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_中国科学院学部_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

合集下载

科技部《中小学生科学教育(2024年修订)》全文

科技部《中小学生科学教育(2024年修订)》全文

科技部《中小学生科学教育(2024年修订)》全文科技部《中小学生科学教育(2024年修订)》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宗旨为了加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培养创新人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科学教育。

第二章教育目标与任务第三条教育目标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四条教育任务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1. 传授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2. 培养科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 增强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精神风貌。

第三章教育内容与要求第五条教育内容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1. 自然科学基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2. 技术与工程:技术与设计、信息技术、工程与创新等;3. 科学探究:科学方法、实验技能、探究能力等;4. 科学伦理:科学道德、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

第六条教育要求1. 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习标准;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3.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开展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

第四章教师与教学资源第七条教师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和科学教育专业背景;2. 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3.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第八条教学资源1. 完善教材和教学辅助材料,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2. 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教学设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3.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和形式;4. 开发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21世纪,科技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要求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怎么做

21世纪,科技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要求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怎么做

21世纪,科技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要求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怎么做21世纪,科技问题将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积极探索前沿科技:科技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新的科技技术和应用,积极跟进国际前沿科技研究,不断开拓新的科技领域,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2、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工作者应该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积极开展科技研究和开发,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

3、注重技术应用:科技工作者应该注重技术的应用和转化,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进步。

4、培养高素质人才:科技工作者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传承,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为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5、推动国际合作:科技工作者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分享科技研究成果和经验,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发展。

总之,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应该积极应对21世纪的科技挑战,不断探索和创新,注重技术的应用和转化,加强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技人员如何响应我国当前的四个面向科技发展路线?1、研究方法创新:说明项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或技术手段相较于已有研究具有创新性和优势。

可以介绍如何通过新的实验技术、数据分析方法或算法,提高研究的精度和效率,或者如何解决现有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2、研究方向创新:阐述项目所涉及的研究方向或应用领域的新颖性和前瞻性。

可以介绍项目是如何拓展现有研究领域的边界,或者如何解决现有研究方向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领域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成果。

3、研究成果创新:突出项目预期的研究成果或技术创新点。

可以介绍项目在相关领域中的突破性发现或技术发明,以及这些成果如何填补知识空白或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4、合作模式创新:强调项目所采用的合作模式或资源整合方式的创新性。

可以介绍项目如何与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企业或机构进行合作,实现跨学科交叉和资源共享,以推动科技创新和应用转化。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结题报告——国家科研信息化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结题报告——国家科研信息化
重大任务专题调研
实地调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GF项目、中科院先导专项承担单位7家; 发放网络调查问卷66份,有效回收37份; 邀请中国工程院吴澄院士就两化融合与深度融合做专题报告; 邀请中航工业集团副总工宁振波就中航工业数字化之路做专题报告;
开展调研情况2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题调研
主要成果之一:《国家科研信息化战略咨询报告》
阐明了科研信息化的战略地位与意义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结题报告——
国家科研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项目负责人:张亚平、谭铁牛 报 告 人:谭铁牛
2015年4月13日
汇报提纲
1 项目情况 2 组织实施 3 完成情况与主要成果 4 5 6
申请项目立项时的主要考虑
• 我国科研信息化已有一定的实践积累,但是缺乏系统的战 略研究和顶层设计
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
《国家科研信息化战略咨询报告》
《国家科研信息化战略研究总报告》
咨询 报告
总报告
4份专题研究报告 《重点学科科研信息化研究报告》 《重大任务科研信息化研究报告》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信息化研究报告》 《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研究报告》
专题研究一
专题研究二 专题研究三
全面调研 专题报告撰写
补充调研 总报告撰写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年
咨询报告撰写 结题准备
1月 2月 3月 4月
开展调研情况1
实地调研院内外28家单位,收集网络调查问卷1095份,
收集调查问卷资料70余份。 重点学科专题调研
实地调研包括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在内的11家单位; 发放网络调查问卷12000份,有效回收1080份; 收集调研资料17份; 覆盖21个学科;

谈谈我国面向二十的一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

谈谈我国面向二十的一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

谈谈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发展。

当前,现代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竟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均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行课程已出现许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总结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针,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的建立有其客观标准的。

1)有课程研究—刊物2)有一支课程研究专业队伍3)有课程研究前沿课题4)有课程研究显著成果5)有课程研究实验区,1985年课程教育教法杂志标志课程体系形成。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教育部决定用5—10年时间实施这一新的课程体系。

时至今日,各科课程标准已完成了研制工作,已经定稿,出版,在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依据课程标准偏写的教材,样章已写完,正在迅速偏写之中。

预计2001年9月1日,全国各省部分试验区将试用新的课程标准和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

经过一轮试用后,将总结经验进行修改,然后将分期分批在全国各省全面推广这套新的课程标准和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

世纪之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处于更新交替的转折时期,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

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对我国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政策问题和课程改革的目标。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成为主流的世纪。

一个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一个东西方文化激荡融合的世纪;一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统一的世纪。

面对新世纪发展的机遇和竞争的挑战,我们需要大批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有6种主要的能力;※具有全球化、国际化的语言、文化、知识、视野;※能够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学习与科学工作方法,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和不断更新的社会需求。

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2019年文档

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2019年文档

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民族始终如一的坚持重视教育。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被世界所瞩目,新世纪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强大,社会繁荣,人民幸福,因此必须长期不懈地加强教育进步,不断完善教育制度。

二^一世纪的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伴随着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也迫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从发展初期的粗放型、高成长、劳动密集型,向以科学技术为中心,均衡发展的劳动集约型方式转换。

因此,就需要劳动力市场确保拥有一批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拥有创新能力的劳动者。

现代教育事业为此也必须不断完善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制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这对当代教育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从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看,中华民族始终如一坚持重视教育。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倡导每个人都应该接受教育。

早在中国的战国时代,儒家就认识到教育在社会改造,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并一直强调“教化”的应用。

南宋的朱熹也提出了封建性的教育主旨“格物、致治、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是,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存在“重农轻商,崇本抑末”观念,这种观念不仅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还对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传统价值体系具有两大要素,一是“重视义、礼,轻视技、艺” ; 另一方面是“重义,轻利”。

前者促使劳心者和劳力者的界限分明,从而也导致科技产业在整个社会的地位偏低。

后者与中国几千年不变重农轻商,崇本抑末思想体系相结合,牢固的守护着小农经济结构。

在这种价值体系的影响下,间接的导致了近代中国在洋务运动中教育改革的失败。

二、近代日本的教育政策在近代史上,日本也和中国同样面对着西方文明和本国文化冲突的问题。

可是,明治政府不仅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还在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大量吸收、借鉴了西方文明的成果。

科学教育政策解读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科学教育政策解读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科学教育政策解读助力科技创新发展近年来,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其政策解读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科学教育政策解读的角度,探讨如何助力科技创新发展,促进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

一、科学教育政策背景科学教育政策是指国家对科学教育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

随着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科学教育政策逐渐受到高度重视。

立足于国家战略需求,科学教育政策旨在推动科学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科学教育政策解读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科学教育政策致力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科学教育的普及性和均等性。

其中包括改善学校实验设施条件,推动教师培训与学科建设,建立科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等。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科学学习环境,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深化课程改革科学教育政策倡导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科学教育的综合性、系统性、创新性。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此外,还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提高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3. 增强科普教育力度科学教育政策强调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通过各类科普活动和资源,向社会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公众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

这不仅能够推动科学文化的普及,还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科学创新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

三、科技创新发展的作用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技术领域升级。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将有效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2. 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是国家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和议程设置能力。

从学术引领到科技创新——中国科学院学部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实践与启示

从学术引领到科技创新——中国科学院学部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实践与启示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中国科学院学部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实践与启示■ 李雪 魏秀 高洁雯 赵剑峰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北京 100190作者简介:李雪,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副研究员,E-mail:**************.cn ;魏秀,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副研究员;高洁雯,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业务主管;赵剑峰,通信作者,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数理化学办公室副主任,E-mail :***************.cn 。

摘要:[目的/意义]组织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是促进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占领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方法/过程]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为案例,梳理了学部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的历史沿革及重要举措。

[结果/结论]本文提出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为我国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学部 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历史沿革 发展方向分类号:G251DOI: 10.19318/ki.issn.2096-1634.2022.03.111 引言学科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活动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和演化是知识创新的突破口,是推动知识创新乃至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石。

学科作为知识体系结构分类和分化的重要标识,既在知识创造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也在知识传承中发挥主体性作用[1]。

研判学科发展的大势、前瞻学科发展的方向、谋划学科发展的布局,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主要提高自主创新和实现跨越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不断制定学科发展的战略,可为把握科技前沿、抢占新一轮增长制高点提供重要支撑。

例如,德国物理学会出版的《物理学研究:课题、意义和前景》中[2],研判了物理学发现的前沿和重点;美国国家科学院出版的《无尽的前沿:科学的下一个75年》(The EndlessFrontier: The Next 75 Years in Science )中,指出未来将有更多的来自生命科学、物理科学、信息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其他领域的知识和工具在融合科学中发展;美国克雷(Clay )数学研究所提出了7个“千禧年大奖问题”[2],引发对数学领域7个重要难题的关注,这与1900年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 )在巴黎提出的23个数学问题形成呼应;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了《2020科学技术白皮书》(《令和2年版科学技術白書》)。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_知识拓展:建国后我国科技的发展历程相关史料解读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_知识拓展:建国后我国科技的发展历程相关史料解读

建国后我国科技的发展历程相关史料解读1.建立科研机构〔材料一〕第十八条政务院设政治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和下列各部、会、院、署、行,主持各该部门的国家行政事宜……文化教育委员会指导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科学院、新闻总署和出版总署的工作。

为进行工作,各负指导责任的委员会得对其所属各部、会、院、署、行和下级机关,颁发决议和命令,并审查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材料二〕人民政协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特别是其中有关科学工作的各条规定,就是今后我国科学工作的总方针。

概括说来,就是要发展科学的思想以肃清落后的和反动的思想,培养健全的科学人才和国家建设人才,力求学术研究与实际需要的密切配合,使科学能够真正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农业、国防建设、保健和人民的文化生活。

──《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国科学院基本任务的指示》(1950年6月14日)【解读】材料一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时候,中央就已考虑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统一的科学院作为全国最高科学机构。

1949年7月13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议上讲话时宣布:不久的将来必须成立为人民所有的科学院。

他号召科学工作者参加筹划工作。

为此科代会筹委会的计划委员会经过多次讨论,准备了向全国政协会议的提案,建议设立国家科学院,统筹并领导全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事业,使科学、教育与生产密切配合。

提案表达了中国科学界对建立科学院的殷切期望。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前,9月4日,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两个文件草案初稿印发,提请先期到达北平参加会议的各界代表讨论。

《共同纲领》草案第四十三条提出“设立科学院为国家最高的科学机关”;《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把科学院列为组成政务院的政府部门。

加强科学教育和科研创新的政策建议

加强科学教育和科研创新的政策建议

加强科学教育和科研创新的政策建议科学教育和科研创新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科学教育和科研创新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政策措施。

1. 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投入政府应该增加对科学教育的财政投入。

这包括增加对学校实验室设施、科学器材以及科学教师培训的经费支持。

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科学教育的捐赠和赞助,共同推动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2. 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科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政府应该加强对科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培训。

教师培训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科学教育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

同时,科学教育课程应该注重实践,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建立科学研究基金支持体系政府应该建立科学研究基金支持体系,为科学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科研基金可以由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等共同出资设立,资助优秀的科研项目和科学家。

此外,政府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科研基地和实验室,提供领先的科研设备和实验条件,吸引和扶持优秀的科研团队。

4. 改革科研评价体系为了激励科学家进行创新研究,政府应该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减少对数量产出的过分追求,增加对质量和创新的评价。

可以采用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鼓励科学家发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此外,还可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5. 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

政府可以设立科研成果转化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以建立科技园区和孵化器,为科研人员和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加强科学教育和科研创新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和措施。

政府在投入、质量、基金支持、评价改革以及转化应用等方面都应该加强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

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 江泽民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

当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这些动向预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提高;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所有这些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顺应时代要求,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

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教育推向21世纪。

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

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

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摘要:1.中国科学教育的历史背景2.中国科学教育的现状3.中国科学教育的挑战与问题4.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策略5.中国科学教育的未来展望正文:【中国科学教育的历史背景】中国的科学教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当时受西方科技的影响,中国开始意识到发展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自那时以来,中国科学教育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从最初的学习西方科技,到后来的自主创新和发展。

【中国科学教育的现状】当前,中国科学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科学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小学到大学,都有科学课程的设置。

此外,中国政府还大力推动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同时,中国科学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科学教育的挑战与问题】尽管中国科学教育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科学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科学教育的普及程度仍有提高空间,需要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策略】为应对挑战和问题,中国科学教育需要采取以下策略:1.加大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提高农村地区科学教育水平。

2.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4.鼓励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中国科学教育的未来展望】随着国家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和大力投入,相信中国科学教育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科学教育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21世纪初科技发展趋势与我国科技政策的战略选择讲解

21世纪初科技发展趋势与我国科技政策的战略选择讲解

21世纪初科技发展趋势与我国科技政策的战略选择21世纪初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涉及国家战略需求、包括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我们不但要关注,而且还要不失时机地制定相应的对策。

1 21世纪初重大科技领域发展趋势 1.1 信息网络技术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信息技术是当代科技发展最快的技术。

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经济发展。

高速度和微型化将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

第二代因特网为了加速开发适用于 21世纪的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确保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美国正在加速建设比现在的因特网快 1000倍的第二代因特网。

主要是开展先进网络技术研究, 建立基于新型网络的试验基地, 进而开发全新网络应用领域。

计划完成后, 将彻底更新遍布全美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实现声音、图像信号的实时传递。

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 21世纪电脑的普及, 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通过网络购物和促销将成为生活“必需”。

网络信息技术将深刻地改变 21世纪人们生产、生活和学习的方式,带来学习的革命。

知识经济时代,终生学习、终生教育将成为时尚和谋生手段, 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通信将使教育事业发生根本性变革。

对此,“我们需要一个‘学习社会’来与‘信息社会’ 相匹配。

” 1.2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将发挥 21世纪带头作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从分子或原子水平上揭开生物构造和遗传的秘密,对促进人口与健康、农业高新技术、生态环境、食品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生物技术研究中优先任务是:进一步加强旨在发现、阐明、改良和控制各种陆地和海洋生物的遗传、生化制品和过程的研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解决农业、环境等问题,以促进新产品的开发等。

医药和健康、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生物处理方法、海洋生物技术将成为生物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

生命科学研究重点将主要包括:基因组研究、蛋白质结构分析、生物医学和脑研究。

未来的科学素养中小学生的建议与科学教育

未来的科学素养中小学生的建议与科学教育

未来的科学素养中小学生的建议与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在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未来社会对科学素养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培养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中小学生,我有几点建议。

首先,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科学实践机会。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

学校可以组织科学实验课、科学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亲身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

其次,科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科学不仅仅是一堆理论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校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

同时,老师应该成为引导者和指导者,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开展研究,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此外,科学教育也需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科普讲座、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应用和意义。

学生可以参观科研机构、工厂等地方,亲眼见证科学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成果。

这样的经历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使他们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最后,要加强对科学教育师资的培养和支持。

优秀的教师是科学教育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素养。

同时,学校还应该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实验设备,支持教师进行科学实验和教学活动。

总之,未来的科学素养中小学生的建议与科学教育需要重视实践、思辨和应用,并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与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中小学生,为未来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2023年发展科学教育计划

2023年发展科学教育计划

2023年发展科学教育计划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提升我国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制定了2023年发展科学教育计划。

一、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

在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科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具体措施包括:1. 提高科学教师的职业地位和待遇,加大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 加强科学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提供实践研究的机会。

3. 鼓励优秀科学教师参与科学竞赛和科学研究项目,提供一定的奖励和激励机制。

二、优化科学教育课程设置科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2023年,我们将优化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具体措施包括:1. 调整和优化科学教育的内容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推动课程的深化和拓展。

2. 加强科学实验教学,提供更多的实验资源和实验设备,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引入科学课程的跨学科和综合性,促进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科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对于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2023年,我们将建立科学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具体措施包括:1. 搭建科学教育资源的在线平台,提供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和教学案例,方便教师和学生的获取和共享。

2. 鼓励科学教师和科研机构开展科学教育研究和课程开发,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支持。

3. 加强与国际科学教育组织的合作和交流,吸纳国际先进的科学教育经验和理念。

四、推广科学教育活动科学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的有效方式。

在2023年,我们将积极推广科学教育活动,具体措施包括:1. 组织科学实验室开放日和科学展览,让学生和公众亲身参与科学实验和科学发现过程。

2. 鼓励学校和社区开展科学课外活动,如科学俱乐部、科学讲座和科学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中国科学院章程

中国科学院章程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立中国科学院制度基础,科学办院,民主办院,依法办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中国科学院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其他法律法规,合法地开展活动。

第三条中国科学院由学部和院属机构组成,是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第四条中国科学院的宗旨是: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材的基地,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成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成为具有“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材”的国家科研机构。

第五条中国科学院的办院方针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

第六条中国科学院的主要职责是:(一) 主要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重点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发挥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引领与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源泉,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

(二)坚持以科研为中心,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果与出人材并重,紧密结合科研工作,培养高级科技创新创业人材。

(三) 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对重大科技问题发表学术见解与评议。

在全社会宏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技知识,注重科学伦理,繁荣科学文化。

(四) 广泛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和对全国科学家开放的国家研究基地。

(五)履行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职责,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七条中国科学院追求科学真理,尊重学术自由;鼓励竞争合作,提倡自主创新;坚持严谨治学,信守科学道德;崇尚爱国奉献,坚持创新为民。

简述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阶段

简述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阶段

简述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阶段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对科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学教育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教育得到了重视,大力推动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科学人才的培养。

当时,为了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科学技术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这个阶段,我国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推行了以实验教学为主的科学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科学人才,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科学教育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科技合作与交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在这个阶段,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加强与国际科技界的合作。

同时,我国也加大了对科学教育的投入,改善了科学教育的硬件设施和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师的培养和素质。

这些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个阶段是信息技术时代的科学教育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教育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在这个阶段,我国开始将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推行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科学教育模式。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资源,实现了跨时空的学习与交流。

同时,信息技术也为科学实验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精确的工具和手段,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第四个阶段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科学教育阶段。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变的关键时期,科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阶段,我国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

政府加大了对科学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提供了更多的创新资源和机会。

这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学人才。

我国科学教育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学教育阶段、改革开放以后的科学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时代的科学教育阶段和创新驱动发展的科学教育阶段。

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本科《比较初等教育》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本科《比较初等教育》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本科《比较初等教育》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本科《比较初等教育》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本科《比较初等教育》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码:1864;课程考核:形考(50%、网核)、终考(50%、机考)阶段性测验一一、单项选择题 1.“比较教育”作为一个术语和一个学科领域,最早是由19世纪初的一位法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_______提出来的。

A.朱利安B.索科洛娃C.塔西陀D.施奈德 2.朱利安于1817年撰写出版了_______,为人类构建起第一个比较教育的发展框架。

A.《演说家》B.《共和政体》C.《比较教育研究的计划和初步建议》D.《比较教育》3._______在他撰写的《波斯国王塞勒斯传》中,比较系统地记述和评论了古波斯的教育见闻。

A.埃德蒙.金B.色诺芬C.琼斯D.朱利安 4.西赛罗是古罗马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思想家。

他在《演说家》和《共和政体》等著作中,比较研究_______和_______两个城邦的教育训练的方法。

A.古罗马、古埃及B.古罗马、古印度C.古希腊雅典、斯巴达D.古希腊、斯巴达 5.唐朝高僧玄奘旅行取经20余年,完成巨著_______,记载了印度的西域国家的民族历史、社会宗教和文化教育,详细介绍了印度等国的教育制度、学校课程和教师教学。

A.《西游记》B.《大唐西域记》C.《礼记》D.《马可.波罗游记》6.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_______。

A.《比较教育》B.《比较教育研究》C.《教育年鉴》D.《国际比较教育》7.英国比较教育家尼古拉斯.汉斯认为,“_______”是比较研究各国教育中,必须特别重视的教育因素。

A.历史性B.国际性C.名族性D.传统性 8.由于康德尔、汉斯、施耐德等同辈学者的大力倡导,用_______的方法去探寻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成为20世纪上半期比较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

对科学教育的建议

对科学教育的建议

对科学教育的建议关于科学教育的建议,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在科学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索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2. 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基础,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方式。

3. 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教育应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技能,并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科学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具备科学思维和判断能力,能够理性看待科学问题。

5. 强化跨学科的学习:科学教育应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强化跨学科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6.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是科学教育的关键因素,应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学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7. 利用科技手段辅助教学: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丰富科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8. 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支持,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活动和实践,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总之,科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学习能力。

同时,也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技手段的应用能力,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

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

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

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卷),期】2000(015)005
【总页数】2页(P324-3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
【相关文献】
1.国际科学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 [J], 陈光军
2.推动科学教育,激发青年热情——APEC青年科学节促进我国科学教育蓬勃发展[J],
3.学习进阶:我国科学教育课程发展的新蓝图——基于美国《K—12科学教育框架》中“地球与空间科学”的分析 [J], 常珊珊
4.我国科学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J], 严晓梅;裴新宁;郑永和
5.我国科学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J], 严晓梅;裴新宁;郑永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中国科学院院刊第5期*学部活动*
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
中国科学院学部/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0
研究组
(中国科学院北京100864)
关键词科学教育,建议
中国作为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新世纪的腾飞,必须通过科学教育的改革,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以促进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此,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有关院士对发展我国科学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成立了研究组,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并组织了多次研讨会,邀请有关院士和部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有关专家、学者及有关政府部门人员参加。

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修改,并广泛征求意见,包括科技部、教育部的意见,最后形成/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0咨询报告。

报告对发展我国科学教育提出了5条对策与建议:
(1)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尽快建立适合新世纪发展要求的科学教育体系,制订国家科学教育目标和标准。

建议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下成立一个由有关部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等)和各界代表组成的国家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负责制订国家科学教育目标和标准,以促进国家科学教育体系的形成。

制订科学教育目标和标准有助于规划我们走向未来的行动路线,旨在引导我们从当前学校教育的种种束缚中解脱出来,向着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这一目标前进。

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需要分层次、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加以实施。

建议制订国家科学教育总体规划和阶段实施计划,并将这一任务落实到各级政府和教育机构。

(2)面向未来需求,从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高度,树立全新的科学教育价值观念。

建立对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计划等的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以引导和确立在科学教育过程中什么是优秀的学生?什么是出色的教师?什么是富有成效的教学计划?什么是好的学校?从而促进和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3)科学教育绝不仅指在校教育,还需要建立多途径、多渠道的培养创新人才的通道,形成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以至社会实践、继续教育的教育链,并化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现文为原文摘要,主要是原文中的第三部分。

该建议研究组成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路甬祥、师昌绪、陈佳洱、母国光、朱清时、赵鹏大、王梓坤、杨叔子,吴咏诗教授,阎沐霖教授,倪光炯教授,董光璧研究员,张建新研究员,张国刚教授,蒋国华教授,邹泓教授,饶子和教授,赵世荣副研究员
收稿日期:2000年8月21日
要把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重视发挥科研院所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采取积极而慎重的步骤,促使重点高等院校与骨干科研院所有机结合,科技专家不仅要做出高水平的科技工作,还肩负着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任。

应鼓励和提倡科研院所的优秀科技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鼓励和提倡有条件的退休科技人员和教师,继续在科学教育方面发挥作用。

投资科学教育就是投资中国科学技术的未来。

合理配置和使用政府公共教育资源,从社会各渠道筹集资金并设立专门的科学教育基金,改善和创造良好的有利于科学教育的社会环境,加强并完善社会公共科学教育体系,大、中城市应建立相应的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信息文献中心、公众教育网络,加强科学教育在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4)仍然需要以重大改革来健全和完善科学教育的内部发展机制。

健全科学教育内在的运行机制的基本任务在于,制订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把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以保障科学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求知兴趣日益增长。

对学校来说,最重要者莫过于依法成为真正的办学主体,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自主地发展,办出特色。

对教师来说,充分发挥教师在办学中的主导作用并维持体面生活的工薪是首要的,而严格的退休制度、合理的岗位轮换、灵活的访问进修、公开招聘和禁止/近亲繁殖0来保证教师队伍和教学内容的/吐故纳新0也是非常必要的。

对学生来说,给予更大的自主性,实行宽进严出并给予择校、择系的平等和自由,建立有效的激励与制约相结合的机制,是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精神的基本条件。

(5)健全并大力发展科学教育的外部动力机制。

尽早建立来自立法、行政、科学团体和社会舆论的对科学教育的公正评价和及时反馈的机制;逐渐扩大国际间科学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途径和范围,在法律规范下并通过示范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教材和经验;积极促进教育系统与科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和联合,以通过国家科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使科学教育能跟随科研进展和产业发展的最新变化;努力探索科学教育中各种途径相互补充的作用,包括给予科学研究机构和私立学校以平等的办学自主权;大力发展远程网络教育,以支持和引导终身学习的科学教育体系的形成。

/任重而道远0。

科学教育的规划与施行,从/科教兴国0与/可持续发展0来考虑,已刻不容缓。

3255期 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