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要求一、课程教学的目的本课程是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后的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机械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

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达到:①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知识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②学习和掌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一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对学生在计算、绘图、运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规范等)以及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训练;④可熟悉计算机和流行CAD 软件的使用操作,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的训练。

为后继机械设备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设备设计、复杂的机械设计以及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教学的基本要求1. 能从机器功能要求出发,制订或分析设计方案,合理地选择电动机、传动机构和零件。

2. 能按机器的工作状况分析和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合理选择零件材料,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和确定零件主要参数及尺寸。

3. 能考虑制造工艺、安装与调整、使用与维护、经济性和安全性等问题,对机器和零件进行结构设计。

4. 绘图表达设计结果,图样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尺寸及公差标注完整、正确,技术要求合理、全面。

5. 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和使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装配图、零件图的方法。

三、相关教学环节安排1.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为主。

2.学生采用计算机绘图。

四、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共3周。

主要内容:(一)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二)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三)传动零件(齿轮或蜗杆传动、带传动等)的设计(四)轴的设计(五)轴承及其组合件的选择及校核(六)键联接和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七)箱体、润滑及附件的设计(八)装配草图的绘制(九)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绘制(十)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十一)答辩本课程一般要求每个学生完成如下工作:1. 装配图(如减速箱或简单机械)一张(1号或0号图纸,为装订方便都采用A3号纸打印输出)2. 零件工作图2-3张(齿轮、轴等)3.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设计说明书约25页,A4纸,小四号字,1.5倍行距,具体的要求按毕业设计的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对象:3+3 数控技术专业开设学期:二年级第一学期前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前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后续课程:《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

课内学时(学分):72学时(4.5学分)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分析和选择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能力,初步获得正确管理、使用和维护机械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具有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机构及传动装置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其特点,掌握常用机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分析和设计方法。

2.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方法。

3.具有对机构分析设计和零件计算问题的运算、制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4.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步骤。

5.具有设计简单机构和简单传动装置的能力。

(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应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设计简单机构和简单传动装置的能力;具有通过实验和观察去识别常用机构组成、工作特性和通用机械零件结构特点的能力。

1.能独立完成教学基本要求规定的实验。

2.能正确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运动、测绘有关形状、尺寸,并通过分析、计算,得到正确的结论。

3.具有识别常用机构组成、工作特性和通用机械零件结构特点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书

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书

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构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2. 学习并了解常见的机械传动系统、机械连接方式以及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3.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步骤,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简单机械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机械设计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等)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建模。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机械设计方案。

3. 学会使用机械设计手册和相关资料,具备查阅和运用工程技术标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团队项目中能够有效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机械设计在工程领域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针对的是高中年级学生,他们在物理和数学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为理论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思维。

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机械设计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2.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力学基础:力学基本概念、力学原理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 材料力学:材料的力学性能、应力与应变、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

- 机构学:机构的分类、运动副、机构运动简图。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力学基础、第三章 材料力学、第四章 机构学3. 常见机械传动系统:- 传动方式: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 传动系统设计:传动系统选型、传动比计算、传动零件设计。

- 教材章节:第五章 传动系统设计4. 机械连接方式:- 螺纹连接:螺纹基本概念、螺纹连接的选用与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介绍《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日后的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设计能力。

课程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如下:1.学生需要自己选择一个机械零件进行设计,要求设计合理,结构稳定,使用便利。

2.学生需要使用机械制图等工具对设计进行绘制和表达。

3.学生需要进行设计模拟和优化,提高设计的稳定性和可使用性。

4.学生需要撰写完整的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对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说明。

设计流程设计准备在进行机械设计之前,需要进行设计准备。

确定机械零件学生需要选择一个机械零件进行设计。

在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零件的复杂程度、制造难度、实用性等因素,确保选择的零件具备较高的设计价值。

确定设计目标初期,需要明确学生进行机械设计的目标。

要求以该零件能否达到使用要求、造价是否合理、能否制造等因素为考量,确定优化设计的方向。

设计绘图完成初始设计之后,学生需要进行绘图表达。

根据所选机械零件选择制图的标准和方法,正视图、主视图、剖视图等设计越详细,表达越准确越好。

设计计算基于所选机械零件形态特征和受力情况,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和分析。

通过分析计算结果,确定最后设计方案。

设计模拟在计算确定方案之后,学生需要使用所选的计算软件模拟零件的性能表现,以及优化设计的可行性,确认方案的可行性和成功率。

设计结果在完成设计和模拟之后,学生需要对设计能力的水平以及零件的性能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估。

学生通过撰写实验报告,清晰地总结了课程设计的目的,过程和最后的设计结果,评定方案的优劣,并得到教授的认可。

总结《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次设计,对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需要全面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技术和方法,注重设计过程中细节,不断完善方案,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最终的设计成果非常可观,并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整体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整体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整体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涉及机械原理、机械零件设计和机械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机械工程相关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关键作用。

以下将对这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一、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流程,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机械零件的设计与计算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具备机械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程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内容1、机械原理部分(1)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包括机构的组成、运动副的类型和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2)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与分析,如四杆机构的类型、特性和设计方法。

(3)凸轮机构的设计,包括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和运动规律的选择。

(4)齿轮机构的设计与计算,如齿轮的参数计算、传动比的确定和齿轮的强度校核。

2、机械零件部分(1)连接零件,如螺纹连接、键连接和销连接的设计与选用。

(2)传动零件,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的设计与计算。

(3)轴系零件,如轴的设计、轴承的选择和计算以及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用。

3、机械系统设计部分(1)简单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包括功能分析、运动方案拟定和机构组合。

(2)机械系统的动力计算和传动比分配。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多媒体课件、模型和实物展示等方式,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引入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实验教学安排机械零件的测绘实验和机构运动方案的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机械系统的课程设计,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小型机械系统的设计任务,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选择内容全面、深入浅出、案例丰富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024)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024)
方法,能够 根据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合理 选用相应的部件。
2024/1/26
22
06
连接与紧固件设计
2024/1/26
23
螺纹连接设计
螺纹连接类型与特点
了解常见螺纹连接类型(如螺栓连接、双 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等)及其特点,掌
握各类型螺纹连接的适用场合。
2024/1/26
课程安排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 和技能。
6
02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2024/1/26
7
机械设计基本概念
机械设计的定义
机械设计是指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 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 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
2024/1/26
1
2024/1/26
目录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 常用机构设计 • 传动系统设计 • 轴系零部件设计 • 连接与紧固件设计 • 课程设计与实践环节 • 总结与展望
2
01
课程概述与目标
2024/1/26
3
课程背景与意义
机械设计是制造业的基础,对于 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
等。
02
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实践操作的能力,包括设计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调试
等。
2024/1/26
03
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表现出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如提出新颖的设
计方案、解决复杂问题等。
33
对未来学习和发展建议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它综合了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计算方法和选用原则。

2、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2、掌握常用机械传动(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的工作原理、特点、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

3、掌握常用轴系零部件(如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和结构设计。

4、了解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课程内容(一)绪论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任务。

2、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3、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运动副及其分类。

2、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4、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速度瞬心法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2、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对平面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四)平面机构的力分析1、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2、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五)机械的效率和自锁1、机械的效率计算。

2、机械的自锁条件。

(六)机械的平衡1、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和实验。

2、平面机构的平衡。

(七)机械零件设计概论1、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2、机械零件的强度。

3、机械零件的耐磨性。

4、机械制造常用材料及其选择。

5、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

(八)连接1、螺纹连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二、课程定位1.为研究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维护保养等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2.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3.课程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专业思维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4.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呈现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6.是从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向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

三、课程设计思路1.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

2.让学生在了解常用机构及机械零部件的基本知识及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能进行简单机械及传动装置的设计,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课程特征,加大学生工程体验和情感体验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机械设备课程以及参与技术改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1.掌握一般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能特点,初步掌握选用和设计方法。

2.具有对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一定的制图能力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及分析、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职业技能目标:1.认识《机械设计基础及课程设计》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理论教学、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外综合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

2. 熟悉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3. 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4.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5. 课程设计的要求和评分标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分析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机械设计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设计心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

2. 第二课时:讲解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分析机械设计实例。

3. 第三课时: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讲解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

4. 第四课时:学生分组进行课程设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程设计成果的完成情况,包括设计报告、图纸和实物模型。

2.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对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以及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设计基础》2. 参考书籍:《机械设计手册》、《机械零件设计》3. 网络资源:相关机械设计的学习网站、论坛和视频教程4. 软件工具:CAD、SolidWorks等机械设计软件5. 实物模型:展示常用机械零件和完整的机械设备模型七、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

2. 讲解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习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

3. 了解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掌握设计流程和步骤。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设计和分析。

2. 学会使用机械设计软件(如CAD等)进行绘图,提高设计效率。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并能够进行作品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对机械设计的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沟通与表达能力。

3. 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注重实际应用,关注机械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实际工程应用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机械设计原理及其应用b. 机械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c. 机械设计软件操作与绘图d. 机械设计实践与创新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周:回顾机械设计原理,讲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设计原理、第三章 机械结构设计方法。

- 内容:机械设计基本要求、设计流程、创新思维。

b. 第二周:学习机械设计软件操作,进行简单机械结构绘图。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

- 内容:CAD软件操作、绘图技巧、二维及三维绘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本要求一、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0号或1号);要求用人工绘制。

2.零件工作图2张:轴和齿轮各一张;可以用计算机软件或人工绘制。

3.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5000-8000字左右);要求用A4纸打印。

二、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是提供了解设计、审查设计是否合理的技术文件之一。

编写说明书是对整个设计计算工作的整理和总结。

在课程设计中要求编写以计算内容为主的计算说明书,并简要介绍关于润滑、密封和有关附件的选择情况。

对于以减速器为主的机械传动装置设计,大致内容如下:1、目录(标题,页次);2、设计任务书(原发的任务书);3、前言(题目分析,传动方案的拟定);4、电动机的选择,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5、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确定带传动,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6、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轴的结构图、受力分析、弯矩及扭矩图);7、轴承的选择和计算;8、键联接的选择和校核;9、联轴器的选择;10、简单介绍润滑油和密封的选择,润滑剂牌号,附件情况等;11、设计小结(简要说明设计体会,本设计优缺点及改进意见等);12、参考资料(资料的编号、书名、著者、出版单位、出版年月)。

注意事项如下:(1)、计算部分只须写出计算公式、代入有关数据,既直接得出最后结果。

对所得的计算结果,应有简要的结论(合用、安全等)。

(2)、应附有与计算有关的必要的简图(如轴的结构简图、轴的受力分析、弯、扭矩图等)。

(3)、所引用的重要计算公式和数据,应注明出处(注出参考资料的统一编号、页数、公式号、图号或表号等)。

(4)、封面的格式和书写格式如附图所示:三、答辩及成绩评定1、答辩所涉及的内容:本次设计所涉及的内容为主,主要有方案制定、理论计算、结构设计、材料工艺尺寸、公差及制图方面的问题。

2、成绩评定: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评:(1)学生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力、工作作风及学习态度;(2)图纸的质量(结构设计方面、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制图方面等);(3)设计计算说明书的成绩;(4)答辩的成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机械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等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涵盖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构运动学、机械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机构运动学、动力学、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润滑密封等方面的知识。

2. 了解常用机械零件的类型、特点、适用场合及选配方法,如联接件、传动件、支承件、控制件等。

3. 具备解决实际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工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计方案,并进行优化和改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参与课程实验、实习、设计等活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构运动学:介绍机构的基本概念、运动学公式、运动副类型及特点等基础知识。

2. 机械动力学:讲解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包括受迫振动、冲击、功率平衡等概念和方法。

3. 机械原理:阐述各种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特点及设计方法,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

4. 机械零件:介绍各种常用机械零件的类型、特点、适用场合及选配方法,如联接件(螺栓、螺母、销钉)、传动件(带、链、齿轮、蜗杆)、支承件(轴承)、控制件(弹簧)等。

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验、实习和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教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课堂讲授:通过系统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024版年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024版年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4
毛坯选择与加工余量确定
毛坯选择
毛坯是机械零件的初始形态,其选择应根据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和加工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常见的毛 坯类型有铸件、锻件、焊接件和型材等。
加工余量确定
加工余量是指在毛坯上留出的用于机械加工的余量,其大小应根据毛坯的制造精度、机械加工方法和加工要求等 因素进行确定,以保证加工后的零件尺寸和形状精度符合要求。
鼓励学生对课程设计过程进行反思,分析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遇到的问题以 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以便在今后的设计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2024/2/2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根据学生的总结和反思情况,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教 学环节。
32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2024/2/2
33
课程知识点回顾
18
机械系统方案概述
2024/2/2
机械系统的基本概念
机械系统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机械元件组成的整体, 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性能。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机械 产品的性能、质量、成本和制造周期。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步骤
明确设计任务、进行方案构思、方案评价与决策、技术设计等。
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工艺性能 良好、经济性合理和环境友好。
2024/2/2
12
03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
2024/2/2
13
轴承与轴的设计
轴承类型与选择
了解各种轴承类型、特点及应用 场景,掌握轴承选择方法。
轴的结构设计
熟悉轴的结构形式、材料选择及 强度计算方法,掌握轴的设计步
骤。
轴承与轴的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2009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一、设计题目的选择1.由指导教师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中推荐的设计课题。

2.结合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拟定课题。

二、设计课题基本要求1、设计对象: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根据传动方案的不同分组,一人一题。

1)按传动方案不同分为八个大组:2)每组按设计参数不同每人分配一组参数,按要求进行设计。

具体任务分配后续任务分配表格和各组任务书。

2、结合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拟定课题。

学生报名,上报设计题目和初步设计方案,在指导老师处备案,多人组队(限3人),需上报较详细的人员设计分工,经指导老师批准后方可进行课题设计,具体成果要求另行安排;三、成果要求(一)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约4000~6000字)设计计算说明书是图纸设计的理论依据,是设计过程的整理与总结,同时也是审核设计合理与否的重要技术文件内容有目录、任务书、设计内容、参考资料等。

必须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中要求的格式。

1.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概括如下:(1)目录。

(注意最后编页号,便于修改)(2)设计任务书。

(见后面样本,只写自己的参数。

单独一页)(3)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传动方案简图,分析、论证)。

(4)电动机的选择。

(5)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6)齿轮、带轮、链轮等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7)轴的设计计算。

(8)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9)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0)联轴器的选择。

(11)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12)润滑与密封(润滑与密封方式的选择、润滑剂的选择)。

(13)设计小结(本设计的优缺点、改进意见及课程设计的体会)。

(14)参考资料目录。

还可以包含一些其它技术说明,例如装拆、安装的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的要求等。

2、课程设计总结(与说明书装订在一起)1.课程设计总结的目的课程设计总结主要是对设计工作进行分析、自我检查和评价,以帮助设计者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总结的内容设计总结应以设计任务书为主要依据,评估自己所设计的结果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中的要求,客观地分析一下自己所设计内容的优缺点,具体内容有:(1)分析总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2)分析零部件结构设计以及设计计算的正确性。

(3)认真检查所设计的装配图、零件图中是否存在问题。

对装配图要着重检查分析轴系部件结构设计中是否存在错误或不合理之处。

对零件图应着重分析尺寸及公差的标注是否适当。

此外,还应检查箱体的结构设计、附件的选择和布置是否合理。

(4)对计算部分,着重分析计算依据,所采用的公式及数据来源是否可靠,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等。

(5)认真总结一下通过课程设计,自己在哪些方面获得较为明显的提高。

还可对自己的设计所具有的特点和不足进行分析与评价。

3.编写说明书的要求(1)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论述清楚,文字精炼,计算正确,书写工整。

(2)说明书采用黑色墨水笔按一定格式书写(不能打印),采用统一格式的封面(见附页),装订成册。

(3)说明书中应附有必要的插图(传动方案简图、受力图等)。

(4)计算中所引用的公式和数据应有根据,并注明其来源(如由资料[×]p.×式(×)(二)图纸要求(1)设计草图(2号坐标纸、手绘,要求有尺寸设计痕迹)(2)装配图要求:a、一般要求用计算机绘图,打印1号或2号,(也可用A3分窗口打印后粘贴成大图)b、确有困难可采用图板手工绘制一张c、结构设计内容与计算内容对应;d、尺寸标注(外形、特性、安装、配合)全面;e、标题栏内容全面(零部件数及编号等);f、、技术要求合理(3)零件图若干(2~3张)箱体或箱盖为选画(加分)a、必须用计算机绘图,一般打印A3图;b、结构设计内容与计算内容及装配图对应;c、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标注全面;d、齿轮零件图应有啮合特性表e、标题栏内容全面(材料、数量、重量等);f、技术要求合理四、成果检查、答辩及成绩评定设计完成后将成果装入指定的袋中,在规定的时间交给指导老师。

准备答辩1.课程设计答辩的目的答辩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为了考核和评估设计者的设计能力、设计质量与设计水平,而且通过总结与答辩,使设计者对自己设计工作和设计结果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回顾、分析与总结,从而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是一次知识与能力进一步提高的过程。

2.答辩的准备工作(1)答辩前必须完成全部设计工作量。

(2)必须整理好全部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书。

图纸必须折叠整齐,说明书必须装订成册,然后与图纸一起装袋,呈交指导教师审阅。

(3)答辩前参考教科书各章的思考题,结合设计工作,认真地进行思考、回顾和总结答辩小组一般由同年级指导教师组成。

依具体情况安排每个学生或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答辩。

要求回答有关设计的基本问题、上机演示等。

成绩评定:由自我评定、小组评定、指导教师按学生独立完成工作情况、计算书及图纸质量、答辩情况等综合考虑后给出成绩并提交答辩小组通过。

成绩分五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说明:此次设计,对设计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都是一次很好的综合训练的机会,对同学们以后的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都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认真对待,独立完成。

发现设计内容雷同,或被人检举抄袭、代作等情况,一经证实涉及人员一律以不及格处理。

情节严重者,依校规处理。

参考资料: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2、李育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3、王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4、其它相关机械设计手册和规范附:说明书封面设计任务书样本任务分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至年月日任务书样本: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的设计------带传动与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1.设计参数:传动装置简图如右图所示。

(1(2)工作条件转,误差为±5%。

(3)使用期限(4)2.设计任务1)2)3)4)3.成果要求1)2)3)关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补充说明一、任务书的内容1. 设计题目 例如: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2. 设计参数例如:3. 工作量要求见“关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具体任务的分配题目组、参数组见“关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各组任务书。

三、说明书格式、内容及要求见参考资料《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四、图纸要求见“关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四、设计步骤(见《课程设计指导书》): 五、设计时间两周。

具体时间安排(参考):六、设计地点指定教室或自选 J1205, J1206,J1210 定期接受进度检查,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七、一般教师每周二、四上午到教室定期检查、指导,其它时间不定期指导。

八、其它详见李育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节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一、拟定传动方案二、选择原动机——电动机电动机为规范化、系列化产品,设计中应根据工作机的工作情况和运动、动力参数,根据选择的传动方案,合理选择电动机的类型、结构型式、容量和转速,提出具体的电动机型号。

1、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电动机有交、直流之分,一般工厂都采用三相交流电,因而选用交流电动机。

交流电动机分异步、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又分为笼型和绕线型两种,其中以普通笼型异步电动机应用最多,目前应用较广的Y系列自扇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起动性能好,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适用于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气体、无特殊要求的场合,如运输机、机床、农机、风机、轻工机械等。

2、确定电动机的功率电动机功率选择直接影响到电动机工作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好坏:若所选电动机的功率小于工作要求,则不能保证工作机正常工作;若功率过大,则电动机不能满载运行,功率因素和效率较低,从而增加电能消耗,造成浪费。

若课程设计的题目为长期连续运转、载荷平稳的机械,确定电动机功率的原则是:P ed ≥kP dP d= P w/ηP w=FV/1000ηw=Tn w/9550ηwP ed——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d——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w——工作机的输入功率η—电动机至工作机间的总效率η=η1η2η3……ηnη1η2η3……ηn分别为传动装置中各传动副(齿轮、蜗杆、带或链、轴承、联轴器)的效率,设计时可参考表2-1选取。

F—工作机的工作阻力V—工作机卷筒的线速度T—工作机的阻力矩n w—工作机卷筒的转速ηw—工作机的效率表2-1 机械传动和轴承效率的概略值计算传动装置的总效率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若表中所列为效率值的范围时,一般可取中间值(2)同类型的几对传动副、轴承或联轴器,均应单独计入总效率(3)轴承效率均指一对轴承的效率3、确定电动机的转速同一类型、相同额定功率的电动机低速的级数多,外部尺寸及重量较大,价格较高,但可使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尺寸减少;高速电动机则与其相反,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取适当的电动机转速。

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的同步转速有3000r/min ,1500r/min, 1000r/min, 750r/min,常选用1500r/min或1000r/min的电动机。

常用传动机构的性能及适用范围见表2-2。

设计时可由工作机的转速要求和传动结构的合理传动比范围,推算出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即n d=(i1·i2·i3……i n) n Wn d——电动机可选转速范围i1,i2……i n——各级传动机构的合理传动比范围由选定的电动机类型、结构、容量和转速查手册,查出电动机型号,并记录其型号、额定功率、满载转速、中心高、轴伸尺寸、键联接尺寸等。

设计传动装置时,一般按电动机的实际输出功率P d计算,转速则取满载转速n W。

例2.1 如前图a所示带式运输机的传动方案。

已知卷筒直径D=500mm,运输带的有效拉力F=1500N,运输带速度v=2m/s,卷筒效率为0.96,长期连续工作。

试选择合适的电动机解:(1)选择电动机类型按已知的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Y形全封闭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2)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工作机时所需电动机输出功率为:p d=p w/ηp w=Fv/(1000ηw)所以p d= Fv/(1000ηwη)电动机至工作机间的总效率(包括工作机效率)为ηηw=η1η22η3η4η5ηwη1η2η3η4η5ηw分别为带传动、齿轮传动的轴承,齿轮传动、联轴器、卷筒轴的轴承及卷筒的效率。

取η1=0.96 η2=0.99 η3=0.97 η4=0.97 η5=0.98 ηw=0.96所以ηηw=η1η22η3η4η5ηw=0.96×0.992×0.97×0.99×0.98×0.96=0.83所以p d= Fv/(1000ηwη)=1500×2/(1000×0.83)KW=3.61KW(3)确定电动机转速卷筒轴的工作转速为:n w=60×1000V/( D)=60×1000×2/(3.14×500)r/min=76.4r/min 按推荐的合理传动比范围取V带传动的传动比i1’=2~4,单级齿轮传动比i2’=3~5则合理总传动比的范围为:i’=6~20,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d= i’n w=(6~20)×76.4r/min=458~1528 r/min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 r/min,1000 r/min,1500 r/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