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方案
民族团结模范评选方案

民族团结模范评选方案民族团结模范评选方案一、方案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民族团结成为了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为了弘扬民族团结的精神,树立优秀民族团结模范的典型,激励全国人民更好地维护和发展我国多民族共同团结、共同繁荣的大局,特制定本评选方案。
二、评选范围与条件本次评选的民族团结模范应符合以下条件:1. 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突出贡献;2. 具有良好的政治表现和社会声誉;3. 具备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4. 博爱、宽容、包容的人格魅力;5. 具有突出的实践创新和发展成果;6. 无违法违纪记录。
评选范围囊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民族自治州、县(市、区)。
三、评选程序与方法1. 评选程序(1)地方推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民族自治州、县(市、区)开展地方民族团结模范评选工作,推荐候选人。
(2)资格审查:评选机构对推荐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
(3)公示投票:通过媒体、网络等公示候选人名单,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4)资料评审:评选机构对候选人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评审。
(5)现场询问:评选机构对入围候选人进行现场提问和答辩。
(6)终评决策:评选机构根据候选人在各环节的表现,综合评定,确定最终的民族团结模范名单。
(7)颁发奖励:评选机构将评选结果向社会公布,并组织颁发相应的奖励。
2. 评选方法(1)推荐评选:各级政府、民间组织、团体和个人可以推荐优秀候选人。
(2)公示投票评选:候选人公示期内,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公示投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3)综合评定:评选机构根据候选人的政治表现、社会声誉、影响力、人格魅力、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四、奖励与激励办法1. 奖励措施:(1)颁发荣誉证书:对入选的民族团结模范颁发荣誉证书,以表彰其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谐方面的杰出贡献。
(2)发放奖金:对入选的民族团结模范给予适当的奖金,以激励和鼓励其继续为民族团结事业作出贡献。
民族团结表彰奖励方案

民族团结表彰奖励方案背景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在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促进民族团结一直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为了鼓励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各级政府与社会组织将举行一系列民族团结表彰奖励活动。
目的民族团结表彰奖励活动旨在表彰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各族群众文化和经济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
通过此活动,旨在激发各民族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和合作,推动全国各民族向着共同富裕、共同进步的目标迈进。
内容本次民族团结表彰奖励活动确定以下奖励形式:个人奖励1.卓越民族工作者奖:表彰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互鉴、宣传民族文化、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2.民族团结模范奖:表彰以实际行动倡导民族团结,为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3.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奖:表彰在普及和宣传民族团结知识,积极倡导各民族和谐共处,推动各民族群众交往、沟通、合作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4.少数民族建档立卡户脱贫攻坚模范奖:表彰在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建档立卡户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个人。
组织奖励1.民族团结进步集体奖:表彰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或组织;2.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奖:表彰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取得杰出成绩,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显著贡献的单位或组织。
流程本次民族团结表彰奖励活动的流程如下:1.各级民族团结表彰奖励委员会公告表彰奖励活动安排和程序;2.各级民族团结表彰奖励委员会收集、审核、评价、推荐候选人或单位;3.各级民族团结表彰奖励委员会公布获奖名单,并组织评奖活动。
时间本次民族团结表彰奖励活动拟于明年的国庆节和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各地根据当地少数民族习惯确定)举行。
结语民族团结表彰奖励活动是反映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促进各民族融合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效手段。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方案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方案一、背景介绍在我国的多民族大家庭中,民族团结进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为了进一步弘扬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激励广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推动我国多民族关系更加和谐稳定,特制定了该评选方案。
二、评选目的和意义1. 目的:通过评选优秀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树立榜样,引导广大民众自觉践行民族团结进步观念,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意义:评选出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表,为全社会树立了新的精神风貌,激励广大民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评选标准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 始终维护民族团结,不分民族、种族、宗教对待各族群众;3.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4. 积极参与民族交流与合作,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5. 在各自的领域内作出突出贡献,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四、评选程序1. 推荐阶段:各级党委、政府、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荐工作,公开向社会征集推荐对象。
2. 评审阶段:根据推荐对象的材料和真实表现,由评选委员会进行初步筛选,选出入围名单。
然后进行面试、实地考察等环节,最终评选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3. 公示阶段:公示评选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评选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
4. 表彰阶段:将评选出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进行集中宣传,为其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并组织表彰活动。
五、宣传与推广1. 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评选活动,鼓励民众踊跃参与推荐;2. 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上,定期播放、刊登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事迹和先进事迹;3. 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开设专题网站和社交账号,定期发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形象宣传片及文章;4. 在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地,设置展板、举办讲座等形式,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六、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评选工作责任部门和责任人;2. 制定详细的评选办法和细则,确保评选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3. 加强评选委员会的建设,确保评选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4. 加大宣传力度,确保评选工作的广泛性和透明性;5. 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培养和关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政策支持。
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方案

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方案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主线。
近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表彰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一步激发各族人民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积极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表彰对象本次表彰对象为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包括:1.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各族群众。
2.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各族干部。
3.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积极开展工作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
4.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涌现出的优秀事迹、典型经验和创新成果。
二、表彰条件1.集体表彰条件:(1)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2)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3)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充分发挥集体优势,为各族群众谋福祉,得到广泛认可。
2.个人表彰条件:(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各族群众服务,得到广泛认可。
(3)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能够激励更多人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三、表彰程序1.推荐申报:各级各部门根据表彰条件,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集体和个人。
2.审核评选:成立民族团结进步表彰评选委员会,对推荐对象进行审核评选。
3.公示公告:将评选出的表彰对象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4.表彰颁奖: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举行表彰大会,对获奖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颁奖。
四、表彰奖励1.对获得表彰的集体,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
2.对获得表彰的个人,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
3.对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对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五、组织实施1.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表彰工作顺利进行。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创建表彰管理办法

皇宫镇中心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创建表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促进创建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个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依据《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和《关于认真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塔地民创办(2011)01号、《关于成立乌苏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乌党办字[2012]35号及《乌苏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创建表彰活动实施方案》乌民创办[2012]0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建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不断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第三条创建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活动,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举措。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创建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活动的领导,要将创建表彰活动纳入当地社会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纳入当地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
各级宣传、统战部门要加强对创建表彰活动的指导和协调。
第四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是评选文明单位的前提条件,文明单位必须是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第五条创建表彰活动学校党支部书记张继林负责创建表彰日常工作。
创建表彰活动经费应当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是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中,为推动新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事业做出突出成绩,并能够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的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
民族团结表彰奖励方案

民族团结表彰奖励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中,形成了深厚的民族团结感情。
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族人民的和谐发展。
为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表彰奖励活动,推动民族团结建设,树立民族团结样板,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表彰奖励对象将表彰和奖励在民族团结建设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集体或组织。
这些人员或集体在民族团结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表现,为维护、促进和加强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表彰奖励类别1. 个人奖励个人奖励分为以下三个类别:•杰出贡献奖:表彰在维护、促进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
•入围奖:表彰在维护、促进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每年不超过5人。
•特别贡献奖:表彰在国家民族团结工作中做出特别贡献的个人。
每年不超过1人。
2. 集体奖励集体奖励分为以下两个类别:•杰出贡献奖:表彰在维护、促进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和群众组织等集体。
•入围奖:表彰在维护、促进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和群众组织等集体。
每年不超过5个。
四、表彰奖励条件1. 个人奖励条件•入选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具有有关方面颁发的相应证书或聘书。
•对个人的杰出贡献,须有较高层次的公认和肯定,且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提名者应当提供真实完整的提名材料,其中必须包括详尽的个人履历,被提名人的主要工作业绩,提名人及相关机构的联系方式等。
2. 集体奖励条件•被提名集体应以有关文件、证书或公开报道等形式获得过国家有关部门或受批准的权威机构颁发的有关表彰证书、荣誉称号或专项任务交办书等。
•提名者应当提供真实完整的提名材料,其中必须包括被提名集体的基本情况、突出贡献或成就、提名人及相关机构的联系方式等。
五、表彰奖励方式1. 个人奖励对个人杰出贡献奖和入围奖,分别给予荣誉证书和奖金,特别贡献奖奖金由中央财务进行财政拨款。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方案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方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方案背景民族团结是个人和群体之间互动和互相支持的文化现象。
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激发全社会竞相向上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目的通过该活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评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掘和树立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和榜样,推动人们建立更加团结和谐的社会风尚,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设中。
方案1.主题本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的主题为:团结进步,共创和谐。
2.领导机构本次评选表彰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委员会、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市少工委、市团委、市教科文卫体局等部门组成领导机构,具体负责人由各部门确定。
3.申报方式(1)公开申报。
各民族团体、爱国爱民团体、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公开申报。
(2)推荐申报。
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法院等组织可以通过内部推荐方式进行申报。
4.评选流程(1)接受申报期。
本次评选活动将于每年的11月1日开始接受申报,截止时间为次年的3月1日。
(2)初评。
领导机构初审所有申报材料,进行初步筛选,并形成初评候选人名单。
(3)公示。
公示初评的候选人名单,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
(4)终评。
领导机构成立专家评审组,对公示后的候选人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和投票,选出优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5)表彰。
在市民族团结日、国庆节等重大活动中,隆重表彰优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形式可以采用证书、奖杯、奖金等方式。
5.宣传推广(1)活动宣传。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多种渠道,积极宣传评选活动的宗旨、意义和亮点,增强公众参与评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公示公开。
及时公示评选活动流程、评选结果等信息,强化活动的公开透明度。
(3)各媒体报道。
特别是在评选结果揭晓后,加大对典型事迹和榜样作用的宣传报道力度。
民族团结评选工作方案

民族团结评选工作方案1. 总体目标本次评选旨在表彰在促进各民族交流和团结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加强全社会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民族团结工作中来。
2. 评选范围本次评选范围涵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包括个人和团体两个类别。
2.1 个人类别在促进各民族之间交流合作、增进民族了解、维护民族团结和谐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自愿报名参加的个人。
2.2 团体类别在促进各民族之间交流合作、增进民族了解、维护民族团结和谐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由相关部门推荐的团队或组织。
3. 评选方式通过宣传推介和评审表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选。
3.1 宣传推介评选委员会通过广泛宣传推介来征集候选人,将本次评选消息发布到主要媒体上,通过各种途径来征集符合条件的人员和团队。
3.2 评审表决评选委员会根据报名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进入终审,并将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团队进行公示。
最终在评审委员会会议上进行综合评议、匿名投票,并根据评委投票出现的结果确定获奖名单。
4. 奖项设置本次评选将设置个人和团体两类奖项,各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5. 奖项公示和颁发获奖名单将在评选结束后公布,评选工作结束后统一颁发奖项和证书。
6. 后续工作本次活动结束后,将组织开展相关宣传和报道,向社会介绍获奖人员和团队的先进事迹,促进全民族的参与民族团结工作,同时还将选取优秀获奖者,做好对其的宣传报道和推荐。
评选活动后续工作将由主管部门积极组织,确保评选取得长远成效。
7. 预算和资金来源评选工作预算将从主管部门的年度预算中拨出,具体资金使用情况请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
8. 安全和保密评选委员会要注意加强保密工作,妥善保管评选材料,保证评选结果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最大限度地降低评选工作的不安全因素。
9. 其他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主管部门所有。
结束语本次评选是一项为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发展而举办,同时也是一项超越时代和门类的善举。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制度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制度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制度是为了鼓励和表彰在民族团结、民族进步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集体,以及在民族融合、文化交流、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集体而制定的。
该制度通过对模范进行表彰宣传,既可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又可以凝聚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力量,创造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根据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制度,模范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全国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集体。
二、自治区、省、直辖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在自治区、省、直辖市内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集体。
三、县(市、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在县(市、区)内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集体。
表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个人、集体;
二、在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个人、集体;
三、在推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人、集体。
获得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的个人、集体将得到一定的荣誉、奖励和物质补助,同时也将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关注。
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方案内容

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方案内容活动背景每年的3月1日至4月4日,是我国的民族团结进步月。
此时期间,全国各地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表彰和弘扬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促进各民族间的友爱团结,加强民族团结意识,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活动目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方针政策,树立全国各族群众和我军官兵的民族团结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提高全国各族群众和我军官兵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觉醒程度,进一步促进各族群众和我军官兵间的友爱团结、协作共赢,特制定本方案。
活动内容开幕式1.活动时间:3月1日上午9点-9点半2.活动地点:市政府广场3.活动流程:•现场奏唱国歌•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市委书记致欢迎词•领导发表重要讲话•乐队奏唱合唱《团结就是力量》•开幕式结束民族文化展1.活动时间:3月5日-3月15日2.活动地点:市图书馆3.展览内容:•民族服饰、器具、工艺品等文物•民族文学、文化、音乐等书刊•民族风情、美食等图像资料4.展览形式:实物展览、图片展览、文物重现、模拟器具、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结合,内容生动、形式丰富,令人目不暇接。
文艺汇演1.活动时间:3月20日晚上7点-9点2.活动地点:市文化广场3.活动形式:•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学校师生、社区居民、市民自愿参与,表演节目内容有文艺、杂技、歌曲、舞蹈、戏曲、辩论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彰显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
•引进名家大咖,进行现场演出,节目内容涵盖歌曲、音乐、诗歌、朗诵、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以艺术的形式展现中华民族各地不同的文化风采。
交流会1.活动时间:3月25日下午2点-5点2.活动地点:市民服务中心3.活动内容:•各族群众和我军官兵代表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文化背景、民族精神、成长经历、家庭传统,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中央电视台《特别呈现》节目组组织现场录制交流会,擦亮各族群众和我军官兵的文化“名片”,为民族团结进步发声。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方案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方案一、背景与意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长期以来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相互交流、融合、共同发展。
民族团结与进步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树立先进典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本评选方案应运而生。
二、评选目的通过评选,旨在:(一)弘扬民族团结进步精神,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二)激励各族群众积极投身于各民族交流与合作中,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三)宣传和推广各民族优秀文化和优秀人物,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三、评选内容(一)评选对象:在各民族交流、合作、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具有显著成绩的个人、团体和单位。
(二)评选范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三)评选标准:评选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在促进各民族交流、合作、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取得显著成绩;2、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谐、推进民族地区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成绩;3、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增进民族文化认同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成绩。
(四)评选程序:1、组织相关专家和学者,成立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和推荐评选对象;2、公开征集评选对象的推荐材料,接受社会各界的推荐和举荐;3、评审委员会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入围名单;4、对入围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意见反馈;5、评审委员会进行终审,确定获奖名单,并对获奖对象进行公示。
(五)评选奖项:1、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奖;2、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团体奖;3、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奖。
四、评选时间每三年评选一次,评选周期为一年。
五、评选效果评选结果将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和推广,以提高社会各界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同时,评选结果也将成为各级政府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依据,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民族团结表彰奖励方案

民族团结表彰奖励方案背景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团结是促进国家统一、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基础。
加强民族团结表彰奖励工作,对于提高民族凝聚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本方案旨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公正的民族团结表彰奖励方案,不断推进和加强民族团结工作,凝聚各民族共识,促进各族群众的团结和谐。
方案奖励类别根据不同贡献和表现,分为以下四种奖励类别:1.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3.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4.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奖励标准根据不同奖励类别,制定不同的奖励标准。
1.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表现在贯彻国家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交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方面,先进性、示范性、先进性、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均得到较高评价;2.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在促进民族团结、支持民族事业、关心和帮助各族群众、分类斗争一系列方面表现突出,先进性、示范性、先进性、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均得到较高评价;3.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表现在贯彻地方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交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示范性;4.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在促进民族团结、支持民族事业、关心和帮助各族群众、分类斗争一系列方面表现突出,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示范性。
推荐和评选程序推荐程序1.推荐单位:应为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包括各级政府、政协、人大、政法机关、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宗教界、群众团体等;2.推荐方式:应以书面形式向民族事务部门提交推荐材料。
评选程序根据推荐单位推荐材料的情况,进行初次审核。
经审核后,交由评选委员会进行评审。
评审中心根据奖励标准和评选要求,依据群众意见和实际成绩,对推荐的对象进行综合评估,确定获奖对象。
颁奖典礼获奖对象在评选结果公告后,统一组织颁奖典礼。
民族团结模范科室、个人表彰方案

民族团结模范科室、个人表彰方案一、背景与目的。
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鼓励广大民族团结模范科室和个人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团结各族人民、促进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特制定本方案。
二、表彰范围和对象。
(一)表彰范围:对在促进各族人民团结、实现祖国统一、促进繁荣发展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有突出表现的民族团结模范科室和个人进行表彰。
(二)表彰对象:在民族团结事业中,为增进各族人民团结、实现祖国统一、促进繁荣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室、个人,包括各单位、部门、企事业单位、军队、民间团体等。
三、表彰条件。
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团体和个人进行表彰:(一)政治素质高,坚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三大主旋律;(二)认真履行职责,善于团结协调,不断提高科学决策和执行能力;(三)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探索发展道路,推动本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
四、表彰标准和形式。
(一)表彰标准:1、团队类:在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各族人民团结、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卓越的先进表现,所取得的成绩明显,具有示范效应,被评为本地区各级党政机关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等单位予以嘉奖的。
2、个人类:干练机智,努力工作,能在工作中体现团结、协作、创新等精神,并达到显著的成效,被评为本地区各级单位和各级党政机关予以表彰的。
(二)表彰形式:1、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2、组织表彰大会和表彰晚会,进行庆祝活动。
五、表彰程序和方式。
(一)表彰程序:1、科室、个人自荐、推荐或上报。
2、经区级组织部门初审,准予申报的送交本级组织部门综合评定。
3、经本级组织部门综合评定后,逐级提交上级组织部门审批。
4、上级组织部门审批后公布表彰名单,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二)表彰方式:1、严格按程序报送。
2、依据事实,审慎评定,力求公正公平公开。
3、遵循正确处理群众关系和团队贡献与个人贡献的原则。
4、组织举办庆祝活动,进一步激励广大群众,推动民族团结事业不断发展。
社区开展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方案

社区开展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民族团结工作,充分展示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果,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热情,根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相关要求,我们社区决定开展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弘扬民族团结精神,传播正能量,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2. 表彰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
3. 激发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热情。
三、活动时间2023 年 3 月至 2023 年 4 月四、活动对象活动面向我社区全体居民,包括各民族同胞。
五、评选标准1. 拥护党的民族政策,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积极践行“五个认同”。
2. 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关心各民族同胞,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3.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积极传播正能量,为社区民族团结作出突出贡献。
4.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形象。
六、评选程序1. 宣传发动(3 月初):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评选活动通知,广泛宣传评选标准和意义,引导居民积极参与。
2. 推荐候选人(3 月中旬):社区居民可以向社区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推荐候选人,也可以自荐。
推荐材料需包括候选人的基本信息、先进事迹等,并加盖公章。
3. 初步筛选(3 月底):社区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候选人名单。
4. 公示投票(4 月初):将候选人名单和先进事迹在社区公告栏和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接受居民投票。
每个居民限投一次,投票截止时间为 4 月 10 日。
5. 评选揭晓(4 月底):根据投票结果,社区民族团结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名单,并进行表彰。
七、表彰奖励1. 评选出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将在社区范围内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2. 获奖个人将纳入社区民族团结优秀人才库,优先推荐参加相关培训和活动。
3. 社区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告栏等渠道宣传表彰对象的先进事迹,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
2024年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方案

2024年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方案____年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和进步的认识和意识。
2. 提高学生的民族团结能力和进步动力。
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活动主题:民族团结,迈向进步活动时间:____年X月活动地点:XX小学活动内容:一、开幕式(500字)1. 开场舞《同心协力》。
2. 校领导致辞。
3. 演唱国歌。
4. 小学生代表发言。
5. 揭幕仪式。
6. 开展民族宣传展览。
二、民族文化摄影大赛(800字)1. 摄影师授课:邀请专业摄影师来校,为学生们进行摄影技巧授课。
2. 摄影比赛:根据主题“民族团结,迈向进步”,组织学生们参加摄影比赛,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技术。
3. 评选和展览:邀请专业人士组成评委团,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组织展览活动,向全校师生展示民族文化的多彩与魅力。
三、民族传统艺术展演(____字)1. 歌舞表演:学生们编排并表演民族歌曲和舞蹈,展现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
2. 乐器演奏:学生们演奏传统乐器,展示民族音乐的风采与魅力。
3. 传统手工艺展示:学生们展示自己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等,展现民族传统技艺与创造力。
四、民族团结知识竞赛(____字)1. 竞赛形式:采取团体对抗的形式,每个班级组成一支代表队,通过问答形式进行竞赛。
2. 竞赛内容:包括民族团结历史、民族文化知识、民族风俗等方面的问题。
3. 竞赛奖励:设立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状和奖品给获胜的班级和个人。
五、民族风情美食节(800字)1. 美食展示:每个班级展示一个民族的特色美食,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并现场展示和品尝。
2. 美食比赛:评选出最具特色和创意的美食,并颁发奖项。
3. 民族文化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讲解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和传统食品制作方法。
六、民族传统游戏体验(____字)1. 传统游戏展示:学生们展示和介绍传统游戏,如踢毽子、跳绳等,让其他学生体验和参与其中。
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方案

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方案为了促进我校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先进科室、班级和个人的示范作用,营造和谐团结的校园氛围,___决定评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班级和个人。
以下是相关评选事宜的安排:一、评选条件1.模范班级评选条件:为了评选出优秀的模范班级,班级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巩固和发展我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此外,班级风气应该正面,注重文明礼貌,凝聚力强。
班级需要紧密围绕学校的重点工作,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成绩突出。
班级内不应发生较大的影响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事件,各民族师生之间应和睦相处,关系融洽。
班级应根据学校安排,结合实际,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及实践活动。
班级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有益于民族团结的各项活动。
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不断创新民族团结教育载体,丰富创建内容,注重挖掘选树典型,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常态化。
2.民族团结模范个人评选条件:为了评选出优秀的民族团结模范个人,个人需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个人需要认真研究和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处理好不同民族间同事、同学的关系,积极协调解决在工作、研究、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中有较为突出的具体事例。
个人需要发挥骨干带头作用,自觉践行“新疆精神”,坚持原则,勇于担当,公道正派,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敢于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言论和行为作坚决斗争。
在日常研究和生活中,个人需要起到先进带头作用。
在援弱救助、扶贫济困、抢险救灾、处置突发事件等现实重大活动中能够发扬各民族团结、互助、友爱精神,工作、研究积极,表现特别突出的。
个人需要积极参与有益于民族团结的各项活动,在同事、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
民族团结评选工作方案

民族团结评选工作方案一、背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共同发展,而保证民族团结就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了解,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合作,需要开展一系列有益的民族团结活动。
在民族团结活动中,评选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可以通过评选来表彰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家庭、社区、团队等,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加强各族群众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因此,开展一次民族团结评选活动对于提高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增强民族团结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评选目标本次评选旨在表彰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家庭、社区、团队等,激发全社会爱国爱民、团结互助、勇于奋斗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民族团结的典范。
三、评选条件1. 个人评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品行端正,言行一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获得过省市及以上的民族团结模范、优秀人物等荣誉,或得到过相关领导或专家的好评。
2. 家庭评选•家庭成员团结和睦,感情融洽,共同努力,和睦相处,无家庭暴力等不良行为;•在宣传民族团结、维护家庭和谐等方面,家庭成员具有突出的表现,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曾经获得过省市及以上的全国文明家庭、优秀家庭等荣誉,或得到过相关领导或专家的好评。
3. 社区评选•社区内各族群众团结和谐,相互尊重、理解、支持,共同创建和谐社区;•在维护民族团结、推动社区和谐方面,具有突出的贡献和表现,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曾经获得过省市及以上优秀社区、和谐社区等荣誉,或得到过相关领导或专家的好评。
4. 团队评选•组织内各族群众团结协作,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重要任务;•在维护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和谐方面,团队具有显著的成绩和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曾经获得过省市及以上优秀团队、先进集体等荣誉,或得到过相关领导或专家的好评。
民族团结模范评选方案

民族团结模范评选方案一、总体要求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为了宣传和弘扬民族团结模范的典型事迹,激发广大群众的民族团结意识和自豪感,特制定本方案,开展民族团结模范评选活动。
活动以表彰为准,以宣传为导向,通过广泛征集、严格筛选、公平公正的方式,选出一批优秀的民族团结模范,以激励、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维护国家的民族团结。
二、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及专家组成。
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成员不少于5人,选人应具备丰富的民族团结工作经验和道德操守。
2. 评选专家组:负责选定参评人员,并根据参评人员的材料、调查报告和公众评议等材料,制定初步评选结果。
专家组要公正、客观、明察秋毫,成员不少于7人,成员从学术界、文化界、社会团体等有关领域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员中择优选聘。
3. 评委会:成员由领导小组根据活动需要组成,评选专家组根据初选结果将入围名单交给评委会,评委会对入围名单进行再次评审,最后确定获奖名单。
评委会由一位著名的民族团结工作者担任主席,各相关部门和团体的领导及专家组成。
三、评选范围和条件1. 评选范围:本次评选的对象为具有显著贡献和突出事迹的民族团结模范个人或集体,包括广大党员干部、各条战线的先进群体、社会公民等。
2. 评选条件:(1)爱国爱教,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和宪法、法律;(2)积极参与和推动和谐民族关系的各项工作,为民族团结作出重要贡献;(3)表现出崇尚中华文化,尊重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4)具备较高的道德和道义水准,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和影响他人;(5)近十年内无不良行为和重大事故,无违纪违法记录。
四、评选程序1. 活动宣传:利用公众媒体、互联网等形式广泛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征集民族团结模范事迹,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2. 征集材料:公开征集活动参评人员的相关材料,包括个人简介、事迹介绍、推荐信等,同时提供适当的具体案例或实证材料以证明参评人员的表现和贡献。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方案(一)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方案(一)方案名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前言近年来,我国民族团结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各族人民心手相连,共同创造了繁荣和谐的社会生活。
为表彰和宣传民族团结进步事迹和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身作则、追赶超越,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这一活动,旨在:1.大力宣传我国多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事例和先进人物,形成尊重先进、崇尚进步的社会氛围;2.激励各族干部群众追赶超越、立足本职工作、积极作为;3.推动各族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活动内容活动将分设“个人”和“集体”两个类别,分别评选和表彰优秀个人和集体。
个人个人类别将评选和表彰以下人员:1.在各民族交往中,表现出良好的民族团结精神,建立和谐共处的典型人物;2.在消除民族矛盾斗争中,体现出团结进步的优秀人士;3.在民族工作中,积极推动各族交流交往、开展交流合作的杰出人才;4.在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事业等领域中,突出表现、产生显著影响的优秀人才等。
集体集体类别将评选和表彰以下集体:1.在各民族交往中,建立和谐共处模范单位;2.在民族工作中,推动各民族交流交往、开展交流合作的单位;3.在消除民族矛盾斗争中,体现团结进步的优秀单位;4.在服务社会、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产生显著影响、突出表现的单位。
活动安排时间活动内容备注第一阶段各地选送推荐由各级评选机构组织第二阶段资格审核市、县(区)筛选第三阶段现场考察最高级评选机构组织第四阶段表彰各级组织实施总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对于促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推动各族干部群众积极进取、显著表现,提升全民族的共同意识和荣誉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与人员和分工为确保活动顺利实施,参与该活动的人员和分工如下:•评选组织委员会:负责该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包括活动方案的制定、推广、宣传、现场考察和表彰等事宜;•各级评选机构:负责各地区的候选人选、资格审核和现场考察等相关工作;•专家评审组:由公认的学者、专家、文艺工作者、体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以及部分社会名人组成,对各级评选推荐的候选人和集体进行评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班级、模范个人评选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科室、先进班级、先进个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
学校决定表彰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班级、模范个人,现将相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评选条件
(一)模范班级评选条件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不断巩固和发展我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班级风气正,讲文明,讲礼貌,凝聚力强。
2.能够紧紧围绕校学校近两年的重点工作,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成绩突出。
班级内没有发生影响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较大事件,各民族师生和睦相处,关系融洽。
3.能够根据学校安排,结合实际,坚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及实践活动。
加强民族宗教政策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安排、有部署、有落实。
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有益于民族团结的各项活动。
5.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不断创新民族团结教育载体,丰富创建内容,注重挖掘选树典型,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常态化。
(二)民族团结模范个人评选条件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2.认真学习和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能够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带头处理好不同民族间同事、同学的关系,积极协调解决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中有较为突出的具
体事例。
3.能发挥骨干带头作用,自觉践行“新疆精神”,坚持原则,勇于担当,公道正派,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敢于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言论和行为作坚决斗争。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起到先进带头作用。
4.在援弱救助、扶贫济困、抢险救灾、处置突发事件等现实重大活动中能够发扬各民族团结、互助、友爱精神,工作、学习积极,表现特别突出的。
5.积极参与有益于民族团结的各项活动,在同事、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
二、评选范围及比例
(一)评选范围
模范班级: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表现突出的班级。
模范个人: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表现突出的教职工、学生。
(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班级、模范个人评选推荐比例
模范班级:各专业部评选一个班级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班级。
先进个人:各专业部评选三人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三、评选方法及程序
评选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班级和模范个人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好中选优、综合平衡、公示命名的方法。
先进班级:由各专业部填写申报表报校团委、政教处,由校团委、政教处推荐报校党支部研究决定;
先进个人:教职员工由所在专业部推荐报校党支部研究决定;学生由所在班级报校团委,由校团委、政教处推荐报校党支部研究决定。
择时表彰。
四、评选活动相关要求
1.高度重视,确保评选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
各专业部、各班级要高度重视此次评选推荐工作,要全面总结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经验、做法,认真按照通知要求,组织做好本专业、本班级的推荐工作,在2015 日前上报名单及申报表。
2.大力宣传,注重实效。
这次评选表彰既是一次树立典型,宣传先进事迹的
活动,又是一次对学校广大师生员工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各专业部、班级要认真对待、保证质量、做好动员宣传和评选工作,使评选活动在推动和促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中取得实效。
奈曼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