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第4-5章作业2015讲解
操作系统第四章课件
![操作系统第四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2c47d0b9f3f90f76c61b37.png)
§4.1 作业管理的功能一、作业管理的基本功能1、作业调度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系统可同时处理多个作业,这就产生了各个作业如何合理地共享有限的系统资源问题。
也就是说,系统要在多个作业中按一定的策略选取若干个作业,为它们分配必要的资源,让它们能够同时执行,这就是作业调度。
被作业调度所选中的作业,它们在执行中就可以共享系统资源。
作业调度选取一个作业的必要条件是:系统现有没末分配的资源可以满足该作业的资源要求。
作业调度是高级调度。
2、作业控制作业是在操作系统控制下执行的。
这种控制包括作业如何输入到系统中去,当作业被选中后如何去控制它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又应如何处理,以及怎样控制计算结果的输出等。
作业控制是用户和操作系统的接口,有关作业控制方式,已在第3章讲过,此处不在再重复。
二、作业的状态及其转换一个作业从进入系统到退出系统一般要经历几个阶段,也就是说作业在系统中要处于几个不同的状态。
这些状态是:提交、后备、执行和完成。
1、提交状态一个作业在其处于用户手中经由输入设备进入输入井的过程,称为提交状态。
2、后备状态作业提交后,由操作员把用户提交的作业,放到卡片输入机或纸带输入机上,通过脱机办公设备或调用SPOOLing系统,将作业办公设备到磁盘上的某一盘区中,该盘区通常称为输入井。
当作业的全部信息都已进入输入井后,系统为该作业建立作业控制志,并把它插入到后备作业队列中,等待作业调度程序的调度。
一个作业处于随时等待作业调度程序调度的状态,称为后备状态。
3、执行状态一个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一旦被作业调度程序选中,且分配了必要的资源,再由作业调度程序为其建立相应的进程(如作业步进程)后,该作业就进入了执行状态。
4、完成状态当作业正常执行结束或异常终止时,作业完成状态。
此时,由作业高度程序对该作业进行后处理。
主要工作是撤消该作业的作业控制志,并收回该作业所占的系统资源,将作业的执行结果信息编入输出文件,并将有关输出文件缓冲输出到输出井中。
操作系统第五章课后习题讲解
![操作系统第五章课后习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82b6802e87101f69e319571.png)
图5.10
图5.11
第五章课后习题讲解
LOGO
这个状态是安全的。 解:这个状态是安全的。 因为C={3 C={3, }而Allocation={2, 因为C={3,7,2,3 }而Allocation={2,5,1, 2}则Available={1, 1}。 2}则Available={1,2,1,1}。 NEED 进程 P0 P1 P2 P3 P4 R0 1 2 3 3 0 R1 3 3 1 1 2 R2 1 1 2 0 1 R3 1 1 3 3 1
每个进程均只允许申请1 答:4个。每个进程均只允许申请1台,每个进程 Allocation均为 均为1 因为max max为 Available为 Allocation均为1,因为max为2,则Available为1。 此时,总共的Allocation Allocation为 所以,最多允许4 此时,总共的Allocation为4,所以,最多允许4 个进程参与竞争。 个进程参与竞争。
第五章课后习题讲解
LOGO
5.11 考虑图5.9所示的资源分配图,哪个进 程会发生死锁?
图5.9
P3、P4会发生死锁 因为P3 R3、P4、R4形成 会发生死锁。 P3、 答:P3、P4会发生死锁。因为P3、R3、P4、R4形成 环路。 环路。
第五章课后习题讲解
LOGO
5.13 假定一个系统具有四个系统类型,C={3,7, 2,3},最大资源需求数表如图5.10所示。资源分 配器根据图5.11中的表来分配资源,这个状态安 全吗?为什么?
1 3 1 1 3 4 1 2 1 2 1 1 2 3 1 1 3 6 1 3 3 1 2 3 3 7 2 3 3 1 0 3 3 6 2 3 0 2 1 1 1 3 1 2
操作系统讲义第五章
![操作系统讲义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648b951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c.png)
操作系统讲义第五章在计算机的世界里,操作系统就像是一位幕后的大管家,默默地管理着各种资源,确保计算机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这一章,咱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操作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技术。
首先,咱们来聊聊进程管理。
进程可以简单理解为正在运行的程序。
比如说,当您打开一个浏览器浏览网页时,就启动了一个浏览器进程。
操作系统要负责为这些进程分配资源,如 CPU 时间、内存空间等,还要协调它们之间的运行顺序,避免冲突和混乱。
进程有几种不同的状态,比如就绪态、运行态和阻塞态。
就绪态就是进程已经准备好运行,只等 CPU 分配时间给它;运行态就是进程正在使用 CPU 执行指令;阻塞态则是进程因为等待某些资源而暂时无法运行,比如等待输入数据。
为了有效地管理进程,操作系统使用了各种调度算法。
比如先来先服务算法,谁先来就先给谁分配 CPU 时间;还有短作业优先算法,优先处理运行时间短的进程,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接下来,咱们谈谈内存管理。
内存是计算机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就像一个大仓库。
操作系统要确保不同的程序能够合理地使用内存,避免相互干扰和冲突。
内存管理有分页和分段两种主要方式。
分页是将内存分成固定大小的页,程序也被分成同样大小的页,这样便于管理和分配。
分段则是根据程序的逻辑结构,将其分成不同的段,比如代码段、数据段等。
虚拟内存技术也是内存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它允许程序使用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大的内存空间,通过将暂时不用的数据存储在硬盘上,当需要时再调入内存,从而扩展了程序可用的内存范围。
再说说文件管理。
文件是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操作系统要负责文件的创建、存储、检索和删除等操作。
文件系统就像是一个文件的仓库管理员,它规定了文件的组织方式和存储结构。
常见的文件系统有 FAT、NTFS 等。
文件在存储时,会被分配一个特定的存储空间,并通过目录结构进行管理,方便用户查找和访问。
文件的访问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操作系统要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能够访问和修改特定的文件,以保护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章作业详细版讲课教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章作业详细版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11a91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7.png)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章作业详细版讲课教案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章作业详细版1.为什么要配置层次式存储器?在计算机执行时,几乎每一条指令都涉及对存储器的访问,因此要求对存储器的访问速度能跟得上处理机的运行速度。
或者说,存储器的速度必须非常快,能与处理机的速度相匹配,否则会明显的影响到处理机的运行。
此外还要求存储器具有非常大的容量,而且存储器的价格还应很便宜。
对于这样十分严格的三个条件,目前是无法同时满足的。
于是正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都无一例外的采用了多层结构的存储器系统。
2.可采用哪几种方式将程序装入内存?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1)绝对装入方式当计算机系统很小,且仅能运行单道程序时,完全有可能知道程序将驻留在内存的什么位置。
此时可以采用绝对装入方式。
用户程序编译后,将产生绝对地址的目标代码。
(2)可重定位装入方式绝对装入方式只能将目标模块装入到内存中事先指定的位置,这只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
而在多道程序环境下,编译程序不可能预知经编译后所得到的目标模块应放在内存的何处。
因此,对于用户程序编译所形成的若干个目标模块,它们的起始地址通常都是从0开始的,程序中的其他地址也都是想对于起始地址计算的。
此时,不可能再采用绝对装入方式,而应采用可重定位装入方式,他可以根据内存的具体情况将装入模块装入到内存的适当位置。
(3)动态运行时的装入方式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可将装入模块装入到内存中任何允许的位置,故可用于多道程序环境,但该方式并不允许程序运行时在内存中移动位置。
因为,程序在内存中的移动,意味着它的物理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时必须对程序和数据的地址(绝对地址)进行修改后方能运行。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运行过程中他在内存中的位置肯能经常要改变。
动态运行时的装入程序在把装入模块装入内存后,并不立即把装入模块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而是把这种地址转换推迟到程序真正要执行时才进行。
因此,装入内存后的所有地址都仍然是逻辑地址。
3.何谓静态链接?静态链接时需要解决两个什么问题?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目标模块及他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我们把这种事先进行链接的方式称为静态链接方式。
操作系统第4-5章作业2015讲解
![操作系统第4-5章作业2015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35580655a8102d276a22f8c.png)
第4-5章作业1、“整体对换从逻辑上也扩充了内存,因此也实现了虚拟存储器的功能”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上述说明法是错误的。
整体对换将内存中暂时不用的某个程序及其数据换出至外存,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以装入在外存中的、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所对应的程序和数据。
虚拟存储器是指仅把作业的一部分装入内存便可运行作业的存储器系统,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它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离散分配的基础上。
虽然整体对换和虚拟存储器均能从逻辑上扩充内存空间,但整体对换不具备离散性。
实际上,在具有整体对换功能的系统中,进程的大小仍受到实际内存容量的限制。
2、什么叫静态重定位,什么叫动态重定位,它们分别与何种装入方式相对应?答:把作业装入内存中随即进行地址变换的方式称为静态重定位,在作业执行期间,当访问到指令或数据时才进行地址变换的方式称为动态重定位。
它们分别和可重定位、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相对应。
3、虚拟存储器有哪些特征?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答:虚拟存储器具有离散性、多次性、对换性和虚拟性的特征。
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离散性,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多次性和对换性,所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虚拟性。
4、某系统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策略,拥有逻辑空间32页,每页为2KB,拥有物理空间1MB。
1)写出逻辑地址的格式。
2)若不考虑访问权限等,进程的页表有多少项?每项至少有多少位?3)如果物理空间减少一半,页表结构应相应作怎样的改变?答:1)该系统拥有逻辑空间32页,故逻辑地址中页号必须用5位来描述,而每页为2KB,因此,页内地址必须用11位来描述。
这样,可得到它的逻辑地址格式如下:2)每个进程最多有32个页面,因此,进程的页表项最多为32项;若不考虑访问权限等,则页表项中只需给出页所对应的物理块号。
1MB的物理空间可分成29个内存块,故每个页表项至少有9位。
3)如果物理空间减少一半,则页表中项表项数仍不变,但每项的长度可减少1位。
2024版《操作系统第五章》ppt课件
![2024版《操作系统第五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a1d0b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c.png)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对操作系统影响
要点一
云计算对操作系统的影响
要点二
大数据对操作系统的影响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它将计算资源和服务 以虚拟化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云计算对操作系统提出了新的 要求,如支持虚拟化技术、提供弹性资源调度、保障数据安 全性等。
大数据是一种基于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技术,它要求操作 系统能够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管理和处理能力。为了适应 大数据的需求,操作系统需要采用一系列优化技术,如分布 式文件系统、内存数据库等,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数据安全和隐私的保护。
要点二内 地址两部分组成。
要点三
内存分配
在为进程分配内存时,以块为单位将进 程中的若干个页分别装入到多个可以不 相邻接的物理块中。
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基本原理
地址结构
分段存储管理方式是按照用户进程中的 自然段划分逻辑空间。例如,用户进程 由主程序、两个子程序、符号表、栈和 一组数据组成,于是可以把这个用户进 程划分为5个段,每一段的起始地址由 用户给出。
进程通信
指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进程是分配系统资源的单位(包括内存地址空间),因此 各进程拥有的内存地址空间相互独立。为了保证安全,一个进程不能直接访问另一 个进程的地址空间。但是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又是必须实现的。
03
CATALOGUE
内存管理
内存基本概念及原理
01
内存定义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
中断技术原理及应用
01
中断技术应用
02
实现多道程序并发执行。
03
实现实时处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第4章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74cfe009581b6bd97f19ea20.png)
处理机调度可以分为4级:
(1) 作业调度:高级调度。 其主要任务是按一定的原则对外存输入井上的大量后备作业进行 选择,给选出的作业分配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必要的资源,并建 立相应的进程,以使该作业的进程获得竞争处理机的权利。另外, 当该作业执行完毕时,还负责回收系统资源。 (2) 交换调度:又称中级调度。 其主要任务是按照给定的原则和策略,将处于外存交换区中的就 绪状态或就绪等待状态的进程调入内存,或把处于内存就绪状态或 内存等待状态的进程交换到外存交换区。交换调度主要涉及到内存 管理与扩充。 (3) 进程调度:又称微观调度或低级调度。 其主要任务是按照某种策略和方法选取一个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 占用处理机。在确定了占用处理机的进程后,系统必须进行进程上 下文切换以建立与占用处理机进程相适应的执行环境。 (4) 线程调度
(2) 选择占有处理机的进程 进程调度的主要功能是按照一定的策略选择一 个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使其获得处理机执行。根 据不同的系统设计目的,有各种各样的选择策略, 例如系统开销较少的静态优先数调度法,适合于分 时系统的轮转法和多级反馈轮转法等。这些选择策 略决定了调度算法的性能。
(3) 进行进程上下文切换 一个进程的上下文(context)包括进程的状 态、有关变量和数据结构的值、硬件寄存器的值和 PCB以及有关程序等。一个进程的执行是在进程的 上下文中执行。当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某种原因要 让出处理机时,系统要做进程上下文切换,以使另 一个进程得以执行。当进行上下文切换时,系统要 首先检查是否允许做上下文切换(。然后,系统要 保留有关被切换进程的足够信息,以便以后切换回 该进程时,顺利恢复该进程的执行。在系统保留了 CPU现场之后,调度程序选择一个新的处于就绪状 态的进程,并装配该进程的上下文,使CPU的控制 权转换到被选中进程中。
操作系统-4-5章作业答案
![操作系统-4-5章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de44040740be1e650e9ae0.png)
4.2试述作业调度的主要功能。
(1)记录系统中各作业的状况,包括执行阶段的有关情况。
(2)从后备队列中挑选出一部分作业投入执行。
(3)为被选中作业做好执行前的准备工作。
(4)在作业执行结束时做善后处理工作。
4.4进程调度的功能有哪些?(1)记录系统中所有进程的执行情况。
(2)选择占有处理机的进程。
(3)进行进程上下文切换。
4.5进程调度的时机有哪几种?(1)当前进程自己调用sleep,wait等进入休眠状态。
(2)当前进程从系统调用进程执行结束后返回用户态时,它的优先级已经低于其它就绪状态进程,或调度标志被置位。
(3)当前进程在完成中断和陷阱处理后返回用户态时,它的优先级已经低于其它就绪状态进程或调度标志被置换。
(4)时间片被用完,而且当前进程的优先级低于其他就绪进程。
(5)当亲进程调用exit自我终止时。
计算在单道程序下,采用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和最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时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并指出它们的调度顺序。
(注:周转时间:从作业提交算起,直到执行完毕这段时间带权周转时间:作业的周转时间T与系统为其提供服务的服务时间之比)最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平均周转时间(时间单位:分):(120+138-50+168-40+228-20)/ 4=136平均带权周转时间(时间单位:分):(120/120+(120+18-50)/18+(120+18+30-40)/30+ (120+18+30+60)/60)=19.73调度顺序:1--4--3--2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平均周转时间(时间单位:分):(120+180-20+210-40+228-50)/ 4=157平均带权周转时间(时间单位:分):(120/120+160/60+170/30+178/18)=19.2调度顺序:1--2--3--45.9什么是页式管理?静态页式管理可以实现虚存吗?页式管理:就是把各进程的虚拟空间划分为若干长度相等的页面,把指令按页面大小划分后存放,在内存中执行或只在内存中存放那些经常被执行或即将被执行的页面,而那些不被经常执行以,及在近期内不可能被执行的页面则存放于外存中,按一定规则调入的一种内存管理方式。
操作系统第5章(第四版)资料PPT课件
![操作系统第5章(第四版)资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ffe8158e9951e79b8927f5.png)
5.1 虚拟存储器概述 5.2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5.3 页面置换算法 5.4 请求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5.1 虚拟存储器概述
常规存储管理方式的共同点:
要求一个作业全部装入内存后方能运行。
问题:
(1) 有的作业很大,所需内存空间大于内存总容量,使作业无法 运行。 (2) 有大量作业要求运行,但内存容量不足以容纳下所有作业, 只能让一部分先运行,其它在外存等待。
将该页写回外存
OS命令CPU从外存读缺页
启动I/O硬件 将一页从外存换入内存
修改页表
软件
N
硬件
页号>=页表长度? Y 越界中断 N
CPU检索快表
页表项在快表中? Y N
访问页表
页在内存?
Y
修改快表
修改访问位和修改位
形成物理地址
地址变换结束
地址变换例题
❖ 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空间共有32个页面,每页1KB,主存16KB。假定 某时刻系统为用户的第0、1、2、3页分别分配的物理块号为5、10、4、7, 试将虚拟地址0A5C和093C变换为物理地址。 解:虚拟地址为:页号(25=32)5位 页内位移(210=1024)10位
换出时需重写至外存。供置换页面时参考。
(4)外存地址:指出该页在外存上的地址。
一、请求分页中的硬件支持
2、缺页中断机构
在请求分页系统中,当访问的页不在内存, 便产生一缺页中断,请求OS将所缺页调入内存 空闲块,若无空闲块,则需置换某一页,同时修 改相应页表表目。
缺页中断与一般中断的区别:
(1)在指令执行期间产生和处理中断信 号。缺页中断要立即处理。
指程序在执行时呈现出局部性规律,即在一较短时间内,程序的执行仅限
计算机操作系统完整(第四版)第四五章ppt课件
![计算机操作系统完整(第四版)第四五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d11a2e1a37f111f0855b51.png)
一起,形成装入模块。子2
子2
装入:子装2 入程序
装入模块
由目装标模入块程序(Loader)将装入模块复制到内
存中。
内存
.
7
2、地址空间的概念
物理(绝对)地址——程序执00行00000001
00002
每00个0 内主 存单元的固定顺序地址. (编号)。 内50存0 :由字或字000节0 组主 成的一维.. 线性地址空间
.
19
• 4.3.5基于索引搜索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1、快速适应算法:空闲分区按容量大小进行分 类。对于每一类具有相同容量的所有空闲空间分 区,单独设立一个空闲分区链表。在内存中设立 一张管理索引表,每个表项对应一种空闲分区类 型。
优点:查找效率高。保留大分区也不会产生碎片
缺点:分区归还主存时算法复杂。
进行紧凑
按动态分区方式
时提高形成了连续系空闲统区 效率。
进行分配
缺点:需要动态重定位“硬件”机构支持,增加
修改有关的
修改有关的
返回分区号
了系统数成据结本构,并轻度降低了数据程结构序执行速度,及首“批 紧
凑”处理增加了系统开销。
无法分配
返回
动态重定位分区分配算法流程
.
29
4.4、对换(Swapping)
成的,以后不再改变。
5000
15000
动态重定位:地址变换是在程序指令执行
作时业进地址行空的间 。
内存空间
.
9
0 0
BR:重定位寄存器 VR: 变址寄存器
.
10
4、程序的链接
链 接把:一0个程C模a序块ll BA相; 关的一组目标模块和0 系JS统模R块”调LA”;用模块
第5章 作业管理及批处理作业
![第5章 作业管理及批处理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5fe97611eb91a37f1115ccc.png)
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
程序接口
• 访管指令主要功能为: (1)传递用户的资源请求,实现从目态到管 态的转换; (2)在管态下,由操作系统根据用户请求, 代替用户完成相应任务; (3)操作系统工作完成后由管态返回目态。
5-23
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
系统调用
• 系统调用 : 系统调用,就是操作系统所提供的某些接口, 通过这些接口,用户在程序中可以调用操作系统 所提供的一些子功能,以完成特定的功能。 • 系统调用是一种特殊的功能调用,它通过访管指 令或软中断的方式,中断现行程序的执行,转去 执行操作系统所提供的子程序,完成特定的系统 功能,然后控制又返回到系统调用命令之后的一 条指令处,被中断的程序将继续执行。
第5章 作业管理及批处理作业
Chapter 5 Job Management and Patch Operation
教学要求
• 本章目的:
– 主要讨论操作系统如何组织作业,如何控制作系统接口、作业的概念;了解作业管理的功能及状态转 换;掌握批处理作业的程序接口、作业组织、作业控制和调度。
5-15
作业管理及批处理作业
5.4 作业的状态及其转换
• 在批处理系统中,一个作业从进入系统到运行结束,一般 需要经过提交、收容、执行和完成四个阶段。作业在这四 个阶段中分别处于提交状态、后备状态、执行状态和完成 状态。
5-16
5-17
作业管理及批处理作业
5.4 作业的状态及其转换
– 提交状态。用户在上机解题前事先准备好作业,包括 程序、数据及作业说明书,将它们制成卡片或纸带信 息,然后提交给计算中心。此时,作业处于提交状态 。 – 后备状态。作业提交后,系统操作员将用户的作业卡 片或纸带,通过脱机输入或SPOOLing系统输入到系 统磁盘的相应盘区(即输入井)中,系统为这些作业 建立作业控制块JCB,以便对作业进行管理。此时, 这些作业被插入到后备作业队列中,并等待被调度执 行,处于后备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收容阶段,也称为 作业注册。
操作系统第4章答案(上)讲课讲稿
![操作系统第4章答案(上)讲课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0bdca1c6941ea76e58fa0466.png)
赵盈盈2011210593 第四章作业上1. 解释名词:程序的顺序执行;程序的并发执行。
答:程序的顺序执行: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独占cpu直到得到最终结果的进程。
程序的并发执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处于一开始执行且尚未结束的状态。
2. 什么是进程?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进程: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独立单元。
进程和程序的区别:●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有程序和数据两部分组成●进程具有生命周期,有诞生和消亡,是短暂的;而程序是相对长久的●进程能更真实的描述并发,而程序不行。
●一个进程可以对应多个程序。
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进程可以创建其他进程,程序不能3. 图1所示,设一誊抄程序,将f中记录序列正确誊抄到g中,这一程序由get、copy、put三个程序段组成,它们分别负责获得记录、复制记录、输出记录。
请指出这三个程序段对f中的m个记录进行处理时各种操作的先后次序,并画出誊抄此记录序列的先后次序图(假设f中有1,2,…,m个记录,s,t为设置在主存中的软件缓冲区,每次只能装一个记录)。
图1 改进后的誊抄过程答:4. 进程有哪几种基本状态?试画出进程状态变迁图,并标明发生变迁的可能原因。
答:进程基本状态:运行、就绪、等待就绪到运行:调度程序选择一个新的进程运行 运行到就绪:运行进程用完了时间片或运行进程被中断,因为一个高优先级的进程处于就绪状态运行到等待:OS 尚未完成服务或对一资源的访问尚不能进行或初始化I/O 且必须等待结果 或等待某一进程提供输入(IPC )等待到就绪:当所有的事件发生时5. 什么是进程控制块?它有什么作用?答:PCB :为了便于系统控制和描述进程的活动过程,在操作系统核心中为进程定义的一个专门的数据结构。
作用:系统用PCB 来控制和管理进程的调用,PCB 也是系统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GCGPCP G… CP6. n 个并发进程共用一个公共变量Q ,写出用信号灯的p 、v 操作实现n 个进程互斥时的程序描述,并说明信号灯值的取值范围。
操作系统教程第四周
![操作系统教程第四周](https://img.taocdn.com/s3/m/996064d5b14e852458fb57b6.png)
2.5 处理机调度教学内容:2.5 处理机调度2.5.1 处理机调度的层次(△)2.5.2 高级调度2.5.3 中级调度2.5.4 低级调度2.5.5 选择调度算法的原则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进程:计算机系统中,可能同时有数百个批处理作业存放在磁盘的作业队列中,或者有数百个终端与主机连接,这样一来内存和处理器等资源便供不应求。
如何从这些作业中挑选作业进入主存运行、如何在进程之间分配处理器时间,无疑是操作系统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处理器调度用来完成涉及处理器分配的工作,调度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多道程序系统的效率。
2.5.1 处理机调度的层次用户作业从进入系统成为后备作业开始,直到运行结束退出系统为止,可能会经历下述的调度过程。
处理器调度可以分为三个级别:高级调度、中级调度和低级调度。
处理器调度的层次(图)上述三级调度中,低级调度是各类操作系统必须具有的功能;在纯粹的分时或实时操作系统中,通常不需要配备高级调度;在分时系统或具有虚拟存储器的操作系统中,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和作业吞吐量,专门引进了中级调度。
下面给出三级调度功能于进程状态转换的关系。
处理器调度与进程状态转换(图)高级调度发生在新进程的创建中,它决定了一个进程是否能够被创建,或者是创建后能否被置成就绪状态,以参与竞争处理器资源从而获得运行;中级调度反映到进程状态上就是挂起和解除挂起,它根据系统的当前负荷情况决定停留在主存中的进程数;低级调度则决定哪一个就绪进程或线程占用cpu。
处理器的调度模型2.5.2 高级调度高级调度程序控制多道程序的道,又称作业调度、长程调度分时操作系统中,高级调度任务:1)是否接受一个终端用户的连接;2)一个程序能否被计算机系统接纳并构成进程;3)一个新建态的进程是否能够加入就绪进程队列。
有的分时操作系统虽没有配置高级调度程序,但上述的调度功能是必须提供的。
2.5.3 中级调度中级调度决定主存储器中所能容纳的进程数,这些进程将允许参与竞争处理器和有关资源,而有些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被调出主存,这时这个进程处于挂起状态,当进程具备了运行条件,且主存又有空闲区域时,再由中级调度决定把一部分这样的进程重新调回主存工作。
操作系统 第五章作业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 第五章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3397325acfa1c7aa00ccce.png)
第五章作业参考答案1.旋转型设备上信息的优化分布能减少为若干个I/O服务的总时间。
设磁鼓上分为20个区,每区存放一个记录,磁鼓旋转一周需20毫秒,读出每个记录平均需用1毫秒,读出后经2毫秒处理,再继续处理下一个记录。
在不知当前磁鼓位置的情况下:(1)顺序存放记录1、……,记录20时,试计算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2)给出优先分布20个记录的一种方案,使得所花的总处理时间减少,且计算出这个方案所花的总时间。
答:定位第1个记录需10ms。
读出第1个记录,处理花2ms,这时已到了第4个记录,再转过18个记录(花18ms)才能找到记录2,所以,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10+3+(1+2+18)×19=13+21×19=412ms如果给出优先分布20个记录的方案为:1,8,15,2,9,16,3,10,17,4,11,18,5,12,19,6,13,20,7,14。
当读出第1个记录,花2ms 处理后,恰好就可以处理记录2,省去了寻找下一个记录的时间,读出并处理20个记录的总时间:10+3+3×19=13+247=260ms2.现有如下请求队列:8,18,27,129,110,186,78,147,41,10,64,12;试用查找时间最短优先算法计算处理所有请求移动的总柱面数。
假设磁头当前位置下在磁道100。
答:处理次序为:100-110-129-147-186-78-64-41-27-18-12-10-8。
移动的总柱面数:264。
4.某文件为连接文件,由5个逻辑记录组成,每个逻辑记录的大小与磁盘块大小相等,均为512字节,并依次存放在50、121、75、80、63号磁盘块上。
现要读出文件的1569字节,问访问哪一个磁盘块?答:80号磁盘块7.假定磁盘有200个柱面,编号0~199,当前存取臂的位置在143号柱面上,并刚刚完成了125号柱面的服务请求,如果请求队列的先后顺序是:86,147,91,177,94,150,102,175,130;试问:为完成上述请求,下列算法存取臂移动的总量是多少?并算出存取臂移动的顺序。
操作系统原理在线作业(第四、五章)答案
![操作系统原理在线作业(第四、五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04dbe80975f46527d3e193.png)
B逻辑设备名和驱动程序入口地址
C物理设备名和驱动程序入口地址
D逻辑、物理设备名和驱动程序入口地址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功能扩充,把原来独占的设备改造成能为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
A存储设备
B系统设备
C虚拟设备
D用户设备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5.如果I/O所花费的时间比CPU处理时间短得多,则缓冲区﹎﹎﹎。
A进程请求I/O―>?独立于设备的软件―>中断处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硬件
B进程请求I/O―>?独立于设备的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硬件
C进程请求I/O―>?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独立于设备的软件―>硬件
D进程请求I/O―>?设备驱动程序―>独立于设备的软件―>中断处理程序―>硬件
B驱动程序与I/O控制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对DMA方式应是以字节为单位去启动设备及进行中断处理。
C由于驱动程序与I/O设备(硬件)紧密相关,故必须全部用汇编语言书写。
D对于一台多用户机,配置了相同的8个终端,此时可以只配置一个由多个终端共享的驱动程序。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0.对磁盘进行移臂调度的目的是缩短﹎﹎﹎﹎。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
单选题
1.通道具有﹎﹎﹎﹎能力。
A执行I/O指令集
B执行CPU指令集
C传输I/O命令
D运行I/O进程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2.不通过CPU进行主存与I/O设备间大量的信息交换方式,可以是﹎﹎﹎﹎方式。
A DMA
B中断
C查询等待
D程序控制
正确答案:A
精品课件-计算机操作系统(姜柳)-第5章
![精品课件-计算机操作系统(姜柳)-第5章](https://img.taocdn.com/s3/m/a7f08eaaa45177232e60a29a.png)
第 5 章 处理机调度
2. 根据某一调度算法,从后备作业中挑选一个或多个作 业运行
一般来说,系统中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较多,但处于运行 状态的作业只是有限的几个。因此,作业调度程序就要按照一 定的原则从后备作业中挑选出若干个作业投入运行。
第 5 章 处理机调度
3. 为被选中的作业分配运行时所需要的资源 作业调度程序挑选作业后,要为该作业建立相应的进程, 并为这些进程分配资源,如内存和外部设备等。至于CPU这一 资源,作业调度程序只能保证作业有获得CPU的资格,处理机 的分配是由进程调度程序来完成的。 4. 作业结束后作善后处理工作 在一个作业运行结束时,作业调度程序要把相应的一些信 息进行输出,然后收回该作业所占有的全部资源,撤销与该作 业有关的全部进程和该作业的控制块。
第 5 章 处理机调度
这些目标之间也是相互冲突的,任何一个算法要同时满 足上述目标是不可能的。要选择一个理想的算法是很困难的, 因此,实际采用的调度算法是根据需要而兼顾某些目标。
第 5 章 处理机调度
2. 确定调度算法应考虑的因素 (1) 调度算法应与系统设计目标一致。例如,批处理操作 系统应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分时操作系统应保证响应时间等。 (2) 保证系统资源的充分利用,既能兼顾I/O量大的作业, 又能兼顾计算量大的作业,使CPU与I/O设备得到均衡使用。 (3) 尽量缩短作业在系统中的平均周转时间,使用户可以 尽快地得到运行结果。 对于一个系统而言,考虑的因素越多,就会导致算法越复 杂,从而增加系统开销,影响对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大多数 系统往往采用比较简单的调度算法。
第 5 章 处理机调度
5.2.3 调度性能的衡量 1. 调度算法应达到的目标 调度算法即系统所采取的调度策略,规定了从后备作业中
操作系统课件-OS-第四章-第4章-4.5
![操作系统课件-OS-第四章-第4章-4.5](https://img.taocdn.com/s3/m/ee4ceea601f69e3142329427.png)
然而段却是信息的逻辑单位。 由此可知,为了实现段的共享,希望存储管理能与用户程序 分段的组织方式相适应。
2021/3/18
4
3) 信息保护
信息保护同样是对信息的逻辑单位进行保护,因此,分 段管理方式能更有效和方便地实现信息保护功能。
2021/3/18
14
(2) 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由系统把逻辑地址划 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因而在 系统中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 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通常由编译程序在对源程序进行编译 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3) 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即单一的线性地址 空间,程序员只需利用一个记忆符,即可表示一个地址;而 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则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 ,既需给出段名,又需给出段内地址。
每个段在表中占有一个表项,其中记录了该段在内存中的 起始地址(又称为“基址”)和段的长度。
2021/3/18
9
作业空间 (MAIN)=0 0
30 K 0
20 K 0
(X)=1 (D)=2
15 K (S)=3
0
段表 段号 段长 基址
0 30 K 40 K 1 20 K 80 K 2 15 K120 K
10 K150 K 3
10 K
2021/3/18
图4-17 利用段表实现地址映射
内存空间 0
(MAIN)=040 K 30 K (X)=1 80 K 20 K (D)=2 120 K 15 K (S)=3 150 K 10 K
10
3.地址变换机构
为了实现从进程的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功能,在 系统中设置了段表寄存器,用于存放段表始址和段表长度TL 。在进行地址变换时,
操作系统第4章5.6 本单元作业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第4章5.6 本单元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003979cf84b9d528ea7a4e.png)
单元四课后作业答案一、填空1.磁带、磁盘这样的存储设备都是以块为单位与内存进行信息交换的。
2.根据用户作业发出的磁盘I/O请求的柱面位置,来决定请求执行顺序的调度,被称为移臂调度。
3.DMA控制器在获得总线控制权的情况下能直接与内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无需CPU介入。
4.在DMA方式下,设备与内存储器之间进行的是成批数据传输。
5.通道程序是由通道执行的。
6.通道是一个独立与CPU的、专门用来管理输入/输出操作的处理机。
7.缓冲的实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专门硬件寄存器的硬件缓冲,一种是在内存储器里开辟一个区域,作为专用的I/O缓冲区,称为软件缓冲。
8.设备管理中使用的数据结构有系统设备表(SDT)和设备控制块(DCB)。
9.基于设备的分配特性,可以把系统中的设备分为独享、共享和虚拟三种类型。
10.引起中断发生的事件称为中断源。
二、选择1.在对磁盘进行读/写操作时,下面给出的参数中,C 是不正确的。
A.柱面号B.磁头号C.盘面号D.扇区号2.在设备管理中,是由B 完成真正的I/O操作的。
A.输入/输出管理程序B.设备驱动程序C.中断处理程序D.设备启动程序3.在下列磁盘调度算法中,只有D 考虑I/O请求到达的先后次序。
A.最短查找时间优先调度算法B.电梯调度算法C.单向扫描调度算法D.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4.下面所列的内容里,C 不是DMA方式传输数据的特点。
A.直接与内存交换数据B.成批交换数据C.与CPU并行工作D.快速传输数据5.在CPU启动通道后,由A 执行通道程序,完成CPU所交给的I/O任务。
A.通道B.CPU C.设备D.设备控制器6.利用SPOOL技术实现虚拟设备的目的是A 。
A.把独享的设备变为可以共享B.便于独享设备的分配C.便于对独享设备的管理D.便于独享设备与CPU并行工作7.通常,缓冲池位于C 中。
A.设备控制器B.辅助存储器C.主存储器D.寄存器8. B 是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5章作业
1、“整体对换从逻辑上也扩充了内存,因此也实现了虚拟存储器的功能”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上述说明法是错误的。
整体对换将内存中暂时不用的某个程序及其数据换出至外存,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以装入在外存中的、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所对应的程序和数据。
虚拟存储器是指仅把作业的一部分装入内存便可运行作业的存储器系统,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它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离散分配的基础上。
虽然整体对换和虚拟存储器均能从逻辑上扩充内存空间,但整体对换不具备离散性。
实际上,在具有整体对换功能的系统中,进程的大小仍受到实际内存容量的限制。
2、什么叫静态重定位,什么叫动态重定位,它们分别与何种装入方式相对应?
答:把作业装入内存中随即进行地址变换的方式称为静态重定位,在作业执行期间,当访问到指令或数据时才进行地址变换的方式称为动态重定位。
它们分别和可重定位、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相对应。
3、虚拟存储器有哪些特征?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答:虚拟存储器具有离散性、多次性、对换性和虚拟性的特征。
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离散性,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多次性和对换性,所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虚拟性。
4、某系统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策略,拥有逻辑空间32页,每页为2KB,拥有物理空间1MB。
1)写出逻辑地址的格式。
2)若不考虑访问权限等,进程的页表有多少项?每项至少有多少位?
3)如果物理空间减少一半,页表结构应相应作怎样的改变?
答:1)该系统拥有逻辑空间32页,故逻辑地址中页号必须用5位来描述,而每页为2KB,因此,页内地址必须用11位来描述。
这样,可得到它的逻辑地址格式如下:
2)每个进程最多有32个页面,因此,进程的页表项最多为32项;若不考虑访问权限等,则页表项中只需给出页所对应的物理块号。
1MB的物理空间可分成29个内存块,故每个页表项至少有9位。
3)如果物理空间减少一半,则页表中项表项数仍不变,但每项的长度可减少1位。
5、对于下表所示的段表,请将逻辑地址(0,137)、(1,4000)、(2,3600)、(5,230)转
换成物理地址。
段表
答:[0,137]:50KB+137=51337;
[1,4000]:段内地址越界;
[2,3600]:70KB+3600=75280;
[5,230]:段号越界。
6、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页表应包括哪些数据项?每项的作用是什么?
答:请求分页的页表项如下:页号、物理块号、状态位P、访问字段A、修改位M、外存地址。
●状态位P:指示该页是否已调入内存;
●访问字段A:记录本页在一段时间内被访问的次数,或记录本页最近已有多长时间
未被访问,供选择换出页面时参考;
●修改位M:该页在调入内存后是否被修改过,供置换页面时参考;
●外存起址:指出该页在外存上的地址,供调入该页时参考。
7、在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假如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4、3、2、1、4、3、5、4、3、2、
1、5,目前它还没有任何页装入内存,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目M分别为3和4时,
请分别计算采用OPT、LRU和FIFO页面淘汰算法时,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并比较所得结果。
(选做括号内的内容:根据本题的结果,请查找资料,说明什么是Belady现象,在哪种置换算法中会产生Belady现象,为什么?)
答:1)使用OPT算法时,访问过程中发生缺页的情况为:当M=3时,缺页次数为7,缺页率为7/12;当M=4时,缺页次数为6,缺页率为6/12。
可见,增加分配给作业的内存块数,可减少缺页次数,从而降低缺页率。
访问过程中的缺页情况(M=3,OPT算法)
2)使用LRU算法时,访问过程中发生缺页的情况为:当M=3时,缺页次数为10,缺页率为10/12;当M=4时,缺页次数为8,缺页率为8/12。
可见,增加分配给作业的内存块数,可减少缺页次数,从而降低缺页率。
3)使用FIFO算法时,访问过程中发生缺页的情况为:当M=3时,缺页次数为9,缺页率为9/12;当M=4时,缺页次数为10,缺页率为10/12。
可见,增加分配给作业的内存块数,反而增加了缺页次数,提高了缺页率,这种现象被称做Belady现象。
8、现有一请求调页系统,页表保存在寄存器中。
若一个被替换的页未被修改过,则处理一
个缺页中断需要8ms;若被替换的页已被修改过,则处理一个缺页中断需要20ms。
内存存取时间为1us,访问页表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假定70%被替换的页被修改过,为保证有效存取时间不超过2us,可接受的最大缺页率是什么?
答:如果用p表示缺页率,则有效访问时间不超过2us可表示为
(1-p)×1us+p×(0.7×20ms+0.3×8ms+1us)≦2us,
因此可计算出:p≦1/16400≈0.00006,
即可接受的最大缺页率为0.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