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中脘和足三里穴位

合集下载

温灸足三里穴强身健体

温灸足三里穴强身健体

温灸足三里穴强身健体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温灸足三里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经常温灸足三里穴,坚持温灸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极大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温灸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中医认为,艾叶苦辛温,入脾肝肾经,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的功效。

首载《别录》:艾叶“灸百病”。

《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药性本草》称艾“治癣甚良”。

研究表明,艾叶含有挥发油,对皮肤可产生轻度的剌激,引起发热潮红,有利于皮损部位的真皮和皮下组织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功能渐趋正常,激发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神经性皮炎,中医称为“顽癣”,认为是由于湿热毒邪侵袭所致。

临床上常见的有局限型神经性皮炎和播散型神经性皮炎两种。

局限型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肘部、胫前、骶部等肢体易受摩擦之处,皮炎有一块或数块;播散型神经性皮炎多发于四肢、颈项和躯干等部位,常呈对称分布。

由于皮炎瘙痒难忍,患者经常搔抓致使皮肤增生肥厚好似皮革,局部皮肤出现针头样大小不规则的三角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逐渐成为苔藓样变,干燥而坚硬,皮损与周围正常皮肤之间界线鲜明。

如搔抓过度出血,易引起继发感染。

对神经性皮炎采用艾灸,可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临床上多采用薰灸或隔姜灸,薰灸是将纯艾条点燃后悬于皮炎病损部位,以有温热感、皮肤红晕而无灼痛又能耐受为度。

每日灸两次,每次15分钟,10天为一疗程。

隔姜灸是将鲜生姜切成2~3毫米的薄片,用针刺成数个小孔,放于皮炎上面,然后将纯艾柱置于姜片上点燃,一般灸15柱艾即可,注意火候,以免灼烫伤局部皮肤。

临床实践证明,对神经性皮炎进行艾灸3日后,可使局部皮肤瘙痒明显减轻或消失,一般十多天后皮损逐渐消退。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作用以及操作方法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作用以及操作方法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作用以及操作方法足三里是一个养生穴位,平常按摩或是艾灸,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很多人喜欢用艾灸来灸这个穴位,那么灸这个穴位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艾灸足三里的功效作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作用1.男性壮阳第一穴:足三里是男性养生的第一大穴,能够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补肾壮阳,对治疗男性勃起不坚、早泄、脾胃虚弱等症有帮助。

而且足三里越补越壮,所以对男性来说,若想提升性健康,足三里的养生手法就必须要掌握。

2.调养气虚血虚:民间流传“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这是因为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起到推动脾胃、生化全身气血的缘由,而经常刺激足三里,可以起到补气生血、补肾益精、强壮身体的作用,更能使人皮肤白嫩,气血充盈。

3.人体长寿第一穴: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气、增补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使气血化生源源不断、四肢百骸、脏腑均得以滋养,从而延缓人体的衰老。

4.脏腑疾患必取穴位:在中医经络上,足三里穴是胃经合穴,擅治脏腑疾患,尤其是脾胃方面的问题,“肚腹三里留”,胃痛、胃胀等消化道疾病都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治疗。

5.按压治疗高血压: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与体质、情绪以及生活失调等有很大关系。

足三里具有调节脾胃,抑制神经兴奋,降低血压的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

6.拍打祛失眠:中医说“胃不和则睡不眠”,足三里为胃经之主要穴位,有理脾胃、主消化之功效,拍打或按揉至酸、麻、胀感后,可有效缓解失眠症状。

7.减肥与增肥:妙用针刺足三里的位置,能够有效的调节胃肠道的蠕动,而这种调节是双向的,既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又可以延缓胃肠道的蠕动。

所以体质虚弱的美眉就可以用她来强健身体,而略显肥胖的美眉就可以用其来减肥。

艾灸足三里保健的操作方法1、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约距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艾灸按摩足三里穴的作用与功效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艾灸按摩足三里穴的作用与功效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艾灸按摩足三里穴的作用与功效温馨提醒:本站发布的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艾灸按摩足三里穴的作用与功效仅供参考,若按摩、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专业医师。

足三里穴位位置标准定位: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3寸,犊鼻(ST35)与解溪(ST41)连线上。

正坐或仰卧取穴。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以本人手四指相并,食指上缘置于犊鼻处,中指中节水平直下4横指(一夫法)处取穴。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足三里怎么找正坐屈膝位,于外膝眼(犊鼻)直下一夫(3寸),距离胫骨前嵴一横指处取穴。

或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直下1寸处是穴。

足三里的准确位置图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简易找法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

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

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

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穴位解剖足三里穴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足三里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长伸肌→小腿骨间膜。

有胫前动、静脉。

分布着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深层为腓深神经。

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

针经皮肤,皮下组织,进入胫骨前肌及其深面的长伸肌。

支配胫骨前肌和长、趾长伸肌。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经过并分布。

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分支,深层正当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

气血不足的人最应该艾灸的7个穴位

气血不足的人最应该艾灸的7个穴位

⽓⾎不⾜的⼈最应该艾灸的7个⽳位今天让我记住⼏个艾灸的重点⽳位,尤其是⽓⾎不⾜、寒湿较重的更要把握此⽳!1、⼤椎⽳⽳位:⼤椎⽳是⼈体最⼤的⽳位,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

作⽤:此⽳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的作⽤。

主治疾病为:幼⼉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臂疼痛、⼿臂⿇痹等。

此外,⼤椎⽳有明显的退热作⽤,艾灸⼤椎⽳,能防治感冒、⽓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于肺⽓肿、哮喘的防治。

2、⾜三⾥⽳⽳位:⾜三⾥⽳位于⼩腿前外侧,当犊⿐下3⼨,距胫⾻前缘⼀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涨感。

作⽤:⾜三⾥是⼈体⽳位中运⽤最多的⽳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化之源的⽳位代表。

主治疾病为:头晕、⽿鸣、失眠、瘫痪、便秘、胃痛、腹胀、腹泄、消化不良、⾷欲不好、胃溃疡、胃炎、胃⼗⼆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急慢性肠炎等疾病。

⾜三⾥⽳位能够提⾼免疫⼒,⾜三⾥具有双向调节作⽤。

所以从古代起就被作为要⽳来使⽤。

此外,还可以⽤来防⽌⽼花眼、中风、治疗⾼⾎脂症等。

3、关元⽳⽳位: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

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可在⼩⼿指的下缘处取⽳。

作⽤:关元⽳具有温肾阳、补虚,壮阳的作⽤。

4、神阙位置:神阙,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

作⽤:艾灸神阙⽳,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养⾎。

主治疾病为:对消化不良、腹泄、下痢、虚喘等有防治作⽤。

还有提⾼免疫⼒、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的作⽤。

5、中脘⽳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

简便取⽳,⾃⼰⼿脐上四横指。

作⽤:中脘⽳为腑会⽳,同时⼜是胃的募⽳,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

主治疾病为:胃痛、腹痛、腹胀、呕吐、反胃、⾷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

现在常说的胃炎、胃溃疡、⼗⼆脂肠球部溃疡等⼀切脾胃之疾⽆所不疗。

6、命门⽳⽳位: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前⽅平神阙⽳。

作⽤:因本⽳在两肾之间,也和两侧⾜太阳膀胱经肾俞相平。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足三里的具体位置及艾灸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足三里的具体位置及艾灸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足三里的具体位置及艾灸保健灸法是历史悠久的防病治病之术,明代高武在《针灸聚英》上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

”使用灸法保健防病称为“逆灸”,《医说》记载:“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说若要身体健康平安,就要常灸足三里穴,勿使灸疮干燥结痂愈合,这是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

现代医学研究业已证明,艾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改变血液成分,增加白、红细胞数,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抗体形成以增强人体的防御功能,是一种维持人体生理平衡,抗御疾病的双向调整作用。

相传日本德川幕府时代江户有一老寿星名万兵卫虚度174岁,其妻173岁,其子153岁,其孙105岁,个个精神矍铄,健步如飞。

问其长生之术,答曰:祖传每月初八连续灸足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

在气候寒冷的日本北部,人人都喜欢灸足三里作为补身长寿之术,有“勿以不灸足三里者为伍”和“不灸足三里勿作旅人”的说法。

其实此灸法乃由我国所传,早在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其本人经常灸足三里,活至142岁,这正是古代养生家所推崇的疤痕灸,使灸疤延久不愈,可以保健延年。

足三里何以有此特效呢?足三里穴位置在膝下半3寸胫骨前嵴处一横指,中医针灸学认为该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五输穴之一,胃腑的下合穴。

经属五行之士,穴属土,根据“合治内腑”的原则,凡胃腑的疾患皆可使用。

胃和脾互为表里,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生命的根本,故常灸足三里,四季脾旺不受邪,不但能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濡养全身而且可防病治病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能改善人的免疫功能,对血液成份、血压、心率、血糖等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能增强心肺功能。

足三里取穴简单,正坐屈膝以本人手掌按于膝盖上,手中指抚于膝下胫骨羊下至胫骨外下一横指处即是。

按上述时间用艾条轮换悬灸,每日15至20分钟,至局部发红或用疤痕灸。

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八髎穴、背俞穴等穴位按摩作用及按摩手法

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八髎穴、背俞穴等穴位按摩作用及按摩手法

膻中穴、中院穴、关元穴、气海穴、血海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八醪穴、背俞穴等穴位按摩作用及按摩手法膻中穴膻中穴为任脉穴位,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中点。

《灵枢•海论》中记载:“膻中者,为气之海。

”所谓人有四海,即脑为髓之海,胃为水谷之海,冲为血海,膻中为气之海,即膻中穴是容纳一身之气的大海。

气会膻中穴,承中州脾胃之供养,合天地之清气而聚于胸中,调补虚实,而为上焦气机调畅之关键。

此穴能帮助女性调理气血,尤其对于女性的乳房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是女性乳房疾病的“女福大穴”。

经常按摩膻中穴,还可以通乳下奶。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用一手拇指或中指螺纹面着力,置于膻中穴上,其余四指轻抚体表或抱空拳,腕关节轻轻摆动或小幅度环旋转动,使着力部位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做反复不间断、轻柔和缓、有节律地回旋揉动。

•拇指按第1中穴中院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属任脉,首见于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

中魔穴为胃之募、腑之会,还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与任脉之交会穴,可用于治疗一切腑病,尤以胃的疾患为先。

中院穴具有补中气、理中焦、和胃健脾之功效。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胃痛、腹痛、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胀满疼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痉挛、胃下垂、膈肌痉挛、子宫脱垂等。

对女性来说,中脱穴可用于防治子宫脱垂、更年期不适及其他中气下陷之类的疾病。

日常保健按摩手法:取仰卧位,将两手手掌相贴,用力快速搓动,当手掌极热时,双手相叠,迅速覆盖于中院穴上,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揉动10分钟。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关元穴为小肠募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

《类经图翼•任脉穴》记载:“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凡先天不足、久病体虚及一切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的病证,关元穴堪当治疗重任。

治疗由虚而引起的久泻、脱肛、疝气、便血、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等病症,关元穴均为首选。

湿气重艾灸什么穴位

湿气重艾灸什么穴位

湿气重艾灸什么穴位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湿气重艾灸什么穴位》的内容,具体内容:?艾灸祛湿已经成为现在人们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式,湿气重是许多的疾病的根源,所以日常进行艾灸祛湿有不错的效果。

那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相关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1、艾灸合...艾灸祛湿已经成为现在人们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式,湿气重是许多的疾病的根源,所以日常进行艾灸祛湿有不错的效果。

那么?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相关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1、艾灸合谷穴祛湿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2、艾灸足三里穴祛湿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3、艾灸丰隆穴祛湿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

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4、艾灸解溪穴祛湿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

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5、艾灸关元穴祛湿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

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

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6、艾灸中脘穴祛湿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

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7、艾灸曲池穴祛湿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

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

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艾灸常用穴位

艾灸常用穴位

艾灸常用穴位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

你不需要被繁复的穴位所困扰,只要记住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通过艾灸即可温补脾肾,补益肾气,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预防早衰。

关元关元又名丹田,是任脉之穴,位于脐下三寸,是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穴。

人体穴位功能:为一身元气所在,为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具有通调冲任,调理气血,被肾固精的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命门命门又名精宫,督脉之穴。

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

功能:命门者,诸精神之舍也。

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是生命的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故称命门。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足三里足三里又名下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

位于膝眼下三寸,胫骨旁一寸。

调补足三里,实即培补后天,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中脘中脘又名太仓,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之所生,任脉之交会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

功能:调理胃气。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编辑本段保健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艾灸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

历代医学著作中更比比皆是。

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自我保健艾灸方法,它见效快,操作方便,相对无药物伤害之忧,读者不妨一试。

延年益寿保健灸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

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穴位。

艾灸10大穴位,灸通了想病都难!

艾灸10大穴位,灸通了想病都难!

艾灸10大穴位,灸通了想病都难!1、足三里功能: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2、关元穴展开剩余95%功能: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

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

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3、中脘穴功能:一是能调脾胃;二是能降逆化滞。

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内关穴功能:一是能理气活血;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

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5、合谷穴功能:一是能清热解表;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

中脘的准确位置图,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脘的准确位置图,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脘的准确位置图,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温中健胃助消食,后天之本是中脘。

中脘穴的位置非常特殊,足阳明胃经在这里。

手太阳小肠经在这里,腑会也在这里。

中脘穴还称胃的募穴,即胃的精气反应到胸腹部的特殊部位。

中脘既是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里的腑会,还是手太阳小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交汇的穴位。

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中脘的准确位置图,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

中脘的准确位置图【中脘穴的取穴】先找到胸骨,将胸骨向下按下去,在这个地方肋骨开始分叉,这里叫做剑突。

从剑突的位置开始到肚脐的中央。

取中点。

这个穴位就是中脘穴。

找到中脘穴以后,通过是否有酸痛感,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取穴是否正确。

有酸痛感说明取穴正确。

中脘穴的功效与作用按摩中脘的作用健胃消食:按摩中脘可以改善胃腑运动无力所造成的消化不良、胃口不佳、胃胀等症状。

降逆和胃:按摩中脘时胃气上逆引起的呃逆、恶心、呕吐、泛酸等,都有明显效果。

艾灸中脘的作用温中健胃:艾灸中脘对于胃阳不足导致的胃寒、呕吐、泛吐清水,甚至是不消化食物都有明显作用。

贴敷中脘的作用滋养胃阴:用滋养胃阴类药物贴敷在中脘,可以在不刺激胃黏膜的前提下达到养胃阴的目的,从而解决胃部泛酸、不思饮食等问题。

中脘作用广泛,地位重要,在人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古至今的医生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不仅从传统的思路出发来应用中脘,更通过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对中脘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摸索和擴大,使其更加物尽其用,这其中就有很多鲜活的例子。

我们的前辈是如何利用中脘的在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比较频繁,大多数人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

在现在山西省的地方,有一户比较富庶的人家,为人谦和,好做善事。

一天早上,家里的下人在打扫庭院时,发现大门口躺着一个人。

这个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而且已经奄奄一息了。

下人立刻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主人,主人忙命人把门口的这个人抬进屋里,一面热粥给他,一面命人赶快去请大夫。

不一会儿,大夫就请来了。

正好这时粥也温了,下人拿着粥就往这个人嘴里送,结果被大夫给拦下了。

艾灸常见穴位和先后顺序

艾灸常见穴位和先后顺序

艾灸的常用穴位(穴道)很多但是最常用的穴位(穴道)就是关元、命门、足三里、中脘是人体四大养生要穴。

利用纯阳艾火长期温灸四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脾。

肾运化的作用。

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

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

关元穴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

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 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命门穴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中脘穴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

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

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神阙:位于腹部脐中,有调理脾胃、祛寒壮阳之功。

此穴多用隔物灸。

《类经图翼》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

"《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

"具体方法是:以药末填脐,上放艾炷施灸。

艾炷每次3~5壮,药末可选用肉桂粉、附子泥、蒜泥等。

膏肓俞: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

此穴对于网状内皮系统、呼吸及心血管系统有重要作用,具有益阴扶阳之功。

《千金方》说:"膏肓俞无不治,主羸瘦虚损。

常灸关元、气海、足三里,延年益寿保安康

常灸关元、气海、足三里,延年益寿保安康

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调整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

成书于宋代的《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


取穴: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 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灸治方法:可将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作为一组,选准穴位,点燃药用艾条,分别对准第一组穴位,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

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悬灸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如此交替悬灸,连续灸治半个月以上(方可感觉有好的效果),休息一周,再继续灸治。

在用灸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能忍受的热度为佳。

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温艾灸足三里、中脘穴位促进腹部外科手术胃肠功能恢复临床护理观察

温艾灸足三里、中脘穴位促进腹部外科手术胃肠功能恢复临床护理观察

第2 3卷第2期202丨年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23 No.2Feb.,2021l)()I: 10.13194/j.i s.s n.1673-842x.2021.02.046溫艾灸足三里、中脘穴位促进腹部外科手术胃肠功能恢复临床护理观察郭金玉,孙志杰(沈阳市肛旸医院,I I宁沈阳110001)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温艾灸足三里、中脘对促进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护理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18年8月一2019年8月在沈阳市肛肠医院所进行腹部手术患者6()例,根据患者护理方案,将60例手术分为研究组(n=3U )和对照组(n=30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包括中西药的口服治疗、注射 治疗、中药灌肠、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疗法;研究组患者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温艾灸足三里、中脘的护理工作,对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者进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以及护理工作的疗效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进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排 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进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U)5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工作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5 )结论针对于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恢复,采取溫艾灸足三里、中脘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该护理方法对于腹部术后患者胃肠道护理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应当在临床上广泛推关键词:温艾灸;足三里;中脘;负性心理;胃肠功能;恢复护理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V842X(2021) 02-0205-04Nursing Effect of Warm Moxibution in Zusanli ( ST36 )and Zhonguan ( RN12 )on Promoting the Recovery of Gastroenteric Function After Abdominal SurgeryG U O J i n y u,S U N Zhijie(S h e n y a n g Aiioi.erliim H o s p i t a l,S h e n y a n g 丨 10001,L i m M i i n g,C h i n a )Abstract: O bjective T o investigate a n d a n a l y z e tlie n u r s i n g effect of w a r m m o x i h u s t i o n in Z u s a n l i (S T36 )anrl Z h o n g w a n (U N12 )o n p r o m o l i n g t he r e c o v e r y of gastrointestinal f u n c t i o n after a b d o m i n a l surgeiy.Methods F r o m A u g u s t 2018 lo A u g u s t 2019 in o u r hospital for60 patients with al)flominal s u r g e i y,a c c o r d i n g to llie s(、h e n i e of patient c a r e,i l(.mi h e (livi(le(l into r e s e a r c h g r o u p (n=30 )anrl control g r o u p(n=30)a n d control g r o u p in patients with routine n u r s i n g methorl lor n u r s i n g w o r k,inrludiiig oral treatment of C h i n e s e a n d W e s t e r n m e d i c i n e,injection I r e a t m e n t,(Chinese m e d i r i n e e n e m a,perioperative n u r s i n gi n t e r v e n t i o n,p s y r h o l o g i c a l r a r e,diet n u r s i n g,e x e r c i s e t h e r a p y;the t e a m o n the basis of c o n v e n t i o n a l作者简介:郭金玉(198卜),女,辽宁沈阳人,主管护师,学丨:,研究方向:普外科通讯作者:孙志杰(1979-),女,辽宁沈阳人,主管护师,学士,研究方向:普外科9| 10 11 1213 14 15 16 17SCHOUTKN M,VAN'T VEER C,VAN D K H POLL T,elal.Effert of ihe(actor V leiden m u tatio n o n th e incidence an doulrom e of severe infection and sepsis[J ] .The N ellierlandsJou rn al of M edicine,2012,70 (7 ):70-81.徐莹,冯波,贺玲,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作用[J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 (8):49-51.MARK POHTKUJ,CHRISTOPHKH DAVID JONKS.Severeacute paticrealitis:pathogenesis,diagnosis a n<l surgicalmanagement[J| .Hepalohiliarv &Panrrealic DiseasesIn tern ation al,2017,16 (2): 155-159.靳英辉,李紫梦,媿洪悦,等.多途径转化护理研究成果促进护理质tt持续改进丨.中间研究型医院,20丨7,4 ( 3 ):12-19.李缘_,田莖,杨继娟,等.集朿化护观理念ft i c r应用的研究进展m.全科护理,20丨9,17 (33):4138-4丨40.XU IJXIA,YANG FKN,UN KONG,e l al.Im ludion of m2p o lariza tio n in p rin u ir\,culture liver m acroph ages fro m ra ts w ilhacute p an crealitisj J ].f^oS One,2014,9 (9 ):e*108014.YANG FAJIN(;,X1K JIANMING,WANG WKIMIN'G,e t al.Regional arterial infusion w ith lipoxin A4 allenualesexperim en tal severe acute panrrealitis[J | .PloS One,2014,9(9):el08525.肖怀芳,冯银琼,陈代兴,等.中屄护理干预和集束化护理联合应用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观察丨j丨.中同中医急症,2016,25(9): 1830-1832.陈玉梅,闫玉红,7»•学敬,等.大黄红藤消炎方佐治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丨J 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 ( 7>:1910-1913.| 1S|卞波,陈国兵,葛利.中药清胰汤对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8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1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 (4): 887-889.I 19 |乍雩,杨文晴,周谊霞.集朿化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U】.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25 (23):2071-2079.| 20 |CARROLL JKNNIFER K,HKRHICK BRIAN,GIPSONTKRKSA,e t al.Acute pancreatitis:diagnosis,prognosis,an dlreatm enl[J ]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2007,75 (10):1513-1520.丨21丨陈德昌,景炳文,张翔宇,等.大黄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I J 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4,6( 6): 329-331,383-384.丨22丨楼恺购,龚丨’丨平,袁耀宗,等.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TGF_ (p 1 )表达的影响丨J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 (6):433-436.|23|巧乐香,张晓玉,卢小清.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H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j丨.中同现代药物应用,2019.13 ( 1 ): 190-191.|24|赵新民,乍丨,V:东.4药和大黄合用对1;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 j | .中_社冈医师医学专业,20丨丨,13 ( 19):182-183.丨25丨陈少全,马留学,王瑜,等.乌药和大黄合用对促进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治疗体会丨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31 (8):923-924.|26|邓颖.中医护理十预联合集朿化护理在救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丨.医学理沦与实践,20丨9,32 ( 193183-3184.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3卷n u r s i n g in patients v v i t l i increased w a r m m o x i h u s t i o n o n Zusanli (S T36 )a n d Z h o n g w a n (F^N12 ),often in the n u r s i n g w o r k,to c o m p a r e Ivvo g r o u p s of patients with eating t i m e,b o w e l s o u n d s a p p e a r t i m e,<lefecation t i m e,e x h a u s t l i m e an(l rurative efferl evaluaJion of nursing w o r k.R esults B e f o r e the inlervenlion,s t udy g r o u p a n d ronlrol g r o u p,there w a s n o statistical differenre b e t w e e n the t w o g r o u p s in the lime of f e e d i n g, t i m e of b o w e l s o u n d s,t i m e of d e f e c a t i o n a n d t i m e of e x h a u s t (P>0.05 ). H o w e v e r,after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the f e e d i n g l i m e,b o w e l s o u n d s,d e f e c a t i o n l i m e arul e x h a u s t l i m e of patients in the s t udy g r o u p w e r e significantly l o w e r t h a n those in the control g r o u p,a n d the differences w e r 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 T h 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n u r s i n g intervention in the study g r o u p w a s signific-anlly h i g h e r than ihaf in the control g r o u p,a n d the difference w a s slalistirally signifiranl (P<0.05 ).Conclusion In v i e w of the recoveiy of patieuls after abflominal surgerv*,the n u r s i n g w o r k of w a r m m o x i h u s t i o n in Z u s a n l i (S T36 )an<l Z h o n g\v a n(H N12 )c*an effectively r e c o v e r gaslrointestinal function after a h r i o m i n a l s u r g e r y.T h i s n u r s i n g m e t h o d h a s important v a lue for the gastrointestinal n u r s i n g w o r k of patients after a b d o m i n a l surp;e!T a n d s h o u l d b e p r o m o t e d in rliniral practice.K ey w o rd s:w a r m m o x i h u s t i o n;Z u s a n l i (S T36 );Z h o n g w a n(K N12 );n e g a t i v e p s v r h o l o g y; gastrointestinal f u n c t i o n;recovery n u r s i n g在现代医学界中,把胸部和骨盆之间的部分称之为腹部。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和作用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和作用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和作用足三里穴,是艾灸效果比较好的穴位之一,很多人想知道艾灸足三里穴有什么功效和作用?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足三里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艾灸足三里的功效和作用艾灸足三里的作用艾灸足三里自古作为保健要穴。

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这说明古人用艾灸足三里来治病养生,但古代多用瘢痕灸,现在多用温灸了。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位于:膝下三寸外廉两筋间,举足取之。

也就是: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艾灸足三里能治疗什么疾病呢?艾灸足三里有什么作用?在《针灸神书》里这样写道:“治胃中寒,心腹胀满,胃气不足,闻食臭肠鸣,腹痛食不化,此穴诸病皆治,及疗食气水气,蛊毒痃癖,四肢肿满,膝酸痛,目不明,五劳七伤,胸中瘀血,乳痈。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足三里是一个滋补强壮穴位。

针灸该穴位,可治疗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对治疗高血压、贫血、虚弱、下肢瘫痪、膝关节疾病等有作用。

艾灸养生,对于30岁以上的人尤为重要。

王焘在《外台密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

”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足三里穴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现象。

常年坚持,必获殊益。

女性艾灸足三里面色红润,常保年轻。

男人艾灸足三里,筋骨强壮,精力充沛。

老人艾灸足三里,不爱生病,健康长寿。

艾灸足三里的方法艾炷灸:取极细之艾绒,做成麦粒大小的圆锥形艾炷,然后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线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第一个艾炷燃至一半,知热即用手指掐灭,或快速捏起;再将第二个艾炷放在原处,燃至大半,知痛即去掉或按灭;再继续灸第三个艾炷……。

灸完1个艾炷即为1壮,一般每次灸9壮,至局部发红即可。

每月初一至初八施灸。

施灸时注意避风。

艾条灸:艾条灸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别人帮忙。

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约距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舒适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5-20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

脾不好艾灸哪里

脾不好艾灸哪里

脾不好艾灸哪里文章目录*一、脾不好艾灸哪里*二、脾脏不好吃什么*三、脾不好有什么症状脾不好艾灸哪里1、脾不好艾灸哪里之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肠胃疾病,消化道疾病的要穴,对于脾胃虚寒的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脘穴在我们身体的上腹部位置,肚脐上方四寸左右就是中脘穴了。

艾灸中脘穴可以起到强健脾胃,调理气血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寒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艾灸中脘穴每次进行一刻钟左右,坚持一段时间,具有很好的效果。

2、脾不好艾灸哪里之足三里足三里是日常保健养生常用的一个穴位,足三里也是预防胃肠疾病的重要穴位之一,脾胃虚寒的患者也可以尝试艾灸足三里的方法,每天艾灸足三里20分钟,可以起到补益脾胃,促进消化,调节气血,和胃利气等作用。

3、脾不好艾灸哪里之解溪穴位置: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

灸法:对准穴位点燃,灸3~5分钟,每日一次。

作用: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

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4、脾不好艾灸哪里之关元穴位置: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

灸法:对准穴位点燃,灸3~5分钟,每日一次。

作用: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

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5、脾不好艾灸哪里之丰隆穴位置: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

灸法:对准穴位点燃,灸3~5分钟,每日一次。

作用: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脾脏不好吃什么1、苹果:味甘酸,性平。

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之功。

用于中气不足,腹泻,便秘等。

2、香蕉:味甘,性寒。

有清热润肠之功。

用于实证便秘。

3、荔枝:味甘微酸,性温。

有补脾益肝,养血安神之效。

用于脾虚久泻,胃疼腹痛,呃逆等。

4、橙子:味酸,性凉。

有健脾和胃,止呕宽胸之功。

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呕吐,便秘等。

5、木瓜:味甘,性平。

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

用于胃痛,消化不良等。

6、桃子:味甘酸,性温。

艾灸穴位大全,附高清大图!

艾灸穴位大全,附高清大图!

艾灸⽳位⼤全,附⾼清⼤图!⽬前,艾灸已⾛⼈寻常百姓家都与它简便的操作、显著的治疗功效、经济实惠和就地取材是分不开。

艾灸不但可以治病,还可以起到养⽣保健的作⽤,这是其它⽅式所不具备的强势功效和⽆副作⽤,正因如此,艾灸成为千百年来⼴⼤患者⾸选的⽅式,流传⾄今。

为了让⼤家更好的掌握⽳位,结合⽳位、取⽳⽅法和主治病症等⽅⾯相互结合,取⾝上的重要的30个重要⽳位,艾灸验⽅(附⽳位图),⾝上重要的30个艾灸⽳位全在这!供各位对艾灸感兴趣的朋友了解学习。

【命门⽳】: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也就是肚脐的正后⽅。

取⽳⽅法:取⽳时采⽤俯卧的姿势,命门⽳位于⼈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主治疾病: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带下、⽉经不调、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等。

【⼋髎⽳】:⼋髎就是⼋个⽳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对,所以叫做“⼋髎”,这是⼀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

取⽳⽅法:可以俯卧,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間,第⼆骶后孔凹陷处取⽳;取⽳時,以⾷指按在⼩腸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間,⼩指按在骶⾓(尾⾻上⽅⿈⾖⼤⼩的园⾻突起)上⽅,中指和⽆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侧中指尖所按之处。

主治疾病: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神经痛、下肢痿痹、⼩便不利、⽉经不调、⼩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腰俞⽳】:位于⼈体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取⽳⽅法:取⽳时采⽤俯卧姿势,腰俞⽳位于腰部,臀沟分开处即是腰俞⽳。

主治疾病:腰脊强痛、腹泻、便秘、痔疾、癫痫、⽉经不调、下肢痿痹。

====================================我是北京世纪仁康疼痛医学研究院的梁⼦赫。

我院主要从事:新九针疗法、美式整脊⼿法、⼩⼉推拿、针⼑⼫体解剖、微创⽳位埋线、中医脉诊、刺⾎疗法、刃针、新型膏药、液体膏药、三伏贴、乳膏剂及美容涂膜剂制作等医学技术培训班。

艾灸足三里保健的操作及配穴

艾灸足三里保健的操作及配穴

、艾灸足三里保健的操作及配穴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距约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灸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

老年人可于每日临睡前30分钟左右施灸。

还有一种方法是化脓灸,每天灸足三里穴一次,灸时采用艾条,一次约15分钟或更长时间。

穴位处出现小水泡后停止艾灸,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待水泡自行吸收。

在应用化脓灸时应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

在灸足三里的同时,可以有选择的配伍一些穴位,以便到达更理想的效果。

一般强壮灸可以配伍关元,肾俞:消化系统加灸脾俞、胃俞、中脘:神经系统配伍大椎、身柱、肾俞:呼吸系统可配伍肺俞、身柱、风门。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可加风门、曲池、阳陵泉:冠心病配伍身郄门、三阴交、膻中。

泌尿生殖系统加肾俞、关元、三阴交。

芳香疗法精妙指法,艺指独秀!——导引推拿,精油按摩,中西交融独树典范!按、摩、推、拿、揉、捏、颤、打八大中医推拿手法与精油按摩手法巧妙融合,从而达到调气理滞,舒经活血,调理脏腑,养生怡神,放松心情,抒解压力的功效!推拿八大手法:一、按法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

通常使用的,有单手按法、双手按法。

临床上,在两肋下或腹部,通常应用单手按法或双手按法。

背部或肌肉丰厚的地方,还可使用单手加压按法。

也就是左手在下,右手轻轻用力压在左手指背上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右手在下,左手压在右手指背上。

二、摩法摩,就是抚摩的意思。

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

摩法多配合按法和推法,有常用于上肢和肩端的单手摩法,和常用于胸部的双手摩法。

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

临床常用的,有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

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以推摩常配合一起用。

象两臂两腿肌肉丰厚处,多用推摩。

四、拿法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百科名片艾灸疗法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艾灸常用穴位关元命门足三里中脘艾灸灸焫(音ruo,灸法的最早名词,现代统称为灸法)是一种用火烧灼的治病方法。

汉代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上说:“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

……刺以石针曰砭,灼以艾火曰灸。

”扼要地说明了什么是灸法。

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之一,是祖国针灸医学的组成部分。

所谓灸法,是利用菊科植物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上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概括地说明了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

编辑本段灸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能防病。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上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则瘴疠、瘟疟之气不能着人。

”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近代日本医家有在整个工厂、学校全体施以灸灼,作为一项保健措施,实验结果证明灸法确有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针与灸都是在经络穴位上施行的,有其共同之处,两者往往结合艾灸疗法使用。

但是必须指出,灸法有其自己的独到之处,不能以针代灸。

过去国内外有许多名医单用灸法治病。

我国和日本都有专门灸师,与针师并列。

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根据【黄帝内经。

灵柩】解释:“针是泄法,灸是补法”。

实证、病在表、泄热、阳亢等适宜用时针法泄和解表;而由实转虚、病在里、寒症、阴阳皆虚就不能用针法泄了,用药剂治疗,药剂所不达,就用艾灸的。

由于古文习惯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很容易产生误解。

灸法虽然略有烧灼皮肤之痛,但不像针刺那样深入肌肉而达体内,所以人们不甚畏惧而乐于接受,是很容易推广的一种治病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中脘和足三里穴位
艾灸疗法也不错,艾灸可对抗虚寒症,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的疗效。

其中中脘和足三里都是调理脾胃的要穴。

中脘,就在心窝处,是任脉与胃经交汇的枢纽,常言说“得胃气者生”,中脘就是调理胃气的要穴。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

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崇备至。

因此流传着“若想胃里按,三里常不干”说法。

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按摩或针灸足三里,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用艾灸不但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还能提高脾胃经络的温度,驱除寒气。

脾胃虚寒的原因,就是温度不够足,引起局部血管痉挛,供血不好,温灸足三里,就可以调整解决脾胃的气血供应。

同时还能将温热之气下传到脚,引血下行,温煦整个下肢,改善“冰脚丫子”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