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分类人教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人教版一、读数、写数1、读20以内的数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单数:1、3、5、7、9......双数:2、4、6、8、10......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和(0)个一;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工,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3、“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为适应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而编写的。

该教材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基本理念,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强调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基本的数概念,如:认识0-20的数,掌握1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掌握加减法的初步概念。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初步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学习数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的认识、加减法、10以内数的认识、0的认识、大于小于符号的认识、钟表的认识、物体的分类、画图形、拼图形、认位置等。

各章节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以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教材提倡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提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帮助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教材特点与优点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与优点:1.内容丰富,结构合理。

教材内容涵盖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结构紧凑,逻辑清晰。

2.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插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知识更新及时,反映时代特点。

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与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紧密相关,具有时代感。

六、教材不足与改进建议当然,本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1.个别知识点存在难度较大或过于抽象的情况,可能需要教师进行适当调整或补充相关内容。

2.部分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的素材不够丰富多样,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

建议进一步增加活动素材的多样性。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2024)上册教材简析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2024)上册教材简析
(4)设计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教材注意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的风格和色彩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美丽的图画中包含有许多奇妙的知识,需要学生去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教材还新编了具有亲切感的“编者的话”,设计了新颖的“目录”,努力使学生感到教材是为他们编写的,让孩子们喜欢教科书。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本册教材的设计注意下面几点: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分类概念的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商店货物的摆放形式引入,让学生运用自己经验理解、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例如,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安排了两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自在的实际活动,感受、体验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分类教学也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以及不同的分法。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把减法和加法适当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比较熟练地掌握加、减的计算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实验教材的10以内的加、减法,仍是把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从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开始,把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把有关的加、减法算式对照排列,便于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逐步体会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逐步会利用联想算出加、减法式题的得数。教材最初出现根据一幅图写出一个算式,逐步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算式(两个加法的或两个减法的),再过渡到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两个加法的和两个减法的),使儿童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到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时,学生就能把这种规律性的联系运用于学习新知识中,实现学习的迁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分类课题:分类(单一标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40页的第1------3题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1、感知分类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

)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

2、明确分类(1)观察商场物品近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

一位售货员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

师小结: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2)猜一猜继续观察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1、摆一摆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的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指明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2、完成“做一做”(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3)汇报交流教师注意不同的分法。

3、完成练习六的第1-------3题(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评价时,将学生的用品展示出来。

启发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的。

(3)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是不同类。

4、补充练习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哪能一组分得又对又快又准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因为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校园,所以教师在平日教学过程中既要理解教材还要理解学生的认知基本情况及差异,注意养成教育。

下面就这册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个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理解和加减法,理解图形(一),6—10的理解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理解,理解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理解,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理解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个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直观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5.初步理解分类的方法,会实行简单的分类。

6.初步理解钟表,会理解整时和半时。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实行设计的。

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必刷题】一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分类练习-2020-2021人教(含答案)

【必刷题】一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分类练习-2020-2021人教(含答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分类练习-2020-2021人教(含答案)1. 下面图形是长方体的是()。

A .B .C .2. 我来帮助小羊。

3. 涂上你喜欢的颜色,使它变成漂亮的墙纸。

4. 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填一填。

______ ______ ______5. 判断下图中哪些是长方体,哪些不是.6. 给物体拍照。

填一填,谁照到了哪幅图,写出字母。

7. 足球是______ 体.8. 用不同的颜色把下面的图形分成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两部分。

9. 连一连。

10. 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填一填。

11. 把有关系的两个图形连起来。

12. 下面图形按虚线折出是什么样子?连一连。

13. 画一画,使下面每个图形分成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形。

14.有______个。

15. 数一数,涂一涂,填一填。

(1)将统计图补充完整。

(2)三种图形一共有______个。

(3)______个数最多,______的个数最少,它们相差______个。

(4)______增加4个就和______同样多。

(5)你还有什么发现?16. 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两个长方形。

17. 按规律接着涂一涂、画一画、填一填。

18. 下图中有()个圆柱体。

A .3B .4C .5D .619. 三角形是()。

A .B .C .20. 正方形纸沿两条对角连线对折,得到的图形是______个,______ 大小的______形。

21. 涂方格比50少一些。

22. 三角形比长方形少______条边,六边形比三角形多______条边。

23. 按规律接着涂一涂、画一画、填一填。

(i)(ii)24. 按自已喜欢的规律涂颜色。

______25. 判断.(1)“正方形剪去一角剩三角”(2)“圆形就是圆球”(3)“小方块,就是正方形”26. 手帕下面该放哪两颗纽扣?连一连。

27. 拼一拼。

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正方形和三角形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 你能数得清吗?数一数有多少个正方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整理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整理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一年级上册0第一单元数一数0第二单元比一比: 1. 比多少 2. 比长短 3. 比高矮0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 1-5的认识 2. 比大小 3. 几和第几 4. 2-5的分与合 5. 加法 6. 减法7. 0的认识和加减法0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0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 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0第五单元分类0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 6和7的认识 2. 6、7的分与合 3. 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 4. 解决问题 5. 8、9的知识 6. 8、9的分与合7. 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8. 解决问题9. 10的认识10. 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11. 填()12. 连加连减13. 加减混合14. 整理和复习(一)15. 整理和复习(二)0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 数数、读数 2. 写数 3. 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0第八单元认识钟表0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 9加几 2. 解决问题 3. 8、7、6加几 4.解决问题5. 5、4、3、2加几 6.整理和复习0第十单元总复习:1. 20以内的数 2. 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图形4. 认识钟表0一年级下册0第一单元位置:1. 位置(1) 2. 位置(2)0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 十几减9 2. 十几减8 3. 十几减7 4.十几减6、5、4、3、2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1. 图形的拼组(1) 2. 图形的拼组(2)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数的组成 2. 读数、写数 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1. 认识人民币 2. 简单的计算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 认识时间(1) 2. 认识时间(2) 3.单元测试题第八单元找规律:1. 找规律(1) 2. 找规律(2)第九单元统计:1. 统计 2. 单元测试题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0二年级上册0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 认识厘米和米 2. 认识线段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3.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4.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5.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应用题 6. 连加7. 连减8. 加减混合9. 加、减法估算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 角的特点2. 直角的认识 3. 单元测试题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初步认识 2. 5的乘法口诀 3. 1、3、4的乘法口诀 4. 乘加乘减 5. 6的乘法口诀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 7的乘法口诀 2. 倍数 3. 8的乘法口诀 4. 9的乘法口诀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数的组合 2.数的排除第九单元总复习: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表内乘法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4.观察物体5、统计 6.综合练习(一)7.综合练习(二0二年级下册0第一单元解决问题:1. 解决问题(1 2. 解决问题(2)3.解决问题(3)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 2. 除法 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 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1. 锐角和钝角 2. 平移和旋转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 解决问题(1) 3. 解决问题(2)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 .1000以内数的认识 2.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3.近似数 4.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 2. 两位数减两位数 3. 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 4. 估算第八单元统计:1. 统计表 2. 统计图第九单元找规律第十单元总复习: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0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1.1 毫米、分米的认识 2. 千米的认识 3.吨的认识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加法 2. 减法 3. 加减法的验算第三单元四边形:1. 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 3. 周长 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5. 估计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五单元时、分、秒:1. 秒的认识 2. 时间的计算 3.单元测试题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 口算乘法 2. 笔算乘法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 几分之一 2. 几分之几 3. 分数的简单计算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搭配问题 2. 可能性第九单元总复习0三年级下册0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 口算除法 2. 笔算除法(1)3. 笔算除法(2) 4. 笔算除法(3 第三单元统计:1. 简单的数据统计 2. 平均数第四单元年、月、日:1. 年、月、日 2. 24小时计时法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 口算乘法 2. 笔算乘法(1) 3. 笔算乘法(2)第六单元面积:1. 面积和面积单位 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4. 公顷、平方千米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 认识小数 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0四年级上册0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0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2.亿以内数的认识(二)3.亿以上数的认识(一)4.亿以上数的认识(二)5.用计算器计算6.亿以上数的认识综合练习题0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和角(一) 2.直线射线和角(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一) 3.笔算乘法(二) 4.笔算乘法(三)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一) 2.垂直与平行(二 3.平行四边形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二)3.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三) 4.整理和复习(一) 5.整理和复习(二)第六单元统计:1.统计(一) 2.统计(二) 3.统计(三)第七单元数学广角:1.合理安排(一) 2.合理安排(二)第八单元总复习:1.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 2.总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二)3.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一) 4.总复习——空间与图形(二) 5.总复习——统计图(一) 6.总复习——统计图(二)0四年级下册0第一单元四则运算:1.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 2.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2) 3.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4. 有关0的运算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1. 位置与方向(1) 2. 位置与方向(2) 3.位置与方向(3)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 加法交换律 2. 加法结合律 3.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 乘法分配律 5. 减法的运算性质 6.除法的运算性质7. 乘法的简便计算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 小数的意义 2.小数的读法3、小数的写法 4. 小数的性质 5. 小数的大小比较 6.小数点移动7. 生活中的小数8.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第五单元三角形:1. 三角形的特性(1) 2. 三角形的特性(2) 3.三角形的分类 4. 三角形的内角和 5. 图形的拼组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 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3)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1. 数学广角(1) 2. 数学广角(2)3.数学广角(3)第九单元总复习0五年级上册0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 2.小数乘小数 3.积的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 5.整数乘法运算定理推广到小数第二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以整数 2.一个数除以小数 3.商的近似值 4.循环小数 5.连除、除加、除减 6.解决问题第三单元观察物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列方程解应用题 4.列方程稍复杂应用题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行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3.梯形面积的计算 4.组合图形的面积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八单元总复习:1.小数的乘除法 2.简易方程 3.多边形的面积 4.观察物体 5.可能性6.解决问题0五年级下册0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 5.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二)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四)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五)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一) 2.分数的意义(二) 3.真分数和假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 5.约分(一) 6.约分(二) 7.通分(一)8.通分(二)9.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0、整理和复习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 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 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5、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第六单元统计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八单元总复习:1.因数与倍数 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4.图形的变换0六年级上册0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乘法应用题 3. 倒数的认识第二单元分数除法:1.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 分数除法应用题 3. 比第三单元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分数应用题第四单元圆:1. 圆的认识 2. 圆的周长和面积 3. 扇形 4. 轴对称图形第五单元百分数: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3. 百分数应用题 4. 纳税 5.利息0六年级下册0第一单元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 比例的应用第二单元圆柱、圆锥和球:1. 圆柱 2. 圆锥 3. 球第三单元简单的统计(二):1. 统计表 2. 统计图0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和数的运算 2.代数初步知识 3. 应用题 4. 量的计量 5.几何初步知识 6. 简单的统计0。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第 1 页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篇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精品教案分类与整理一、新课导入:今天啊,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看一看,一共有多少件礼物呀?你是怎么知道的?生(预设):一共有 6 件礼物,因为大的有 3 件礼物,小的有 3 件礼物,3+3=6,所以有 6 件礼物。

生(预设):一共有 6 件礼物,因为蓝色的有 4 件礼物,红色的有 2 件礼物,4+2=6,所以有 6 件礼物。

师:蒋老师啊有个疑问,都是想解决一共有多少件礼物,为什么你们的方法都不一样呢?生(预设):看的角度不一样。

师:是不是这样子啊,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其实不管是按大小来分,还是按颜色来分,都是把这些礼物进行了分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知识分类与整理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案第 2 页师:1 / 23分类啊,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分类现象吗?生(预设):垃圾分类。

师:你们都见过吗?生:见过。

师:还有没有啊,生活中的分类现象。

生:超市分类。

师,你们都见过超市分类吧,我也找了几张超市分类的图片,不过你们看这些桃子啊,香蕉啊,西瓜啊他们都不一样,为什么摆放在一起啊?生:因为他们都是水果。

师:同意吗?分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用处,垃圾分类让我们的环境更环保,超市分类让我们购物更加的方便。

二、新课导入。

师:今天啊,蒋老师遇到了一个小困难,想请同学们来帮忙,愿意吗?看图片,小朋友手中拿着非常多的气球,我想知道每种气球有多少个,我可怎么办呢?生(预设):---------------------------------------------------------------最新资料推荐------------------------------------------------------ 我们可以先分类,让后再一个一个的数。

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认识立体图形+》(课件)

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认识立体图形+》(课件)

分一分
1 整个圆圆的,鼓鼓的。
2
上下面是圆形、平平的, 侧面是直上直下的。
3
长长的。
4
方方正正的。
5
既不是直上直下的, 也不是四四方方的。
认识球
球体
认识球
认识圆柱
活动要求
拿出圆柱形实物图,看一看、摸一 摸、玩一玩,说说自己的发现。
认识圆柱
你这的些周都围是还圆有柱哪吗些? 形状说是说圆为柱什的么物。体
人 教 版 数 学·一 年 级 上 册·第 三 单 元
认 识 立 体 图 形(1)
教学目标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 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活动要求
拿出下面的实物图,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 说说自己的发现。
不能 滚动 只能 推着走
立起来高高的 长 平着放矮矮的 方

不论怎么放 正 都是一样高 方

知识小结
随堂练习:我说你拿
随堂练习:我说你猜
四立可四起可以方来以立方高向起,高四来怎的面还样平八可放着方以都放滚滚一矮动动样矮的的高的是是的的((是是)(() ))
搭桥成功
可以过河啦!
长正圆方柱体 正长球方球体
随堂练习:我说你搭
先放一个(

再在上面放一个(

最后给上面放一个


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啦!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目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目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目录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准备课(2)1.数一数(2)2.比多少(6)第二单元位置(9)1.上、下、前、后(9)2.左、右(10)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4)1.1-5的认识(14)2.比多少(17)3.第几(20)4.分与合(21)5.加法(24)6.减法(26)7.0的认识和加减法(30)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34)1.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2.拼一拼,搭一搭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39)1.6和7(39)2.8和9(50)3.10的认识(59)4.连加连减(65)5.加减混合(67)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73)1.11-20各数的认识2.10或十几加几和响应的减法数学乐园(82)第七单位熟悉钟表(84)熟悉整时第八单位20之内的进位加法(88)1.9加几(89)2.8、7、6加几(91)3.5、4、3、2加几(95)第九单位总温(104)一年级下册第一单位熟悉图形(二)(2)1.熟悉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2.拼一拼,搭一搭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8)1.十几减9(10)2.十几减8、7、6(13)3.十几减6、5、4、3、2(17)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27)第四单位100之内数的熟悉(33)1.数数、数的组成(34)2.读数、写数(36)3.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41)4.整十数加一名数、响应的减法(48)摆一摆,想一想(51)第五单位熟悉群众币(52)1.认识人民币(52)2.简单的计算(57)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61)1.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62)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目录2.两位数加一名数和整十数(64)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9)第七单位找纪律(85)第八单元总复(92)二年级上册第一单位长度单位(2)1.同一长度单位.2.认识厘米和米3认识线段第二单位100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1)1.两位数加两位数(11)1)不进位加(11)2)进位加(14)2.两位数减两位数(17)1)不退位减(18)2)退位减(19)3.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夹杂(27)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38)1.角的熟悉2.直角、钝角、锐角的认识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46)1.乘法的初步认识(47)2.2~6的乘法口诀(52)1)5的乘法口诀(52)2)2、3、4的乘法口诀(54)3)乘加、乘减(58)4)6的乘法口诀(60)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68)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72)1.7的乘法口诀(72)2.8的乘法口诀(75)3.9的乘法口诀(80)量一量,比一比(88)第七单位熟悉工夫(90)分的认识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97)第九单元总复(100)二年级下册第一单位数据搜集收拾整顿(2)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7)1.除法的初步认识(7)1)平均分(8)2)除法(13)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8)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28)轴对称图、平移、旋转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37)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解决问题第五单位夹杂运算(47)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59)小小设计师(72)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74)1.1000以内数的认识(75)2.以内数的认识(82)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95)第八单元克和千克(100)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目录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109)第十单元总复(113)三年级上册第一单位时、分、秒(2)1.秒的认识2.工夫的计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9)1.加法2.减法第三单元测量(21)1.毫米、分米的认识(21)2.千米的熟悉(26)3.吨的认识(31)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36)1.加法(36)2.减法(41)3.加减法的验算第五单位倍的熟悉(50)第六单位多位数乘一名数(56)1.口算乘法(56)2.笔算乘法(61)数字编码(77)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79)1.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79)2.周长(83)第八单位分数的开端熟悉(89)1.分数的初步认识(89)1)几分之一(90)2)几分之几(92)2.分数的简朴计较(96)3.分数的简单应用(100)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104)第十单元总复(108)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2)第二单位除数是一名数的除法(11)1.口算除法(11)2/笔算除法(15)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36)第四单位两位数乘两位数(41)1.口算乘法(41)2.笔算乘法(46)第五单位面积(60)1.面积和面积单位(61)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较(66)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70)第六单元年、月、日(76)1.年、月、日(76)2.24时计时法(82)制作活动日历(90)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91)1.认识小数(91)2.简朴的小数加减法(96)第八单位数学广角——搭配(二)(101)我们的校园(106)第九单位总温(108)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目录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2)1.亿之内数的熟悉(3)2.数的产生(16)3.十进制计数法(18)4.亿以上数的熟悉(19)5.计较工具的熟悉(23)5.算盘(24)6.计算器(25)1亿有多大(33)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34)第三单位角的怀抱(38)1.线段、直线、射线(38)2.角(39)3.角的度量(40)4.角的分类(42)5.画角(43)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47)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3.积的变化规律4.常见的数目干系(总价、旅程)第五单位平行四边形和梯形(56)1.平行与垂直(56)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4)奇妙的莫比乌斯带(70)第六单位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71)1.口算除法(71)2.笔算除法(73)第七单位条形统计图(94)第八单位数学广角——优化(104)第九单位总温(109)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2)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2)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5)3.括号(9)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13)第三单元运算定律(17)1.加法运算定律(17)2.乘法运算定律(24)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2)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2)1)小数的意义(32)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34)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8)1)小数的性质(38)2)小数的大小比力(40)3.小数点挪动引发小数大小的变革(43)4.小数与单位换算(48)5.小数的近似数(52)第五单位三角形(59)1.三角形的特性(59)2.三角形的分类(63)3.三角形的内角和(67)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1)1.小数加减法(71)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76)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目录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79)第七单位图形的运动(二)(82)1.轴对称(82)2.平移(86)第八单位均匀数与条形统计图(90)1.平均数(90)2.复式条形统计图(95)营养午餐(101)第九单位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03)第十单位总温(108)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2)1.小数乘整数(2)2.小数乘小数(5)3.积的近似数(11)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2)第二单元位置(19)第三单位小数除法(24)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4)2.一个数除以小数(28)3.商的近似数(32)4.轮回小数(33)5.用计算器探索规律(35)第四单位大概性(44)掷一掷(50)第五单元简易方程(52)1.用字母透露表现数(52)2.解简易方程(62)1)方程的意义(62)2)等式的性质(64)3)解方程(67)4)实际问题与方程(73)第六单位多边形的面积(86)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87)2.三角形的面积(91)3.梯形的面积(95)4.组合图形的面积(99)第七单位数学广角——植树题目(106)第八单元总复(112)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2)第二单位因数与倍数(5)1.因数和倍数(5)2.2、5、3的倍数的特征(9)1)2、5的倍数的特征(9)2)3的倍数的特征(10)3.质数和合数(14)第三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18)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8)1)长方体(18)2)正方体(20)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3)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7)1)体积和体积单位(27)2)体积单位间的进率(34)3)容积和容积单位(38)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目录探索图形(44)第四单位分数的意义和性质(45)1.分数的意义(45)1)分数的产生(45)2)分数的意义(46)3)分数与除法(49)2.真分数和假分数(53)3.分数的基个性质(57)4.约分(60)1)最大公因数(60)2)约分(65)5.通分(68)1)最小公倍数(68)2)通分(73)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77)第五单位图形的运动(三)(83)旋转(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第六单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89)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89)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93)3.分数加减夹杂运算(97)打德律风(102)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104)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111)第九单元总复(115)六年级上册第一单位分数乘法(2)1.分数乘整数2.分数乘分数3.小数乘分数4.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轻便运算第二单位位置和偏向(二)(19)第三单位分数除法(28)1.倒数的熟悉(28)2.分数除法(30)1)分数除以整数2)整数除以分数3)分数四则夹杂运算第四单元比(48)1.比的意义2.比的基个性质3.比的应用第五单元圆(57)1.圆的认识(57)1)圆的熟悉2)设想图案2.圆的周长(62)3.圆的面积(67)1)圆的面积2)圆环的面积3)解决问题4.扇形(75)确定起跑线(80)第六单元百分数(一)(82)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百分率、小数和分数化成百分数3.百分数化成小数和分数4.办理题目人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目录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96)1.人数扇形统计图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节约用水(105)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107)第九单元总复(112)六年级下册第一单位负数(2)负数的认识和写法第二单位百分数(二)(8)1.扣头(8)2.成数(9)3.税率(10)4.利率(11)生活与百分数(16)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17)1圆柱(17)1)圆柱的熟悉(17)2)圆柱的表面积(21)3)圆柱的体积(25)2圆锥(31)1)圆锥的认识(31)2)圆锥的体积(33)第四单元比例(40)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0)1)比例的意义(40)2)比例的基本性质(41)3)解比例(42)2.正比例和反比例(45)1)反比例(45)2)反比例(47)3比例的应用(53)1)比例尺(53)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59)3)用比例办理题目(61)自行车里的数学(67)第五单位数学广角——鸽巢题目(68)第六单元整理和复(72)1.数与代数(72)1)数的认识2)数的运算3)式与方程4)比和比例2.图形与几何(86)1)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图形的运动3)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96)4.数学考虑(100)。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人教版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2)按颜色分类。

想一想如果按颜色分类,可以怎么分呢?每种气球又各有多少个呢,请小组内分一分,数一数。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

【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七的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七的第2题。

【课堂小结】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类的方法,知道了可以按物体的形状、颜色、用途等来分类。

在生活中,我们给物体分类时常根据不同的标准,比如:物体的大小、用途、种类……只要大家能说出适当的理由,我们都可以对物体进行分类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一次备课二次备课课题:分类与整理(2)学习目标: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能用表格的形式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1.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2.能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分类的结果。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1.出示一大一小两个盒子,一大一小的两个杯子,一大一小的两个球。

这些东西可以怎样分类呢?2.揭示课题:同学们按照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等不同的标准给这些物体进行了分类。

那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这些结果可以怎样清楚地表示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出示课题)【新课讲授】1.按不同标准分类。

出示例2情景图。

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分两组做游戏,他们可以怎样分组呢?2.用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

同学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

老师要告诉你们,用表格表示分类的结果最清楚。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用表格来表示分类的结果。

(2)出示表格。

数师:请同学们先按年龄把这些人分组,看怎么分?每组有多少人?把结果填在表(一)中。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展示。

请同学们再按性别把这些人分组,把分组的结果填在表(二)中。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专项练习题(精品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专项练习题(精品全册)

一年级数学上册课本重点及易错题型汇总一、数一数1.数一数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从左到右、一个不落。

如果排放整齐可以几个几个数2.18页第4题如果图形多,排列不规则呢?怎么数?数一个,划掉一个。

3.看图写数题,如果什么都没有,用数字几表示?04.8页第2题划圆圈表示数,要注意什么?一行最多画5个,画够5个,拐过来,接着画。

5.18页第1题涂几个就代表数字几。

二、比大小1.根据什么写大于号、小于号?口诀: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2.90页第5题算式和数字之间比大小,先写得数再比较。

3.7页第3题一一对应比大小,要注意审题,是找多的还是少的!4.33页第5题(数字之间比大小)根据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说明方框里的数比3大还是小?能填几?5.32页第1题数一数,比一比。

必考题型。

先数个数,再比大小。

6.19页第6题算一个题型,重点是理解题意。

思考题(能力提升)三、前后左右、第几1.怎样区分左、右两个字?记住:用手把饭放到口里,所以右字下面是。

请你把这两个字写上拼音,左,右。

2.直尺上,哪个数字宝宝在最前面?。

12的前面一个数是几?。

10的相邻数是几?。

3.直尺上,19离最近?(在正确答案后面画对号)20 11 16 04.比20小得多,比10大一些,这个数可能是几?11 18 10 05.解析:1.4只和第4只一样么。

2.第几要看从哪边数,重要的话说三遍!3.每个小题都要读题目,从哪边数都不一样。

6.看下图,填空。

1在的左边;在8的右边。

5的左边是;的右边是4。

6在的上面;4的下面是。

1 2 36 5 47 8 9四、看图列式(必考题型)1.解析:实线表示合起来、一共。

用加法。

虚线表示去掉,用减法。

注意是从总数里去掉。

解析:斜线表示去掉,用减法。

注意题目要求,先划斜线,再写算式。

3. 解析:加法用实线圈表示,减法用虚线或者斜线表示。

参见第四大题的第1小题。

4.5.+ =+ =- =- =解析:问号在下,求一共。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人教版+北师大+苏教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人教版+北师大+苏教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数一数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分类与整理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分类与整理

分类与整理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材分析:分类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

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发展,特别是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

分类能力既是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促进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点与本质属性,本课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先让学生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标准分类。

教学目标1、经历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确定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重点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具学具课件、气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想不想看,快来看一看,一共有多少件礼物?想一想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啊,我有一个疑问,你们看,我们都是想解决一定有多少件礼物的问题,你们为什么方法都不一样啊?学生自由回答。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二、探究新知师:现在想不想看看第一件礼物里有什么?出示例题1的情景图。

师:你看小朋友手上的气球课真多啊!有多少个啊?我们能怎么办啊?生:可以按颜色分类,分为三类。

师:可以么,那请你上来给大家摆一摆。

生上黑板演示。

师:他刚刚说按颜色分,你把它们分成了哪几类?生:红色,黄色,绿色。

师:对不对,真棒!请回位,大家看他把气球按颜色一堆一堆的放在一起,在分别数它们的个数,那还有没有觉得比他更好的摆法?谁敢上来摆一摆?生上黑板演示。

师:刚才那位同学是把球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摆成一排一排的?生:一堆一堆的不方便数,这样摆方便数。

师:好不好,他说的特别方便看,我有一个问题了,你们能一眼看出来谁最多谁最少?生:黄的最多,红的绿的一样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