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病句专题复习教案课程
高考病句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03 病句识别与诊断 方法
语境分析法
理解句子背景
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 子的意思和表达目的。
分析句子成分
根据语境分析句子的主语、 谓语、宾语等成分,判断 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成分 残缺等问题。
辨别歧义现象
注意句子中可能存在的歧 义现象,如一词多义、指 代不明等,通过语境判断 其准确含义。
结构分析法
迷惑性大
有些病句看起来似乎没有 问题,但实际上存在错误。
典型例题解析
1. 例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句是( )
B. 本栏目将各地电视台选送的歌舞曲 艺、风情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 等方面的节目,加以重新编排、组合 和润色,进行的再创作。
A.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 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 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 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教师点评与总结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和互查结果, 进行详细的点评和总结。
指出学生在病句辨析和修改方面 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典型错误,并
给出相应的纠正方法和建议。
结合高考评分标准和命题趋势, 对病句考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讲解,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病句应对策
划分句子结构
对句子进行结构划分,确定主谓 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
检查成分完整性
检查句子成分是否完整,是否存在 成分残缺或赘余现象。
分析句式特点
根据句子结构特点,判断是否存在 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等问题。
逻辑分析法
梳理逻辑关系
分析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如因 果、转折、条件等。
判断逻辑错误
根据逻辑关系判断句子是否存在 逻辑错误,如偷换概念、自相矛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4篇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一)教案:高三语文复习——病句修改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的语法错误和病句表达方式;2. 能够分析病句所存在的问题;3. 学会通过修改病句来改正语法错误。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说明病句修改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二步:讲解病句的常见问题1. 逻辑关系混乱:如两个句子缺乏连接词、关键词等。
2. 主谓不一致:如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单复数、人称不一致。
3. 语序不当:如句子中词序颠倒、短语或分句位置不当等。
4. 语义不清:如词语搭配不合理、一词多义、歧义等。
第三步:举例分析病句1. 给学生准备一些典型的病句,并请学生自己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尝试修改。
2. 教师对学生修改后的答案予以点评,并解释其中的语法问题和语义不清的原因。
第四步:学生自主修改1. 提供一些病句给学生进行修改。
2. 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进行修改,并互相交流讨论。
3.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讲解修改原则和策略1. 分析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关的解决方案。
2. 强调修改的原则是符合语法规则和表达准确清晰。
第六步:课堂练习1. 提供一些句子给学生修改,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修改。
2. 随堂检查学生的修改情况,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七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申修改病句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参考:1. 《中学语文教学辅导与案例分析》2.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笔记3. 网上相关资料和练习题库。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精选4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语句复位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语句复位的常见方式和技巧;3. 进行实际应用,提高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出示几个语句,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语句复位现象,并给予解释。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需要进行语句复位?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二、讲解 (10分钟)1. 介绍语句复位的定义和作用:语句复位是指把语句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分从原来的位置移到其他位置,以改变语句的结构或表达方式,使其更加准确、流畅。
高三语文病句教案

高三语文病句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一章第三节《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病句的类型,学会辨析和修改病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病句类型,提高病句辨析能力。
2. 学会修改病句,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2. 重点:各类病句的特点和修改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段病句较多的文字,让学生尝试找出并修改。
通过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病句知识,简要介绍病句的类型,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等。
然后详细讲解各类病句的特点和修改方法。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典型病句例题,引导学生分析病因,探讨修改方法。
如:“他生病了,在医院治疗。
”这句话缺少主语,可以修改为:“他生病了,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若干病句,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病因,并进行修改。
如:“这本书很好,我很喜欢。
”这句话搭配不当,可以修改为:“这本书很好,我非常喜欢。
”5. 课堂互动: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修改成果,大家共同点评,互相学习。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病句辨析和修改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语言表达,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病句类型特点修改方法1. 成分残缺 a. 缺少主语 b. 缺少谓语 c. 缺少宾语补全成分2. 搭配不当 a. 名词与动词搭配不当 b. 形容词与名词搭配不当 c. 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调整搭配3. 语序混乱 a. 词序不当 b. 句子成分位置不当 c.语序不当调整语序七、作业设计1. 病句辨析与修改练习:(1)找出下面句子中的病句,并说明原因。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练习,提升高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辨识病句的方法:划分句子结构、逻辑分析、语感审读等。
3. 修改病句的原则:保持原意、调整结构、符合语法规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辨识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练习,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让学生初步感知病句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原则。
3. 练习:布置一些病句辨识与修改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练习心得,分享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修改病句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病句,进行分析与修改。
2. 写一篇短文,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提高表达效果。
注意事项:1. 教学中要注意举例生动、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的特点,提高辨识能力。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病句类型,互相学习修改方法。
3. 课堂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修改病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病句辨识和修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自我提高能力。
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病句知识的掌握情况。
高考病句专题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高考病句专题教案引言:高考病句是高中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犯下各种病句,导致句子表达不准确,影响语言表达的理解和准确性。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提升语言表达水平,本教案特别设计了高考病句专题教学。
一、教学目标1.了解病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学习识别和辨析各类病句;3.掌握常见病句的修改方法;4.培养学生审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5.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准确性。
二、教学内容1.病句的概念和分类a.什么是病句:指语法错误或不规范的语句;b.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谓不一致、动词形式错误、定语从句关系不清、句子结构错误等。
2.病句辨析和修改方法a.主谓不一致的辨析和修改;b.动词形式错误的辨析和修改;c.定语从句关系不清的辨析和修改;d.句子结构错误的辨析和修改。
3.反思和总结高考真题中的病句a.分析高考真题中常见的病句类型;b.总结出现频率较高的病句类型;c.针对高考病句进行技巧点拨和优化建议。
三、教学过程1.引入a.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病句对语言表达的影响;b.以具体例子呈现病句的错误和纠正。
2.病句的概念和分类a.讲解病句的概念和定位;b.列举并解析常见的病句类型。
3.病句辨析和修改方法a.针对每种病句类型,介绍其辨析和修改方法;b.通过实例演练,让学生熟悉操作。
4.反思和总结高考真题中的病句a.分析高考历年真题中的病句;b.总结出现频率较高的病句类型;c.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5.小组讨论和展示a.分成小组,对病句进行辨析和修改;b.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思路和修改结果。
6.巩固练习a.发布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b.讲解答案,进行错题讲解。
四、教学评价1.学生展示a.根据学生的展示和讨论,评价他们对病句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2.练习题a.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和评分,检查他们的病句修改水平。
3.学习总结a.让学生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病句修改专题复习教案

病句修改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病句修改概述1.1 病句的定义病句是指在语法、用词、标点、逻辑等方面存在错误或不合适的句子。
病句修改是语文写作中的重要技能,能有效提高文章质量。
1.2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缺少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成分多余:句子中有多余的成分,造成句子累赘。
搭配不当:词语之间的搭配不合理。
语序不当: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
逻辑混乱:句子中的逻辑关系不清晰或矛盾。
第二章:成分残缺的修改2.1 主语残缺找出句子中的谓语动词,确定主语的位置。
在主语缺失的地方加上合适的主语。
2.2 谓语残缺检查句子中的主语和宾语,确定谓语动词是否完整。
在谓语动词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的谓语动词。
2.3 宾语残缺确定句子的谓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
在宾语缺失的地方加上合适的宾语。
第三章:成分多余的修改3.1 删除多余的成分找出句子中的多余成分,如不必要的修饰语、重复的词语等。
删除这些多余的成分,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3.2 替换多余的成分找出句子中的多余成分,如“非常”、“很”等副词。
用更合适的词语或短语替换这些多余的成分。
第四章:搭配不当的修改4.1 词语搭配不当分析句子中的词语搭配是否合理。
替换不合理的词语搭配,选择更合适的词语。
4.2 动宾搭配不当检查句子的谓语动词和宾语是否搭配得当。
替换不合适的动宾搭配,使句子更加通顺。
第五章:语序不当和逻辑混乱的修改5.1 语序不当找出句子中词语的错误顺序。
调整词语的顺序,使其符合语法和逻辑顺序。
5.2 逻辑混乱分析句子中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或矛盾。
重新组织句子结构,使逻辑关系更加清晰,消除矛盾。
第六章:常见病句类型的识别与修改(一)6.1 语病实例分析提供具体的病句实例,让学生识别病句类型。
分析病句的错误所在,引导学生理解病句的性质。
6.2 练习与指导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识别和修改特定的病句。
提供修改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修改方法。
第七章:常见病句类型的识别与修改(二)7.1 搭配不当的深入分析讲解搭配不当的常见错误,如主谓、动宾、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错误。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辨析病句教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辨析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病句题型训练。
二、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三、课时安排:共3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考点阐释】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
【命题特点】一般来讲,本考点的考查范围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两大项。
高考试卷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查: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第I 卷中,这种形式占多数;二是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第II卷中。
主要考查以下六种病句类型: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⒈辨析语病的步骤辨析与修改病句是高考考查的范围之一。
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地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快速而又准确地辨析病句一般有三个步骤:⑴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感觉一下句子是否正确,这样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
可是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那么,就必须走下一步了。
⑵从语法角度分析。
之所以先语法而后修辞、逻辑,是因为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例最大。
另外,即使不是语法错误,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把握句意也有一定的好处,便于我们再作修辞、逻辑的分析。
⑶如果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看不出什么毛病,就应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主要看它是否合乎事实、情理。
⒉辨析病句的方法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掌握一定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⑴语感审读法。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
例如:出了名以后的陈银儿最终从一个优秀企业家堕落成为行贿狂的罪人。
这句话,凭语感就觉得别扭,“行贿狂的罪人”不符合一般语言习惯,一般只说“杀人狂”,不说“杀人狂的罪人”。
高考总复习病句教案

班级:姓名:高三语文教案使用时间: 2022 年 9 月 8 日编辑人:蔡婧辨析病句小结【学习目标】1.明确列出病句的六大类型。
2.探索总结出辨析病句的规律。
3.熟练运用多种方法辨析并修改病句,提高准确率。
【重点难点】探索总结出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规律方法。
【课前复习案】(复习时间 10 分钟)一、填空:结构性语病:( )( )( )( )病句六大类型语义性语病:( )( )二、错题集锦: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22 年 11 月 11 日,世界气候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拉开帷幕,国际社会对这次会议寄托厚望,但会议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发达国家兑现有关承诺的程度。
B.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导,北京、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目前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
C.在汉字书写能力不断下降、国人的文化传承意识不断弱化的当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对于汉字的健康发展,势必促进一种积极推动的效果。
D.图书过度包装,不仅让奢靡浪费之风大举入侵文化领域,将那些真正的爱书之人拒之门外,而且让普通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面对央视记者“你幸福吗?”的随机采访,有人直言“我幸福”,有人则调侃道“我姓曾经”,这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与追捧。
B.这个夏天最火的电视节目非“中国好声音”莫属,它以独特的导师和盲选机制,冲破了普通选秀节目的窠臼,推出了一批真正受观众喜欢的“好声音”。
C.新浪、百度、网易等各大网站的代表纷纷表示,要培养抵制假恶丑、宏扬真善美的社会氛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互联网健康快速发展。
D.记者了解到,绿华小学 237 名学生全部享受国家津贴的免费营养餐,但食堂空间有限,也没有足够的餐桌餐椅,因此,学生需要各自回到教室吃饭。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钓鱼岛争端,使日本非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教案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引导学生运用病句辨析技巧,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定义及分类2. 常见病句类型及其辨识方法3. 病句修改技巧4. 病句辨析实例分析5. 练习与反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病句修改技巧。
2. 难点:病句辨析实例分析,运用修改技巧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病句为例,讲解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运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病句辨析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引起学生对病句辨析的兴趣。
2. 讲解病句的定义及分类,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基本概念。
3. 分析常见病句类型及其辨识方法,让学生掌握辨析病句的方法。
4. 讲解病句修改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修改病句。
5. 进行病句辨析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病句辨析技巧。
6.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反馈练习结果,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8.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病句辨析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课堂参与度、练习成果和课堂表现为主要评价依据。
2. 评价内容:学生对病句类型的辨识能力、病句修改技巧的应用以及病句辨析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语文老师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病句辨析在高考语文中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加病句辨析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开展课后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针对具体文章进行病句辨析,互相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案例,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2. 病句辨析指南:提供详细的病句辨析步骤和方法,供学生参考。
3. 练习题库: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培养学生严谨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病句的辨识方法:划分句子成分、逻辑分析等。
3. 病句的修改技巧:找出病因、对症下药、保持原意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病句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病句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方法,分析典型病句的错误原因。
3. 练习:让学生辨识和修改给出的病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修改病句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病句辨识和修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病句修改的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长期观察: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病句发生情况,了解教学成果的持久性。
五、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收集各类病句实例,用于教学演示和练习。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文章等资源,供学生课后自学。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病句的知识和技巧。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病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病句类型。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辨析和修改病句。
3.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修改病句。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改正。
七、教学实践:1. 病句辨析:让学生阅读文章,找出其中的病句,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2. 病句修改:根据学生找到的病句,指导他们进行修改,并讨论修改的合理性。
3. 病句大赛:组织学生进行病句辨析和修改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写作训练: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作能力。
八、拓展与延伸:1. 病句研究:让学生深入研究病句的产生原因,探索修改病句的技巧。
高三语文病句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病句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三语文病句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和纠正高三语文中常见的病句错误。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改正病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学生能够理解语言规范对于写作和表达的重要性,并能在写作中避免病句错误。
教学内容:1. 病句的定义和分类:主谓不一致、主谓宾不一致、缺少主语或宾语、句子成分混乱等。
2. 常见病句错误的分析和纠正方法。
3. 练习改正病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于语文写作中病句的了解和认识。
2. 分享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病句问题,引发学生对于病句问题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病句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病句错误类型。
2. 分析常见病句错误的原因和影响,让学生意识到病句对于语言表达的不利影响。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一些常见的病句案例,让学生分析错误之处并提出改正意见。
2.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他们的改正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四、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改正病句。
2. 学生互相交换练习题,相互批改并给出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改正病句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提供一篇短文,要求学生自行发现并改正病句错误。
2. 学生互相交换短文,相互批改并给出建议。
3. 部分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改正思路和方法,进行讨论和点评。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改正病句方面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和练习题。
2. 短文材料。
评估方式:1. 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2. 练习题和短文的改正结果和质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改正病句错误,培养了学生对于语文写作中语言规范的重视和意识。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第一课时)

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第一课时)辨析并修改病句”专题复习教案【教学要点】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病句类型及辨析技艺。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重难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教学方法】讲练议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考查类型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
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
例:1、(2004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D.现在许多小学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解析:正确的选项是C。
A句中“然而”表示对前半句话的转折,而“事实是说明”却承认了前面的偏见。
应改为“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偏见”。
B项病因是句式杂糅,可说成“其经费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其经费只能来源于国家财政”D项中学生们的种种行为,尽管被认可,但并非正确的做法,与句末的“纠正”的“正”不合。
今年判断病句的这道题目将“结构性错误”和“语义性错误”两种情况组合在一条题目之中,考查方向与往年有了较大的变化,偏重于语言的实际运用,不在典型的语病上做文章,这与考试大纲似乎有点相悖。
2、(2004年高考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考病句专题复习教案课程

高考专题复习教课设计———辨析并改正病句【教课目的】1.掌握病句种类及病句解题技巧?2.增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增强病句题型训练。
【教课要点】掌握病句种类及病句解题技巧【课时安排 :】共 7 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考点阐释】所谓“病句” ,是指不切合现代汉语语法例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它是历年来高考观察的一个要点。
《考试纲领》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改正病句”,能力层级为 D 级。
【命题特点】一般来讲,本考点的观察范围是病句的辨析和改正两大项。
高考试卷中往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观察: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此刻第I 卷中,这类形式占多半;二是改正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此刻第II 卷中。
主要观察以下六种病句种类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成分残破或赘余、构造混乱。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不过两种:第一种,选择题【高考题例】广东卷( A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近来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繁“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
B.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判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C.近来几年来,在艳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几州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式建筑物,令人恋恋不舍,构想奇异,鬼斧神工。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经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当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答案】 A【分析】 B 项搭配不当,“并命名为‘金丝牦牛’”主语不是“金色牦牛”而是“人”,宜改为“被命名为‘金丝牦牛’”。
C 项中“令人恋恋不舍,构想奇异,鬼斧神工”语序不当,“令人恋恋不舍”应调后; D 项“所以食用水果应当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杂糅,糅合了“食用水果应当洗净削皮” “洗净削皮较为安全”两种句式构造。
第二种。
改正病句例:( 2006 江苏高考)下边是一位年青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讲解词,表述有不当之处。
《修改病句》复习课教案

《修改病句》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修改病句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复习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分析常见病句原因,学会运用修改技巧。
3. 进行病句修改实践,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难点:找出病因,准确修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引导学生思考病句的原因和修改方法。
2. 新课内容:介绍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分析常见病句的原因。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病句,引导学生找出病因,并进行修改。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修改病句的技巧和心得。
5. 实践练习:学生进行病句修改实践,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6.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对学生的修改病句能力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收集一些病句,分析其病因,进行修改。
2. 写一篇短文,尽量使用正确的句子结构,避免病句的出现。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参与讨论和练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并思考病句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例,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3. 采用讨论交流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通过展示典型病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病句类型,学会识别和修改。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分析病句原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练习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修改病句的技能。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评价:对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其病句修改的准确性、流畅性等。
高考 病句 教案

高考病句教案教案标题:高考病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高考中常见的病句类型;2. 能够识别和改正高考病句;3. 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病句的定义和常见类型;2. 分析高考作文中常见的病句类型;3. 提供改正高考病句的方法和技巧;4. 练习识别和改正高考病句。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病句的概念和意义;2. 提出高考作文中病句的重要性。
讲解(15分钟):1. 介绍高考作文中常见的病句类型,如主谓不一致、主语缺失、句子结构混乱等;2. 分析每种类型的病句出现的原因和影响;3. 提供改正病句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示范(15分钟):1. 给学生展示几个高考作文中常见的病句;2. 逐步指导学生识别和改正这些病句;3. 解释每个病句的错误之处和修改后的正确表达。
练习(20分钟):1. 分发一些高考作文练习题,要求学生识别和改正病句;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互相交流讨论;3.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2. 强调高考作文中病句的重要性和改正的必要性;3. 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注意避免病句的出现。
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查找并改正一篇高考作文中的病句,并写出改正后的完整句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示范、练习、总结和作业等环节,全面提升学生对高考病句的认识和改正能力。
同时,通过练习和作业的设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鼓励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高考病句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病句专题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考病句专题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高考英语病句的定义和常见类型;2. 掌握修正高考英语病句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对高考英语病句的辨析能力和改错能力;4. 培养学生在高考英语写作中避免病句的能力。
教学准备:1. 高考英语试卷样题;2. 高考英语病句案例;3. 教学课件或黑板;4.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高考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错误,特别是病句;2. 提问学生对病句的理解和认识。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高考英语病句的定义和常见类型,如主谓不一致、主语与谓语不一致、缺少主语或谓语、语序错误等;2. 分析高考英语试卷中常见的病句类型,并给出具体例子。
Step 3: 修正方法与技巧(20分钟)1. 介绍修正高考英语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如主谓一致、主谓搭配、句子成分补充等;2. 给出具体的修正方法和技巧,并结合案例进行讲解。
Step 4: 辨析与改错练习(25分钟)1. 分发高考英语试卷样题,要求学生辨析并改正试题中的病句;2. 学生独立完成试题,并相互交流讨论;3. 教师逐一点评学生的改错情况,并解释正确答案。
Step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高考病句专题复习内容;2. 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写作中注意避免病句的产生;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高考英语写作的训练和练习。
教学延伸:1. 学生可自主查找高考英语试卷中的病句案例,并进行修正和改错练习;2. 学生可结合教材中的文本,找出其中的病句并进行修正。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和改错情况;2.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高考病句的掌握情况;3. 口头回答:学生对病句和修正方法的回答和解释。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高考英语病句的定义和常见类型,掌握修正高考英语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同时提高了学生对高考英语病句的辨析能力和改错能力。
高考复习辨析修、改病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辨析和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2. 提高学生准确表达的能力,避免在写作中出现病句。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及常见错误。
2. 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3. 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辨析和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对复杂句子结构的辨析和修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出现病句的文章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辨析和修改病句。
2. 讲解病句的类型及常见错误,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基本特点。
3. 讲解辨析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辨析病句。
4. 讲解修改病句的原则和步骤,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5.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举例实践,加深对病句辨析和修改的理解。
6.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提高。
7.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9.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辨析和修改病句的方法,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10. 课后跟进,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辨析和修改病句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写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避免病句的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答,评估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七、课后作业:1. 选取一段自己写作的文段,运用所学方法辨析并修改其中的病句。
2. 总结自己在辨析和修改病句过程中的体会和困难,准备与同学交流。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针对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高考病句专题教案

高考病句专题教案教案标题:高考病句专题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高考英语中常见的病句类型;2. 学习修正和改正病句的方法;3. 提高学生在高考英语写作中发现和纠正病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熟悉高考英语中常见的病句类型;2. 学习使用不同的修正和改正方法;3. 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不同病句类型的辨别和改正;2. 学生在写作中主动发现和纠正病句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高考英语写作中病句的重要性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病句对于语言表达的影响。
Step 2:介绍常见病句类型(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常见的高考病句类型,如主谓不一致、句子成分缺失、词序错误等,并逐一解释每种病句类型的特点和影响。
Step 3:分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病句类型进行讨论和归纳。
每组选择一到两个例句展示并解释该病句类型的特点和错误之处。
Step 4:修正和改正方法介绍(10分钟)教师介绍常见的修正和改正病句的方法,如改变词序、增加或删除句子成分、改变动词的时态等。
并通过例句进行示范和解释。
Step 5:个人练习(15分钟)学生个人完成练习册上的病句改正题目,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Step 6: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到两个改正后的例句进行展示,并解释改正的理由和方法。
Step 7:总结和扩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供更多的练习资源供学生自主扩展和巩固。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写作中主动发现和改正病句,并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介绍、讨论、练习和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高考英语中常见的病句类型,并学习修正和改正病句的方法。
通过小组活动和个人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和写作能力。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病句精讲++课件

示例高:高时间暴露在过高的声高中,会使听觉高细胞失去敏感性,高法接受 声高的信号,造成暂时或永久性听高下降。 示例高:如果高时间暴露在过高的声高中,听觉高细胞就会失去敏感性,高法 接受声高的信号,造成暂时或永久性听高下降。
20.高中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高准确流畅,逻辑严 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②修改为: “ 能浮现出这样高幅包罗万象的全景图” 。 ③修改为: “ 图上呈现了天高的所有高脉、盆地、雪峰” 。
贰
一例说透・十大高频结构
找动词,定主宾 先高频,再其他
高考病句十大高频结构精讲
先辨析后修改 只辨析不修改
运气得分概率:0 难度更高
常设置语病2 或3 处
运气得分概率: 2 5 % 相对简单 常设置有语病选项3 个
考试大纲
辨析并修改病句
•
•
•
•
1语序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4结构混乱 5表意不明 6不合逻辑
2024新课标I卷 2024新课标II卷 2024全国甲卷 2023新课标I卷 2023新课标II卷 2022新高 考II卷 2022全国甲卷 2022全国高 卷 2021新高 考I卷 2021新高 考II卷 2021全国甲卷 2021全国高 卷
成分残缺
不合逻辑
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成份残缺
句式杂糅
暗换主语
D
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 两高对高高 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 句式杂糅 语序不当
语病归类有交叉, 不是绝对的非此即彼。
一个病句中有时同一语病可以从不用角度解释为 不用语病归类,比如暗换主语,解释为缺少主语 或主谓搭配不当也是可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专题复习教案———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目标】1.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病句题型训练。
【教学重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课时安排:】共7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考点阐释】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考试大纲》对病句的测试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D级。
【命题特点】一般来讲,本考点的考查范围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两大项。
高考试卷中通常以两种形式进行考查:一是辨析病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第I卷中,这种形式占多数;二是修改病句,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在第II卷中。
主要考查以下六种病句类型表意不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第一种,选择题【高考题例】广东卷(A)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纷纷“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
B.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C.近年来,在秀丽的南粤大地上,拔地而起的几州城、海南琼苑、风城大厦等一批多功能新型建筑物,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
D.水果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黏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答案】A【解析】B项搭配不当,“并命名为‘金丝牦牛’”主语不是“金色牦牛”而是“人”,宜改为“被命名为‘金丝牦牛’”。
C项中“令人流连忘返,构思奇特,巧夺天工”语序不当,“令人流连忘返”应调后;D项“所以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杂糅,糅合了“食用水果应该洗净削皮”“洗净削皮较为安全”两种句式结构。
第二种。
修改病句例:(2006江苏高考)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
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
①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②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
③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④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
⑤苍松翠柏环抱着它,⑥霞光丽日辉映着它,⑦青山绿水依傍着它。
⑧去年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⑨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
⑩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⑾瞻仰中山先生的陵寝,⑿重温先生的教诲吧!答:①处改为“朋友们”或“同学们”。
⑦处与⑥处对调,或⑥处与⑤处对调。
⑩处删去“故地重游”,或将其改换为合适的词语。
解析:①处称呼与对象身份不合,对象是中学生。
⑤⑥⑦三处语序不当,“苍松翠柏”“青山绿水”两句应放在一起才更符合观察顺序。
⑩处“故地重游”与第一句“第一次”矛盾。
修改病句,首先要查出句子的毛病所在,再进行妥善的处理。
修改时既要改正句子的错误,又要充分体现句子的原意而且还要尽量保留原句的基本结构和词语。
修改时可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根据不同的语病,采取恰当的方法。
在高考试卷中以两种形式考查,一是单项选择题,放在Ⅰ卷;一是主观性试题,放在Ⅱ卷。
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
修改语病时,要注意:A、明确语言简明的主要内容B、要注意汉语表达的灵活性C、要注意考题的要求三、高考病句考查规律(教师点拨与总结)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四、掌握判别病句的常规方法:①找出主干。
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②体会语意。
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等。
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第二课时“语序不当”教学目标:掌握“语序不当”病句类型教学过程:一、例题引路【2008年高考四川卷】C.市政府决定配合奥运项目的实施,重点抓好地铁建设、危旧房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工作,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
【解析】C.“加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进程”语序不当,应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进程。
”;二、考点复习语序不当的类别:①多层定语语序不当②多层状语语序不当③虚词的位置不当;④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⑤分句语序不当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例1、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教师提示】: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2、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分析:句中宾语中心词“方法”的前面有一个长定语,“有效的”是一个形容词,相当于例句中的“优秀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是两个动词性短语,相当于例句中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对照例句,可见位置不对,应为“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有效的”方法。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例1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教师提示】: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d.表情态或程序的。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目的或原因、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情态、对象。
【相关举例】:1、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改为:那位失主为表谢意昨天在电视台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教师解析表目的或原因的短语+时间词+处所词+情态动词或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中心词2、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床上。
分析:句中谓语中心词“睡”的前面有三个修饰语,“甜蜜地”表情态,相当于例句中的“热情地”,“都”表范围,应放在数量词“一个一个”的后面,从而判断出原句是病句3、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与白人在娱乐场所享有平等的地位分析:句中动词“享有”前有两个修饰语,“在娱乐场所”相当于例句中的“在休息室里”,“与白人”相当于例句中的“同他”,比较可以发现,这两个修饰语的位置应对调过来,才符合次序,从而判定原句语序不当。
3、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的位置不对。
例如: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不”移到“把”字前)(2)介词位置不当例如:苏联着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3)是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如:一篇文章要是字迹过于潦草,那么内容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移至“内容”前,“内容很不错”是主谓短语作谓语)(4)虚词位置不正确造成的主客体颠倒例如: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可改为中国青年对张艺谋执导的《十面埋伏》是不陌生的4、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例: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猛醒,引人深思。
(按事理、逻辑次序、先后、轻重、缓急、大小、因果等,应改为“引人深思,促人猛省,催人进取)【相关举例】:①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是热情的优秀诗人,是卓越的学者。
②如果陈水扁分裂祖国的阴谋得逞,子孙后代不答应,海峡两岸的人民不答应。
③我们党的每一个基层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把党的宗旨落实在行动上,溶化在血液中,诵读在口头上。
5、分句位置不当例l: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递进关系不当,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例2:对于自己的路。
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三、方法总结关于语序不当的语病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望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2.望见修饰语长的句子,即多重状语与多重定语,检查是否患修饰语语序不当症。
3.望见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患数量词位置不当症。
4.望见分句较多的复句,检查是否患分句间语序不当症。
第三课时“搭配不当”教学目标:掌握“搭配不当”病句类型教学过程:一、例题引路【2008年高考江苏卷】c.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必须克服低温、低压、大风等不利的特殊气候条件,充分考虑登山队员登顶时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C 项搭配不当,“克服”的应该是什么“困难”,不应是“特殊气候条件”。
二、考点复习搭配不当主要出现在配对的句子成分之间,相关成分如主语和宾语之间也有个相应与否的问题。
成分搭配不当的现象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定语与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并列短语做句子成分搭配不当①知识讲解与解题技巧1、主谓搭配不当。
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例1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2007全国Ⅰ卷)例2.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07江苏卷)例3.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07辽宁卷)例4.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07天津卷)例5.中国史学家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来越显示出相当高的学术含量,从对外国史学的一般性介绍走向研究和判断的层面,从而为中外史学家的真正对话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07湖南卷)解析:例1中“社会公众专利意识”与“不断提高”不能搭配,可改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专利意识不断增强”。
例2中“公众的专利意识”与“不断提高”不能搭配,可改为“公众的专利意识明显增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例3中“挖掘机”“装载机”“翻斗车”不会在人的“指挥”下工作,应将“指挥”改为“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