多加些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解析】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A正确;B、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 mg/kg ,B正确;C、咸菜亚硝酸盐较高,平均含量在7 mg/kg以上,由于亚硝酸盐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尽量少吃咸菜,C正确;D、亚硝酸盐有一定的毒性,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到达0.3~0.5g时,会引起中毒,到达3g时会引起人死亡,D错误.【答案】 D14.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解析】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响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答案】 C15.腐乳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青霉、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但主要是毛霉的作用B.腐乳制作过程中可将蛋白质、脂肪水解为多肽和氨基酸C.现代工厂化生产腐乳的菌种需专门接种D.卤汤中一般参加12%的酒,作用很关键【解析】蛋白质可水解为多肽和氨基酸,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B错误.【答案】 B16.以下有关发酵食品加工的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制作果酒时应对葡萄进行反复冲洗以防止杂质的影响B.制作果醋时应防止通入空气以保证有关菌种正常代谢C.制作腐乳时应适量加盐以防止豆腐变质、变软D.制作酸奶时应保证有氧环境以防止变质【解析】A、发酵技术制葡萄酒所需的酵母菌菌种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不能进行反复冲洗,A错误;B、制作果醋时,用的是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应通入空气以保证有关菌种正常代谢,B 错误;C、制作腐乳时应适量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C正确;D、制作酸奶时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D错误.【答案】 C17.以下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制作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B.酿制果酒、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完全相同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应杜绝|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解析】制作果醋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酒,再制果醋,A错误;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所需的温度、氧气条件是不相同的,发酵底物也可以不同,B错误;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分解,C正确;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必须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只有产生足够的菌种才能保证发酵成功,D错误.【答案】 C18.以下有关传统果酒、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的比拟正确的选项是......(双选)() A.果酒、腐乳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果醋发酵菌种属于原核生物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都是微生物胞内酶【解析】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腐乳发酵的微生物是毛霉,为真核生物,果醋发酵的微生物为醋酸菌,为原核生物,故A正确;果酒制成后转移至|较高温度的环境中,还需要通入氧气,才可以制作果醋,故B错误;果酒发酵在无氧条件下进行,而果醋和腐乳都需要有氧条件,故C正确;制作果酒果醋利用的是微生物的胞内酶,腐乳利用的是微生物的胞外酶(主要是毛霉分泌的蛋白酶) ,故D错误.【答案】AC19.以下关于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果酒制作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B.果酒制作需要的温度比果醋制作温度高C.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相应菌种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醋酸菌在糖源充足和缺少糖源时都能产生醋酸【解析】果酒制作所用菌种主要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有关微生物为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故A正确;果酒发酵温度为18~25 ℃,而果醋发酵温度为30~35 ℃ ,因此果醋制作需要温度较高,B错误;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相应的菌种数量都是先增加后根本不变,即呈S型,C正确;醋酸菌在糖源充足或缺少时,都能产生醋酸,故D正确.【答案】 B20.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解析】果酒制作是厌氧发酵,该装置水可阻止空气进入;果酒发酵产生的气体是CO2,该装置便于CO2的排出;该装置弯管为了排出发酵产生的气体,不能保证果醋发酵需要的O2;去除弯管中的水后,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排出气体,防止杂菌污染.【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10分)(2021·兰州一中期末)葡萄糖经酒精发酵可以产生葡萄酒,进一步经醋酸发酵可以产生葡萄醋,请利用相关的知识答复以下问题:(1)从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到酒精发酵完毕的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以下图所示.①在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找出图中实验操作的错误:甲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 ,乙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用________来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结果是酒精与之反响成________色.(4)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常常参加________ .(5)假设果汁中混杂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__(能/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形成醋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利用葡萄汁制作葡萄酒,装入发酵瓶后,一开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迅速增加其数量,随着氧气的消耗,有氧呼吸逐渐减弱,无氧呼吸逐渐增强,直至|完全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①为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发酵瓶,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②甲图中未夹住发酵瓶的进气管,这样酵母菌会一直进行有氧呼吸,无酒精产生;乙图显示,发酵瓶中的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导致气体不能排出,随着发酵时间的递增,有可能通过排气管排出发酵液.(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响,变成灰绿色,因此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4)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常常参加人工培养的酵母菌.(5)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假设果汁中混杂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同时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也低于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所以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形成醋酸.【答案】(1)有氧呼吸、无氧呼吸(2)①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发酵瓶②甲:未夹住发酵瓶的进气管乙: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3)重铬酸钾灰绿色(4)人工培养的酵母菌(5)不能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22.(2021·山西四校联考)(10分)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屡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答复以下问题:(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给__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响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左右.(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________反响后,与N -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色染料.【解析】(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给氧气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反响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响后,与N -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答案】(1)氧气C2H5OH+O2―→CH3COOH+H2O(2)盐的用量12(3)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4)盐酸酸化重氮化玫瑰红23.(10分)下面是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请答复:(1)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参加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糊精,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第二步:用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用________________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________________(填 "需要消耗〞或 "不需要消耗〞)氧气.(2)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 ,其产生的________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________________和氨基酸;其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甘油和________________ .(3)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响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__________________色化合物 .【解析】(1)在果酒发酵过程中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密闭完全会使瓶内压力升高可能引起爆裂,所以不能完全密闭.要将乙醇转化为乙酸,需要用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生物,必须需要氧气.(2)腐乳制作主要利用的是毛霉,其可以产生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产生的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泡菜制作主要利用的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对亚硝酸盐的测定可以用比色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响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玫瑰红色化合物,可以根据颜色比对来大致确定.【答案】(1)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 ,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醋酸杆需要消耗(2)毛霉蛋白酶肽脂肪酸(3)乳酸(或有机酸)(光电)比色玫瑰红24.(10分)生活中有许多微生物技术的应用,请分析答复:(1)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 .红色因参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而呈深红色,味厚醇香.(2)在腐乳制作时,要加盐腌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腐乳,关键在于________的配制.(3)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响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________________色化合物.样品测定时,还要取等量水进行同样的测定,目的是________ .(4)在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中葡萄糖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______________的空间.制作过程需严格控制温度,其中果醋制作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参加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第二步:用________________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可以通过____________(试剂)检测,发酵过程中,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用____________________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的反响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它具有兴旺的白色菌丝.其中有时出现红色是因为参加了红曲的缘故.(2)在腐乳制作时,加盐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豆腐块腐败变质.(3)泡菜制作是利用乳酸菌的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少量的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响的生成物再与萘基N-1-乙二胺反响生成紫红色物质,然后通过比色,可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为了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要用蒸馏水做对照试验.(4)果酒制作是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原理,由于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在鲜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果醋制作是利用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其适宜生存的温度为30~35℃ .(5)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淀粉酶催化作用下,分解成糊精(主要含麦芽糖等) ,这一过程可用碘液(或KI -I2溶液)来检测反响的情况.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的过程中产生CO2,随反响的进行发酵瓶中CO2逐渐增多,瓶内压力升高,可能引起爆裂,所以不要完全密闭.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将乙醇转化成乙酸的过程中消耗氧气.泡菜发酵过程离不开乳酸菌,能产生乳酸和少量的亚硝酸,亚硝酸盐总量到达0.3~0.5 g时就会引起人中毒,必须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其测定方法可用比色法,为提高可信度、准确度应设置对照实验.【答案】(1)毛霉红曲(2)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豆腐块腐败变质卤汤(3)乳酸比色玫瑰红作为对照(4)1/330~35℃(5)酵母重铬酸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 ,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醋酸杆菌需要消耗反响式:C2H5OH+O2―→CH3COOH+H2O25.(10分)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答复相关问题:(1)请完善以下实验步骤.①标准管的制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 ,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参加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③将每个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拟,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______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2)以下图表示的是泡菜中________趋势.(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填 "醋酸杆菌〞或 "乳酸菌〞) .【解析】(1)在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中,用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和显色剂制成颜。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课时作业及各专题测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课时作业及各专题测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课时作业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基础巩固1.以下反应在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C6H12O6+6O26CO2+6H2OB.C6H12O62C2H5OH+2CO2C.CO2+H2O(CH2O)+O2D.C2H5OH+O2CH3COOH+H2O解析:A项是果酒发酵初期的反应式;B项是果酒发酵产酒阶段的反应式;C项是光合作用的反应式;D项是果醋发酵过程的反应式。

答案:C2.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是异养型的真菌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即一种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另一种进行无氧呼吸C.酵母菌在有氧气存在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D.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解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是指酵母菌在有氧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B3.下列有关果酒自然发酵流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将选择好的葡萄进行反复冲洗,防止杂菌污染B.应将选择好的葡萄只冲洗1~2遍,防止菌种流失C.应去梗再冲洗,防止冲洗时梗刺破葡萄皮造成污染D.应对榨取的葡萄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解析:在果酒的自然发酵中,冲洗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浮尘,不能冲洗得过于干净,也不能进行去皮处理,因为自然发酵的菌种来自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去梗的操作应在冲洗之后,否则会因去梗造成葡萄汁流出或造成杂菌污染;高压蒸汽灭菌会使各种微生物均被消灭,无法产生果酒。

答案:B4.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打开发酵瓶B.在制作果醋时,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转变为醋酸D.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解析: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是必不可少的,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而不是一直打开发酵瓶。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专题三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专题三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1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专题三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选修1 1.植物组织培养是克隆植物的一种方法,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相应的问题。

(1)为了获得脱毒植株,外植体往往取自植物的花芽、叶芽等处的分生组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皿中的培养基除添加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植物激素,其目的是诱导外植体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生产实践中为获得大量的细胞产物,如紫杉醇,可将①________放入液体培养基中,经机械作用分散成单个细胞,制备成细胞浮液,再经过________即可获得大量细胞。

(4)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最适条件,否则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能观察到发生________异常,进而使植物出现遗传不稳定甚至不育。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快速大量繁殖以及脱毒植株的获取,还广泛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育种过程中。

答案(1)这些部位很少受到病毒等病原体的侵害(2)脱分化和再分化(3)愈伤组织细胞分裂(4)染色体结构与数目(5)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单倍体育种解析刚长出的茎尖或芽尖还没有受到病毒的侵染,因此用这些部位的细胞做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可以获得脱毒植株。

在植物组织培养时,常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来诱导植物形成愈伤组织,生根发芽,从而形成新的植物体。

在植物形成愈伤组织时,此时很容易发生细胞融合,从而使植物发生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除了用于微型繁殖、脱毒植株的培育外,还可以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等多个方面。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从胡萝卜中提取的橘黄色物质,包括多种结构类似物,统称为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通常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它的化学分子式中包含多个碳碳双键,根据双键的数目可以将胡萝卜素划分为α、β、γ三类,β-胡萝卜素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

【课堂新坐标】2021学年高中生物 课后作业1 新人教版选修1(1)

【课堂新坐标】2021学年高中生物 课后作业1 新人教版选修1(1)

【课堂新坐标】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课后作业1 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2021·咸阳高二检测)以下有关酵母菌和醋酸菌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二者的正常繁衍都离不开氧气B.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够生产酒精,醋酸菌那么不能生产醋酸C.二者都是异养生物,生存都离不开葡萄糖D.醋酸菌能够以酵母菌的某种代谢产物为原料来合成醋酸【解析】醋酸菌是好氧型生物,只有在氧气充沛的环境中才能完成其正常的生理进程;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环境中都能生存,但其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不能知足其繁衍对能量的需求,因此二者的正常繁衍都离不开氧气,A、B正确。

醋酸菌在缺乏糖源时,能以酒精为原料合成醋酸;而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能产生酒精,C错误,D正确。

【答案】C2.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

若是向培育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中通入空气,在短时刻内发生的转变是( )①酒精的产量增加②酒精的产量减少③葡萄糖消耗下降④葡萄糖消耗明显增加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解析】通入空气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衍,无氧呼吸被抑制,酒精产量减少,同时消耗的葡萄糖明显增多。

【答案】B3.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进程中的物质转变进程,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进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进程①和③都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进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进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大体相同【解析】由图可知①为细胞呼吸的第一时期,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无氧均能进行。

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二时期,发生在细胞质中,只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时期,发生在线粒体中,需要氧气的参与。

④为乙醇氧化为醋酸的进程,需要氧气的参与。

①②③为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最适温度约为20 ℃,④的最适温度为30~35 ℃。

【答案】C4.以下操作错误的选项是( )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B.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无水酒精消毒C.葡萄汁装入发酵瓶后,要密封充气口,需要时再通入无菌空气D.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解析】对发酵瓶消毒时,利用的酒精体积分数为70%,不能利用无水酒精。

三本必修 选修1高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三本必修 选修1高中生物教材课后练习题答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 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资料分析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

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

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

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最新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六-综合练习

最新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六-综合练习

专题六综合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1.下列可以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是()A. 水蒸气蒸馏法B. 直接压榨法C.丙酮萃取法D.石油醚萃取法2.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通过纸层析鉴定,鉴定时点样的直径应是 ( )A.直径应小于0.5B. 直径应为1㎝C. 直径应为1.5㎝D.直径应为1.8㎝3.提取橘皮精油常用的方法是 ( )A.压榨法B. 萃取法C.吸香法D.蒸馏法4.在橘皮精油提取过程中石灰水的作用()A.浸泡充分B. 漂去橘皮颜色C.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D. 为彻底清洗脏物5. 下面不能用于提取芳香化合物的是()A. 真菌B.杏仁C.橘皮D.细菌6.在提取玫瑰精油中,分离油层应加入 ( )A.氯化钠B. 无水硫酸钠C. 硫酸铜D.氯化锌7.影响萃取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B.原料的紧密程度、含水量C. 原料颗粒的大小D.萃取的温度和时间8.在玫瑰精油的提取中,为什么要进行冷凝回流 ( )A.将芳香油变成液态便于回收B.操作方便C.防止容器受热不均而炸裂D.提高出油率9.橘皮精油的提取操作流程是:A.石灰水浸泡→漂洗→过滤→压榨→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B.石灰水浸泡→漂洗→过滤→压榨→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C.B.石灰水浸泡→漂洗→过滤→压榨→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D.B.石灰水浸泡→漂洗→过滤→压榨→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10.下列植物油均丛植物的茎.叶中提取的是:A.玫瑰油薄荷油B.桂皮油生姜油C.香草油桉树油D.茴香油鸢尾油11.下列不属于水蒸气蒸馏的是:A.水中蒸馏B.水上蒸馏C.水气蒸馏D.水下蒸馏12.下列材料中适用于水中蒸馏的是:A.柑橘B.柠檬C.玫瑰D.桂皮13.提取玫瑰精油的过程中,油水混合物中要加入氯化钠,不属于其目的的是A.增大玫瑰油的溶解度B.盐析,使玫瑰油和水分开C.利于玫瑰油的纯化D.利于玫瑰液的回收14.橘皮精油的提取中要用石灰水浸泡,其目的是A.与橘皮中的有机酸反应,防止损坏橘皮精油B.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提高出油率C.防止提取过程中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分解D.防止蒸馏过程中原料发生焦糊15.下列不属于橘皮精油提取中应注意的问题事项的是:A.橘皮在石灰水中浸泡时间为10小时以上B.橘皮要浸透,从而压榨时不会滑脱C.压榨液的粘稠度要高,从而提高出油率D.为了使橘皮油与水分离,可加入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并调节PH为7-8 16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A.性质和使用量B.紧密程度C.含水量D.湿度17.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大量转化为A.维生素C B.维生素A C.维生素D D.维生素E18.为了大量提高胡萝卜素的提取量,萃取前要A.浸泡 B.粉碎和干燥C.浓缩 D.过滤19.在玫瑰精油的提取中,要加入无水硫酸钠,应在哪一步后加入A.水蒸气蒸馏 B.分离油层C.过滤 D.水解20下列食用中,胡萝卜素的利用率最高的是A.生吃胡萝卜 B.牛肉丝炒胡萝卜片C.肥肉炒胡萝卜丝 D.清煮胡萝卜片二.非选择题(50分)21.(16分)比较水蒸气蒸馏、压榨法和有机溶剂萃取在实验原理、方法步骤以及适应范围方面的异同,并分析这三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共22套)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1同步练习(全册)章节检测必修一配套练习附答案

(共22套)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1同步练习(全册)章节检测必修一配套练习附答案

(共22套)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1同步练习(全册)章节检测必修一配套练习附答案1.1 新提升·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共50分)1.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 正确的是()A.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 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解析】制作腐乳时只有接近瓶口时因为容易感染需要加大用盐量, 故A错误. 果醋是严格的好氧型细菌只能进行有氧发酵, 故B错误. 果酒使用的是酵母菌, 果醋是醋酸菌, 腐乳主要是毛霉, 故C错误. 它们都是细胞生物, 醋酸菌是原核生物, 酵母菌和毛霉是真菌, 都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故D正确.【答案】 D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是嗜温菌, 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 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 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解析】果醋发酵需要的温度高于果酒, 故A错误. 果醋发酵后不能再进行果酒发酵, 故B错误.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 因为接种的菌种比较纯净, 人工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故C错误. 适当加大接种量因为数量多可以提高发酵速率. 且因为发酵产生的酸性条件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故D正确.【答案】 D3.(2015·吉林实验中学期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来制作果酒、果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用来制作果酒, 乙用来制作果醋B.乙装置需要的温度条件高于甲C.该装置便于发酵中产生气体的排出D.甲、乙装置排液管排出液体的pH都下降【解析】甲装置密封可用来制作果酒, 乙装置通气可用来制作果醋, A正确;乙装置需要的温度条件为30-35℃, 高于甲的18-25℃, B正确;该装置便于发酵液的连续发酵, 但不利于产生CO2气体的排出, C错误;甲装置产生CO2、乙装置产生醋酸都会导致排液管排出液体的pH下降, D正确.【答案】 C4.下列关于生产果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时, 应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B.酵母菌的生命力强, 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要对所用器具消毒和灭菌C.红葡萄皮的色素在发酵过程中会进入发酵液, 使葡萄酒呈红色D.在碱性条件下,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解析】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时, 不能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否则无菌种来源, A错误;酵母菌的生命力强, 果酒制作时要防止杂菌污染, 需要对所用器具消毒和灭菌, B错误;红葡萄皮的色素在发酵过程中会进入发酵液, 使葡萄酒呈红色, C正确;在酸性条件下, 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D错误.【答案】 C5.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 正确的操作是()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D.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解析】用鲜葡萄制作果酒的原理是利用葡萄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进行发酵处理生成酒精;由于发酵工程中不断产生二氧化碳, 所以需要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 B正确;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不需要光照条件, A错误;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会抑制发酵, C错误;酵母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8-25℃, D错误.【答案】 B6.将接种有醋酸菌的葡萄汁100 ml(4份)和接种有酵母菌的葡萄汁100 ml(4份)分别装在100 ml、200 ml、300 ml、400 ml的烧瓶中, 将口密封, 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 24小时后产生的醋酸和酒精最多的分别是()A.100 ml100 ml B.400 ml400 mlC.100 ml400 ml D.400 ml100 ml【解析】醋酸菌是需氧型细菌, 在有氧气条件下可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醋酸, 瓶内容积越大, 含的氧气量越多, 越有利于产生醋酸, 所以400 ml的烧瓶中醋酸的产量最大;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 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氧气含量越高, 越不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所以100 ml的烧瓶中酒精产量最大, D正确.【答案】 D7.下列有关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A.酵母菌与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核膜, 后者有核膜B.酵母菌繁殖能力很强, 不需对所用装置消毒或灭菌处理C.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 可用碱性重铬酸钾来检验D.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 醋酸菌是原核生物, 二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有核膜, 后者无核膜, A错误;酵母菌繁殖能力很强, 需要对所用装置消毒或灭菌处理, 以避免杂菌污染, B错误;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 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 C错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利用葡萄汁发酵产生酒精, D正确.【答案】 D8.制果醋时, 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是因为()A.醋酸菌是好氧菌, 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B.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需要氧气C.通气, 防止发酵液霉变D.防止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解析】醋酸菌是好氧菌, 将酒精变成醋酸时需要氧气的参与, 所以制果醋时, 要适时通过充气口进行充气, A正确;C错误;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时不需要氧气, B错误;为防止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引起发酵瓶的爆裂, 应及时排气, D错误.【答案】 A9.用重铬酸钾检验发酵液中是否有酒精生成, 正确的操作为()A.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 mL, 再滴加3滴重铬酸钾溶液B.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 mL, 再加入3 mol·L-1的H2SO43滴, 摇匀, 再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C.直接将2 mL重铬酸钾倒入发酵液中D.用试管取2 mL发酵液在酒精灯上加热, 待温度降至常温时, 再往里面加入3滴3 mol·L-1的H2SO4, 摇匀后, 再加入3滴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解析】酒精的检验原理是: 在酸性条件下, 重铬酸钾和酒精在常温下反应呈现灰绿色. 在操作时, 要先加酸形成酸性环境再加试剂.【答案】 B10.(2015·武昌区期末)关于果醋制作过程的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A.打开发酵瓶是因为全过程需要通入氧气, 排出二氧化碳B.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 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和二氧化碳C.当糖源不足时, 醋酸菌可将酒精转变成醋酸D.要使果酒变成果醋只需通入氧气, 加入醋酸菌就可以了【解析】果醋制作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A错误;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 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 B错误;当糖源不足时, 醋酸菌可将酒精变成乙醛, 再将乙醛最终转变成醋酸, C正确;要使果酒变成果醋需通入氧气, 加入醋酸菌, 还需再将温度调节为30~35℃才可, D错误.【答案】 C二、非选择题11.(2015·海南摸底)(15分)在啤酒生产过程中, 发酵是重要环节. 生产过程大致如下: 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 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 初期, 酵母菌迅速繁殖, 糖度下降, 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 当糖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 结束发酵. 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啤酒. 根据上述过程, 回答以下问题:(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异化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初期, 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主要是啤酒酵母菌进行______________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4)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 98.5%形成了酒精和其它发酵产物. 其余 1.5%则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题意可知酵母菌是将麦芽汁先在有氧条件下然后在无氧条件下发酵, 说明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2)在初期酵母菌主要在有氧条件下以出芽方式进行繁殖.(3)酒精主要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4)酵母菌消耗的糖中大部分形成酒精, 还有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5)麦芽糖是二糖可以水解为葡萄糖, 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见答案.【答案】(1)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2)出芽生殖(3)无氧呼吸(4)自身的生长繁殖(5)C12H22O11+H2O―→2C6H12O6C6H12O6―→2C2H5OH+2CO2+能量12.(10分)(2015·银川一中期末)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 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类________(呼吸类型)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其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利用酵母菌, 发酵制作葡萄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 .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 红葡萄皮的________也进入发酵液, 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________的发酵条件中, 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 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 只有当氧气充足时, 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实验表明, 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________ . 当缺少糖源时,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____, 再进一步转变为________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 可以用化学试剂________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 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 色.【解析】(1)酵母菌是一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其反应式见答案.(2)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 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 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酵母菌发酵过程中创造了一个缺氧、呈酸性的环境, 在此发酵条件下, 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 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3)实验表明, 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缺少糖源时,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 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4)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在酸性条件下, 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答案】(1)兼性厌氧C6H12O6―→2C2H5OH+CO2+能量(2)18~25℃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色素缺氧、呈酸性(3)特别敏感乙醛醋酸(4)重铬酸钾灰绿色1.2 新提升·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共50分)1.腐乳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杂菌污染, 下列措施中, 不能起抑制杂菌污染作用的是()A.加入12%的料酒B.逐层增加盐的用量C.装瓶时让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D.用含水量为70%的豆腐制腐乳【解析】A、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加入酒, 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 另外能抑制和杀灭杂菌, A错误;B、高浓度的食盐对微生物也有抑制作用, 所以在腌制放盐时, 越靠近瓶口的位置, 加入的食盐量越多, B错误;C、装瓶时让瓶口过火也是为了杀灭瓶口周围的杂菌, 避免污染, C错误;D、用含水量约为70%的豆腐作为原料, 是为了使制作成的腐乳成形, 与抑制杂菌没有关系, D正确.【答案】 D2.关于腐乳发酵的原理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B.装瓶后腐乳坯上的各种微生物会继续发酵C.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解析】A、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A正确;B、腐乳装瓶通过腌制并配入各种辅料(红曲、面曲、酒酿), 使蛋白酶作用缓慢, 促进各种微生物的其他生化反应, 生成腐乳的香气, B正确;C、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C正确;D、腐乳发酵过程中, 有很多微生物的参与, 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和根霉等, 他们之间是竞争的关系, D错误.【答案】 D3.(2015·锦州一中期中)下列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 错误的是()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 豆腐块应整齐排放, 保持适当的距离B.豆腐块装瓶时, 为了避免影响口味, 逐层加盐量大致相等C.装瓶时, 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解析】毛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则豆腐块整齐排放时保持适当的距离, 有利于毛霉的生长, 故A正确;腐乳制作过程中, 豆腐块装瓶时, 要分层摆放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 加盐量也增加, 故B错误;装瓶时, 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防止杂菌的污染, 故C正确;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 具有调味和杀菌的作用, 从而影响腐乳的风味或质量, 故D正确.【答案】 B4.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 错误的是()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B.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 杂菌繁殖越快, 豆腐越易腐败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 要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口味, 过低则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导致豆腐腐败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解析】A、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 该蛋白酶能够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A正确;B、腐乳制作时, 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B错误;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 要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口味, 过低则不足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导致豆腐腐败, C正确;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D 正确.【答案】 B5.关于豆腐乳的制作, 不正确的说法是()A.毛霉是参与豆腐发酵的主要微生物B.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一般在夏天进行C.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毛霉生产豆腐乳D.加盐和加酒可避免豆腐乳变质【解析】A、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A正确;B、豆腐上生长毛霉的适宜温度为15~18℃, 因此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应在春天或秋天, B错误;C、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 将优良的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到豆腐上, 这样可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 保证产品的质量, C正确;D、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避免豆腐腐败变质, D正确.【答案】 B6.对制作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 错误的是()A.前期发酵, 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B.豆腐块分层摆放, 逐层加盐, 层数加高盐量不变C.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需用沸水消毒【解析】A、前期发酵, 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此温度不适于细菌、酵母菌和曲霉的生长, 而适于毛霉慢慢生长, A正确;B、豆腐块分层摆放, 逐层加盐, 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 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得厚一些, 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 B错误;C、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 酒精含量过高, 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 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可能导致豆腐腐败, C正确;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用沸水消毒, 装瓶后密封, 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 D正确.【答案】 B7.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 发现豆腐腐败变质, 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用盐腌制时, 加盐量太少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 没有用沸水消毒C.制作卤汤时, 料酒加的量较多D.装瓶后, 没有将瓶口密封【解析】A、用盐腌制, 能使得豆腐块变硬, 同时能抑制杂菌生长, 如加盐量太少, 豆腐腐败变质;故A错误.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 没有用沸水消毒, 杂菌滋生, 豆腐块腐败变质;故B错误.C、制作卤汤时, 料酒加的量较多, 腐乳成熟期延后, 但能抑制杂菌生长, 不会变质;故C正确.D、密封时, 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 再用胶条密封瓶口, 能防止杂菌污染;故D错误.【答案】 C8.腐乳制作过程中, 豆腐含水量、盐的用量、发酵温度和酒的用量等均会影响腐乳风味和质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豆腐含水量过高, 腐乳不易成形B.加盐量过多, 腐乳硬度会增大C.前期发酵温度过低, 腐乳“皮”不易形成D.酒的用量过多, 后期成熟时间延长【解析】A、制备腐乳常用含水量为70%的腐乳, 豆腐含水量过高, 腐乳不易成形, A 正确;B、加盐能析出豆腐中的水, 则加盐量过多, 腐乳硬度会增大, B正确;(3)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12%腐乳成熟的时间将延长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 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调制腐乳的风味和防腐杀菌(4)用沸水消毒瓶口被污染12.(2015·南通调研)(10分)γ-氨基丁酸(GABA)是具有降血压、抗焦虑等功能的水溶性氨基酸. 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白方腐乳在前发酵、盐腌和后发酵过程中GABA的含量变化, 为寻找生产富含GABA腐乳的工艺奠定基础. 实验步骤如下:①豆腐白坯表面接种毛霉孢子后,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48 h, 获得毛坯.②将毛坯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 盐腌5 d.③腌制后加入卤汤, 置于28℃恒温箱中后发酵90 d.④分别采集各时段的腐乳坯样品, 测定GABA含量, 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1)通常含水量为________左右的豆腐适合做腐乳;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_.(2)前发酵过程中, 毛坯的GABA含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②中, 加盐腌制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过程腐乳干重中的GABA含量下降, 一方面与食盐抑制毛霉生长, 酶活性降低有关;另一方面部分GABA会____________________而导致测定值减小.(4)后发酵过程中, GABA含量再次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发酵__________d后的白方腐乳出厂销售比较适宜.【解析】(1)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 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2)前发酵过程中, 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产生GABA, 使毛坯的GABA含量发生明显变化.(3)加盐腌制的正确方法是: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 逐层加盐, 随着层数的加高增加盐量, 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加盐腌制的过程中, 胚体会适当脱水, 此过程腐乳干重中的GABA含量下降, 一方面与食盐抑制毛霉生长, 酶活性降低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GABA为水溶性物质, 部分GABA会溶解于水(不存在于腐乳块中)而导致测定值减小.(4)后发酵过程中, GABA含量再次增加的原因是毛霉产生的蛋白酶继续发挥作用. 后发酵过程中GABA的含量变化曲线图显示, 在60d以后, GABA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且保持相对稳定, 所以此时出厂销售白方腐乳比较适宜.【答案】(1)70%15~18℃(2)毛霉产生的蛋白酶促进蛋白质水解产生GABA(3)逐层加盐, 随着层数的加高增加盐量, 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溶解于水(不存在于腐乳块中)(4)毛霉产生的蛋白酶继续发挥作用6013.(2015·正定中学月考)(15分)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和果酒制作的问题:(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 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________和________;(2)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置而成的卤汤. 卤汤具有一定的________, 还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3)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 利用酵母菌制作果酒的原理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4)利用玻璃瓶进行果酒发酵时, 发酵液不能超过玻璃瓶容积的2/3,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右图中用曲线表示在发酵阶段酵母菌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解析】 (1)腐乳制作过程中, 发挥作用的微生物很多, 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蛋白酶可以把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2)腐乳制作后期加入卤汤, 可以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 卤汤还具有防腐作用.(3)酒精发酵时, 酵母菌的最适温度为18~25 ℃;在无氧条件下, 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发生的化学反应式为: 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4)利用玻璃瓶进行果酒发酵时, 发酵液不能超过容积的2/3, 可以保证酵母菌大量繁殖时对氧气的需求, 又可以防止发酵旺盛时, 发酵液溢出.(5)通气培养阶段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此时可以大量繁殖;密封培养阶段, 即果酒发酵阶段, 种群数量基本不变总体上曲线呈S 型, 具体见答案.【答案】 (1)毛霉 小分子的肽 氨基酸 (2)防腐作用(3)18~25 ℃ C 6H 12O 6――→酶2C 2H 5OH +2 CO 2+能量(4)既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 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5)如图14.(10分)(2015·潍坊模拟)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 腐乳制作的流程: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许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毛霉是一种________状真菌.(2)腐乳制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传统的制作过程中, 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 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 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 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 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 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加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2)腐乳制作的原理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传统的制作过程中, 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 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 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 保证产品质量.(4)加盐的作用是一方面析出豆腐中的水分, 使豆腐变硬, 另一方面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避免豆腐变质.(5) 腐乳制作中加酒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答案】(1)丝(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空气中的毛霉孢子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 保证产品质量(4)析出豆腐中的水分, 使豆腐变硬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避免豆腐变质(5)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2.1 新提升·课后作业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共50分)1.除了高温加热以外, 其它灭菌方法还有()A.紫外线照射B.真空包装C.用保鲜膜密闭D.添加防腐剂【解析】紫外线照射也可以进行灭菌, 故A正确. 真空包装是防止污染, 故B错误. 用保鲜膜密闭是为了保鲜不能消毒和灭菌, 故C错误. 添加防腐剂是为了防止腐败变质但不能灭菌, 故D错误.【答案】 A2.所有细菌都具有特征是()A.都是异养生物B.仅在有水条件下繁殖C.仅在有氧条件下生长D.生存温度都超过80℃【解析】A、有些细菌是自养型, 例如硝化细菌, A错误;B、水是所有微生物生长共同所需的营养物质, B正确;C、有些细菌进行厌氧呼吸, 例如产甲烷细菌, C错误;D、有些细菌生长的温度很低, 例如生活在终年积雪山上的细菌, D错误.【答案】 B3.(2015·广元期中)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 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 正确的是()A.涂布了1个平板, 统计菌落数230B.涂布了2个平板, 统计菌落数215和260, 取平均值为238C.涂布了3个平板, 统计菌落数21、212和256, 取平均值为163D.涂布了3个平板, 统计菌落数210、240和250, 取平均值为233【解析】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 在每一个梯度浓度内, 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 确定对照组无菌后, 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进行计数, 求其平均值, 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细菌总数, 所以, A、B、C三项均错误, D项正确.【答案】 D4.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 其中错误的是()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B.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解析】对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消毒处理, 故A错误. 对于微生物培养的培养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都应进行灭菌操作, 故B正确. 实验过程中为了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故C正确. 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的材料用具和周围物品相接触, 故D正确.【答案】 A5.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 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C.临时保藏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 可以采用低温-4℃保藏的方法【解析】对于经常使用的菌种, 可以采用斜面培养基临时保藏, 故A、B正确. 临时。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精品第1章微专题(一)内环境的结构识别、跨膜分析及组织水肿原因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精品第1章微专题(一)内环境的结构识别、跨膜分析及组织水肿原因 人教版

微专题(一)内环境的结构识别、跨膜分析及组织水肿原因一、内环境相关图解识别局部组织结构示意图的判断技巧例1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④⑤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②⑥表示不同管道的管壁。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B.③和④在成分上最为相似C.①渗透压下降,可导致③增多D.⑤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答案〗 C〖解析〗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液、毛细淋巴管壁,②(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③(组织液)和⑤(淋巴液)的成分最相似,B错误;①(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导致水分向组织液渗透,C正确;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D错误。

例2如图为正常人体内某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①中含有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此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及图示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液,其中①②④构成了细胞外液;①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液以及血浆和淋巴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

二、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中的水分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现象。

原因分析如下:例3下列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毛细血管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毛细血管管壁破损,导致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进而使得血浆中的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最终引起组织水肿,①正确;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则血浆渗透压下降,使得血浆中的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最终引起组织水肿,②正确;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最终引起组织水肿,③正确;肾炎导致血浆蛋白的丢失,使得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血浆中的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最终引起组织水肿,④正确。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修一课后习题 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修一课后习题 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含答案)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必备知识基础练1.(2021安徽泗县一中高二月考)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心肌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②D.③中CO2浓度低于④中CO2浓度2.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液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两两能够相互转换C.无机盐离子与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pH有关D.内环境中含有激素,但不含有酶3.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A.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B.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C.长期营养过剩导致肥胖D.药物或食物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4.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相关物质,Ⅰ、Ⅱ、Ⅲ、Ⅳ表示相关系统,甲、乙、丙、丁表示四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丙、丁三种液体构成了内环境B.②、④分别表示CO2和代谢废物C.给病人输入质量分数为0.09%的NaCl溶液,目的是维持甲、乙、丙、丁渗透压的相对稳定D.口服药物后,药物分子发挥作用离不开Ⅰ、Ⅳ系统的作用5.(2021山东威海高二期末)毛细淋巴管的管壁比毛细血管的管壁薄,通透性高,其一端是盲端,盲端的内皮细胞像鱼鳞一样相互覆盖,形成了只向管内开放的单向活动瓣膜。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B.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血浆C.淋巴管的管壁通透性变大便于其回收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D.淋巴管内的单向瓣膜保证了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不再倒流6.下图表示正常人体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②和④可进行物质的双向交换B.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①→②→③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细胞的直接内环境7.(2021山东高青中学高二期中)下图中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36)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36)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技术实践(36)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2013届东城高三检测)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C.提纯和分离严格厌氧型微生物,一般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氮源【解析】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的是活菌和死菌的数目,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活菌数目常用平板计数法。

【答案】 B2.(2013届西城高三月考)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

将其接种在缺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

2­氨基芴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2­氨基芴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培养,会有较多菌落出现。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接种前,2­氨基芴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B.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C.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D.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解析】接种前,2­氨基芴和滤纸片需进行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划线法用于分离菌种,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B错误;致突变剂可以提高突变率,不改变突变方向,C正确;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可使微生物突变从而表现出一定现象,D正确。

【答案】 B3.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淀粉的芽孢杆菌。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采样与培养:称量1 g土样置于刚配制的液体培养基中,30 ℃振荡培养B.接种: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经过系列稀释后接种C.选择:所用的固体培养基,作为唯一碳源的是淀粉D.筛选: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到平板中的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说明此种菌能分解淀粉【解析】为了确保分离出的目的菌是从土壤中分离的,所用培养液和仪器等都要严格消毒,所以刚配制的培养基必须经高压蒸汽灭菌处理才能使用。

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

⼈教版⽣物选修1课后题答案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本专题围绕传统发酵⾷品的制作展开,主要操作技术归纳如下。

1.果酒与果醋的制作技术。

2.腐乳的制作技术。

3.泡菜的腌制与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基础知识(⼀)果酒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酵母菌的兼性厌氧⽣活⽅式;2.发酵需要的适宜条件;3.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的酵母菌的来源。

(⼆)果醋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酒变醋的原理;2.控制发酵条件的作⽤;3.制醋所利⽤的醋酸菌的来源。

⼆、课题成果评价(⼀)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请学⽣分析失败原因,然后重新制作。

(⼆)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步鉴定。

三、答案和提⽰(⼀)旁栏思考题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防⽌发酵液被污染?提⽰: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全⾯的考虑。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净;每次排⽓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答:温度是酵母菌⽣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长温度为30~35℃,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充⽓?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

(⼆)[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排⽓⼝和出料⼝分别有哪些作⽤。

高中生物 课后作业6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 课后作业6 新人教版选修1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课后作业6 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含纤维素最高的是( )A.棉花B.亚麻C.秸秆D.木材【解析】棉花是自然界中含纤维素最高的生物。

【答案】 A2.(2013·贵阳高二期末)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包括( )A.C1酶 B. C x酶C.葡萄糖苷酶D.包括A、B、C【解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包括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纤维素先在C1酶和C x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纤维二糖,然后再在葡萄糖苷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

【答案】 D3.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时,可以使用刚果红对其染色,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常用染色法,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 )A.均会出现透明圈B.方法一出现透明圈,方法二不出现透明圈C.均不会出现透明圈D.方法一不出现透明圈,方法二出现透明圈【解析】在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时,两种刚果红染色法都会使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

【答案】 A4.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解析】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大目的菌株的浓度,因此选择液体培养基可以将目的培养物进行“富集”。

【答案】 A5.(2012·扬州高二检测)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

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许多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为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所以只进行无氧呼吸,为厌氧型生物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D.生长因子通常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解析】纤维素分解菌利用的碳源是纤维素,而硝化细菌的碳源是CO2,A项错误;某些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它们的细胞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可以进行有氧呼吸,B项错误;配制培养基时要考虑培养物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C项错误。

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练习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练习含解析目录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腐乳的制作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知识整合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整合练习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练习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2月季的花药培养练习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整合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专题知识整合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知识整合练习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练习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2胡萝卜素的提取练习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知识整合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A.温度控制B.溶氧控制C.pH控制D.酶的控制解析: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溶氧、通气与转速等。

酶是自身调节物质,不属于发酵条件。

答案:D2.下列有关果酒自然发酵流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将选择好的葡萄进行反复冲洗,防止杂菌污染B.应将选择好的葡萄只冲洗1~2次,防止菌种流失C.应去梗再冲洗,防止冲洗时梗刺破葡萄皮造成污染D.应对榨取的葡萄汁进行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解析:在果酒自然发酵中,冲洗这一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浮尘,不能冲洗得过于干净,也不能去皮,因为自然发酵的菌种来自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微点专练 人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新教材)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微点专练 人教版

2.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人体细胞的体内生活环境——内环境 主要由A液、B液和C液组成 B.B液中一般不含有组织细胞的代谢终 产物 C.A液、B液和C液之间的关系可以表 示为: D.体液主要包括A液、B液和C液以及细胞内液 解析 图中A是组织液,B是血浆,C是淋巴液,三者共同构成内环境;组织液中的 代谢废物进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浆,B错误,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6.(2021·江苏徐州高二期中)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和循环系统共同维持的 B.尿毒症和在寒冷中的战栗都属于稳态失衡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稳定不变 D.当稳态遭到破坏,可能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减慢 解析 内环境的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 同维持的,A错误;尿毒症属于稳态失衡,而寒冷环境中骨骼肌战栗,增加了产 热量,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不属于稳态失衡引起机体功能紊乱,B错误;在正 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 内,C错误;当稳态遭到破坏,可能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减慢,D正确。
微点专练(一) (时间:15分钟)
1.如图表示的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
的是液体,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①②③④都属于体液 B.可以相互交换的液体是①和②、②和③ C.④中的液体可以来自① D.②、④的成分与①相似 解析 图中①②③④都属于体液;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物质, 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换物质;④淋巴液来自②组织液,不能 来自①血浆;②组织液、④淋巴液与①血浆之间的组成成分相似。

【课堂新坐标】2021学年高中生物 课后作业6 新人教版选修1(1)

【课堂新坐标】2021学年高中生物 课后作业6 新人教版选修1(1)

【课堂新坐标】2021-2021学年高中生物课后作业6 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以下各项中,含纤维素最高的是( )A.棉花B.亚麻C.秸秆D.木材【解析】棉花是自然界中含纤维素最高的生物。

【答案】A2.(2021·贵阳高二期末)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要紧包括( )A.C1酶 B. C x酶C.葡萄糖苷酶D.包括A、B、C【解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要紧包括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纤维素先在C1酶和C x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纤维二糖,然后再在葡萄糖苷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

【答案】D3.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时,能够利用刚果红对其染色,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经常使用染色法,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 )A.均会显现透明圈B.方式一显现透明圈,方式二不显现透明圈C.均可不能显现透明圈D.方式一不显现透明圈,方式二显现透明圈【解析】在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时,两种刚果红染色法都会使培育基上显现透明圈。

【答案】A4.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育时用液体培育基的目的是( )A.用液体培育基可取得大量菌体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育基上生长C.用液体培育基能够充分利用培育基中的营养物质D.用液体培育基可取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解析】选择培育的目的是增大目的菌株的浓度,因此选择液体培育基能够将目的培育物进行“富集”。

【答案】A5.(2021·扬州高二检测)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衍。

以下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许多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为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因此只进行无氧呼吸,为厌氧型生物C.培育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D.生长因子一般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解析】纤维素分解菌利用的碳源是纤维素,而硝化细菌的碳源是CO2,A项错误;某些原核生物尽管没有线粒体,但它们的细胞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能够进行有氧呼吸,B项错误;配制培育基时要考虑培育物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C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课后作业6 新人教版选修1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含纤维素最高的是( )A.棉花B.亚麻C.秸秆D.木材【解析】棉花是自然界中含纤维素最高的生物。

【答案】 A2.(2013·贵阳高二期末)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包括( )A.C1酶 B. C x酶C.葡萄糖苷酶D.包括A、B、C【解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主要包括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纤维素先在C1酶和C x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纤维二糖,然后再在葡萄糖苷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

【答案】 D3.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时,可以使用刚果红对其染色,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常用染色法,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结果是( )A.均会出现透明圈B.方法一出现透明圈,方法二不出现透明圈C.均不会出现透明圈D.方法一不出现透明圈,方法二出现透明圈【解析】在鉴定纤维素分解菌时,两种刚果红染色法都会使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

【答案】 A4.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 )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解析】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大目的菌株的浓度,因此选择液体培养基可以将目的培养物进行“富集”。

【答案】 A5.(2012·扬州高二检测)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

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许多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为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所以只进行无氧呼吸,为厌氧型生物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D.生长因子通常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解析】纤维素分解菌利用的碳源是纤维素,而硝化细菌的碳源是CO2,A项错误;某些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它们的细胞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可以进行有氧呼吸,B项错误;配制培养基时要考虑培养物对渗透压的耐受能力,C项错误。

【答案】 D6.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用到的方法是( )①稀释倒平板法②涂布平板法③单细胞挑取法④选择培养分离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解析】获得纤维素分解菌,需从取样的土壤中选择培养分离出样品,再经梯度稀释用涂布平板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经筛选获得目的菌,再用单细胞挑取法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最终获得纯菌种。

【答案】 B7.在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先进行选择培养,再进行刚果红染色法分离。

先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A.浓缩目标菌种B.除去杂菌,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纯菌种C.杀灭不需要的微生物D.在微生物的菌落上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种【解析】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目标菌种的作用,但是不能得到单一菌种。

该培养基中的化学成分不能杀灭微生物。

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微生物在培养液中繁殖,不能获得目标菌落。

【答案】 A8.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解析】通过鉴别培养基上形成的透明圈的菌落只是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的初步筛选,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并且进行纤维素酶的测定,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 B9.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这些物质是( )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B.青霉素或琼脂C.高浓度的食盐D.维生素或指示剂【解析】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用于微生物的鉴别。

【答案】 A10.纤维素酶在植物细胞工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认为在下列哪种生物体中提取纤维素酶比较合理( )A.发酵酵母B.在腐木上生长的霉菌C.高等植物D.白蚁体内的鞭毛虫【解析】动物、植物、酵母菌均不能产生纤维素酶,腐木上的霉菌能分泌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

【答案】 B二、非选择题11.(2013·东北三市检测)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

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

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________型。

(填“需氧”或“厌氧”)(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

(两空均填“增加”或“减少”)(4)在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纯净目的菌的关键是防止_______。

(5)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________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在前一种方法接种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这种工具在操作时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__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造成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计划统计污水池中目的菌的总数,他选用10-4、________、10-6稀释液进行涂布平板,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

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证明培养基制备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

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目的菌,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化合物A,因为除了化合物A,没有其他的氮源和碳源。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振荡可以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3)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减少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增加。

如此操作,可以补充营养物质。

(4)整个过程中都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

(5)接种用到的方法一般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在前一种方法接种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针和接种环,这种工具在操作时采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

(6)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7)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一组空白对照实验来证明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

【答案】(1)目的菌选择(2)化合物A 需氧(3)减少增加(4)外来杂菌入侵(5)平板划线法接种针(环) 灼烧灭菌(6)灭菌环境污染(7)10-5不接种的空白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12.蓝色牛仔裤常选用质地较粗的棉布料,为了美观和穿着舒适,以往采用“石洗”法,把成捆的布料和浮石放在机器中翻滚,使它变得柔软。

现在改用“生物石洗”法,用含有纤维素酶和蓝靛染料的溶液水洗布料,当达到一定柔软度时,冲洗掉纤维素酶。

(1)自然界中纤维素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

它是________的基本组成成分。

纤维素酶能使布料柔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了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进行了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提示: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在含有刚果红和纤维素的培养基上形成有透明圈的菌落。

材料用具:采集的土样,研钵,配制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的各种原料,琼脂,纤维素粉,刚果红溶液,培养箱,无菌水。

实验步骤:①利用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的各种原料、琼脂及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固体培养基,灭菌。

②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在研钵中研碎后________,制成土壤匀浆。

③利用无菌操作方法把土壤匀浆________到培养基上,放在培养箱内培养一段时间。

④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素分解菌时,要从____________挑取材料制成临时装片。

(3)在用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对纤维素分解菌数目进行统计时,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________,应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变(至少答两项)。

【解析】纤维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其根本来源仍然是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经进一步转化产生的,它是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可被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是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的,需要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培养基上就会出现透明圈,这样就可鉴别出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1)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转化而来植物细胞壁纤维素酶水解棉布中的一些纤维素(2)①纤维素粉和刚果红溶液②加入无菌水③接种④周围有透明圈的菌落(3)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只能观察到一个菌落(4)温度纤维素的量与纤维素酶的浓度、反应时间、p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