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第五章 土地/景观动态过程及模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数据
利用遥感数据获得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 化的信息,可以监测到土地退化的发生或发 展情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县为单位的, 遥感资料和大比例尺地形图。
2.土地资源退化过程辨析
土地退化的质变过程是生产力或生态服务功 能高的土地资源类型向难以利用或生产力极 低的沙地、裸土地、盐碱地和非农用地等类 型的转化过程,另外还包括陆地“三大”生 命支持系统——森琳、天然草地和湿地资源 的丧失过程。
3.土地退化评价指标层次结构体系
4.土地资源退化指数
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退化指数:
C i P = 100% i S i
每种土地资源退化过程指数Bi,Bi反映某一土地 退化过程,如沙漠化的状况,计算公式为:
n
B = P 100% i i
i=1
土地资源总体退化指数:
A= (B -K ) 100% j j
建立定量模型(或概念模型的定量化) (1)选用适当的数学方法 (2)确定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3)估计参数值 (4)编写计算机程序 (5)确定模拟的时间步长 (6)运行模型,获得最终结果
模型检验 模型确认(model verif ication) :仔细检查数学公式和计 算 机程序 模型验证(model validat ing) : (1)对模型结构和变量间关系合理性的检验 (2)模型输出结果与实际值的直接比较 (3)模型的敏感性分析(sensitiv ity analys is ) (4)模型的不确定性分析(uncertainty analysis )
第二节 土地/景观变化模型
一、模型的含义
• 模型的定义 是某种对现实系统或现象的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象或简化; 具体地说,模型是对真实系统 或现象最重要的组成单元及其相互 关系的表述。
• 模型的重要作用
预测 增强理解 诊断现有知识中的重要环节或薄弱 环节 简化和综合的工具 转化“信息”为“知识” 支持管理和决策
3.防治对策
保护天然草地 节约、集约利用非农建设用地 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 继续实施和加强生态退耕政策
Levins(1966)提出了关于生态学建模 的“三分”观点:
普遍性 准确性 真实性 指模型的结构(包括变量、 参数、定量关系以及假设) 与真实系统的相似程度。
生 态 学 建 模 的 一 般 过 程
建立概念模型 (1)明确地定义所研究的问题 (2)确定建模目的 (3)确定系统边界 (4)建立因果关系图
二、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
1.景观破碎化 定义: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干扰所致的景观 有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由单一、均质和 连续的整体趋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 镶嵌体的过程。 主要表现:斑块数量增加而面积减少,斑 块形状趋于不规则,内部生境面积缩小,廊 道被截断以及斑块彼此隔离。
2.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
第五章 土地/景观动态过程及模型
第一节 土地/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
一、人类活动对土地/景观变化的影响 人为活动是影响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 人类活动对土地/景观的影响是多时间尺度的。
刀耕火种时期,人类对土地利用与景观的影响较 小。 农业文明时期,开始吧林地、草地转化为农田, 引进农业技术、过程,自然的景观转化为农业景 观,以及出现了一些田园化景观和可持续农业景 观。 工业化与人口的扩张,导致大量的自然与人文景 观退化,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环 境问题。
四、景观模型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1.景观模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受时间、空间以及设备和资金的限制,在景 观水平上进行实验和观测研究往往困难重重。 在实际景观研究中,很难找到两个在时间和 空间上相同或相似的景观,重复性研究往往 不可能。 景观格局和过程在多重尺度上相互作用、不 断变化。 景观模型可以综合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 不同学科、不同格局与过程的信息,成为环 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有效工具。
j=1
m
5.土地资源退化空间分析
利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
二、结果与讨论
1.土地资源退化总体演变特征及趋势
1991-2003年中国土地资源退化趋势
1991-2003年中国土地利用类型退化比例
2.土地资源退化时空变化特征
沙漠化过程 石漠化过程 次生盐渍化过程 非农建设用地占用 森林砍伐过程 天然草地退化过程 湿地萎缩过程
Levins(1966)提出了关于生态学建模 的“三分”观点:
普遍性 准确性 真实性
Levins(1966)提出了关于生态学建模 的“三分”观点:
普遍性
指其能够代表的系 统或现象的总数
Levins(1966)提出了关于生态学建模 的“三分”观点:
普遍性 准确性 指模型输出结果与真实 系统观察值的吻合程度
2
景观模型的主要类型
非空间景观模型:完全不考虑所研究地区的
空间异质性结构或假定空间均质性或随机性。
准空间景观模型:通常考虑空间异质性的统
计学特征。
空间显式景观模型 :明确考虑所研究对象
和过程的空间位置和它们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 关系。
3.景观空间模型的类型及其特征
景观空间模型可以根据其处理空间信息的 方式分为两大类: (1)栅格型景观模型(grid-based landscape model) (2)矢量型景观模型(vector-based landscape model)
数据库的建立
遥感图像:航空像片、卫星图像 空间数据:包括植被图、土地利用图、土壤图、地 形图等,以及由此生成的一些图,如坡度图、坡 向图。一般以矢量或栅格形式储存。 文献数据和统计资料:文献数据主要是与所要模拟 的景观过程有关的变量数据和参数值;统计资料 包括工农业统计数据、年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等。 气象数据:主要有温度、降水量和太阳辐射等。
四、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1.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框架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是影响景观结 构、功能及动态变化的最普遍的主导因素之 一,涉及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量化评价。土地 利用与覆盖变化已成为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 态学中极重要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之一。
2.LUCC生态效应研究
主要主题包括:区域/全球粮食保障;全球 气候变化对区域土地/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气候的可变化性及区域脆弱性;后京都协议 中的碳问题;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社会 和环境中的脆弱区。
二、模型的种类
根据计算机在建模中的作用
解析模型与模拟模型 根据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连续性 连续型模型和离散型模型 根据数学方法 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和矩阵模型 根据是否含有随机变量或参数 随机型模型和确定型模型
根据模型所涉及的生态学过程和机制 的多少 现象学模型和机制或过程模型 根据模型的内容 干扰传播模型、复合种群模型、植被动 态模型、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以及生物地球 化学循环模型等
注:这并非意味 着一个模型必须 要经过上述多种 方法的检验,但 多 种方法为模型检验提供了必要的选择余地(详见 Ry kiel,1996) 。
模型的应用 (1)设计和执行模拟实验 (2)分析、综合和解译模型结果 (3)与生态 学同 行或 应用领 域的 对象 交流模 型结 果并 征 求改进意见,发表论文和专著。
在自然景观和人类无计划活动作用下所产生的 景观变化包括五种空间过程:穿孔、分割、破碎、 缩小和消失
三、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
Forman提出景观变化的6种空间模式,即边 缘式、廊道式、但核心式、多核心式、散布式、随 机式。
边缘式是指新的景观类型从一个边缘向另一 个单向地呈平行带状蔓延,景观变化从一个 边缘开始。 廊道式是指新的廊道在开始时把原来的景观 一分为二,从廊道的两边向外扩张。 单核心式是指从景观的一点或一个核心处蔓 延。 多核心式是指从景观中的几个点蔓延,如居 民点或外来物种的入侵。 散布式是指新的斑块广泛散布。
建立景观空间模型必须确定
格式(栅格或矢量) 栅格的大小或分辨率 模型变量 变化的算法
第三节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效应分析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所引起的环境变化 及后果,即生态环境效应,已成为LUCC 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数据与方法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所导致的土地退化过程 评价框架包括五部分:辨识中国土地退化过 程、构建土地退化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土地退化指数,中国土地退化发展趋势分析 和中国土地退化的防治对策。
根据模型所涉及的生态学组织层次 生理生态模型、种群模型、群落模型、生 态系统模型,景观模型以及全球模型等 根据模型包含空间异质性的程度或处理空间 信息的方式 点模型或非空间模型,半空间模型或准空间 模型,以及空间显式模型或空间模型
三、生态学建模的一般原理和过程
生态学建模的一般原理
生态学模型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艺术”成分是指整个建模过程包含许多人为或 主观因素,决定了同样的一个真实系统可以用不 同的风格或不同类型的模型来描述。 “科学”成分指反映系统或现象的客观现实。但模 型的目的不是“复制”现实,而是为理解和预测 复杂的现实系统提供一个有效的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