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辅导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方面, 祖冲之的发现比国 外数学家的发现还早 1 0 0 0 多年 , 作为中国人, 自 豪感油然而生, 体验作为中国 人的优越感。课本中还有许多的小知识、 新信息、 鼓 励性强而又深受学生喜爱的插图, 只要处理得当, 也 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 三) 要善于利用“ 数学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促进 学 生心 理素质的全 面提 高及 其人 格的优 化发展 。在教 学过程 中通过优 化数 学课 堂教 学心理环
境、 开展丰 富 多彩 的数 学活动 、 激发 学生对数 学学科的兴趣 、 因材施教 等 方面渗透 心理 健康教 育 。 促 进
学生的心理健 康全面和谐地发 展和提 高。 关键词 : 小学数 学教 学 ; 心理 健康 ; 教 育方法
6 2 . 2 7 % 的学生“ 对考试过分紧张, 感到有些吃不消” 。 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 学生的
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已刻 不容缓。心理健康教育 已成为学 校教育 的重要组成
部分。
课堂心理氛围, 不仅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 、 学生与教
材 的心理距离 ,而且还可 以促使学生 主动地参与到
一
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
得具体、 易懂, 就得挖掘“ 数学美” 。 因此, 在教学过
程中, 从学生升人五年级后 , 我会每天在课后抽出 十分钟的时间, 引导学生阅读我国著名作家梁衡先 生的《 数理化通俗演义》 。这是一本从兴趣人手的软 教材和知识拓展教材 , 采用的是中国的章回小说形
个鼓励的目光; 一个会心的微笑; 一个“ 你能行” 的
暗示, 让他们战胜自卑的心理 , 和同学们平等相处 , 以竞争、 乐观的精神面貌参与学习。
心理因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浅谈心理因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体现数学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贡献是巨大的,国家教育部门一直以来都对数学科目的教学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数学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小学、初中、高中等各个阶段,对于数学教育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对于不擅长数学的学生来说,尽管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然而数学成绩始终没有起色,更糟糕的是学生出现了成绩下降的情况,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持续一段时间后,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减弱,对于后面的学习是很不利的。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数学学习状态进行了全面分析,弄清了造成厌学的原因,主要包括:一、学习被动尽管学生不喜欢数学科目,但由于数学是高考必须的学科,学生不得不面对数学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显得特别被动。
多数学生到了高中后还是依然像初中那样按部就班,学习状况始终停留在和教师一致的步调,很少自己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有的学生没有给自己制定良好教学计划,而是一味地等待教师传授知识,这些不好学习习惯限制了学生成绩的提升。
二、方法不当教师在课前对本节课需要讲述的内容进行了准备,课上不仅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概念的内涵深入剖析,还合理提出知识的重点难点。
课后没有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完成作业仅仅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数学教材涉及到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没有及时掌握,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快速降低,收到的学习成效很不理想。
三、基础不牢有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教师讲解的数学知识,对于常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锻炼没有当作一回事。
这种骄傲的心理使得学生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
为了显现自己的数学水平而过度追求难题训练,长时间这样必将导致学生基础散失,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都掌握不住,遇到正规作业或考试时,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四、研究甚少和初中数学知识不同的是,高中数学知识在深度、广度方面都出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心理学研究充分表明,课堂教学渗透心理辅导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
能够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
能够推动更多的教师乃至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学心理辅导活动,以利于在学校营造起关心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
能够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有效投入学习活动。
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能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效果,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一、给予学生尝试的机会,树立学习的信心曾经有人对孩子做了一个调查:当你遇到失败或犯了某个错误时你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结果,大多数学生说:首先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干不了,否定自己。
也就是说,中小学生在困难面前容易动摇的是自信心。
跨出自信的第一步当然是勇于尝试。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信是建立在勇于尝试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勇于尝试的表现机会。
给学生一个机会,给学生提供这样一种勇于尝试的可能。
使学生能从容地对待失败和他人的不认同,并且能迅速和经历充沛地重振其鼓。
有了这种自信心的支持,学生能够确立自己的目标并非常明确地向目标迈进,在学习上往往会取得更好的进步。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乐学情感学生的情感对其身心健康影响非常大。
保持积极向上,乐观愉快的学习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数学学科中具有较多抽象的概念、生硬的法则、一成不变的定理、乏味的数的运算等,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比较枯燥。
因此,教师有必要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做数学,体验快乐。
要组织学生探讨计算方法。
数学学习、需要心理辅导——一名“数学学习畏惧生”的转变

哪! ” 她取得这样的成绩肯定是开心坏 了 , 家长也 为她开心 , 在 日记 中一再地说 : “ 谢谢老师的支持 , 谢谢老师对小听的关心和鼓励。”
“ 皮革马利翁效应 ” 在小 昕的身上再一次得 到了验证 。小 昕只 是我所带教的 7 2名学生 中的一员 , 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 全相 同的 树叶 , 我们平凡的人也是如此 。面对 众多的孩子 , 他们有 着各 自的
的原 因 。
陪陪孩子 ,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的 沟 通 和小 昕 的不 断 变 化 , 家 长 也 是 很
[ 辅导过程和策略 】 1 . 通过数学 日记初步了解小 昕
支持 的。 当小昕由于粗心之类的问题成绩没考好时 , 家长会给我 留
言: “ 关键 是学 习态度没有端正 , 望老师严格对她。 ” 看得 出, 家长也 上课的第一天我就告诉 同学们要 写数学 日记。 字数不限 , 内容 是很支持和重视孩子的学习的。 不做 硬性要求 , 但 是必须和数学课有关 系 , 可 以写学 习心得 , 也可
房地产公司工作 , 由于爸爸 每天都很忙 , 每 晚回到家时小昕都 已经 老师说话 . 或者不敢问老师 问题 , 我认为这样问题就严重 了。 其实 ,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在数学课程的设计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1. 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数学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完成教学计划中的内容,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定数学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2.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
教师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3. 设计合适的数学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任务分配和解决真实问题的数学活动,用具体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互动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可以采用问答、小组合作和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
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主动探索、勇于挑战,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3. 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三、全面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1. 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情绪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困扰时,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运用心理学,特别是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心理辅导的艺术、策略、技术,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智力品质问题和非智力品质问题进行随机辅导,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投入水平与效果,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心理辅导活动。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现结合实践,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
一、给学生一个目标,使他们乐于学习,积极进取。
教育教学活动是智慧与情感相互交融的活动。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的,他们接触较多、信得过的是老师,平易近人、体贴学生、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赋予爱心的老师,学生是非常喜欢的。
因此,老师要真正尊重和爱护学生,多发掘学生的优点,多以爱心平等地与之交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在处理与后进生、性格孤僻学生的关系中,老师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发现一些这样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而不敢表现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总感到自己要受忽视而常有孤立之感;在有竞争性的教学活动中,更是惟恐失败而百般推辞和躲避……由于他们经常自我否定,心里就形成了“我不好”、“我不行”等自我否定意识。
针对这种情况,我试图利用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全面地评价自己,使之培养起“别人行,我也行”等自我肯定的意识。
如在分组学习的时候,我尽可能多让那些性格孤僻的学生分配在关系融洽、随和的小组。
同时让小组成员根据各人的爱好与能力,主动分担不同的组织角色,如主持人、汇报人、记录人……每人每次“轮流负责”,让每个都能尝试、体验主持的快乐感和责任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赏识别人,也学会了赏识自己,从而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合作意识;在一些游戏活动中,我特意请这些学生来当裁判,让他们在和谐欢快的教学气氛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发展其乐观向上的精神。
数学教学中的心理辅导

数学教学中的心理辅导数学教学中的心理辅导数学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这是因为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这些都需要学生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做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中的心理辅导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在2023年,数学教学中的心理辅导有哪些新的发展和变化呢?2023年将会是数字化教育的蓬勃发展期,基于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机构和教师可以使用更为高效和创新的方式来进行教育。
例如,基于智能化教育平台的教学内容自适应、智能化的学习反馈以及个性化教育等,将成为教育领域的主流趋势,借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在数字化教育的时代,教师也可以通过搜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学习行为来进行更为精准的心理辅导,更懂得学生的心理状况,更贴近学生的需求,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023年的数学教育中将会继续推广“教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优先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社交能力、情感态度和道德观念。
教育会从纯粹的底层内容传授中向更全面,更综合发展和提高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将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信心。
此外,教育机构也将会重点推广多媒体教学、游戏化教育等辅助教育手段以提高学生辅助的兴趣。
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习活动以及学习任务将会变得更为多元化、自主化。
这样的改变不仅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有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023年数学教育中的心理辅导将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教育机构和家长将会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全面落实父母责任和教育机构责任。
数学教育也将会通过线上教学等合理的技术手段来全面推动学生家庭教育的现代化。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它也将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谈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谈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现代社会,健康已不仅仅是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心理健康。
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显得更为重要。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突出,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笔者谈几点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数学教师要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做为一名数学教师,要通过加强自身的学习,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智育观、德育观,还应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明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教学中自觉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方法及心理辅导技术,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有效地发挥数学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二、注意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认真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应点,把握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点,找准教学方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点,摸清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接触点。
同时,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心理需求,教学要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如通过设计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氛围,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给学生充分的操作自主权,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好学、乐学,形成主动学习、好奇探究的意识和坚持不懈、精确细致等品质,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互动过程。
数学教师应善于营造民主平等、积极合作的数学课堂心理氛围。
数学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良好教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仅对所谓的“尖子生”,而且对所谓的“后进生”都给予同样地关怀、爱护,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状态和师生情感互动。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个人的一生 。如 一个学生 的回答 不完整 , 同桌 同学补 充后 ,
康教育的内在 障碍 。 有效地排除学生学习数学的外在障碍和内 在心理 障碍 , 是提 高数学学 习效率 和数学成绩 的关键 , 更是 提
高小学生整体 素质 的需要 。因此 , 在农村小学数学 教学中进行 心理健康 教育 , 显得尤为必要 。 二、பைடு நூலகம்消除学生学 习数学的障碍 , 提 高教 育质量 1 . 和家长建 立 良好 的沟通 , 尽 量消除外在 障碍 我们 利用 手机 , 更快 、 更好地 和学 生家长取得联系 , 积极报
度来讲 , 也可 以说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中心理健康 教育现状的
在数学教学 中 , 创设愉 悦的动手操作 的情境 , 引导 学生发 现生活 中的数学 、 发现 数学的美等 , 可 以很好 地调节学 生的厌
烦 心理 , 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促 使学生更积极 主动地投 入到
数 学学 习中, 使学生在数学 活动 中学好数 学 、 体验快乐 。比如 : 在教学 “ 长方体的认识 ” 时笔者 曾多次让学生观察纸盒 , 运用数
增 强课堂教学 的趣 味 , 有效调动学生 的积极 性 , 营造愉悦 的学 习氛围。
目前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 的时期 , 大量 的农村 劳动力
前往城市 打工挣钱 , 他们长期不 在家 , 其 子女一般 由爷爷奶 奶 或其他亲戚抚养。 爷爷奶奶对孙子 、 孙 女过 分溺爱 , 一般对生活 关一 t l , 较多 , 对情感学 习关一 t l , 较少 。而这些学生 又长期 缺乏与父 母的交流 ,使 得这 一时期本来很 亲密 的亲子关系变得疏远 了 , 久而久之养成 了如冷漠 、 自私 、 缺乏交 际能力等不 良的个性 心 理品质。这些 心理状况 , 便成为小学生数学学 习中进行 t l , 理健
数学学习应重视学困生的心理辅导

作 业 你能 依赖 同学 ,到 了考试 你 还 能依 赖谁 ?从 远 的来 看 .社 会趋 势是 优 胜劣 汰 ,一个 人 靠 依赖 他 人势 必 无法 生 存 。所 以 从 现 在 起 ,学 会 学 习 ,学 会 生 存 才 能 在 激 烈 的 社会 竞争 中立 于 不败 之 地 。其次 ,当学 生来 问 我 问 题 的 时候 .要 求 学 生 先 告 诉 我 他 的 思 路 以及 他 在 哪 一 步 、在 哪 里 感 到 解 题 困难 ,然 后 再 为 其 答 疑 解 惑 。通
“ ” 字 .这 下 可 好 , 许 多 学 生 也 如 法 炮 制 . 说 起 来 还 答
首先 .针 对这 部 分学 生往 往 给 自己定 位过 高 ,以致 无法 达到 预定 目标 的特 点 .我 引导 学 生正 确地 认 识 自我 ,使 他们 对 自己有 比较恰 当的认 识 .知 道 自己学 习上 的长 处 和短 处 ,给 自己定 一个 恰 当 的 目标 。对其 出现 的点滴 进
的 滋生 .势必 造 成学 习 上 的闲 难 ,导致 智 力活 动 的消 极 被动 ,成绩 下 降在 所 难免 。
针 对 这 种 不 良 倾 向 , 作 为 数 学 教 师 应 及 时 作 出 指 正 。 首 先 . 引 导 学 生 要 从 大 处 着 眼 ,小 处 着 手 ,明 白依 赖 得 了 一 时 、依 赖 不 了 ~ 世 的 道 理 。 从 近 的 来 说 , 平 时
难 以 突 破 提 高 。本 文 就 教 学 过 程 中 所 发 现 的 几 种 主 要 心 理 障 碍 谈 谈 自 己进 行 矫 治 的 体 会 。
一
、
学 习数 学 的 自卑 心理 。部 分 学生 由于 原来 数 学
基 础 较 差 , 进 入 初 中 后 . 虽 也 有 着 积 极 向 上 的 学 习 劲 头 , 可 是 随 着 学 习 步 步 深 入 . 内 容 逐 渐 增 加 , 难 度 日益 加 大 . 伴 随 而 来 的 是 一 次 次 数 学 考 查 成 绩 不 够 理 想 , 为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非常重要。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挫折和焦虑情绪,如果能够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从三个方面谈谈这方面的策略。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向上情绪的基础。
教师可以利用集体活动、一对一辅导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表达自己情感的空间,鼓励学生互相尊重、帮助、理解和包容。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问题,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题方法,相互学习和帮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交和情感发展。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情绪管理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策略。
每个学生的情绪和接受能力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对于有些容易焦虑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机制,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到启示,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情绪引导和调节。
在学生面临考试或者学习困难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帮助他们找到解题思路,调整好情绪,增强自信心。
关注学生发展全面素质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精神、沟通能力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发展多元化的才能。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思考、探索和发现。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思考方向,鼓励他们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情绪管理以及关注学生发展全面素质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心理学理论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既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又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下文结合心理学理论,探究该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有效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调整授课手法,力求把握学习者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安排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正确引导学习者,使之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可以采用记忆特定技术,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数学概念;可以采用反馈信息,加强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其次,心理学理论还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加强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指导,使学生凭借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了解学科基本要素,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模式,从而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数学学习成绩。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采取适当的技巧,借助实验与集体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穿针引线”的方式,利用生活实例把抽象数学知识进行联系,以增强学习效果;可以在考试中使用考核技巧,创设真实的考题,借助大量的练习,以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
综上所述,心理学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能有效促进学习者学习技能的提升,更好地实现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数学教师也要尽量利用心理学理论,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真正实现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和有趣性。
润物细无声——漫谈心理教育在数学学科中的渗透

通过 努 力可 能达 到 .也就 是让 学 生 “ 一 跳 .能摘 到桃 跳 子” ,根据 每 个学 生 的 特 点 ,因材 施 教 ,使 每 位 学 生都
能 获得 成功 的喜悦 。
4 多样化 的评 价 , 引导 学 生学会 反 思 。对学 生 的评 .
价应 既关 注学 生知 识 与技 能的理 解 和掌 握 ,又关 注 他们
导 生情 主 教 ; 许 学 尽 感 。 材
理
如结生点用! 果合的, 警 能学特利 百
誊 差 善 以 在 恰 教 法 可 效爱 , 有 蕈 当学 薹方就 的 錾
培养学生 良好 的心理品质。例 干
如 :“ 每周 干家 务 活 的时 间” 这
一
趋佳 。其 中 ,初 一学 生 的学 习主 动性 稍显 弱势 ,需 要 家
一
求 情而民 l 黎热从成平 I 。形主 知 的
等、 师生沟通合作、师生共同探
讨 、互评 、互尊互爱 的新型 师生
关
湛
、
数 学教学 中学 生 的学 习心态
数 学 活 动 不 仅 是 数 学 认 知 活 动 而 且 也 是 在 情 感 心 态
2 挖 掘 蕴含 心 理 因素 , 引 .
导 下 , 向 总 目标 迈 进 。 制 定 的 小 目标 一 定 要 考 虑 到 学 生
三、心理 教育在 数学 学 科中渗 透 的策略
当 我 们 考 虑 数 学 教 学 质 量 问 题 时 .不 可 只 着 眼 于 教
一
材 、教法 、教 具 ,而忽 视 了心理 环境 这 一极 有潜 力 的教
, , ●
口的调查 、班上 同学 鞋子 的尺码 ,等等 。
3根据 “ . 差异发 展 ”原 则 , 实施 个 性化 教 学 。教 师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数学教学课堂中、让兴趣走进数学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心理氛围、排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四个方面,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数学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兴趣教学与心理的关系,人们早就有所认识了。
我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他们谈论教育时大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心理学观点。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教育心理学的迅速发展,教学与心理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对教学实践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专业心理学家、心理学教师、心理辅导员的义务,也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所以,应在小学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我在实践新课程的同时,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收获,下面谈一些我的收获和体会。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数学教学课堂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许多心理因素的作用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作为教师,关键在于如何灵活恰当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来驾驭课堂教学。
如果我们能将心理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就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的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教学中。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开发。
在教学中,我尝试合理运用“心理效应”这根调控杠杆,不断激励学生学习,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让兴趣走进数学课堂成功起步于兴趣,兴趣是成功的基础。
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关键是要善于引发、善于激起、善于推进。
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关注孩子的健康,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公正评价、合理期望能改变学困生的厌学心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和各个心理健康渗透教学过程氛围期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构建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的课堂是新课程教学改革追求的理想境界,而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品质的基础。
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化解学习数学的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
一、创设积极的学习心理氛围,优化学习心理环境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数学课堂学习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心理气氛,需要数学教师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
1、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老师和敬仰教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发展。
因此在课堂中,我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如微笑地上课;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有困难时,老师适时地微笑可以减轻或者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时时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和威信感化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2、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数学教学应该成为学生思维的王国,应淡化“教”而强调“学”在教学中我允许学生有不同于书本和教师的见解,尊重学生富有创意性的思考,数学课堂上充满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火花。
一个问题,只要学生有自己的感悟,说出自己的认识,那就有了收获。
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质疑和教师的点拨中,学生的思想认识就得到了提高。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摘要】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减轻数学学习压力。
这其中包括教授学生应对挑战的积极态度,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应对能力。
通过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中学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的学习心态。
建议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以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数学成绩,还能够培养出健全的心理素质,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压力、重要性、融入理念1. 引言1.1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数学学习是一个需要耐心和专注的过程,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保持专注和持久的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克服挫折和困难,保持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数学学习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压力和焦虑,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学习压力,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的环境,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为他们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心理健康教育与数学学习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与数学学习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面临着各种学习压力和挑战,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数学学习往往需要大量的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而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保持耐心和处理学习中的挫折。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复杂的认识活动,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作为数学教师,应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数学教学中有关的心理学问题,一方面按照心理学的规律进行数学教学,一方面通过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使学生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快乐地学,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氛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基础。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习活动变得轻松愉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在极其愉悦的心境中去探索新知,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压、训、罚”的错误做法,变居高临下、高高在上为主动蹲下来与学生平等对话,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
当学生在课堂发生行为问题,在处理时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就事论事,切忌把惩罚作为手段,更忌滥施体罚。
要培养学生自动、自发、自强、自律的能力,消除引起课堂纪律问题的各种因素,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在数学教学中,有不少老师为争取一个好的教学成绩,对学习后进生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对学生进行惩罚。
惩罚的办法虽非身体上的,但往往是讥讽、奚落或是叫家长。
这些做法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严重损害,容易使学生情绪压抑,产生自卑、悲观、自暴自弃的心态,以致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失去积极向上的朝气。
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只要老师对他们宽容一些、耐心一些、温和一些,他们会把老师当“朋友”,成绩自然就会有较大进步。
二、多运用激励、赞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待学生我们应该学会激励、赞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本保证,是一种可贵的心理状态,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分析摘要: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数学知识是比较枯燥的,尤其是高年级的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而学生由于年龄原因理解能力相对来说是有限的,会导致学生不易理解数学课本教材中的知识,甚至一些学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反感或缺乏信心等现象,这些心理因素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这一教学现象,并创建新型的、有趣的教学模式合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就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数学教学中的知识能够有效锻炼学生思维,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伴随着他们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提升,然而数学知识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许多小学高年的阶段的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态度,这一现象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
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具有良好的心理,从而有效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工作,能够全面促进小学阶段学生健康心理以及良好的智力因素发展,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之下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应对当今社会变动的需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际关系的复杂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的更新,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
这种趋势之下会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比较大的冲击,并且也会涉及到校园或者学生等,与此同时,当今的学生大多都受着家庭以及社会的宠爱等多种原因,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甚至存在心理异常或者心理疾病的学生占比越来越多,因此,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辅导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教学,忽视对学生学习准备状态的了解,更不重视调动学
生积极的心理因素,而现代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主要在于
启发诱导学生,向学生充分展现这些数学知识被发现、被解决的思维过程。
正如谚语所说:
可以牵牛到河边,但不能按住牛头强逼它喝水。
因此,老师应对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
心理问题要有足够的重视。
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心理辅导中,关键的一点是要科学地营造良好
的课堂心理氛围,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的状态。
努力在课堂这个
特定的活动环境中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不仅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也是学生形成各有的
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愉悦的学习情绪和高度的注意力的重要途径。
这里就谈谈如何
运用心理辅导策略,来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营造快乐氛围
快乐情绪是人类生活的一项基本取向,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
保证。
研究表明: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头脑清醒,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力,对
他们的学习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
快乐的教师满面春风、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走进课堂伊
始就能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幽默感,诙谐逗趣的语言,一个小笑话,都可以兴奋学生的神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学生以积极饱满的
热情参与课堂教学,就会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课堂知识吸收率就高。
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时,学生计算中总出现丢掉2倍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我编
了一句顺口溜:“首平方,尾平方,乘积的2倍在中央”,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
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记住了公式,再计算时,这种错误就很少出现了,同时也形成了师生互动、彼此接纳的教学心理气氛,进而使每个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良好的自我形象。
并
调动他们的成就动机,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主动创设学生情绪教学
的快乐环境。
二、激发好奇心,诱导学生产生主动参与的心理欲望
根据青少年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每个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往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怀着求知的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去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可见,采用能吸引注意力的材料,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心理辅导策略的有力手段之一。
教师
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提供充足的机会,按科学的教学程序启发、激励、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如在讲授新知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让学生课下准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细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由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出上述性质,加强了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新的学习任务在学生怀着好奇心的同
时不知不觉的被他们所接受了。
所以,数学老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科学疏导求胜心理,带领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体验
到成功的喜悦,使自己对学习变得更加自信,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这是现代发展
性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成功所产生的是一种自我满足和积
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它与自尊自信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学生自我潜能得以发挥的强大动力。
对学生来说,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觉,也是体验到做成自己
想做的事,实现自己的计划的那种满意的心情。
如教学“有理数的减法”的过程中,为了能让
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我设计了一节竞赛课,以“口答”、“抢答”、“甲方出题乙方答”等方
式对知识进行加深理解,并设计了“聪明花”、“机智花”、“优胜花”、“进步花”等奖项,让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渗透数学故事,激起向往与期待的心理
很多时候,纯粹的数学知识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这时,就要恰当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史的
教育,让一个个数学发展的故事与人物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有前进的勇气与信心。
常常,我
在教学中会谈谈我国的数学成就。
教学时,教师可充分引用这些素材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神往与沉思。
鼓励他们继承先辈们爱国,爱民,追求真理的高贵品质,弘扬他们为攀登科学
高峰而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精神。
五、严爱相济,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尊重、信任、称赞、关爱学生,但并非一味地宠惯学生,对
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但只有在爱的基础上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自觉、自律、自尊的性格,才能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并养成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再者,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使用惩罚性的控制技巧,不挖苦、讽刺学生,不伤害学
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尊重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人格。
另外,由于青少年心理
不够成熟等多种原因,少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走神”现象,
此时,教师要善于运用手势、眼神、表情等体态语言,强弱适度、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提醒监
控学生。
总之,数学教学中,用心理辅导策略,是提高课堂效率,形成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了综合素质。
因此,数学
教学与心理辅导的同步进行,也就是开启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情感与意志的一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