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协议有效性

合集下载

第6章-国际商事仲裁

第6章-国际商事仲裁

裁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258条),经人民法院组成合
议庭审查核实,裁定撤销。
¡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 议的;
¡ (二)被申请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 或者由 于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的;
¡ (二)、仲裁庭的组成
¡ 仲裁庭可以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也可以由一名仲裁员担任独任 仲裁员。
¡ 1、合议仲裁庭 ¡ 2.独任仲裁庭
¡ (三)回避
¡ 仲裁中也建立了回避制度。被指定的仲裁员如果与案件有利害关系, 当 事人可以在第一次开庭前, 书面向仲裁机构提出回避的申请。如果要求 回避的原因发生和得知在第一次开庭后, 当事人可以在第一次开庭后, 最后一次开庭审理闭庭前提出申请。仲裁员是否回避, 由仲裁机构的领 导人决定。仲裁员回避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后, 应当按照仲裁员 选定的程序, 重新选定仲裁员。
关系义务的主要部分将要履行的任何地点或与争议的标的具
有最密切联系的地点;或者(c)双方当事人已明示约定仲
裁协议的标的与一个以上的国家有关。”
¡ 从这一规定分析,该《示范法》采用了四种标准: 营
业地标准、争议性质标准、仲裁地标准和任意性标准
¡ 4.我国法律的规定
¡
我国涉外仲裁机构除了以争议的性质来确定仲裁具有国
¡ 二、特征
¡ 1、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一般都是民间组织,不具有法定的强制管辖权,只能受 理双方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提交给它处理的案件。
¡ 2、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当事人有较大的自主权,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仲裁 机构、仲裁地点、仲裁员、仲裁规则、仲裁形式及仲裁应适用的法律等。

仲裁协议的无效与失效

仲裁协议的无效与失效

仲裁协议的无效与失效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发生争议时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一种协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所有的仲裁协议都有效和有效。

仲裁协议无效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违反法律法规。

若仲裁协议的内容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比如法律明确规定一些纠纷必须经过司法程序解决而不能通过仲裁方式,那么这样的仲裁协议就是无效的。

2.缺乏真实意思表示。

仲裁协议是一种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是其成立和生效的前提。

如果有一方当事人在签署协议时存在着欺诈行为、胁迫行为、重大误解等情形,推翻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则该仲裁协议可以被视为无效。

3.违反公序良俗。

一些不符合公序良俗的仲裁协议,如明确禁止当事人寻求法律帮助、限制双方权利义务平等等,也将被认定为无效。

仲裁协议失效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协议内容不明确。

协议表述模糊,对争议的解决方式、仲裁庭的组成、仲裁程序等方面没有具体约定,或约定过于笼统,导致无法对纠纷进行有效的仲裁,此时仲裁协议可能会被认定为失效。

2.协议违反强制性规定。

当仲裁协议的内容与强制的法律规定相抵触,或者违反了国家的公共政策、社会公共利益等,那么该仲裁协议可能会被认定为失效。

3.具备撤销条件。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可能具备撤销的条件,例如当事人双方同意终止仲裁协议或者遇到仲裁合同约定的特定情况等,这时仲裁协议将失效。

总之,仲裁协议的无效与失效主要取决于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合法性、公序良俗等方面。

双方当事人在签署仲裁协议前应仔细审查协议内容,确保其合法有效,而在争议发生后,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仲裁协议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以免发生争议无法解决的情况。

仲裁协议效力提出异议问题的处理

仲裁协议效力提出异议问题的处理

仲裁协议效力提出异议问题的处理仲裁协议的效力直接决定着仲裁庭是否对当事人争议事项有管辖权,是其后仲裁程序能否继续进行的依据;同时仲裁协议的效力也决定着仲裁裁决能否得到法院的承认和执行。

因此,探讨当事人提出仲裁协议效力异议问题对于仲裁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机构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机构,国际商事仲裁立法和实践不尽相同。

仲裁程序开始前,一方当事人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只能由法院来决定;裁决作出后,如当事人申请承认和执行或撤消、要求不予执行,对裁决所依据的仲裁协议的效力认定自然只能由法院来实施。

这两种情况是法院对仲裁支持和监督的重要表现,各国的做法并无大的不同。

从仲裁程序开始到裁决作出前,一些国家和国际立法规定仲裁庭有权认定仲裁协议的效力,但法院仍保有必要的干预权;另一些国家则将认定权赋予仲裁机构或法院,法院的认定优先。

比如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1989年《瑞士国际私法草案》、《国际商会仲裁院仲裁规则》、《伦敦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都确认了仲裁庭对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管辖权。

一种流行的学说是“自裁管辖”学说,该说认为,由仲裁庭决定其对案件的管辖权,是仲裁庭固有的权力;此项权力对于仲裁庭履行其职责,至关重要,法院不宜进行干预。

同时,像《纽约公约》、《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以及英国法都规定了法院对仲裁管辖权有最终决定权。

英国法中对仲裁管辖的做法的理论依据是: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是法律问题而不是事实问题,而法院对法律问题具有专属管辖权,此权力不能被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剥夺。

我国仲裁法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这说明,我国规定仲裁协议效力异议的确认机构是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对仲裁协议效力异议有管辖权的机构有三:仲裁庭,法院和仲裁机构,其中对三者的关系问题规定也各有不同。

专题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

专题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当事各方允许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的或者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协议。

仲裁协议本身是一项契约,是当事各方就其将有关争议交由仲裁解决的一致的意思表示。

仲裁条款的性质和合同中其他条款彻底不同。

因为合同中的其他条款规定的都是当事人相互之间承担的义务,而仲裁条款规定的不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义务。

仲裁条款是双方当事人的协议,即发生争议,就将这些争议交由他们自己成立的法庭解决。

施米托夫教授说过:“仲裁实质上解决争议的一中合同制度。

”1、仲裁协议只能由具有厉害关系的合同当事人或者其合格的代理人订立,否则就不可能在有关合同发生争议时约束双方当事人。

如果有关当事人在仲裁程序开始时提出证据,证明他不是包含有关仲裁条款的合同的当事人,或者证明他订立仲裁协议时没有权利能力或者行为能力,则有关的仲裁协议就不是一个有效的仲裁协议。

2、仲裁协议必须是双方当事人愿意将有关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共允许思的表示,必须是真正建立在自愿、商议、平等的基础之上的。

3、双方当事人既可以将已经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也可以事先约定将将来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

4、当事人双方在订立仲裁协议时可以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仲裁机构。

5、仲裁协议是使得某一特定的仲裁机构取得对协议项下的争议的管辖权的依据,也是排除法院对该特定案件实施管辖的主要的抗辩理由。

6、仲裁协议普通是一种书面文件,并具备其他有关的要件。

(如依瑞典法律的观点,仲裁协议也可以是口头的,但实际上这种协议是罕见的,不仅如此,有时仲裁条款已包含在格式合同的普通条件之中,但如没有适当的提请地方当事人注意,法院仍可不予理睬。

)普通而言,仲裁协议主要分为以下两类:1、仲裁条款。

它是指有关当事人在签订有关条约和合同时,在该条约或者合同中订立的约定将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条款。

仲裁条款是仲裁协议的一种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形式,在有关条约和各种国际经济贸易合同中普通都订立了仲裁条款。

仲裁协议失效的法律后果(3篇)

仲裁协议失效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仲裁协议是仲裁制度的核心要素,它规定了仲裁程序的启动、仲裁员的选定、仲裁庭的组成以及仲裁裁决的效力等关键事项。

然而,仲裁协议并非一成不变,其效力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失效。

本文将探讨仲裁协议失效的法律后果,包括仲裁程序的终止、仲裁裁决的无效以及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变化等方面。

二、仲裁协议失效的原因1. 仲裁协议的订立无效(1)主体资格不合法: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否则仲裁协议无效。

(2)意思表示不真实:仲裁协议的订立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导致仲裁协议无效。

(3)内容不合法:仲裁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导致仲裁协议无效。

2. 仲裁协议的变更或解除(1)仲裁协议的变更: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内容进行修改,但未得到其他当事人的同意,导致仲裁协议失效。

(2)仲裁协议的解除: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提出解除仲裁协议,经其他当事人同意或仲裁机构裁定解除。

3. 仲裁协议的履行期限届满仲裁协议的履行期限届满,当事人未在约定的时间内履行仲裁协议,导致仲裁协议失效。

4. 仲裁协议的争议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产生争议,经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裁定,仲裁协议失效。

三、仲裁协议失效的法律后果1. 仲裁程序的终止仲裁协议失效后,仲裁程序将自动终止。

当事人不得再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也不得受理该案件。

2. 仲裁裁决的无效仲裁协议失效后,已作出的仲裁裁决可能因仲裁协议的失效而无效。

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撤销该仲裁裁决,或者申请人民法院不予执行该仲裁裁决。

3. 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变化(1)当事人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并依据新的仲裁协议启动仲裁程序。

(2)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纠纷,如协商不成,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确定将受到仲裁协议失效前已发生法律事实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甲、乙双方签订了一份仲裁协议,约定因合同纠纷向丙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后甲、乙双方因合同履行发生纠纷,甲向丙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论我国《仲裁法》的修改

论我国《仲裁法》的修改

论我国《仲裁法》的修改1、中国仲裁法的若干问题(1)论仲裁协议的效力要件我国《仲裁法》对仲裁协议的规定主要是第16条至第20条,从这些条款来看,《仲裁法》将当事人对仲裁机构的约定和协议的明确性作为仲裁协议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并规定一旦仲裁裁决被撤销,仲裁协议当然无效,也就是说,仲裁协议只有一种效力。

笔者认为,关于仲裁协议效力的规定在以下几个方面是不适当的:首先,它违反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仲裁协议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体现,在处理平等的民商事法律关系时,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优先于法律规定。

纵观各国立法,很少将仲裁机构协议作为仲裁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中国《仲裁法》第16条第2款第3项将选定的仲裁委员会作为当事人之间仲裁协议生效的重要条件,这是不合理的。

其次,法院对仲裁协议有效性认定的相关规定不完善。

法院确定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是国际惯例,但中国《仲裁法》只有第20条。

根据本条规定和其他相关规定,我们可以分析,中国仲裁法没有规定当事人何时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及仲裁委员会对仲裁协议有效性作出决定后法院受理案件后的审判期。

然而,《仲裁法》第20条第2款对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提出异议,关于提交时间的规定极不合理。

这是因为法院在接受当事人要求确定仲裁协议有效性的请求后,将通知仲裁委员会停止仲裁,从而使当事人容易拖延仲裁程序。

(2)论临时仲裁法律制度临时仲裁,又称特别仲裁,是指当事人在不受固定仲裁机构干预的情况下,通过仲裁协议直接组织仲裁庭的仲裁。

仲裁结束后,仲裁庭自行解散。

它是仲裁制度的初始形式,也是仲裁制度中最能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部分。

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临时仲裁的裁决。

《纽约公约》第1条明确规定,临时仲裁是仲裁方式之一。

至于临时仲裁,中国仲裁法没有具体规定其合法性。

然而,该法第16条和第18条规定,“选定的仲裁委员会”是确定仲裁协议是否有效的必要条件之一。

事实上,临时仲裁在中国仲裁制度中的法律地位已被排除。

当然,临时仲裁制度中仲裁员素质和仲裁规则存在不稳定因素,这也是我国仲裁立法回避临时仲裁的原因。

亚洲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及其仲裁制度的特点

亚洲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及其仲裁制度的特点

亚洲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及其仲裁制度的特点-颜云青郭国汀译近年来随着亚洲经贸与投资的迅速发展,丞须一套有效而省时节费的纠纷解决方式,因而,仲裁作为解决国际或国内商事纠纷的另一种方式已在亚洲地区异军突起。

亚洲许多国家制订了详尽的法律规范仲裁并建立仲裁中心及机构以提供仲裁服务。

可是,尽管一些亚洲国家已采用联合国为协调各国仲裁规范而制定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UNCITRAL 示范法),亚洲各国仲裁法仍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着重分析比较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南韩、台湾、中国、泰国及印度尼西亚九个国家和地区的仲裁制度的特点,而不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仲裁法及程序作详尽无遗的分析。

本文还将回顾上述各亚洲国家国际仲裁中心的运作功能及各自的仲裁法,主要论题有:现行的国际和国内仲裁法律及规则;仲裁协议及其意思自治的有效性;仲裁员的指定及其管辖权;对仲裁员的质疑及撤换;临时性及保护性措施;律师代理;实体争端的适用法律;仲裁裁决的执行;对仲裁裁决的异议和驳回仲裁裁决(宣告无效)。

此外,本文将援引上述九国的典型仲裁条款。

一、主要商事仲裁中心香港:1985年成立的为本港及国际仲裁提供专业服务和邦助的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提高了香港作为国际仲裁庭的地位。

该中心是一个由商界及专业人士组成的委员会运作的、独立、非赢利性机构,它由香港政府提供资助,并接受私人捐赠。

其为本港及国际仲裁提供服务,包括指定仲裁员,提供辅助服务,以及依该中心自身仲裁规则及UNCITRAL仲裁规则进行的仲裁管理。

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签订的合作协议提高了该中心在亚洲国际仲裁中的地位。

马来西亚:1978年,亚非法律咨询委员会(AALCC)通过决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建立一个地区仲裁中心,以期在亚太地区提供一体化解决争端的体系。

该中心是非赢利性组织,由马来西亚政府提供资金组建,并保证不受政府干预。

尽管其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马来西亚政府,但该中心直接向亚非法律咨询委员会报告并只对亚非法律咨询委员会秘书长负责。

国际投资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

国际投资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

国际投资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投资活动日益频繁,国际投资仲裁作为解决跨国投资争议的重要机制,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然而,由于国际投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司法制度以及公共政策等多个方面,因此,各国对于国际投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态度各异。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重要的投资目的地,其对于国际投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国际投资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问题,分析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立法现状、司法实践以及面临的挑战。

文章首先将对国际投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进行一般性的介绍,包括其定义、性质以及国际层面的相关规则与标准。

随后,文章将重点分析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包括中国对于国际投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法律框架、典型案例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中国在国际投资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如与其他国家的法律冲突、司法资源的配置、公共政策的考量等。

文章将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在国际投资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领域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对于国际投资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问题的理解,推动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不断完善,为国际投资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提供更加明确和稳定的法律环境。

二、国际投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概述国际投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领域,涉及跨国界的法律互动与协调。

简言之,当国际投资仲裁庭作出裁决后,败诉方可能需要在其本国执行该裁决。

这一过程涉及裁决的承认(即确认裁决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和执行(即实际执行裁决的内容,如支付赔偿金等)。

在中国,对国际投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受到特定法律和条约的规制。

中国是《纽约公约》的缔约国,该公约规定了成员国间相互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条件和程序。

同时,中国还通过其《民事诉讼法》等国内法,对国际投资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提供了具体的法律框架。

关于认定仲裁协议效力的几个问题——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仲裁协议的司法文件

关于认定仲裁协议效力的几个问题——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仲裁协议的司法文件

关于认定仲裁协议效力的几个问题——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仲裁协议的司法文件
作者:乔中龙
仲裁协议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将业已发生或者将来可能发生的特定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一种共同意思表示。仲裁协议一旦依法成立,对当事人,则丧失了就特定争议事项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对仲裁机构,则具有了受理特定争议案件的依据;对法院,则排除了其对特定争议事项的管辖权。因此,仲裁协议的效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下称《仲裁法》)第三章专章对仲裁协议的形式、内容和无效以及异议程序等问题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自《仲裁法》于1995年9月1日实施至1999年1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就仲裁问题所作司法解释、文件和复函共有16则。其中,涉及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就达7则。一些地方人民法院在贯彻《仲裁法》的有关文件, 也针对仲裁协议效力认定问题,作了一些规定。在此,笔者结合仲裁实践情况,根据《仲裁法》的基本规定精神和人民法院的有关文件,就确认仲裁协议效力问题,谈几点认识并就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文件作出个人评判。
(一)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都有权确认。这种情况适用于,当事人只对仲裁协议效力单独提出异议,而不涉及仲裁事项的。当事人可以向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同时规定仲裁机构优先受理并作出决定的,其决定有最终效力,法院不再受理。
(二)只由人民法院作出确认。这种情况适用于,仲裁机构已经立案受理了仲裁申请,另一方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并要求起诉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对仲裁协议效力作出裁定。
其次,通过仲裁协议中的“地点”可以明确仲裁机构。
第一,争议当事人在同一行政区域。设当事人同为南京市a区、b区或c县,约定的仲裁条款,表述为在“南京市”或“南京市a区”或“南京市c县”中的任一个“地点”仲裁。 而南京只有一个南京仲裁委员会,并且区、县都属于南京管辖,但又不设仲裁机构,应当确认该地点依法组建的仲裁机构,即南京仲裁委员会有权管辖。因此,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机构不仅存在而且是明确的,应当有效。相反,如果认为这种情况下,由于区、县没有仲裁机构,所以,仲裁协议选定的仲裁委员会不存在或约定不明确,当事人必须再就仲裁机构补充协议,否则仲裁协议无效,显然,违背情理。即使该仲裁协议是在《仲裁法》实施后,仲裁委员会组建前签订,那么,该地点的仲裁委员会重新组建后,当事人发生了纠纷,新组建的仲裁委员会何以不能享有管辖权呢?显然,要求当事人重新选择新组建的仲裁委员会仲裁,缺少充分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仲裁法作业论文:浅议对仲裁协议的有效性的认定

仲裁法作业论文:浅议对仲裁协议的有效性的认定

仲裁法作业论文浅议对仲裁协议的有效性的认定摘要:仲裁作为独立于诉讼之外的解决民商事纠纷的途径,具有保密、程序简便、结案迅速等优势,但这样一种较于法庭诉讼更加节约法律资源和当事人诉讼成本的法律途径却由于我国在仲裁法及其相关制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而使得仲裁的优越性难以彰显,因此,对我国仲裁制度中关于仲裁协议有效性这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仲裁和仲裁制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仲裁、仲裁协议、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协议的有效性认定正文:仲裁作为独立于诉讼之外的解决民商事纠纷的途径,由于其保密、程序简便、结案迅速等优势,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并活跃于法庭诉讼之外。

但在我国,由于仲裁法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除了使得仲裁这一解决纠纷的法律途径不为广大公民熟知了解之外,还导致仲裁优越性难以彰显,在实际运用和案例中屡屡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又集中体现在对仲裁协议效力认定、仲裁财产保全问题、仲裁裁决的司法复审制度的设置上。

因此,在这里,我将要展开论述的,是关于仲裁协议的有效性问题的论述。

一、仲裁和仲裁协议仲裁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正义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将争议的事项交非司法机关的第三者进行审理,并由其作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双方当事人对此有义务执行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1]。

仲裁与诉讼具有以下几个区别:(1)仲裁具有自愿性;(2)仲裁具有专业性;(3)仲裁具有灵活性;(4)仲裁具有保密性;(5)仲裁具有效率性;(6)仲裁具有经济性;(7)仲裁具有独立性。

以上这些与诉讼的区别,正是仲裁所具有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得仲裁具备了简单、快捷、经济等优越性。

而仲裁协议是启动仲裁程序分关键,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仲裁自愿性的特点。

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已经发生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共同意思表示[2]。

因此当事人只有在订立有效的仲裁协议之后才能将争议以仲裁的方式解决。

一份有效的仲裁协议涉及到对当事人的效力,对仲裁机构的效力,对人民法院的效力。

房屋出租仲裁流程

房屋出租仲裁流程

一、仲裁概述房屋出租仲裁是指房屋出租合同纠纷当事人,根据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审理,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的活动。

仲裁具有高效、便捷、专业、保密等特点,是解决房屋出租合同纠纷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仲裁申请1. 仲裁协议仲裁申请的提出,首先需要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可以是房屋出租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也可以是在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另行签订的仲裁协议。

2. 仲裁机构当事人应选择具有房屋租赁仲裁资质的仲裁机构。

我国主要的房屋租赁仲裁机构有:中国房地产仲裁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房地产仲裁委员会等。

3. 仲裁申请书的提交当事人应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所地等;(2)仲裁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3)证据材料清单及证据材料;(4)仲裁费用的预缴。

三、仲裁受理1. 仲裁机构收到仲裁申请书后,应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1)仲裁协议的有效性;(2)仲裁请求是否明确、具体;(3)证据材料是否充分、合法。

2. 仲裁机构认为仲裁申请符合规定的,应当受理;认为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四、仲裁庭的组成1. 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员,也可以由仲裁机构指定仲裁员。

2. 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其中一名为首席仲裁员。

3. 仲裁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法律职业资格;(2)熟悉房地产租赁业务;(3)公正、公平、独立。

五、仲裁审理1. 仲裁庭组成后,应当通知当事人,并确定仲裁庭的开庭时间、地点。

2. 仲裁庭开庭审理,当事人应当参加仲裁庭审理,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理由。

3. 仲裁庭应当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审查,并依法认定证据。

4. 仲裁庭可以要求当事人补充证据,或者自行调查取证。

5. 仲裁庭应当依法作出裁决,并送达当事人。

六、仲裁裁决的效力1.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

仲裁程序的启动

仲裁程序的启动

仲裁程序的启动在司法领域中,仲裁程序是一种争议解决机制,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合同和其他争议的解决过程中。

仲裁程序的启动是解决此类争议的重要第一步。

本文将介绍仲裁程序启动的基本要点,并探讨一些相关的法律和实践问题。

一、仲裁协议的要求在仲裁程序启动之前,首先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是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一种约定,用于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解决。

这个协议可以是在合同中的条款,也可以是在独立的协议文件中。

仲裁协议的要求因国家和法律体系而异,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1. 合同条款:在商业合同中通常会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为仲裁。

2. 独立协议:当事人可以在争议发生后达成一份独立的仲裁协议,以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解决。

3. 书面要求:有些法域要求仲裁协议必须以书面形式体现,包括签署、日期等要素。

在启动仲裁程序前,当事人应当核实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并遵守协议的具体规定。

二、仲裁机构的选择仲裁程序启动后,当事人需要选择适合的仲裁机构来主持仲裁程序。

仲裁机构通常由专业仲裁组织或委员会管理,其设有合格的仲裁员来审理争议。

在选择仲裁机构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被诉方的所在地:一般情况下,仲裁程序应在被诉方所在地或合同中约定的仲裁地进行。

2. 仲裁机构的声誉和专业水平:仲裁机构的声誉和专业水平将直接影响仲裁程序的公正性和效率。

3. 适用法规:不同的仲裁机构可能适用不同的法规,当事人应选择适用于他们争议的法规。

当事人应根据争议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仲裁机构,并遵守该机构的程序规则和要求。

三、仲裁申请的提交在仲裁程序启动后,申请方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给所选的仲裁机构。

仲裁申请书是当事人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请求的正式文件,通常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当事人的信息:包括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

2. 争议的事实和法律依据:申请方需要清楚陈述争议的事实经过,并引用适用的法律依据。

3. 请求仲裁的内容:申请方应明确其对争议解决的具体要求,比如索赔金额或其他救济措施。

仲裁条款无效的12种情形

仲裁条款无效的12种情形

仲裁条款无效的12种情形一、双方未就仲裁条款订立书面协议双方拒绝就仲裁条款订立书面协议,此举将无法实施仲裁条款,视同无效,因此仲裁条款将无效。

二、双方在订立仲裁条款时未能证明议定无效双方在订立仲裁条款时,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明示双方议定的仲裁条款有效,此举将无法使仲裁条款有效,双方也无法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仲裁条款视同无效。

三、双方没有提供回避仲裁机构的解决方案双方在订立仲裁条款时未能提供回避仲裁机构的解决方案,双方无法证明回避后因果关系的有效性,仲裁条款视同无效。

四、双方没有同意要求仲裁的通知被发送后即生效双方未能证明仲裁的通知被发送后即生效的内容,在缺乏证明的情况下,未能提请仲裁的通知将不被认可,仲裁条款视同无效。

五、双方未就仲裁员的权利和义务订立书面协议双方未能就仲裁员的权利和义务订立书面协议,双方未能确定仲裁员的权利,义务,关系等内容,此举将无法实施仲裁条款,仲裁条款视同无效。

六、双方未就仲裁地点订立书面协议双方未能就仲裁地点订立书面协议,双方无法确定仲裁地点,仲裁机构也无法安排仲裁活动,仲裁条款视同无效。

七、双方对仲裁条款的宽限期没有订立书面协议双方未能对仲裁条款的宽限期进行订立书面协议,双方无法确定宽限期,仲裁机构也无法安排仲裁活动,仲裁条款视同无效。

八、双方未就仲裁程序订立书面协议双方未能就仲裁程序订立书面协议,双方无法确定仲裁过程,仲裁机构也无法安排仲裁活动,仲裁条款视同无效。

九、双方未就仲裁的费用订立书面协议双方未能对仲裁的费用订立书面协议,双方无法确定仲裁费用,仲裁机构也无法安排仲裁活动,仲裁条款视同无效。

十、双方未就仲裁结果的执行订立书面协议双方未能就仲裁结果的执行订立书面协议,双方无法确定仲裁结果的执行,仲裁机构也无法安排仲裁活动,仲裁条款视同无效。

十一、双方之间存在有效的合同纠纷双方之间存在有效的合同纠纷,仲裁条款无法解决纠纷,合同本身的条款将取代仲裁条款,仲裁条款视同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仲裁协议效力请示的复函(20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仲裁协议效力请示的复函(20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仲裁协议效力请示的复函(2006)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06.03.09•【文号】[2006]民四他字第1号•【施行日期】2006.03.09•【效力等级】司法指导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仲裁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认仲裁协议效力请示的复函([2006]民四他字第1号)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2005]苏民三立终字第0039号“关于张家港星港电子公司与博泽国际公司中外合资经营合同中涉外仲裁条款效力问题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答复如下:本案双方当事人在合资合同中约定:“凡因解释或执行本合同所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予以解决。

如果双方在协商开始后的六十天内无法达成和解,任何一方可以将该争议按照《国际商会调解和仲裁规则》提交仲裁。

仲裁应在瑞士苏黎世进行。

仲裁员应使用本合同的英文版。

任何这样的仲裁的全部程序应用英文进行,有关仲裁情况应每天用英文记录。

仲裁应由三名仲裁员来进行,仲裁员应使用流利的英语,双方可各委派一位仲裁员,第三位仲裁员由仲裁院委派,该仲裁员为该仲裁庭主席。

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双方同意遵守并执行。

仲裁费用应由败诉方承担,除非在仲裁裁决中另有规定。

”根据多年的司法实践以及本院《第二次全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所确定的原则,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适用于解决合同争议的准据法,不能用来确定涉外仲裁条款的效力。

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仲裁条款效力的准据法的,应当适用当事人明确约定的法律;未约定仲裁条款效力的准据法但约定了仲裁地的,应当适用仲裁地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

只有在当事人未约定仲裁条款效力的准据法亦未约定仲裁地或者仲裁地约定不明的情况下,才能适用法院地法即我国法律作为确认仲裁条款效力的准据法。

本案当事人双方虽然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的订立、生效、解释和执行受中国现行和公布的有关法律的管辖”,但该约定是当事人对解决合同争议的准据法作出的选择,而不是对认定合同中仲裁条款效力的准据法作出的选择。

仲裁调解协议书无效

仲裁调解协议书无效

仲裁调解协议书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仲裁调解协议书应当具备以下条件:达成协议的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协议内容合法,符合强制性法律规定,未违反公序良俗,协议书应当有文本、协议签字或者盖章等形式来作出表明。

然而,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仲裁调解协议书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一、一方欺诈行为如果协议的一方通过欺诈手段引诱对方签署仲裁调解协议书,则该协议书可以被认定为无效。

欺诈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虚构事实,隐瞒重要事实,给对方造成误解等。

当一方通过欺诈行为导致对方作出错误的决定时,该协议书可以被视为无效。

二、协议内容违法或违反公序良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序良俗。

如果仲裁调解协议书的内容涉及违法行为或者违反公序良俗,该协议书将被认定为无效。

例如,合同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要求,违背公共利益,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都可能导致协议书无效。

三、协议签订受到违反法定程序的限制在签订仲裁调解协议书的过程中,如果协议签订受到违反法定程序的限制,也会导致协议书的无效。

例如,在签署协议书时没有遵守必要的程序,无法得到有效的代表权证明,或者缺乏法定的见证人等。

四、协议的一方无民事行为能力如果协议的一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即未成年人、精神病人、重度智力障碍者等,其签署的仲裁调解协议书将被认定为无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缺乏行为能力和民事意识,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五、协议签署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某些合同类型的签订有明确的强制性规定,如果未按照这些规定进行签订,协议书将被视为无效。

例如,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如果没有书面形式,协议书将无效。

总结起来,仲裁调解协议书的无效可能是由于欺诈行为、协议内容违法、违反公序良俗、签订过程违反法定程序、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等原因。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认真审核协议书的有效性,以避免可能产生的纠纷和损失。

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

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

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一、仲裁协议的生效要件仲裁协议: 是指当事人双方自愿将已经发生的、或将来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共同意思表示。

仲裁协议是仲裁程序启动的前提条件。

( 一) 仲裁协议的积极要件指《仲裁法》第16条规定的:“……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1) 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2) 仲裁事项;(3) 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也可有协议约定的内容,如:①仲裁机构运用的仲裁规则;②涉外仲裁中运用的实体法律;③仲裁裁决的效力( 当事人可协议排除就仲裁裁决向法院申请审查的权利,从而赋予仲裁裁决的终局性)。

④仲裁费用的负担。

但在我国实行一终局制, 裁决作出后, 当事人不能就同一纠纷再审清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其次, 仲裁费用的负担, 仲裁员的选定。

指定方法也均由法律规定;再次, 仲裁适用的仲裁规则应依据仲裁机构决定。

因此可见, 我国仲裁当事人所协议约定的仲裁协议的内容有限。

另外, 不是所有的仲裁协议都能必然地启动仲裁程序, 而是只有有效成立的仲裁协议才能做到。

依我国《仲裁法》第26 条规定, 如果仲裁协议不能有效成立, 则该争议可以由法院管辖。

或即使已经启劝并进入了仲裁程序, 一旦当事人一方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成立, 仲裁也不能进行下去或已作出的裁决不能得到执行。

因此, 协议时不能将法定范围外的争议做为仲裁事项。

对仲裁委员会的选择要具体且只能选择一个。

仲裁协议不得违反强行法。

(二)仲裁协议的消极要件依据我国仲裁法第17条的规定, 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有①因主体要件不合格而无效, 缔结仲裁协议的当事人必须具有完全的民主行为能力。

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必须与协议仲裁的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 ②因意思表示要件不合格而无效协议的意思表示必须是真实的;③因内容不合格而无效。

内容要件为: 法定内容健全; 不违法; 不损害社会和公共利益。

④因不符合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而无效。

在我国,仲裁协议必须具备书面形式。

综上, 仲裁协议要产生完全的预期法律效力, 就必须同时具备主体、意思表示、内容、形式诸要件。

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3篇)

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仲裁作为一种非诉讼的争议解决方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仲裁协议作为仲裁程序的前提和基础,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仲裁程序的合法性和仲裁裁决的执行力。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况时有发生。

本文将探讨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以期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二、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1. 仲裁协议主体不合法。

即仲裁协议的签订主体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或资格。

2. 仲裁协议内容不合法。

如仲裁协议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违背了社会公共利益等。

3. 仲裁协议形式不合法。

如仲裁协议未采用书面形式、仲裁协议内容不明确等。

4. 仲裁协议签订程序不合法。

如仲裁协议签订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

三、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律后果1. 仲裁程序中止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委员会将无法受理案件。

此时,仲裁程序将中止,当事人需重新协商解决争议。

中止期间,当事人可以协商达成新的仲裁协议,也可以选择其他争议解决方式,如诉讼。

2. 仲裁裁决被撤销在仲裁程序中,若仲裁协议被认定为无效,已作出的仲裁裁决可能面临被撤销的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撤销裁决:(1)仲裁协议无效;(2)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3)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4)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5)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

若仲裁裁决被撤销,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救济。

3. 仲裁协议无效导致仲裁费用损失仲裁协议无效,当事人将无法继续进行仲裁程序,从而导致仲裁费用的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当事人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预交仲裁费用。

仲裁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仲裁员报酬、仲裁委员会管理费等。

仲裁协议无效,当事人将无法获得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服务,从而遭受仲裁费用的损失。

什么是仲裁协议

什么是仲裁协议

什么是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为解决可能发生的纠纷而事先达成的协议,约定在纠纷发
生时通过仲裁程序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律文件。

仲裁协议是一种自愿的、约束力强的协议,具有独立性和独特的法律效力。

仲裁协议的内容通常包括仲裁的程序规定、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地点、仲裁语言、适用法律等条款。

仲裁协议的签订是当事人自主选择的结果,是对法律程序的一种选择,因此仲裁协议的内容应当充分考虑到当事人的利益和需求,以确保仲裁程序的公正、公平和高效。

仲裁协议的主要作用在于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避免诉讼程序的繁琐和时间
成本,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利益。

仲裁协议具有约束力,一旦纠纷发生,当事人应当按照仲裁协议的约定进行仲裁程序,接受仲裁庭的裁决。

仲裁协议的签订应当遵循自愿、平等、自主的原则,当事人应当在签订仲裁协
议前充分了解仲裁程序的特点、优势和风险,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免日后发生纠纷时因仲裁协议的不当签订而导致无法有效解决纠纷的情况。

仲裁协议的内容应当清晰明了,避免歧义和误解,当事人应当在签订仲裁协议
前充分沟通,明确双方的意图和诉求,以确保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总之,仲裁协议是当事人为解决可能发生的纠纷而事先达成的协议,具有独立
性和独特的法律效力,其签订应当遵循自愿、平等、自主的原则,内容应当清晰明了,以确保仲裁程序的公正、公平和高效。

希望当事人在签订仲裁协议时慎重考虑,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日后因仲裁协议的不当签订而导致无法有效解决纠纷的情况发生。

仲裁约定管辖无效的几种情形

仲裁约定管辖无效的几种情形

仲裁约定管辖无效的几种情形
仲裁协议是当事人自愿签订,用于解决争议的一种协议。

仲裁协议是强制秘密的,有助于避免长期的诉讼和金钱消耗,也有助于促进争端的友好解决。

最重要的是,仲裁协议可以减少因法院审判不灵活而导致的不利影响。

但是,与任何其他协议一样,仲裁协议也有无效的情况。

仲裁管辖权可以无效,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仲裁管辖权在当事人之间不是公平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一旦发现一方强迫另一方签订协议,这种仲裁约定就会被认定为无效,双方当事人在协议签订时必须是自愿的,而且必须明确无异议。

其次,任何当事人未能遵守仲裁协议的任何内容,都会导致仲裁管辖权的无效。

当事人在仲裁约定中非常尊重条款。

一旦当事人违反仲裁约定中的任何内容,仲裁管辖权就会失效。

这主要是因为如果仲裁管辖权的当事人不遵守协议中的规定,那么仲裁结果将不会得到当事人的认可。

此外,当仲裁庭未能按照协议中规定的条款和规则处理案件时,仲裁管辖权也可能会失效。

仲裁庭在处理案件时必须遵守仲裁协议中规定的程序,任何违反仲裁协议规定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仲裁管辖权的失效。

最后,在争议发生后,如果双方当事人未能及时遵守仲裁管辖权,则仲裁管辖权也可能无效。

在争议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必须立即采取
措施,尽快提出仲裁申请,以确保仲裁管辖权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仲裁约定的有效性取决于当事人的诚实守信,双方当事人必须充分遵守仲裁协议中规定的条款,才能确保仲裁管辖权的有效性。

双方当事人应该合理的利用仲裁约定的机制,切实遵守仲裁协议中规定的条款,以便在纠纷争端发生时能够获得可靠的司法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仲裁协议有效性1 为什么区别其是否有效2其完整性与有效性的关系3有效性应具备那些条件4有瑕疵的仲裁协议是否有效5我国实践中如何解决有瑕疵的仲裁协议6下载:06年最高法院对《仲裁法》的解释/《仲裁法》7法院如何与仲裁机构协商解决有瑕疵的仲裁协议《国际私法新论》韩德培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论有瑕疵的仲裁协议的效力及其完善》蔡新宇《湖南省政治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一、仲裁协议的概念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愿意把他们之间将来可能发生或者业已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的协议。

书面仲裁协议主要有两种类型:仲裁条款,仲裁协议书。

仲裁条款(arbitration clause)是指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在合同的某一条款中,约定将以后执行合同中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

仲裁条款是该合同的一部分。

仲条款是订立仲裁协议所采用的较普遍的一种形式。

仲裁协议书是双方当事人为把有关争议提交仲裁解决而专门单独订立的协议书。

采用仲裁协议书的形式订立仲裁协议的较为少见。

二、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1、对当事人的法律效力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对当事人直接产生了法律效力。

当事人因此丧失了就仲裁协议约定的争议事项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承担了不得向法院起诉的义务。

如果仲裁协议的一方当事人违背了这一义务而就仲裁协议约定范围内的争议事项向法院提起诉讼,另一方当事人就有权依据仲裁协议要求法院中止司法诉讼程序,把争议发还仲裁机构或仲裁庭审理。

这样,就从法律上保证了当事人之间约定的仲裁事项在协商时只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使得当事人不诉诸法院解决争议的本来愿望得以实现。

2、对仲裁庭或仲裁机构的法律效力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庭或仲裁机构受理争议案件的依据。

如果不存在仲裁协议,或仲裁协议无效,则仲裁机构或仲裁庭无权审理该争议。

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基于不存在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的理由对有关仲裁庭或仲裁机构的管辖权提出抗辩。

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是仲裁庭对特定争议事项取得管辖权的最主要依据。

我国《仲裁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仲裁协议对仲裁庭或仲裁机构的法律效力还表现在仲裁庭或者仲裁机构的受案范围受到仲裁协议的严格限制。

仲裁庭或仲裁机构只能受理当事人按仲裁协议中的约定所提出的争议事项。

对于超出仲裁协议范围的事项,仲裁庭或仲裁机构无权过问。

如果仲裁庭对当事人提出的超出仲裁协议范围事项作出裁决,另一方当事人有权申请拒绝执行,而被申请承认和执行裁决地的国内法院也可能以仲裁庭越权为由,拒绝承认和执行对超范围事项所作出的裁决。

3、对法院的法律效力仲裁协议对法院是否具有排除其司法管辖权的效力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的仲裁立法都承认仲裁协议具有排除法院司法管辖的效力。

如果当事人已就特定争议事项订有仲裁协议,法院则不应受理此宗争议案。

我国《仲裁法》第4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4、使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是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的依据。

有关的国际条约和各国国内立法均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仲裁裁决,他方当事人可向有关国家法院提交有效的协议和裁决书,申请强制执行该裁决。

三、四、有效的仲裁协议具备哪些条件?一般来说,构成仲裁协议的有效条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仲裁协议的形式,当事人的能力以及提请仲裁事项的可仲裁性。

1、仲裁协议的形式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必须具有合法的形式。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已作为一项统一性的要求为现代国际仲裁法所接受。

绝大多数国家的仲裁法都规定仲裁协议必须以书面形式作成。

我国《仲裁法》第6条明确规定:“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协议。

”1958年《纽约公约》对仲裁协议形式的惟一要求就是仲裁协议应该是书面的,并将此作为缔约国承认和执行仲裁协议的主要条件之一。

}一]头(或默示)-仲裁协议是书面仲裁协议必不可少的补充虽然大多数国家都主张仲裁协议应采用书面形式,但有些国家的法律对仲裁协一议的书面形式未作强制要求。

如1998年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第l()3l条中虽然规定了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同时规定“在仲裁程序中对争议实体进行讨论即弥补任何形式要件卜的不符点”,’“在一定的前提下承认了口头或默示仲裁协议的效力。

日本民事诉讼法对仲裁协议的书面性未作特别要求。

日本法律界认为,仲裁协议不需书面形式,口头缔结也可以,默示缔结也同样可以。

在英国,普通法上的仲裁不要求书面的仲裁协议。

希腊承认默示或事实上的仲裁协议,其民事诉讼法第869条规定,仲裁协议须以书面形式作出,但双方当事人均已出席并在仲裁员面前毫无保留的进行仲裁程序,即可不要求书面文件。

,”荷兰也允许对仲裁条款采用一些习惯的订立方式。

笔者认为,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应以书面形式为主,在无书面形式的情况下,如能证明或事实上能认定当事人之间就有关争议有交付仲裁的意思表示,口头或默示仲裁协议也是对书面仲裁协议的补充。

二方面应承认口头或默示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因其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必须作出严格的限制性规定。

因此,对我国《仲裁法》否认口头(或默示)仲裁协议的效力规定应作相应修改,以适应仲裁实践的需要。

即关于仲裁协议,当事人双方应以书面形式为之方为有效,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l)当事人双方虽无书面仲裁协议,但双方均承认有口头仲裁协议的存在。

这种情形一般适用于双方当事人共同去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之情形,其特殊之处是仲裁机构受理案件依据的是口头仲裁协议。

当然,双方的口头仲裁协议亦会因仲裁机构或仲裁庭的记录或当事人参与仲裁程序的行为进一步被证实。

明确规定这一点,可以从原则上体现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意思表示可以口头化,而不拘泥于书面形式,进一步仲裁法保障当事人仲裁意愿得以实现的原则。

(2)一方主张有口头仲裁协议存在,并可以被“书面”的材料所证明。

如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虽无当事人双方共同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但相对方(被申请人)给第人的函中有其一与申请人之间的争议通过仲裁解决的文字表述,这实际卜是不完全的日头科,裁协议,应确认这种口头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机构亦应据此立案。

(:1)当事人之间的行为(含明示或默示)和相关材料可以“证明”他们之阳』存在的仲裁协议、前者如一方一当事人提出双方之间有口头仲裁协议并申请仲裁,少二一方进行实体答辩的或以其它方式进行仲裁程序未予反对的,应视为口头仲裁协议存存i。

,即在这种情祝下,禁止反言原则应予确认2()。

后者如当事人双方共同参加的某个会议,与会代表提出争议应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双方未提出异议的,根据会议纪要一可确认双方之间了J’介},浅协议的存在。

(们由于法律的规定和法律的运行而使得权利义务承受人必然承受的书面仲裁协议。

即虽然双方未直接达成书面仲裁协议,但因笔者下文要论述的合同的转让和变更、法人的合并和分立等情形会使受让方、变更后的合同主体、合并或分立后的法人依法律的规定而受原合同中仲裁条款的约束。

有的学者将此类仲裁协议称为“法律拟制的书山J仲裁协议”,“,是非常贴切的。

可见,承认口头(或默示)的仲裁协议是非常必要的。

这就能与法有据地克服或避免仲裁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因无书面仲裁协议而使得当事人的仲裁意愿不能实现的问题。

同时,《仲裁法》确认了上述仲裁协议存在,也符合现代仲裁法的发展趋势。

当然,当事人再依《纽约公约》等对仲裁协议的书面要求来提出管辖权异议或据此申请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就不能被支持。

2、当事人的行为能力当事人的行为能力也会影响到仲裁协议的有效性。

根据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仲裁协议的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在订立仲裁协议时无行为能力,该仲裁协议为无效仲裁协议。

因当事人无行为能力致使仲裁协议无效,仲裁庭作出的有关仲裁也将无法得到有关国家法院的承认和执行。

我国《仲裁法》第17条第2款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属于无效仲裁协议。

3、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仲裁协议中约定提交仲裁的事项,必须是有关国家法律所允许采用仲裁方式处理的事项。

如果所约定的事项属于有关国家法律中不可仲裁的事项,该国法院将判定该仲裁协议是无效仲裁协议,并将命令中止该仲裁协议的实施或拒绝承认和执行已依该仲裁协议作出的仲裁裁决。

不能提交仲裁的几类事项:(1)、当事人不能自行处理或不能通过和解解决的争议不允许提交仲裁(2)、关于民事身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离婚争议等事项不能提交仲裁(3)、涉及到被认为属公共和社会利益的事项不能提交仲裁四有瑕疵的仲裁协议是否有效一、问题的提出在当事人签订的各类合同中,出现了很多对仲裁事项和仲裁机构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仲裁协议。

这类仲裁协议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没有约定仲裁机构;2.约定的仲裁机构不存在;3.对仲裁机构的约定有多种选择;4.没有约定仲裁事项;5.没有约定仲裁机构.但约定了仲裁地点;6.对仲裁机构的约定不准确;7约定由原工商行政管理局、房地局及科委所设仲裁机构仲裁。

对于此类仲裁协议的完善,《仲裁法》第18条作出了明确规定:“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这条规定虽然对内容不全面、不完整或不明确的仲裁协议指出了救济的途径.但若达不成补充协议.仲裁协议仍然无效。

二、关于有瑕疵的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在研究有瑕疵的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时.首先要分清楚有瑕疵的仲裁协议与有缺陷的仲裁协议的区别。

在实践中。

如前文所述的第1,2种情况即属于有缺陷的仲裁协议:一是没有约定仲裁机构.如..凡因执行本合同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时,通过仲裁解决。

”二是约定的仲裁机构不存在,如“在发生争议时,经双方协商不能解决问题的,双方一致同意提交中国商事仲裁委员会仲裁”。

这两种协议欠缺《仲裁法》第16条规定的仲裁协议所应该同时具备的三个要素(有约定与约定不明确应严格区分),对于此类有严重缺陷的仲裁协议,笔者主张将其列入无效仲裁协议的范畴。

而前文所述的第3至第7种情况,含有明确的仲裁意愿,仲裁协议的三个要素也基本具备,只是内容不全面、不完整或不明确.这才是有瑕疵的仲裁协议。

笔者认为,有缺陷的仲裁协议与有瑕疵的仲裁协议在实践中的最大区别是:有缺陷的仲裁协议必须由当事人达成补充协议方才有效,而达成补充协议的过程实质上是重新达成仲裁协议的过程;有瑕疵的仲裁协议在当事人没有达成补充协议时在理论上也应该是有效的,达成补充协议只是为了当事人更顺利地行使自己的仲裁权利。

因此,前文所述的几种有瑕疵的仲裁协议的效力应该予以肯定.1.对仲裁机构的约定有多种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