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
简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简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广大人民共同拥护的、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念体系。
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认识和行动指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追求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的提升,注重人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同富裕是一个重要目标,通过确保每个人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发展机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如何培养全体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大家珍爱和维护祖国利益,增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它强调家国情怀,并鼓励人们为实现中国梦、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
它鼓励人们以集体利益为导向,摒弃自私自利、虚荣浮华的个人主义,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尊重个人权利,鼓励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个人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在于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强调社会公正和公平,追求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它提出了一种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凝聚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心声,也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准则和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实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强调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道义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施也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宣传来推动,激发全体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建设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内涵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内涵解读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
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
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
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
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价值体系。
它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先进文化成果,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本文将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理念和精神追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这些价值观代表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全体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道德行为的基石。
富强是国家繁荣、人民富裕的基础,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参与治理的重要保障,文明是国家和人民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和谐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和谐与稳定,自由是人民个人自由发展和社会自由进步的重要条件,平等是人民享有平等生活权益的基本保障,公正是社会中各种利益关系公正合理的基本要求,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爱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爱国情感和国家意识,敬业是人民对工作的热爱和职业道德追求,诚信是人民基本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风尚,友善是人民和睦相处、和谐相处、友好相处的美好境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
在经济建设中的实践上,富强和民主价值观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和巨大增长,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了国民经济整体实力。
在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上,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的价值观深入人心,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中国文化在国土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取得了国际上的认可和影响力。
在政治建设中的实践上,民主、法治、公正的价值观指导下,我国政治体制日益完善,人民参与政治议程的权益得到保障,国家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得到有效提高。
在社会建设中的实践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的倡导下,人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社会公德,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体人民提供精神支持和文化引领的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2个方面构成。
其中,每一项价值观都体现了国家的基本利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人类的理性利益。
首先,富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
富强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统一,在国家、民族和人民共同奋斗的过程中,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人民的努力和奋斗,富强为这一切提供了核心支持。
其次,民主体现了人民在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对整个社会体制的根本要求。
人民专政为中国的民主和自由提供了保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再次,文明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水平,是新时代走出去和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文化底气。
文明是国家和人民固本之策,是人类社会持久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
此外,和谐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和谐是国家、社会、个人的互动与协调,是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自由体现了人民民主和人权的本质要素,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新之一。
自由是人的尊严、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前进的基本保障之一,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
平等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
平等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现代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信息时代,平等更是人权保障和发展基本底线。
公正体现了社会合理和公正。
公正是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公正正义的普及实践,是社会公信力的关键因素。
法治体现了社会现代化和全面法治。
法治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基本保障。
爱国体现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复兴。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
敬业体现了国家和个人的责任担当。
敬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体系,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强调国家要达到富强的经济实力,民族
要有尊严和荣誉感,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主张个人的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
等和公正,依法行政。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鼓励个人热爱自己的国家,尽忠职守,
诚实守信,友善待人。
4.人民至上,价值引领:强调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以人民
利益为中心,指引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科学民主文化协作:鼓励科学精神,推动民主决策,提倡文
化创新和交流合作。
6.平等公正,法治公平:强调社会的平等和公正,依法治国,
实现法治公平。
7.诚信友善,团结奋斗:提倡诚信待人,友善相处,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这些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旨在指导人民积极向上的行为和思想,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理论体系。
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的精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和意义进行解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富强是国家富强、人民富强;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文明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自由是个人自由、社会自由;平等是人民平等、法律平等、机会平等;公正是社会公正、公正法治;法治是全社会都要遵守的法律规范;爱国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敬业是爱岗敬业、追求卓越;诚信是诚实守信、信守法律道德原则;友善是互帮互助、和睦相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1. 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追求。
2. 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形成了符合时代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3. 面向全体人民,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人民利益,积极倡导全社会共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强的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4. 可塑性强,适应性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可以不断丰富和完善。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 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涵,引领着我们走向先进文化的道路,提升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和灵魂之一,是全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本文将从基本内涵以及重大意义两个方面来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系列的价值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体现。
其中包含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理念和优良传统,也融合了西方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主义纳入其中,提倡广大人民爱国家、爱民族,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集体主义、社会责任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倡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追求共同利益。
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强调社会公正,每个人应该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作出贡献。
(三)个人自由、民主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注重集体利益,也注重个人自由,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此外,法治意识和民主意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实现良性社会运行的保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动基本国策的顺利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新发展的基础。
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对于推进民族复兴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水平中国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长期以来却鲜有较大的影响力,难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身的价值。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水平,增强国家的国际话语权,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目标,而民族团结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拓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社会发展和个人行为的价值准则。
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并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拓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拓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些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
首先,富强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目标,富强要求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次,民主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权利。
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要求,要求人民享有平等的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权利。
再次,文明体现了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素质。
文明要求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注重礼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和谐体现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和社会发展的协调。
和谐要求人们尊重多样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
自由体现了人民的自主权利和个人发展空间。
自由要求人们享有言论、信仰、出行等方面的自由,同时也要求人们在自由中承担责任。
平等体现了人民的平等权利和机会。
平等要求人们不分种族、性别、地域、身份等,享有平等待遇和平等机会。
公正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公正要求人们遵守法律,公正地分配社会资源,实现公正的社会秩序。
法治体现了国家的法治精神和法制建设。
法治要求人们依法行事,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公正。
爱国体现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爱国要求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敬业体现了人们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
敬业要求人们勤奋工作,为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做出贡献。
诚信体现了人们的诚实守信和信用意识。
诚信要求人们遵守承诺,维护社会公信力和个人信誉。
友善体现了人们的友爱和互助精神。
友善要求人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详细讲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统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基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共同追求和基本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等多个方面的核心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基本内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价值追求,爱好和平,坚持改革创新,提倡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了以下九个方面: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精神和价值观、民主法治精神和价值观、自由平等精神和价值观、公平正义精神和价值观、诚信友善精神和价值观、力行实践精神和价值观、创新创造精神和价值观。
1.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展现在以下两个方面:2.1.1. 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全社会的共识,推动社会发展稳定,并使社会更加和谐。
2.1.2.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增强中国人民的共同认同感,培养全社会的责任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2.1. 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和规范社会文化发展,使其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推动社会向更加先进、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代表着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基本价值理念,它是被全国人民普遍认
同和遵循的社会共同价值体系,是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和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其中“富强”是国家的根本,就是要
把国家建设得富强强大、繁荣宁静;“民主”则是社会的需要,就是
要让人民在政治上有权力,在经济上有机会,在文化上有舞台;“文明”是精神的追求,就是弘扬传统美德、发展良好风尚、创造出人间
美景;“和谐”是社会的魅力,就是让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让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
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其中“自由”是个人的权利,就是要
让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平等”是个人的尊严,就是要
让每个人都受到平等的对待;“公正”是社会的正义,就是要保障每
个人的合法权益;“法治”是国家的法律,就是在法治下建设法治社会。
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其中“爱国”是爱国主义的核心要素,就是要让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敬业”是职业道德的体现,就
是要让每个人都尊重职业素养;“诚信”是道德要求的重要内容,就
是要让每个人都守信用、言行一致;“友善”是人际关系的基本素养,就是要让每个人都待人友善、助人为乐。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当代中国人民的集体认知和精神追求的总和,代表着文化传承
和凝聚力,经历了历史的检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根源。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被确立为中国的国家根本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个方面,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方面。
这些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和共同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发展的基本目标,富强是指国家要经济繁荣,民主是指国家要建立民主的政治体制,文明是指国家要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自由是指人们有思想、言论、新闻等自由表达和选择的权利,平等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公正是指社会的分配和规则是公正的,法治是指国家有法律法规,人们按照法律行事。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国是指热爱自己的国家,敬业是指艰苦奋斗、恪尽职守,诚信是指讲信用、守承诺,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它是中国的国家根本价值观,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核心价值观将引领中国人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12个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增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具有国际影响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渴望,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价值观。
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
它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共同认同、坚守和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并强调了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下面将介绍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一、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以下12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是指国家的繁荣富强,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民主是指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以及民主法治的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文明是指推崇文明的品质和行为,倡导社会文明进步和道德观念的提升。
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追求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自由是指人民享有的自由权利、自由选择和个人价值的平等实现。
平等是指人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权保障。
公正是指社会的公正分配和公正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追求社会公正和正义法治是指依法治国的原则,强调法律的权威和规范性,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爱国是指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敬业是指努力工作,追求事业发展,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讲究信义道德,提倡公正透明的社会风尚。
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和互助合作,弘扬友善的态度和行为。
二、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倡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价值指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激励人民群众坚定信念、增强凝聚力,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其次,它有利于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可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秩序的建构,减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与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与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引导全体人民有效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价值观。
它包含了繁荣发展、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四个方面。
一、繁荣发展:繁荣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任务。
这一理念强调全面发展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2023年,我们要通过推进创新驱动的发展、加快绿色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同时,我们还应坚持共同富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更好地惠及所有人民。
二、民主文明:民主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
在2023年,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法治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确保各项事务依法决策、依法行事。
同时,我们要促进全民参与、人人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和谐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社会公平和谐。
2023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全面覆盖,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我们还要注重社会关系的协调和谐,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型的和谐关系。
四、自由平等: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在2023年,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保障和发展人民的自由权益,提高法治意识,打造法治社会。
我们还应加强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和就业机会的平等,推动社会公平的进一步实现。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指导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基础。
在2023年,我们要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深入推进,从而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同时,我们也要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为全球和平与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和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这些价值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哪些内涵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解析。
一、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爱国主义意味着热爱自己的祖国,维护国家利益,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青年人,我们要增强爱国意识,将爱国之情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为国家的发展进步献出一份力量。
二、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精神包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重。
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
我们青年人应该弘扬民族精神,自觉维护、强化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社会公正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会公正意味着公平、正义、平等、诚信、宽容、互助、共享。
它寓意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
我们青年人应该弘扬社会公正价值观,关注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积极投身于维护社会公正和促进社会和谐中。
四、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敬业精神意味着认真、负责、敬业、精益求精,对工作充满热爱和激情。
青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不为物质眼前利益所困,努力培养厚积薄发的定力和毅力,在各自人生道路上发掘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五、诚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之一。
诚信意味着正直、正义、诚实、信用、守承诺,是人际交往和社会信任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诚信是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行为规范。
我们青年人要弘扬诚信价值观,树立诚信意识,追求真实和透明,用行动维护诚信社会的正常运转。
六、文明素养文明素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明素养意味着礼仪、道德、文化、规矩等方面的素质与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2023年,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心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体系,它包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一、爱国主义作为核心价值观中的首要内容,爱国主义指的是对祖国Motherland的热爱、热忱和忠诚。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不论是在传统文化方面还是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都应该保持对祖国的热爱和祖国的忠诚,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将国家利益放在自己的个人利益之前。
二、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指以集体或国家利益为重,注重团结、协作、互助和奉献精神以达到最大化利益的社会价值观。
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不能仅仅注重个人或单一公司的利益,而需要加强合作、共建共享。
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指与社会主义体制和价值观表达的思想和道德相关的理念,包括了关注民生、尊重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弘扬社会正能量等内容,也即传统的中华文化思想方式。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部分主要涉及传统文化亮点,推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重燃益于中华民族传统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理念,具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普遍的人文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民族声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引导和规范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也是一种伦理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价值共识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落实得好,才有效维护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政治引导作用,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心。
而对它的僵化或模糊,又会引起一些理论和价值混乱的尝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中国的价值导向,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特点,是新时代中国特殊情况下信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精神力量和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价值指引和价值追求。
它包含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多样,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作用。
下面将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方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是指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民主是指人民群众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文明是指社会风气的优良和人们的精神文明素质的提高,和谐是指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和谐相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个方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是指人民群众的言论、出版、宗教信仰等权利,平等是指人民群众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公正是指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法治是指国家权力的行使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个方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是指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忠诚精神,敬业是指对工作和职业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诚信是指守信用、讲信誉的品质,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互助友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仅包含了对个人的道德要求,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价值指引和行为准则,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证。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今天的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为指引,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体行动,将其融入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实践中去,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作为新时代各项工作的基础和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塑造社会道德风尚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引领国民行为的重要准则。
但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
一、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理论体系中所汲取的精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发展、民主法治、诚信友善为核心内容,凝聚了全社会智慧和共同理念,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标志。
二、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
它是爱国精神的升华,也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观念之一。
从古至今,我们祖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斗着,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英勇牺牲。
爱国主义是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三、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二个内容。
它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蕴含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强调人的社会性和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集体主义表现为对组织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忠诚和奉献精神,是社会道德和行为的重要准则。
四、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强调合作、公平、公正、公开等价值观念。
中国人民通过无数的实践,验证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今天,社会主义文明已成为全球文明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推动人类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
它强调以创新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人为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做出不懈努力。
科学发展是跟随国家进步的要求而提高,是民族进步的要求与目标。
六、民主法治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
它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之一,既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条件,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文化体系也在逐步塑造和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纲领,是全国人民的信仰和凝聚力源泉。
本文将从内涵和意义两个方面,详细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是指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命运、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的思想和行动。
具体来说,爱国主义包含了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行为两个方面。
爱国主义精神是指具有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心的思想品质。
它要求我们秉持民族情感,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承担个人责任,勇于奉献,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作出贡献。
爱国主义行为是指按照法律和公共道德规范,积极支持国家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实际的贡献。
这些行为包括爱护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序良俗、支持教育事业、参与扶贫帮困等。
(二)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认为个体的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动。
具体来说,集体主义包含了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行为两个方面。
集体主义精神是指尊重集体、关心集体、为集体荣誉而奋斗等思想品质。
它要求我们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坚持共赢共担,尊重群体意识,倡导合作与包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形成集体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
集体主义行为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集体利益和集体形象,为集体荣誉和利益作出实际的贡献。
这些行为包括协助集体完成任务、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支持公益事业以及尊重自身权益的同时尊重他人权益等。
(三)社会公正社会公正是指归属于社会道德与法律范畴的概念,即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公正规范和价值标准,是指实现社会公平、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和行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指导全社会道德建设的指南和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思想道德、政治文化和社会行为。
以下将对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思想道德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崇尚劳动、崇尚知识、崇尚科学、崇尚创新、崇尚真理、崇尚坚毅等思想道德素质。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崇尚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勤劳、诚实守信、友爱、敬业和责任感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初心不改、勤劳致富、自立自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和国家化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等方面。
二、政治文化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政治文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其中最主要的是推崇民主、法治、平等、公正等理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和方针,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团结,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全社会文明进步等。
三、社会行为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行为方面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全新解释。
首先,这方面强调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等高质量道德标准,坚持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自治他人和乐于助人等原则。
此外,它还加强了社会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自觉性和个体价值的提升,关注社会透明度和信息公开等方面。
这些方面是社会进步之根,也是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基本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不仅引领了我们进步的思想,也是贯彻落实祖国的发展战略和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有力保障。
希望全社会公民能够自觉遵循并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美好和谐的新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意义2023年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基本国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更是我们国家建设、决策管理、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工作的指导原则。
而在未来的2023年,更应该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使其真正落到实处。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一道理念,它们相互依存,互相补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
富强不仅指经济的发展,也包含国家政治、文化的强大。
民主是指国家治理的民主化,包括公民的参与和制约。
文明是指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涵盖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
和谐是指社会各个方面都要相互协调、相互适应,是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
第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二道理念,它们是人权的基本要求。
自由是指人民享有自由表达、自由思想、自由媒体等方面的权利。
平等是指人人平等,不论贫富、优劣,都应有平等机会。
公正是指社会公平正义,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公正的待遇。
法治是指国家依法治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三道理念,它们是建设人民之间的关系,并且是构建社会文明的基石。
爱国是指热爱和忠诚祖国。
敬业是指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诚信是指讲信义,不欺骗,守信用。
友善是指建立互信、互助、互惠、互爱的社会关系,创造和谐社会。
接下来,我们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在于,它弘扬了人类作为社会个体应有的价值观念,为我们的社会建设、发展和治理提供了指导和规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们国家的领导力、管理力和执行力,促进各方面工作的协调发展,推进社会文明进步。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将增强我们国家的领导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读洪晓楠,何美子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及最高抽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词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不仅简明扼要、简约朴实、简洁通俗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表达,而且更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构建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兼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价值,又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价值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先进价值理念,从而彰显了科学理论的与时俱进与包容性,也更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主要是从社会理想、社会目标的层面上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凝聚共识、鼓舞人心、团结奋进的价值理想,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秩序的层面上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引领现代文明走向人类共同价值准则和理想社会的目标,更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柱;伟大的理想与目标需要13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国人辛勤奋斗才能实现。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行为规范的层面上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价值原则,也是实现共同理想和追求的价值基础,在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基础地位。
由此可见,由此可见,这12个词的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美好愿景与共同诉求,从而也必然最大限度地凝聚当代中国继续前行的思想共识和行为力量。
一、国家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重申了这一科学论断,并且十八大报告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和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之后第五次强调“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国家层面来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有机联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领域,印证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方向,同时兼顾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实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的有机统一。
其中“富强”、“文明”与“和谐”尤其具有中国自身民族特色,“民主”虽然源自于西方,但作为现代社会共有的价值追求,中国在实践中又赋予其民族特色的实质与内涵,也正充分“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综合创新”集大成于一体的科学精神。
(一)富强富强乃富裕、强盛之意,即民富国强(非民富而国强,也非国强而民富,而是并列结构,无先后和直接的因果必然关系)。
富强蕴含有两重指向,其一,民富的层面,即强调追求人民群众生活的共同富裕;其二,国强的层面,即强调把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目标。
富强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追求的价值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诉求,实践上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富强之路。
富强是历朝历代的治国目标,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寻找国家独立富强、人民富裕幸福的现代化之路的奋斗史,直到今天在党中央所强调的“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总体布局中,富强更是排在第一位。
总的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的复兴、富强之路。
富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定性。
社会主义的富强是生产力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统一,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关键所在。
“富裕”首先强调了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提高效率的根本任务,而“共同”则昭示了公正、平等的价值追寻。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一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程度“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
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基础,同时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为共同富裕提供了保障。
(二)民主“民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文,由“人民”和“权力”两词合成,意为“人民的政权”。
“民主”是政权的一种构成形式,从民主发展演变的历史来看,大致可划分为:古典民主→精英民主→多元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
民主的基本含义是保障人的基本权利,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以多数人和劳动者的民主代替少数人和剥削者的民主(即资本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传统的国家,是“五·四”运动举起了民主、科学的两大旗帜,使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和民主制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至今,经历了探索创立、曲折前进、严重挫折、恢复创新、继承发展、丰富完善六个阶段,逐步建立并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主要体现为:一条道路、一个统一及五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一条道路”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个统一”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的“五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优于资本主义“三权分立”的最集中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文明“文明”在中国最早出自《周易》,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文明”一词在西方来源于古希腊,指称“城邦”,其与“野蛮”相对立,是一种社会进步的状态,西方一度把生产方式先进,知识丰富理解为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是与思想保守、精神上愚昧、文化上落后相对的思想进步、精神进化、文化先进的状态,包含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等,表征的是人类在物质生产、政治实践、精神道德、开发利用自然等方面的进步状态,由此可见文明表征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化过程。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时至今日,文明仍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上,我国经历了从强调“二大文明”到“三大文明”、再到“四大文明”、“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践和认识过程。
20世纪80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致力于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包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邓小平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明确写入了党的十二大报告;党的十六大报告加入了“政治文明”(包括政治观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了中国特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者相协调、相促进的长足进步;党的十七大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与之对应的即是“四个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特指狭义的社会文明,包括社会主体文明、社会关系文明、社会观念文明、社会制度文明、社会行为文明)共同发展,同时十七大也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生态制度)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态度。
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实践到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水平。
(四)和谐“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也是人和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理想。
孔子倡导“和为贵”,墨子呼吁“兼相爱”,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马克思曾充分肯定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倡社会和谐”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强调“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由此可见,“和谐”综合了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也折射出当代价值特征,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和谐”简言之就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包括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与自然的和谐,亦可将四者归类为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两层要义,以此为基点才能构建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和谐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
从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到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再到江泽民提出“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从十六大开始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将“社会建设”作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与认识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再次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其作了全面部署,也说明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性。
和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
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依存(或称膜拜)、开发、掠夺到期待和谐四种转换。
人作为一种生命体,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当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类的理性必然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和谐相处的境界。
人类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宰”或者“征服者”,而只能与自然做“朋友”,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应在其承载能力之内。
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不可偏废的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所积极倡导的“美丽中国”要义更在于此。
二、社会层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更多地倾向于制度价值)导向上的规定从社会层面来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不渝地追寻着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断推进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落脚点就在于为人民服务,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崇高理念,最终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自由“自由”一词最早出现在拉丁文中,意指不受限制,可以自由活动。
“自由”也一直为马克思主义者所追寻,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奴役、异化等不自由现象的反抗,它本身就是追求自由的事业,共产主义即是“自由人的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